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教育现状分析农科论文_第1页
农业推广教育现状分析农科论文_第2页
农业推广教育现状分析农科论文_第3页
农业推广教育现状分析农科论文_第4页
农业推广教育现状分析农科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农业推广教育现状分析^p农科论文农业推广教育现状分析^p农科论文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可以适应农村、理解农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由于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起步较晚,培养形式大多沿用农学硕士的方式,理论证明这种培养形式不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开展需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必须从注重学术研究教育过渡到专业学位教育,必须建立一支足够数量和适应专业学位教育开展的师资队伍。如何根据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建立一支高程度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是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的一大重要问题。1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笔者2023年11月至12月对湖南农业大学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发放《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建立研究》问卷483份,回收有效问卷309份,回收率为64%。调查对象包括2023到2023级的各级在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涉及农业推广硕士的所有领域。通过文献检索所搜集到的资料,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进展综合整理分析^p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进展分析^p。2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p2.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构造趋于合理,但校外导师高学历高职称比例偏低农业推广硕士校内导师数据是抽取作物、园艺、植物保护、渔业、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资利用等几个领域作为样本得出来的结果,说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校内导师中高学历的比例较高,其中博士学位的78人,占老师总数的53.4%;具有硕士学位的有29人,占老师总数的19.8%;具有学士学位的有39人,占老师总数的26.7%。总的来讲硕士以上学位的占到73.2%;正高职称的人数明显高于副教授占到总数的77.4%,副高占22.6%;师资队伍的主体在41~50岁年龄段,占到52.6%,但是30~40岁之间的比例比51岁以上的小,分别为10.3%、33.5%。这说明校内导师大多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专家,指导力量相对较强。校外导师的数据是搜集2023年度至2023年校外导师数的总和,其中高学历的比例偏低,博士、硕士的比例仅到13.1%、26.8%,即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为39.9%,比校内导师硕士以上学历73.2%要低很多,其本科及以下的比例较大,占到60%;正高职称的仅占到35.8%,比校内导师77.4%低了42个百分点,副高职称所占比例明显较高,比校内导师22.6%的比例高出40个百分点,占到64.1%;年龄构造上40~50岁的中年骨干占到57.1%,50岁以上的占到30.5%,40岁以下的仅占12.4%。可见,校外导师硕士以上学历以及正高职称的比例不大,这说明在选聘校外导师时,对理论研究和学术方面的要求没有校内导师那么高,但对理论经历的要求应该要更加严格。农业推广硕士任课老师中具有博士学历的占了52.8%,硕士学历占到26.9%,即硕士以上学历的占到79.7%;正高职称的比例为60.1%,副高职称占到32.6%;年龄构造也较为合理,大多是中年骨干40~50岁之间,占到53.9%,而且50岁以上的比例较小,仅占到17.6%,20~40岁之间的青年老师占到27%。这说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任课老师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较大,有较高的科研究程度。年龄构造中中年比例最大,而且青年老师比例比老龄比例要大,其整体构造是符合教育事业的开展要求。2.2“双导师”培养形式已初具规模,但仍需加大力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实行双导师负责制,采用校内导师与实际用人部门合作培养的方式。校内导师必须是本校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过一届以上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责任感强,指导学生的经历丰富,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包括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学位论文的研究过程以及写作与辩论等等。校外导师必须业务程度高,责任感强,具有高级职称的本行业专家、领导或有较强理论技能的能手,是为适应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目的而装备的,主要为了在专业学位教育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的理论才能以及专业技能进展指导,使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理论的结合。结果说明:有194名研究生装备了校外导师,占总数的63%,有115名研究生未装备校外导师,占总数的37%。从表2也可以看出,湖南农业大学2023年至2023年校外导师与硕士生的装备比例为1:1.2~2.0之间,也就是说平均70%的专业学位硕士生装备了校外导师。因为专业学位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再加上专业领域的增加,其生也正在逐年增加,2023年装备校外导师的比例比以往有所下降,66%的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生装备校外导师,同问卷调查63%的结果根本一致。“双导师”形式培养有一定规模,但仍有30%以上的学生未装备校外导师。2.3有理论经历的老师比例不高,外聘老师数量偏少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老师有较丰富的教学经历,较强的科研才能,但是消费理论背景往往缺乏。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湖南农业大学有三个月以上农业推广理论经历的老师占到73.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有三个月工作经历的老师比例为65.4%,湖南农业大学外聘任课老师数仅占3.6%,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零。很显然,老师队伍的实际经历还需加强,外聘任课老师的数量未到达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其比例应该加大,选聘本行业的专家及突出奉献者来校担任授课老师,对进步农业推广硕士教学质量的整体程度起到了重要作用。2.4研究生对任课老师的教学效果满意度高,学生的工学矛盾较严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都是在职学习,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理论经历,对教学效果要求高,旨在对其自身有较大的指导与帮助作用。据笔者的调查,湖南农业大学56%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对任课老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优,36%的学生评价是良,总体来讲86%以上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老师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但是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招收的都是在职人员,其也有自身的局性,通过调查显示:61%的学生认为自身专业根底对硕士期间的学习有大的影响,在几个主要的因素中占第一位;58%的学生认为工学矛盾也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原因,这说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奉献,但是应采取针对性的弹性管理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工学矛盾。2.5课程体系根本合理,应增加专业动手才能培养及案例分析^p的教学内容目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专用教材很少,几乎没有。任课老师只可参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使用教材,经过老师不断改良,总结与归纳,其课程体系趋于合理。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课程体系是合理的,53%的学生认为是根本合理的,90%以上的学生认为总体来讲符合专业学位的要求,但是仍然有7%的人认为不合理。在考虑课程设计时,69%的学生认为应该关注专业理论动手才能的培养,是课程设计最重要的局部;62%的学生认为农业推广案例是很重要的一局部;其它主张知识构造、学科前沿与进展、理论知识重要的比例分别为50%、46%、34%。调查结果说明课程体系设计仍需进一步改革,多增加案例分析^p与专业理论动手才能的培养的环节。2.6教学及考核方式单一,采取多种灵敏的教学及考核方式根据调查显示:59%的研究生认为教学及考核方法有待于完善,78%的学生主张案例式教学,65%的学生主张讨论式,另外主张启发式、自学式、传统讲授式的也分别占到46%、26%、26%。考核方式也应该区别学术型学位教育,应该侧重理论局部的考核,轻化纯理论知识的记忆。目前大多数考核方式是理论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展,问卷调查显示60%的人主张多种方法相结合,主张讨论式、开卷式、面试及闭卷式的分别占到48%、43%、40%、12%。由此可见:以案例式为主的多种灵敏的教学方式以及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合适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这是与学术型硕士学位教育的显示区别,也是培养专业学位人才的重要途经。2.7研究生对双导师满意率高,导师指导方式需改良笔者通过对309名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在读研究生的问卷统计,结果发现:对导师工作的评价方面,无论是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满意和根本满意的超过了90%。说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对目前双导师指导总体上是满意的,对校内导师的满意度比校外导师要高。我国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导师的指导方式采取单一的师徒式(一对一进展指导),理论证明师徒式的指导方式有很多弊端,不能适应专业学位的开展要求,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的学生认为协作式(各学科穿插共同指导)指导较合适专业学位教育;52%的人主张专业式(相关专业结合指导);34%的赞成师徒式。因此,目前应该采取结合指导方式,各取所长,到达共同培养的目的。2.8校内校外导师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到达结合指导的目的导师队伍建立是研究生教育开展的关键。农业推广硕士研究方向涉及面广、学科多,学员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对研究生的培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对学生培养方面各有侧重。问卷调查发现:77%的人认为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需要校内导师的指导与帮助,占到第一位;其次63%的人认为学位论文写作与辩论需要校内导师的指导;认为课程学习、农业推广理论方面需校内导师的帮助的分别占到28%、27%。在对校外导师的需求方面:59%认为农业推广理论方面需校外导师指导;57%的认为学位论文的研究过程需指导;论文选题与开题方面需指导的占43%。可以看出校内导师在指导学生学位论文方面是起重大的作用的,对校外导师的要求,主要是丰富的农业推广理论经历,其次是对学位论文研究过程的指导,因为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来自于自身的岗位与理论,校外导师在理论操作方面的经历更为丰富。3对策与建议3.1优化师资队伍根本构造,高学历高技能相结合,提升师资队伍的总体程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师资可以聘请高学历、高职称的专家、行业佼佼者来校担任校外导师,应增加青年导师的数量,优化整体构造,培养梯队新生力量,防止年龄断层,做好代际转换和新老交替工作是导师梯队可持续开展的根本要求。3.2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保证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3.2.1采用灵敏教学及考核方式,做到理论与理论相结合。任课老师应该采取以案例式、交互式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式,直观地教授知识,采取灵敏多样的考核方式,减少死记硬背局部,多进展综合理论才能的考核,使理论与理论在教学中较好地结合起来[1]。3.2.2改革课程体系,保证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课程内容按照相应农业推广领域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体系应表达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实用性,多参加专业理论及农业推广案例,使所开设课程既强调理论,给予学生更多的信息量和学科技术前沿知识,也使其可以掌握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独立从事农业消费专门技术的才能[2]。3.2.3进展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管理方式,解决工学之间的矛盾。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身都是在职人员,课程学习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展。对此,首先实行弹性学制,定期集中进展课程学习;利用学校和各教学实习点的软硬件资,定期进展网上指导等远程教育的方式,逐步在理论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解决学生的工学矛盾[3]。3.3完善“双导师”指导制,进展多学科穿插指导,实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3.3.1建立校外导师数据库,扩大“双导师”培养规模。“双导师”培养形式已初具规模,但仍须加大力度,争取百分之百做到“双导师”指导。建立校外导师数据库,及时地查找导师资料,择优选取优秀导师对专业学位硕士生进展理论方面的指导,真正实现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最终目的。3.3.2采用结合指导方式,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要在“双导师”培养形式的根底上,进展多导师多学科共同指导方式,进展学科知识的穿插指导,真正培养复合型人才。3.3.3发挥双导师对学位论文的全程指导作用,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建立校外导师对学位论文的指导机制,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在指导学位论文研究方面的优势。双导师对学位论文进展全程指导,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也是评价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4]。3.4内选外聘专业人才,加大培训力度,真正做到理论与理论相结合3.4.1内选老师进展理论才能的培训,进步理论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