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必修1教案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课标内容】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相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相识化学变更的本质。2.相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洁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探讨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3.相识并观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4.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5.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6.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7.正确相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能运用所学学问说明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赞许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学目标】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驾驭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相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探讨的作用。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3.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洁计算。4.知道固、液、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初步学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进行简洁的计算。5.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6.能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等概念说明一些实际的问题。7.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初步相识氧化还原反应。8.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9.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识并观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设计思想】本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去相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物质,就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化学学科已经为改善人类的生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还将起着更大的作用。从而在中学化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就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异与和谐,培育和发展学习化学的爱好。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意把握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协调和统一,力求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课时支配】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课时物质的量2课时物质的聚集状态1课时物质的分散系1课时【教学方法】以化学多媒体试验室为主要授课地点,以讲授法、探讨法、探究性学习及多媒体、网络的应用等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为主要授课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习、体验和应用化学科学。【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以纸笔测试评价和平常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纸笔测试和平常活动表现各占50%。【教学设计】【课题】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2、驾驭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相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探讨的作用。3、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4、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本节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相识化学物质。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树立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物质观【新课标】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依据试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教学难点】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教具打算】多媒体投影仪【课时支配】1课时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年的化学,对化学有怎样的理解?美国化学会前会长曾这样形容化学,说它是一门中心的,好用的,创建性的科学。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化学的发展史。现在每年新合成的化学物质已达到了100多万种。【过渡】如此繁多的化学物质,我们怎样更好的相识它们呢?由于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及性能方面往往具有肯定的相像性,这就须要将众多物质进行分类,一类一类去探讨【板书】一、物质的分类【提问】p3(沟通与探讨)【板书】物质混合物非匀称混合物匀称混合物纯净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提问】课本p3(问题解决)信任大家对物质的分类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相识,但仅仅是物质进行分类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须要进一步探讨这些物质类型之间的转化规律。【板书】二.物质的转化【过渡】初中我们就学习过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规律,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遍【板书】【例】依据这张关系表,我们来看P5钙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图,写出化学反应【提问】请把这些反应按初中所学的四种反应类型分类这些反应中那些化合价发生了变更【过渡】我们把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更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比如,钙和氧气的反应就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钙的化合价上升作还原剂,氧气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这里我们又找到一个划分化学反应的方法【板书】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本质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过渡】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将在专题2中进一步的介绍【化学史话】【思索】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液态氧,汽水,干净的空气,纯净的盐酸,冰水混合物,干冰,铁矿石,金刚石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置换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化合反应不行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D.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行能是复分解反应【小结】【作业】信息博览1.反应规律在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和理解金属活动性依次表的基础上,重点驾驭以下两种重要反应类型的规律与条件。(1)置换反应的规律与条件规律反应条件H2+金属氧化物→金属+水(1)加热;(2)K、Ca、Na、Mg、Al等的金属氧化物除外碳+金属氧化物→金属+CO2(1)高温加热;(2)K、Ca、Na、Mg、Al等的金属氧化物除外金属+酸→盐+氢气(1)因浓硫酸、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2)在金属活动性依次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金属+盐→新盐+新金属(1)盐可溶;(2)在金属活动性依次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后面的金属;(3)钾、钙、钠很活泼,在盐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金属(2)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与条件规律反应条件酸+碱→盐+水中和反应,有水生成,一般能发生酸+盐→另一种盐+另一种酸(1)盐中不溶于酸的BaSO4、AgCl等除外;(2)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气体或水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1)反应物都可溶于水;(2)生成物中要有沉淀盐+盐→另两种新盐(1)反应物都可溶于水;(2)生成物中要有沉淀2.两类反应的条件:(1)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生成。(2)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问题解决: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A.肯定是一种单质B.肯定是纯净物C.肯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分析:只含一种元素,肯定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但可能是一种单质,如H2,为纯净物;也可能不是一种单质,而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或O2和O3等。答案:D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1)硫在氧气里燃烧(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学生自由探讨:对上述5个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可能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是不是化合反应:化学反应(1)、(2)、(3)、(4)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反应物的特点:化学反应(1)、(2)为一类,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化学反应(3)、(4)为另一类,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1)、(2)、(3)、(4)、(5)为一类,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实践巩固: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爆鸣气C.自然气D.纯净的无污染的空气分析:冰和水仅是聚集状态不同,分子组成均为H2O,冰水混合物应为纯净物;爆鸣气是指引燃时易发生爆炸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自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有其他气体;纯净的空气本身就是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答案:A2.填表名称生石灰硫酸硫酸铜氖气氯化铁碳酸氢铵氢氧化钠化学式类别3.下列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1)NaCl、KCl、NaClO、BaCl2(2)HClO3、KClO3、Cl2、NaClO3(3)H3PO4、H4SiO4、HCl、H2SO4(4)浊液、溶液、胶体、水(5)空气、N2、HCl、CuSO4.5H2O(6)铜、金、汞、钠4.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CO2+H2O====H2CO3化合反应D.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解析:紧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可作出选择。但C选项是一个简洁出错的选项,因为它貌似一个置换反应。课后反思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物质的量【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1、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2、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3、体会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作用,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洁计算。2、初步培育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学问进行计算的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育学生严谨、仔细的学习看法,使学生驾驭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标】相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洁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探讨的方法对探讨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教学难点】摩尔质量和有关计算【教具打算】多媒体投影仪【课时支配】2课时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言】前面我们了解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分类和相互转化,在探讨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原子、分子的量的关系。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可以构成客观存在的、具有肯定质量的物质。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么,联系他们的桥梁是什么呢?科学上,我们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肯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量”的有关学问。【过渡】什么是物质的量呢?它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相识的对象。【板书】物质的量【讲解】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其符号为n,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四个字不能分开。长度、温度的单位分别是米和开尔文,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符号mol,简称摩。【板书】二、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过渡】既然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的,那么,物质的量的1个单位即1mol表示的数目是多少呢?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书上有关内容,并得出结论。【板书】2、1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3、1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单位mol-1。【讲解】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对6.02×1023这个数据的得出,有着很大的贡献,用其名字来表示该常数,以示纪念。【投影练习1】填空1.1molH2所含氢气分子的个数。2.2mol氢分子含个氢原子。3.1molSO是个硫酸根离子。【讲解】物质的量只限制了所含粒子个数的多少,并没限制粒子种类,所以,运用摩尔时应注明所指粒子是哪种。【投影练习答案略】【投影练习2】推断正误,说明理由。A.1mol氢×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B.1molCO2√C.1mol小米×小米不是微观粒子【评价上题,得出结论】【板书】4。运用摩尔时,必需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投影】依据摩尔的有关学问,进行计算。1.1.204×1024个H2含多少mol氢气分子?2.5mol的O2中有多少个氧气分子?3.NA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投影练习答案略】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粒子总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三者的关系为:【板书】5.【讲解】摩尔是一个巨大数量粒子集合体,可以有0.5molO2,0.01molH2SO4等,而分子、原子等,就不能说0.5个或0.01个。【投影练习】1.0.5mol水中含有个水分子。2.2mol水中含有个水分子,个氢原子。3.1molH2SO4中含有个H2SO4分子,个硫酸根离子。4.1molHCl溶于水,水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什么?它们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5.1个水分子中有个电子,1molH2O中呢?【投影练习答案略】【板书设计】 物质的量二、物质的量1.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2.1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3.1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单位为mol-1。4.运用摩尔时,必需指明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等)的种类。5.n=课后反思物质的量(其次课时)【板书】三、摩尔质量1、定义: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用符号:M表示,常用单位为g·mol-1【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练习。【问题解决】1、参考下列解题方式,完成下列计算:(1)9.8gH2SO4的物质的量。(0.1mol)(2)10.6gNa2CO3的物质的量。(0.1mol)(3)0.25molCaCO3的质量。(25g)(4)2.0molH2O的质量。(36g)【师】巡察,视察学生完成状况。【学生活动】学生汇报练习结果,老师点评。【师】请同学们完成“问题解决2”【问题解决2】2、依据上述计算,归纳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学生活动】探讨,总结练习1的思索方式,找出关系式。【板书】2、数学表达式:【问题解决3】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1)氢氧化钠和硫酸的反应。(2)氧化铁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的反应。(3)氯酸钾(KClO3)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反应。(4)过氧化氢(H2O2)分解成氧气和水的反应。【师】巡察,视察学生完成状况。【学生活动】学生汇报练习结果,老师点评。【问题解决3参考答案】(1)2NaOH+H2SO4=Na2SO4+2H2O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2(2)Fe2O3+3CO2Fe+3CO2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3(3)2KClO32KCl+3O2↑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3(4)2H2O22H2O+O2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师】请同学们自已看书,探讨教材中例题。【例题1】483g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和SO42-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所含H2O分子的数目是多少?【解】Na2SO4·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2,摩尔质量为322g·mol-1。则Na+的物质的量为3.00mol,SO42-的物质的量为1.50mol,H2O的物质的量为15.0mol。答:483g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为3.00mol,SO42-的物质的量为1.50mol,H2O分子的数目约为9.03×1024。【小结】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单位为摩尔,它表示含有肯定数目的粒子集体,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板书设计】三、摩尔质量1、定义: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用符号:M表示,常用单位为g·mol-12、数学表达式:课后反思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物质的聚集状态【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1、知道固、液、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2、初步学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进行简洁的计算。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对化学物质的相识,同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算重要的基础。【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教学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教具打算】多媒体投影仪【课时支配】1课时物质的聚集状态【教学过程】【引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很多物质,比如我们呼吸须要的氧气、补充水份的白开水、建筑用的砖头等等。它们并不是由单个原子或分子构成的,而是它们的聚集体。【过渡】聚集体常有哪些形式呢?这是我们所要相识的内容。【板书】四、物质的聚集状态【讲解】象我们刚才所举的三个例子,其实就是物质的主要三种聚集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板书】1、物质的聚集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分析】生活阅历告知我们:固体有肯定的形态,液体没有固定的形态,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态和体积;气体简洁被压缩,而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过渡】为什么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某些性质存在差异呢?这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何联系?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书上表1-3,并得出相关结论【讲解】三种聚集状态是由于在微观结构上存在差异,才导致了物质性质的不同。【过渡】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mol任何物质的粒子个数都相等,约为6.02×1023个,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构成该物质的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那么,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即摩尔体积)又该如何确定呢?【引导】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我们都可以用摩尔质量做桥梁把它计算出来。若想要通过质量求体积,还须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学生】还需知道物质的密度!【老师】请写出质量(m)体积(V)密度(ρ)三者之间的关系,[]【沟通与探讨】下面,我们依据已有的学问,来填写下表。【投影】物质摩尔质量/g•mol-1密度1mol物质的体积Al26.982.70g•cm-39.99cm3Fe55.857.86g•cm-37.11cm3H2O18.020.998g•cm-318.06cm3C2H5OH46.070.789g•cm-358.39cm3H22.0160.0899g•L-122.43LN228.021.25g•L-122.42LCO28.011.25g•L-122.42L请同学们依据计算结果,并参照课本上图1-6的1mol几种物质的体积示意图,分析物质存在的状态跟体积的关系。【学生探讨】【结论】1.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的物质,体积不同。2.在相同状态下,1mol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3.同样是1mol的物质,气体和固体的体积相差很大。【老师】请大家参考课本内容和自己计算所得数据,分析和探讨以下问题:【投影】1.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微观因素?2.当粒子数肯定时,固、液、气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3.为什么相同外界条件下,1mol固、液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不同,而1mol气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却基本相同?4.为什么比较肯定量气体的体积,要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学生活动,回答】【老师总结】1.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粒子数的多少、粒子本身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三个因素。2.当粒子数肯定时,固、液态的体积主要确定于粒子本身的大小,而气态物质的体积主要确定于粒子间的距离。3.在固态和液态中,粒子本身的大小不同确定了其体积的不同,而不同气体在肯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相同的,所以,粒子数相同的气体有着近似相同的体积。4.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很大,因此,说到气体的体积时,必需指明外界条件。【讲解】对于气体来说,我们用得更多的是气体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且外界条件相同时,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体积,这给我们测定气体供应了很大的便利,为此,我们特地引出了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也是我们本节课所学的重点。【板书】2、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讲解】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符号为Vm,表达式为Vm=【板书】符号:Vm表达式:Vm=单位:L·mol-1【讲解】1.为了探讨的便利,科学上把温度为0°C、压强为101kPa规定为标准状态,用S·T·P表示。2.气体摩尔体积仅仅是针对气体而言。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只与气体的分子数目有关,而与气体分子的种类无关。【讲解并板书】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或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约是22.4L)【投影练习】推断正误1.标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L。(×,物质应是气体)2.1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未指明条件——标况)3.标况下,1molO2和N2混合气(随意比)的体积约为22.4L。(√,气体体积与分子种类无关)L气体所含分子数肯定大于11.2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未指明气体体积是否在相同条件下测定)5.任何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L。(×,只在标况下)6.只有在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能是22.4L。(×,不肯定)【板书设计】物质的聚集状态四、物质的聚集状态1、物质的聚集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2、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表达式:Vm=单位:L·mol-1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课后反思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分散系【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2、能用物质的分散系说明一些实际的问题。3、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对化学物质的相识,同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算重要的基础。【新课标】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教学重点】胶体的概念电解质的概念【教学难点】胶体的概念电解质的概念【教具打算】多媒体投影仪【课时支配】1课时物质的分散系【教学过程】【引入】我们在初中曾经学习过有关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学问,请大家结合实例分析一下这三种混合物的特点:溶液:(如: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亮乳浊液:(如:植物油和水)悬浊液:(如:泥水)不均一、不稳定、不透亮共同点: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我们把这种混合物称之为分散系。不同点:分散质微粒大小不同通常状况下,我们把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7m的分散系作浊液;10-9~10-7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小于10-9的分散系叫做溶液。【板书】五、物质的分散系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分散剂)分类:溶液、浊液、胶体【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胶体:ppt展示【板书】2、胶体:(1)概念: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活动与探究】试验演示【讲解】通过试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用聚光手电筒照耀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板书】(2)性质:丁达尔现象【演示】ppt演示日常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设疑】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呢?【学生】用丁达尔现象加以区分【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12资料卡:胶体的应用【讲解】自来水厂用含铝或含铁的化合物做净水剂,其实是利用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到达净水的目的。【过渡】虽然胶体很重要,但我们最常见的还是溶液【板书】3、溶液【视察与思索】溶液的导电性试验【讲解】通过试验我们把可以导电的溶液叫做电解质溶液,不能导电的溶液叫做非电解质溶液。【板书】溶液: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学生探讨】为什么电解质溶液会发生导电?【分析】水溶液中的化合物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过渡】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板书】4、化合物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过渡】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的状态下电离的过程如何表示呢?【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14的信息提示【板书】5、.电离方程式NaCl==Na++Cl-H2SO4==2H++SO42-NaOH==Na++OH【板书设计】物质的分散系五、物质的分散系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分散剂)分类:溶液、浊液、胶体2.胶体:(1)概念: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2)性质:丁达尔现象3.溶液: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4.化合物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5.电离方程式NaCl==Na++Cl-H2SO4==2H++SO42-NaOH==Na++OH课后反思其次单元探讨物质的试验方法课标要求1.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别、提纯和溶液配制等试验技能。2.树立平安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平安运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试验习惯。3.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试验,记录试验现象和数据,完成试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沟通。4.初步相识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条件限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探讨中的应用。教材分析:按物质的分类和提纯→物质的定性检验→溶液的配制和定量测定的依次支配教材内容,内容由简洁到困难,难度由低到高,逐步深化。化学试验也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专题1的其次单元中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探讨物质的分别方法、物资的检验方法、溶液的配制和分析方法,能强调化学试验的重要。情感分析:本单元内容和编排给课堂教学供应了丰富的活动教材,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内容较多。教材通过试验,以“视察与思索”的方式呈现,依次引出了萃取、分液、蒸馏等重要的物质分别和提纯方法,在“拓展视野”中介绍了层析法的发展与应用。学生可以对各种方法的适应条件、操作目的进行比较和归纳。教学重点:定性和定量分析难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课时具体支配:物质的分别与提纯2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2课时溶液的配制及分析2课时第一框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学习目标学问技能:初步学会过滤、结晶、分液、蒸馏等分别物质的试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洁的物质分别、提纯的试验操作。过程方法:初步了解依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别方法对物质进行分别。情感看法:结合实际事例探讨遵守试验平安守则的重要性。树立平安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平安运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试验工作习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设计:化学探讨工业生产中常常要对混合物进行分别和提纯,如石油的分馏(放投影)。学生观看投影、教材图片,知道化学探讨和工业生产都常常要对混合物进行分别和提纯,从中体会用试验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别、提纯的重要性。我们在初中化学中也学过一些简洁的试验方法,可以用于混合物的分别和提纯。请同学回忆你了解那些分别、提纯的方法。学生回忆,举出过滤、结晶、蒸馏等多种分别的试验方法。沟通探讨:X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什么样的混合物能够用过滤方法来分别?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结晶方法来分别?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来分别?学生思索、探讨、相互沟通。知道过滤适用于分别难溶固体与液体组成的混合物,结晶适用于分别溶解度不同的物质,蒸馏适用与分别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物质等。整理归纳: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混合物的性质与分别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总结,最终得到下列共识:不同的分别方法都有肯定的适用范围,要依据不同混合物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分别方法进行分别。试验探究:请同学探讨探讨教材第21页“沟通与探究”1。同学对结晶和过滤加深理解,并初步了解试验方案的设计,巩固操作方法,理解留意事项。其次课时演示:溴水中溴的萃取试验。同学驾驭萃取试验的原理、萃取和分液操作步骤、及试验现象演示:蒸馏试验。同学通过视察与思索,了解试验仪器及其组装,加深理解蒸馏试验的原理。演示:纸上层析试验。使同学了解层析法分别混合物的原理,拓展学生的视野。(选做,条件限制可以采纳文字图片等协助材料对层析试验做简洁介绍)层析层析法也称色谱法,是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MichaelTswett发觉并命名的。他将植物叶子的色素通过装填有吸附剂的柱子,各种色素以不同的速率流淌后形成不同的色带而被分开,由此得名为“色谱法”(Chromatography)。后来无色物质也可利用吸附柱层析分别。1944年出现纸层析。以后层析法不断发展,相继出现气相层析、高压液相层析、薄层层析、亲和层析、凝胶层析等。层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如吸附力、分子形态及大小、分子亲和力、安排系数等),使各组分在两相(一相为固定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流过固定相,称为流淌相)中的分布程度不同,从而使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移动而达到分别的目的。按层析过程的机理分类:吸附层析:利用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分吸附性能的差异,达到分别鉴定的目的。安排层析:利用不同组分在流淌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安排系数不同,使之分别。离子交换层析:利用不同组分对离子交换剂亲和力的不同。凝胶层析:利用某些凝胶对于不同分子大小的组分阻滞作用的不同。离子交换层析 吸附层析 凝胶层析按操作形式不同分类:柱层析:将固定相装于柱内,使样品沿一个方向移动而达到分别。纸层析:用滤纸做液体的载体,点样后,用流淌相绽开,以达到分别鉴定的目的。薄层层析:将适当粒度的吸附剂铺成薄层,以纸层析类似的方法进行物质的分别和鉴定。纸上层析是用滤纸作为支持剂(载体)的一种色层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一般认为主要是利用混和物中各组分在流淌相和固定相间的安排比的不同而使之分别。新课标第一网
在本试验中,以滤纸上吸附的水为固定相(滤纸纤维常能吸附20%左右的水),有机溶剂如正丁醇或乙醇(都含有肯定比例的水)等为流淌相,酚酞、甲基橙混和物或红、蓝墨水混和物为层析试样。把试样点在滤纸的原点位置上,当流淌相溶剂在滤纸的毛细管作用下,连绵不断地沿着滤纸前进通过原点时,试样中各组分便随着流淌相溶剂向前移动,并在流淌相和固定相溶剂之间连续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安排。结果,安排比较大的物质移动速度较快,移动的距离较远;安排比较小的物质移动速度慢,移动的距离较近。这样,便把试样中各组分分开聚集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这种分别过程叫绽开。因此,流淌相溶剂又叫做绽开剂。
当分别的物质是有色的,如甲基橙,层析后在滤纸上可以干脆看出它的色斑。当分别的是无色的物质,如酚酞,就必需用显色剂使之显色。无色的酚酞可以用氨水使之显红色,所用的氨水就是显色剂。
纸上层析可用于化学性质相近的混和物的分别,特殊相宜于微量物质的分别和鉴别。而且运用的仪器简洁,操作比较简洁,重现性好。小结:已学混合物分别提纯的方法。分别和提纯的方法分别的物质应留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别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别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别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渐渐流出,刚好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别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别NaCl和KNO3混合物化学方法分别和提纯物质时要留意八个字“不增、不减、易分、复原”。课后反思第二框题常见物质的检验学习目标学问技能: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试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洁的试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过程方法:初步相识试验方案设计、试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探讨中的应用。情感看法: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试验,记录试验现象,并学会主动沟通。逐步形成良好的试验工作习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设计:在生产、生活及化学探讨中,人们常常须要依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请同学回忆一下,初中化学中我们接触过那些物质的检验?学生探讨。试验探究:演示:课本24页活动与探究1。依据学过的学问请同学设计试验把氯化铵、硫酸铵、氯化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化肥区分开来。通过试验检验同学们设计试验的正确性。沟通探讨、整理归纳:一些物质的检验方法。铵盐是通过铵盐与强碱溶液混合加热时有氨气放出。如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反应。(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氨气能使潮湿的红色石试纸变蓝。人们常用氨的这一性质来检验铵根离子。盐酸、氯化钠、氯化铵等溶液中的氯离子能与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上常用这种方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能与氯化钡溶液中的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人们常用向溶液中加入酸性氯化钡溶液的方法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其次课时演示: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钾、硫酸钾的焰色反应。指出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叫焰色反应。依据火焰所呈现的特征焰色,可以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沟通探讨、整理归纳: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学过的几种物质的检验方法。信息博览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常用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如红外光谱仪,原子汲取光谱仪等。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鉴别化合物和确定物质分子结构的常用手段之一。对单一组分或混合物中各组分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尤其是对于一些较难分别并在紫外、可见区找不到明显特征峰的样品也可以便利、快速地完成定量分析。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光声光谱、时间辨别光谱和联用技术更有独到之处,红外与色谱联用可以进行多组分样品的分别和定性;与显微镜红外联用可进行微区(10μm×10μm)和微量(10-12g)样品的分析鉴定;与热失重联用可进行材料的热稳定性探讨;与拉曼光谱联用可得到红外光谱弱汲取的信息。这些新技术为物质结构的探讨供应了更多的手段,使红外光谱法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无机化学、化工、催化、石油、材料、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用棱镜作为分光元件,其缺点是辨别率较低,仪器的操作环境要求恒温恒湿等;其次代是衍射光栅作为分光元件,与第一代相比,辨别率大大提高、能量较高、价格较便宜、对恒温恒湿的要求不高;第三代红外光谱仪是20世纪70年头以后发展起来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具有高光通量、低噪音、测量速度快、辨别率高、波数精确度高、光谱范围宽等优点。但是,通常的透射红外光谱,即使是傅里叶变换透射红外光谱,都存在如下不足:①固体压片或液膜法制样麻烦,光程很难限制一样,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另外,无论是添加红外惰性物质或是压制自支撑片,都会给粉末状态的样品造成形态变更或表面污染,使其在肯定程度上失去其“原来面目”。②大多数物质都有独特的红外汲取,多组分共存时,普遍存在谱峰重叠现象。③透射样品池无法解决催化气相反应中反应物的“短路”问题,使得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物种浓度较低,影响检测的灵敏度。④不能用于原位(在线)探讨,只能在少数探讨中应用。因此,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应运而生。第三框题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学习目标学问技能:1.初步学会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试验技能。2.了解生产和探讨中常常要用中和滴定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过程方法:驾驭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并以此进行溶液分析(中和滴定)情感看法:进一步相识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条件限制、试验现象分析和试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探讨中的应用。培育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试验,记录试验现象和数据,完成试验报告,并主动进行沟通。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设计:很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生产和科学探讨中常常要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定量计算,必需一个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初中化学中学习过溶液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分数是一个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但化学探讨中更须要一个可以干脆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请你设想怎样来建立这个物理量。并能进行溶液体积和溶质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学生类比到溶液的质量分数,就可以给出该物理量的定义,再与课本中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进行比较。得出清晰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公式:C(B)=n(B)/V(溶液)单位:mol/L(完成26页课堂训练1、2)课堂训练1.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取5mL该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2.从1L1mol/LNaCl溶液中,分别取出100mL、10mL和1mL溶液,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等?所含溶质各是多少克?沟通探讨:通过溶液中的反应测定物质的组成,,首先须要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标准溶液,再将标准溶液与待分析物质进行反应或进行比较,最终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确定物质的组成。演示并探讨:配制100mlL0.100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配制溶液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若取上述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25毫升未知浓度盐酸中,当滴加到盐酸刚好反应完,消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24.50毫升。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探讨任何操作?课后反思其次课时演示试验:中和滴定。探讨课本第28页“问题解决”指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探讨中常用的物质的组成的定量分析方法是对于能定量进行的化学反应,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与肯定体积未知浓度的溶液反应,试验测定完全反应时消耗已知浓度溶液的体积,通过计算确定未知浓度溶液的组成。整理归纳:1.物质的量的浓度C(B)=n(B)/V(溶液)2.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配制: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3.利用物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定量分析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4.工业烧碱2g,制成500mL溶液,取25mL可与0.1mol/L盐酸20mL完全中和,求烧碱的纯度?实践巩固1.
把49gH2SO4配成2L稀H2SO4,稀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2.
在200mL稀盐酸中溶有0.73g氯化氢气体,求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3.
在标准状况下,11.2LNH3溶于水,配成400mL溶液,此氨水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4.
37%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求其物质的量浓度?5.配制500mL0.2mol/L硝酸溶液,须要密度为1.4g/cm3的65%的硝酸多少毫升?课后反思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课标内容】1.通过试验了解氯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相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依据试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标】1.了解从海水或海产品中提取氯、溴、碘单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知道氯、溴、碘单质的性质及其差异,相识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2.知道如何区分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能简洁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标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通过探究试验,了解试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化学试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试验是探讨和相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4.通过视察、分析试验现象,增加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5.通过学习,相识到海水是人类的珍贵自然资源,培育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课时支配】氯气的生产原理2课时氯气的性质2课时溴、碘的提取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1课时【教学方法】以化学多媒体试验室为主要授课地点,以讲授法、探讨法、探究性学习及多媒体、网络的应用等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为主要授课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习、体验和应用化学科学。【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以纸笔测试评价和平常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纸笔测试和平常活动表现各占50%。【教学设计】第1课时【课题】氯气的生产原理(1)【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及氯化钠的用途。2.驾驭氯气的生产原理——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3.驾驭氯气的工业制法。4.通过引导学生视察试验,分析演示试验现象,培育学生视察和分析问题实力。【教学重点】氯气的生产原理和工业制法【教学难点】饱和食盐水的电解反应【教学手段】运用课件和演示试验【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创设情景]请同学们观看关于“浩瀚的大海”、“海水晒盐”、“氯气的用途”等图片或录像或Flash动画。[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浩瀚的大海中原委隐藏着哪些物质吗?请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海水中主要含有的物质和各元素的含量。〖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或录像片段或Flash动画,知道海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氯化钠,氯气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进而产生“人类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并生产氯气的”的问题。〖老师活动〗老师归纳并展示海水中的资源资料:1.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它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盼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海水中的主要元素及含量如下表:元素浓度(mg/L)元素浓度(mg/L)元素浓度(mg/L)Cl19350Br67Ba0.03Na10770Sr8Mo0.01Mg1290B4.6U0.003S885Li0.17Ni0.002Ca400Rb0.12Co0.0005K380I0.06Au0.0000042.海水中氯化物的含量相当高。海水中的氯化物主要为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钾等。地球上99%以上的溴隐藏在大海中,海水中溴的总储量高达1×1014t,因而溴被称为“海洋元素”。此外,海水中还含有丰富的碘元素,据估计,海水中碘的总量可达8×1010t。3.若将海水中的盐结晶后平铺于陆地上,地球将增高150米。〖调查探讨〗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人们是如何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和运用氯化钠的。将有关的状况与同学沟通探讨。〖老师活动〗请同学们观看氯碱工厂生产氯气的流程图(或录像、Flash课件等),或沟通探讨参观氯碱工厂的收获,及在网上查阅到的氯碱工厂的生产原理。〖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录像片段或课件等,产生“氯气的生产原理是什么”、“试验室如何按工业生产氯气的原理制备少量的氯气”等问题。〖老师活动〗[演示试验]1.与学生一道完成教材中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试验。试验内容包括: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试验装置的连接。接通直流电源进行电解。检验倒扣在a导管上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视察b导管中气体的颜色。2.引导学生视察试验现象,启发学生思索回答试验中产生的问题,形成科学的结论。〖学生活动〗1.视察并记录试验现象。2.依据试验现象分析思索问题:(1)电解过程中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什么?(2)试管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3)如何检验倒扣在a导管上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3.对电解试验现象进行分析,写出电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师生互动〗[探讨小结]一、氯气的生产原理1.电解饱和食盐水试验试验现象结论通电后铁钉和碳棒上均有气泡产生通电后有气体物质生成将铁钉上方收集到的气体靠近火焰有爆鸣声。有氢气生成用手轻轻扇动在碳棒上方收集到的黄绿色气体,闻到有刺激性气味;潮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有氯气生成插入铁钉的溶液变红色。有碱性物质生成2.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老师活动〗[问题情景]在工业上,氯气的生产是通过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实现的,而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是在什么样的设备中进行的呢?〖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并联系氯气的生产原理进行探讨。〖老师活动〗[展示课件]请同学观看“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图片、录像或Flash课件。[归纳概述]在工业生产中,电解食盐水常在电解槽中进行。为避开电解产物之间发生反应,常用石棉隔膜或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分隔成两部分。阳离子交换膜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它只允许阳离子(Na+、H+)通过,不允许阴离子(Cl-、OH-)及分子(H2、Cl2)通过。〖调查探讨〗依据氯碱厂原料和产品的性质,你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和贮运时应留意哪些问题?氯碱厂的厂址应如何选择?〖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上述问题,并将获得的信息与同学沟通探讨。〖老师活动〗1.老师对学生探讨的结果作出评价。2.老师对上述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厂址的选择:现代化工生产要求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厂址选择涉及原料、水源、能源、土地供应、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环境爱护等因素,应对这些因素综合考虑,作出合理的选择。由于氯气有毒,不便贮存和运输,因此要求厂址应避开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和环境爱护要求高的地区,厂区必需与居民区有肯定距离的平安隔离带。〖老师活动〗归纳小结本课学问要点。〖布置作业〗补充练习:1.在U型管里装入饱和食盐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用一根碳棒作阳极,一根铁棒作阴极,把潮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阳极旁边。接通直流电后,可以视察到U型管的两个电极上都有,阳极放出的气体有气味,并且能使潮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说明放出的是;阴极放出的气体是,同时发觉阴极旁边溶液,这说明溶液里有性物质生成。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与NaOH反应;采纳无隔膜电解冷的食盐水时,Cl2与NaOH充分接触,产物仅是NaClO和H2,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气体放出;刺激性;变蓝;Cl2;H2;变红;碱;2.Cl2+2NaOH====NaCl+NaClO+H2O)课后小结第2课时【课题】氯气的生产原理(2)【教学目标】1.相识氯气的发觉简史。2.驾驭氯气的试验室制法。3.通过对氯气试验室制法的探究,培育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实力,以及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实力。【教学重点】氯气的试验室制法【教学方法】通过设立关于氯气试验室制法的几个探讨性课题让学生分组探讨,从多渠道查阅资料,然后归纳整理,用以培育学生的综合创建实力,同时使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开发,新的信息技术也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意图】探讨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力图使这堂课既有严谨规律的学习过程,又有生动活泼的主动探究和实践过程,将学问的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教学设计】课题:探究氯气的试验室制取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及效果
一、
新课引入演示1:向学生展示课前制好的一瓶氯气
指定一学生演讲:氯气的发觉,多媒体屏幕展示舍勒画像和生平简介。
学生视察气体
学生演讲——氯气的发觉并简介舍勒的生平和重大贡献激发起学生的新奇心和向科学家舍勒学习的热望,以及进一步探究氯气制取的爱好,为新课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和氛围。二、探究氯气的实验室制取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和相互探讨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究:1.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及装置的设计引导学生归纳由化合态氯到游离态氯的反应,并指导总结制氯气的反应原理。
引导学生设计制取装置
提出问题:如何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2.氯气的净化、干燥及装置的设计引导学生探讨净化和干燥所用试剂
引导学生确认净化和干燥装置
提出问题:怎样收集气体?又怎样检验收集已满?如何设计装置?3.氯气的检验、收集及装置的设计
请同学探讨本试验是否已完成?4.尾气的处理及装置的设计
由课题小组代表列举以下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KClO3+6HCl(浓)=KCl+3Cl2↑+3H2O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其
学生总结原理:化合态的氯经氧化生成游离的氯——氯气。
学生提出以下方案,由屏幕显示:D
D
abcd学生提出用不同的反应原理应用不同的装置,各组探讨确认应在b、d中选择:MnO2为原料选b,KMnO4为原料选d。
课题学生代表发言:用浓盐酸制氯气的杂质是HCl,可以用水除去,除水可用浓H2SO4。其他小组同学发表不同看法,认为HCl可以用NaCl浓溶液除去,水可用碱石灰或CaCl2汲取……由总结HCl可以用NaCl浓溶液除去,用水除氯气也会消耗,水可用浓H2SO4或CaCl2汲取,不能用碱石灰,因氯气与它反应。学生提出其装置方案,由屏幕显示:
BBBBBB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共同确认固体用a,液体用b,净化也用b。课题小组学生代表发言:用向上排气或排水的方法,学生又强调不行用排水法,因为氯气会损失,可用排饱和NaCl溶液,同学认可。装置的设计与选择AB装置的设计与选择ABCBCAABCA
abc学生探讨排气用b,排液用a。学生用潮湿的KI淀粉试纸检验——现象:变蓝。
学生提出氯气有毒应考虑尾气汲取。题组学生代表发言:尾气用碱液(NaOH)汲取。并提出设计装置,由屏幕显示:汲取汲取ABC
abc学生探讨认可b。
培育学生阅读教材的实力,使他们对氯气生成原理有一个初步的相识。再通过查阅资料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生成氯气的反应,培育学生获得新学问的实力。
使学生在初中已有制氧气、氢气学问的基础上分析氯气制取装置的设计,培育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这部分学问是高于教材的内容,用意是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看法,培育其思维的深刻性,学习的创新性。
培育学生探究和设计实力
让学生深化探究,寻求各种方法,培育其思维的开放性。
用意通过气体的性质,培育学生迁移学问的实力。
环境爱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该问题的探究用意培育学生环保意识和尾气处理的方法。三、氯气的实验制取综合设计1.多媒体模拟要求学生综合以上探讨在老师已有课件的基础上模拟选取并连接各部装置
2.总结试验步骤
3.留意事项
4.指导学生亲自体验制取
学生代表到台上演示:由Flash动画展示,其他学生依据不同原料选用了不同组合方式。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总结:试验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④缓缓加热制气⑤气体的收集⑥尾气的处理仪器安装依次:先主体后配件,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总结留意事宜①加热温度不宜过高,防HCl过度挥发。②收集Cl2时,导气管应插入集气瓶底部。③漏斗下端离MnO2固体要高一点,容器略大些,防止过于猛烈,泡沫堵住导管。④浓盐酸的密度选用1.19g/cm3左右为宜。⑤平安(通风良好)。
学生代表用实际仪器演示,其他学生视察并参与指导。
培育学生处理综合问题的实力。
本部分学问是高于教材的内容,用意是培育学生严谨的试验看法。培育学生动手实践实力。
四、课堂诊断性练习
老师依据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练习并探讨。
1.下列方法可用于制取氯气的是()A.稀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B.将氯酸钾与浓盐酸共热C.氯化钾与浓硫酸共热D.氯化钾与浓硫酸、二氧化锰共热2.试验室制取氯气有如下操作,正确依次是()①连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加入二氧化锰粉末;④从装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⑤将多余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汲取⑥向上排气收集氯气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②①⑥⑤C.①④③②⑥⑤D.①③④②⑥⑤3.除去试验室制取氯气的试管壁上粘有的二氧化锰,可用的试剂是()A.蒸馏水B.氢氧化钾溶液C.稀盐酸D.热的浓盐酸4.试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①用含HCl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gMnO2与足量的浓HCl反应。则所得的Cl2(同温同压下)A.①比②多B.②比①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
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基础学问驾驭的状况。五、课堂小结1.原理、装置的选择2.净化和干燥、装置的选择3.收集、装置的选择4.检验、尾气的处理、装置选择引导学生对学问总结归纳,由学生发言。培育学生总结、归纳学问的实力。〖板书设计〗氯气的试验室制法:(1)试验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发生装置:固体+液体气体(3)除杂试剂及装置: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4)干燥试剂及装置: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5)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6)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汲取教学反思第3课时【课题】氯气的性质(1)【课标要求】1.通过试验了解氯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相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通过试验探究氯气的漂白性、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查阅资料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含氯化合物。【教学目标】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初步驾驭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推理实力、总结归纳的实力以及试验实力。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看法和探讨方法。3.培育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并形成勇于创新的品质,培育创新实力。【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氯气与水反应、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演示试验【设计思路】1.重点突出:多媒体展示氯气泄漏产生的后果和氯元素的存在让学生在相识上产生亲近感、产生求知的欲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一系列试验,既培育了学生的试验技能又突出氯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分析,化解难点。2.强调好用: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工业制取盐酸、工业制取漂白粉及氯气尾气的处理等学问的学习,对学生学问与实力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作用。3.体现情感:通过氯气的重要用途和氯气是有毒气体的介绍,使学生相识到学好学问、正确运用学问的重要性。培育科学看法和探讨方法。【教学设计】〖老师活动〗[设置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并进行思索和沟通,让学生由此产生求知欲。〖老师活动〗[推动新课]展示一瓶氯气。〖学生活动〗视察氯气的颜色、状态。〖老师活动〗[问题情景]氯气有毒,如何闻氯气的气味?〖学生活动〗学生思索、沟通和探讨,并在老师的演示指导下实习闻氯气的方法。〖学生活动〗由学生归纳概述氯气的物理性质。〖老师活动〗分析氯原子的结构特点,由氯原子结构启发学生推导其性质:〖学生活动〗学生思索、探讨氯元素的性质,并得出氯元素的性质活泼的结论。〖学生活动〗〔试验探究〕[试验1]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粗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段火柴梗。点燃火柴,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快速把细铁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视察试验现象。[试验2]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潮湿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视察试验现象。[试验3]用两支针筒各抽取80mL氯气,然后用其中一支针筒抽取20mL5%的氢氧化钠溶液,用另一支针筒抽取20mL水,震荡,视察试验现象。〔视察总结〕学生视察试验现象并分析得出试验结论,并填写如下表2-2。表2-2氯气的性质试验试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试验1铁丝在氯气中猛烈燃烧,生成大量棕褐色烟。Fe可以跟Cl2反应生成棕褐色的FeCl3。试验2干燥的有色布条没有褪色,而潮湿的有色布条却褪色了。Cl2没有漂白性,而Cl2遇到水后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HClO,HClO因有强氧化性而使有色物质氧化而褪色,这种褪色是不行逆的。试验3震荡后,抽取氢氧化钠溶液的针筒中气体颜色消逝,溶液仍为无色;抽取水的针筒中,气体的颜色变浅,溶液由无色变为黄绿色。Cl2能与NaOH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Cl2能溶于水而形成黄绿色的氯水。〖老师活动〗[归纳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同温同压下,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在常温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化学性质:1.Cl2与金属反应(一般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设置问题]Cl2能否与Na反应?为什么?〖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联系“金属活动性依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Cl2与非金属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后得到盐酸。3.Cl2与碱的反应:氯气+碱→次氯酸盐+金属氯化物+水工业上可用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板书设计〗气的性质:一、物理性质1.颜色:黄绿色2.气味:刺激性气味3.状态:气态4.毒性:有毒5.密度:比空气大6.溶解性:溶于水(1:2)二、化学性质1.Cl2与金属反应(一般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2.Cl2与非金属反应3.Cl2与碱的反应氯气+碱→次氯酸盐+金属氯化物+水第4课时【课题】氯气的性质(2)【课标要求】1.了解C1-的检验方法2.活动探究C1-检验方法【教学目标】1.巩固氯气的化学性质。初步驾驭氯水的性质和Cl-的检验方法。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氯水的性质,学习科学家探讨化学的科学看法和探讨方法。3.培育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养成关注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习惯,培育创新实力。【教学重点】Cl-的检验方法、氯水的性质【教学难点】氯水的性质【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演示试验【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沟通探讨【设计思路】1.学问回忆及默写有关氯气的化学性质的方程式。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本P42试验并一起完成表格。3.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出氯水的性质和C1-的检验方法。4.通过情景转换介绍氯气的用途和新型灭菌消毒剂二氧化氯,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教学设计】〖老师活动〗[新课引入]学问回顾,复习氯气的性质。〖学生活动〗默写有关氯气的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老师活动〗〔推动新课〕[问题情境]1.氯气溶于水后是否与水发生反应?2.氯水中含有哪些溶质?〖学生活动〗〔试验探究〕[试验1]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和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视察并比较现象。[试验2]在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两滴品红溶液,视察现象。[试验3]在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视察现象。〔视察总结〕学生视察试验现象,分析得出试验结论,并填写如下表2-3。表2-3氯水的性质试验试验现象结论试验1氯水滴在pH试纸上,试纸先变红,然后渐渐褪色;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试纸变红不褪色。氯水中含有H+和HClO。试验2品红溶液由红色褪至无色。氯水中有HClO,HClO有强氧化性而使品红褪色。试验3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氯水中有Cl-。〖学生活动〗学生经过试验探究,沟通探讨,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如下结果: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氯水因溶有氯气而呈黄绿色。溶解在水中的部分氯气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和次氯酸。〖老师活动〗说明符号“”,简要介绍可逆反应概念及初步学问。〖老师活动〗[问题情境]如何检验氯水(或溶液)中的Cl-?〖学生活动〗学生由[试验3]进行探讨,从而得出Cl-的检验方法: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汉名词对比课件
- 2024年度企业资产重组保密协议3篇
- 服务管理技巧
- 公司股权分配的协议书范本2篇
- 教学志愿者培训课件
- 2024年度技术开发合同的技术要求与成果归属2篇
- 消化道病人的护理
- 铺砖施工劳务合同范本
- 物流线路承包合同
- 《政府采购法律培训》课件
- 《房颤的研究进展》课件
- 第二单元 参考活动2 做出正确的决定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 大学生防艾健康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英语真题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
- 电气工程师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血液透析中心人员岗位职责(共19篇)
- 常见疾病的艾灸处方
- (完整版)药物分析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 气体分离膜讲解
- 并网手续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