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1页
2023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2页
2023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3页
2023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4页
2023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通州区2023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生物试卷1.假如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生命诞生在凌晨3点后,8点多产生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而人类出现在最后1分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蓝细菌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细菌进化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C破伤风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D.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协同进化历程2.下图为某种物质分泌过程的透射电镜照片,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不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B.该过程体现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该过程会导致某些生物膜成分的更新D.突触前膜以图示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3.甲醛(HCHO)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室内栽培观赏植物常春藤能够清除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甲醛污染,具体过程如图(其中Hu6P、Ru5P是中间产物),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碳元素转移路径B.甲醛可作为碳源参与常春藤的光合作用C.常春藤分解甲醛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D.常春藤光合作用强度与甲醛浓度成正比4.SRY基因是人类男性性别决定基因,在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SRY基因可发生交换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可观察到46条染色体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和Y染色体分离D.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产生2种精细胞5.进行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后,对实验操作及结果做了如下表所示的归纳总结,以下叙述错误的是()项目实验操作目的或结果①用同时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②实验中搅拌不充分35S标记组的沉淀物放射性偏高③培养时间过长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放射性偏高④35S标记组和32P标记组相互对照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① B.② C.③ D.④6.某遗传病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当个体携带含突变基因的线粒体数量达到一定比例后会表现出典型症状。下图为某家族系谱,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疾病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B.该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C.Ⅲ—1与正常男子结婚,子女一定患病D.Ⅲ—1携带的突变基因来自于Ⅰ—17.受精前隔离是指隔离发生在生物交配受精以前,包括时间、空间、生物的形态和行为等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隔离。现有菊科植物的两个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在自然状态下,前者在夏季开花,后者在早春开花,不能正常杂交繁殖后代。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地理隔离属于受精前隔离的范畴B.受精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开花季节不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差异8.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等原因引起的脑组织坏死,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损伤,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损伤发生在小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站立行走不稳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高热C.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D.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运动中枢时,患者可能瘫痪9.2023年春季,甲流席卷全国,下列关于甲型流感病毒及疫情防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甲流患者的典型症状为高热,可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潜在感染者B.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C.已免疫的机体产生的记忆细胞通过吞噬、消化甲型流感病毒而保护机体D.流感病毒感染后,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10.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顶端,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α角),测量数据如下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分组甲乙左右α角/度20.49.0kA.该实验可增加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组作为空白对照组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该过程不消耗能量C.α角形成原因是胚芽鞘切段左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更快D.乙图右侧琼脂块生长素含量与左侧基本相同,k约等于9.011.红耳龟原产于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弃养和放生行为使其成为了入侵物种。为研究其食性,研究人员解剖了红耳龟和本地中华花龟,红耳龟胃内残余食物种类及出现次数如图,而中华花龟胃内仅有久雨花科植物、苋科植物和鱼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红耳龟和中华花龟的种间关系属于种间竞争B.红耳龟在入侵初期种群数量表现为“J”形增长C.红耳龟的入侵不会影响本地物种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红耳龟入侵可能引起本地鱼类、贝类种群密度下降12.某同学获得A、B两种可以降解石油的细菌,为探究两种菌株分解石油的能力,分析两个菌株的其他生理功能,该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分别在培养基Ⅰ和Ⅱ的甲、乙位置接种A菌、B菌,结果见下表(+表示有透明圈,+越多透明圈越大;-表示无透明圈),以下叙述错误的是()菌株透明圈大小培养基I培养基ⅡA+++++B++-A.实验所用培养基中石油为碳源B.培养基Ⅰ和Ⅱ为液体培养基C.A菌降解石油的能力强于B菌D.A菌在氮源贫瘠的环境中可以生存13.单克隆抗体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利用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从已免疫小鼠获取的B细胞均可分泌目标抗体B.可在无菌条件下采用电融合法诱导细胞融合C.在特定培养基中筛选出的细胞M为杂交瘤细胞D.抗体阳性检测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14.为增加油菜种子含油量,科研人员尝试将酶D基因与叶绿体转运肽(引导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叶绿体)基因连接(图甲),导入Ti质粒(图乙),最终获得转基因油菜品种,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用ClaⅠ切割酶D基因和转运肽基因,再利用DNA连接酶连接获得目的基因B.用XbaI和SacI同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片段,连接后获得重组Ti质粒C.将农杆菌接种在含卡那霉素的固体培养基上筛选成功导入Ti质粒的单菌落D.转基因油菜的酶D基因只表达于含叶绿体的细胞,并在叶绿体内转录、翻译15.宁夏渝河一度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随意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功能失调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综合养殖、发展生态农业等途径对渝河流域的生态进行治理和恢复,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可利用的能量包括太阳能和排放废水、污水中的化学能B.该举措恢复环境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体现了整体性的生态原理C.随治理进程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栽种的杨、柳等植物一般都是当地原有物种16.超负荷压力会导致人的头发加速变白,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1)在头发生长的过程中,头皮中的色素干细胞被激活,分化出色素细胞,进而合成黑色素。同时色素干细胞通过______实现有限的自我更新,使头发可以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保持黑色。(2)研究人员利用动物模型探究白发产生的机制,他们通过在几个月内让小鼠昼夜颠倒、长期熬夜或限制活动等方法,建立压力模型鼠(图1)。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白毛毛囊处的细胞,结果如图2。由图可知持续压力使______细胞消失,当毛囊进入新的生长周期时,由于没有黑色素的合成,只会长出白毛。(3)毛囊周围有丰富的神经纤维、血管和免疫细胞。人们普遍认为压力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和压力相关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头发变白。研究人员进行动物实验,结果发现白毛的产生与免疫调节和激素调节无关,请完善下表内容。实验对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正常小鼠几个月内持续施加压力产生白毛①_____产生白毛压力激素缺陷小鼠②___________(4)研究人员去除正常小鼠毛囊中的交感神经,之后再给予同等压力,结果发现白毛数量显著减少,从而证明了白毛产生与毛囊处的交感神经激活呈正相关。研究人员又对图3中正常小鼠圆圈处进行______处理,结果在没有经历压力的情况下圆圈中产生白毛再次证实了上述结论。(5)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交感神经被过度激活后会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导致白发产生的机制为:超负荷压力使交感神经过度激活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____________无法合成黑色素,产生白发。17.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环境逼出来的“重口味”植物通常使用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但食肉植物不限于此。这些植物通常生长在土壤营养贫瘠的热带环境中,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食肉植物被迫产生了吃“荤”的本领,从而扭转了局面,使它们能够茁壮成长并结出更多的果实和种子。食肉植物如何对猎物进行捕获?以捕蝇草为例,它们通过释放挥发性的化合物来吸引昆虫授粉,一旦被吸引来的猎物不小心触发陷阱,捕虫夹便会闭合。值得注意的是,捕虫夹并不是一被触碰就会闭合:在捕虫夹的中间有3~5根小刺,当猎物第1次触碰到它们时,小刺会产生1个动作电位(AP),于是捕虫夹就被设置成了“准备捕捉模式”,但此时夹子并不会闭合。只有猎物在挣扎过程中短时间内再次碰到任意一根小刺,产生第2次AP时,夹子才会迅速闭合。在这个过程中,捕虫夹内的感觉细胞负责把机械反应转换成电信号,使胞内钙离子瞬间增加。当胞内钙离子浓度超过设定的阈值,会诱发捕虫夹细胞吸水后膨大,从而引起捕虫夹的关闭。捕蝇草的捕虫夹在捕获猎物后可以从捕获器官转变为消化器官对捕获的猎物进行分解,进而吸收和利用它们的营养。捕虫夹内的消化腺通过消化液中的消化酶来完成消化吸收:腺体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液泡以及突起的细胞膜;受到刺激后,腺体细胞的表面积增加30%,短时间内合成分泌大量消化酶。被刺激的捕虫夹在合成消化酶的同时也在生成营养转运蛋白,它们负责将分解猎物过程中释放的营养物质运入植株体内,用以补充捕蝇草生长繁殖过程中所需养分。植物之所以食肉,是为了从昆虫那里获取土壤中缺乏的元素,这是在时间长河中所进化出来的充满智慧的机制,这些机制为仿生学、农业、生物医药等很多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1)食肉植物通过捕食小虫等猎物获取营养,其获取的氮元素可以用于合成______等生物大分子。(2)捕蝇草利用昆虫获得营养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步:______→捕捉昆虫→______→利用吸收到的营养来维持生长。(3)科学家发现捕虫夹的闭合需要触发两次以上的AP,并且如果没能在闭合后触发更多的AP捕虫夹将会在15分钟后重新张开。请从物质与能量的角度分析此种闭合机制的意义。(4)结合文中信息及所学知识,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①食肉植物细胞内缺乏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只能依靠捕食猎物得以生存②参与捕蝇草腺体细胞消化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只有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线粒体③热带环境中微生物多且代谢快,使土壤中有机物被大量分解成无机物后又被植物大量吸收,造成土壤贫瘠④据文中提及的捕蝇草捕食机制推测施加钙离子通道和水通道阻滞剂能有效抑制捕虫夹关闭(5)结合文中信息,请写出一项与食肉植物捕食或消化机制相关的应用前景___。18.女性高血糖可能遗传给后代,研究者对其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1)胰岛素由______细胞分泌,其含量不足或机体对其不敏感会引起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减少,造成高血糖。(2)有人推测:高血糖遗传起源于孕前卵母细胞。为验证这一推测,研究者利用链脲菌素(STZ)构建高血糖母鼠模型,从其体内获得卵母细胞后和正常雄鼠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将早期胚胎移植到______(正常/高血糖)代孕母鼠子宫继续发育并产生后代。往后代腹腔注射一定量葡萄糖溶液,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分泌情况(图1),综合以上信息,表明______(3)研究者利用不同浓度的STZ构建了正常血糖、中度高血糖、重度高血糖的模型母鼠,并检测了减数分裂Ⅱ中期卵母细胞中Tet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高血糖引起了Tet3转录水平下降(图2)。实验设置STZ注射的正常血糖模型组的原因是______。(4)正常情况下,Tet3基因参与受精后DNA的去甲基化过程。追踪高血糖母鼠后代,发现胰岛素分泌相关基因GCK的启动子区域高度甲基化且转录水平降低。研究者设计实验验证了该现象是由Tet3基因表达变化引起(下表)。组别实验材料处理检测指标:受精卵中GCK

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程度1正常母鼠的卵母细胞与正常雄鼠的精子体外受精+2高血糖母鼠卵母细胞++3?+++4在高血糖母鼠的卵母细胞中注射Tet3mRNA?根据实验总体设计和结果推测表中第3组的实验材料是______,第4组的结果是______。(5)综上所述,女性高血糖遗传的机理是______19.近年来,蜜蜂等传粉昆虫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急剧下降,植物授粉受到限制,研究者对此展开研究。(1)蜜蜂等传粉昆虫取食植物花蜜的同时为植物授粉,绝大多数传粉昆虫会同时为多种植物授粉,因此植物会竞争传粉昆虫(传粉竞争),正是这些复杂的______将群落中的多种生物联系成有机的整体。(2)对传粉竞争的影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假说:假说—认为传粉竞争可加剧植物的生态位分化,促进植物共存;假说二则认为由于传粉昆虫对某些植物物种的偏爱,导致一些稀有物种被赶出原来所占据的生态位,从而降低本地植物的______,不利于植物共存。(3)研究者在650㎡的面积内将5种一年生植物分别播种到80个2.25㎡的地块中,模拟一个小型斑块状草甸。每种植物只与一种竞争者相邻,各地块内植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各不相同,实验组由传粉昆虫授粉,对照组补充______,以减弱传粉竞争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注:每组结果中左侧为对照组,SB组表示S四周的邻居植物为B。由图可知,植物______在没有邻居植物的情况下表现为花粉受限,对照组的处理使它们的有活力种子数提高了大约三倍。(4)阴影组的传粉竞争来自于______。分析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发现传粉竞争显著减少了植物的共存,从而支持假说二,其中______等组(至少写两组)的结果尤其重要。(5)下列关于此实验研究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辨析了传粉竞争的两种假说B.有助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C.可用于预测全球传粉者数量下降的影响20.马铃薯块茎繁殖的方式易积累病虫害,用种子繁殖是实现马铃薯育种优化的重要途径。(1)铃薯种子繁殖曾以同源四倍体为主。其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会出现“3+1”、“2+2”、“2+1+1”等多种联会方式,除“2+2”为正常联会外,其余均因______导致结实率低,且染色体组数多,难以获得纯合亲本进行杂交,种子繁殖非常困难。(2)研究者尝试用二倍体马铃薯繁殖种子,但其自交不亲和的特性限制了育种工作的开展。研究表明,二倍体马铃薯自花传粉时花粉管会在雌蕊花柱中部停止生长。花柱中的S-RNase蛋白和花粉中的SLF蛋白调控了该过程。S-RNase是一种毒性蛋白,过多会引起花粉管生长停滞,特定的S-RNase能被SLF识别并降解。推测SLF______(能/不能)识别并降解同一植株的S-RNase。自交不亲和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维持______多样性的一种策略。(3)研究者发现一株自交亲和的二倍体马铃薯杂合植株,并确定该性状受显性基因A控制,A蛋白可广泛识别并降解多种类型的S-RNase。该杂合植株的自交后代只出现两种基因型:AA和Aa,比例接近1:1,而不是1:2,结合(2)说明理由______。采取连续自交的办法获得高比例的自交亲和纯合子,育种周期长。(4)为缩短育种年限,采用单倍体育种方式。研究者获得突变体S,用S给普通二倍体马铃薯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种子的胚乳相同,是由1个精子和2个极核结合成的三倍体,极核的遗传物质同卵细胞相同)。①将突变体S作为父本与上述杂合的自交亲和马铃薯杂交,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条带位置不同),确定了F1单倍体胚是由______发育而来,理由是______。②为便于筛选单倍体,研究者向S中转入能在胚和胚乳中表达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得到转基因纯合子S´,用S´进行上述杂交实验。请写出筛选单倍体种子的原理______。③将筛选出的单倍体种子在萌发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经过筛选,即可得到自交亲和纯合子。21.母源因子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