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第十章 苗圃建立与圃地耕作_第1页
《森林培育学》第十章 苗圃建立与圃地耕作_第2页
《森林培育学》第十章 苗圃建立与圃地耕作_第3页
《森林培育学》第十章 苗圃建立与圃地耕作_第4页
《森林培育学》第十章 苗圃建立与圃地耕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苗圃建立与圃地耕作一、我国苗木生产现状二、我国苗木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三、苗圃的种类和特点四、苗圃的建立五、苗圃地区划六、苗圃规划设计七、苗圃地面积计算八、苗圃整地九、苗圃作业方式十、苗圃轮作十一、苗圃施肥十二、苗圃除草苗木是造林绿化必需的物质基础,培育数量充足、质量好的苗木是保证造林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苗圃是育苗的场所,将种子或插穗培育成苗木,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只要有1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对苗木培育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苗木,必须掌握各类苗木(播种苗、移植苗、扦插苗和容器苗等)的特性和生长规律,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实现育苗技术的规范化和苗木生产的标准化。一、我国苗木生产现状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林业局统计:1998-2001年全国林业苗木育苗面积平均每年以24.32%高速度增长,2001年达到33.74万hm2,苗圃存苗量376.98亿株,当年可出圃苗木250.93亿株。2003年达到288亿株。一、我国苗木生产现状2.区域特征明显,产品结构差异大

据2001年统计资料,观赏苗木生产面积较大的省份为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广东和山东。根据区位与市场划分为3个产销中心

以长江三角洲为主要市场的江浙地区

以京津走廊为主要市场的豫冀鲁3省

以珠江三角洲为主要市场的粤湘地区

三大中心绿化苗木生产面积占全国总生产量的74.81%一、我国苗木生产现状3.生产经营多元化、市场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绿化种苗业的生产经营主体也正在发生变化。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在绿化苗木发展过程中,个体苗圃的比例由1998年的45.5%提高到2001年的63.7%,而国有和集体的比例正逐年下降二、我国苗木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1.生态工程建设对优质苗木的大量需求

2003年全国造林计划任务安排1066.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925万公顷,年需种子1905万公斤,年需苗木226亿株。而全国实际当年可出圃苗木产苗量约288亿株二、我国苗木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2.城市绿化种苗需求稳步增加需求

到2010年,全国城市规划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m2以上。城市建设统计显示,2001年全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只有4.6m2。若要达标,全国平均每年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还要增加2万多hm2目前我国城市有1000个左右,城市绿化美化是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的重点工作,它为绿化种苗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我国苗木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3.绿色通道工程对种苗需求增长

2001年全国共完成绿色通道工程总里程12.05万km,折合绿化面积22.79万hm2。江苏省目前公路、铁路总里程9.6万公里,新建绿色通道面积12.4万hm2;上海宽400m的环城绿化带开始建设;北京“五河十路”通道工程加快实施;其他省(市、区)绿色通道和城市森林建设也方兴未艾。绿色通道和城市森林建设成了绿化种苗市场需求的又一新的增长点三、苗圃的种类和特点

1.苗圃nursery是生产苗木的基地苗圃工作是一项需要集约经营的事业,有较强的季节性,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优质、速生、高产的苗木苗木的产量、质量及培育成本与苗圃的立地条件、规模、区划、耕作的质量等有密切的关系在建立苗圃之前,特别是一些长期使用的大型固定苗圃,必须对苗圃地各种条件及培育的主要苗木种类和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了解三、苗圃的种类和特点2.苗圃的种类(1)按育苗用途划分

用材林苗圃:以培育用材林苗木为主,一般为1~2年生苗防护林苗圃:以培育防护林用苗为主,有乔灌木树种园林苗圃:培育城市、公园、居民区和道路等绿化苗果树苗圃:以培育果苗为主,多系嫁接苗特用经济林苗圃:培育特种经济树种用苗,如桑苗、油茶等教学研究用苗圃:学校、科研单位的教学、科研用苗圃综合性苗圃:具有多种经营内容的苗圃三、苗圃的种类和特点

2.苗圃的种类(2)按使用年限划分固定苗圃(永久苗圃):一般规模大,使用年限长(10年以上),苗木种类较多,除生产任务外,还有研究任务。固定苗圃设施完善,劳力固定,经营集约,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利于机械化作业。优点便于集约经营和实现机械化便于安装现代化的灌溉设施能充分利用投资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能有计划地大量生产苗木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培养技术人才、提高技术水平三、苗圃的种类和特点

2.苗圃的种类(2)按使用年限划分临时苗圃(移动苗圃):为完成一定的造林或绿化任务而临时设置,一般位于造林地附近,设施简单,苗木种类单一,使用年限短,随着造林任务的完成,育苗工作也就结束。优点离造林地近,能避免运苗过程中苗根失水,造林成活率高苗木培育环境条件与造林地相同,造林后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育苗的抚育管理简单省工因距造林地近,减少或不需运苗费用,苗木成本低缺点不具备固定苗圃的优点无条件进行科学水肥管理,管理粗放,产量低,质量差三、苗圃的种类和特点

2.苗圃的种类(3)按苗圃所有权划分

国有苗圃:基础设施较好集体苗圃:劳力充足,经营成本较低私有苗圃(个体户、专业户苗圃):经营灵活,现有苗圃的发展主体。(4)按苗圃设置地点不同划分山地苗圃:设在荒山、采伐迹地、林地外林间苗圃:设在林中空地(5)按面积大小划分大型:>20hm2中型:3(5)~19hm2小型:<3(5)hm2固定苗圃临时苗圃用材林苗圃园林苗圃广玉兰棕榈四、苗圃的建立

苗圃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所培育苗木的质量和数量。在生产实践中,由于苗圃地选择不当而造成育苗损失的例子很多。在建立苗圃地时,要考虑苗圃地的地点在经营管理上是否方便,自然条件是否符合和有利于所要培育树种苗木的生长等条件苗圃地建立的基本要求交通便利自然条件经营条件接近造林地技术保障劳力充足病虫害及动物水源土壤地形四、苗圃的建立

1、经营条件

(1)苗圃地应尽量设在交通便利(通信)的地方。以便于育苗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输入、苗木的输出和生活用品的购入(2)要有充足的劳力来源(居民点),但要避免人畜干扰(3)容易得到技术上的指导和方便机具的维修(水电设施)(4)苗圃地应设置在造林地或用苗地区的附近或中心地区目的①培育的苗木能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件(本地种源)②避免长途运输对苗木造成的损伤(根系失水、机械损伤)③减少苗木运输成本四、苗圃的建立

2、自然条件

地形

苗圃地应尽量选择在地势平坦、宽阔、排水良好的地方坡度一般为1~3°,北方不超过3°,南方(多雨)不超过5°,坡度较大者采用梯田,不易水土流失,便于耕作坡向以东南向或东北向为宜坡位以下部为好不宜:洼地、霜穴、密林中小块空地、裸露干燥瘠薄山顶、阳光不足山谷、风害严重风口、雨季易被水淹地方、山梁、洼地、盆地、重盐碱地四、苗圃的建立

2、自然条件

地形

山区苗圃地:可设在造林地附近、疏林地或现有林的林缘(距密林20m较为安全),一般选择地势开阔,东西走向沟道,东南坡向最好,阳坡中下部,阴坡、半阴坡中上部低山地区有灌溉条件地区:选东南向较好无灌溉条件地区:要选阴坡,如北向、东北向。在无西北风危害的地区,可选西北向在高山地区应选东南向和南向四、苗圃的建立

2、自然条件

土壤物理性状一般要求结构良好的沙壤土、轻壤土或壤土。利于苗木根系生长,起苗容易化学性状主要涉及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等。不同树种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同,多数阔叶树种以中性土壤为宜,而多数针叶树种则要求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一般苗圃均要求土壤有机质和肥力都比较高四、苗圃的建立

2、自然条件

土壤土层厚度

大于50cm为宜

山地苗圃不低于40~50cm为宜。新撩荒的2~3年地不可做苗圃四、苗圃的建立

2、自然条件

土壤质地以砂壤土、壤土、轻壤土及轻粘壤为宜,粘土、重粘土不宜作苗圃,土壤含盐量<0.1%,团粒结构的土壤为最好

沙质壤土适合:土壤肥力要求不高的树种,如:松属、落叶松、侧柏、圆柏、榆树、槐树类、青桐

轻壤土和壤土

适合:喜肥树种,如杉木、柳杉、云杉、麻栎和大部分阔叶树种

粘土不适做苗圃地

沙土适合: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的针、阔叶树种,如樟子松、赤松、黑松、沙枣、花棒、锦鸡儿(柠条),红柳和杨树

四、苗圃的建立

2、自然条件

土壤土壤的酸碱度

针叶树苗木多适于微酸性至中性(pH值5.0~7.5)阔叶树苗木多数适于微酸性至微碱性(pH值6.0~8.0)侧柏、圆柏、樟子松、银杏等苗木:pH值7.5~8.0以上沙枣、枸杞子、杨(部分树种)、柳、榆、刺槐、紫穗槐、文冠果等,在西北黄土区pH值为8.5左右的盐碱土上也能育苗部分树种苗木的适生pH值范围pH范围树

种5.0~

6.0云杉属、冷杉属、日本赤松、油桐属5.0~

7.0落叶松5.0~

8.0卫茅属、连翘属5.0~

6.5柳杉、杉木、马尾松、湿地松6.0~

8.0侧柏属、杨属、榆属、柳属、刺槐、银杏、泡桐、楸树属、圆柏属、樟子松、油松、胡枝子属、桑属、槭树属、紫荆属、胡颓子属、白蜡属、梨属、木槿属、葡萄属、泡桐、山楂、苹果、紫穗槐、柽柳四、苗圃的建立

2、自然条件

水源

要求有充足的水源以供灌溉之用,尽量利用河流、湖泊、池塘或水库等淡水源,灌溉用水应该是淡水,其含盐率不应超过0.1%

地下水源含盐量应<0.15%,矿化度<2g/L

适宜的地下水位高度,因土壤质地而异沙土的地下水位以1~1.5m为宜砂壤土地下水位以1.5~2.0m为宜壤土地下水位以2.5~4.0m为宜轻粘壤土为4m沙壤土为2.5m四、苗圃的建立

2、自然条件

病虫害及动物危害

在选择苗圃地时需详细进行病虫害以及鸟兽的调查尽量避免选用有病虫害或鸟兽严重危害的土地,并及早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选用曾发生较严重猝倒病的土地,常年种马铃薯、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的土地作为苗圃常见的苗圃危害:粹倒病、金龟子幼虫(蛴螬)、蝼蛄、地老虎、鸟害、鼠害等五、苗圃地区划

1、苗圃地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指导思想围绕建设“山川秀美”的总体目标,适应林业发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建设现代化的、满足各种造林用苗需要的苗圃规划原则规划科学化生产现代化管理规范化生产良种化质量标准化五、苗圃地区划

2、苗圃地规划内容

苗圃地选定后要进行规划设计,它是合理营建育苗基地的关键技术之一。基本内容包括1.苗圃平面图

2.苗圃地形图

3.苗圃规划设计图

4.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等

五、苗圃地区划

3、苗圃地区划

苗圃地一般可以区划为2大部分,即生产用地:包括播种区、扦插区、移苗区、采穗区、科研区等非生产用地(辅助用地):包括道路、排灌系统、建筑物、晒场、防风林带等五、苗圃地区划

3、苗圃地区划

(1)生产用地

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生产区,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要求土壤肥力高、通气性好,近水源,排灌水方便,地势较高,地势平坦,坡度小于2°,土质优良深厚,背风向阳,便于防霜冻,且靠近管理区,若是坡地,则应选择最好的坡向

五、苗圃地区划

3、苗圃地区划

(1)生产用地

营养繁殖区是培育营养苗的生产区选择比播种育苗条件差的地方,但要便于接后覆土,地下害虫要少,以免危害接穗而造成嫁接失败;扦插或埋根等育苗,宜设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较湿润的地段,还要考虑灌溉和遮荫条件

扦插区:培育无性苗,大多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采穗区:培育无性苗所需的插穗和接穗等,可设在苗圃地的边缘地带五、苗圃地区划

3、苗圃地区划

(1)生产用地

移植苗区培育年龄较大的移植大苗可选择土壤条件稍差的地块,占地面积较大,一般可设在土壤条件中等,地块大而整齐的地方大苗区

选用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低,而且地块整齐的地区

母树区

可利用零散地块,但要土壤深厚、肥沃及地下水位较低

引种驯化区

其它设立温室区、标本区、果苗区、温床等

五、苗圃地区划

3、苗圃地区划

(2)非生产用地

一般占苗圃总面积的20%~25%道路网(与排灌系统一致)主道:一般设置一条或相互垂直的两条路为主道,大型苗圃的主道宽度6~8m,中小型苗圃4~6m支道(副道):垂直于主道,与耕作区相连接,供拖拉机等通行,宽度1~4m步道:为作业出入方便,设置在耕作区和作业小区之中,宽度为0.5~1m周围圃道:沿周围墙、或防护林,绿篱以内设置。供拖拉机或车辆通行,可与主道连接

五、苗圃地区划

3、苗圃地区划

(2)非生产用地

排灌系统(原则上与道路相伴而设)水源:地面水源自流灌溉最为理想,利用地下水时宜设蓄水池以提高水温,水井应设在地势高的地方。大型苗圃必须配置多眼水井时,水井要均匀分布在苗圃各区,以便缩短引水和送水的距离提水设备:可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选用不同规格的抽水机引水设施:可根据不同的灌溉方法用渠道或暗管引水主渠:永久性,由水源直接把水引出,顶宽1.5~2.5m支渠:通常永久性,连接主渠和耕作区,顶宽1~1.5m毛渠:临时性,顶宽1m左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置喷灌、滴灌等现化节水灌溉设施排水系统:多设在道路两侧,地势较低的地方五、苗圃地区划

3、苗圃地区划

(2)非生产用地

建筑物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等生活区域,仓库、温室、种子储藏室、机车库、晒场、积肥场等。建筑物应设在土壤条件最差,地势较高的苗圃中心地段,便于经营管理防风林带:应与冬天主风方向相垂直小型苗圃与主风方向垂直设一条林带中型苗圃在四周设置林带大型苗圃除设置周围环圃林带外,并在圃内结合道路等设置与主风方向垂直的辅助林带苗圃中林带的占地面积一般为苗圃总面积的5~10%绿篱或围墙

人为活动频繁地区,苗圃地四周应设置绿篱、围墙或隔离沟

苗圃整体布局大型银杏苗圃道路主道支道建筑物喷灌装置喷灌装置乐山市苏稽镇中心苗圃——乐山市林业局瓶苗瓶苗瓶苗瓶苗瓶苗瓶苗全貌全貌供排水苗床苗床营养土营养土容器苗容器苗容器苗轻基质容器苗轻基质容器苗轻基质容器苗穴盘苗穴盘苗遮阴透气装框六、苗圃规划设计

苗圃地选定后应立即进行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是苗圃建设施工与经营管理的依据,是合理营建育苗基地的技术关键最终应提供苗圃平面图苗圃地形图苗圃规划设计图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等附件六、苗圃规划设计

1、准备工作踏勘测绘地形图土壤调查病虫害调查气象资料收集六、苗圃规划设计

2、苗圃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生产用地的区划原则耕作区是苗圃进行育苗的基本单位耕作区的长度依机械化程度而异耕作区的方向应根据圃地的地形、地势、坡向、主风向和圃地形状等因素综合考虑各育苗区播种育苗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母树区引种驯化区其他按照苗圃的具体要求设立六、苗圃规划设计

3、苗圃设计图的绘制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绘制设计图前的准备工作园林苗圃设计图的绘制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总论:经营条件、自然条件设计部分苗圃的面积计算苗圃的区划说明育苗树种安排、用工量与投资效益分析六、苗圃规划设计

4、苗圃的建立圃路的施工灌溉渠道的修筑排水沟的挖掘防护林的营建土地的平整土壤改良七、苗圃地面积计算

苗圃面积包括全部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的总面积1、计算苗圃面积要掌握的数据每年生产苗木的种类及数量

某一树种的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的产苗量

育苗的年龄

采用的轮作制及每年苗木所占的轮作区数

辅助用地的总面积七、苗圃地面积计算

2、苗圃面积计算公式S=U×A×B/(N×C)

S:某一树种育苗所需面积

U:每年生产该苗木数量

A:育苗年龄

N:某一树种单位面积计划产苗量

B:轮作区的总数

C:该苗木每年所占的轮作区数七、苗圃地面积计算

3、苗圃面积计算实例每年出圃2年生油松苗100万株,用3年轮作制,每年有1/3的土地休闲,有2/3土地育苗,单位面积产苗量100万株/ha,则该油松育苗所需面积为:S=(100*2)/100*3/2=3(ha)八、苗圃整地

整地与轮作、施肥是提高苗圃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整地是用机械的方法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和肥力条件轮作是用生物的方法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肥力状况施肥是用化学和生物方法来改善土壤肥力因素八、苗圃整地

1、整地nurserysitepreparation的作用疏松和加深耕作层,从而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能力(保水能力、水热条件)改善土壤通气性能(气体交换)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翻动了上下层土壤,促使下层土壤更好地熟化(风化)翻埋杂草种子、作物残茬,混拌肥料,消灭病虫害的作用平整了土壤表层,不仅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也为灌水、播种、幼芽出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八、苗圃整地

2、整地的环节

平地

使苗圃地平坦,便于耕作和作床,有利于灌溉、排水在坡度较大时,或大苗起出后,圃地高低不平时,需要平地八、苗圃整地

2、整地的环节

浅耕灭茬

适用于苗木出圃或间作绿肥后所进行的浅层土壤耕作作用: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减少杂草和病虫害、减小耕地机械阻力、提高耕地质量深度:一般为4~7cm,生荒地或旧采伐迹地开辟苗圃,由于草根盘结度大,可加大深度(10~15cm)时间:苗木出圃或绿肥收获后工具:圆盘耙、钉齿耙八、苗圃整地

2、整地的环节

耕地(影响根系分布)也叫犁地,是整地的中心环节耕地深度对根系的影响耕地深度大,主根深,侧根少,须根少,起苗困难耕地深度小,主根浅,侧根多,须根多,起苗容易深度:根据育苗方法、土壤条件而定播种苗:25cm左右营养繁殖苗(扦插苗和移植苗):30~35cm疏松的土壤可浅耕,粘重的土壤宜深耕干旱地区宜深(25~30㎝),一般地区(18~22㎝)八、苗圃整地

2、整地的环节

耕地(影响根系分布)时间和季节以秋耕为主,经冬季冻融交替使土壤熟化,可改善土壤水、气、肥、热条件,利于消灭病虫害和杂草,适于北方也可进行春耕,时间宜早,便于保蓄水分,适于沙地时机:土壤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50~60%时耕地,阻力小,质量好工具:悬挂式三铧犁、五铧犁、畜力新式步犁等八、苗圃整地

2、整地的环节

耙地耙地是耕地后进行表土层平整的一种耕作措施作用为作床或作垄打好基础疏松表土,平整土地,清除杂草,同时混拌肥料时间北方一般为了冬季积雪,保蓄土壤水分,秋耕后不耙地,待翌年早春耙地在冬季不能积雪的地区(南方),可在秋季边耕边耙,以利于保蓄土壤水分春旱地区春季耙地保墒,盐碱地区秋季耙地防止返盐工具:钉齿耙、圆盘耙、柳条耙

八、苗圃整地

2、整地的环节

镇压作用使表层土恢复毛管作用,促进土壤及时供水减少气态水损失防止苗床变形时间:一般在耙地、作床之后、播种或扦插前进行对象:主要针对土壤疏松而比较干旱的地区,在土壤湿润、粘重地区一般不需镇压,否则土壤板结,防碍幼苗出土,土壤湿度适宜时再进行镇压工具:环形镇压器,齿形镇压器,木滚子或水泥滚子等八、苗圃整地

2、整地的环节

中耕除草

作用:清除杂草,疏松土壤表层,切断毛管作用,减少土壤蒸发,减轻返盐现象,促进气体交换,利于微生物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利于蓄水保墒,改善苗木生存环境,促进苗木生长时间:灌溉降雨后,土壤湿度适宜时,中耕在苗木生长期间结合除草同时进行深度:小苗2~4㎝,大苗7~8㎝九、苗圃作业方式

1、苗圃作业方式

苗圃作业方式指苗圃育苗方式。生产上常用的是苗床育苗和大田育苗2、苗床育苗

苗床育苗是使用历史最长,最普遍的一种育苗方式,一般根据苗圃地条件及树种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床和低床两种

九、苗圃作业方式

2、苗床育苗

高床指床面高出步道的苗床规格:苗床一般高出步道10~30cm,通常为15~20cm;床面宽度为1m左右,步道宽度为40~60cm左右,便于操作;苗床的长度一般为10~20m,视实际情况可加长或缩短优点:排水良好,有利于提高地温,土壤通透性好,有效土层较厚,便于侧方灌溉,土面不易板结,步道既能用于灌溉又可排水缺点:做床及后期的管理较费工,成本高适用条件:降水较多(南方)或气候寒冷的地区;易积水的苗圃地;要求排水良好,对土壤水分较敏感的树种,如落叶松、马尾松、红松、杉木、柳杉、云杉、冷杉、油松等大多数针叶树种和部分阔叶树种床面1m水沟或步道40~60cm床高10~30cm高床示意图床长10~20m高床作床机作高床高床培育红松九、苗圃作业方式

2、苗床育苗

低床指床面低于步道的苗床规格:苗床一般低于步道15~25cm;床面宽度为1~1.5m左右,步道宽度为40~50cm左右,苗床的长度与高床基本一致优点:做床比高床省工,蓄水保墒性能好,灌溉省水缺点:灌溉后床面易板结,防碍土壤的通透性,要及时松土,起苗比高床费工适用条件:保水性能较高床好,广泛应用于降水量较少,无积水的地区;适用于对土壤水分条件要求不严的树种床面1~1.5m步道40~50cm床低15~25cm低床示意图床长10~20m低床九、苗圃作业方式

3、大田育苗(农田式育苗)

便于机械生产,行距大,光照通风好,苗木质量高产量低垄作(高垄)

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在培育生长迅速、管理技术要求不严的阔叶树苗木时多用规格:垄作与高床比较相似,但更有利于机械化操作,一般垄底宽度为50~80cm,垄面宽30~40cm,垄高15~20cm优点:除具有高床的优点外,还有苗木行距大,通风透光好,苗木根系发达,便于灌溉和排水、实行机械化经营缺点:单位面积的产苗量比高床低适用条件:适用树种与高床相同,对速生树种尤为适宜。适用于北方高垄示意图高垄培育樟子松九、苗圃作业方式

3、大田育苗

平作指将苗圃地平整后直接进行播种或移植育苗,不设苗床或垄一般苗木采取多行带式配置,株行距较小,适用条件与低床相近,土地利用率较高,单位产量高,同时也便于机械化作业。苗木培育的成本低苗木的质量不如高床质量好十、苗圃轮作

1、概念nurseryrotation

轮作在同一块苗圃地上,按一定的顺序,轮换培育不同树种的苗木,或将苗木与农作物、绿肥轮换种植的方法连作(重茬)在同一块地上连年种植同一植物容易引起病虫害,或其他原因使苗木质量下降,合格苗木产量下降间作不同植物相间种植在同一地块上十、苗圃轮作

2、轮作的意义(改良苗圃地土壤)轮作能充分利用和调节土壤养分不同植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和对不同种类养分的需求比例不同轮作能有效防治某些病虫害的发生改变了病虫害发生的生境轮作能有效防除杂草通过作物的耕作轮作能改良土壤结构,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通过轮作绿肥、农作物秸秆还田、轮作树种或作物的固氮作用实现轮作能防止可溶性养分的淋失和抑制盐碱地盐碱的上升轮作能调节土壤中积累的有害物质和气体轮作与连作对杨树苗木质量的影响苗高m1级苗率%苗重g造林成活率%轮

作3.26566095连作3年2.73842578连作5年2.630386371年生加杨插条苗轮作与连作比较表作业方式平均苗高m平均地径cm产苗量备注轮作2.281.618000前茬为紫穗槐连作1.901.348000十、苗圃轮作

3、轮作的方法(轮作对象)

树种与树种轮作

选择无共同病虫害的树种进行轮换育苗。一般认为豆科与非豆科、深根与浅根、针叶与阔叶、乔木与灌木轮作效果较好据调查,油松在板栗茬地育苗生长良好;油松、白皮松与合欢、复叶槭、皂角轮作,猝倒病较少要求:树种之间没有共同病虫害;根系存在一定差异;养分需求存在差异注意:某些锈病真菌在不同树种撒谎那个渡过不同发育阶段,如落叶松——桦木,云杉——稠李属,园柏——花楸、橡棠、苹果十、苗圃轮作

3、轮作的方法(轮作对象)

树种与绿肥轮作

连续育苗几年后,栽培一年或一季绿肥作物,如紫云英、苜蓿、草木樨、紫穗槐等,因为这些植物根系发达,根量多,而且根系能固氮,所以恢复土壤肥力效果较好苗木与农作物轮作

可选用的农作物种类较多,据已有的经验,如豆类(黄豆,绿豆)、高粱、玉米和水稻等都可选用。例如落叶松与水稻轮作效果良好。为防除猝倒病,苗木最好不要与蔬菜、土豆等轮作或间种十、苗圃轮作

4、轮作周期(轮作制)休闲地:不育苗而种植绿肥作物、牧草和农作物的土地3年轮作制:3年为一个轮作周期,在3年内每年用2/3的土地育苗,1/3的土地休闲(用来种植绿肥或农作物),在3年内每个生产地块都休闲1年;8年轮作制:8年为一个轮作周期,每年育苗和休闲地各占一半,在8年内每个生产地块都休闲4年。9年轮作制:

9年为一个轮作周期,在9年内每年用1/3的土地育苗,2/3的土地休闲(用来种植绿肥或农作物),在9年内每个生产地块都休闲6年注意:休闲地的数量和同一地块的休闲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化十一、苗圃施肥

1、为什么进行苗圃施肥nurseryfertilizing苗木消耗土壤中的养分比农作物多在苗圃培育苗木的时间长苗木带走的养分多且不能返还苗圃土壤育苗地耕作环节多苗圃育苗灌溉以及自然降水造成土壤中可溶性养分的淋洗和流失施肥的意义改善苗圃地营养状况和增加土壤肥力(提供所需养分)施有机肥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对维持和增加地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酸碱度,减少养分淋洗和流失保证苗圃产量和质量十一、苗圃施肥

2、苗木所需营养元素

大中量元素:苗木需要量较大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微量元素:苗木需要量较小铁(Fe)、锰(Mn)、锌(Zn)、铜(Cu)、硼(B)、钼(Mo)、氯(Cl)稀土微肥:新型肥料元素,能促进苗木生长斓(La)、铈(Le)、钛(Ti)等十一、苗圃施肥

2、苗木所需营养元素

氮(N)N可促进营养生长,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作用大于P、K)N过多,容易造成徒长,木质化程度高,抗逆性差苗木移栽时,土壤N过多,则缓苗期长,成活率低不同树种对N形态、效应、需求量不同,如臭椿对(NH4)2SO4吸收比NH4NO3和NaNO3好,但Ca2+丰富时,宜用NH4+——N肥料,缺Ca2+时,宜用NO3-——N肥料十一、苗圃施肥

2、苗木所需营养元素

磷(P)P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及新根形成P可以增加体内束缚水及可溶性糖含量,进而提高抗逆性(寒、旱)北方单纯依靠增加P肥提高苗木抗寒性是不够的,必须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不同树种对P吸收要求不同,如落叶松1年生苗P需求量大于水曲柳、红松等十一、苗圃施肥

2、苗木所需营养元素

钾(K)K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是51种酶的活化剂,可促进植物经济用水、调节气孔关闭K促进加粗生长,增强抗逆性(旱、低温、倒伏等)K在体内具有高度的移动性,且易于淋溶,K在土壤中固定量达11~77%,所以施入量要大有人证明,单独给苗木增施K肥,效果并不显著苗木生长需要吸收各种元素不施肥的后果十一、苗圃施肥

3、林木苗圃常用肥料

有机肥料包括堆肥、厩肥、绿肥、泥炭、腐殖质、人粪尿、家禽粪、海鸟粪、油饼、鱼粉等无机肥料(肥效短、改土作用不大)氮肥: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尿素、氨水等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骨粉钾肥:氯化钾、硫酸钾复合化肥:磷酸铵、硝酸钾、氨化过磷酸钙微量元素肥料:硫酸亚铁、硼酸、硫酸铜等土壤酸碱调节剂:硫磺、石膏、石灰等十一、苗圃施肥

3、林木苗圃常用肥料

微生物肥料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每克土中大约含有几亿至几十亿个。有些是对植物生长有害的,也有些是有益的。这些有益微生物在植物根系上和周围集中生长,与植物形成共生或伴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促进植物健康生长从土壤中分离、选育一些有益的微生物,通过培养繁殖做成菌肥,称为微生物肥,即菌肥根瘤菌固氮菌磷化细菌

菌根菌菌根十一、苗圃施肥

4、施肥原则

苗圃施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苗木营养和改良土壤,有时以其中某项为主,有时二者兼顾以有机肥为基肥,无机肥为追肥,基肥占70%左右按需施肥,用量适中,分期使用考虑施肥的经济效益因地、苗、时、肥不同而施肥(四看原则)考虑气候对施肥的影响考虑土壤条件对养分的需求(土壤类型、理化性质、pH)考虑苗木对养分的需求特征考虑肥料性质十一、苗圃施肥

4、施肥原则

看天(气候条件)内容苗木生长期的长短,生长某一时期温度高低,降雨量多少及分配情况,苗木越冬条件等表现低温使苗木NP吸收受到限制,影响K较少高温使吸收养分多,追肥时间可适当提早大雨后土壤硝态氮大量淋失,追施氮肥效果较好下雨前或雨天不施肥十一、苗圃施肥

4、施肥原则

看地(土壤条件)砂性土壤特点:质地疏松,通气性好,空气多,湿度偏高,保水保肥性能差,属于热土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程度较差的猪牛粪(冷性肥料,含水量高,分解缓慢,肥效较长)化肥:追肥少量多次(砂土吸收容量小,保存NH4+、K+能力差)十一、苗圃施肥

4、施肥原则

土壤吸附可被代换阳离子(毫克当量)沙土:1~2毫克当量/100g土沙壤土:3~5毫克当量/100g土轻粘土:7~8毫克当量/100g土中、重壤土、粘土:25~30毫克当量/100g土十一、苗圃施肥

4、施肥原则

看地(土壤条件)粘性土壤特点:质地紧实,通气性差,空气少,湿度偏低,保水保肥性能强,属于冷土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充分腐熟的马羊粪(热性肥料,含水量低,分解快,肥效较短)化肥:追肥多量少次(粘土吸收容量大,保存NH4+、K+能力强)壤土:介于砂土和粘土之间十一、苗圃施肥

4、施肥原则

看地(土壤条件)酸性、碱性土壤酸性或强酸性土壤:P容易被土壤固定,成为磷酸铁、磷酸铝,植物不能吸收,施用钙镁磷、磷矿粉、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最宜,N以硝态氮最佳碱性土壤:

P容易被土壤固定,成为磷酸三钙,植物不能吸收,施用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磷酸铵)、硫磺(50~100kg/亩)、石膏等酸性肥料最宜,N以氨态氮(硫酸铵、氯化铵)最佳十一、苗圃施肥

4、施肥原则

看苗(苗木特性)树种:枫杨吸收N为栎树的2倍,马尾松的2倍多,但P比马尾松少,K比马尾松多;各树种对N要求较高(土壤N0.1~0.7%),豆科树种施P为主(P具有增N作用)年龄:年龄越大,需要养分越多,如2~3年生移植苗比1年生多3~5倍(柳杉对NP吸收多70~250%、28~156%)密度:密度大需要养分多生长阶段:幼苗期对NP敏感(浓度宜小);速生期NPK需求增多(依次为NPK,K以7~9月吸收最多);生长后期不施N(施肥不过秋),但应多施K以提高抗性,加速苗木木质化十一、苗圃施肥

4、施肥原则

看肥(肥料特性)磷矿粉:成本低,来源广,在强酸条件下容易被释放,后效长,适宜南方酸性土壤作基肥(颗粒越细越好,分散适用),北方石灰性土壤不宜钙镁磷肥:集中使用,防止被固定氮素化肥:集中使用肥效高,P、K(草木灰、K2CO3)必须在N素充足基础上才具有较高的肥效有机肥料:饼肥、磷肥等,肥效长,应考虑前1~2年肥料数量、种类、作用十一、苗圃施肥

5、施肥技术

施肥方式(基肥、种肥、追肥)基肥(底肥)耕地时将肥料全面撒于苗圃,并翻入耕作层以有机肥为主,如堆肥、厩肥、绿肥、草皮、塘泥可适当搭配PK肥,间接肥料(石灰、硫磺)等可一同施入基肥应充足,占全年施肥量的70~80%厩肥3000~4000斤/亩;堆肥1500~3000斤/亩;饼肥200~300斤/亩;塘泥25000~50000斤/亩;磷肥50~100斤/亩;生石灰50~100斤/亩根据不同肥料性质进行分层施肥(饼肥、草木灰位于浅层,其他中下层)十一、苗圃施肥

5、施肥技术

施肥方式(基肥、种肥、追肥)种肥播种时或播种前施于种子附近以速效磷为主,缺磷影响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种肥距离幼苗近,幼苗长出侧须根后,能及时吸收磷肥,利于根系生长作用:给幼苗提供养分,提高种子场圃发芽率,提高苗木质量和产量方法:播种沟或穴内施用熏土、草木灰、颗粒磷肥(过磷酸钙)注意:容易灼伤种子和幼苗的肥料(尿素、碳酸氢铵、磷酸铵)不能作为种肥十一、苗圃施肥

5、施肥技术

施肥方式(基肥、种肥、追肥)追肥苗木生长发育期间施用肥料目的:及时补充苗木代谢旺盛对养分的大量需求以速效肥料为主,人尿需经过腐熟使用,一般拌土或溶解后施用,包括沟施法、浇灌法、撒施法、全层施肥、根外追肥等施肥方法应用条件土壤施肥全层施肥适于耕地前施用有机肥,而饼肥、颗粒肥料、草木灰等基肥可以作床前施入,可起到分层施肥的目的条沟施肥(沟施、条施)适于条播或大田育苗,苗木生长初期开沟7~8cm深,后期10~12cm深,干旱地区覆盖后马上浇水穴施施肥(包括撒施法)适于移植苗,也可采用放射状沟施(撒施法)浇灌施肥可以结合灌水进行,适于撒播育苗,追肥距离5~10cm为宜根外追肥topdressing是在苗木生长期间将速效性肥料或微量元素溶液喷洒在苗木的茎叶上并使之吸收利用的施肥方法。用量低,吸收快,肥效利用率高,快速调节苗木营养合成及分解,促进酶活性及光合速率气温高、地温低,苗木定植后,处于缓苗期的苗木,土壤干燥无灌水条件,缺乏某种元素。根外追肥速效性肥料浓度应低于2%,此外根外追肥不能代替土壤追肥和基肥,只是一个辅助措施十一、苗圃施肥

5、施肥技术

施肥方式(基肥、种肥、追肥)根外追肥在苗木生长期间将速效性肥料或微量元素溶液喷洒在苗木的茎叶上并使之吸收利用的施肥方法优点:及时供应苗木所需的养分,约20~30分钟至2小时开始吸收,24小时可吸收50%,2~5日全部吸收;节省肥料约2/3;严格按照苗木需要的养分供应应用:土壤干燥,无灌溉条件,土壤追肥效果不好;幼苗刚移植,根系受伤未恢复;苗木缺乏某种元素而土壤追肥无效;气温高而地温低,地上部分开始生长,根系尚无吸收能力技术要求:溶液浓度适宜(PK1%,最高2%,5~10斤/次亩;尿素0.2~0.5%,1~2斤/次亩;硫酸亚铁0.2~0.5%,1~2斤/次亩);时间宜在傍晚;溶液颗粒应细(压力大);少量多次;雨前雨后不宜十一、苗圃施肥

5、施肥技术

施肥量应该根据立地条件、树种、苗木大小、生长阶段、肥料种类等因确定施肥量。即要遵循按需施肥的原则肥料种类阔叶树针叶树N20-4030-60P(P2O5)50-10030-60K(K2O)20-4020-40基肥施用量(kg/ha)

氮肥浇灌追肥浓度(%)

尿

素硝酸铵硫酸铵小于0.5小于0.5小于1.0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锰硫酸铜硼酸硫酸锌0.1-0.21.0-2.00.04-0.050.01-0.020.02-0.10.02-0.1苗木根外追肥浓度(%)苗木的需肥量表树种苗龄需肥量公斤/公顷NPK枫杨12766075I-214杨130387227麻栎11383235马尾松11197157火炬松11703110氮、磷、钾肥对侧柏苗质量的影响处理对照氮磷钾氮磷氮钾磷钾氮磷钾平均地径cm0.240.290.260.250.290.270.260.30平均苗高cm13.418.015.114.418.517.815.619.3树种养分NPK1年生柳杉30.76.68.31年生马尾松13.27.86.41年生红松4~120.2~41.2~24苗木需要NPK量(斤/亩)施用了不同浓度(ppm)氮肥的台湾杉施用了不同浓度(ppm)氮肥的红楠沙培条件下施肥对日本落叶松播种苗生长的影响1,2:N,P,K全液;3,4缺P;5,6缺N;7,8无肥;9,10缺K16种肥料处理的桉树苗的茎枝、叶、根系生物量十一、苗圃施肥

5、施肥技术

施肥时期基肥应秋施,大苗每年至少施1次。追肥每年3-5次,第1次一般在苗木分生出侧根进行,以N、P肥为主;第2次在苗木生长初期,以N肥为主;第3次在速生期前期,以N、P肥为主,适当施用K肥;生长后期应施K肥,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