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通用14篇)-1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通用14篇)-1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通用14篇)-1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通用14篇)-1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通用14篇)-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通用14篇〕【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通用14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假设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局部的名称。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拟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1、认识几分之一。2、比拟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拟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老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程度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老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方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B:〔学生中假如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提醒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局部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假如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假如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目。指导完成第1幅图。“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应。“怎样表示?为什么?”〔2〕〔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三、自主探究、比拟大小1、老师板书:1/2、1/4、1/8,让学生读出各数。谈话:“看到这三个分数,你能说出它们谁大谁小吗?”〔学生猜测,交流〕“终究谁说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动手来验证一下,请从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学具里选择适宜的学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发现。”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老师小结。2、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1)〔课件出示第3题〕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一样长〕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该怎样表示?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局部会表示吗?〔生答,师演示〕你能根据三张纸条涂色局部的大小,比拟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2〕(课件出示第5题〕指名读题目,并说出题目的要求。学生独力完成,集体反应。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局部大一些?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课后反思:】这节课作为区课改实验观摩课,经过屡次修改拿出来后,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作为本节课的理论者,我感觉有两方面做的比拟成功: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经屡次“磨课”后,选择了让学生拍手表示物体平均分后的数量。这样一来,表示“半个”就不可能再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方法。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在短暂的考虑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弯着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挡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还有的干脆说:没法表示,就写两个字——半个。这时老师提出:“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学生提出用分数表示,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老师都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时机,让他们在黑板上用数表示出来。然后老师有选择的告诉学生:“0.5可以表示半个,这是小数,以后会学到,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结合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开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2、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浸透,使学生会“做数学”。在进展“比拟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测1/2、1/4和1/8哪个大,哪个小,然后为他们提供试验材料,鼓励他们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确了对于同一个物体〔或同样大小的几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数就越小,所以1/2﹥1/4﹥1/8。这样一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以及大小的比拟的理解会更深化,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会更大更浓。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开展的目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根底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究计算方法,再交流比拟不同的算法,得到简便的方法。并能标准书写、正确笔算。教学重难点: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过程方法,0的书写。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图片出示)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让学生说说,说明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去采桃子。2、(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兔能采几个蘑菇?地上有几个蘑菇?让学生列出算式:6÷3=2(个)(出示问题)平均每只猴能采几个桃?树上有几个桃子?一个桃子都没有,我们用哪个数表示?0。那每只猴子能采到几个桃?0个请学生列出算式:0÷3=03、那假如有4只猴子去采呢?怎样算?0÷4=0那0÷7等于几呢?0÷9、0÷13……呢?(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归纳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强调除数不为0))二、教学笔算1、复习0在记数中的占位作用27、207、270这三个数一样吗?哪里不同?有0、无0或0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一样吗?2、出例如题,请学生读题。怎样列式?请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说明隐含条件:一个星期是7天。210÷7=3、结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吗?让学生独立计算4、交流算法,让学生起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老师进展板书记载并做总结评价,对于好方法给予表扬。5、用竖式计算根据前面我们学习的除法笔算方法,这道题目是这样笔算的,6、教学一般写法我们看到最后把0移下来后,商0,再乘与除数又等于0,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写:板书一般写法。说明:商的末尾假如是商0,那只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数。被除数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来。练习:360÷9421÷77、教学试一试出示题目,先估计商是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你能把这两题笔算出结果吗?让学生独立进展笔算。8、组织交流让学生上台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老师进展适当的板演讲解、评价。(1)306除以3,当用0去除3时,商几?写在商的哪一位上,再怎样算?(强调被除数中间商0一定要写,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数)把6移下来继续除。(2)312除以3,当把1移下来去除3时,商0,0不用去乘除数,再把2移下来,与1合起来变成12去除39、总结笔算方法和注意点三、稳固练习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想想做做4板书设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1)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要求:1、初步建立同学的数感,培养同学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才能。2、使同学认知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绘5以内数的大小。3、掌握自身喜欢的比拟方法,并可以进展正确纯熟地比拟。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进展比拟。教学准备: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俺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3〕有谁可以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同学答复,老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同学自由答复:老师板书:3=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老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同学带着大家读〔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2、出示第17页下面考虑:〔1〕同学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可以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谁会读?〔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三、练一练第21页的第5题同学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第6题同学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老师评价。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目的:1、在24点游戏活动中,经历“玩”中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2、能综合运用混合运算的指示,解决点游戏中的血算是问题。3、感受与同伴玩中学数学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一幅牌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今天数学课你们都带来了什么?你们可别小看这样的一副牌,它里面可有很多的小机密呢?你能抽出任意两张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吗?哪两个数字相乘得24?刚刚有一位小朋友说牌可以用来算24点,大家想玩这个游戏吗?你知道算24点是怎样玩的吗?好吧,我们一起翻开课本自学算24点游戏的玩法。谁来说一说/生:就是利用几张牌,用+-×÷使其结果为24,每张牌只可用一次。下面我们就来算24点。〔板书课题〕二、幸运第一关――对对碰1、三八二十四师:我出8,敢从你的手中拿一张牌和我碰成24吗?生:我出3,三八二十四师:我还出8,敢拿出两张牌跟我碰成24吗?生:……师:你们都是凑成3,再利用三八二十四的口诀碰成24的。2、四六二十四你能自己出一张牌,让全班同学和你碰成24吗?生:43、其它方法12数字宝宝也要来算“24点”,你能让它算出24点吗?三、幸运第二关:三张牌1、7、6、3这三个数能算得24①先自己想一想怎样计算?②同桌商量?③集体讨论〔板书方法〕④同桌互相说2、2、3、4这三张牌怎么想?〔过程同上〕3、9、8、3这三张牌呢?〔过程同上〕4、3、5、9这三张牌呢?〔过程同上〕四、幸运第三关——四张牌1、1258①先自己想一想怎样计算?②小组讨论。③集体讨论〔板书方法〕2、4、5、7、8〔过程同上〕3、3、1、7、9〔过程同上〕4、5、5、9、3〔过程同上〕5、五、比一比1、提要求:每个小组每人抽一张牌,放在桌子上,算出24点,先算出的拍一下手,说出你的方法,对的就能得到4张牌。谁得到的牌最多就是冠军。2、分小组比一比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讲讲你算“24点”的好方法吗?集体交流其实玩起来也很方便,回家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我们谈了很多体会,有了许多方法,我相信你准能赢你的爸爸妈妈。小学数学教案篇5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那么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那么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2、通过学习,养成认真审题,标准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含括号的四那么运算。三、教学设备:幻灯片、小黑板。四、教学过程:复习准备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玩耍,购置一张成人票需要24元,儿童票半价。购置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展板书。〔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置门票需要多少钱。〔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新课教学1、〔小黑板出示〕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120—144÷18+35〔58+37〕÷〔64—45〕〔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老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2、教学例1。〔1〕把准备题①中的144改写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3、教学例2。〔1〕把准备题②中的45改写成9×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9×5〕〔2〕比拟例2与准备题的异同,确定运算顺序。〔3〕独立完成并自我评价,指名让一名学生向全班作汇报。4、练习“试一试”。〔1〕板书:1515—15×〔94+54÷9〕〔2〕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独立进展计算。〔3〕用投影校对典型错例,归纳并作出鼓励性评价。5、师生共同归纳小结。稳固练习1、投影出示,让全体学生做填空题。〔1〕280—43×6+540÷36可以同时计算的是x和x。〔2〕120+〔28×5—120〕÷10第一步应该算x。〔3〕100—〔80+480÷24〕×8第二步应该算x。〔4〕317+104÷13×52一270最后一步应该算x。2、课本“练习”第1题,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请每位学生首先认真对4个小题进展审题。〔2〕学生独立完成各题。〔3〕全班集体校对,指出错误原因并订正。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特别是再看例1、例2使我们明白,在四那么混合运算中,我们应先看清楚,再想明白,然后做正确。小学数学教案篇6教学目的知识目的: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交集的含义,能借助直观图,体验利用维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才能目的:通过小组合作设计集合图的活动,启发学生对交集局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才能、考虑才能、创新才能、评价说理才能。情感目的: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图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局部所表示的意义。教法本节课刘老师主要采用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化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到达教学目的。学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究、独立考虑、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局部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教学过程1刘老师为了进步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2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重复。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集合图各局部所表示的意义。4借助学生比拟感兴趣的的语数竞赛活动的情况,让学生充分探究集合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5小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识经历来设计集合图,进一步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和认识。6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考虑到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究、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小学数学教案篇7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系列“春游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体验数学来于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目的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历,进步自己的才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的独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考虑,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节俭节约的好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尊老爱幼,关爱别人”的美德。教学重点:学会解决旅游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时,学生能选择较合理的策略。感悟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活动表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出春游的课题1、诗歌欣赏:《春天来了》,这是一首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自己创作的诗。这么优美的诗,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妙,在这美妙的春天里,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引出“春游”的课题。2、你喜欢旅游吗?在旅游中要注意什么?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旅游的快乐,但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要同学们一起解决。让我们出发吧!二、合作探究春游中的数学问题1、选择适宜的租车方案(1)出示租车信息:一共有40人参加春游活动,有两种型号的车可供选择,大车租金每辆160元,限坐乘客18人,小车租金每辆120元,限坐乘客12人。请你算算怎样租车最省钱?(2)先让学生估估、猜猜。与小组同学讨论后把租车方案填在课本上。(3)租车方案怎样租车最省钱?(4)汇报结果后总结方法: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假如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一些。因此,租1辆大车和2辆小车的方案最适宜。2、快餐店用餐师:到达目的地,同学们玩得真开心,转眼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导游把大家带到一家快餐店用餐,这里的食品真丰富,有凉菜、热菜、主食、饮料等。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你最喜欢的食品。(1)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再把自己的选择填在课本的表格里,算出你的午餐一共花了多少钱?(提醒学生别浪费。)(2)汇报结果,看看大家都选了哪些营养又美味的食品。3、买纪念品回家师:在快乐的玩耍中时间过得真快,到了该返回的时间了。导游把大家带到一家纪念品商店,让同学们买些纪念品带回家。(1)与小组同学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淘气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为什么先给爷爷买拐杖?(2)根据图中的信息答复以下问题。并提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再解答出来。(3)假如你有20元钱,你准备带什么纪念品回家?说说理由。三、写数学日记师:同学们,愉快的一天完毕了,你一定玩得非常开心吧?而且用你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你是最棒的!你是不是希望把你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呢?那就请你把它记下来吧。你这一天是怎么过的,在玩耍的过程中解决了哪些数学问题?有什么感受?请按下面的格式写一篇数学日记。xxxxx年xxx月xxxx日星期x天气x四、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课后延伸:清明节到了,假如学校要带六年级的同学们去茅家岭烈士陵园扫墓,你能不能设计一个旅游方案?(填在课本第38页),下节课在班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请你试试吧。板书设计:旅游中的数学——春游1、租车2、用餐3、买纪念品4、写数学日记5、设计扫墓方案小学数学教案篇8教学目的:1、通过详细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作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2、通过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究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3、逐步开展学生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教材分析^p:利用镜子进展几个简单而有趣的试验,向学生呈现生活中有趣的镜面对称现象,激发学生们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开展他们的空间知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p:本校的学生大局部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大都没有时间辅导孩子,镜子虽然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他们是否能去认真仔细观察镜子中的学问呢?要以此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对他们来说会更有兴趣。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导入新课1、讲《猴子捞月》的故事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请你们仔细听,然后看看谁是咱班的故事大王,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续讲下去,‘猴子在路边漫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里也有一轮,猴子以为……’生: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也许学生还有其它版本的故事,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师:这是为什么呢?生: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师:在生活中,你们还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与同伴流。)学生可能知道:(1)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2)雨过天晴,路里积水中会倒映一些影子(3)光滑亮丽的地板,也出现倒映2、提醒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倒映的影子,看一看“镜子中的数学”。(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二、组织活动1、老师示范(1)在实物投影上放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E(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上),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王(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A、看到了整个的“王”字B、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的图形的对称图形。2、试一试拿出学具袋中的学具——一面小镜子,做一下第(1)题(1)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2)说一说,看到了什么(3)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A8(4)全班交流,选出几份在投影上展示。第(2)题(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镜子,按此题图示的情境,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在镜面前摆一摆,比照镜面中的图形和桌面上的图形有什么关系。(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3)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镜面的对称现象。第(3)题投影出示课文情境图,想一想:机灵狗镜子判断“如今是5时”对吗?猜一猜:如今是几时?(4)实验证明A、取一时钟,将时间调至7时正(时钟钟面上不显示数字)B、时钟背对学生,举起C、取一镜子,对准钟面。镜子自然朝向学生。D、让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比拟课文里的钟面图形,可以看出是一样的。E、将钟面反转,让学生看清钟面时间。(7时)(5)练一练A、老师将时间调至3时B、时钟背对学生,举起C、取一镜子,对准时钟D、让学生观察镜子,想一想:如今是几时?E、反转时钟,进展验证。三、稳固练习1、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3题。第一题:(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对号(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展验证。第2题:这是一种寻找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位置的简易方法,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明白,假如对称图形能对折,那么折痕就是对称轴所在的位置。假如是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无法对折,那么租用镜面对称原理的对称图轴的`方法也是明智的。2、理论活动3、(1)让学生搜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2)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开展这类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得到张扬,满足那些具有较强空间观念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教案篇9教学目的:1.探究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2.结合详细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教材分析^p: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口算的根底上展开教学的,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探究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状况:1.学生已能比拟纯熟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的除法。2.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发散思维才能,根本可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3.我们的学生来自城市,对于本节课植树的教学情境,感到比拟生疏。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的情况,我从学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几张桌子等实际情境引入除法算式,然后让学生经历探究、讨论、交流的过程,使其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学期开场了,我们学校又招收了一年级的新同学。昨天,我理解了一年级新生的招生情况。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评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情况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1.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提出问题,并探究计算方法。〔1〕一年级三个班的班主任老师要为小朋友们排座位,每班各需要多少张桌子?怎么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然后全班讨论、交流计算方法。①假如每人需要一张桌子〔单人桌〕,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张桌子,也就是441=44〔张〕,481=48〔张〕,461=46〔张〕。②假如每两人需要一张桌子,一共需要多少张桌子?学生可能会想到442=22〔张〕A.402=20,B.222=44,C.直接想每两人坐一张桌子,42=2,442=22。桌子的张数就是人数的一半。20+2=22。482=24〔张〕462=23〔张〕〔2〕各班进展分组活动,该怎么分呢?①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大多数学生会结合本班的情况分成4人一组。②出示问题:每4人分成一组,一班、二班、三班各能分成几个小组?学生试着解决这一问题,然后交流。特别要关注三班46人怎么分?46人每4人分一组,可以分成11组,还剩2人。〔评析从学生身边的事及班级实际出发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探究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小学数学教案篇10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和整理,我可以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能纯熟掌握小数意义,正确、迅速地计算。2、我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教学重点:稳固前三单元所学知识。教学难点: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法:归纳总结法学法:练习法、测试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分类整理。〔自学〕二、情景导入:呈现目的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展小结、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的。提醒课题三、探究新知〔一〕交流自学情况。1、复习、整理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复习、整理认识图形。3、复习、整理小学乘法。〔二〕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然后通过表格、网络图或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展归类整理。〔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1、完成课本P50页第1题。2、教材P50页第2题。四、点拨升华当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被乘数。当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被乘数。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六、达标检测完成学案中的课内稳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做七、拓展进步1、教材P50页第3题〔1〕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一样的倍数。〔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2、教材P50页第4题。两个相邻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学生独立考虑,完成列式。八、作业布置:教材第50页的第6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小学数学教案篇11一、教学内容米的认识二、教学目的三、知识目的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四、技能目的开展观察才能、动手操作才能、估测才能以及互相合作学习的才能。五、情感目的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络,感知数学来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六、重点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七、教具准备直尺、米尺假设干八、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3、稳固米的认识。4、米和厘米的关系。5、课间休息。〔小故事〕6、稳固新知7、课后理论活动量一量自己喜欢的物体的长度。八、全课总结九、课后反思学生利用手中的尺子自己动手操作,对厘米和米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比拟高。但是我的时间把握还不够准确,导致一些环节处理上还很不到位。小学数学教案篇12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练习课学情分析^p:本节课是针对学生学习了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除法解决问题后设计的一节练习课。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除法”的意义,并且已经系统学习了“表内除法”的计算,通过学习书本中的例3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除法意义与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本节课就是在这些已学知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设计思路:学生虽然学习了除法,并会用乘法口诀来进展计算,但是学生将除法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的意识不强。根据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尚小的特点,假如练习课只是单纯训练和做题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但是二年级的小孩子想象力丰富,他们爱异想天开,所以这节课结合孩子的特点和兴趣,通过游戏“想象力大比拼”让学生根据除法模型来编题并训练学生用标准的数学语言表达除法应用题的信息和问题,以此让孩子根据自己想象的情境内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通过“我买你算”“我买你猜”这两个活动让孩子在购物的情境中运用除法的意义稳固解决除法模型的现实问题;在“我当设计师”的环节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兴趣设计商店,自己提出除法问题、解决除法问题,让学生的想象、设计、数学运用才能等综合才能充分发挥,此环节再次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目的: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运用乘法口诀计算。2、引导学生运用标准的标准的数学语言提出数学问题。3、联络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运用除法解决生活问题的才能。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才能。教学重点:稳固除法意义,并能应用除法的意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会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生活中的除法问题。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孩子们,请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宠物狗图片〕一共来了几只小狗?数一数:一共有几根骨头?【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利用呆萌得意的宠物狗图片引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二:画一画,抽象除法模型1、多种表征,抽象除法模型6根骨头可以画几个○来表示呢?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我们一起画一画。〔1〕我们一起画虚线平均分一分。语言表征:6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个?算式表征:6÷3=2〔2〕请拿笔像这样分一分。语言表征:6个0,每2个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算式表征:6÷2=3【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复习除法的含义。】活动三:想象力大PK〔1〕老师示范:根据除法模型图想象,提出除法问题。6〔个〕鸡蛋,平均放在3〔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放几个?6〔个〕鸡蛋,每2〔个〕放在一个篮子里,需要几个篮子?〔2〕出示图,学生示范提出除法问题。6枝菊花,平均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6枝菊花,每个花瓶插2枝,可以插几个花瓶?〔3〕学生想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这幅图你来想象,并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比一比谁的想象力最丰富?小组说一说。请2个小组同学汇报。【设计意图:根据抽象的数学除法模型想象详细的生活情境,内化除法的意义。训练时让学生根据模型图想象编题,使每个学生都扎扎实实掌握用准确标准的数学语言结合详细情境说出除法的含义,老师示范,学生示范,以点带面,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标准的表达,结合详细的生活情境完好准确地提出除法问题。】过渡:在想象力大比拼环节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每人奖励一个大红包!活动四:我买你算听说有一家狗狗宠物店新店开张,很多商品打折促销,走!看看有哪些促销?说一说物品,以及物品单价。正向训练——提问题,列式计算。〔正向应用除法解决问题〕每条狗链3元,用24元可以买几条狗链?谁能列式:24÷3=8〔条〕6元可以买3根骨头,一根骨头多少钱?谁能列式:6÷3=2〔元〕你想买吗?〔想!〕同桌合作:你想买什么,将你提出的除法问题说给同桌听,让同桌帮你算一算,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请几位买法不一样同学起来汇报。【设计意图:这个层次的练习是正向应用:结合给出的生活情境,以“我买你算”的游戏形式训练学生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提出除法问题并解决除法问题。】活动五:我买你猜反向训练——根据算式,提出数学问题师:我还想买,出示:24÷8=3你猜我买了什么?生答复,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猜的。你们想玩这个猜一猜的游戏吗?同桌玩:先将自己买好的东西用算式表示出来,然后给同桌看,让同桌猜一猜你买了什么。请两位同学汇报。【设计意图:这个层次是逆向应用:以“我买你猜”的游戏形式,应用除法的意义来猜测除法算式解决的是什么数学问题。】活动六:我当设计师过渡语:刚刚去了宠物店,当了一回购物小达人,你们想自己当老板吗?〔想〕好!如今你们来当设计师,设计一家自己的商店。要求:(1)画上你最喜欢的物品,标上价格。(2)提出3个以上的除法问题。学生创作,师巡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没有展示的作品回家后可以将作品发到我们班级数学微信群,同学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同学开的商店买东西。比一比,谁最会购物!【设计意图:通过“我当设计师”的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创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综合应用才能。】活动七:我的收获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教案篇13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稳固角的有关知识。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及分析^p、推理的才能。3、培养学生自学才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稳固角的有关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许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严密联络,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才能教具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老师导学学生活动旁记补充一、导入: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师翻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二、探究新知: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展分类。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展分类的吗?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拟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6.认识平角和周角。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识?翻开书P41,自学例2.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1平角=2个直角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师:那我们来看钝角。只说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补充?板书:钝角:大于90°,小于180°三、稳固认识:1、先判断是什么角,再比拟两个角的大小。想一想,你们采用什么方法进展研究?2、P41、考虑题3、P43、4看图填一填4、P43、1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角的分类)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五、课后作业:P43、3、5学生汇报:角的知识学生答复角的概念动手操作折出平角、周角。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学生补充说明钝角的概念学生独立判断比拟,全班订正复习角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通过将角进展分类,加深对角的理解。小学数学教案篇14教材分析^p:《节日礼物》是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学生在观察物体活动中,开展空间观念、观察才能和动手操作才能、经历观察物体和5个正方形搭成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能区分拍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教材选取了小狗贝贝四次由低到高观察节日礼物的有趣情境,让学生在四个画面上分别标出四次看礼物的顺序,鼓励学生亲身体验,通过这局部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p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详细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并让学生体会由远及近位置的变化所引起的观察范围的变化,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p: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数学开场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场。经过前三年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根底,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一定的开展,学生在承受程度上,分析^p问题的才能上,以及语言表达的才能上都有较明显的进步。本班的学生承受才能强,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大,有强烈的求知欲、自觉性高。有25%的学生处于中等,学习比拟被动,其中有10%的学生自觉性差,不能积极地考虑问题。本课需要展开观察、想像、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对学生具有挑战性。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