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教案36-45课_第1页
员工培训教案36-45课_第2页
员工培训教案36-45课_第3页
员工培训教案36-45课_第4页
员工培训教案36-45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员工培训教案36--45课员工培训教案36--45课第36课枣21区块存在主要问题时间:9月28日地点:学习室主讲人:赵常明枣21断块位于枣园油田北部,属断层+岩性油藏,主要含油层系分布在枣Ⅲ油组,含油面积1.91Km2,动用地质储量447万吨,单井平均油层厚度19.5m。原油物性较差,表现为三高:“高比重、高粘度、高胶质沥青质”;储层中孔、中渗,构造胶结疏松,在消费中出砂严重。油井总/开日产液日产油含水累产油/水自然递减综合递减23/122602889.2%42.5164/44.211111.768.68水井总/开单井日注日注程度累积注水月注采比累注采比累计亏空16/933320205.59491.2581.629-79.9636(一)、井况问题日益恶化2023年自7-34出砂停产〔3d/t〕2023年自8-32落物停产〔3d/t〕2023自7-30井下落物〔丢手〕停产〔1.5d/t〕2023年自7-14-1套变停注〔30m3/d〕2023年自8-31套变停产〔4d/t〕2023年自8-33套漏、砂堵停注〔30m3/d〕油井停产及8-33井区的注采井网瘫痪导致油井能量下降形成的产量损失在逐渐增大。(二)、平面矛盾导致消费才能差异大(三)、层间矛盾加剧形成不利开发场面(四)、长消费周期油水井潜在隐患严重油井:自7-13K1、油井检泵周期已达1700余天。2、油井长期倒地下掺水消费。3、油井曾于2023年8月出现过杆断。油井有因倒地下结垢,检泵周期较长,躺井后有原井管柱被卡、造成大修或套变风险。第37课单井动态分析^p的根本内容时间:10月8日地点:学习室主讲人:赵常明1、根本情况介绍介绍分析^p井的井号、井别、投产日期、开采层位、完井方式、射开厚度、地层系数、所属层系、井位关系;油井所用机型、泵径、冲程、冲次,投产初期及目前消费情况;注水井井下管柱、分层情况、注水压力、层段配注和实注水量等2、动态变化原因及措施效果分析^p分析^p历史上或阶段内调整挖潜的做法和措施效果,分析^p各项消费指标的变化原因。采油井只要分析^p压力、产量、含水、油气比等变化情况;注水井那么重点分析^p注水压力、注水量、和分层吸水量等变化情况。3、潜力分析^p通过对目前消费状况的分析^p,搞清目前消费潜力。油井压裂、堵水的潜力加强消费管理的潜力放大消费压差或进步注水压力的潜力水井方案调整、细分注水潜力,改造增注潜力等4、提出下一步挖潜措施通过潜力分析^p,提出并论证改善单井开采效果的管理和挖潜第38课采油井动态分析^p的主要内容〔压力〕时间:10月15日地点:学习室主讲人:赵常明1、日常消费管理分析^p油井正常消费过程中产量、含水、流压和油气比等参数一般是比拟稳定或渐变的,假如这些指标产生了突然的变化,说明消费中有了问题,要及时分析^p,找出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2、抽油泵工作状况分析^p抽油泵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油井产量、含水和压力变化,因此有井动态分析^p要首先排除抽油泵工作状况的影响。要强调的是抽油泵工作状况分析^p,一定要结合油井产量、含水、液面和流压等资料进展综合分析^p,不能单纯地依靠某一种资料。3、油井压力变化分析^p〔1〕静压变化分析^p注水开发油田,影响油层压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井组注采比的变化。油层静压下降说明注采比下降,采得多、注得少,油层内部出现亏空,能量消耗大于能量补充,此时应加强注水;反之说明注大于采,应适当减少注水量。2〕井底流动压力变化分析^p井底流动压力是油层压力在克制油层中流动阻力后剩余的压力,又是垂直管流的始端压力,它的变化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39课油井含水情况分析^p时间:10月22日地点:学习室主讲人:赵常明注水开发油田,或油层有底水时,油井消费一段时间后就会出水,油井见水后,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p工作。含水率变化分析^p结合油层性质及分布状况,搞清油水井连通关系。b搞清见水层特别是主要见水层主要来水方向和非主要来水方向。c搞清油井见水层位及出水状况。d分析^p注水井分层注水状况,根据各层注水强度的变化,分析^p主要来水方向、次要来水方向,注水变化与油田含水变化的关系。e分析^p相邻油井消费状况的变化。f分析^p油井措施情况。g确定含水变化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第40课管理站工艺流程油井“T”接介绍时间:10月27日地点:学习室主讲人:赵常明管理一站自16-12重点串井〔井口、管线、串接、T接〕地面工艺现状。井口工艺:采油树、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标定阀门、地面地下掺水总成。油井串接情况:头井自16-12、中间井自19-10、下游自8-13-1K。管线情况:回油管线从头井自16-12到自8-13-1K是DN65玻璃钢复合管约750米,自8-13-1K至自2站集油管线是DN80玻璃钢复合管约400米,铁路涵洞处到自16-12是DN40玻璃钢复合管约350米.管线“T”接情况:串井回油管线“T”接与自2站〔DN50〕集油干线,“T”接点为DN80快速阀和单流阀各一套。掺水管线“T”接于自2、自六〔DN100〕掺水干线,“T”接点为DN40闸阀一磁。自25-12串:头井自25-12、中间井:自19-18、自21-14、自19-14,自25-16“T”接在自六站回油三寸管线上。新井自25-14单独一条管线。自七串接井:头井自25-18、中间井:自41-32、枣32在路边“T”接,与自39-30一同进入自七系统。道北串井:自19-12、自13-14、自15-12,头井自15-12、中间井自13-14和自15-12.第四十一课规律时间:11月3日地点:学习室主讲人:赵常明各个区块的油水井都有自己不同的消费规律枣35断块位于枣园油田自来屯构造李天木断层下降盘,属于火成岩裂缝储集。是一个构造层状玄武岩裂缝性稠油油藏。断块主要含油目的层为Es3玄武岩,含油面积2.4Km2,地质储量716×104t,油藏埋深1470~1695m。枣35断块为正常温度、压力系统,地温梯度为3.8℃/100m,油层温度60℃,地层平均压力系数为1.121,原始地层压力17.5MPa。目前和消费现状1.油层压力低,原油物性差,粘度高,含蜡低。2.注水压力低,累计注采比失衡。3.油层埋藏浅,油层温度低。4.层间矛盾突出,注入水洗油效率低。三,枣35区块如今存在的问题:1.低采收率,低采出程度6.54%。2.形成大片死油区,〔在25-23注蒸汽时已表达出〕3.剩余油集中在区块的高部位。4.层间浸透率,厚度差异以及低渗裂缝性油藏造成了明显的水窜。〔扫油面积系数很低〕枣21,消费枣三层位,它的特点是原油粘度高,油稠,出砂严重,地层胶结疏松,易导致套变事故,开采方式用水压驱动枣32,属于高凝油油藏,高含蜡,如今属于弹性驱动,产量不断衰竭,____量补充,产量逐渐下降。第四十二课如何认识一口井时间:11月10日地点:学习室主讲人:赵常明要认识一口井从地面、井筒,地层几方面着手,其中最难是它的动态变化过程今天重点介绍井筒方面一、井身构造图相关术语1.油补距、套补距的意义及用处。2.套管种类:〔什么是二开井,什么是三开井〕介绍几种常见的完井方法。3.油层顶界和底界的意义〔油层中部深度〕有何作用。4.有效厚度,砂岩厚度5.水泥返高,及要求。〔100——150m〕6.完钻井深,套管深度,人工井底。二井筒内工用具1,抽油井筒设计:丝堵〔喇叭口〕筛管、尾管的作用。1.注水井井筒〔笼统注水井和分层注水井〕2.电泵井井筒设计:电机、保护器、别离器、多级离心泵、单流阀、泄油阀的位置及作用。3.抽油泵工作原理。三井筒内管理1.井筒状况:理解有无套损、套变。2.理解有无落物、鱼顶位置,距油层顶界及底的间隔。3.理解历次冲砂、情况,是否冲到人工井底。4.理解有无丢手等井下工具,油管锚。这些都是为油水井措施增产、增注以及转采、转注提供根据。第四十三课离心泵汽蚀的识别及排除时间:2023年11月17日地点:学习室主讲人:王群龙判断离心泵汽蚀的方法:离心泵的汽蚀在消费中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离心泵汽蚀现象发生时,运行的震动与噪音明显增大,泵出口压力表波动,泵压下降,排量降低,泵效降低,翻开放空阀门,有气体排出,汽蚀对泵上零件、叶轮、叶片以及导叶、口环等会造成损害,因此,发现汽蚀现象应及时排除。排除方法如下:1、保持大罐液位,保证泵吸入压力和吸入量,合理设计进口流程。2、在减少泵管压差时,不可将泵压控制的太低3、启、倒泵时,要放净泵内气体,吸入压力过大时,不宜放太大排量4、在运行中,发现细微汽蚀可采取进步水位、缓慢进步泵压和降低排量的方法,直至汽蚀消失5、假如发现汽蚀严重,应停泵放净泵内气体重新启动技术要求:1、检查泵进口流程设计是否能保证供液充足2、泵进口管网要确保不渗漏,应认真检查3、大罐液位要到达泵吸入压力和吸入量4、启泵、倒泵时必须放净泵内气体第四十四课油水井动态分析^p一、自7-12-1动态分析^p主要讲解自喷井自7-12-1与相关注水井自6-32的对应关系,在注采过程中,注水井对自喷井的影响程度,以及注水井水量调整的根据。二、自16-12单井动态分析^p主要讲解自16-12在放层后的产量上升及后期护理工作。三、自6-14单井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