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机体内的细胞和组织经常受到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刺激。而正常的细胞和组织会通过自身的反应和调节机制,通过对形态、功能和代谢的反应性调整,对刺激做出应答反应。这种反应可以保证细胞组织的正常功能,维护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的生存,以适应环境条件的改变,抵制刺激因子的损害,这就是适应。当有害因子的刺激的种类、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等超过了细胞、组织和器官的耐受与适应能力时,则会出现形态、功能和代谢的损伤性变化,严重者可导致细胞死亡,这就是损伤。轻微的损伤:可逆性损伤——变性严重的损伤:不可逆性损伤——坏死适应: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细胞水肿变性脂肪变性(可逆性损伤)玻璃样变性损伤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坏死凝固性坏死(不可逆性损伤)液化性坏死坏疽纤维素性坏死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反应概念: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持续性刺激作用和各种有害因子而产生的非损伤性的应答反应,称为适应机制:细胞特殊受体功能的调整新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向另一种蛋白质转换某种蛋白质产生过多一、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萎缩的基础是细胞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一)、类型:1、生理性萎缩:这种萎缩与年龄有关,可见于青春期胸腺的萎缩,更年期卵巢、子宫、乳腺的萎缩等。细胞数目的减少通过凋亡实现。2、病理性萎缩: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导致的萎缩,包括:营养不良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老化和损伤性萎缩。(1)、营养不良性萎缩:主要是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消耗过多,以及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
全身性营养不良性萎缩:这主要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消耗过多引起,如:饥饿、肠吸收不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MT、Tb)。
局部性营养不良性萎缩:由于某一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如:动脉粥样硬化时,脑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脑萎缩。(2)、压迫性萎缩:组织长期受压而导致的萎缩。如:肾盂积水,肾实质萎缩;脑脊液循环障碍时脑脊液积聚于脑室,脑实质萎缩;脑膜瘤瘤体压迫,局部骨质萎缩。(3)、失用性萎缩:由于器官组织长期功能(活动受限或不活动)及代谢低下所致。如久病卧床,下肢因长期不活动,致使肌肉萎缩,骨质疏松。(4)、去神经性萎缩:因为运动神经元或神经轴突受损,引起效应器(组织、细胞)的神经营养调节功能障碍,代谢降低而发生萎缩。如:脊髓灰质炎,使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致所支配的肢体肌肉发生麻痹后萎缩。(5)、内分泌性萎缩:内分泌功能紊乱(主要是功能低下)可引起相应的靶器官的萎缩。如:席蒙氏病时,由于垂体受损,功能低下,可使乳腺、甲状腺、性腺发生萎缩。(6)、老化和损伤性萎缩: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萎缩是大脑和心脏发生老化的常见原因。病毒和细菌引发的慢性炎症也可造成细胞、组织及器官的萎缩。(二)、病理变化:1、大体形态:萎缩器官在形状上无明显变化;
器官体积缩小、重量减少、颜色较深、质地变韧;
器官表面的血管迂曲,器官的包膜增后。2、镜下观:萎缩器官细胞数目减少和(或)体积变小;
胞浆浓缩色深、核深染、胞浆中见脂褐素;
萎缩器官间质组织、脂肪组织增生。肝萎缩脂褐素(三)、结局:1、萎缩是一种适应反应,当损伤原因消除后,组织仍可恢复正常(可逆)。2、但是当病因持续存在,萎缩器官组织的实质细胞将会逐渐消失而不能恢复正常。二、肥大:由于合成代谢和细胞功能增强,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肥大的基础是细胞器增多。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有时可有细胞数量的增加。肥大在性质上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两种,在原因上分为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两种。1、生理性肥大:生理状态下,由于局部组织、功能与代谢增强而发生的生理范围的肥大。代偿性肥大:肌肉的肥大内分泌性肥大:妊娠期,雌、孕激素的刺激,子宫的增大等。
2、病理性肥大:由于各种病理原因引起的肥大。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但当肥大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失代偿。内分泌性肥大: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前列腺肥大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内蒙的鲍喜顺2.36米肥大的病理变化: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肥大深染,肥大组织与器官体积均匀增大。三、增生:细胞有丝分裂活跃导致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称为增生。增生也可以导致器官、组织等体积增大,但是通常是由于细胞数量增多导致,注意与肥大区分,但是两者往往同时存在。1、生理性增生:为适应生理需要而发生的增生。内分泌性增生:青春期乳腺增生发育,妊娠期子宫和乳腺增生。代偿性增生:肝脏部分损伤,肝细胞增生以恢复正常体积。2、病理性增生:病理状态下出现的增生。内分泌性增生:过多激素刺激产生的增生,如雌激素过多引起的子宫内膜的增生。代偿性增生:如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增生。增生的病理变化: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和细胞核的形态正常或稍大。组织和器官均匀增大——弥漫性组织和器官结节状——局限性四、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特点:化生只发生于同源细胞之间。化生不是由成熟的细胞直接转化而是由具有分裂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发生转分化的结果。机制:环境引起的,细胞某些基因活化或抑制而重新程序化表达。1、上皮组织化生:(1)、鳞状上皮化生:气管、支气管粘膜纤毛柱状上皮磷化。慢性胆囊炎、宫颈炎腺上皮磷化。(2)、柱状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上皮转化为肠型粘膜。(大肠型、小肠型)2、间叶组织化生:结缔组织化生为软骨;肌肉组织化生为骨。纤维结缔组织骨化生第二节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和机制概念: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超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成为损伤。一、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
(一)缺氧:常见原因
局部性:冠状动脉、脑动脉硬化.
全身性:空气稀薄,心肺疾病,红细胞带氧能力降低.(二)生物因素:最常见原因病原生物造成的机械性损伤、诱发的变态反应、释放的内外毒素及分泌的某些酶类。(三)物理因素:机械性损伤、高温—烫伤、低温—冻伤、高辐射—辐射伤。
(四)化学因素:内外源性的化学物质引起的损伤(五)营养失衡:营养物质摄入过多或不足
维D—佝偻病、蛋白质—营养不良、碘—甲状腺肿、微量元素—RBC和脑细胞发育障碍。高热量、高脂肪摄入—肥胖、脂肪肝、AS(六)神经内分泌:迷走神经紊乱—高血压、溃疡病胰岛素不足—皮下组织感染
(七)免疫因素: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自身抗原损伤组织、免疫缺陷(八)遗传缺陷(九)社会-心理因素二、发生机制:多种机制相互结合,互为因果.(一)
细胞膜损伤:多种原因造成细胞膜的通透性和完整性受破坏,影响细胞膜信息物质的交换、免疫应答、细胞分裂等功能。(二)线粒体的损伤:细胞不可逆性损伤的重要早期标志。ATP生成减少—钠、钙泵障碍,膜转运蛋白和脂质合成下降细胞色素C向胞质渗透—启动细胞凋亡氧化磷酸化终止—细胞酸中毒,坏死(三)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AOS强氧化作用是细胞损伤的基本环节。(四)胞质内游离钙的损伤:游离钙增多—活化磷脂酶、蛋白酶、ATP酶、DNA酶—降解磷脂、蛋白质、ATP、DNA。(五)缺血缺氧的损伤:ATP减少,钠、钙泵障碍,无氧酵解酸中毒,AOS增多。(六)化学性损伤:直接细胞毒作用,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诱发过敏反应,诱发DNA损伤(七)遗传变异
第三节细胞可逆性损伤——变性概念: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后,代谢障碍引起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一、细胞水肿:又称为水样变性,是细胞损伤最常见的一种早期表现。主要见于肝、心、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1、原因:缺血、缺氧、感染和中毒等使细胞线粒体受损,ATP产生减少,细胞膜钠泵功能障碍,或细胞膜直接损伤,导致细胞内水、钠离子增多。2、病理变化:(1)、大体: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边缘变钝、切面外缘外翻,中心隆起;浑浊无光;颜色变淡;。(2)、镜下:早期细胞体积增大,胞浆浑浊,内有红染颗粒(肿胀的线粒体和内质网),HE切片细胞染色变淡;进一步细胞体积进一步增大,气球样变。3、结局:水肿是一种轻度损伤,病因消除时可以恢复正常;但是较严重的细胞水肿持续发展可使细胞发生坏死。肝细胞气球样变二、脂肪变性: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内。常发生于肝、心、肾等器官。1、原因:严重感染,酗酒、中毒、缺氧营养不良、糖尿病及肥胖有关。2、病理变化:(1)、大体: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器官边缘圆钝、颜色淡黄、触之有油腻感。(2)、镜下:细胞质内出现大量球形脂肪滴,大者充满整个细胞,将细胞核挤至一侧。HE切片中,脂肪滴溶解,形成空泡状;冰冻切片中可用苏丹III、锇酸等染色。3、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原因(1)肝细胞内脂肪酸增多:游离脂肪酸由血入肝;缺氧致乳酸转化为脂肪酸;氧化障碍致脂肪酸利用下降。(2)甘油三脂合成过多:饮酒致线粒体和滑面内质网功能改变。
(3)脂蛋白、载脂蛋白减少:缺血缺氧等原因所致,导致脂肪于肝内堆积。病变:轻度肝细胞脂肪变性不引起肝脏形态变化,显著弥漫性肝脂肪变成为脂肪肝,中度肝脂肪变可继发为肝坏死和肝硬化。肝脂肪变4、心肌的脂肪变性:虎斑心:慢性酒精中毒或缺氧所引起的心肌的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脂肪变的心肌与正常的心肌相间存在形似虎纹,故称虎斑心。心肌脂肪浸润: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伸入心肌细胞间。5、结局:早期较轻的脂肪变可以在病因去除后恢复正常,严重的脂肪变可致器官功能障碍,细胞死亡。三、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常见的有三种玻璃样变性。1、细动脉壁的玻璃样变性:常发生于原发性高血压时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的细小动脉。由于血管持续痉挛,血管内膜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入内膜而形成。管壁变厚、变硬、弹性下降,管腔狭窄闭塞。2、结缔组织的玻璃样变性:常发生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为纤维组织老化的表现。病变处胶原蛋白交联、变性、融合,胶原纤维增粗,融合成梁状或片状,纤维细胞明显减少。外观见其弹性降低,质地变硬,灰白色、半透明状。3、细胞内的玻璃样变性:是多种原因引起细胞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均质无结构、红染物质。肾炎时,肾小管上皮重吸收蛋白质形成。酒精性肝病,肝细胞内出现蛋白质变性的Mullory小体。浆细胞内粗面内质网中免疫球蛋白形成的Russell小体。
酒精肝中的Mullory小体四、淀粉样变:概念:在细胞外的间质内及小血管的基底膜处,有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蓄积。淀粉样变HE染色为淡红色,并显示淀粉样呈色反应,即刚果红染色为橘红色,遇碘液后呈棕褐色,再遇稀硫酸变深蓝色。
五、粘液样变概念:细胞间质内黏多糖和蛋白质积聚,成为粘液样变。粘液样变的HE染色为蓝色,类似于粘液染色,故而称为粘液样变。六、病理性色素沉着:细胞和组织内有色物质的过量蓄积。1、含铁血黄素:是一种棕黄色、具有折光性的较粗大颗粒,由铁蛋白微粒聚集而成。主要是由于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形成。意义:陈旧性出血或溶血性病变。2、脂褐素:是指蓄积在细胞浆内的黄褐色微细颗粒,本质上是细胞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残体病理情况下,在老年人、慢性消耗性疾病、萎缩等时,在心肌细胞、肝细胞、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等其胞浆内可有多量脂褐素沉积,故有消耗性色素之称。3、胆红素:胆管中的主要色素,为金黄色、不含铁的可溶性蛋白物质。是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后形成的血红蛋白衍生物。4、黑色素:是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在酪氨酸酶作用下氧化、聚合称深褐色颗粒。正常存在于皮肤、毛发、虹膜、脉络膜的黑色素细胞内。七、病理性钙化:在骨和牙以外的组织内有固体的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1、病理变化:肉眼观:钙化处为灰白色颗粒和团块状质块。镜下:钙盐在HE切片中被染成蓝色颗粒。2、分类:(1)、营养不良性钙化:体内钙、磷代谢正常,血钙正常,钙盐主要沉积在变性坏死的组织中,如结核坏死灶,血栓,AS斑块寄生虫等。(2)、转移性钙化:全身钙、磷代谢失常,血磷或血钙增高引起钙盐沉积在正常组织内,如肾小管,胃粘膜等处。第四节细胞死亡概念:当细胞发生致死性代谢、结构和功能障碍,便可引起细胞不可逆性损伤。一、坏死坏死: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的局部组织、细胞死亡,称为坏死。主要从病理变化、坏死的类型、坏死组织的结局和坏死对机体的影响来了解细胞坏死。(一)、坏死的基本病变:坏死初期,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基本无变化,在坏死若干小时出现细胞核、细胞质、和间质的变化。1、细胞核变化:是细胞坏死在形态学的主要标志。核固缩:细胞核内水分脱失,染色质浓缩色深体积变小—DNA转录合成停止核碎裂:核膜破裂,染色质崩解分散在细胞质中。核溶解:在DNA酶作用下,DNA分解,核消失。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2、细胞质的变化:由于核糖体减少丧失、胞质变性蛋白质增多、糖原颗粒减少等原因,胞浆嗜酸性增强,内有红染颗粒。3、细胞间质的变化:在各种酶的作用下,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断裂或液化。最后坏死的细胞核、细胞质及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无结构的红染物质。由于坏死时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细胞内具有组织特异性的酶被释放入血。(二)、坏死类型:组织坏死后,蛋白质凝集和酶性消化、水解同时存在,但两种情况的存在优势不同时,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坏死。1、凝固性坏死:组织、细胞坏死后,细胞内的蛋白质与细胞器凝集,形成灰色、干燥的坏死灶,称凝固性坏死。常见于心、肾、脾等器官的缺血性坏死。肉眼观:坏死灶干燥,灰黄或灰白色,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楚,坏死灶周围有一暗红色出血带。镜下观:坏死灶内组织、细胞结构消失,轮廓存在。
2、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主要见于结核病灶的坏死,是结核病特征性病灶。肉眼观:病灶色微黄(由于结核杆菌含脂质较多),质地松软,状似干酪。镜下观:看不到组织轮廓,坏死组织呈一片红染无结构颗粒状物质。干酪样坏死在镜下并不能看到坏死前组织结构,只能看到一片呈固体形状的坏死区域,所以说干酪样坏死是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特殊情况。3、液化性坏死:当组织坏死后,若酶性消化、水解占优势时,则坏死组织呈液态,出现液化性坏死。(1)、原因:主要是由于坏死组织中可凝固的蛋白质少或坏死细胞自身以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等释放大量水解酶或是组织中富含水分和磷脂。(2)、主要见于: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脓肿。缺血、缺氧时引起的脑软化。由细胞水肿发展而来的溶解性坏死。
4、液化性坏死的特殊类型:脂肪坏死酶解性脂肪坏死:见于胰腺炎胰腺坏死。原因:胰腺坏死使胰酶外溢,脂肪组织中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与组织中的钙离子结合为钙灶,呈不溶性。肉眼观:浑浊不透明的黄白色斑点或小斑块,质硬。镜下观:可见坏死脂肪细胞的轮廓,细胞内见兰色颗粒状物质(钙灶)。外伤性脂肪坏死:主要见于乳腺外伤。外伤引起脂肪细胞破裂,脂滴释出,引起炎症,出现坏死。胰腺脂肪坏死5、纤维素样坏死:旧称纤维素样变性,因为其染色与纤维素相似故而得名,是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常见的坏死形式。形态:病变局部结构消失,出现边界不清的小条、小块细丝颗粒状红色无结物。镜下呈强噬伊红,形似纤维素。纤维素样坏死出现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6、坏疽:较大范围组织坏死合并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并出现的特殊的形态学改变。坏疽常发生于肢体及与外界相通的内脏:下肢末端、肺、肠、子宫等。常见腐败菌:梭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奋森氏螺旋体等。坏死组织被腐败菌分解产生硫化氢,故使发生坏疽的部位有臭味;硫化氢与血红蛋白分解时产生的铁结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故使坏死组织呈现黑色。坏疽根据发生原因及形态可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1)、干性坏疽:多发生于四肢末端,特别是下肢,坏死组织干燥,腐败菌感染较轻时。病因:多见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AS、冻伤等。条件:以上疾病使的动脉受阻而静脉回流通畅,故坏死部位水分少且坏死组织表面水分蒸发。形态:病变部位呈黑褐色、干燥、皱缩,与正常组织分解明显。(2)、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体表相通的内脏:肺、肠、子宫,也可以发生于肢体。条件:在有动脉闭塞的同时,还有静脉回流受阻,并拌有淤血、水肿。形态:坏死组织淤血水肿,水分多,肿胀明显。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呈兰色或绿色。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边界不明显。有毒的分解产物及细菌毒素被吸收后,患者可以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3)、气性坏疽:常发生于深达肌肉的创伤,合并厌氧菌感染,如:产气荚膜杆菌、恶性水肿杆菌、腐败弧菌等,主要见于战伤。形态:外观呈蜂窝状,触之有捻发感。组织色暗,污秽,奇臭。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楚。气性坏疽病变进展迅速,不及时处理常危及生命。(三)、坏死的结局:1、溶解吸收:较小范围的坏死组织可以通过中性粒细胞及坏死组织释放各种水解酶将坏死组织分解和液化,经淋巴管或血管吸收运走。不能吸收的碎片由巨噬细胞吞噬消化。2、分离排出:较大的坏死组织周围发生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加速边缘组织的溶解吸收,使坏死组织和健康组织分离。3、机化、包裹:较大范围的坏死组织,不能完全溶解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长入,逐渐加以溶解吸收和取代,最后变为瘢痕组织;较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前期物业服务协议及社区文化活动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高端红酒代理销售合同协议
- 2025年度市场调研服务外包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个性化婴儿护理服务与月嫂雇佣协议3篇
- 2025年茶店加盟管理合同范本简易4篇
- 专业虾苗供应协议模板2024年适用版A版
- 2025年度航空器材产品定制采购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施工合同9篇
- 2025年茶楼茶叶采购与营销推广合同范本4篇
- 2024门店承包与区域市场拓展合同范本3篇
- 《庖丁解牛》获奖课件(省级公开课一等奖)-完美版PPT
- 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
- 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CET4)及答案解析
- 气排球竞赛规则
- 电梯维修保养报价书模板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3
- FZ/T 81024-2022机织披风
- GB/T 33141-2016镁锂合金铸锭
- JJF 1069-2012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培训讲稿)
- 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技术概述课件
- 公积金提取单身声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