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讲义》_第1页
《中国对外贸易讲义》_第2页
《中国对外贸易讲义》_第3页
《中国对外贸易讲义》_第4页
《中国对外贸易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对外贸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有关本课程学习的有关问题1、经济贸易理论与实践问题;2、学习及思维方法问题;3、学生专业学习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发展目标、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品德修养);4、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第一讲对外贸易引论——

国际贸易环境与中国外贸发展一、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

外部环境: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经济摩擦内部环境: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内外经济融合、经济体制整体转变二、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国际贸易的发展特点二次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际分工深化的基础上伴随世界经济的大繁荣(1948——1973),当代国际贸易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其发展趋势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贸易发展极其迅速;世界贸易额(出口总值)从1950年的603亿美元到1973年的5740亿,至2007年的13.57万亿美元;商业服务出口增长达3.26万亿。贸易增长速度远快于生产和经济的增长。1960-2003年国际贸易年均增长9.9%,同期世界经济增长7%。国际贸易规模增长57倍,世界经济总量增长26倍。在2004年,全球货物贸易名义增长21%,达到25年来的历史高峰。2、部门内、产业内贸易显著增加;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已占世界贸易值的40%以上;跨国公司内部及其之间的贸易占世界贸易值的60%左右。一方面,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主流,产业内贸易是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跨国直接投资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深化了产业的垂直分工,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公司内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公司内贸易是跨国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间的贸易。随着跨国公司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公司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3、贸易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明显;目前世界贸易值中,欧盟约占近40%(其中65%是内部贸易),亚洲超过20%,北美20%左右。APEC成员方之间的贸易占其贸易值的65%。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已占世界贸易值的70%以上。9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上再次兴起区域贸易集团化的热潮,自由贸易协定(FTA)及优惠贸易安排大量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约有240个区域贸易协定,135个自由贸易区,涉及世贸组织97%的成员,其中双边的FTA约占90%左右。

FTA的蓬勃兴起,表明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来推进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贸易增长,已成为当今国际经贸发展的重要趋势。4、贸易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比重由1950年的49%和51%转变为目前的80%和20%。制成品和初级产品各自的内部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当代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伴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猛。近20多年来,国际服务贸易规模已经从1980年的3600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3.26万亿美元,占全球货物贸易的24%。在行业结构上,服务贸易日益向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在地区分布上,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所占份额继续扩大,东亚地区的增长尤其显著。二是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年,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仅有17.4%,目前已经占到四分之一左右。5、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并存;

WTO倡导的贸易自由化是主流,但保护主义仍不时抬头,各国自身的利益客观决定了保护主义的长期存在。但保护主义的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一方面,WTO(或GATT)一直倡导的贸易自由化是当代贸易发展的主流。但必须指出,这些年来世界范围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并不平衡,尤其表现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大大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由、工业制成品的自由化超过农产品、机电产品等资本品的自由化超过工业消费品。

另一方面,由于各国自身存在的国家利益,客观决定了贸易保护的长期存在。但贸易保护方式、内容正在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当前,由于欧美等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其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已有明显上升的迹象。就当前贸易保护的手段变化而言,反倾销措施已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而保障措施、特保条款运用的增加,充分利用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歧视有关国家,以及构筑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有可能形成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6、贸易与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贸易与投资在时间、空间上的高度趋同,突破了所谓贸易与投资相互替代的观点,特别是跨国公司全球范围组织资源的经济运行,使贸易与投资的一体化趋势成为现实。由于跨国公司已经能够在国际(或全球)范围内整合经济资源,以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它们将其产品的各个部件或是生产的各个环节分解,分别配置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世界范围实现其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二)当代国际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1、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近年来,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保护从传统产品转向高级工业品和服务部门;贸易保护措施的多样化(加强非关税壁垒、反补贴税、反倾销税、技术壁垒);贸易保护制度的更加系统化、法律化;从限制进口转变为鼓励出口为重点;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变为区域壁垒。

2、贸易发展极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等方面的不平衡)必须强调指出,世界贸易发展不平衡的背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发达国家主宰世界经济的格局,两百年来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通过积极参与新一轮的国际分工,得以搭上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三、现阶段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1、发展规模

1950:11.35亿;1978:206.38亿;2001:5097.7亿;2008:25616.3亿;2、发展速度

1982——2000年均增长14.8%;

2001——2008年均增长26%;

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0.9亿美元,增长18.5%。贸易顺差295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净增加328.3亿美元。12月,我国外贸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8%,进口721.8亿美元,下降21.3%。目前,中国出口值已经超过美国位于世界出口值第二名。3、近几年我国的贸易格局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美、日、东盟、港、韩、台、俄、澳、印。2008年从主要出口市场来看,对欧盟出口价格上涨10.6%,出口数量增长8.1%;对美国出口价格上涨8.8%,出口数量微降0.4%;对日本出口价格上涨14.2%,出口数量微降0.4%。2008年从出口商品构成来看,初级产品出口价格上涨27.9%,出口数量下降2.4%;工业制品出口价格上涨8.2%,出口数量增长7.9%。初级产品进口价格上涨41.4%,进口数量增长5.5%;工业制品进口价格上涨7.7%,进口数量微增0.3%。2007中国大陆主要贸易伙伴数据2007年中国大陆的主要贸易伙伴2007年中国大陆主要出口市场2007年中国大陆主要出口市场2007年中国大陆主要进口市场2007年中国大陆主要进口市场

4、贸易结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一般在90%以上,初级产品10%以内。进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一般占80%左右,初级产品约20%。

2007年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表

5、进出口贸易方式(2007)加工贸易一般52%—55%,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48%—45%。6、贸易组织结构及地区分布(2007年)(二)现阶段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问题

1、

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

2、

贸易发展战略调整问题

3、

贸易组织及管理体制面临转型

4、贸易摩擦导致国际经济冲突问题第二讲

中国外贸体系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中国的丝绸便开始远销西方诸国。随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使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在汉唐时代一度出现了颇为兴盛的时期。明代郑和下西洋,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外贸易达到了新的高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历史的巨大变迁,近、现代的中国对外贸易几度兴衰,历经沧桑。

一、近现代的外贸体系

中国的近代是一个外侵内战的年代。在长达100余年的近代,中国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1860)、甲午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北伐战争(1926-1927)、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抗日战争(1937-1945)以及解放战争(1945-1949)。(一)前清时期的贸易制度(1)朝贡贸易制度。为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清政府初期仍沿习以往朝代的做法,实行“朝贡贸易制度”,即在中国之外国家派使团将贡品献给中国皇帝,皇帝赏赐相应礼物用于补贴使团开支,同时给予进贡国使团进行贸易的机会,允许其将贡品之外的商品可在边界出售或运往中国首都,并在中国官方严密监督下的专门市场内销售。(2)海关制度的初步设立。

1684年四口通商开放,清政府于江、浙、闽、粤四省首次设立粤海、浙海、闽海和江海四榷关,行使类似现代海关监督之职能。这是中国历史上海关的始称。在此之前的明代、、宋代等,均只设市舶司,负责管理进出口船舶等。该制度主要内容有:

a)取消对朝贡国家入贡时间和人员的限制;

b)对于进口物品,一律征收类似关税的水饷和陆饷之后,允许进行自由交易;

c)将以往的实物抽分征收制改为征收货币的的饷银制。但是,康熙23年(1684)四口开放通商70多年后,1756年英商洪任辉(JamesFlint)乘武装商船私闯天津、定海等港口,提出种种无理要求。乾隆皇帝下令,从1757年起,对中外贸易实行严格限制,改四口通商为一口通商,只许欧美国家商人到广州一个口岸通商,并实行所谓“公行”制度。但并不禁止欧美殖民地商人到其他三口岸贸易。(3)行商制度。海禁开放后,清朝政府为限制对外贸易,实行“行商”制度来管理对外贸易。所谓行商原为对外贸易中的牙行,清政府指定这些牙行作为中外商人进行贸易的中介人(后来这些牙商也自营贸易,称洋货行)。清政府指定牙行及洋货行负责承保和缴纳外国船货税项、规礼,传达政府有关法令和管理外商等任务,成为享有对外贸易特权的封建特权商人。为保障行商的地位,清政府还以法令形式规定,充当行商必须是“身家殷实”的人,并需经官方特别批准。从而使行商具有封建的垄断性质。(4)公行制度。所谓公行,最初是指行商为对付英国公司大班联合经营行为,避免洋货行之间内部竞争,由行商联合起来,制定行规13条,设立的行会组织(即总商会);后于1760年获得清政府正式批准,实行公行制度,即规定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及其相关事物均必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来进行,不得直接与中国其他商人进行贸易。于是,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封建的、垄断性质的对外贸易制度——公行制度。由于乾隆皇帝改四口开放为单一口岸开放,同时也造就了广州及粤商的兴起、繁荣。(二)鸦片战争以后的外贸体制

(1840—1925)1、条约贸易制度的形成根据《南京条约》中的有关规定,(1)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口为通商口岸;(2)割让香港于英国;(3)中国进出口关税税率由中英两国协商制定;(4)取消“公行”制度,允许外商直接与中国商人贸易。

1843年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附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其重要内容有:(1)使英国获得片面的最惠国待遇;(2)规定英国有领事裁判权(即外国在华治外法权);(3)规定了中国关税“值百抽五”的极低税率;(4)英国官方船舶可在口岸停泊(从此包括外国军舰的船舶,均可以自由出入中国口岸)。随后,清政府又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1844),与法国签订了《黄浦条约》。《北京条约》标志着条约制度替代朝贡制度的转变,成为中国逐步沦陷为西方国家半殖民地的开端。随后,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对华侵略,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1894),签订《马关条约》(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签订《辛丑条约》(1901),从此,中国真正沦陷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国家。2、该时期的贸易制度变化由于西方国家强加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原来的朝贡贸易制度根本转变为条约贸易制度(即以不平等条约为基础的贸易制度)。(1)海关及关税制度自主权的丧失根据《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外国商品在中国各口岸海关的登记、检验、核查及关税征收等,均由各外国领事馆处理;中国关税按“值百抽五”的税率征收,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口岸之外的所有国内税收按关税的税率减半征收。中国关税税则和税率的确定与调整,由中国政府与有关各国协商制定。而且,海关总税务司由外国人把持。显然,协定关税特权的确立,标志了清政府已丧失了本国海关和对外贸易的国家主权。(2)单方面的多边最惠国待遇

《南京条约》及其补充,使英国单方面享有在中国的最惠国待遇,而其他西方国家的相应效仿,使原本具双边性质相互的最惠国待遇条件演变为单一方面的多边最惠国待遇。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3)买办制度的形成、发展“买办”最初指明朝为宫廷采购物品的商人。到了清朝前期则扩大到官僚家族的采购人员。18世纪后期变为特指为外国洋行(即公司)采购商品的中国人。随着买办商人在洋行中职责由行内琐务管理逐步发展到负责洋行的主要业务(相当于今天外资公司的高管),买办制度逐步形成。随着洋行业务的扩大,外国商人需要雇佣多名买办,于是设立专门的买办间(也称华商间或买办帐房),由总买办管理。洋行规定,中国商人与洋行交易必须先经过买办间进行。这样,买办在外商企业内有了相对独立的机构,同时,买办又代表外商与中国商人进行交易等,逐渐形成了外国洋行的惯例作法。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旧的买办制度已逐渐不能适应帝国主义扩大对华贸易的需要,尤其是不能适应其向中国内地市场发展的需要,买办制度逐渐向经理制、高级职员以及经销、包销、代销和经纪人制转化,买办成为单纯的外商雇员即“华经理”或“中国经理”。(4)条约口岸的开放从1842年《南京条约》的五口开放通商,到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中国有40多个口岸城市被迫对外开放。几乎是每一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就有一批口岸城市开放。增加通商口岸,成为了西方列强援引的惯例。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开放口岸城市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因口岸过少、转运不便导致中外贸易发展不畅;二是由于不愿缴纳双重关税及国内税收(子口税),强迫中国维持一次性的极低关税,以便推进对华贸易。这才是不断要求开放口岸城市的根本原因。当然,口岸的开放相应伴随租界的增加、扩大等,也是重要的原因。(5)外国在华特区——租界外国租界的出现,是《南京条约》以后才出现的。中国历史上最早是在上海(1845),它是清政府给予外国在华治外法权的产物,开创了在中国境内由外国法律管辖并受外国军队保护的区域。当时,英国人最早引进西方的“自治城市”(MunicipalCouncil)模式来管理租界,使租界成为“国中之国”。随着口岸租界的数量和面积的不断扩大,租界特权的加大,租界成为外国冒险家的“乐园”。在中国近代外国租界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海关,也控制了中国口岸城市的交通运输。(三)民国时期的外贸体系(1926—1949)这一历史时期仍是中国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整个世界经历剧烈动荡、战争和巨大变化的时期。该时期的中国经历了北伐战争(1926-1927)、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49)。1928-1949,国民党南京政府统治中国有22年之久。但由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的不断,内外债高筑、通货膨胀严重,中国整个经济体系趋于崩溃。1、关税制度的变化1926-1928,国民党政府为取得提高关税的权利、增加财政收入,经过长期谈判,于1928年和美国签订了“关税自主协定”(随后其他国家效仿),使关税税率水平根据产品不同而分别制定,由2.5%到22.5%不等,修订了原清朝和北洋政府不平等条约的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本国关税的自主权。2、贸易体系自1840到1895,英国曾占到中国对外贸易的80%以上;一次大战后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前两位;二次大战后,美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支配地位,如1946年,从美国的进口占中国进口的61.4%,向美国的出口占中国出口的57.2%。进出口结构中,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和矿产品;进口的商品主要是日用品和奢侈品,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的进口所占比重极低,如1943-1947期间,每年机器设备进口从来没有超过10%。对外贸易长期逆差,从1877到1949,中国年年逆差(总额为64亿美元),加深中国经济对外国的经济依赖;同时,贸易条件恶化,西方国家利用不等价交换,大肆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官僚买办资本所控制和垄断。一方面,西方列强利用国民党政府对其经济上高度依赖(如外债、入超等),使其洋行公司在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及其他领域进一步扩张,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及其相关外汇、金融、航运、保险、商检等行业;另一方面,官僚资本开办各种垄断性进出口公司,与外国垄断资本勾结,垄断经营几乎所有重要物资的进出口贸易。二、

新中国外贸体制的确立

1、没收对外贸易的官僚资本,建立国营外贸公司2、对私营进出口企业采取逐步限制的措施3、实施全国统一的国家外贸管理制度三、传统体制下的外贸管理(一)传统体制下的宏观背景

#建国后前30年我国的经济体制特征: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苏联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农补工自我封闭的经济体系进口替代的贸易模式(二)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外贸管理

这种外贸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国家统制,政府专营,统负盈亏,政企合一。1、高度集中的外贸管理体制;2、统一核算的结算体系;3、独家垄断的外贸经营;三、改革以来的外贸体制发展(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发展进程(外贸改革进程的历史背景)

1.79年—84年的改革(计划体制改革)

2.85年—88年的改革(双重体制运行)

3.89年—92年的改革(转轨经济确立)

4.93年以来的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二)1979-1987以下放外贸经营权为主的初期阶段1、调整外贸管理机构,下放经营权限;2、单纯的行政手段转为行政、经济、法律并用;3、政企分开、健全外贸企业经营机制;4、引入工贸结合和外贸代理制。

(三)1988—1990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整体推进阶段

1、对外贸易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2、对进出口商品实行分级管理、分类经营

3、试行外贸代理制

4、全面实行出口退税制度

(四)1991—1993试行外贸自负盈亏的阶段

1、取消财政出口补贴

2、全面推行外贸代理制

3、进一步放开进出口商品管理(进口中减少进口许可证的范围,出口取消分类管理)

4、加强外贸立法工作

(五)1994年—2001年建立自负盈亏外贸管理新体制阶段

1、外汇汇率并轨

2、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外贸经营主体

3、大幅度降低关税

4、完善外贸综合管理(六)加入WTO以来贸易体制的改革1、适应世贸组织的要求,健全与完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2、持续改革出口退税机制,保持外贸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深化改革外贸管理机构(2003年3月取消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组建商务部)4、履行“入世”相关承诺(贸易权、分销权、投资限制等)

我国外贸体制的发展方向

1、现代市场体制的发展方向(分散决策、企业为主体与政府调控、发展的路径依赖)

2、国内经济自由化的发展(非国有经济的崛起、职业阶层的发展导致的经济多元化)

3、中国外贸发展的基本趋势

——企业主导型贸易发展

四、现行外贸体制的问题探讨1、多边贸易体系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制度的完善问题;2、我国大多数企业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3、国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问题4、行业协会、商会已经建立,但政府职能的转换远未完成5、现阶段贸易结构的的深层矛盾——产业结构的技术断层课堂讨论:

市场经济下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有无出路、出路何在?第三讲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基础一、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国经济的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就形成国际分工。

如同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国际分工也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一)古典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分工理论以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为代表。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advantagetheory)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在斯密看来,人可能生下来差别并不大,但是由于后天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因而产生了生产不同产品的不同的生产率,这种源自劳动分工的“绝对优势”是贸易的好处的根源。而李嘉图则认为这种“绝对优势”并不是产生贸易的好处所必须的,只是产生贸易利益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他认为,只要两国存在生产率比较差异,就可以进行国际分工,两国分别从事自己具有比较的产品生产,通过贸易交换可保证双方互利.这就是所谓比较优势说。(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马克思认为,国际分工是客观的经济范畴,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所谓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出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的基本内容(1)国际分工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分工的深化又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2)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各民族经济的相互需要和互相依赖达到空前的规模(3)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国际分工深化、细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客观基础;而国际分工的深化、细化,国际贸易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杜会生产力发展马克思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理论不仅科学地论述了一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而且科学地论述了国际分工的性质以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在当代积极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三)现代国际分工理论1、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要素禀赋理论)

H-O模型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即各国生产函数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二是生产各种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亦即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赫克歇尔和俄林建立的资源禀赋模型说明了资源禀赋在比较优势决定中的重要作用,如果一国在某种生产要素占优势,那么,这个国家将生产密集使用这种要素密集的商品。资源禀赋模型解释了技术不能够解释的一部分贸易。在这个理论中蕴含了国际贸易的三大重要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雷布津斯基定理和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说的是,虽然要素在各国之间不能够流动,但是,随着商品贸易的自由化,各国的同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将趋于相同。雷布津斯基定理反映了资源禀赋的增减对商品产出的影响,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使密集使用其的商品的产量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大于要素增加的幅度,而使密集使用另外一个要素的商品的产量减少。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反映了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关系,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将会使其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价格上升。2、新古典贸易模型它又称为标准贸易模型,主要是利用新古典的分析方法即边际分析来分析国际贸易。由于里昂锡夫之谜的发现,该理论对以前的模型做了如下改进:(1)多种产品古典贸易理论提出者,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不只存在两种产品。一些学者将两个国家与生产多种产品生产联系起来,提出,在多种产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国家总是可以出口其中一部分自己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进口另外一部分本国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一分析使得无论是两种产品或多种产品,国际贸易都能用比较利益理论加以解释。(2)多种要素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各国使用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现实生产中,人们使用的生产要素不只两种。新古典贸易论证明了在多种生产要素下,同样可以依据两种生产要素的分析方法将多种要素下生产的多种产品按照产品的相对价格比进行排列,得出要素禀赋在产品价格上比较优势的系列,仍然可以得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基本结论。(3)变化的机会成本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当各国为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其机会成本不会发生变化。正是基于这一假定,各国的贸易结构表现为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但是在现实中,当生产要素从一种产品的生产向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转移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其机会成本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当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产量增加时,本国总会在该优势行业尚未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前边际成本就上升到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从而本国的生产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我们可以看出,当放松了机会成本不变的假定条件时,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完全专业化生产和贸易的假定,或贸易结构会有某种程度的调整。因而其结论更接近于解释国际贸易结构的某种现实情况,在现实的贸易中很少存在一国专门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形。(4)动态分析过程古典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静态分析分析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无论在生产要素的总量上,还是技术水平上,一国的技术优势或要素优势将发生变化。从动态的角度看,一国各种生产要素总量会发生变化。从劳动力的总量看由于经济发展各阶段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呈现出“∩”型,即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表现出开始增长较慢,然后增长加快,到经济发达阶段劳动力增长速度重新放慢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将减少,而用于储蓄的比例在增加,因此,一国的资本存量将随着该国经济的发展而直线增加。资本的直线增长与劳动力的“∩”型增长相结合,使该国的要素丰裕度发生变化,从而按照赫克歇尔—奥林模型的结论,该国的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都会发生变化。(5)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古典贸易理论还假定,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是不流动的。然而在现实中,如果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够给有关企业带来较多的收益,资本的流动是可能发生的。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对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相互替代作用。这意味着,商品流动与生产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互补充关系,即在考虑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可能只是部分地起到促进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作用。因此,在放松了生产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假定之后,广义上的要素价格均等化需要做一定的补充,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不仅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加以实现,也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实现,或者商品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同时起作用,实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四)新贸易理论如果说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的是产业间贸易的话,那么,新贸易理论分析的主要是产业内贸易。国际贸易从产品内容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即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另一种是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两国互相进口和出口属于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吸取了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所谓“新贸易理论”。这些经济学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得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结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比斯密的绝对优势说更加高级,而绝对优势只是比较优势的一个特例(有绝对优势时一定有比较优势,而有比较优势时,不一定有绝对优势)。对贸易理论的重新思考就是从推翻这个传统观点开始的。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两国间相对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和规模经济程度以及垄断力程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贸易的根本原因。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不再是惟一的原因。反过来说,即使两国之间没有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由于规模经济和垄断的原因,也可能出现贸易。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不考虑贸易产生的动态利益,当存在着要素禀赋相对差异的两国分别进行不完全专业生产,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然后进行贸易,则双方都能获利。这种静态的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自由贸易使贸易各方都能获益,是最好的贸易政策选择。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在规模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经济不可能达到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资源最佳配置状况,只能在一种次优状态下运行,对一国而言,贸易可能使一国的福利下降。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在与外国垄断者的竞争中的败北),而贸易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补偿这种收缩带来的规模经济损失和垄断利润损失(此时部分垄断利润由国外厂商从本国获得)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因此,自由贸易政策未必是最好的政策。一国政府对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产业进行适当干预和扶持,就是必要的了。这就是实施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依据。新贸易理论十分重视公司的作用。因为在产业内贸易中,各国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公司的特定竞争优势,而不像产业间贸易那样,首先表现为国家的竞争优势。公司的特定优势是一个公司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垄断优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知识资产优势,另一类是规模节约优势。所谓知识资产包括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技能在内。公司拥有并控制了这些知识资产,就能生产出差别产品到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同时,这类公司通常也容易迅速扩大生产,获得规模节约的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拥有具有垄断优势的公司,就可生产出差别产品在产业内贸易的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五)新兴古典国际分工理论自马歇尔之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转向了资源配置问题,以边际分析研究供给和需求成为经济学的主流,而分工问题则淡出经济学的视野。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运用超边际分析复活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高深思想,使分工和专业化问题重新成为经济学的研究重心。杨小凯认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一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另一种以大卫·李嘉图为代表。以斯密看来,人可能生下来差别并不大,但是由于后天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因而产生了生产不同产品的不同的生产率,这种源自劳动分工的“绝对优势”是贸易的好处的根源。而李嘉图则认为这种“绝对优势”并不是产生贸易的好处所必须的。同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新兴古典分析框架有如下特征。第一,它扬弃了新古典规模经济的概念,而用专业化经济来表征生产条件。第二,它没有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而新古典框架则是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绝然两分。第三,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对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运用这种新兴古典的经济学理论,杨小凯等人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重新诠释。首先,他们运用新兴古典经济理论解释了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按照他们的理论,是交易效率而不是人口增长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其次,他们还解释了新贸易理论所没有解决的一国国内贸易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的问题。按照新贸易理论,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国际贸易在以下任一条件成立时一定会出现:(1)国与国有外生的比较利益。这种比较利益之所以被称为“外生的”,是因为决策并不能改变其特点;(2)规模经济。但是这个理论不能解释在没有政府干预时,为什么一千年前只有国内贸易就够了,而今天国际贸易量却越来越大。杨小凯认为,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包括新贸易理论在内的传统贸易理论都是假定纯粹消费者不是生产者,所以国内、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不同的。由于国内贸易是基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分离,消费者不生产,他们不从生产者那里购买就不能消费,就会被饿死,所以即使没有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国内贸易仍然会存在,而国际贸易就不同了,由于各国即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不进行贸易一国仍然可以生存,所以如果不存在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国际间的贸易就不会发生了。按照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每个消费者同时又是生产者,所以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一样的。当交易效率低时,人们自给自足,不需要国内或国际贸易。当交易效率稍提高时,很多地方性市场出现,但国内统一市场是不需要的。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国内统一市场出现,如果交易效率很高,则国内市场规模限制了分工的发展,所以国际贸易成为必要。当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依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直至形成统一世界市场。二、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一)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

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他十分重视对外开放问题。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不是抽象地论述对外开放的一般问题和原则,而是把马列主义紧密结合中国现实情况,提出了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必须对外开放的理论,这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性突破。1、经济落后国家必须对外开放马克思主义传统的观点认为,李嘉图的对外开放思想是为资本主义强国在经济上侵略和剥削落后国家服务的,所谓“开放”不过是资本主义强国对落后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一种手段。马克思主义的这一传统观点在落后国家中产生过广泛影响,难怪在世界近代史上,落后国家在对外关系方面实行基本政策都是闭关自守,害怕参与“国际分工”而受到剥削和压迫。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超越了中外历史上的成见和惯例,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邓小平大胆地认为,一个主权独立的落后国家开放对外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加入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是有利的;况且今天已经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剧的时代,任何国家都没有再闭关自守的理由,因此落后国家必须对外开放。邓小平把落后中国的经济前途与对外开放挂钩,打破了“剥削”、“经济殖民主义”等传统禁忌。他认为,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国家并与之竞争,中国过去那种停滞的封闭体制是不可能办到的。中国的经济建设只有从外国引进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才能进步。2、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外开放邓小平坦率地承认,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早在1979年,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有所抬头,少数西方国家利用中国的改革开放加紧进行和平演变的严峻形势下,邓小平仍明确地指出:“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宗旨是:引进先进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邓小平力倡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和意图,是要利用对外开放这个手段,使中国加入到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去,成为国际经济社会中有活力的一名成员,充分享受国际经济交往的利益,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在70年代末他70岁以后中国社会剧烈变动的岁月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其着眼点是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他所提出的一整套对外开放的理论主张,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二十年来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建设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将继续对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指导作用。(二)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历程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外开放工作开始发生历史性转折,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年间,从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到向内陆渐进式开放,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多渠道、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由此中国迅速摆脱了原来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迅速发展,给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巨大活力,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1、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格局的形成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侨胞众多,资源丰富,便于吸引外资等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世纪现代化上海的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部,是对外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和对内进行经济协作两个辐射扇面的交点,它直接影响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1988年初,中央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已经开放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连成一片,形成环渤海开放区。中央还提出在这些经济开放区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结构。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沿江开放对于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又批准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郑州、太原、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贵阳、昆明、南宁、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共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同时,我国还逐步开放内陆边境的沿边城市,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地区。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2、“入世”后中国进入全面对外开放新起点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这5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凸现了三个重大转变:一是区域性推进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对外开放;二是开放领域由传统的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延伸;三是市场准入条件更加法制化、更加透明和规范。中国的关税总水平由15.3%下降到9.9%,取消了非关税措施,放开了贸易经营权,开放了服务贸易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5年过去意味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中国从此进入“后过渡期”,它标志着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新起点。第四讲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一、贸易战略的涵义、类型(一)涵义贸易战略是一国经济发展战略中有关贸易发展方面的内容或组成部分。它是一国或地区政府对一定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向、结构、目标及其相应实现措施的战略性决策。贸易战略一方面体现为政府对贸易发展的总体设想;另一方面,体现为政府通过对贸易的干预,来影响或改变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方向。贸易战略是一国对外贸易指导思想的基本体现。(二)贸易战略的基本类型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贸易战略一般分为外向型的和内向型的,即出口导向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按照世界银行的观点,外向型与内向型两种战略的区别在于,贸易和工业的奖励制度是否对外销生产和内销生产同等对待。如果是,即为外向的;否则,即为内向的。

世界银行采用有效保护率、对诸如限额和进口许可证等直接控制手段的依赖性、对出口奖励的方法、汇率定值(高估或低估)的程度四项指标来判断一国贸易战略的类型。二、贸易战略的作用、约束条件

(一)贸易战略的作用

1、

促进长期经济增长2、推动产业演进3、导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二)贸易战略的约束条件

1、整体经济的发展战略(即要有助于满足实现工业化所需的资本、外汇、技术、市场等条件)

2、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条件、产业发展结构条件等)

3、国内资源和要素禀赋

4、国际经济环境

5、本国市场发育程度(市场结构、市场规则、市场组织、市场规模等)三、中国贸易战略的选择(一)几种主要的贸易发展战略

1、进口替代战略(主要是制成品替代);这是指通过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发展国内工业生产,以本国的制成品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这种战略的要点是立足国内,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替代原来需要进口的产品。

#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所需基本条件:

第一,必须有独立自主的经济,并对本国经济实行保护性管理;第二,本国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规模;第三,国内市场具有相当的规模;第四,某些产业和部门在世界上具有比较大的比较优势;第五,

具有一定的要素资源。2.出口替代战略;即通过放宽各种贸易限制的进出口措施,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加工制成品出口,以本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其中心是通过发展外贸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实行出口替代战略的基本条件(1)国内条件:A、国内经济结构和生产活动的多样化;B、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科研及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工艺水平;C国家实行鼓励出口政策;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密切(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货币的可兑换程度、国内外市场的价格水平)。

(2)国际条件:

A、世界经济及贸易的发展状况;

B、国际市场的需求状况;

C、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状况;

D、各主要市场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政策.

3、综合型(或混合型)贸易发展战略

即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战略。该种战略一般可解释为:需要保护的产业实行进口替代;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采取出口替代战略。另一种解释则为部分地区实行进口替代,部分地区实行出口导向。

该种战略的优点在于:

一方面,通过进口替代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通过出口替代获得所需要的外汇,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本国的工业化进程服务。该种战略的问题在于:由于这种战略仍抑制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实质是进口替代,只是改良(或变形)的进口替代。A、理论上是否成立(实际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双轨运行)?B、政策上如何衔接,产业性政策与综合性经济政策(如汇率政策、关税政策等)是否能够融合)?C、实践经验上有无成功的范例(在同一发展阶段同时实行两种战略是否可行)?(二)、我国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条件1.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必须实施经济赶超发展战略,客观要求发展进出口,尤其是出口的适度超前发展);2.世界市场的容量、规模决定了中国出口不能超常发展;3.我国拥有广大、多样化的国内市场(原材料、中间产品需要大量进口、消费需求层次的巨大差异等);4.我国已经拥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部门;(三)、中国贸易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1.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出发(人口、劳动力密集、生产力发展及其地区分布);2.以本国国内经济为立足点(本国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附,充分利用外资、外贸、外经,为本国经济及企业的发展服务);3.以经济效率为中心(总体经济的效率、特别是企业的绩效为中心发展对外贸易)。思考题:

现阶段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到底是进口替代或是出口替代?第五讲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与形式(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通常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跨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人员交往等形式,使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它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它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指经济要素(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其内涵在于各国经济生活的国际化与有机融合。现阶段的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发达经济为主导、市场机制为基础、要素自由流动为核心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具体可体现为以下方面:1

贸易自由化;2、

生产国际化;3、

金融全球化;4、

市场国际化。二、经济全球化成因与发展趋势

(一)成因1、冷战的结束,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2、各国经济的市场化(及开放)有力推动了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3、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动因;4、国际经济组织对国际经济自由化的推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趋势:

(1)

科学技术(尤其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在未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2)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形成新的国际分工体系;(3)

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和投资者;(4)

金融全球化日益加快,金融风险仍然存在;

(5)贸易自由化将稳步有序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通常是指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体化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成因

#类型1、自由贸易区(相互之间取消贸易壁垒但各自保持自己的对外壁垒)。2、

关税同盟(统一的对外壁垒)。3、

共同市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4、

经济联盟(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统一)5、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有关的其他政策的统一及相关超国家权威机构的确立)。战后经济重建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维护民族经济利益欧共体对美国的示范作用

#成因#作用贸易创造效应:因成员国之间相互降低贸易壁垒,所导致同盟体内部的贸易规模扩大和要素配置(效率或范围)的优化,使整个经济福利水平得以提高。贸易转移效应:因成员国之间统一对外保护,使原来从世界范围较低成本国家的进口转为区域范围较低成本国家的进口,而使整个经济福利水平降低的效果。#影响贸易转移损失大小的因素:1、对非成员国贸易歧视程度;2、成员国在同盟前的贸易密切程度;3、同盟成员的数量;4、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成本差异。(二)

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

EU(欧盟)2、

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3、

APEC(亚太经合组织)4、中国与周边地区的一体化问题(中国与东盟、东北亚合作)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1)

经济发展不平衡;(2)

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冲击;(3)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兼容及冲突;(4)

社会发展形态的单一性与多样性的冲突。

思考题:

经济全球化到底是陷阱还是馅饼?

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生活非常有趣: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经常就可能得到最好的。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火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并不高明,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但每次他都不用走到最后就能发现空位。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人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大多数乘客往往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象所迷惑,没想到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或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份寻找的耐心。大多数人常常满足于眼前的立足之地,为了一个座位背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甚至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这些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这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

自信执着、勤于实践,你将握有人生之旅的永远坐票

!第六讲中国外贸管理政策

一国外贸管理政策随着各时期经济状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特定时期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国内经济状况和外部环境。

一、进出口管理政策进出口管理,是指以国家法律、法令和政策规定为依据,从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以及对内和对外政策需要出发,对进出口贸易活动实施领导、控制和调节,它是当代国际贸易中的普遍现象。国家对进出口商品的管理,实质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出口商品主动进行数量控制(根据进口国要求,或双边、多边协议的规定);二是对进口商品进行调控(根据国外市场状况,或国内生产、经济状况等)我国进出口商品管理的特点一是分类管理:即根据国计民生的重要程度及国际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不同商品的进出口采取不同管理措施,如禁止类、进出口许可证类、进出口配额类等(具体参见《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我国对商品的分类管理具有时效性(一般是按年进行动态调整)。二是分级管理:即根据《对外贸易法》、《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规定,分国家(商务部及特派办)、地方(省及直辖市)两级对进出口商品进行管理。三是管理措施除根据商品外,还根据贸易方式和国别不同而不同(如有些在一般贸易项下是管理商品,但在加工贸易项下可以免证;有些国家的需要管理,有些不需要)。(一)我国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进出口货物许可证是国家管理货物出入境的法律凭证。进出口许可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各种具有许可进口或出口性质的证明、文件。进出口许可证签发原则(见教材P120)目前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有8种:与进口配额结合使用:汽车轮胎、汽车及其关键件、成品油、天然橡胶、单独许可证使用:光盘生产设备、监控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和消耗臭氧层物质(二)进出口配额管理对部分出口商品实行配额管理的原因:一是由于进口国家有数量限制,并通过双边谈判达成协议,由我国自行控制出口数量(如纺织品、鞋类等),即出口自限。二是为了维护有关出口市场(主要是港澳市场)的稳定或保证国内发展所需,而主动采取的自行控制出口数量的措施。也称出口主动配额。目前我国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的商品共50类3319种,主要有:玉米、大米、小麦、棉花、茶叶、锯材、输港澳活牛猪鸡、丝绸、煤、原油、成品油、稀土,锑、钨、锌、锡及其矿砂、合金、制品等,白银、输往美国的定尺碳素钢板、石腊等。实行进口配额管理的商品种类:一是国家需要适量进口用以调节国内市场平衡(但又不允许过量进口)的商品;二是直接影响我国进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要商品;三是危及国家外汇收支平衡的进口商品。我国进口管理商品类别

1.禁止进口:虎骨、犀牛角、鸦片、四氯化碳、三氯二氟乙烷,旧压力容器、旧汽车、旧发动机、旧医疗器械、旧燃烧炉、旧游戏机、含重金属的废料、矿渣、城市垃圾,废药、废油、化工废物、人及动物毛发、废轮胎、旧衣物、皮革渣、废电池,旧的空调、冰箱、电话机、手机、电视机、微波炉、电脑、打印机、摄录像机、传真机复印机等旧家电、旧办公设备,旧印刷电路、集成电路等。2.进口配额许可证:成品油、天然橡胶、汽车轮胎、汽车及其关键件。3.进口许可证:光盘生产设备、监控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消耗臭氧层物质。

4.自动进口许可证:共三个目录。目录一主要是肉鸡、酒、烟草、石棉、氧化铝、彩色感光材料、塑料原料、合成橡胶、胶合板、化纤布(含服装)钢坯、有色金属等,由外经贸部门负责。目录二主要是机电产品由机电办负责。目录三主要是农药、化肥、聚酯切片、腈纶涤纶纤维、钢材等由经贸委负责。5.进口国营贸易:粮、棉、糖、烟草、植物油、原油、成品油、化肥。6.进口指定经营:天然橡胶、胶合板、羊毛、腈纶纤维、钢材。7.进口关税配额:粮食、植物油、糖、羊毛、棉花、化肥、钢材等。(三)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是指对报关出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将其在出口前的生产和流通的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各种商品出口退税率各不相同,自1998年起商品出口退税率不断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的范围(包括出口退税的产品范围和企业范围):1、出口退税的产品范围我国出口的产品,凡属于已征或应征增值税、消费税的产品,除国家另有规定不予退税外,均予退还已征税款或免征应征税款。这里说的“出口产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必须是已征增值税、消费税的产品。未征税的产品则不能退税,免税只能对应税的产品免税,不属于应税的产品,则不存在免税问题。

(2)必须是报关离境的出口产品。区分产品是否属于应退税的出口产品,应以产品是否报关出口为主要标准之一。凡是在国内销售而不报关离境的产品,不论出口企业是以外汇结算还是以人民币结算,也不论企业在财物上和其他管理办法上作何处理,均不得视为出口产品予以退税。(3)必须是在财务上作出口销售处理的产品。也就是说,目前出口退税的规定只适用于贸易性的出口产品;而非贸易性的出口产品,如捐赠的礼品,未作销售的展品、样品,个人在国内购买自带离境的已税产品等,一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处理,因此暂不予退税。2、出口退税的企业范围出口产品退税原则上规定将所退税款全部退还给主要承担出口经济责任的出口企业,它包括:(1)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2)代理进出口业务活动中,代理进出口的企业。(3)特定的出口退税企业。这里主要是外轮供应公司、对外修理修配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公司等。(4)外商投资公司。出口退税是国家为了鼓励扩大出口,多年来一直实施的促进出口政策。中国自1985年来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亚洲金融危机后(1998)大幅度调高了出口退税水平。但是,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几次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降低退税率)。2006年9月再次进行调整,主要目的在于:是为了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减少日益增长的外贸顺差。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对汇率进行调整。此外,该政策的调整有力于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中国政府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旨在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及加工产品出口,减少短缺的能源产品及钢铁等消耗量大的能源产品的出口,改变目前以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为主的状况。2006年出口退税政策的最新动态:一是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

1、进出口税则第25章除盐、水泥以外的所有非金属类矿产品;煤炭,天然气,石蜡,沥青,硅,砷,石料材,有色金属及废料等。

2、金属陶瓷,25种农药及中间体,部分成品革,铅酸蓄电池,氧化汞电池等。

3、细山羊毛、木炭、枕木、软木制品、部分木材初级制品等。二是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1、钢材(142个税号)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

2、陶瓷、部分成品革和水泥、玻璃出口退税率分别由13%降至8%和11%。

3、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5%、8%和11%。

4、纺织品、家俱、塑料、打火机、个别木材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

5、非机械驱动车(手推车)及零部件由17%降至13%。三是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1、重大技术装备、部分IT产品和生物医药产品以及部分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等,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

2、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退税率由5%或11%提高到13%。二、外汇管理政策与汇率政策外汇管理是国家对外汇活动进行政府干预的行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实行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外汇管理。有的国家管理严格,称为外汇管制,而有的国家则管理宽些;有的国家实行全面管理,有的国家则实行部分管理;有的国家设立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实施管理,有的国家仅通过法令、法规予以管理。(一)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外汇管理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对国际收支的管理,也涉及对外汇市场的管理,具体可分为:经常项目管理、资本项目管理、储备项目管理、汇率管理、外汇市场管理等。经常项目管理又包括贸易外汇管理和非贸易外汇管理。与商品对外贸易有密切关系的是经常项目下的贸易外汇管理。我国贸易外汇管理原则

一是境内机构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必须调回境内,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外汇擅自存放在境外;二是对贸易项下外汇支付不予限制,境内机构贸易项下用汇可以按照市场汇率凭相应的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用人民币向外汇指定银行购汇或从其外汇账户上对外支付;三是实行以事后监管为主的真实性审核,通过对银行付汇数据和进口报关到货数据的核对,审核进口付汇的真实性;以出口收汇核销单为依据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真实性进行事后核查。贸易外汇管理制度(见教材P131-132)1、银行结汇制度中国对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贸易外汇收入实施银行结汇制度,即境内机构贸易项下的外汇收入,除国家规定准许保留的外汇可以在外汇指定银行开立外汇账户外,都必须及时调回境内,按市场汇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

2、银行售付汇制度中国对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贸易外汇支出实施银行售付汇制度。(1)售汇制度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并根据交易行为发生之日的人民币汇率收取等值人民币的行为。从用汇单位角度来讲,售汇又称购汇。中国的企业经常项目下产生的外汇需求,只要能够提供与支付手段相应的有效商业单据和凭证,就可以从外汇指定银行购买外汇。(2)付汇制度付汇是指经批准经营外汇业务金融机构,根据有关售汇以及付汇的管理规定,在审核用汇单位提供的规定的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后,从其外汇账户中或将其购买的外汇向境外支付的行为。如从其外汇账户中对外支付,除提交规定的有效凭证及商业单据外,还必须符合外汇账户收支范围。3、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出口收汇核销制度是指货物出口后,由外汇管理部门对相应的收汇进行核销。这是一种以出口货物价值为标准核对是否有相应的外汇收回国内的事后管理措施,可以监督企业在货物出口后及时、足额地收回货款。根据中国有关法规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登记并经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所有出口单位,进行出口收汇核销管理。除经批准外,一切贸易出口项下的收汇均需要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4、进口付汇核销制度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是指进口货款付出后,由外汇管理部门对相应的到货进行核销。这是以付汇金额为标准核对是否有相应的货物进口到国内或有其他证明抵冲付汇的一种事后管理措施,可以监督企业进口付汇后及时、足额的收到货物。(二)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汇率制度及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大体有三类,即官定汇率制度、市场汇率制度和混合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我国在不同时期也在不断的对汇率政策进行调整与改革。我国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演变建国以来汇率政策经历如下几个阶段:一是单一官定汇率阶段(1949-1980);二是双重汇率阶段(1981-1993);三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至今)

1994年以来的汇率制度

1994年起,围绕外汇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进行了以下改革:

1、进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

3、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4、取消对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改革外汇宏观调控体系;

5、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1994年以来的汇率制度改革,中国已基本形成了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的汇率制度。在这一汇率制度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