文化轴概念规划_第1页
文化轴概念规划_第2页
文化轴概念规划_第3页
文化轴概念规划_第4页
文化轴概念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轴概念规划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巨大。在当今中国城市快速发展,如何解析和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找到城市自己的历史沉积和文化内涵,并将其在地域空间进行固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继承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城市规划;孔孟文化轴线1.引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若从HYPERLINK/view/1989.htm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的封建HYPERLINK/view/60588.htm君主专制,儒家思想统治及影响了中国近2000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多年发展的思想磐石。其影响时间之长,影响力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影响人数之众,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在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儒家思想对其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着重体现了封建王权在城市建设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儒家思想对古代城市规划影响最为直接的体现。在当今中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千篇一律,盲目模仿欧美发达国家的问题愈演愈烈,如何解析和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找到城市自己的历史沉积和文化内涵,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继承和发展。本文试以儒家文化核心地区的曲阜与邹城两城之间的孔孟文化轴概念规划为例,从文化解析、文化重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四个方面入手,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进行论述,重点研究将传统文化在城市地域空间中进行体现和应用的具体方法,找出新时期下,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中国传统文化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有所体现和发展。2.文化之解析2.1.文化的概念及特征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文化”一词的定义多有争论。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有许多特征,最为重要的是:文化的多样性、共有性(社会性)、地域性、传统性和现代性(发展性)。首先文化是多样的,2005年10月第33届HYPERLINK/view/10718.ht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HYPERLINK/view/2712004.htm保护和促HYPERLINK/view/2712004.htm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其次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在同一社会内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文化的地域性。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差异,历史的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域的不同。四大文明古国由于受地域的影响,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四种文明,就是文化地域性的最好体现。文化的传统性和现代性,是文化的两个重要特性。文化是具有传统的,是经过长时间积累而形成。但是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2.2.中国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博大的系统观、鲜明的主体意识、高度的辩证思维性等优点和特点。儒家、道家等各思想流派都纷纷阐释他们对世界、人生、伦理道法的见解,经时代的淘洗和积淀形成了中国礼仪思想的基石。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HYPERLINK/view/61891.htm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HYPERLINK/view/149423.htm礼治”,提倡“HYPERLINK/view/44034.htm德治”,重视“HYPERLINK/view/23994.htm人治”,以“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作为其思想核心。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HYPERLINK/view/2120874.htm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HYPERLINK/view/40980.htm。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3.文化之重构3.1.儒家文化的发展演变儒家文化始于春秋,源于孔孟,后世经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断扩展充实,成为传统文化的主体。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儒家思想也经过了诸多发展演变,其主要学说和核心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发展演变总结起来,归为创始——发展——确立正统——不断改进——争论——研究六个阶段。3.2.儒家文化的当代诠释儒家文化发端于孔孟后,不断为后世补充发展,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是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码道德要求,“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等思想及社会人伦价值系统是“国学”精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心法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之于今天,其意义可以从“和谐”、“人本”、“道德”、“力行”等四个方面诠释。和谐——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他既讲“天知人”,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孟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人本——突出人的主体性,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天下为公”,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是传统文化中“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道德——强调做事要从仁义出发,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即使与人相处也要有所选择,要与有仁义之心即有道德的人相处。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进一步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并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道德准则。力行——《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习”即经常练习、经常实践。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刚健自强精神,对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持续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即使今天仍可从孔孟的力行主张中获得有益的启示。3.3.区域文化之特征山东是文化大省,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文化的中心。“泰山从这里崛起,孔子在这里诞生,黄河从这里入海”是对山东省自然人文特色的完美诠释。从全国范围来看,两大文化轴线由西安经洛阳、开封至曲阜的中国东西文化轴线,由北京经曲阜至杭州的南北文化轴线交汇于曲阜、邹城地区。从山东省内来看,形成“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水圣人文化轴线,其是山东人文文化的核心。济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孔、孟、颜、曾、子思五大思想家的故乡。儒家文化轴所在的曲阜和邹城两市,与众多思想的发源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众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存,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地区和展示体现儒家文化的首选之地。3.3.1.山水钟灵毓秀曲阜、邹城两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带,地形起伏、河网密布。典型的自然要素有两湖、四河、四山。两湖即东平湖、南四湖。四河即黄河、大汶河、泗河、京杭运河。四山即泰山、尼山、峄山、梁山。3.3.2.历史名人荟萃中国文化的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的出生地或主要活动地都在此范围内或者距此不远:“三皇”之中的皇帝、伏曦;“五帝”之一的少昊;孔子及四配孟子、颜回、曾子、子思;元圣——周公;科圣——墨子;匠圣——鲁班以及墨子、老子、庄子、荀子、孙子等,此地域聚集了丰富的人文资源。3.3.3.文化绚丽多姿除儒家文化外,此地域还产生了源远流长的先祖文化,底蕴深厚的邹鲁文化,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史传千古的梁祝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别具特色的佛教文化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多影响的多元文化主体。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传统文化重构和复兴的命题,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使得孔孟文化的提出成为曲阜邹城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时代选择了曲邹两地。4.文化之传承4.1.现状认知曲阜和邹城,古称“邾鲁”或“邹鲁”,为孔孟桑梓之地、国家级文化名城,都有数千年历史。“邾鲁两国击柝之声相闻”,两城南北衔接,城区相距仅20公里。整个曲邹地区,是孔孟文化底蕴最为密集的区域,是中国少有的文化区位组合。4.1.1.用地条件孔孟文化轴北起曲阜孔林、中部孟子出生地,南端邹城孟庙,总长度约24.7公里,涵盖建设用地面积为1172.91公顷。贯穿着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十处,曲阜建设用地集中于老城区和大沂河北,沿大成路形成基本完好的孔城之轴;轴线中部以农田、河流、林地为主,九龙山西为孟母林省级文保单位;南部岗山、铁山及邹城两孟历史保护区,尚待保护利用与发展。整体用地呈现“连绵不绝,城景斐然,农田阡陌,人文渊远”的景象。4.1.2.人文资源曲阜、邹城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两市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9处(孔府及孔庙、孔林、鲁故城、颜庙、尼山建筑群、岗山摩崖刻经、铁山摩崖刻经、孟府及孟庙、汉鲁王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曲阜21处、邹城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曲阜5处、邹城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曲阜79处、邹城29处)。位于孔孟文化轴影响区内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孟子故里——凫村位于轴线上。4.1.3.生态环境孔孟文化轴纵贯曲阜邹城,可以说既是文化轴又是生态轴。轴线贯穿了沂河、白马河、廖河等大小河流,岗山、铁山、凤山等山体位于轴线影响区内。轴线中部东侧为九龙山,植被恢复已初具成效,可远瞰尼山;西侧为煤炭采空区,已形成部分人工湿地。4.2.城市轴线之研究4.2.1.中国古代城市轴线分析从现有的城市遗存看来,中国古代城市大都较为方正,在南北方向上多存在城市轴线且基本位于城市中心。在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中,“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住宅、村镇、城市选址的基本原则。这样的空间已在宏观上产生出对称的空间形态,心理轴线已经形成。传统城市轴线的特点在北京城市中轴线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大体上可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①追求《周礼考工记》所提出的理想而形成的城市结构,使得轴线成为城市结构的对称中轴线,是一条直线,无转折,很单一;②轴线序列上的建筑的体量、形式、内容、色彩上占统治地位,与城市其他部分形成强烈对比;③轴线在不同的尺度层次上存在等级的秩序;④轴线具有方向性,即在每一个尺度层次上都自北面发端而向南延伸。4.2.2.西方城市轴线分析西方城市轴线的发展与其文化变迁密不可分。这个文明是由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文明所不断提高补充、发展向前的,这种情况造就了它的丰富多彩、民主宽容的特点。而城市正是这种文明的集中体现,其轴线系统的发展,则更多是对实用、精神、美观的追求。西方城市轴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轴线是在公共生活发达的前提下出现的,因而可以为城市所共享;②轴线主要是道路,并伴有大片绿化、水面,显得通畅、开朗;③较多地使用对景,借景并以此完成轴线的转折,富有变化;④多轴线成组,成系统地表现,处于自然生长与刻板形式的融合之中。4.2.3.城市轴线与文化纵观古今中外的城市轴线,其形成离不开空间依托和特定的功能序列,而文化形态、价值取向和技术手法在轴线的空间组织中常常起到重要作用。孔孟文化轴联系三孔与两孟,贯穿曲阜、邹城以及九龙山生态区,其文化性和生态性是轴线应着重体现的内容。4.3.孔孟文化轴之定位孔孟文化轴南联两孟,北接三孔,凝聚了孔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是曲阜、邹城之间重要的空间联系走廊,其发展建设对于提升曲阜、邹城两市的城市形象,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孔孟文化轴应综合展示孔孟文化,引导两城的转型发展,创造极具活力、动力的时代文化轴。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再认识,以孔孟文化为主的儒家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瞩目,作为其空间载体的孔孟文化轴,应在整合曲阜邹城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集中展示孔孟文化精髓的人文之轴、生态之轴、和谐之轴。4.4.孔孟文化轴之构思4.4.1.整体构思孔孟文化轴依托于孔孟大道,在明确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应集中体现“整体性、特征性、连续性”的设计理念。整体性:整体空间由一条畅通的孔孟文化大道展开,由“保护——传承——发展——升华”的各个主题区组成孔孟文化长廊,整体展现孔孟文化内涵。特征性:分别沿孔、孟历史保护区相向延伸,通过儒学至圣之轴和山水亚圣之轴的推进,交汇于中部九龙山地区,打造儒家文化的山水原点,精神起源的文化主题园,体现“和谐、人本”思想的升华。连续性:沿孔孟文化大道,由连续顺畅的道路串联各功能区,不间断地展示、体验孔孟文化和时代风采。4.4.2.规划结构整体形成“轴线贯穿、三位一体、八区相连、互动共生”的结构。轴线贯穿:以孔孟文化大道(现状104线)为主线,南连两孟北接三孔;贯穿各主体功能区,集中体现孔孟文化内涵。三位一体:曲阜孔孟文化展示区、九龙山文化体验区、邹城孔孟文化展示区;八区相连:曲阜段由北至南,三孔历史保护区—孔孟文化衍生区--孔孟文化发展区至圣公园交于文化主题园;邹城由南向北,两孟历史保护区--邹城岗山新城区—亚圣公园交于文化主题园。互动共生:整体融入文化、教育、商业、旅游、居住、生态功能互动,全面提升活力。4.5.孔孟文化轴之保护与传承4.5.1.整体保护框架依托曲阜邹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发掘并继承历史文脉,重点突出曲阜邹城作为“孔孟故里,文化圣地”这一基本文化特征,构建“两城、一轴、多点”的整体保护框架。两城:曲阜、邹城古城格局,分别以孔府孔庙及孟府孟庙为核心;一轴:孔孟文化轴,以104国道为依托,联系曲阜邹城的文化与空间纽带;多点:各级各类文物古迹点。4.5.2.曲阜片区的保护现状曲阜片区文物古迹主要集中于鲁故城及周边地区,根据曲阜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对鲁故城、孔府、孔庙及孔林、颜庙以及周公庙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进行界定,并提出相应保护及利用要求。邹城片区文物古迹相对分散,但城区主要文物古迹点仍集中于孔孟文化轴沿线,根据邹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对岗山、铁山摩崖石刻、孟府孟庙、重兴塔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进行界定,提出相应保护及利用要求。4.5.4.古村落的保护孔孟文化轴影响区内现有村落17处,小雪镇驻地以及曲阜邹城市区的部分位于影响区内。其中以凫村历史文化价值最高。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自然山水历来与孔孟文化紧密联系。从此角度可以认为,保护文化轴沿线生态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是发扬孔孟文化的必然要求。整体形成“三区、两园、多节点”的生态结构。三区:中部九龙山生态绿化区(以原生态的乡土景观以及人文遗迹保护为主)、岗山、铁山生态保护区(以保护山体生态环境和摩崖石刻等人文资源为核心)、北部孔林生态绿化保护区(以保护孔林古树名木、碑记为主)。两园:至圣公园、亚圣公园,九龙山生态绿化区与曲阜邹城城区之间的生态过渡空间,分别结合孔孟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文生态公园。多节点:小沂河生态节点、大沂河生态节点、孔府孔庙生态节点、孟府孟庙生态节点。4.5.6.文化传承与利用孔孟文化轴的建设应以本地人文遗迹与自然要素的保护为前提,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运用多样化的手段,传承并利用好孔孟文化,做好孔孟文化的展示、体验、传播和创新。整体形成文化展示、文化体验、文化传播、文化创新四区。文化展示:以孔府孔庙、孟府孟庙为核心的沿轴线景点,结合曲阜邹城其它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并辅以论语碑苑、孔子研究院、杏坛剧场、孔子文化民俗园、孟母文化园、博物馆、科技馆、孔子学院总部等文化建筑和会展中心等现代文化设施,全方位展示孔孟思想精髓;文化体验:九龙山区以凫村为核心,组织养生园、仁礼园、信义园、民俗园、慈孝园、智乐园等主题园,掩映于山水之间,使人在身临其境并参与其中时,切身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孔孟文化的洗礼;文化传播:通过举办孔子文化节、孟子文化节、祭孔大典、中华母亲节、举行关于孔孟文化的论坛会议等多样化的形式,提升孔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进一步塑造曲阜邹城的文化形象;文化创新:运用多元化表现手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孔孟的传说典故进行固化,在孔孟文化轴沿线营造具有孔孟文化气质的空间要素,创造性继承和发扬孔孟文化。5.文化之创新5.1.孔孟文化轴之总体布局在文化传承的指导思想下,将孔孟文化轴打造成引导城市发展的功能轴,展现历史轨迹的时间轴,以步行者为中心的交通轴,营造山水格局的生态轴。5.1.1.引导城市发展的功能轴突出三位一体的宏观尺度,八个区段的中观尺度、多个历史文化元素的微观尺度功能。构筑“城与水”“园与绿”的刚柔相济、雄秀结合的文化长廊。生活功能区体现和谐、仁爱主题。文化功能区体现儒学、博爱主题。娱乐功能区体现休闲、养生主题。科教功能区由“礼乐善学、尚中贵和”的儒学精髓,延续其内涵。生态功能区体现天人合一、神形相依。通过历史轨迹的探寻,保存并再生历史性街区,重新发挥活力,复兴各种功能健全的中心、园区、节点,集合了既有个性又有魅力的片区,反映时代特征,展示文化内涵。轴线的文化轨迹与空间轨迹:形成新旧共存、多重时间相融合的多样文化街区,与时共进。旧城区的中轴线以保护历史格局、恢复原貌为主,曲阜则以三孔保护为核心,明故城、鲁故城整体格局保护以展现历史风貌;沿文化轴线向南延伸,经过文化衍生区到文化发展区,交汇于九龙山地区,体现历史—现代的时空发展。邹城由两孟的历史保护向北延伸,依“保护——传承——发展”的序列,同样交汇于九龙山地区的主题园得以文化升华。5.1.3.以步行者为中心的交通轴采用多种交通方式实现多层次交通体系,远距离由客运列车、长途汽车解决;中距离由轻轨、出租车解决;短距离由公交、无轨电车、自行车解决。规划遵循“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原则,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构筑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车流、客流走廊系统。关注人的活动尺度和步行空间尺度,轴线上插入曲线林荫道,新区中心结合短距离轴带组织绿化、水系和公建设施相融合的休闲步行区;文化主题园由森林小火车、旅游电动车、自行车解决出行,各园区内满足500米步行半径需求。中轴线纵贯沂河、白马河、廖河等大小河流,岗山、铁山、凤山等山体位于轴线影响区内,规划以传统风水理论为基础,疏通现有河道,形成两个环状水系,营造河、湖、园、山相协调的生态格局。通过对九龙山的保育、恢复和煤炭塌陷区生态湿地的利用,以田园、湿地、山群为基调,将各“细胞”单元有机融合与“山水园”的“液态”中,生态湿地区与九龙山群对称于轴线两侧,由一条水环贯穿各种开放空间。白马河与轴线交汇节点形成天然绿地亚圣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