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马陵之战》课文原文公元前341年,魏国举兵攻打韩国。魏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帅兵前往救韩。魏惠王得知这一消息后,即派太子申、大将庞涓率兵10万阻击齐军。可是,魏军抵达齐魏边境时,齐军早已越过边境西去。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对田忌说:“魏军速成剽悍,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田忌练练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便采用了孙膑之计。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两军一接触,齐军就立即后撒,诱敌深化。庞涓在追赶齐军的途中,发现齐军遗下的灶足够10万人吃饭使用,心里不免惴惴不安。第二天却发现齐军的灶减去一半,他又振作精神,令士兵加速追赶。第三天,齐军的灶只剩下供3万人用的了,庞涓认为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他骄傲地说:“我知道齐军一向怯弱,你们看,三天之中,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半数!”于是,他丢下大军,率领一支轻装的骑兵,孤军深化,不分日夜地穷追齐军。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判断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道。马陵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险要树林茂密。孙膑让士兵把树砍倒,横七竖八丢在路上,只留其中最大一株,剥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孙膑挑选了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附近,命令他们夜间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一切布置停当,夜幕降临时庞涓已率部进入马陵道。因为道路被遍地树木阻塞,魏军只得停下来。暮色中,庞涓隐约发现一株剥皮大树写有数个大字,就命人点起火把,想看个终究。就在这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定败局已定无法挽回,长叹道:“让孙膑这小子成全了名声。”于是手持佩剑自刎而死。魏军失去主帅,顿时乱成一团,溃不成军。齐军成圣进攻,全歼魏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马陵之战》语文教案学习目的:1.认读“韩、忌、懦、暮、溃、歼、虏”7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生活故事梗概。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齐军取胜的原因。重点: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生活故事梗概。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古代的军事谋略在战斗中的作用。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大家以前学过《空城计》这个故事,知道你诸葛亮运用空城计,巧妙地躲过你一场灾难。其实,类似运用计策作战的故事,在我们中国历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又是谁巧妙地应用你什么计策,最终获得了战争的成功呢?一起来学习吧。二、检查交流,检查字词。出示:韩国、田忌、怯懦、暮色、溃不成军、全歼、俘虏。学生认读,自主学习。强调“韩、歼”韵母是前鼻音,“虏”生母是边音。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自读课文,理清层次。故事背景(1、2自然段)故事经过(3至6自然段)2.默读看课文,介绍梗概。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3.精读课文,知道什么是“减灶示弱”,理解它对战争起读影响。(1)出示“减灶示弱”。学生边读边想:什么是“减灶示弱”?孙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计策呢?(2)合作交流。出示:“魏军素称剽悍,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正好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分析^p魏军:素称剽悍,以为我军怯弱(骄傲、轻敌)我们: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孙膑这句话中,讲了几个条件可以战胜敌人?那个条件可以不要?(每个条件都是必要条件,“减灶示弱”是关键条件)。(3)画出庞涓都心里活动都句子,说说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都感觉?(4)用导读法感悟孙膑地“料事如神”和庞涓地“轻敌傲慢”师导:庞涓第一次在追赶齐军地途中,发现——生接:齐军遗下地灶足够10万人吃饭使用,师导:庞涓心里——生读:不免惴惴不安师导:到了第二天,庞涓却发现——生读:齐军地灶减去了一半,师导:庞涓生读:又振作精神,令士兵加速追赶师导:第三天,庞涓快乐极了,因为——生接:齐军地灶只剩下供3万人用的了师导:庞涓认为——生接: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师导:所以,庞涓骄傲地说——生接:万知道齐军一向怯懦,你们看,三天之中,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半数师导:庞涓再也顾不上多想,便——生读:丢下大军,率领一支轻装地骑兵,孤军深化,不分日夜地穷追齐军。(5)既然“减灶示弱”法这样富有成效,为什么课文干脆不以此为题,而要以“马陵之战”为题呢?讨论后,老师点拨:“孙膑根据庞涓地行军速度,判断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道。马陵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险要,树林茂密。”交代道路战事地地点(马陵道)、天时(日落后)、地利(地势险要,树林茂密)“一切布置停当,夜幕降临时庞涓已率部进入马陵道。因为道路不被遍地地树木阻塞,魏军只得停下来。”孙膑的“运筹帷幄,料事如神”“魏军失去主帅,顿时乱成一团,溃不成军。齐军乘胜进攻,全歼魏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交代了“马陵之战”的最后结果,进一步突出了它在“援韩战争”,所起地决定性作用。理解考虑:你觉得孙膑和庞涓各是怎么地人物?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复述课文。2.拓展延伸:找“孙膑和庞涓”地故事读读。板书25马陵之战孙膑减灶示弱——胜智取庞涓骄傲轻敌——败马陵之战详细经过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疵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魏国派遣襄疵攻打韩国汝南的梁、赫,韩国派将军孔夜应战,韩国战败,后求救于齐,于是就有了司马迁笔下,齐国在韩国五战全败后才出兵救援的记载。《战国策》中也有《南梁之难》一篇描绘此役。南梁在汝河上游,秦朝后称梁县,今属汝州。韩魏两国在此爆发激战,双方统帅是孔夜和襄疵,并非《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所说,是庞涓领兵攻打韩国。韩国得到齐国容许救援的许诺,人心振奋,竭尽全力抵抗魏军进攻,但结果仍然是五战皆败,只好再次向齐告急。齐威王抓住魏、韩皆疲的时机,任命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率领齐军直趋大梁。孙膑在齐军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战时那样:充任军师,居中调度。但根据《战国策·南梁之难》记载,韩国并非得到齐国许诺才主动出击五次战败,而是齐国暂时坐山观虎斗,等到韩国五次战败后才出兵救援。献计者也是张丐,并非孙膑或田忌。魏国自己的史书《竹书纪年》中,也没有记载孙膑、田忌和庞涓参与了此战,马陵之战双方的统帅是魏太子申和田盼。魏国眼见成功在望之际,又是齐国从中作梗,其恼怒愤懑自不必多说。于是决定放过韩国,转将兵锋指向齐军。其含义不言而喻:好好教训一下齐国,免得它日后再同自己捣乱。魏惠王待攻韩的魏军撤回后,即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企图同齐军一决胜负。(魏国兵力没有记载)齐军已进入魏国境内纵深地带,魏军尾随而来,孙膑针对魏兵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在认真研究了战场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造成在魏军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并在马陵利用有利地形选择齐军中1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于道路两侧,规定到夜里以火光为号,一齐放箭,并让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皮剥掉,在上面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字样。庞涓在接连3天追下来以后,见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武断地认定齐军斗志松散,士卒逃亡过半。于是命令____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局部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至马陵,见剥皮的树干上写着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点起火把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便万弩齐发,给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魏军顿时惊慌失措,大败溃乱。庞涓智穷力竭,眼见败局已定,遂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连续大破魏军,并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教学目的】1.认读9个生字,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2.试用段意串联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合理想象中的场景。4.激发学生理解西部灿烂历史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学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合理想象中的场景。【教学难点】用段意串联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素材】1.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2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3.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小故事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我们祖国的西部不仅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芒的一页。板书课题。2、通过课前预习,你对丝绸之路有哪些理解?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读懂句子,理解新词。(1)大家课前预习得不错,老师再考考你们,谁能把这句话填写完好?栩栩如生是什么意思?谁能给这个词找个近义词?(活灵敏现、惟妙惟肖)(课件出示)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矗立:高高地直立。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文中指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那一峰峰骆驼与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姿态各异,非常生动逼真(可结合插图让学生理解)。(2)谁能填写这个句子,并准确地读一读-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这两个词你感受到什么?(课件出示)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着戎róng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戎装:军装。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浩浩荡荡:水势广阔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阔。文中指迎候中国使节的安息国兵马不计其数,显得极有声势。万余大军,边境守候,充分反映了安息国对中国来使的重视与尊重。(3)读句。提醒多音字读法:薄bó礼讲述古代丝绸的价值。想一想,古代,中国丝绸之路如此贵重,为什么中国使者却说这只是一点薄礼?(课件出示)中国使者指着身后的骆驼队,说道:“这是大汉皇帝敬赠安息国国王陛下的一点薄礼。”只见每峰骆驼的背上都驮着两个大包袱。翻开包袱,各色(绫罗绸缎),(五彩缤纷)。绫罗绸缎:泛指丝织品。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文中指中国赠送的绫罗绸缎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绫罗绸缎均为丝织品。丝绸之路的商品,以中国丝绸为主,在古代的中亚、西亚以致非洲、欧洲都被视为珍品。古希腊人克特西阿斯就称中国为“塞勒斯”,意即丝国。一位古罗马作家说:丝国人制造珍贵的花绸,它的色彩像野花一样美,它的质料像蛛丝一样纤细。(4)文中有一段话很难读,谁来试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写什么?(这段话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文化繁荣的促进作用,表达了汉朝繁荣的过去和西部鼎盛的历史。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当时中国输出的是先进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程度。中国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课件出示)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sāo丝、冶yě铁、造纸、凿záo井、灌溉gài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犀xī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丝绸之路横贯欧亚,所经之地,有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有一望无垠的大漠荒野和盐碱沼泽。文中用此词意在说明路途遥远。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美。文中用来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巧绝伦。二、默读全文,概括内容。三、品读语段,感悟表达。1、师:据史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___年),率300人使团到乌孙,又从乌孙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国访问。汉使到安息,安息国王派大将率2万骑兵到东部边境迎接。汉使回国时,安息还赠送大鸟卵(鸵鸟卵)、黎轩眩人(罗马杂技艺人)给汉武帝。(课件出示)2、课文第2-12段再现了这一情景。文中描写的是作者亲眼见到过吗?(预设:是作者的合理想象的场景)3、同桌分角色互读,想想作者为什么会把从没见过的情景写得如此栩栩如生?交流: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合理想象当时情景,描写细腻生动。四、体会“伟大”,拓展练笔1、过渡:这仅仅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东西方交流的生动一幕。这一幕就出如今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课件出示)2、为什么说“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络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从哪里看出它是一条伟大的路?齐读第13自然段。师介绍:丝绸之路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和地区,到达如今的伊朗等地,全长7000多千米,成为连接中西文化的重要通道,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欧洲历史学家说:张骞通西域,“其在中国史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美洲之发如今欧洲史上的重要。”——狄雅可夫《古代世界史》五、当堂作业,反应检查。学生看图写话,想象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情景。课内交流点评。(课件出示)六、识记字型,指导书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教学目的:1、阅读课文,知道水乡的桥多、桥美。2、理解飘逸潇洒、刚毅雄健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字体的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领悟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1、我们上海在江南,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极富有特色的水乡小镇,老师先带你们去看一看。出示:江南水乡的画面2、有一位作家,分开家乡已经几十年了,总也忘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尤其是家乡的桥。出示:我的故土在江南。故土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假如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自己轻声读。老师引读:我的故土在江南。江南的小河很多很多小河长桥随处可见桥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的一局部据说在一座水乡小镇上,竟有287座各式各样的小桥,那么多的桥,让作者难以忘记,他说出示: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读3、他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家乡的桥》。板书课题二、初识家乡的桥:1、自己轻声读课文,看一看,你对家乡的桥理解了些什么?呆会儿请你用课文中的语句说一说。2、交流的过程中随机板书:造型千姿百态桥名充满情趣孩子们的乐园家乡的桥造型而且桥名更是,作者就是从这三个方面来介绍桥的。3、再次引读描写桥多的句子。三、欣赏家乡的桥:1、家乡的桥很多很多,那么多的桥,造型却各不一样,千姿百态。瞧,这是过户桥,这是元宝桥,这是单拱桥,这也是单拱桥出示各种桥的图片出示: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疑心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引读自己轻声读一读,把这种姿态各异的感觉读出来,等会儿我们来进展一个朗读比赛。指名读进了月亮婆婆的家,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感觉呀?请你读读上文想一想。〔很大很大的圆饼和夜里泛红〕引读:天上一个圆圆的月亮,水里一个再加上圆圆的,难怪,当小船穿梭其间,会让人疑心再指名读配上音乐读。多美的桥啊,怎不让人长相忆!2、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多的桥就有那么多各不一样的名字来,默读第四小节,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桥名充满了情趣,用浪线划下来。在交流的过程中进展引读,并重点理解对字体的描写句子:出示:有趣的是,在青石板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一样,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毅雄健,跟桥名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指名读通顺。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各不一样的桥名字体吧!出示:各种字体写的桥名师:这是草书写的这是隶书写的这是篆书写的这是楷书写的出示:草隶篆楷所以文中说或篆或隶或楷或草,这里的或就是有的意思。问: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字体,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呢?〔在交流中理解飘逸潇洒、刚毅雄健,并积累词语板书:龙飞凤舞行云流水秀丽端庄苍劲有力〕问:你觉得这样的字体配这样的桥名吗?随机出示:相称相映平添情趣再读句子,感受桥名字体带给我们的情趣。这些各不一样又充满情趣的桥名字体也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悠远深沉的文化底蕴。3、最让作者难忘的是桥给他的童年带来的无穷乐趣。出示: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的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引读: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我们把桥我们在桥边碰得巧课文中用了一个感慨号表示兴奋的心情,其实,我们还可以用省略号来表达乐趣无穷。出示:想象一下,我们在桥这个乐园里还可以玩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出示: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我们_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交流瞧,玩得多开心啊!再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快乐的感觉。四、感悟乡情:1、是啊!家乡的桥是那么千姿百态,富有情趣,它给孩子带来快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桥,童年的回忆就是对桥的回忆。难怪作者说:2、出示: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那么,说起家乡的桥,他会想起什么呢?出示:一说起家乡的桥我就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先轻声地说一说,说一个也可以,说两个更好,能说三个的真了不起。看,你们都成小诗人了,老师也把这篇课文改写成了一首诗。3、出示配乐诗:《家乡的桥》4、时间可以让人淡忘许多东西,但对家乡的感情,对童年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这就是板书:乡情因此行文至最后,作者所有的情感,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出示: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学习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朗读全文,有感情朗读第1、2自然段。2、理解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练习长文短读。在朗读品味中领悟将场景描绘详细的方法,并学会迁移运用。3、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练习长文短读。在朗读品味中,领悟将场景描绘详细的方法,并学会迁移运用。教学难点:在朗读品味中,领悟将场景描绘详细的方法,并学会迁移运用。教学资:西部缺水的视频;学生已经积累的描写场景的方法。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题初读谈话交流,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学习字词1、出示词语:(1)指名读(2)学习生字:“窖”、“储”、“勺”字(3)发现词语排列的规律,朗读2、学习多音字,读出长句的节奏美。三、长文短读,理清文脉1、交流初读感受:课文中什么是你没有想到的?随机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设计意图:文质兼美的语言唯有在运用中,才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进而促进言语才能的开展。借用课文语言,畅谈初读感受,进展说话训练,是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2、默读课文,考虑: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场景,试着用简短的语句说一说。3、交流讨论,完成板书。4、小结:读着读着,我们将长长的课文读成了三个场景,读成了三个小标题。【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三个场景,在阅读考虑中概括归纳,将课文的脉络理得明晰明了,让阅读变得通透。】四、感受艰辛,领悟写法1、【视频情境】让我们一起走近马朝虎的家乡,走进这个小村庄,来到一个取水点。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样的场景的呢?请你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考虑,边圈画出【关键词】:^p语。3、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化的印象?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随机板书:珍贵5、小结:这一自然段中没有出现“艰辛”这个字眼,却用一连串的数量词,让我们处处感受到挑水的艰辛,水的珍贵,这就是马朝虎的独具匠心之处。【设计意图:化繁为简,清简透彻。视频播放,引向课文情境;抓住【关键词】:^p语,咀嚼品读,感受语言的质朴和表达力。】五、感受快乐,迁移写法感受快乐:1、将目光聚焦那一场雨。出示相关句子,自由朗读。2、那是怎样的一种痛痛快快呀?自由朗读体会。3、引导想象,体会“雨中洗澡”的快乐,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水的珍贵。领悟写法:4、默读考虑,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雨中狂欢的气氛的。5、讨论交流。迁移仿写:6、回忆生活中的场景;选择一个场景中最精彩的瞬间仿写片段。7、学生练笔,集体评点。【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生活经历,在阅读想象中移情体验,触摸文本的意蕴和情感所在;“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狂欢的气氛的?”促使学生从关注内容转移到自觉关注语言,细细品味、揣摩,体会【关键词】:^p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并学着迁移运用。】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附板书:水〔珍贵〕取水艰辛雨中洗澡勺水消暑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教学目的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思,深化领会词句的意思。学会“推敲”词语的方法。2.学会11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个词语。3.能理解课文的思路,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4.能辨析反问句和设问句,进一步理解设问句的作用。5.感受一个真正的____员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____先烈的斗争业绩。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读课文第二、三段,理解通过详细事例说明____高贵品质的表达方法。难点: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第1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生字和有关词语。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那些值得我们敬仰、思念、纪念和永远不忘的优秀人物、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2.初读课文。〔1〕听录音读课文。考虑:____是怎样的人?从课文中哪一句话可看出来?〔2〕讨论上面的问题。〔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____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3〕简介____的情况。出示人物照片、全家照片。〔4〕默读课文,通过或联络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3.检查自学情况。〔1〕多音字组词。解〔jiějiè〕强〔qiángqiǎngjiàng〕〔2〕注意下面的字的正确书写。万籁俱寂匪首〔3〕理解词语的意思。令人心悸万籁俱寂懦夫4.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1〕课文反映了____怎样的崇高品质?这些品质是通过哪些详细事例来说明的?〔a.____奉命去农村工作,遭受丈夫被叛徒杀害的打击,她强忍悲哀,留在丈夫工作的地方工作。B。____经受了一夜的残酷折磨,坚贞不屈。〕〔2〕根据课文内容的改变,给课文分段。5.布置作业。〔1〕指导完成作业本第1、2、3题。第2课时教学目的1.细读课文第一、二、三大段,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2.理解通过详细事例来表现____的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1〕读准下面的字:倔强解送屏息〔2〕解释下面的词语:万籁俱寂令人心悸通夜未眠2.学习课文第二段。〔1〕听录音,考虑:____被捕前哪些表现特别感人?〔2〕自由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中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全班交流。要点:a.____暂时与丈夫断绝通讯联络。b.____奉命去奉节跟丈夫联络。c.____得知丈夫牺牲。d.____强忍悲哀,分开奉节。e.____留在丈夫工作过的地方工作,因叛徒出卖在万县被捕。〔3〕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划出表达____不顾个人安危,强忍悲哀的坚强意志。讨论交流,理解重点词句。A.她抬起头,强压住内心的悲愤……踏着泥泞的路走了。B.她没哭,嘴唇微微抖动,平静的吐出了仿佛经过千百次考虑的话。〔参考课后习题〕〔4〕小结:这两句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品质。3.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三段。〔1〕自学课文,考虑:这一夜____怎样经受残酷折磨的?〔2〕理清课文内容后分层。〔提审——受审——回牢房〕〔3〕“提审”与第三段哪句话连接?〔“这天夜里带她出去,看来也不会例外。”〕〔4〕敌人带____去干什么?〔出示女牢房、刑具的图片〕在敌人的毒刑拷打面前,____坚贞不屈,表现出钢铁般的____意志,有感情地读课文。〔5〕概括段意。4.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第4、5〔1〕、〔2〕题。〔2〕读课文。第3课时教学目的1.细读课文第四段,总结课文。2.理清课文地层次,懂得插叙的作用。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四段。〔1〕自学课文,考虑:难友们从____的英雄行为中受到了怎样的鼓舞?____又是怎样对待同志们的关心和慰问的?〔2〕理解重点句。“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____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用“钢铁铸成的”跟“竹子做的”做比拟,为了说明什么?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第3小题。2.总结课文。〔1〕课文第一、三段主要记叙了什么?〔____经受一夜折磨的经过。〕〔2〕第二段主要记叙了什么?能不能把这一段插叙去掉?〔第二段的插叙给____的英雄事迹做了必要的补充和铺垫,把事情的起因交待清楚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写____在刑讯室里坚贞不屈的那局部和难友们给____写的致敬信。4.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3、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的心境。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2、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朗读带教学方法:诵读学习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谈话: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无独有偶,今天我们要学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将诗写在了墙壁上。诗题可理解为?明确: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二、交流资料,简介诗人1、交流资料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北宋出色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元日》《梅花》最。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此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三、初读诗文、感知诗意1、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2、小组讨论、交流、继续研究。3、交流反应,重点引导(1)词意: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清扫。静:干净。畦:读音qí,意为田园中划有界限的长条方块。排闼:读音tà,推开门,排为推,闼为门。(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清扫,干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4、学生尝试自己翻译诗意。四、诵读诗句,感悟诗境1、划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再悟诗意。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深化理解诗句,感悟诗境(老师出示问题)(1)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2)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3)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学生独立考虑,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重点引导;(1)“净”,是通过“无苔”二字表达的。老师引导: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清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继续引导: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这两句再读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自读自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2)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手法。老师引导: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友情。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边读边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3、学生在此根底上自读、小组交流读、感悟诗境。4、朗读全诗,感悟诗歌内涵。5、再次齐读,加深印象。五、总结中心,升华主题1、课堂总结:《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庭的清幽,院内、院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2、升华主题: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干净,院外的山水农田,青绿有情,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1、背诵并默写全诗,感悟古诗内涵。2、结合诗歌,在想像画面,感悟诗境的根底上,《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七、板书设计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院里:茅檐花木院外:一水两山景美人更美典故:护田排闼表达方法:描写拟人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3教学目的:1、学习三、四段,理解作者的新发现,学习作者的科学精神。2.理解科普说明文的一般学法和写法。理解作者的新发现,学习作者的科学精神。理解科普说明文的一般学法和写法。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1、学习三、四段。(1)自由读第三段,考虑:这一段讲什么?“再没有什么令人兴奋的大事了”,这令人兴奋的大事指什么?为什么这事让作者兴奋?为什么作者能获得这个新发现?(观察细--地上有一小滩水;善分析^p--足迹,断定是尿,推想刺猬醒过,想进食;勤实验--立即端来食物,第二天不见食物,而后反复验证。)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观察刺猬冬眠的经过和新发现。(2)自由读第四段。这段讲什么?“荡然无存”、“野性难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交情荡然无存,又变得野性难驯的?‘(完毕冬眠,恢复了它的生理机能。)2.研究方法。(1)重新默读课文,考虑;《冬眠》介绍了几个知识要点?研究动物冬眠有什么意义?《冬眠》和《养花》、《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我们今后学《冬眠》一类的科普说明文,一般要抓住哪些学习?(写法不同:知识点正确,表达准确,常举例和数字说明。学科普文要抓:讲述的知识点;说明的写作方法。)从课文看,作者是个怎样的人?我们有一只刺猬和作者有一只刺猬,有哪些不同?我们可以从作者身上学到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3.稳固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6题。(2)在以下各题中任选两题作业。①作业本上第7题。②写句子:荡然无存--野性难驯--即使也至少③以《当人类掌握休眠机密后》为题写一篇短文。④介绍一种动物休眠的趣闻。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教学目的1、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3、能背诵“日积月累”局部。教学重难点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教学媒体准备使用准备“爬山虎”图片,提早布置学生观察感兴趣的事物。教学过程一、读读写写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⑴自由读记,标出本组所学生字。⑵小组读认,读中正音。⑶全班交流读,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2、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再次识记。3、听写词语,注意书写正确标准。(自我表现)4、选择两个词语造句。(小组交流)二、读读记记1、读中正音: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⑵齐读。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意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2、解疑说话:⑴提出不懂的词语,共同交流解题。⑵自由选择一组词,说一段话。三、我的发现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2、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细腻之处。3、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么细致、详细?4、分角色读“小林”“小东”的话。5、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课后从其他阅读材料中摘录类似的语句,积累在摘抄本上。四、成语故事1、认识事物需要对某一事物进展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学生通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化的印象?4、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明白“观察”与成绩的必然联络。)5、交流成语含义。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胸有成竹”的意思。五、日积月累1、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作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2、学生小组内读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老师巡回倾听,给予帮助。3、抽读正音。4、细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5、熟读成诵,吟唱成诵。6、拓展:课后有兴趣的话,用一种花名,按照短文的句式说两句话。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学习目的1.回忆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2.积累读书方法。课时布置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俺们学习了几篇写俺们同龄人生活的课文,俺们深深被感染了。课文中的那些事,好似就发生在俺们的身边,读起来非常亲切。说说课文中的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亲切,给你留下了深化印象?2.同学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1.导语:作者怎样做到让文章这样亲切感人,打动俺们呢?2.同学发言。3.归纳:〔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方,《祖父的园子》里,把“俺”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俺们觉得写的就是俺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以才打动了俺们,感染了俺们。〔2〕作者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方《童年·冬阳·骆驼队》中对“俺”模拟骆驼磨牙动作的描写。由于作者描写细致,所以更能表示童年的天真无邪。〔三〕交流读书方法1.导语:那么,俺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2.同学发言。3.归纳: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其次要深化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出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想象假设是自身将会怎么做?把自身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络自身的生活实际,把自身的真实感受读出来。二、日积月累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句子大意及出处。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研讨。3.指名读,注意句子的节奏、韵律。4.交流句子含义。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俺力求进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那么到老的时候,懊悔也无济于事。第四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辞别少年光阴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俺将不时地追寻、探究。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聚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5.说说从这些句子中受到怎样的启示,准备把哪些话语送给谁,为什么。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要求读出感情。7.交流课外搜集的的类似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8.齐读日积月累中的语句,并默记心头。三、课外书屋1.师: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有听说过这本书吗?2.同学互动介绍该书内容简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两部作品──《在人间》与《俺的大学》。大致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3.师生根据自身已有的阅读经历推荐其他名人、伟人传记,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同学阅读时参考。4.老师小结,完毕本课时教学。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教学目的1.通过交流,掌握名著的方法与技巧;能猜出古代名词的意思,结合前后文描写猜出词语的意思,以及通过描写猜出人物,并从中掌握一定的技巧。2.通过朗读,理解古诗《鸟鸣涧》,想象其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走进四大名著,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困难,惜红楼梦残。如今,我们一起来回忆梳理一下吧!二、交流平台。(出示“交流平台”内容)1.本组课文不同于现代文,所以一些语句我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假如我们能掌握一些技巧,就能使阅读更加顺畅。大家回忆一下,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们都用到过哪些方法来理解?(猜读、略读、跳读)2.通过“交流平台”理解猜读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想语句的意思)如何略读和跳读?(遇到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只要知道大概意思就好)3.除了猜读、略读和跳读三种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来理解课文。(借助资料理解历史背景;结合电影、电视剧等影视资料)掌握了以上几种方法,相信大家以后再阅读这类文章时,一定会更加顺畅。三、词句段运用。1.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我们还遇到了不少难以理解的词语。(出示“榜文、客官、印信”等词语)你能说说这些词语的大致意思吗?榜文:古代指文告。客官: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印信:官府的印章。驿站:古代人们外出,中途供人短暂停留休息的地方。伙计:旧时指店员或长工。郎中:古代的医生。店家:古代的店主人。客舍:古代的旅馆。货郎:古代指卖东西的人。墨客:古代指文人。2.(出示第二题句子)读句子,想一想,如何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1)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2)喜不自胜:快乐得自己都觉得受不了。(3)瞑目蹲身:闭上眼睛,蹲下身子。(4)拱伏无违:伏在地上,向上朝拜,没有违抗的。(通过联络前后文可猜出词语的意思;先理解某一个字的意思,再放回词中整体理解。)3.(出示第三题句子)猜猜这三个句子描写的都是谁,并说说理由。(1)孙悟空。(重点词:金箍棒)(2)诸葛亮。(重点词:头戴纶巾)(3)武松。(重点词:万夫难敌)四、日积月累。1.(出示相关资料)走近作者王维。2.齐读古诗,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鸟在山涧中鸣叫。)诗歌题目直接给我们提示了答案。(板书诗题)3.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桂花,春山,月,山鸟,春涧)从诗的描写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夜深人静,桂花飘落,空山中升起了一轮圆月,被惊飞的鸟儿在这里鸣叫着。)这个意境美不美?(美)假设你此刻身处其中,你觉得享受吗?(享受)4.(播放纯音乐)让我们随着这悠扬婉转的曲调,一起朗读古诗,感受这美丽的夜晚,聆听鸟儿的歌声吧!5.从诗的描写中,你发现了什么?(诗中有静态景,也有动态景。)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描绘了春夜山中空寂、幽静的风光。)6.这首诗中,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呢?(想要表达对山中春景的喜欢之情以及陶醉其中的心境。)7.带着这种感情,让我们再一次朗读古诗,感受诗中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五、小结。从古典名著到古诗文,无不展示着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的长河中,还有许多珍宝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究。教学反思1.引导学生有效交流,使学生掌握了名著的方法与技巧,为学生进一步阅读名著打好了根底。2.分析^p了名著的语言特点和人物形象,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名著的魅力。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和搜集资料理解西部,理解西部的过去与今天,历史与开展。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品味语言的优美,体会含义深化的句子。【教学时间】6~8课时。【教学过程】一、自由阅读导语和1~4课,课后资料袋以及P168补充阅读材料《____古城》1、认识生字,自己勾画喜欢的词语。2、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明确关于西部的话题。3、聊一聊:通过四篇课文,你对祖国的西部有了哪些理解?地貌,气候,风俗,历史,开展……二、提问关于西部,你还有哪些话题愿意和大家交流?你还想理解些什么内容?在笔记本上进展罗列:草原风景蒙古族的生活丝绸之路匈奴族的迁徙张骞出使西域西域部落建立兵团(解放军进疆)青藏铁路____藏教寺庙……三、网上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及图片,重要的.在笔记本上做简要记录,同学之间做交流四、处理精读课文1、《草原》:⑴明确:课文从两局部内容入手,草原的风光迷人;草原人热情好客。⑵体会:静态的景物描写;动态的迎客场面。2、《白杨》:⑴生存环境──茫茫戈壁,渺无人烟⑵明确:白杨的形象外型──高大挺秀,笔直个性──坚强、不动摇、适应力强⑶明确:写白杨是为了突出像白杨一样坚强英勇扎根边疆的建立者,结合阅读链接内容(____《帐篷》)明确借物喻人的写法。3、学生解决课后练习,老师做适当指点。4、背诵描写草原和白杨的有关段落。五、处理略读课文1、《丝绸之路》:借助标志性词句进展分段训练。明确作者以回想的笔触描写了发生在公元前1___年的东西方交流的一个场面。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教材说明本次习作的内容为选题作文。教材由五局部内容构成:第一段说明了本次习作的主题范围。第二段和第三段是本次习作的两方面选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方面,展开来写。第四段讲明了要联络实际生活,写清楚,并有真情实感。第五段是对题目的要求,学生可以自拟题目,自由发挥。教学建议〔教学目的〕1.联络学生自己的实际详细事例,写出真实的心理感受。2.初步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才能。〔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要点、联络实际详细写出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预习习作教材,准备要写的内容。〔教学时间〕建议本课教学3课时。〔操作要点〕1.指导。⑴理解题意,明确习作主旨,弄清写什么。出示习作要求,让学生认真考虑:①什么是选题作文?②这次作文写什么?学生经过认真考虑之后会有一些初步的理解和体会。在明确写作目的的根底上,老师适时帮助学生归纳整理:这次作文是以写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和感受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要把真实的事例详细地写出来,然后分析^p这个事例,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⑵指导写作。学生在理解习作要求后,组织学生选择话题,并在小组内讨论。以某个学生的详细事例为讨论内容,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详细事例中得出个人的心得体会。这些个人感受可以不同,这样做是为了营造一个讨论的气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欲望、开扩写作思路,取长补短,使学生可以顺利完成习作。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对一些在认识上有偏激的学生加以正面的指导,使学生都能对本次的习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写法上注意在记事的同时写出各阶段的心理想法。2.学生动笔打草稿。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遇到不会的字要及时。在学生写作期间老师要进展巡视,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及时进展解答。3.讲评。首先要综合评述本次习作情况,着重评述两点:⑴是否按照习作训练要求去写。⑵重点局部是否写详细了。详细讲评可采用“比照式讲评”或“开放式讲评”。“比照式讲评”即选择一至两篇优秀的文章在班级朗读、让学生评价,说出它们的主要优点及缺乏之处,再出示个别较差的片段,师生共同进展评改。然后学生阅读自己的作文找出问题,认真修改。“开放式讲评”即引导学生互相品评,自由交流,让学生在自我修改中进一步感悟写作方法,进步表达才能。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教学目的1.认识“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三首古诗,分别是什么呢?(生答)这三首古诗,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天真无邪的童年光阴。但是,你可曾想过,在这种和平宁静生活的背后,有边关塞外无数将士在浴血奋战。(我们把表现这些内容的诗,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古诗三首》。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齐读三首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2.(出示生字词)着重指导。(1)学生交流识字,轮流读词,师正音。(2)注意区分形近字“摩”和“磨”。3.分小组再次齐读三首古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读完三首古诗,再与前面我们所学的三首关于童年的古诗相比拟,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语言比拟严肃,注重环境描写。)2.如今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参军行》,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吧!(1)(出示相关资料)理解诗人王昌龄。(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题“参军行”,初步理解古诗内容。(3)(齐读古诗第一、二句)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边塞诗,诗的第一、二句,集中写了边塞之景,诗中描写了哪些边塞的景物呢?(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奇丽壮阔,苍凉雄浑)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讨论探究:抓住重点词“暗”“孤”)这两句诗突出了什么呢?(环境恶劣;战争惨烈;戍边将士的孤立无援)如今我们已经抓住了这两句的主要情感,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青海湖上空连绵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从这座孤城可以远远望见玉门关。)(4)假如你是戍边将士,此刻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想些什么?(快点回家)那么,诗中的将士又在想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齐读第三、四句)第三句主要写了什么?(战士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然而,即使战争如此惨烈,他们还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打败敌人,誓不返回家乡。突出了戍边将士为了保家卫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大敌当前时决心奋战到底的豪情壮志。四、小结诗人在描写战争时,先描绘边塞风光以渲染战争气氛,再集中概括戍边战士长期战斗的艰辛生活及誓死破敌的豪情。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将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试着背诵这首诗吧!-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参军行》,在那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中,感受到了戍边将士誓死破敌的决心和爱国热情。如今,让我们再一次背诵这首诗,体会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2.接下来我们要来学习另外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解背景1.(出示资料)理解诗人陆游。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内容。3.这首诗的诗题很长,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时间:秋夜将晓。地点:篱门外。事情:迎凉有感——一阵凉风吹来,心中产生一阵伤感。)所以简单来说,题目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景?(漫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巍峨的华山直上云天。)从句式上看,你发现这两句诗有什么特点?(句式一致。)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对偶)。除此之外,这两句诗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大)2.这两句诗写了奇伟壮丽的山河,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美丽。然而,如此大好河山,却沦于敌手,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写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宋朝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满怀希望地望着南方,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如此一年又一年。)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人民的伤心欲绝?(泪尽)大好河山,沃土千里,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然而,他们的愿望却一次次落空,这是多么令人心碎啊!4.自由读诗,体会其中的情感,并背诵全诗。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诗,一首写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另一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如今,我们来学习最后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看看这首诗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吧。(板书课题)2.(出示资料)理解诗人杜甫。3.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763年春天。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史称“安史之乱”。763年,“安史之乱”完毕。流落梓州、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叛乱已平的消息,想到终于可以返回日思夜想的家乡,不禁满怀欣喜。于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4.反复诵读,感悟诗情。(1)感悟“悲喜交集”。由于“安史之乱”,杜甫被迫流落他乡,艰辛备尝。而这时突然传来捷报,诗人回想自己漂泊辛苦和黎民疾苦,不禁“涕泪满衣裳”,这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让我们试着体会这种情感,再读诗歌。(2)探寻“喜欲狂”。师:诗人的“喜欲狂”表如今哪里?生1:他“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师:杜甫是一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读书人,这么爱读书的人如今竟无心读书了,这是多么反常的举动啊。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中,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生2:从“放歌”“纵酒”,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师:杜甫当时已经52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又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师:诗人是为何事、何人而“喜”呢?生1:他为战争完毕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生2:他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师:他为战乱平息、国家安定而喜;他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在这“喜”中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忧国忧民之情。五、小结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看到了古代边关的烽烟四起,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到了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教学反思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容,在学最后一首诗时,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并体会情感,做到读思结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两首古诗在内容上是有联络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在学习课文时,既可以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进展比拟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而不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又可以重点学一首,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一首。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才能,所以两种教学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牧童》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环节: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乱,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相信通过这一段导语,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起来,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想知道神仙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要投其所好,赶紧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朗读,到达对古诗的初步理解。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通过以上的三读,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自己的这种理解到底准不准确,这时候需要老师适时的点拨,很自然的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这个环节可以分四步进展: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3、根据学生答复,老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1、老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两首诗都是叙事诗,有的融景于事,情感是淡婉的,不是激昂的,所以在读的时候突出故事的特点,突出事情的兴趣。在熟读的根底上,让学生把古诗正确地背诵下来。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总结学习方法刚刚我们通过初读诗句──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下面由学生自学《舟过安仁》。〕六、课外拓展1、课外读读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员工聘用合同范本3篇
- 汽车维修质保协议模板 范本版
- 留守儿童监护及社会保障服务协议2024年
- 装修工程监理合同范本正规范本版
- 《中国医药市场现状》课件
- 土地借用协议完整版
- 2024年度商业地产买卖与融资租赁合同
- 铝板及其制品购销合同2024
- 斜视术后护理查房
- 《工程测量案例》课件
-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计算
- 精益生产成熟度评估表
- 化工仪表基础培训调节阀
- 视觉设计行业SWOT分析报告-第2篇
- 伪装隐身技术
-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示范公开课教案
- 富宁县方鑫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毛姐山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1000个好听的男孩英文名字大全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第五章 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
- (57)-25.2.1五味子与五倍子
- 企业文化、廉政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