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二重点课文逐字稿教招教资面试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重点课文逐字稿教招教资面试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重点课文逐字稿教招教资面试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重点课文逐字稿教招教资面试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重点课文逐字稿教招教资面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重点课文逐字稿教招教资面试1沁园春长沙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课。对于作者毛泽东,大家当然都是很熟悉的,我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但是,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入地把握作品,对于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还是要让大家了解一下。这首诗歌创作于一九二五年,全国的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当时的毛泽东33岁,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途经长沙橘子洲,受当时情景的感触,写下了这篇名作。现在由我来朗读词的上阙,同学们一起朗读下阙。同学们读的都很好,学习这首诗歌,大家必须多加诵读,在读中感受作者炽热的情感、豪迈的气概。我们先来看一下诗歌的上片,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来回答一下,不错,就是诗人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眼前所见的景象,我们可以概括为这是一副湘江秋景图。前三句写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一句在句式上就很有特点,本来应该是诗人在橘子洲站立,看湘江北去,但是诗人把独立提前了,以这两个字开头,让人看到的是一个卓然不群的身影,让人感觉到一种不同凡响的气势。独就是孤独,自己一个人,仿佛此时天地之间只有这一个人,这个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呢?他是立在天地之间的,挺拔坚定,有一种中流砥柱的气概,大家想一想,如果把这个字换成站还能给人这样的感觉吗?接下来作者就开始写景,这一段景物描写历来为人所称道,大家再读一遍。看万山红遍,读!读完之后大家有什么感觉呢?和印象中秋天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吗?不错,这里的秋天更多的是生机盎然,而不是常见的萧条、衰败。大家能具体的说一下,是哪些词语让你有了这种感觉吗?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最好每个小组都能整合出一份较全面的赏析。我看了大家的结论,大家的眼光都很独到,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所用的形容词,都偏向极端,比如万山红遍的遍字,既写出了树叶变色的彻底性,也把视野一下子拉大了。漫江碧透的漫,写出江水的充足,将要溢出,是不是比满更好呢?透写出江水的清澈见底。诗人用的动词也都是富有生命力的,比如,白舸争流的争,鹰击长空的击,鱼翔浅底的翔,让人感觉世间的万物都在奋发向上。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所选的景物和用来描写的词汇,都与作者的情感息息相关。这样波澜壮阔,激情四射的景象,是诗人伟大心灵的回声,如果换了一个人,即使处在同时同地,他眼里看到的,心里感觉到的也是不一样的。好,大家再把上阙读一遍吧。

这一段景物描写,除了以上所说的,作者对景物的布局也是有讲究的,作者的视野由远及近,有仰视也有俯视,高低错落,给人以真实的情境,这能增加诗歌的感染力。总的来说,这一部分由看万山红遍的看字里引领,以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总结,诗人看了这些景象,不免感慨,江山如此多娇,世间万物谁来主宰呢?平常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伟人看到的却是江山,是一副国家和人民给予的重担。谁来承担这副重任,我们看看诗人在下片中是如何回答的。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竦岁月稠。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是呢,作者一直没有离开长沙橘子洲这个地方,要不然诗歌就会变得松散。故地重游又到了这个地方,他想起了上学的时候和同学们一起来过,想起了那一段峥噪的岁月。那时候的诗人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恰同学少年,读!那时还是风华正茂的少年,意气风发,注意这里的意气,可不是江湖道义中的义气。这是外在的表现。下一句挥斥方遒,挥斥就是奔放的意思、,方就是正,遒就是有力量,我们常说遒劲,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意气奔放,强劲有力。这是说内在的精神面貌。那时就是在干什么呢?不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是在关心国家大事,写一些激浊扬清的文字,而对于当时那些腐败的官僚们,纵使权势熏天,我们也视之如粪土。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并没有正面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而是回忆了当年的峥噪岁月。这可以说是一种暗示性的回答,谁来担当国家重任呢,正是我们这一批青年才俊。我们后面的课文中还有一首《短歌行》也有这种暗示性的写法。他说,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他没有直接说我枝可依,但是后面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写山写海写周公,其实都是在写自己能容纳人才。于是,诗人在暗示性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又加了一句象征性的场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者看到眼前的湘江,想到了当年和同学们一起到江心游泳,激起的浪花几乎要把船阻拦住。联系上文,我们知道这是说,我们这些青年就是中流砥柱,就要乘风破浪,是主宰沉浮的人。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大家课下还要把这首诗背过。下课!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歌作于1919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大家知道为什么吗?不错,著名的五四运动就爆发于

这一年。国内形势风起云涌,新旧文化冲突激烈。欣赏这首诗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他作于新诗还未成熟的时期,少有章法可寻,我们要学着透过文本感受诗人身上的精神和他要表现的时代精神。大家先把这首诗歌给读一遍,思考一下,作者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视角来书写的。这首诗歌的题目叫立在地球边上放好,但是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哪里来的边呢?诗歌中一会儿写北冰洋,一会儿又写太平洋,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原来是在一个想象的视角上在俯视地球。但是后面他又写道,眼前滚滚的洪涛,这是诗人站在海边看到的情景,当时郭沫若在日本留学,住处靠近大海,常常到海边观景。所以说这首诗有两个视角,一个是想象的,一个是真实的,这两个视角就使这首诗既有恢弘的全景,又有壮丽的特写。明确了诗歌的视角,我们就来看一看诗人具体描绘的情景,大家再来读一遍。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几个词,无数的,怒涌,无限的,全身的力量,推倒,滚滚的。发现没有,这都是一些充满力量的词语,所以诗人情难自禁的放号: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连续的啊啊的欢呼,连续的力哟,力哟的反复,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气势。尤其是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这一行诗,诗人在不同的角度描述力,突出了力的颜色,力的形态,力的音调,力的节奏,力的神韵等等。这几行诗就像那滚滚的洪涛,一浪接着一浪,极有力道。可以说这是一种波涛汹涌的风格,雄奇奔放的风格,这既是与诗人的风格相吻合的,也是与当时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的。2.2红烛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闻一多的《红烛》。作者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闻一多先生,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是著名的学者、革命家、民主斗士。这首诗歌同样也体现着他的多重身份和多种精神。这首诗以红烛命名,红烛就是红色的蜡烛,这么稀松平常的东西怎么能写成一首诗呢?大家首先来把这首诗歌朗读一遍。读完之后,你有没有发现,原来诗人围绕红烛,创造了许多的新意象,这些意象以红烛为中心构成了意象群。我们可以先来梳理一下具体有哪些意象呢?红烛是红色的,它能燃烧有火,能发光,

会融化,烧完之后会有灰,红烛的材料是蜡质的,除此之外,还有诗人自己联想到的许多意象。我们就根据诗人在红烛上挖掘出的这些新意象,来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第一节诗中,诗人抓住红烛的颜色特征,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这样红烛就不只是蜡烛的颜色了,而是赤诚之心的象征,一下子就融入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成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后面几节诗人主要抓住蜡烛燃烧过程中的意象来写,火是红烛的灵魂,它能发出照耀他人的光,也会留下毁灭自己的灰。这一好一坏两种结果,体现出诗人奉献他人与牺牲自己之间的矛盾冲突。后面说既制成就要燃烧,这是自然的方法,当然就是诗人下定决心要牺牲自己、献出光明了。后面几句大家一起来朗读一下,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梦、血、灵魂、监狱,这些新意象的出现是为了表现什么呢?不错,是写红烛燃烧的意义和价值。这几句也是围绕红烛燃烧,能发光发热的特点来写的,这也是诗人充满激情的自我激励。后面三节,诗人将流出烛油比作红烛流泪,先是质疑,又何苦伤心流泪?而后释疑,留罢,你怎能不留呢?红烛为什么流泪呢?原来是残风来侵蚀它的光芒,这里的残风当然是象征着恶势力,烛光虽弱,也要努力的与他们抗争。最后诗人又由红烛的蜡质特征,联想到慰藉的花儿,快乐的果子,我们常说民脂民膏,它能让人联想到营养丰富能培育生命的东西。最后,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饱含着诗人的自我勉励,也是红烛精神的提炼,那就是不惜牺牲,无私奉献。3百合花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茹志娟的百合花。对于作者,大家也许不太熟悉,他是上个世纪的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曾经在部队的文工团工作,亲身经历过解放战争,百合花也是一个战争题材的小说。茹志娟的女儿王安忆,名气更大一些,她曾经获过茅盾文学奖。作者我就介绍到这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自行搜集资料了解。上课前相信大家已经都预习过了,现在呢,大家再默读一遍课文。大家停一下,现在哪位同学能够来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呢?我找两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他们说的都很好,百合花说的是在前沿包扎所,一个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发生的故

事。小通讯员向新媳妇借被子,新媳妇因被子是唯一的嫁妆而犹豫,但后来还是借了。小通讯员平时腼腆、羞涩,可是当担架队的民工遇上危险时,却奋然扑上去抢救,献出了生命。新媳妇庄严地给他擦拭身体,缝衣服上的破洞,并把那床绣着百合花的被子,给小通讯员铺进了棺材。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分析一下文章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用很大,只有把人物描写的须眉毕现,才能让它打动读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描写他的老师时,曾经写到,老师在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样子,有点迂腐又有点可爱,是一个旧社会的文人,这样的印象就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头脑中了。这篇小说中也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大家先来自行寻找一下,小组内整合一下,看看哪个组能够找得最全。好,大家停一下,几个小组的答案我都看过了。细节描写也就是人物、环境、还有人人物心理的细微之处,它对于情节的发展可能起的作用比较小,但是却常是作者的艺术追求所在。所以我们不仅要把它找出来,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作者的意图,为什么描写这一处,为什么要这样描写,有何好处?我先来帮大家分析一处。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去包扎所的路上小通讯员忽快忽慢,这是为什么呢?快是因为我是个女同志,他不敢离我太近,这表现了他的羞涩、腼腆。慢是因为他又要照顾我,不能拉得我太远,这表现了他的体贴、善良。大家看,只是这一处细节,我们就能分析出这么多的特点,这些是不是能让这个形象更加丰满一些呢。现在哪一位同学想说一处自己找出的细节描写呢?好,这边这位同学来说一下吧。请坐,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小通讯员的枪管里一开始象征性的插了几个树枝,后面又换成了野花,这从中可以表现出小通讯员热爱生活又有点孩子气的特点。后面的同学就可以按照这个句式来说,我找出的细节描写是什么,从中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哪些特点?好,后面这几位同学回答得也都很好,刚才有一个同学提到了四次衣服破洞的描写,但是他的回答还不够全面,我们就作为重点来分析一下这四次破洞的描写。第一处是在哪里呢?谁来读一下。请坐。这个破洞第一次出现,是小通讯员在抱被子时在门钩上划破的,因为他羞涩,不敢与新媳妇交涉,所以慌张,新媳妇要给他缝上,他更是高低不肯。第二次写破洞是在哪儿呢?我请一位同学帮我读出来,并且说出这处细节描写的作用。第一排的男同学来回答一下。他已经找到了,第二处就是写小通讯员肩上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的,

我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并且他说出了这一处的两个作用,是突出环境的艰苦,没有时间给他封上,更不要说换一件新衣服了。还有小通讯员的质朴,他是毫不在乎这个破洞的。除此之外呢,那块布在风中一飘一飘的,是不是也给故事蒙上了一层不祥的色彩?我认为这一处和第三处是连在一起的,第三处就是小通讯员牺牲后,小通讯员是那样的年轻,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在半天中消逝了。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他衣服上的破洞,我当初后悔没给他缝上,现在再也没有机会了。这样一种对比,更加突出了我和新媳妇当时的悲痛。第四处谁来找一下分析一下呢?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我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了,这一处细节描写是新媳妇一点一点的,把小通讯员身上的衣服缝好。在紧张的战争生活中,这本来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新媳妇还是庄严的给他缝合,这体现了新媳妇的内疚、懊悔,他曾经在小通讯员借被子时让她受气,在他生前没有帮他缝好。当然更多的是对他奋不顾身抢救他人壮烈牺牲的景仰之情。4喜看稻菽千重浪一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喜看稻菽千重浪一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这是一篇人物通讯,通讯是新闻的一种,是要在报刊上发表的。这种新闻类型的文章,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标题,因为它是要通过标题来吸引住读者的。这节课我们主要从标题出发,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路,并且重点分析一下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就先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题目,它的主标题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选自毛泽东的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句诗和袁隆平有什么关系呢?这句诗本来就是歌颂农民的劳动的,而袁隆平一生忙碌在水稻田中,现在取得了成就,就像农民收获了稻米一样,这句诗既指出了他的工作,也包含了此时的心情和氛围。副标题指明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写的人物是谁呢?是袁隆平。为什么要写他呢?因为他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且是首届,这就是一个值得一写的新闻大事件。这个标题起的还是很精彩的,兼具文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袁隆平本来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他获奖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这篇文章更大的作用是鼓励大家学习他身上的品质,表达景仰之情,传递时代精神,引领舆论导向。大家课前都预习过了,但是文章较长,大家可能还不够熟悉,现在大家再把课文默读一遍。我们不仅要看大标题,还要看小标题。文章中有几个小标题?从

标题中你能读出什么?对你把握文章有什么帮助?我们先总的来看一下这四个小标题,后面这三个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关键词都在其中,第二个和第三个小标题分别是强调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当然都是从主人公袁隆平身上发掘出来的,第四个小标题,饥饿在退却是写袁隆平研究成果的巨大贡献。只有第1个小标题不太容易理解,这是一句诗是哪首诗里学的大家还记得吗?不错,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是毛泽东回忆学生时代的意气风发。在这里以这句诗为标题,说明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以回忆为主的,要回忆的是什么呢?是袁隆平漫长的科研之路。现在的袁隆平虽然取得了成就,获得大奖,但也垂垂老矣,他的青春呢,袁隆平的青春献给了科研事业,他很早就走上了这条艰难而又光辉的道路,这一部分是对袁隆平科研之路的追溯。明白了这些大家是不是也能发现这些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了呢?或者我换一个问法,这几个标题可以互换一下顺序吗?是不可以的,这里有一些顺承的关系,经过了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探索,始终坚持创新与实事求是的精神,才能取得科学的硕果,才能报效国家、造福人类。理清了这个思路,大家对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了呢?中国的稻田里何以走出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家呢?我们现在重点来看一下文章的第一部分,人物通讯最常见的写法就是选择人物的典型事件表现他的某种品质。文章中一开头描绘的袁隆平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用一个词来概括。不错,大家都很会抓关键词,是一个农民的形象,大家关注一下这几个动词,眯起眼睛、打量、蹲下、翻看,这样的熟练,这样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和农民一般无二。但是对比一下他的身份,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工程院的院士,即将去领国家最高科技奖,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反差,作者用瞬间的错觉来形容这种感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吗?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好,他从中能看到袁隆平不慕名利、献身科学的精神。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想到这些工作本来应该由年轻人去做了,但是他还是亲力亲为,这可以看出他重视实践,乐于实践的科学精神。现在哪位同学自己来找一句话,试着分析一下。这位同学来说一下吧,非常好,你的眼光和袁隆平的一样敏锐,他在稻田中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第一代,你在课文中敏锐地发现了这句最能体现袁隆平内心情感的话。这句话中用了哪几个词来形容这株稻穗呢?形态特异,鹤立鸡群,还有没有?不错后面还有一个可爱的,再看当时袁隆平的动作,摒弃凝神地、抚摸着,从中我们可以感到袁隆平

当时的激动、欣喜吗?如果感觉还不是很深刻的话,我们要联系一下前文、袁隆平,为什么要研究杂交稻呢?他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饥谯,知道饥饿的威胁始终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而就是眼前这一株略大的稻穗,可能就是解决这一历史问题的一条出路。了解了这一些,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理解袁隆平发现这株水稻时,激动的心情了呢?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我总结一下我们学习的成果。我们学习了一点关于人物通讯的知识,通过梳理大标题和小标题,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分析了第一部分的两个细节,感受作者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新闻评论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针对具体的事件评论,引导公众舆论健康发展。这种新闻类型的文章,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标题,因为它是要通过标题来吸引住读者的。这节课我们就从标题入手来分析文章。文章的题目叫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个题目中的中心词是哪一个呢?有的同学说是工匠精神,有的同学说是时代品质,有没有同学对雕琢这个词有疑问呢?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什么是工匠精神呢?课文中并没有直接的论述,但是介绍了什么是工匠。我们看一下第一二段,大家找一找,这两段中有哪些与工匠有关的句子呢?第一段中,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第二段中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第一段中的雕琢技艺是什么意思呢?雕琢的本意是打磨玉器使之更加精美,古代工具落后,玉器又是质地硬而脆,所以雕琢玉器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一点一点地雕刻打磨完善。雕琢技艺就是不断改进、提高,一点点使技艺越发完美。就是这样的不断追求,使技术上升为艺术而后体现于作品,我们可以概括为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第三段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工匠精神,是哪一句呢?工匠精神从来不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不会是像机器一样重复地生产,是不断的创造,才能像文中所说的,刷新社会的审美,扩充人类文明的边疆。这里是强调工匠精神的哪一方面呢?不错,工匠精神内涵着创新。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铿,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这其中是不是也体现了专注的精神呢?还有后面的爱岗敬业,质量

至上,这都是工匠精神最普遍的内涵了下一段的首句作者直接指明工匠精神的内涵不限于此,那还有什么呢?大家在这一段中自己找一句话分析一下。很多同学都已经找到关键句了,工匠精神要有一流的心性,正是手中有技艺,心中有热爱,有追求。这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也是工匠精神背后产生的原因。好,通过刚才的分析,大家是不是都能总结出工匠精神的内涵了呢?并且我们在其中也分析了什么是雕琢,现在我们就看看时代品质又是什么呢?请大家学着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小组内可以讨论一下,把结论整合成文字,写在一张纸上。通过我们对题目的分析,时代品质在文中应该是被工匠精神改造的对象,大家要紧抓这一点,在全文中搜索分析。好,大家停一下各组的答案我都看过了,应该是比较全面了,时代品质有企业的气质,国家的形象,还有第四段中社会的风气是不是也是工匠精神改造的对象呢?还有一点大家忽略了,第四段的最后一句,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时代品质也离不开我们个人的追求,比如同学们努力地把每个字都写好,是不是也是一种匠人精神呢?我们对题目中的各个关键词的分别分析就完成了。那把它连起来,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其中有什么样的具体的联系呢?由于文章比较简短,作者并没有做太多形象地论述。这个问题我们就留作作业,大家结合文章、还有自己的背景知识,也可以搜集一些资料,谈一谈工匠精神,对社会风气、国家形象、企业气质,还有对于个人有什么样的意义?是如何产生影响的?思考之后,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6.1米苜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若苜。这首诗歌选自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集,我们曾经学过其中的关雎兼葭。由于年代久远,诗经中的诗,我们学起来在理解上难度比较大。不过这首诗歌还好,它更简短,多采用复沓的手法,只有几个动词比较生僻。大家课下预习的怎么样呢?我现在找两位同学来读一下。他们在字音上已经没有问题了,现在大家合上课本,我再找6位同学,每人各翻译一句。不错,大家的预习工作做得都很好。米苜是什么呢?学名车前草,是农村常见的一种野菜,古代的人们采集它主要有这样几个作用,第一呢就是作为食物食用,第二呢是有

它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第三呢是有点迷信的说法了,车前草寓意多子,一株车前草上结的种子非常多,妇女们认为这她可以多生儿子。。我们知道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米苜选自十五国风中的周南,也是属于民歌民谣之类的作品。具体地说,大家认为这首诗歌是在什么场合下吟诵的呢?不错,他是伴随着劳动吟唱的。鲁迅认为文艺发源于劳动,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说原始人一起抬木头,其中有个人发出杭育杭育的声音,这就是创作了。鲁迅举的例子是不是非常生动形象有画面感呢?这首诗歌也是一样,大家要发动自己的想象力,在诵读中补充画面,想象一下先民们是怎样劳动的呢?。我们先来齐读一遍。采采茉首薄言采之。采采是形容紫苜的茂盛,采采翻译出来就是茂盛的样子,薄言是发语词没有实际的意义,在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后面的句式都是一模一样的,一样的句式,一样的用词,只是换了其中的一个动词,这是一种复沓的写法,也叫重章叠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当然是音韵和谐,朗朗上口,适和歌唱。第二呢是便于记忆,民谣民歌一般都有这样的特点。多么茂盛的若莒啊,大家快来采摘吧!采采米苜薄言有之,采了一会儿已经获得很多了。采采紫苜薄言掇之,弯下腰,把掉下的拾起来。采采茉首薄言捋之,紫苜全都成熟了,用手一捋种子就全下来了,刚才同学已经说过了,捋就是握着物体脱取。采采若莒薄言秸之,手里放不下了,用手卷起衣服兜起来。采采若营薄言撷之,把衣服掖腰上吧,就可以两只手来采摘了。很简单的一首小诗,大家再来读一遍。理解之后再诵读,大家是不是更能体会当时人们劳动时的欢快了呢?几个妇女在田野中兴高采烈地采摘茉甘的画面是不是更真切了呢?就是这样一首简单的小诗,让千年前的劳动画面再现到我们眼前,栩栩如生,这是一首劳动的欢歌,是一幅寥寥几笔就让人物须眉毕现的写意画。6.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作者苏辙,是宋朝的著名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苏轼的弟弟。写这首诗时的苏辙已经步入晚年,离群索居,不问政治,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多以家庭生活为主题,这首诗写诸孙来村子里,帮自己收麦子,写出农人们久雨忽晴、宜事农桑时的喜悦。

我先来给大家读一遍。这首诗的风格总体上来说比较质朴,但是并不是平淡,感情蕴含其中。大家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第一句,欲收新麦继陈谷,赖友诸孙替老人。有个成语叫青黄不接,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吗?就是说地里的青苗还没有熟,而去年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接不上了,就要饿肚子了,不过这里的苏辙出现的是另一种窘迫。他也是去年的粮食吃完了,而今年的粮食成熟了,却还在田里没收回来,自己已经老了,没有力气劳作。不过幸好有年轻的儿孙辈们代替我去收粮食。这一句诗里包含了诗人晚年的无奈窘迫,但同时亲人们给了他很多欣慰。大家试着像我一样分析一下颔联。这位同学来说一下,很好,请坐。他看出了两句诗之间的悲喜对比。三夜阴霾败场圃,一杆晴日舞比邻,我们的第一感觉是这一句诗对仗非常的工整,同时从内容上来说也形成了一种对比,阴雨天已经连续了三日,而今天终于日上竿头天晴了,一个舞字,写出了农人们当时的喜悦,而联系前面的败字,这里的败是写雨的,打湿了晒粮的场地,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能感觉到当时的农人们看到这样的情景时,那种悲伤和焦急呢?而苏辙,既是败和舞的观察者,也是感受者,和普通的农人一样,这是劳动者共同的悲喜。颈联,急炊大饼偿饥僮,多博村酷劳苦辛,这应该是劳作之后归来的场景,而题目叫入村收麦,为什么到了颈联了还没有描述收麦的景象呢,谁来说一下?这里是侧面描写,以农人们归来之后的劳累来衬托收麦时的辛苦,同时这一个画面更能表现一家人一起劳动,老幼妇孺们早就做好了大饼,盛好了美酒,来犒劳辛苦一天的青壮年。这里既有劳动的火热,也有亲人之间的温情。最后一句,毕縻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把粮食都放到仓库里,才算是真正的完事了,真了事以俗语入诗,描摹的也是农人们的心态,正是仓中有粮,心中不慌。赋诗怜汝足精神,活儿都干完了,我要写一首诗来称赞、表扬你为我不惜劳苦抢收麦子的精神。所以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平淡,作者的情感多次转折,用对比的手法写农人的心情起伏,侧面描写劳动场面,包含了浓浓的亲情与劳动的欢乐。7短歌行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操的短歌行。对于曹操大家是不是或多或少的都有些了解呢?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他的观沧海龟虽寿,他在你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受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思想的影响,很多人就把曹操定位

在奸雄的位置上,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他统一北方之后稳定局面,恢复生产,百姓安定。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促进了建安文学的发展。鲁迅曾经说过,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这首诗歌写于赤壁之战前夕,他正准备着挥军南下,统一中国。诗歌题目叫短歌行,我们以前是不是还学过长歌行,这都是乐府旧题,那长在哪儿短在哪儿呢?短的不是字数,是歌声的长短,短歌行,拖腔拖得比较短,节奏急促。大家在课下都预习过了,现在我找两位同学各读一遍。不错,他们在字音上已经没有问题了,要再注意一下声音的轻重缓急,读出慷慨激昂的感觉来。这首诗歌,四小句一节,一节一换韵,不管是朗读还是赏析,大家都要把握住这种节奏。现在回到诗歌本身,由我带领大家来解读。诗歌的第一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课文注释,当和对的意思是一样的,一边喝酒一边唱歌,这应该是人生得意之时,但第二句就来了一个转折,人生几何,乐极生悲,这样好的时候还有多少呢?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消逝的多快啊,去日苦多的苦怎么来解释呢?我们经常说人生苦短,这里的苦不是形容词,是动词,忧愁过去的日子太多了,开篇就不同凡响,诉说人生的疑惑和感慨。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里用的ang韵,开口度比较大,一般这时都是要抒发深沉的感情。慨当以慷就是慷慨的意思,为了凑足句式加了两个字,形容感情激昂,什么样的感情呢?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只能借酒消愁了。这里有一个忧字,为何而忧呢,只看前文是为了时间的流逝,自己渐渐老去。后面还有两个忧,诗歌最重要的就是抒情,这个忧字是本诗的诗眼。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取自诗经,青青子衿是指男子穿的衣服,这句诗本来是说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就是说的曹操自己了,曹操是思念谁,为谁哀叹沉吟呢?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句也是用典,也是取自诗经,这是宴客诗,为什么要先说鹿呢?这是比兴的写法,准确的说是兴,先言他物,再引出所要诵咏之物。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写宴会时的主客欢乐。原来曹操除了忧自己的人生,还担忧人才不济。那到这里诗人的忧思是不是就完了呢?没有。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明月那么高,我何时才能拿到手中来呢?这当然是比喻,比喻何时才能得到人才,同时也能看出作者英雄本色、豪迈之气,一般人谁想去抓一抓天上的月亮呢?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施,

心念旧恩。这几句描述的是老朋友不顾路途遥远,来与我相见,主客相谈甚欢,诉说着往日的情谊,而不见帝王与臣子的隔阂。总的来说这三节的意思是差不多的,但是诗人一会儿写人才难得的忧伤,一会儿又写得到人才后的快乐,反反复复,有一唱三叹的效果。后两节,诗人主要是表白自己的心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古语有云,良禽择木而栖,这里是也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才比喻成了鸟儿,要寻找一棵大树来栖身,说何枝可依,其实是想说我枝可依,但是直接这样说的话,就失去了诗歌的委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转而写山写海写周公,以三者自比,既回答了何枝可依的问题,又提升了诗歌的格调,诗人不只忧人生忧人才,还忧国忧民忧天下。总的来说,这首诗歌情真意切,格调高远,风格上质朴刚健,代表了建安文学的风骨。8.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们从题目看起,这个题目应该在哪里断句呢?有的同学说梦游天姥吟留别,还有的同学说梦游天姥吟留别。这应该是梦游天姥吟留别,留别诗是这首诗的体裁,有的版本的题目叫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大家要注意,送别诗比留别诗更常见,这两种是不同的,谁能说一下,最好举一个例子。这位同学来说一下。他举了两个例子,送元二使安西和赠汪伦,前者呢是送别诗,后者是留别诗。送别诗,就是朋友要走了,我写一首诗送给他留别诗呢,是我自己要走了,写一首诗留给他。这首诗写于李白被唐高宗赐金放还之后,在山东逗留了一段时间,现在要离开了,写了这样一首诗,留给山东的朋友。那李白之后要到哪里去呢?题目中有,天姥山,这是他做梦都想去的地方,李白要南游吴越。同学们课下都预习过了吧,现在我来找两位同学来读一下。不错,这两位同学读的都还算熟练,还要注意个别字词。现在大家小组内交流一下,有什么字词上的障碍,问一下身边的同学都不会的,可以来问我。现在没有人来问我了,大家交流的也差不多了,我来给大家提问两个词语。烟涛微茫信难求,这里的信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来回答,是确实的意思。须行即骑访名山的须是什么意思?我听到有同学小声说了,是不是不太确定呢?这里的须是等到的意思,等到需要出行的时候就骑上它,毛主席的诗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娇,这里的虚也是

等到的意思。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诗歌本身,第一段主要写的是为什么要去天姥山?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李白去天姥山的目的呢,这位同学来说一下,他抓的比较准确,云霞明灭或可睹,可睹是要看什么呢?是仙人,李白去天姥山的目的是寻仙。这首诗歌比较长,但大家不要把它当做文言文,是诗歌,就一定要特别注重作者的感情,在第一段中,作者的感情也有细微的变化,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堵,前两句读的时候音调应该低一些,听到海客的谈论,李白觉得去海上寻仙希望渺茫,但是听了越人的话,觉得天姥山云霞明灭之处或许可以见到仙人,心情又高涨了起来。后面李白写想象中的天姥山,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五岳都没他高,天台山一万八千丈,也要向他顶礼膜拜。第二部分大家先来一起读一遍。这一段比较长,我们先划分一下层次,第一层应该到哪里呢?这位同学来说一下。为什么要划分在谢公宿处今尚在,深水荡漾清猿啼呢?因为后面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就是开始登山了,前面这一部分可以算作到天姥山,后面就开始登山。那第二部分应该截止到哪里呢?应该到洞天石扉,旬然中开,登山结束之后就是见神仙了,第三部分比较好划分,到仙之人兮列如麻!之后就要梦醒了。现在大家自主赏析,在这一部分中各找一个句子,找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这一部分主旨的句子,说一说你在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或者这一句写的好在哪里?如果有难度的话,也可以只找的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剩下的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找的差不多了,现在各位同学举手发表意见吧,各位同学的我都听到了,大家说的都很精彩,有很多都是我没想到的。我找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来和大家说一说。第一部分的首句就很有特点,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李白在这里不同,他是要主动的梦,想凭借越人的描述梦游吴越,然后一夜之间就飞跃过了明月照耀下的镜湖。这一个飞字写出了李白去天姥山的迫切心情,也从一开始就带上了梦幻奇特的色彩。第二部分有人也说到了,其中有个过渡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传说桃都树上有天鸡,他一叫天下的鸡都跟着叫,李白登到半山腰就已经听到天鸡叫了。这一方面,写出了山之高,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过渡,后面的情景就非凡间常见了。诗歌的第三部分是本诗的高潮,李白登上天姥山,终于看到了仙人,对这个场景的描写,几乎每一句都有可以赏析之处,刚才各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也基本都涉及到了。李白以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描绘了仙人聚会的景象,辉煌绮丽,变化莫测。第四部

分,大家特别要注意的是,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一句,这里有一种有和无的对比,刚才神奇的仙境已无踪可寻,只有眼前的枕头和床席明白的提醒着自己,已回到现实。正是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李白不禁发出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第四部分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作者由梦境到抒发现实的情感。最后一段大家先来读一下。现实与梦境的转换只在一瞬之间,这让李白更加觉得世间的功名荣辱都虚无缥缈,让李白更加坚定要去吴越遍访名山、寻仙问道。仙境是李白对自由的向往也是他对现实的反抗,如果不去寻找,他就只能留在现实中摧眉折腰事权贵不能开心颜。一般认为这首诗歌,表达的主要就是这种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反抗。8.2登高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登高。现在大家先来齐读一下诗歌,登高杜甫开始。明朝一位杰出的文艺批评家,叫胡应麟,他曾经称这首诗歌为七言律诗之冠,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首诗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可以说它已经达到唐诗的最高水平了。这首诗的题目叫登高,也有的版本叫九日登高,也就是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王维有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大家都很熟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重阳节登高。登上高处,天地就在眼前,宇宙更显宏大,个人更觉得渺小,更容易让人心生感慨,思绪万千。而已近暮年的杜甫在深秋季节登上高处,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我们先来看杜甫看到的景象,也就是诗的首联和颔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几句诗写得非常巧妙,一般七言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就可以了,要是全诗都对仗的话,反而会给人死板的感觉,但是杜甫的这首诗就要做别人不敢做的。风和天都是天象词,渚和沙都是地形词,这不是出句和对句之间的对仗,而是句中对,但是你要是说他是两句相对,也是说的过去的,毕竟都是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后面的猿啸哀和鸟飞回是两句相对,杜甫在这里创造性的运用,句中对,而且在格律上没有出现问题,最重要的是描绘的意境,更是大开大合动人心肠。站在高处,视野开阔,看着疾风高天作者写猿啸哀,其实是自己的悲哀,都要压抑不住大喊出来了,这就是我们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下一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虽然同样的凄清,但是作者的感情明显压抑回来了。

第二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千古名句。与上一联相比,大家发现有什么不同吗?这位同学来回答。不错,这两句意象比上一句要少得多。但是呢,两句的长短是一样的,我们可以说意象的密度降低了。大家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其实我们上面提到了,这首诗对仗工整而不死板,这两句中只有落木和长江是景象,其他的都是修饰词,修饰词之间的对仗就明显弱一些了,要是意象密度也很大的话,就会像对对子的一样,工整地密不透风。我们再来看这两句诗的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读这两句诗,我们仿佛能感觉到杜甫的目光随着落木伸向远方,然后又随着滚滚的江水收回来,深秋季节天气转冷,树上的叶子纷纷的落下来,且是无边的树木,给人极大的空间感,非常壮观,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想起毛泽东的一句诗,听到有同学小声回答了,你说对了就是万山红遍。后一句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是写长,滚滚是写水流之急。两岸的树叶纷纷落下,但长江依旧迅猛的流着,自从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开始,写流水写长江就常常是代指时间的流逝,所以这一句,表面上还是写登高所见之景,却给人以时空交错之感。我们常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大家在这两句中有没有感受到的呢?大家自己读读看。后面这两联以抒情为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前代的评论家认为,这一句中有八悲,八种悲凉之意。大家自己找一找。提示一下大家,我们前面说了这首诗对仗的非常工整,这八悲是不是应该前一句4种,后一句4种呢?如果还找不到的话,自己多读几遍,注意断句。万里是写离家之远,悲秋是说正在萧瑟、凋零的季节,常作客的常是写漂泊之久,做客是客居他乡之苦。百年是指年老之悲,多病是指病痛缠身的苦难,独是些写亲无友、孑然一身的孤独之感,杜甫有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台远望更添悲愁!最后一脸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写诗人的近况,使作者冰发斑白的艰难苦恨,既有诗人自己的身世凄苦,也有时局动荡的世事艰难。浊酒,古代的酒有清酒和浊酒,清酒是高档酒,而杜甫现在连浊酒都不能喝了,可能是因为贫穷也可能是因为疾病,不管怎样,诗人连借酒消愁都不行了,更增添了潦倒困苦之感。9念奴娇赤壁怀古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对于作者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了呢?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一

生屡遭贬谪,今天我们要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他被贬黄州期间,在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著名的赤壁赋,其实他所处的地方并不是三国中赤壁之战的发生地,只是重名,他也许知道,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借古兴怀。现在由我来读一遍,大家再齐读一遍。学习这首诗歌,大家要多加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者的风格和感情。我们先来看一下上片,上片总体上写景。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长江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由于它本身壮观,用上这一意象,一下就能给人以广阔的视野,极大的空间感。而流水又给人以时间的流逝感,大家能回忆几句与流水有关的诗句吗?自从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开始,流水就经常作为时间消逝的象征。大江东去,既有极大的空间感,又有历史的沧桑感,这样的大江就不只是大浪淘沙了,他还在筛选历史中的人物,无数的小人物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成就突出、才华横溢的人物才能流传千古。大家注意一下其中的用语,大、尽、千古,这些词是不是与婉约派的用语截然不同呢?给本首诗奠定了感情的基调,不管是悲是喜都一定是深沉激烈的。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翻译过来是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期周瑜指挥作战的赤壁。这句话的中心词是哪一个呢?是赤壁,上片毕竟是以写景为主的,但是三国周郎赤壁时间地点人物已经融为一体,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后面这一句是写景的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大家能不能自己赏析一下,这一句写的好在哪里?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大家说的都不错,有的同学重点抓关键词,有的同学联系全篇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是很好的鉴赏诗歌的方法。这一句中的三个动词,都给人以富有力量的感觉。乱石穿空化静为动,陡峭的石头像利剑一样刺破天空,让人顿觉惊险,惊涛拍岸,如果只是一个拍的话,可能感觉不到太大的力度,但是联想到前面的惊涛,就能让人感到强烈的撞击感了,卷起千堆雪,这里将浪花比喻成雪,是抓住了浪花白色的特点,而雪比浪花更沉重,也就更能体现长江的波涛汹涌。联系全市的话,这一段写景加重了豪放的风格,也为周瑜的出场渲染了背景,只有这样狂野激荡的背景,才能配得上周瑜这样的英雄。大家想一想以前学过的诗词,作者描绘的意境是不是也都和人物的身份有关系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单从位置上来说这一句话在诠释中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呢?不错,它处在中间是要承上启下,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江山如画,这是总结上片的写景,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引起下片的抒情。现在我们再把上阙一起来读一遍。

看到了眼前的景象,再加上有关赤壁的联想,周瑜的形象在苏轼的心中渐渐清晰起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里描写了周瑜和你印象中的有什么不同吗?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的心中认为周瑜是一个剂量狭小、阴险的人,这是属于艺术的需要,为了抬高诸葛亮的形象。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个英雄,周喻21岁的时候就跟随了江东霸主孙策,小乔和大乔是当时有名的美女,小乔嫁给了周瑜,大乔就嫁给了孙策。33岁的时候,周瑜在赤壁以少胜多大破曹军。了解了这一些,同学们再来看这几句诗,从中能看到周瑜的哪些特点呢?大家思考一下,我找几位同学来回答。好,这几位同学说的都不错。小乔初嫁了是侧面描写正是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正面描写,写出他的英俊潇洒,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写出了他的从容如雅,足智多谋,与善于战场厮杀的武将不同,这里的周瑜是一代儒将的形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的故国就是指赤壁,题目叫赤壁怀古,那不管是写景还是抒情,都不能脱离它,否则诗歌就会变得松散,为抒情而抒情。这是说我来到了当年的战场,又来到了年轻的周瑜建功立业的地方,而我现在是什么样子呢,早早的就长出了白头发,只能在这里多愁善感。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苏轼和周瑜的处境,现在苏轼已经四十五岁了,在黄州当一个很小的团练副使,他的结发妻子王弗也早早的就离他而去。明白了这种差距,我们再看苏轼笔下雄姿英发的周瑜,除了感受到苏轼的羡慕与景仰,是不是也体会到了一种悲凉呢?于是他也情不自禁地感慨人生如梦,多情感叹只会增添悲伤,还是对月痛饮吧。大家再把诗诗歌齐读一遍。再读之时,同学们是不是对词的豪迈的风格和隐含的悲凉的感情,有了更多的体会呢?相信很多同学差不多能背过了吧,如果还不熟练的话,课下再多读多背几遍。下课。10劝学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劝学一课。同学们在课下已经预习过了,大家有没有把课文读熟呢?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好,这位同学读的还不错。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多加诵读,读中感受作品的魅力,大家再齐读一遍。劝学选自荀子,作者也是荀子,这既是书名也是人名,荀子这个人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代大儒,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主张性恶论,什么是性恶论呢?简单一点来说就是,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如

果不经过后天的教育、改造,就会一直向恶的方向发展,只有经过学习经过教育才能够向善,这个过程他称作化性起伪。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其中也体现了荀子的这一思想,同学们可以在课下自行搜集一些关于荀子、关于他的性恶论的资料,这样有利于同学们更深入的理解课文。我们先来解决一下字词理解方面的问题,大家经过预习还有参考注释,相信已经能够大体的翻译文章了,还有没有个别难解难懂的字词呢,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如果都不会的话可以问我。现在已经没有人来问我了,那我再问你们两个词语,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里的焉字是什么意思呢?我听到有同学小声回答了,是不是不太确定呢?焉在这里做兼词,于之的意思,就是在这里。这一个字既有介词又有代词的意思,翻译出来就是,风雨在这里兴起,蛟龙在这里产生。我再问大家一个,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这里的上和下应该怎么解释呢?我们可以根据翻译得出,这里是向上能够吃到埃土,向下能够喝到黄泉,所以说这里的上和下都是名词做状语,向上向下的意思。清除字词障碍之后,大家再读一遍。同学们,劝学是一篇论说文,类似于我们现代的议论文,是要说明事理的。今天我们主要从写作的角度来看一下,荀子是如何一步一步向读者论说自己的观点的。第一段只有一句话,君子曰,学不可以己。这是一种开门见山的写法,题目是劝学就是勉励人学习,所以一开始就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后文也都是围绕学习展开的。还有前面为什么要加一个君子曰呢?这就是说这个论点不是我自己杜撰的,是德高望重的人说的,是不是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了呢?后面两段在形式上有一个相似之处,大家能找到吗?不错,后面两段都是由一个一个的比喻组成的,只有最后一句是说明道理的。这是一种博喻的写法,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并列运用多个比喻,但是这些比喻并不是简单的放在这儿就可以的,他们之间有层次,是不断的递进的,有时相互之间构成对比。现在由我来带领大家分析一下第二段,同学们学着自行分析第三段。第一段是写学习的意义,它对人有很大的改变作用,通过学习就可以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两个比喻是一个层次的,由改变前后的两种事物组成。青是在蓝草中取得的,但是它的颜色比蓝草更深,我们现在有个成语叫青出于蓝,是说学生经过学习能够胜过老师。第二个层次的比喻,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木头经过的墨绳的裁量就

会变得笔直,这里是不是比青出于蓝的比喻有多了第三方的媒介呢?我们人的改变需要什么来改造呢?是学习。后面,用火烤木,使之弯曲,能够合乎圆规,即使再次暴晒,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挺直了。这里比木直中绳又加了改变后的效果,木头发生的变化是本质的变化,这也就是说学习对人的改变也是一样的,学习能够深刻的改变、提升我们。最后一句就是一个总结性的了,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里木受绳则直,是上面有的,金就砺则利新加的,但是我们并没有觉得很突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用了一个相似的句式。在文学中是常见的,比如毛泽东的诗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几个人本来是相距甚远的,但是放在对偶的啊,成了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面的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虽然变长了,但是句式上还是相似的,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就把比喻引向了说理。这一段我们就分析完了,下一段呢,大家按照我刚才提供的思路自行分析一下,可以小组内讨论。大家要不断的思考,作者最终要说明什么样的道理呢?他用了哪些比喻?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在逻辑上是如何递进的?各个小组把本组的结论整合成文字下课后交给我,我们下节课再讨论这一段。在我们把前三段再一起朗读一遍。好,我发现同学们读的越来越熟练了,现在我们看一下最后一段。这一段比前两段少了两个字,就是说前有两个字是前两段都有的,只有这一段没有大家能找到是哪两个字吗?不错是君子这两个字,当然这两个字第一段也有,只是作用不一样。大家可不要小看少了的这两个字,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说理方式的转变,前两段都是比喻加道理,这样的形式,这一段又是什么形式呢?积土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是以上说理方式的浓缩版,还是比喻加道理?只是把君子给省略了。而且也是和上面一样,用相似的句式来进行由物到人的过渡,让感觉顺势而下,一气呵成。是堆积聚集于人就是积累,这是学习的方法。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已经成为我们现在的成语了,这几句直接把和学习有关的都省略了,当道理包含在比喻之中,这里是说的雕刻木头,晶石石,要坚持也是说学习时要坚持,这也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后面也一样说用心一也知道的是蚯蚓,也就是说的君子学习时要专一,而且后面这两个比喻先说舍之怎么样,不舍怎么样又说蚯蚓怎么样,蟹怎么样,除了比喻,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呢?不错是对比。你说啊,博喻不是简单的罗列,越多越好,而是要有层次,有递进,形式多样,还要配合句式,

这样才能使文章有气势,说服力强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大家不要忘了,课下学着自行分析一下第三段我们下节课再进行讲解。11反对党八股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对于作者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多介绍了,但是对于文章创作的背景大家了解过吗?这是一篇演讲稿,课文节选的是原稿的主体部分,这次演讲发生在1942年的延安,从1941年5月开始,延安和各革命根据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来解决党内的一些问题。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是这次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篇演讲稿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政治性。题目叫反对党八股?那什么是党八股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得知道什么是八股,八股是自明朝以来科举作文的规定形式,他要求人们要模仿古人的语气,对文章的结构,句子的字数,字的声调都做了严格而死板的规定,这使读书人们不能自由地表达思想,而敷衍出了许多迂腐空洞的文章,顾炎武曾经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当时的党内呢,也出现了一种不利于宣传思想、表达意见的文风,毛主席就把它称作党八股。同学们课下都预习过了,现在再来默读一遍文章,熟悉一下。在文章没有选入的部分,毛泽东有一种生动的说法,要向人说明道理,就要像治病救人一样,先要对患者大喝一声,你有病呀,让他惊出一身汗,才能好好的接受治疗。这种说理的方法,我们称作先破后立。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文章中先破后立的说理方法的应用。我们先总的来看一下,那篇文章是不是就体现了一种先破后立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好这位同学来说。还好他抓住了首段和末段首段写党八股有很多的坏处,称作大罪状,最后一段呢,说破坏了党八股新文风就可以得到充实、革命事业就能得到发展。所以说啊,作者要反对党八股批判和攻击是必要的手段,但最终的目的是要树起新文风,这就是先破后立。那除此之外,文章的其他部分作者有没有运用这种方法呢?文章的结构比较简单,分条批判党八股的罪状,有详有略,每段首句概括本段主要内容。那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第一部分,因为一般放在第一位的都是最重要的,其他部分呢大家自主分析。党八股的第一大罪状就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空话连篇是说

文章写的太长、不适宜阅读,言之无物是说文章没有实际的内容,这就是从形式和内容上直接否定党八股、一针见血。毛泽东同志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这是反对党八股的内容,也是我们说的破,那作者又在哪里立呢?读这种议论性的文章,大家要注意抓一些关键词,就是我们要、我们应该、我们反对,这里是作者发表意见的地方,就这篇文章来说,也就是先破后立的立所在之处。大家试着自己找一找、分析一下,好,想的差不多了,大家可以自由的发表一下意见。同学们的看法我都听到了,非常精彩。我来帮大家总结一下,有一句,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战争时期需要短文章,所以要发扬的文风,应是是言简意赅,提倡短小精悍的文章。后面还有一句,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这是在什么语境下说的呢?是说文章长而空不好,短而空更不好,写文章最主要的还是内容。再说一处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这是从反面立论的角度得出来的方法,作者为了避免自己的结论绝对化,举了资本论的例子,以批驳者的角度来检验自己的观点。资本论虽然长,但长而不空,那读下去就是了。也就是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作者不仅提倡了新文风,还提出了新文风的创作方法。大家在写议论文时列明论据论点,经常就没什么话说了,可以尝试着从反对者的角度入手,这可以让自己的文章更丰满,让自己的理论更充实更完善,避免漏洞。这一部分就分析完了,大家有没有学习到分析的方法呢?我们很容易的就看出了作者要批判的对象,作者用了生动的比喻,语言上也经常引用俗语,为了使自己的理论更完善,还假设了反对者的意见。我们还通过抓关键词,发现了作者要树立的观点。后面的几部分,论证的思路和方法与第一段略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先破后立,大家试着自己分析一下。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就不在课堂上讨论了,大家把自己的结论列成一个表格,注明作者要批判的观点,要树立的观点,使用的论据,有没有特殊的说理方法。我们下节课再来讲解,下课。12拿来主义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我们学习过鲁迅的很多小说,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人物都给我们很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得不佩服鲁迅表现人物的功力。但是文学批评界的学者们普遍认为,鲁迅的杂文才是他取得的最高成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拿来主义就是鲁迅的一篇杂文,杂文是

杂而有文,比一般的议论文篇幅要短小一些,除了评论性还有文学性,能够快速而生动地反映社会事变,是社会斗争中的利器。同学们课前都读过文章了,现在谁能给我说一说什么是拿来主义?好,这位同学来说一下,请坐。他的语言已经非常精炼了,拿来主义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这不是很简单吗?一句话就能说清楚,那作者为什么还要来写一篇文章呢?难道当时我们没有拿别人的东西吗?没有用别人的东西吗?还是我们不会拿、不会用呢?我们就从这几个问题出发,来梳理一下文章的结构,第一,我们是不是没有拿别人的东西呢?曾经是。曾经的清王朝,秉持闭关主义,外面的不让进来,自己的不让出去。所以作者先批评了闭关主义。后来我们就不但不拿别人的东西,还要给别人送东西,但是在送之前我要加一个白字,是白送,把我们的古董拿到外面给人家看看就成人家的了,对于我们没有任何好处,这是送去主义,也是不对的。第二,我们没有用别人的东西吗?并不是。鲁迅在这里说,我不想举出实例,那我们帮他举个例子,比如他下文提到的鸦片,这就不是我们本国产的,还有外国的很多电影,如果单纯是文化交流的话,这也没什么坏处,但我们更多的只有被动的接受,这就是外国的文化输入文化侵略,所以我们用了别人的东西,但是是别人送来的这是送来主义,鲁迅也进行了批判。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不会拿不会用呢?这就是拿来主义本身的内容了,鲁迅在文章的后一部分进行了论述,我们怎么拿怎么用?我们刚刚学过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其中作者重点用的哪种说理方法?不错,是先破后立。其实很少有文章单纯的反对什么,而毛泽东的题目叫反对党八股,那他除了反对,肯定就还有同意的正确的观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很容易发现,鲁迅同意的是拿来主义,但是他只用了很小的篇幅写这一部分内容。用了更多的笔墨去说他要批判的对象,是不是和反对党八股很相似呢?在批判中慢慢的就把自己的观点给树立起来了,这就是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由于时间原因,我们这节课重点分析一下鲁迅的立。文章中有一个单独成段的句子,很显眼。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大家先来读一下这一段以及之后的内容。本来这里就应该是写拿来主义的主体内容了,但是鲁迅为什么还在举例子呢?还在打比方呢?谁来回答一下。不错,要联系一下时代背景,鲁迅写这篇文章是要针硬时弊的,势必会触怒当局,所以必须写得含蓄一点。其实鲁迅要是说的拿来主义就蕴含在其中。

一个穷青年得到一个大宅子,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过来再说,这是正确的,但是呢,他如果怕宅子的旧主人给污染了,不敢进去,鲁迅骂他是孱头。这是一种逃避主义,他和闭关主义有一点相似,但是闭关主义是认为自己的好,不想给别人,认为别人的差不需要引进来。而逃避主义呢,是明知有用却因为一点点坏处而裹足不前,视而不见。大家试着分析一下后面这两个例子,鲁迅在暗示什么呢?我找两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请坐。他们说的都很好,并且还举了例子,放一把火烧光的混蛋是指的谁呢?是那些无视历史,只知崇洋媚外的人,这是虚无主义。最后,大吸剩下鸦片的废物,象征的比较明确,就是那些复古主义者,他们搞复辟、陶醉在腐朽的封建伦理中,不愿意主动地去拿新思想,走到新社会中来。这些都是拿来了,但都不是真正的拿来主义者,真正的拿来主义者是什么样的呢?在下一段首句鲁迅就给了我们答案,他不但要占有还要挑选,之后又是一段例子。大家自己来讨论交流一下,分析一下各个例子象征着什么呢?每个组把讨论的结果写在一张纸上,现在我们来明确一下,看看大家写的对不对呢,鱼翅是有营养的东西,是精华,必须吸收。鸦片既能毒害人的身体又能治病,这是有利也有弊的东西,我们要批判地吸收。烟枪是旧事物,旧形式,我们大部分都要毁灭,只留少部分,让后人们知道曾经有这个东西就可以了。姨太太是腐朽的事物了,是糟粕,我们要坚决地摒弃。这就是拿来主义者的筛选。关于拿来主义的内容,我们就说完了,下节课我们重点分析文章的语言,大家在课下自己找几个句子,先自己试着品味一下,我等着大家的精彩表现。14故都的秋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对于作者大家可能比较陌生,我简单的介绍几句,大家有兴趣的话,课下自己搜集资料,郁达夫是著名的文学家,革命烈士。他的文学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感情上追求酣畅淋漓,这和他本人的性格有关系,不管是悲痛还是欢喜,都要追求极致。大家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也要细心的感受一下,郁达夫的这种风格在哪里有表现呢?大家课下都预习过了吧,现在大家再快速地默读一遍课文,再熟悉一下文章。我们常说散文形散而意不散,那形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散文的取材比较广泛,结构成篇比较自由、不拘一格,表现方法也不一。我们先说一个最简单的,文章中最主要的,用了两种表现手法,是哪两种呢?提示一下,注意第12段。不错,第12段这一大篇文字都是在议论,对比古今中外关于秋的文艺创作,其他的呢

大部分都是叙述性的语言。但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是直接写秋的,只有文章的前两段和后两段是在对比,南方和北方之秋,表达自己对北方之秋更加喜爱的感情。对于文章的结构,我们分析到这个程度就差不多了。因为刚才说了,散文家往往不注重谋篇布局上的精巧,而是在思想、感情和审美,就是形散神不散的神,那这一篇文章的神在哪一句呢?我们看看谁能快速地找到他。这位同学来说,很好,是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感觉到呢?没有的话也没关系,我们一起来品析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以文章的第这节课我们主要以文章的第3段为例,学习一点鉴赏经典散文的方法。其他部分大家自主品读。这一段前几句是说在南方想念北国之秋时,最向往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一些景物,这是不是与我们日常经验有些偏差呢?我们想到北京时会想到哪些景物呢?单说秋天,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是不是景山的枫叶呢?这就是人与人审美的差别。郁达夫要写的是悲凉之美,而不是繁华热闹、不是名胜古迹给人的震撼。所以作者写的芦花是一种朴素的美,它几乎没有花的特点,写柳树,秋天的柳树本来就开始萧条了,何况作者只提了一点柳影,虫鸣有几分野趣,月亮是有光的,但我们常说是寒光,再加上古朴悠远的钟声,凄凉清静之感就油然而生。秋的特点在这些景物中已可见一斑了,但作者认为这还是刻意了一些,真正敏感的人,不出家门就能饱尝秋味,就像下文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作者单写了稀松平常的一椽破屋,为什么一定要是破屋呢,大家略做思考,我们最后来解答。一碗浓茶是苦的,有雅趣的人才能在苦中品出甜来。天是高的是绿色的,天空中的殉歌,不写她的名叫吵闹而只说飞的声音,日光也不强烈,只是一丝一丝的。后面的牵牛花,作者又为什么最喜欢蓝色和白色呢,往小了说这些都是冷色调与秋景正应往大了说,普通人喜欢的花是什么颜色呢?红花配绿叶大红大绿,这在节日或庆典时是常见的,但是郁达夫显然要站到这些民俗的对立面去,他要的是雅,所以是蓝花配秋草,他的雅趣是在枯草衰败的生命中寻找美感,那就是秋天的悲凉之美。那一开始为什么要写一椽破屋,大家是不是也能够理解了呢?破旧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沧桑,更能引起人对风风雨雨的联想。说到这里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叫故都的秋而不是北平的秋呢?北平只是一个地名,而故都,故就是旧的,过去的,这种意思,北京曾经是元明清三朝的首都,历史的沧桑,文化的底蕴,还包含着郁达夫深深的眷恋之情,故都的蕴含比北平要丰富的太多。好,大家再把第3段读一遍。

这一部分我们就分析完了,大家有没有掌握住分析的方法的?我们一开始说,一般人想到北京会想到哪些景色,而郁达夫最向往的又是哪一些?谁不喜欢华美的屋子而喜欢破旧的呢?红花配绿叶也很好看,为什么郁达夫喜欢的是蓝色的花朵,还要给它配上几根枯草呢?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提问题、找矛盾,找到作者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样才能深入文本。这一开始可能有点困难,大家可以先慢慢的读,慢慢的感受,只有你先感觉到清静悲凉,才能去深入的探究,作者是如何写出的这种感觉。现在大家可以自由的讨论分析后面的几部分了。把结论整合在一张纸上,大家继续丰富完善,我们下节课再来讲解。15我与地坛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秋天的怀念,是不是对史铁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呢,他曾经酷爱运动,但是却在18岁的时候残废了双腿,是他的母亲一直关怀照顾和支持他,经过顽强地斗争与艰苦的创作,他终于成为当代的著名作家。对于作者我就不多介绍了,大家有兴趣的话课下自己搜集资料。我与地坛最初发表于上海文学,当时这一期的小说栏目份量不足,于是编辑和史铁生商量,能不能把我与地坛放在小说栏目中,史铁生坚决拒绝。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什么史铁生坚持要把我与地坛作为一篇散文发表?举手的同学来回答。很好,请坐,因为这是史铁生内心的真实写照,与一般虚构的小说是不同的。所以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既要贴近地坛,更要贴近作者。我们现在先看一下地坛,文中的地坛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画出具体的语句来说一说。好,同学们的意见我都听到了,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这是一个荒芜但不衰败的地坛。他的琉璃和朱红都已退去,玉砌雕栏散落在地上,世事变迁,他早已不是当年皇家的专用祭坛了,处处透露着他的荒废。但是一方面,人的痕迹在慢慢退去,另一方面大自然的生机正在卷土重来。老柏树更加茂盛,野草,荒藤,还有各种小昆虫,所以地坛并没有衰败,只是换了另一种生机勃勃。我们再来看一下作者,这样的地坛,给了作者怎样的感悟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得知道作者在地坛里一直思考、一直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大家先来读一下第5、6、7段。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废了双腿,这是致命的打击,我们难以想象他曾经多

少次想过自杀,想过死。所以死是他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地坛给了他怎样的启示呢?同学们找一下关键的语句自己来品味一下,好,这位同学你先来吧,大家都听到他的想法了吗?我再找两位同学。好,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分析发现了园中的植物动物充满生机的特点,认为这启发了史铁生要像他们一样活下去。但关于死真的就这么简单吗?请看这句,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窣窣悉悉窣窣片刻不息。大家要注意片刻不息这个词,世间万物都竞相生长,最终也都是要走向死亡,不管顺利或者不顺利,没有什么因此而停止运行。就像作者说的,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不幸的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慢慢走向它,可以想象史铁生认为死对于他,可能是一种解脱,用他的说法是考试之后的假期。既然死亡早晚都会到来,那还不如先把他到来之前的考试完成了呢。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生的问题好像比死的问题更难一些,史铁生用了几年时间,想明白了死的问题,重新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但是怎么活?已经到了这一步,怎么才活得有意义?他说,这个问题怕是要活多久想多久了,但是这并不是说一无所获。他虽然没有给我们直接的答案,但是他给了我们这15年来他眼中的地坛。这也就是第7段文字,大家自己分析一下,你认为史铁生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你又从他的描述中自己感悟到了什么呢?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了。好,同学们的想法既丰富又深刻,非常精彩。其中有位同学说的,我最赞同,地坛也许就是史铁生本人的象征,15年来地坛被不理解他的人任意雕琢,但有些东西是从不改变的,落日雨燕古柏。而史铁生双腿残废了,但双手还能继续书写,双眼还能继续观察,大脑还能继续思考,我们都知道他后来走上了写作的道路。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但并不是唯一的答案,同学们课下要再读再品析,我相信大家都会有更多的发现。题目叫我与地坛,但文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不错,就是史铁生的母亲。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在第2部分中找一个最让你感动的句子,下节课给同学们分享一下。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选自我们熟悉的论语,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很多都是独立的语句,我们称作语录体。而这篇课文呢,是一个完整的记录,句与句之间有逻辑关系,通常认为,这是论语中最具有文学性的篇章之一。大家先来读一遍课文。有没有不懂的字词可以和同学讨论交流一下,如果都不会的话可以来问我,好,现在大家交流的差不多了,也没有人来问我了,那我现在给大家提问几个字词。因之以饥僮,这里的因是什么意思呢?不错是接续的意思,我们现在有个成语叫陈陈相因。同学们数一数文中有几个乎字呢?不错,一共有6个,那我现在来找6位同学分别来说一下这几个乎字的意思。都请坐,我来明确一下答案,以吾一日长乎尔,这里的乎是比的意思,引介比较的对象,与异乎三子者之撰的乎,是一个意思。摄乎大国之间,浴乎沂,风乎舞雪这里的乎都是引介方位词,和于是相同的,可以翻译成在。何伤乎,这里的呼是语气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解决完字词上的障碍之后,我们就可以深入的分析一下文章了。题目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很长的一个题目,其中这四个人物都是孔子的弟子,侍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尊长近旁陪坐,这里的长者就是孔子,他们在上课。我们都知道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那他在2000年前是如何给他的学生上课的呢?请你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分析孔子上课的特点。同学们思考完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了,好,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孔子是一个循循善诱,善于激励学生的老师,你看他一开始就引导学生,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虽然我老了但是我还是想听一听你们的志向,后面他还用了一个激将法,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你们平常不都是说没有人了解你吗,如果有人了解你、重用你,你将要怎么办呢?孔子这样提问,是不是更能激发学生的回答的动力呢?是不是比直接提问大家自己所以说自己的志向吧,更好呢?还有孔子不断的问尔何如,这是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更是鼓励曾皙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进一步激发诱导。最后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和志向,孔子分别进行了点评,这是因材施教。看完了孔子,那我们再来看一看他的学生们。孔子提出问题之后,第一个回答的是子路,子路率尔对曰,这里的率尔是什么意思呢?不错,是形容鲁莽、不加思考的样子,就像我们常说的轻率草率,而他后面回答的内容也是与他的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