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汇总训练-专题10-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含答案)_第1页
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汇总训练-专题10-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含答案)_第2页
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汇总训练-专题10-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含答案)_第3页
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汇总训练-专题10-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含答案)_第4页
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汇总训练-专题10-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训练10一、选择题1.<2017·XXXX全真模拟一,24>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①科学家的研究都有自觉的世界观指导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表明④;哲学家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物理学和心理学等的实证建筑表明②;①错在"都有";哲学有正误之分,③错误。答案:D2.<2017·XXXX一测,23>柏拉图认为处于变化之中的事物不是真正的存在,持这种理念的人会认为下列哪项最真实<>A.一棵树B.勾股定理C.儿童的照片D.关于车的概念解析: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这条定理是既定的、不变的,按照题干中柏拉图的观点,勾股定理是真正存在的,B当选;A错误,一棵树从生根到发芽再到枝繁叶茂,是处在不断生长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的;C错误,人的照片虽然定格了人一瞬间的样子,但照片会随着时间变得陈旧褪色,即不断发生变化,排除;D错误,语言文字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关于"车"的概念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更新,"马车"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答案:B3.<2017·XX省XX市考前模拟>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虚拟环境,通过虚拟现实显示器为人们提供沉浸体验;增强现实技术则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等叠加到现实环境中,通过增强现实显示器来丰富人们的现实感。根据描述,两种技术的区别是<>A.是否发挥意识的创造性B.是否看到真实环境C.是否有虚拟信息的存在D.是否以现实为基础解析:通过特定的显示器,虚拟现实技术让人们看到的是虚拟环境,增强现实技术让人们看到的是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结合。答案:B4.<2017·XX省XX市二模>阿尔法围棋<AlphaGo>作为谷歌开发的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日前以4∶1总比分击败韩国棋手李世石,引发热议。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认为,电脑战胜人类只是时间问题。法国围棋队主教练樊麾说,我们面对新生事物要放宽眼界,毕竟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是机器学不会的。材料表明<>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②人工智能将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最终取代人类③人工智能的发展否认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④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能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和法国围棋队主教练樊麾对人工智能的不同认识说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①符合题意;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人类能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④符合题意,②③是错误的。答案:B5.<2017·XXXX二模,20>根据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近几年来中国共产党每年都会颁布用于指导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从这些文件的标题上看,其具有显著的现实性和时代性,如下表所示。2017年《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6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5年《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XX《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XX《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上述材料可以体现的哲理有<>①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规律的前提和基础③意识依赖于物质并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④不同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根据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近几年来中国共产党每年都会颁布用于指导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表明意识依赖于物质并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③当选;近几年的"一号文件"均是加快农业发展,但侧重点不同,这表明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当选;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②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④不当选。答案:A6.<2017·XX天一大联考期末,10>下面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具有主体差异性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解析:在风雨里撑着"希望"的伞,勇往直前,说明虽然客观环境艰难,但仍怀抱希望,体现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A正确。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B错误。C与题意不符。D表述不科学。答案:A7.<2017·东北三省三校一模,10>司马迁在《史记·天宫书》中记载:"黄帝,主德,女主象也。"现代史学家中也有人认为,黄帝生存的时代为母系氏族时期,拥有至高无上权位的黄帝应该是女性。后来由于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在一些历史记载中黄帝被改为男性。这表明<>①通过历史文本、历史学家可以完全还原历史,公正而合理地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②纯粹客观的历史事实是不可知的,但可以通过考古等方式对历史事实进行佐证③历史是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历史文本的记载并不影响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④历史文本对同一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记录因不同的主观选择可能出现不同的观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通过历史文本、历史学家不一定能够完全还原历史,公正而合理地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排除①。纯粹客观的历史事实也是可知的,②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D8.<2017·XXXX一模,20>华北某市法定供暖时间为每年的11月15日至3月5日,已沿用40年。随着气候条件和百姓生活条件的变化、"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的规定面临着"是否需要变一变"的问题,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④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①不属于辩证唯物论;随着气候条件和百姓生活条件的变化、"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的规定面临着"是否需要变一变"的问题,这表明规定要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思维可以正确反映存在,②③符合题意;④与材料中心不符。答案:D9.<2017·XX重点中学盟校第一次联考,23>下图<文:"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中的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尊重客观规律性,顺势而为B.发挥主观能动性,绝处逢生C.矛盾具有特殊性,居安思危D.实践具有社会性,因时而变解析:漫画寓意在于对绝境不能绝望,答案为B;A、C、D与漫画主旨不符。答案:B10.<2017·XXXX二检,9>习近平主席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作为近期的一句流行语,被写入了许多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下列说法与"撸起袖子加油干"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①天上不会掉馅饼②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③不忘初心,继续前进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③不能体现实践的观点,故排除。①②强调要发挥实践的作用。④强调的是意识的作用,故排除。答案:A11.<2017·XX潍坊一模,9>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做好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的,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一修改表明<>A.对抗战历史的认识受到现实实践水平的限制B.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对抗战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D.尊重抗战历史事实是认识发展变化的目的所在解析:对抗战历史认识的变化主要是受到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因为受现实实践水平的限制,A项不选;由"八年抗战"变为"十四年抗战",这表明人们的主观认识应该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相一致,B项正确;对抗战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不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C项不选;认识发展变化的目的是推动实践的发展,D项错误。答案:B12.<2017·XX襄阳一调,23>"吃一碗方便面需排毒32天","在外太空没有地心引力","闪电不会击中同一个地方两次"这些都是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甚广,被网友相信但最后却被证实是谬误的"科学"流言,传播的速度和途径更快更广更蛊惑人。从哲学角度看科学流言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是<>①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②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④复杂事物的本质暴露需要一个过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吃一碗方便面需排毒32天""在外太空没有地心引力""闪电不会击中同一个地方两次",这一些伪科学是人为臆造的,说明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复杂事物的本质暴露需要一个过程,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D二、非选择题13.[2017·XXXX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令人耳目一新,让广大观众享受到了具有高品质的诗词盛宴,并引发一股诗词热潮。"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面对沧桑巨变,传承者怎样才能把古人与今人、彼时与此时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从而创造无障碍传递、有兴趣接受的适宜环境和氛围?《中国诗词大会》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李杜诗篇"具备适宜的"时代口感",使人对中国诗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该电视节目的"火",实际上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渴求。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结合,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诗词的美好。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央视是如何找到"生活化"传承方式的。解析:首先审设问,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属于第2单元即唯物论和认识论知识。面对沧桑巨变,传承者怎样才能把古人与今人、彼时与此时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从而创造无障碍传递、有兴趣接受的适宜环境和氛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相结合;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答案:①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央视抓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结合。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央视研究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实际,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坚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面对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央视立足社会实践的变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较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的问题。14.<2017·XX省XX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王阳明是明代大思想家,其心学集儒、释、道之大成。王阳明立下了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综观王阳明的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乃其总纲和终极指归。心学认为的知,指知识、信念,主张通过实践和领会才能实现其价值。道德修养和实践行动方面要将知和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所以知与行必然是一个过程。通过实践后形成的主观信念具有多样化,主体是实践过程中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挑选既有利于自己的实践行动,又不违背社会规律的准则作为信念的内涵,将知善知恶、为善去恶付诸行动之中,这就是致良知之学。应用致良知之学,在社会行为中为善去恶,在知行合一中充分开启、扩充、运用正能量。今天,弘扬社会主义友善精神,需要继承心学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1>弘扬社会主义友善精神,需要继承王阳明心学"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观点分析为什么心学的知行合一必然是一个开启、扩充、运用正能量的过程。解析:第<1>问,该观点强调了王阳明心学对于我们弘扬社会主义友善精神的作用,所以首先回答文化的作用,尤其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因为设问中强调的是"友善精神";其次,王阳明的思想属于传统思想,所以我们要回答传统思想的重要性;最后回答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继承王阳明心学精华思想,有助于文化创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第<2>问,首先调动知识,实践的知识包括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征、实践和认识的特征等知识。其次,结合设问分析即可。我们对心学的知行合一的观点加以开启、扩充、运用,是因为实践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我们要选择既有利于自己实践又符合社会规律的结果,开启、扩充、运用正能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要把心学主张通过实践在社会行为中为善去恶;最后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主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约,在知行合一中,形成的信念经过判断、选择,区分善恶,开启、扩充、运用正能量。答案:<1>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和思维。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道德修养。②传统思想是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心学的合理思想对现今人们核心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会有深刻影响,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