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社会民俗_第1页
三峡社会民俗_第2页
三峡社会民俗_第3页
三峡社会民俗_第4页
三峡社会民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社会民俗人生礼俗一人生礼俗婚嫁礼诞生礼生日礼丧葬礼01040302

宜昌将“迎亲”叫做“娶新姑娘”。宜昌自古以来其礼仪就有迎亲、接亲、伴郎(陪十兄弟)、伴娘(陪十姊妹)、吹亲、哭嫁、送亲、回煞、摆下马宴、迎轿、摆阵、合席、吃合酒、开席、升花、迎菜、敬福酒、给利是钱、谢席、接纳、拜天地、揭盖头、闹洞房、抢床、交钥匙、圆房、亮红、传菜、喝茶、拜姑娘、见大小、回门、吃回门酒、谢媒、省亲、住满月等繁复程序。在宜昌的土家族迎亲中,其送情郎、陪十姊妹、哭嫁、背亲、抢床等民俗流传至今,成为婚嫁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宜昌的文艺工作者将这一“原生态民俗”搬上舞台剧《土里巴人》,其创作和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一)婚嫁礼

生儿育女是人生的又一件大事,它关系到家族的兴旺延续和社会的发展。在民间,长期存在生殖崇拜和求子拜佛等宗教信仰,以及重男轻女的封建习俗,时至今日,或多或少仍有孑遗。在三峡地区,诞生礼实际上从孩子出生以前就开始了。有的乡村还流行催生礼,亲戚朋友得知将要临盆的消息以后,早早地就送来小孩所用的衣服、被褥以及产妇所需的米、面、鸡、蛋等滋补物品。小孩出生的当天,要鸣放鞭炮,要给亲友把信、报喜、送红蛋;这习俗流传至今也屡屡可见。为了表示对小孩的重视,还依次为小孩举行洗三(即小孩出生的第三天用艾蒿熬水给孩子洗澡以辟邪求吉)、洗九、送祝米、排八字、取名、记庚帖、做满月、出窝、剃胎头、做百日、抓周等礼仪活动。做百日时,一般要置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如今妇女生育多在医院,小孩出生即沐浴或游泳,洗三、洗九等旧俗早已废弃。(二)诞生礼(三)生日礼

生日礼是指过生日的礼仪,又称“做生”、“做寿”。在三峡地区的旧俗是中青年一般不得做寿,要过了四十岁才做,这与现在青年人重视过生日大相径庭。在三峡地区,寿诞中也有特别禁忌。例如“男不做三、女不做四”,即男人不做三十岁,女人不做四十岁的生日;还有就是三十六岁、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被视为年龄中的几道“坎”,民间向有“人人有个三十六、不是祸来就是福”、“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的说法。岁数忌言七十三、八十四,传说与孔、孟二圣的终年有关。传说孔子是七十三岁死的,孟子是八十四岁死的。因此人们认为这两个岁数是人生的一大关口,连圣人都难以逃避,一般人更不用提了,所以都很忌讳。至于三十六岁的说法,则与本命年禁忌有关。如今,在这几个忌年也流行做生了,为的是避凶趋吉,以求顺利度过这几道年龄的关口。(四)丧葬礼

这项礼仪更严肃庄重、繁琐而多禁忌。宗教仪式和民间习俗往往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人们通常还把这种丧葬礼作为标准来衡量家人是否对长辈“尽孝”。三峡地区的汉族流行土葬或者火葬,而土家族、苗族则有悬棺葬的习俗。岁时节日二

三峡区域大部分是“老、少、穷”山区,这里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设立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五峰、长阳两个土家族自治县。他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光辉夺目的民俗文化。

三峡地区的土家族最隆重节日为“土家年”俗称过“赶年”,是在汉族的过年的前一天。(一)赶年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节。这天各地都要举办牛王节歌会,搭起歌台,将牛头像悬挂在歌台中央,以歌颂牛的功德。牛王节十分热闹,各家各户提前一天将牛梳洗干净,喂精饲料,角上系一朵大红花,一早牵着去赶歌会,同时,也借此机会展示自家喂的牛健壮。(二)牛王节(三)女儿会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日是三峡地区的土家族女儿会。这一天,方圆百里的青年男女便梳枚打扮,穿戴一新去赶会。这一天土家族姑娘居多,且以她们为主,因此叫女儿会。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