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戈铁骑金戈铁骑第二十五课同步课时训练1、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如何理解‘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的提问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一表述的主旨是()肯定美国的政治模式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C.促进民主、和平建国D.批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2、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会晤毛泽东,提出了谈判的原则是“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这一原则的实质是()欺骗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承认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维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引诱中国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1945年10月12日,西安《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发表社论:“分裂内战的阴霾可望由此扫清,和平建国的时代可望于兹开始……抗战的鲜血也将不至于白流,这是中华民族的福音!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这篇社论出现的背景是()《双十协定》的签署《国内和平协定》的签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抗日战争的胜利4、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向蒋介石表示:人民遭受了21年的内战,流尽了鲜血。现在已到了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这反映出()国共谈判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国民政府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已遭到质疑5、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组织了正面战场四次会战撕毁重庆政协会议协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内战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与共产党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次战略决战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这是为了()消灭国民党的主力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奠定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7、民谣,俗称“顺口溜”,内容丰富,反映了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区的社会状况,也是人民群众议论时政、抨击时弊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较强的政治讽喻性。如“金圆券,满天飞,钞票到手准吃亏,上午能买一担米,下午就买半担灰”。它所讽喻的是()人民生活艰难爆发不满解放战争中政府滥发纸币物资稀缺致使通货膨胀连年战争使经济体系崩溃、1934年,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外国资本的压制B.封建主义的束缚C.官僚资本的侵蚀D.自身经营的不善、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A.偿还大量外债B.贪污腐化成风C.军费开支巨大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刘伯承曾说:“1947年8月中共中央用‘围魏救赵'的方式,拆散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从而缓解陕北的经济困难。”材料中的“围魏救赵”是指()A进行土地革命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进行战略决战攻占南京11、下侧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前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12、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是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作为和平谈判代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46年那一次,陈嘉庚先生对我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我们还是满怀诚意地和他谈了,因为人民需要和平,广大人民还不了解蒋介石的假和平骗局。现在我们又要和他们谈了,但今天的情况与往普大不相同,今天可以说,无论和也好,打也好,我们有信心有力量使它一定实现。材料二与此同时,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壮大了,由原先的120万人发展到400万人以上蒋介石做了很好的运输大队长,我们的战士有很大一部分是俘虏过来的,成为解放军战士平均占65%到70%。材料三这次和平协定8条24款,中心问题是接受改编和渡江,这是不能妥协的,必须坚持。今天的革命绝不能再如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那样,由于中途妥协而由反动派最后胜利。历史经验证明,革命不能进行到底,则一定失败。——以上材料均引自北平和谈期间周恩来的演讲材料一中陈嘉庚为什么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周恩来为什么说“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材料三中和平协定的中心问题为什么是“接受改编和渡江”?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材料二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材料二中所说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答案以及解析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抗战胜利后,国内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认为,自由民主的中国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一表述的主旨是促进民主、和平建国,故选C项。材料信息并非强调肯定美国的政治模式,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人民民主专政,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批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故D项错误。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蒋介石提出“军令、政令之统一”是出于其真实的目的,本质是要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时间的限定和社论的内容可推断,其出现的背景应是《双十协定》的签署,A项正确。《国内和平协定》是在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的形势下达成的。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概况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三大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所以应选B。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由材料“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可知国民党以扩大对城池和交通线等地域的占领为目的,造成了力量全面展开、兵力分散等问题,此“战略失误”反映了1946年6月国民党全面进攻的失败,此后国民党由全面进攻转入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故B项错误,C项正确。A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辽沈、淮海、平津三次战略决战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排除D。故答案选C。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区”等信息可知,人民解放军与山东有关的军事行动是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A、D两项分别是三大战役的结果和意义;C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影响。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政治讽喻性”。A项是对民谣的概括,并非讽喻,排除;结合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可知,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经济政策不当,物资稀缺并非主要原因,C项错误;D项同样不是造成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由材料中“1934年”“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故选C项。材料中提到的中国银行是官僚资本,没有提外国资本及封建主义,可以排除A,B项;D项在材料中也没有涉及。【解题关键】明确1934年时,“中国银行”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官僚势力,不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也不是单纯的封建势力。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中国已经废除了大部分对外不平等条约,不存在“偿还大量外债”的问题,A项错误;通货膨胀是由滥发纸币造成的,是政府解决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政府行为,贪污腐化只能造成社会财富的不当转移,不会造成财政赤字,B项明显错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需要支付巨大的军费,财政入不敷出,于是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C项正确;官僚资本绝大部分属于国有资产,其发展有利于缓解财政危机,D项错误。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根据所学可知进行土地革命属于内部挖潜的形式,不符合“围魏救赵”的方式。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拆散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从而缓解陕北的经济困难”体现了通过开辟新战场分散国民党的力量的战略意图,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符合材料所指的效果,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战略决战是在1948年开始的,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攻占南京为1949年,不符合材料所给时间•故D项错误。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共产党兵力开始具有优势是在1948年11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正是三大战役进行之中,故C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开始于1947年,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结束是在1949年,故D项错误。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故答案选C项。答案及解析:答案:1•因为当时陈嘉庚看透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人民力量空前壮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赣州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质量监测(二)物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材料应用设计实训(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2025年初三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赤峰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化学试题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试卷含解析
-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工笔人物创作与表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林业专业外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2025年四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土地转让合同书范例
- 2025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3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衢州2025年浙江衢州龙游县综合事业单位招聘4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测绘成果质量管理制度(一)
- 小学防碘缺乏课件
- 学习解读《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课件(2025年3月)
-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 北京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陪审员考试题及答案
- 居室空间设计 课件 项目八厨房空间设计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五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 2025年演出经纪人《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考前点题卷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