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工程施工做法讲解(含多图)_第1页
防水工程施工做法讲解(含多图)_第2页
防水工程施工做法讲解(含多图)_第3页
防水工程施工做法讲解(含多图)_第4页
防水工程施工做法讲解(含多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融创天津公司工程标准化构件1、

预制穿线过梁:入墙应不小于

250mm2、定制有缺口砼配电箱预制件和有孔洞的砖块3、雨水管下设置收水簸箕(要求采用石材)4、墙体顶砌部位预制定型混凝土块,以利于顶砌的饱满5、带预埋空调套管的混凝土预制块6、空调预留孔扣盖7、带油盒止逆阀8、厨卫间直埋套管9、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构造做法(二级防水)

(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0、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构造做法(用于沉降后浇带处,

一级防水,

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1、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构造做法(二级防水,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2、地下室底板转角防水构造做法(二级防水,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3、地下室侧墙单管穿墙防水构造做法(二级防水,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4、地下室顶板开口防水构造做法(二级防水,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5、地下室侧墙单管穿墙洗孔防水构造做法(一、二级防水,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6、地下室沉降缝构造做法(二级防水,具体要求详见附件)地下室侧墙沉降缝构造做法地下室顶板沉降缝构造做法17、常用平窗口防水做法横剖纵剖18、散水处防水做法隐形散水处防水做法明散水处防水做法19、风道出屋面处防水做法(附件

第一章

地下工程防水1.

地下工程后浇带及其防水做法:1)后浇带按其用途可分为沉降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平面位置见结构施工图。2)后浇带间距宜为

30~60

米,宽度宜为

700~1000mm。3)后浇带内钢筋不得切断。4)封闭后浇带的混凝土应采用比设计强度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a.补偿收缩混凝土采用符合《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中Ⅱ型标准要求的膨胀剂,

水中

7d

限制膨胀率不低于

0.05%,碱含量不大于

0.75%,氧化镁含量不大于

5%。膨胀

剂掺量

6~12%,应以试验为准,并符合《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所选用的膨胀剂应有较好的适应性,能与其他添加剂配合使用。

b.工程实际使用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各部位限制膨胀率、干缩率要求如下:

补偿收缩混凝土订货时,施工单位应向搅拌站提供本说明中提出的技术参数及各项要求。

并应留出足够时间以便进行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等各项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最终确定混

凝土膨胀剂掺量。c.膨胀剂检测报告、混凝土配比单及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试配实验报告必须经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用于实际工程。d.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按照《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第

10.0.3

条要求留置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干缩率检验试块并及时由独立检测机构检验;

膨胀剂应根据规程

10.0.2

条进行现场复验。e.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按照《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第

10.0.3

条要求留置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干缩率检验试块并及时由独立检测机构检验;

膨胀剂应根据规程

10.0.2

条进行现场复验。f.板面混凝土应在终凝前采用抹面机械或人工多次抹压并用塑料薄膜覆盖,硬化后蓄水养

护或覆盖湿麻袋片并持续浇水养护。墙体应在混凝土拆模后覆盖湿麻袋片并持续浇水养

护,拆模时间不宜少于

7

天。补偿收缩混凝土养护期不应少于

14

天,并应始终保持混

凝土表面湿润。g.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

28

天。

h.后浇带周围梁板应采取可靠的支顶措施,以保证结构安全。

i.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均应由膨胀剂厂家提供技术指导,以确保工程质量。

j.设置外防水部位,垫层标高应考虑建筑防水厚度相应下沉。4)后浇带的施工:

(1)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予以保护,基础后浇带封闭前要

求覆盖,严防落入杂物和损伤外贴式止水带;浇筑水平后浇带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

清除,先铺净浆,再铺

30~50mm

厚的

1:1

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

灌混凝土,浇捣密实并加以养护。(2)浇筑垂直后浇带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并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

时浇灌混凝土;施工时后浇带两边墙、梁、板必须支撑好,直到后浇带封闭并混凝土达

到设计强度后方能拆除。5)后浇带的封闭:(1)沉降后浇带的封闭:根据后浇带两侧沉降实测报告确定。(2)伸缩后浇带的封闭: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

60

天后再封闭。(3)浇筑时应选择气温较低的时间进行,但不得低于

5°C。(4)后浇带浇筑后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28

天。6)后浇带的防水:(1)后浇带的防水采用中埋式丁基钢板止水带和外贴式止水带,二级防水采用中埋式钢板

止水带,一级防水时迎水面增加外贴式止水带,构造详见图

1、2、3

(2)

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时,应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图

1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构造做法(二级防水)图

2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构造做法

(用于沉降后浇带处,一级防水)图

3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构造做法(二级防水)温度后浇带与沉降后浇带位置示意2.

止水螺栓选用

1)渗漏的原因

a:选择普通螺栓,不带止水环

b:拆模厚未对螺栓进行处理

2)防水设计控制要点

a:选择方形式止水环,螺栓进场后对止水环进行检查

b:拆模后螺栓短处应封堵严密,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3)防水设计节点图

图6模板穿止水螺栓做法4)施工方法

a.弹线定位后先把止水环套在螺杆杆身中部,然后在中杆两端讨好塑料密封圈,再用扳手

拧紧两端螺杆,确保螺杆两端不晃动。

b.支设单面模板,从另一侧穿止水螺杆,并加水平支撑,用螺母固定螺杆一端。c.合另一侧模板,加水平支撑,拧紧两侧螺母。d.拆模后及时用塑料堵头塞堵,以免损坏锥形塑料帽。3.

地下室基础边角防水1)渗漏的原因a:砖胎膜甩茬未作有效保护b:砖胎膜与垫层相交处小八字脚不够平整c:卷材等防水材料施工时受损d:保护层被破坏2)防水设计控制要点a:对底板防水卷材实时保护,不破坏保护层b:转角处设置砖保护墙,附加防水层等措施c:施工甩茬时用草袋覆盖保护d:底板振捣密实,尤其是桩头部位3)防水设计节点图图8地下室底板转角防水构造做法(二级防水)4)施工要求a: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严格控制防水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配料、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步骤,合理设计,加强管理。b:防水材料进场前,质检人员应对厂房出具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进行检查,材料进场后按照规范进行现场复测,并提出检测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防水工程必须由符合规定资质的防水专业队伍施工。4.

管道穿墙防水1)渗漏的原因a:未按要求提前预埋,采取后期剔凿b:管线与混凝土侧墙的缝隙未封堵密实c:止水钢环与钢筋的焊接不严密,或脱模过早时打松了止水螺杆等d:振捣和浇筑混凝土密实度不合格2)防水设计控制要点a:穿墙管盒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等于250mm,相邻穿墙管间距应大于等于300mm。b:转角处,钢管与侧墙交接处按照规范设置附加防水层3)防水设计节点图图9地下室侧墙单管穿墙防水构造做法(二级防水)4)施工要求a: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严格控制防水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配料、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步骤,合理设计,加强管理。b:及时将模板、止水钢板等做好清理,打磨c:地下室外墙止水螺杆的止水片厚度应为5mm,环宽30mm,焊缝饱满d:防水材料进场前,质检人员应对厂房出具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进行检查,材料进场后按照规范进行现场复测,并提出检测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防水工程必须由符合规定资质的防水专业队伍施工。5.

地下室顶板开口、穿管防水1)渗漏的原因a:未按要求提前预埋,采取后期剔凿b:管线与混凝土顶板的缝隙未封堵密实c:人员出入口高度设置不合理,汽车坡道未设置反坡导致倒灌d:振捣混凝土密实度不合格e: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施工车辆在板上行驶或堆放大量钢筋做加工场超负荷使用

2)防水设计控制要点

a:未按要求提前预埋,采取后期剔凿

b:地下建筑通往地面的各种孔口应采取防止地面水倒灌的措施,人员及汽车出入口应

设反坡,且应采取防雨措施。

c:转角处,钢管与顶板交接处按照规范设置附加防水层

3)防水设计节点图

图10地下室顶板开口防水构造做法(二级防水)

4)施工要求

a: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严格控制防水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配料、搅拌、浇筑、振捣、

养护等步骤,合理设计,加强管理。

b:及时将模板、止水钢板等做好清理,打磨

c:防水反边与顶板同时浇筑

d: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未达到100%强度,严禁车辆通行,严禁超设计负荷堆放钢材,周转材料,建筑材料

e:防水材料进场前,质检人员应对厂房出具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进行检查,材料

进场后按照规范进行现场复测,并提出检测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防水工程必须由

符合规定资质的防水专业队伍施工。6.

地下室单管穿墙洗孔防水构造

1)渗漏的原因

a:洗孔过大,内填砂浆收缩

b:密封胶与混凝土、钢管基面未能有效粘接

2)防水设计控制要点

a:内注聚合物砂浆应加膨胀剂

b:建筑密封膏基面应打磨平整、清理干净,保持干燥

c.管箍应选不锈钢耐腐蚀型

3)防水设计节点图

图15地下室侧墙单管穿墙洗孔防水构造做法(一、二级防水)7.

地下室变形缝防水及导流1)渗漏的原因

a:

沉降裂缝引起的渗漏

b:

外贴式止水带不合格造成的渗漏

c:

后浇时接缝处理不好引起的渗漏

d:不均匀沉降导致防水层破裂,又不能用堵漏注浆方式弥补(需保留沉降缝),故将漏水

导流至最近集水坑,以排出室外。2)防水设计控制要点

a:合理设置施工缝,避开不利点,垂直缝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b:转角处设置砖保护墙,附加防水层等措施

C:设计时临近变形缝设置集水井、设置排水沟、将漏点处水导流至集水井排出室外。3)防水设计节点图图18地下室侧墙沉降缝构造做法(二级防水)图19地下室顶板沉降缝构造做法(二级防水)4)施工要求a:

严格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重点检查外贴式止水带是否符合要求b:变形缝施工时应剔除原砼面浮在表面的石子及松散的砼,用届面剂处理后方可进行砼施工,注意砼的振捣密实度。

第二章

外窗防水1、渗漏原因

建筑工程中窗的雨水渗漏现象非常常见,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以断桥铝合金窗为例,雨水渗漏的主要原因有:

1)断桥铝合金窗的选用型材未能达到当地抗风压性能要求;

2)铝型材断面的密封防水结构设计不合理;

3)断桥铝合金窗的密封胶、胶条质量不合格;

4)五金配件等辅材质量太差;

5)断桥铝合金窗加工精度达不到质量要求,配合间隙较大;

6)断桥铝合金窗安装达不到质量要求;

7)断桥铝合金窗周边土建建筑结构或构造本身施工质量不合格;

8)断桥铝合金窗安装时与周边建筑结构的间隙处理不当。

窗订货及检验流程必须严格,杜绝不合格产品。

窗安装时与周边建筑结构间隙的防渗处理是窗安装过程中最重要环节。2、防水构造设计(设计节点图)图1常用平窗口防水做法(横剖)图2常用平窗口防水做法(纵剖)图

3

带窗套窗口防水做法(横剖)图4带窗套窗口防水做法(纵剖)图5凸窗口防水做法(纵剖)图

6

外檐石材幕墙与窗口交接防水做法(纵剖)图

7

外檐石材幕墙与窗口交接防水做法(横剖)图

8

外檐石材幕墙与窗口交接防水做法(横剖)图9外檐石材幕墙与窗口上皮交接防水做法(纵剖)图10外檐石材幕墙与窗口下皮交接防水做法(纵剖)图11窗口防水做法(纵剖)图12天窗防水做法(纵剖)图13天窗防水做法(横剖)图14窗口防水做法(纵剖)图15挂石材窗口防水做法(纵剖)3、施工要求:(1)窗洞口处理在窗附框安装前必须按设计图的附框尺寸进行洞口抹灰处理,窗洞口必须做到横平竖直。洞口尺寸以窗附框高、宽每留8到10mm的缝隙为准,发泡聚氨酯灌缝,附框内外两侧发泡胶必须采用专用木板压实,不得切割。附框防水措施:附框的组角时,在组角端涂抹防水组角胶,预防组角缝隙渗水。(2)窗安装要求窗安装原则上以墙中为控制线,调整时以保证每间房内窗台或窗贴脸尺寸一致为准。窗安装、校正自检合格后窗框外四周发泡聚氨酯灌缝,监理检查合格后,土建施工才可进行窗与墙体的防水、保温灰收口施工。(3)窗框(含附框)与外墙的防水附加防水层施工前,发泡聚氨酯填缝剂上必须用膨胀防水砂浆抹缝处理,不得直接将防水胶打在发泡聚氨酯填缝剂上,对防水部位进行清理清洁,并应保证防水部位干燥,无浮灰,无灰渣。清洁卫生后,在窗台涂刷1.5厚SBS弹性防水涂料,窗口两侧上翻50mm。(4)密封施工外保温防水层应延伸至门窗框,清理凹槽、嵌填密封膏;密封膏应平、直、顺、滑,打胶时胶枪应适当向后倾斜,速度应均匀,挤胶速度应平缓,中间不应有停留或者起瘤、起皮现象;打胶完成。在门窗口部收口抹灰后涂料施工前,再进行清理、检查、补打密封膏工作。若在打结构胶时发现有鼓气泡现象,应将胶铲除重新施工,对于瓶内有空气的结构胶应停止使用。在密封膏干燥后,达到使用条件后,进行选择性淋水实验,并进行检查,对渗水部位进行防水处理;扇胶施工:内扇选用甲方指定中性胶施工,施工时应保证一次成型,胶口应适中,并保证打胶后平直顺滑,不起瘤、不起皮、无针眼;内扇压条缝应选用透明中性胶进行填缝处理,确保不渗水。(5)窗上下口施工要求:在防水涂料干燥后抹窗口保温灰

,窗台防水层和保温层应低于窗框排水孔,以保证排水的通畅;并应与边框间预留密封膏凹槽(详见图2),宽度控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