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演讲《社群经济》_第1页
吴晓波演讲《社群经济》_第2页
吴晓波演讲《社群经济》_第3页
吴晓波演讲《社群经济》_第4页
吴晓波演讲《社群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键词:中国互联网移动社群大会社群吴晓波以下为吴晓波现场演讲实录:大家好!很高兴来北京,刚才演讲的Dowson(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是2005年加入腾讯的,腾讯是2004年上市,那个时候腾讯还是以QQ为主的公司,然后他来了以后做了一个产品叫QQ空间。我过去两年在写一本书叫做《腾讯传》,到现在还没有写完,太复杂了。现在,我得到一个福利,有一个5位数的QQ号。我觉得社群是互联网送来的最好的服务。我们有了QQ以后,人开始摆脱真实的身份、地域的局限,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面重新构建你的朋友圈,重新设定你的身份,重新建立你的社交关系和商业关系,我觉得这是这些互联网公司在过去十几年里面带给中国一个最大的变化。我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写作者,1993年我开始成为一个财经类的专栏作家。长期以来,我有很多的读者,但是我从来不知道读者在哪里,我就给报纸写专栏,给杂志写专栏,给新闻门户写专栏,然后每年写书,但是我一直不知道我的读者在哪里,根本找不到他们。去年我想了很长时间,我觉得如果我还要写作,我必须改变一个战场,到一个新的世界去写作。所以从去年5月份开始,我开始做自己的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我记得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叫做《骑到新世界的背上》,我要告别原来的媒体生态,到一个新世界生态,但是新世界像一条恶龙一样,你不知道它会把你带到什么地方,你也不知道会不会从龙背上摔下来,但是没有办法,必须进到这样一个世界里面去了。然后我的公众号逐渐逐渐增加,每天大概新增两千左右,现在应该是91万,下个月应该是过百万的数据。这是最大的变化,我找到了将近100万的读者,他们会经常跟我有互动,每天的文章发出来,在后台看到他们的反应,他们喜欢还是不喜欢,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虽然也给我带来很多的苦恼,他们可能要看我穿什么牌子的情趣内衣。在这90多万的后台里面,一个让我很高兴的情况是,开始出现数据,我们开始用数据找到这些人在哪里,所谓的社群,现在是真实的。从后台看,这90多万人里面,有三个60%:60%是男生,关心财经的大部分是男生;第二个60%是80后和90后,这让我很高兴,因为长期以来,我的读者是50、60、70为主的,大量的读者是这部分,然后有了公众号以后,年轻人开始逐渐增加了,变得更加活跃;第三个是60%的人集中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地区,像北京和上海,我的订户就超过了9万多人。然后公众号开到300天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开始确定我们这个社群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觉得蛮可怕的是:一个社群是乌合之众,大家不知道要干什么,不知道彼此是谁,你有怎么样的价值观,你认同怎么样的人和怎么样的事情。如果大家很茫然地跑到一起,我觉得这个社群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到了第300天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第一,我们认可商业之美,在这个公众号里面不会有别的东西,大部分是商业或者泛商业的东西;第二个叫做崇尚自我奋斗,我们都前两天,我们马上过一百万粉丝了,我到群里面问了一下,我们有多少人因为参加频道而结婚了,大概知道有40多对了,谈恋爱的有多少就不知道了。当各个小组建立完以后,我们又在想,其实90多万人在空中还是一个虚拟的东西,各个层次有了社群以后,有没有可能把兴趣的孤岛打通呢?兴趣孤岛建成一个高速公路,这是今年过年以后我们的一个实习生提出来的,一个92年的实习生,他提出这个观念,他是参加运营组的,说从后台来看,各个城市都有旅游小组,旅行小组会各地跑,现在他们都在当地,沈阳是沈阳的,西安是西安的,南京是南京的,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大组?后来在这个实习生的倡导下,我们开始建立一个大组,叫做旅行大组,一开始是八个城市参与,他们都有小组。八个城市的小组长拉了一个QQ群,开始选举大组长。到现在为止,十几个城市的旅行小组今天都在一起了,因为它是实名制的,需要有推荐进来,这个人的身份非常真实,爱好更加确定,建立了QQ群,有两千多人,然后他们开始自己搞活动,已经做完两场活动,一场活动就是一个苏州的企业家,他有一个房车,在群里面召集30多个人,一起去青海,完成了一次青海的旅行活动。另一个是最近跟一个旅行机构合作,我们拿到一个很低的价格,去泰国,我记得四晚还是五晚,六千多块钱,都是五星级酒店,我女儿都非常有兴趣去。这个群已经做好了,找了一个很帅的小伙子做导游,接下来要去土耳其和日本,这样开始玩起来。当这些信息孤岛被打通以后,我觉得会变得越来越有趣,旅行大群今年年底会超过一万个左右,一万个喜欢旅游的人,会在这个组里面建立起来。接下来会做理财大组,因为理财这个话题在公众号里面关注非常高。大家都很爱钱,很希望知道自己的财富怎么增加,所以我们今年下半年会成立理财大组。然后会成立创意大组,创意是现在中国最热的话题,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创业,毕业以后三年创业者的失败率大概是97%,,但是我们频道里面有很多的60后、70后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创业大组,把这些愿意创业的年轻人聚集起来,通过培训,通过点对点的辅导,能够帮助到他们。所以今年下半年会做这样的事情。我们过去一年多里面做了很多社群运营的事情。我认为,大家都说互联网是共享经济,但是我觉得互联网在共享的主题下面,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目录,叫做求援。互联网最好的是,当我有什么困难的时候,我有什么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或者我有什么愿景的时候,我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社群里面请大家帮助,这是互联网最伟大的事情,能够通过求援的方式,让社会的资源经过一次重新配置,而且人在付出的时候会很快乐,这是社群建立之前很难想象的事情。过去一年我们做了蛮多的事情,举四个例子。第一个,咖啡馆改造计划。我有一次去咖啡馆喝咖啡,我回来跟团队说,咖啡馆里面竟然没有书架,能不能在咖啡馆里面放一些书架进去。我们在公众号里面说,第一,有没有人愿意提供书架给我们,第二,有没有愿意咖啡馆愿意让我们的书架进去,第三个,我们也没有书。我们就是乞丐。\t"/a/20150806/_blank"亚马逊联系我们,说愿意提供亚马逊的KINDLE,提供几部。另外咖啡馆也满足我们,另外掌阅说我们提供书架,结果这个事情就搞定了。我们全国只做了一百家咖啡馆,我们只敢在有班委会的地方去做这个东西,没有班委会,没有人管理这个事情。这个就是去年的咖啡馆计划。第二个,我们做了一个巴九灵创业公益金。我是从前年开始,把我每年写图书的版税捐出来的,每年大概有一百万的收入。原来我是捐给人家的,捐给别人的慈善机构。有了公众号以后,我说我们能不能做自己的慈善活动,我们就做了一个创业公益金,我们做了那么多年的财经写作,包括我们自己办企业,我们对年轻人有贡献的是,我们能够告诉他们在创业的什么时候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因为创业就像小孩子一样,你扶着他往前走,他的成功概率会高很多。所以,去年开始,我把这部分费用拿出来切分成10份,帮助10个创业者,然后又在当地找两个企业家,每个月抽出48个小时帮助到他。第三个,我们做了一些众筹的事情。这个可能就比较多了,比如我们在过年的时候,我们要送给我们的用户一些礼物,问有没有企业愿意来提供的,然后我也不要你多,你每家只要50份就可以了,然后就有企业来提供。去年,我们还跟腾讯合作了电影票。我拍了一部纪录片,叫做《我的诗篇》,写的是中国当前一个非常隐秘的一件事情,中国现在大概有超过一万个工友,他们在工地上、车间里面、在生产一线,他们是中国的诗人,他们在写诗歌。中国的诗人,在整个大学知识分子里面已经死光了,只有真正的一线的工人、农民在写自己的诗歌。所以我拍了一个片子,叫做《我的诗篇》,在今年6月份的上海电影节里面得到了金爵奖。纪录片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帮助,比如我们众筹了50多万资金进行拍摄,然后我们众筹帮助一个自杀的诗人出版了他最后一本诗集,我们做了很多跟互联网有关的一些事情。在上海得了奖以后,面临新的尴尬。中国几乎所有的纪录片,无论你拍得多好,影院都不愿意接受,我们通过电影票应用找到一些城市的影院,跟那些影院谈完之后,我花八千块钱、一万块钱包下你的影院。我们在全国找了52家企业,现在包了80场电影,在长三角的浙江、江苏和上海,从下个月开始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放这些电影。我们会有一些社群,社群里面会有很多发布工作,如果你愿意到影院里面看这个电影的人,就可以跟你的朋友去看这个电影。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中国的非常真实的一面,我们除了一个《捉妖记》以外,我们还有一些工人在写诗歌。这是社群的实验。上面讲的是比较大的群落,另外还有很小的一部分人是企业家。在我们社群里面有很多的企业家,他们会加入社群,但是他们从来不发言,因为他们都是50后、60后、70后为主的,他们不发言。怎么把这部分人抓取出来?因为我长期以来在全国做一些培训、讲课的工作,所以我就有一些学员,这部分学员,大部分人都是我们频道的一些订户,然后我们就建立一个学塾。现在有一个学塾群,一共有两千多人,两千多人里面,又把两千多人抓取出500个比较活跃的人,每100人成立一个班级,由班长建立起来,五个班级在QQ群里面建立一个独立群,他们可以去学习、交流,甚至去搞投资等等的。这部分就是在一个更加理性的财富人群中建立一个群落。所以这些是在过去一年多里面,互联网对像我这样一个特别传统的财经作家做的最大的改变:找到了我的读者,然后我的写作变得更加真实,这些读者之间又形成一个相互互动的关系。前两天,腾讯的人跟我说,QQ也要做公众号,我说好,然后我说非常支持这件事情,我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QQ是中国最大的一个集群,它非常年轻,QQ可能比微信更加年轻、更加活跃,而且它的生态体系已经建立了十几年了,超过16年的一个生态体系建立,它的闭环可能会更加明显一点,甚至它在某种意义上的开放能力也更强一点,所以我们很愿意来做一个新的实验。关于社群,我有三个体会,我觉得一个好的社群大概应该有哪些特征。我们的频道是新生儿,一岁多一点,14个月的新生儿,但是在这14个月里面,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社群运营的办法。有三点是我们工作到今天可以跟大家分享的一些体会。第一个,有态度的内容。好内容和坏内容很不容易区分,但是我们的内容必须有价值,这样才能把人聚合在一起的,人不是因为认识在一起,而是因为兴趣、因为认同感才在一起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写作的人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喜欢什么,反对什么,愿意跟什么人在一起。Pony也讲过两句话,未来腾讯做的是用内容连接一切,而这中间就是态度,就是认同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