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fedeb3bb5e9a3e3ce312db89b8ca96/c3fedeb3bb5e9a3e3ce312db89b8ca961.gif)
![2023年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fedeb3bb5e9a3e3ce312db89b8ca96/c3fedeb3bb5e9a3e3ce312db89b8ca962.gif)
![2023年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fedeb3bb5e9a3e3ce312db89b8ca96/c3fedeb3bb5e9a3e3ce312db89b8ca963.gif)
![2023年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fedeb3bb5e9a3e3ce312db89b8ca96/c3fedeb3bb5e9a3e3ce312db89b8ca964.gif)
![2023年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fedeb3bb5e9a3e3ce312db89b8ca96/c3fedeb3bb5e9a3e3ce312db89b8ca9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网络红人、美食视频播主李子柒在YouTube上走红。三月桃花开,她采
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缥丝、刺绣等,无不具有
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风味。制作精良的视频,加之悠扬的传统曲风,一种诗意的山
居生活情境呼之欲出。这让她拥有了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
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偏
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表现。
这两种说法对文化传播的理解过于狭隘。首先,李子柒的视频无疑是大众文化
的一部分,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中别有意趣的一面。这种大众文化传
播对于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破除刻板印象,有积极意义。其次,李子柒的视频以
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中独特的物产为中心,通过生动丰富、具有现场感的介绍,
让外界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具体可感、生动鲜活的认知,自然而然地跨越文
化障碍,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一种在新媒体平台上“洞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所具
有的正面效果。另夕卜,文化传播还要了解受众需求。传播往往不能只考虑“我有什
么”,还要考虑“他对什么感兴趣”。文化传播既要以我为主,也要对受众有深入
理解。如果只是把“我的内容”做单向传播,往往不会产生良好效果。
(摘编自《文化传播需要更多李子柒》)
材料二
美食是文化中最容易理解和沟通的方面,知味赏味也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和接
受。往往有人认为这种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够“高大上”,但实际上它却是非常有效
与切实的传播手段,会对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借鉴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的传播、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往往要从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着手,从人们
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跨文化”传播要重视其中现实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
由于语境有别、生活方式有异、期待视野不同,传播的内容往往面临着打折问题。
有很多内容优质的文化产品,由于这种折扣的损耗,往往形成理解上的障碍和认知
方面的困难,需要经过很复杂的阐释和解说才能为人们所理解。
因此,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创造都要充分关注不同语境、不同人群的差异,有
些可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传播;有些可能要跨越不同人群,寻求更为广泛的传
播,力求让文化传播有效果、能落地。比如日本一些全球流行的卡通角色,如“口
袋妖怪”,由于易被接受而在传播中广受欢迎,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产品,还催生了像
《大侦探皮卡丘》这样相当有影响力的影片。这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典型的跨文化
传播的例子。像皮卡丘这种卡通角色,创作者并不特别强调其日本特征,而是从很
多共通的兴趣出发,通过人们易于接受的有趣形象,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化产品,产
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种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对我们应有所启发。
(摘编自《跨文化传播不要忽视
“文化折扣”问题》)
材料三
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文明。透过这些生
动丰富的文明形态,抓住交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顺应文明发展规律,才能破除人类
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人类
在不同地区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不同文明形
态。人们不仅要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源,还要在个体生命活动基础上构建起种
族、氏族、民族文化。历史上,受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文明之间的交流是
一个长时段的缓慢过程,但这种交流客观存在。
文明往往是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一方面,它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
质,使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它通过外引力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
使自身得以开放发展。随着时间推移,原来分散在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的交往越来
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明的差异性逐渐表现出来,其互补性也会越来越强。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文明的开放程度和借鉴能力就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一
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
封闭,就会走向衰落。只有保持开放,通过交流对话,积极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
才能更好地获得外部参照,在互鉴中清楚认知彼此优长、探寻互补空间、促进自身
发展,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寻求合作共赢的必然途径。不同文明承载着不同的价值,
文明共同体也是价值共同体。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不同文明既有各自特殊的价值,也有共同的追求。
比如,在当今世界,虽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传
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
人民的共同追求、共同心愿。我们应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加深对自身发展
道路和其他国家发展道路差异性的认知,以团结、智慧、勇气促进交流互鉴,推动
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走合作共赢之路。文明交流互鉴应是平等的,而不应是强制的、
强迫的,不应是单一的、单向的。强调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
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
多年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化,人们对不同文明共生共存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
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我们既要让本国
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其他国家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
艳。
(摘编自《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子柒的美食视频生动丰富,降低了“文化折扣”带来的影响,可为更多样式的
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B.文化传播既需要优质的内容、深度的价值理念,也需要有效的传播方式。
C.美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虽然低端,但容易理解和沟通,对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借鉴有
积极作用。
D.人们无法真正理解内容优质的文化产品,与语境、生活方式以及期待视野的差异
有关。
2.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只要做到交流互鉴,就能推动人类文明
向前发展。
B.文明要保持活力,不仅要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质,更重要的是善于通过外引
力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
C.具有各自特殊价值的不同文明,如果不能做到交流互鉴,就难以走上合作共赢之路。
D.若要让世界文明百花齐放,我们就要以平等的态度,优先为其他文明发展创造条
件。
3.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必要性的一项是(3分)()
A.一批中国网络影视作品被国际主流视频网站购买,并向全球观众推荐,中国网络
文学在海外掀起一阵“翻译热”。
B.山东各地以乡村儒学讲堂、社区儒学讲堂等为载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优秀
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C.敦煌研究院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通过“互联网+”新模式传播敦煌文化,讲好
“敦煌故事”,获得了来自海内外的广泛认可。
D.中医药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近年来借助各类项目或平台走出了国门,
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
4.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论证思路有何不同?(4分)
5.如何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作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浪
艾青
你也爱那白浪么——
它会啮啃岩石
更会残忍地折断船橹
撕碎布帆
没有一刻静止
它自满地谈述着
从古以来的
航行者的悲惨的故事
或许是无理性的
但它是美丽的
而我却爱那白浪
——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
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
一九三七年五月二日
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提问,中间叙述、评价,结尾解答,结构完整,具有形式上、节奏上的双重
美感。
B.诗歌中的两处破折号,相当于注释用的左右括号,其间的部分是对“我却爱那白浪”
的原因的说明。
C.诗歌虚写白浪“啮啃岩石”、讲述“悲惨的故事”,实写白浪的“泡沫溅到我的
身上”,手法巧妙。
D“也”“更,,”但,,“而”等词语既有强调作者的态度的作用,也增强了诗歌
的抒情效果。
7.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也爱那白浪么”“而我却爱那白浪”,既点出了“我”爱白浪,也含有希望
别人爱白浪的意味。
B.“更会残忍地折断船橹/撕碎布帆”,写白浪的凶恶行为,表现白浪强大的毁灭性
力量。
C.“没有一刻静止”,写白浪永不停歇的状态,也表现了白浪不安于平静的性格。
D.“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着意写白浪也有表达
温情的独特方式。
8.如何理解“它自满地谈述着”中的“自满”?(4分)
9.“或许是无理性的/但它是美丽的”,这两句是如何表达“我”对白浪的爱的?请
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4题。
刘文静劝李渊与容邦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渊从之,自为手启,卑辞厚礼,遗
始毕可汗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彳口养如开皇之时。若能与我俱南,愿
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始毕得启,谓其大臣曰:“隋主为
人,我所知也,若迎以来,必害唐公而击我无疑矣。苟唐公自为天子,我当不避盛暑,以
兵马助之。”即命以此意为复书。使者七日而返,将佐皆喜,请从突厥之言,渊不可。
裴寂、刘文静皆曰:"今义兵虽集而戎马殊乏,胡兵非所须,而马不可失;若复稽回,恐
其有悔。“渊日:“诸君宜更思其次。“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
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渊曰:“此可谓‘掩耳盗钟',然逼于时
事,不得不尔。”乃许之,遣使以此议告突厥。
西河郡不从渊命,甲申,渊使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命太原令温大有与之偕行,
曰:“吾儿年少,以卿参谋军事。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
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先之。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
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至西河城下,民有欲入城者,皆听其入。郡
丞高德儒闭城拒守,己丑,攻拔之。执德儒至军门,世民数之曰:“汝指野鸟为鸾,以欺
入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遂斩之。自余不戮一人,秋毫无犯,各尉抚
使复业,远近闻之大悦。建成等引兵还晋阳,往返凡九日。渊喜曰:''以此行兵,虽横
行天下可也。”遂定入关之计。渊开仓以赈贫民,应募者日益多。渊命为三军,分
左右,通谓之义士。
突厥遣其杼目康鞘利等送马千匹诣李渊为三于,许发兵送渊入关,多少随所欲。
渊引见康鞘利等,受可汗书,礼容尽恭,赠遣康鞘利等甚厚。择其马之善者,止市其半,
义士请以私钱市其余,渊曰:“虏饶马而贪利,其来将不已,恐汝不能市也。吾所以少
取者,示贫,且不以为急故也。当为汝贯之,不足为汝费。”康鞘利北还。渊命刘文
静使于突厥以请兵,私谓文静日:“胡躺入中国,生民之大蠹也。吾所以欲得之者,恐
刘武周引之共为边患;又,胡马行牧,不费刍粟,聊欲藉之以为声势耳。数百人之外,无
所用之。”
(选自《资治通鉴•隋纪》,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
以示突厥/
B.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
以示突厥/
C.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
以示突厥/
D.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
以示突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厥,中国古代阿尔泰山一带的游牧民族,隋、唐之际,占有漠北之地。
B.和亲,在历史上专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联
姻。
C.柱国,中国古代官名,战国时始设,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来为最高武官或勋官。
D.互市,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贸易的通称,亦称通商或通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渊做事沉稳,思虑周详。李渊致信始毕可汗,辞卑礼厚,在得到突厥愿意支持自
己的回复以后,依然保持头脑清醒,谨慎应对。
B.李渊大举义兵,名副其实。李渊之子李建成、李世民以仁行兵,不与百姓为难;攻
克西河郡之后,只将郡丞处死,余者不戮一人。
C.李渊开仓赈贫,深得人心。李渊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使更多人前来投奔,壮大了
军事力量,李渊将军队编为左右两路。
D.李渊乐于倾听,善纳嘉言。李渊悉数采纳刘文静结交突厥、让突厥资助大量军马
的策略,并面授机宜、派其前往突厥请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义兵虽集而戎马殊乏,胡兵非所须,而马不可失;若复稽回,恐其有悔。
⑵吾所以少取者,示贫,且不以为急故也。
14.李渊为什么与突厥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结合选文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卜居
杜甫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蜒齐上下,一双溪鸟勒鸟网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注]溪鸟勒鸟:水鸟名,俗称紫鸳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卜居”意为选择居处,浣花溪周围有树林池塘,环境清幽,适宜居住。
B.诗人居处远离城郭,少有俗事烦扰,澄清的溪水更能消解诗人的羁旅愁思。
C.诗人陶醉于浣花溪畔的美景兴致高昂乘小舟顺流而下,东行万里,直达山阴。
D.本诗围绕“林塘幽”展开叙写,表达了诗人经历动荡后,渴求安定生活的愿望。
16.请赏析颈联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沁园春•长沙》中,写旧地重游,弓I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
At■oo
(2)《紫营》中,描写女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装车前草回家的句子
早.“,,
Atz.•,。
(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中,通过天气的变化,表现收麦季节农人心情起伏的句子
早.“,,
At»,o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题。
秋意温凉,信步款款。一弦一柱,古筝柔柔。
①,叶脉清晰风妩媚,叶随风转沙沙响,绕树三匝还恋
树,迟迟不肯安逸躺。原来落叶也迷恋秋风,原来落叶也尽享秋意,舞出一点点迷离,
舞尽柔美秋韵。此间谁敢与落叶争秋,此间谁敢与落叶比美,自旋一圈伊人也沉醉,
自舞一段飞蝶也羞怯,自吟一句纵是旷世诗人也让三分,自描一笔即使绝代画师也
自叹不如。缕缕柔风,似是为落叶伴奏,“倾国倾城”一词也不能描尽如此惊艳的
一幕。雅致,飘逸,清新,恬淡……便是我这凡夫俗子一见也倾心,几点淡墨,也想为她
洒尽;几点情愫,也想为她燃尽;几点温柔,也想为她倾尽。
立于秋水之畔,涟漪随风散,睡莲伸懒腰,蜻蜓舞水涟,落叶浮水面,倾听水莲吟,
点点滴滴醉迷离,荷叶随风唱秋吟,水光激花荡秋色。这一汪秋水绵绵含秋情,这一
汪秋水潺潺荡秋意,水有情,物有情,人有情,享这秋意温凉,心头泛起古筝柔柔。指尖
点起的古筝之音,菰如这水般轻柔,逸妲这埼蜓震清逸,就如这睡连般脱俗。闭眼,这
秋意竟让人如此沉醉;睁眼,这秋色竟让人如此着迷。放逐那些胡乱的念想,沉迷于
秋天的旖旎风光,②,尽享秋意温凉,尽享古筝柔柔。
18.文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排比、比喻、拟人
B.排比、夸张、对偶
C.借代、对偶、比喻
D.借代、比喻、比拟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个字。(4分)
2().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指尖点起如这水般轻柔,如这蜻蜓般清逸,如
这睡莲般脱俗的古筝之音”,从意思上看二者基本一致,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
么?(4分)
21.下面文段存在四处语言表达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
准确流畅。(4分)
①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美誉度,②开启了城
市亮化工程。③政府实施景观亮化工程的初衷也许是好的,④但人们的行为在实践
中逐渐偏移了指导思想,⑤导致了“你亮,我比你更亮”。⑥这些城市从卫星图像
资料看,纽约、巴黎等发达国家的顶尖城市夜空亮度也不如。⑦如此过度亮化,⑧
不仅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而且造成国家财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
超过5()个字。(5分)
昆虫是什么时候开始传播花粉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给出的
答案是:一亿年前。该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们与美国学者合作,发现了一枚为被子
植物传粉的昆虫标本。这一发现发表在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古生
物学家们认为,该发现直接将昆虫传播花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沧海横流,曲折壮阔,中华复兴梦,百年奋斗史。
盘点2019年重要的历史纪念日:澳门回归2()周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3()周
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这些大事,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
起,坚定了民族复兴的信心。
新时代呼唤新青年,新青年勇担新使命。2019年12月31日,朝阳中学全校师
生及部分校友、家长代表共同举行以“中华复兴梦,放歌新时代”为主题的演讲比
赛。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规定的身份完成写作。
任务:
①您作为知名校友,被邀请发言,请拟写一篇发言稿。
②你作为参赛选手,请拟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立场鲜明,观点明确;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
袭,不得套作。
1.C"美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虽然低端”表述不当,原文是“往往有人认为这种
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够‘高大上’”。
2.CA.“只要……就……”说法绝对。B.“更重要的是善于通过外引力将外部资
源转化成自身养分”错误,材料三第3段说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
此可知两方面同等重要。D.“优先为其他文明发展创造条件”错误,材料三第5段
说的是“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其他国家文明发展创造条
件……群芳竞艳”。
3.B该项说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涉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4.答案①材料一是以驳论的论证方式,采用并列式结构展开论证的。②材料三是
以立论的论证方式,采用层进式结构展开论证的。
解析材料一,先指出错误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
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
表现”;然后加以反驳,“这两种说法对文化传播的理解过于狭隘”;之后按照“首
先……其次……另外……”的并列式结构进行论证。材料三,先从正面树立观点
“透过这些生动丰富的文明形态……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然后从“交流
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文明往往是
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寻求合作共赢的必然途径”三
个层面,采用层进式结构进行论证。
5.答案①内容上,展现文化意趣,符合受众需求。②形式上,关注文化差异,创新传
播方式。③原则上,秉持平等原则,尊重不同文明。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从内容、形式和原则三个角度概括,首先梳理材料内容,找到
答题的关键信息,然后加以概括即可。根据材料一中的“李子柒的视频无疑是大众
文化的一部分,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中别有意趣的一面”“文化传播
还要了解受众需求”可概括出“展现文化意趣,符合受众需求”。根据材料二中的
“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创造都要充分关注不同语境、不同人群的差异,有些可能要
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传播;有些可能要跨越不同人群,寻求更为广泛的传播,力求让
文化传播有效果、能落地”可概括出“关注文化差异,创新传播方式”。根据材料
三中的“我们应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加深对自身发展道路和其他国家发展
道路差异性的认知,以团结、智慧、勇气促进交流互鉴,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
走合作共赢之路”可概括出“秉持平等原则,尊重不同文明”。
6.C“诗歌虚写白浪‘啮啃岩石’”错,“啮啃岩石”属于实写。
7.D“着意写白浪也有表达温情的独特方式”错,应该是“着意写‘我‘爱白浪
的原因”。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写“我”对浪的态度,除了肯定地说“而我却爱那白
浪”外,诗人进一步写了“我”与浪的关系,并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不仅指出了
“我”爱“浪”,而且写了“浪”爱“我”,"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是浪对“我”
的爱抚,因而“我”产生了感激------个被爱者的感激。
8.答案诗歌第一节写白浪有啮啃岩石、折断船橹、撕碎布帆的力量,“自满”运
用拟人的手法,表现白浪这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及其对这种力量得以展示的满足。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把词语放入语境中来理解。《浪》这首诗,
写浪的力量,表达对浪的爱。写浪的力量重在写浪的破坏性一一浪会“啮啃岩石”,
会“折断船橹”“撕碎布帆”,会造成许多“航行者的悲惨的故事”。“自满”运
用拟人手法,表现了白浪无坚不摧的力量及其对这种力量得以展示的满足。
9.答案①也许别人认为白浪凭借力量制造悲惨故事是无理性的,但“我”却认为
白浪是美的。②这两句诗之间是转折关系,强调了白浪的美丽;“或许”和“但”
两个词显示出“我”不认同别人对白浪的质疑,理智地评价白浪,感激白浪,爱白浪。
解析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可知,别人对白浪是不喜欢的,但“我”却认为它是美丽
的,并且深深地喜爱着它。“但”字表示转折关系,起到强调白浪的美丽的作用。
由“或许”和“但”可以看出“我”不认同别人对白浪的质疑,理智地评价白浪,
感激白浪,爱白浪。
10.C“立代王为帝”意为“拥立代王做皇帝”,意思完整,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
除A、B、D三项。故选C。
11.B“专指”有误,“和亲”也可指各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政治联姻。
12.D由“诸君宜更思其次”可知,“李渊悉数采纳刘文静结交突厥、让突厥资助
大量军马的策略”表述有误。
13.答案⑴如今义兵虽然召集来了,但军马十分缺乏,胡人兵卒不是我们需要的,但
马匹不能失去;如果再拖延回信,恐怕他们会反悔。
⑵我之所以少买马匹,就是向他们显示贫穷,而且不把买马当作急事的缘故啊!
解析(1)“殊”很,十分。“稽”,拖延。
⑵“所以”,……的原因。“示”,显示。“故”,缘故。
14.答案①害怕因关系疏远致使突厥为他人所用,为害边关破此成为不共戴天之
死敌;②害怕因关系亲密以致引狼入室,使其成为百姓之祸患。
解析文章结尾处的“胡骑入中国,生民之大蠹也。吾所以欲得之者,恐刘武周引
之共为边患;又,胡马行牧,不费刍粟,聊欲藉之以为声势耳。数百人之外,无所用之”
道出了原因。胡骑进入中原,是黎民百姓的大害,可见其担忧突厥危害百姓;之所以
要突厥人发兵,是怕刘武周勾结突厥一起成为边境的祸患,可见其担忧突厥为他人
所用,为害边关。
I参考译文I
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互结交,依靠突厥的兵马来壮大军队的实力。李渊听从
了刘文静的意见,他亲笔写信,言辞谦卑,礼节丰厚,送信给始毕可汗说:“我想大举义
兵,远迎隋主,重新与突厥和亲,就像开皇年间那样。如果您能和我一起南下,希望不
要侵扰伤害百姓;假若您只想和亲,就坐受财物吧,请可汗自己选择。”始毕可汗收
到李渊的书信,对他的大臣说:“隋朝皇帝的为人,我是了解的,如果把他迎接回来,必
定会加害唐公并且攻击我,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唐公自称天子,我当不避盛暑,借
兵马去帮助他。”始毕可汗立即命人按这个意思写回信。使者七天后返回,将领、
僚佐们都很高兴,请李渊听从突厥人的话,李渊不同意。裴寂、刘文静都说:“如今
义兵虽然召集来了,但军马十分缺乏,胡人兵卒不是我们需要的,但马匹不能失去;如
果再拖延回信,恐怕他们会反悔。”李渊说:“大家应该再想想别的办法。”裴寂
等人就请李渊尊炀帝为太上皇,拥立代王为皇帝,来安定隋王室;传布檄文到各个郡
县;改换旗帜,用红、白掺杂的颜色,以此向突厥示意。李渊说:“这可以说是‘掩耳
盗钟’,但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啊!”于是同意了,派使者将这个决定告知突厥。
西河郡不服从李渊的命令,甲申日(初五),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率兵进攻西河
郡,命太原令温大有与李建成等人同行,李渊对温大有说:“我的儿子年轻,请您参与
谋划军事。事情的成败,通过这次行动就可预测出来了。”当时军队的士兵都是新
近招募的,没有经过训练检阅,李建成、李世民与士卒同甘共苦,遇到敌人身先士卒。
靠近道路的蔬菜瓜果,不是买的不准吃,士兵有偷吃的,立刻找到物主进行赔偿,也不
责备偷窃的人,士兵和百姓们都心悦诚服。军队到达西河城下,百姓有想进城的,都
听任他们进入。西河郡丞高德儒闭城拒守,己丑日(初十),李建成等攻克西河城。将
高德儒押到军营门口,李世民列举他的罪状说:“你指称野鸟为鸾鸟来欺骗君主,骗
取高官,我们兴义兵,正是为了诛灭奸佞之人!”于是将高德儒处死。其余官员不杀
一人,秋毫无犯,分别抚慰官吏百姓,让他们各自恢复事业,远近的百姓听到后非常高
兴。李建成等人率兵返回晋阳彳主返共九日。李渊高兴地说:“像这样用兵,就是横
行天下也可以了!”于是就确定了入关的计划。李渊打开粮仓来赈济贫民,响应招
募的人一天天增多。李渊命令建立三军,分左右两路,都称为义士。
突厥派他们的柱国康鞘利等人押送一千匹马到李渊处进行交易,答应发兵送李
渊入关,人数的多少随李渊定。李渊会见康鞘利等人,接受了可汗的书信,礼仪容止
都极为恭敬,赠送给康鞘利等人的礼物也很丰厚。李渊挑选马匹中的良马,只买了
其中的一半,义士们请求用自己的钱买下其余的马匹,李渊说:“胡人马匹多,但是贪
利,他们将会不断地来,恐怕你们就买不起了。我之所以少买马匹,就是向他们显示
贫穷,而且不把买马当作急事的缘故啊!我应当替你们付钱,不至于让你们破费。”
康鞘利返回北方。李渊命令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发兵,他私下对刘文静说:“胡骑
进入中原,是黎民百姓的大害。我之所以想要突厥人发兵,是怕刘武周勾结突厥一
起成为边境上的祸患;另外,胡马是放牧饲养的,不用耗费草料,我只是要借突厥人的
兵马来壮大声势,几百人也就够了,没有别的用途。”
15.C"乘小舟顺流而下,东行万里,直达山阻”错,尾联不是实写,写的是诗人的内
心想法:在这里居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从这里出发可以乘船顺江流而下,直达山阴。
16.答案①以动衬静,以蜻蜓、溪鸟剌]鸟的动,衬托环境的幽静;②景中含情,蜻蜓翻
飞,溪鸟束力鸟戏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喜悦;③用字生动传神,“齐”字写出了蜻蜓之
多,“对”字写出了溪鸟就]鸟嬉戏的悠闲自在。
解析颈联“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溪鸟束力鸟对沉浮”是从物的角度写“林塘幽”
之情状。许多蜻蜓自由地上下翻飞;溪鸟束力鸟戏水,成双成对,时浮时沉,悠闲自在。
以动物之动来衬托林塘之幽,以动衬静。此情此景,让诗人顿觉先前漂泊辗转的疲
惫一扫而空,忘却了俗世喧嚣带给他的烦恼,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喜悦。用字传神是
本联的一大特点,如“齐”字写出了蜻蜓之多,“对”字写出了水鸟的闲适自在,生
动传神。
17.答案(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嶂岁月稠(2)采采米莒薄言襁之(3)三
夜阻霆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18.A"几点淡墨,也想为她洒尽;几点情愫,也想为她燃尽;几点温柔,也想为她倾尽”
等运用了排比;“叶脉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申请学生资助申请书
- 大学生创业项目可以贷款吗西藏
-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水平自测习题带答案
- 阅读力孩子的翅膀
- 创新教学实践
- 餐饮礼仪与服务提升
- 压力与应对模板
- 给物业装修申请书
- 法律职业客观题二-2021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卷二》真题汇编
- 初级银行管理-银行专业初级《银行管理》预测试卷1
- 2025年蒙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护理三基三严习题+参考答案
- 椎间孔镜的手术配合
- 2025门诊护理工作计划
- 员工互评表(含指标)
- 电气领域知识培训课件
-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指导联合测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 focus-pdca改善案例-提高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正确轮换执行率
-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课练【全册每课齐全】
- 美国电话区号一览表
- 针对老年人的交通安全宣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