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分类专练(下)
文言句式
【典例引领】
(2021•新高考I卷)翻译文中句子。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
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日:“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日:
“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
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日:“卿能执法,朕复何
忧!”胄前后犯则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节选自《通鉴经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答案】
然而既然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再依法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全了大的信用啊。
【解析】
(1)关键词句:“既”,已经;“断”,处理;“复断之以法”,状语后置句:“忿”,
愤怒;“信”,信用。
参考译文:
戴胄为人忠诚清廉、公平正直,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皇上因为候选人大都对自己的做
官资历造假,下令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处死刑。没过多久,有伪造做官资历的人被发
现了,圣上想杀他。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应当流放。"皇上愤怒地说:“你想遵守法
律而让我说话不算话吗?”戴胄回答说:“下令的人只是因为一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
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下因为愤怒候选人的作假,所以想要杀他,然而既然已经知
道不可以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存大的信用。”皇上说:“你能够
执行法律,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戴胄经常就像这次一样宁肯使李世民发怒也要秉公
执法,说出来的话语像不断涌出的泉水一样,而唐太宗全部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天下再也
没有冤枉的案情了。
固定句式
1.“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
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
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
来表示原因。
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
“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2.“……有所……”“……无所……”
译: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3.何所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
物)是谁(什么)”。
4.“……之谓也"''其……之谓也”
此句式中的“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之谓也”翻译为“说的就是……啊”,
“其……之谓”中“其”表推断,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5.”……有以……”“……无以……”
译为“有什么可拿来”或“有用来……的(办法)”,“没有什么可拿来”或“没有用
来……的(办法”
5.“得无……乎”
译为“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吧”。另外,“得无”中的“无”有时还
换成“微”或“非”,构成“得微……乎”或“得非……欤”的格式,其意
义也不变。
7.“无乃……乎”
译为:“恐怕(只怕、大概)……吧”。有时“无乃……乎”中的“无”字换成“毋”字,
成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义不变。
8.“不亦……乎”
译为:“不是(不也是)……吗?”“难道不是(不也是)……吗?”
9.“何(奚、恶、安)……为””何以……为”
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哪里(为什么)用得
着……呢”。
10.“何乃……”
译为:为什么竟……
11.“如何(若何“奈何”,
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
12.“何……之有”
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译为
“有什么……呢”或“有什么……的呢”。
13.“唯……是……"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的宾语,往往用“唯……是……”的格式,可将副词“唯”
译成“只”“只是”或者“一定”,而助词“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现代汉语
成语中的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等。
14.独.乎
译为:难道……
15.……庶几……欤?
表示揣测,可译为“……或许(大概,差不多)……吧?”
16.顾……哉?
译为:“难道……吗?”
17.“庸……乎”“其庸……乎”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哪里(怎么)……呢?”
18.“……见……”"见……于……”
表被动。
19."....为....""为....所....”
表被动。
20.“……孰与……”"与……孰……”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用“哪”或“哪个”对译。如: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
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
个”或“哪一件”,一般对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
一个)……”。如:
21.……抑(抑或)……
表示选择,相当于“还是"、“或是”。
22.其……其……?
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23.盍
译为“何不”
24....无....
译为“无论”“不管”
【通关训练】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2022•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三模)及中诏用雅,众遂赴雅焉。将拜,遇雨,请以伞入。王
均不许之,因冒雨而拜。雅既贵幸,威权甚震,门下车骑常数百,而善应接,倾心礼之。
帝以道子无科学器干,虑晏驾之后皇室倾危,乃选时望以为簿屏,将擢王恭、殷仲堪等,
先以访雅。雅以恭等无当世之才,不可大任。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三》)
【答案】
王雅尊贵受重用以后,威权很大,门下常停着几百车骑,擅长应对接待,尽心地给予礼
遇。
【解析】
“雅既贵幸”,被动句,王雅尊贵受重用以后;“门下车骑常数百”,定语后置句,门下常停
着几百车骑;“礼”,礼遇。
参考译文:
等到宫中诏书宣布任用王雅,众人就都跑到王雅那里去了。将要举行任职仪式时,天
下雨了,请求打伞进去。王陶不同意,于是冒雨举行仪式。王雅尊贵受宠信以后,威权很
大,门下常停着几百车骑,他都能很好地应对接待,尽心地给予礼遇。晋孝武帝因司马道
子没有治国的才干,担心百年之后皇室倾覆危亡,就选当时有名望的人担任屏藩之臣,将
要提拔王恭、殷仲堪等人时,先去咨询王雅。王雅认为王恭等人没有治世之才,不可担当
大任。
2.(2022・辽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叔陵为江州刺史,性苛察狡险。新安王伯固以善谐谑,
有宠于上及太子,叔陵疾之,阴求其过失,欲中之以法。叔陵入为扬州刺史,事务多关
涉。省阁执事,承意顺旨,即讽上进用之,微致违忤,必抵以大罪,重者至殊死。伯固惮
之,乃谄求其意。叔陵好发古冢,伯固好射雉,常相从郊野,大相款狎,因密图不轨。伯
固为侍中,每得密语,必告叔陵。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始兴王谋逆》
【答案】陈叔陵嫉妒陈伯固,暗中寻求他的过失,想要用法律中伤他。
【解析】
“疾”,嫉妒;"阴”,暗地里,暗中;“中”,中伤;“欲中之以法","以法”作状语,状语后
置句。
参考译文:
叔陵担任江州刺史,性格苛察狡诈阴险。新安王陈伯固因为善于诙谐戏谑,被皇上和
太子宠幸,陈叔陵嫉妒陈伯固,暗中寻求他的过失,想要用法律中伤他。叔陵入朝担任扬
州刺史,朝中事务他大多涉及。省阁执事官员,顺从他的旨意,他当即委婉劝谏皇上进用
此人,如果稍微有所违忤,必定用大罪定罪处罚,严重者甚至处死。陈伯固忌惮他,于是
谄媚探求他的意图。叔陵喜好发掘古坟,伯固喜好射野鸡,他们常常一起前往郊野,关系
亲密,于是一起暗中图谋不轨。伯固担任待中,每次得到朝中密语,必定告知叔陵。
3.(2022•河南安阳•模拟预测)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行之十
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
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答案】
那些当初认为新法不便的人,又来说新法的好处。卫鞅说:“这些人都是扰乱法令的刁
民。”
【解析】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是定语后置句,正确的语序是“初言令不便之秦民“;“令便”,新法的
好处;“此皆乱法之民也''是以"皆''为标志的判断句。
参考译文:
变法推行了一年,秦国的百姓来到国都,议论新法不便的数以千计。法令推行十年,
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中没盗贼的景象,百姓为国奋勇作战,不敢私下械斗,乡村城镇都
得到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认为新法不便的人又来说新法的好处。卫鞅说:“这些人都是
扰乱法令的刁民。”把他们全都驱赶到边境去。自此之后,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4.(2022•河南安阳•模拟预测)臣光日: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
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
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答案】
获得的一点利益医治不了致命的创伤,得到的不能弥补失去的,这难直不令人痛心吗?
【解析】
“所利”,获得的一点利益;“药”,名词作动同,医治;“亡”,丢失;"岂……哉”,“难
道……吗
参考译文:
史臣司马光评论说:信誉,是君主的法宝。国家的保卫要依靠民众,民众的保护要依
靠信誉。不守信营,国家就不能驱使民众;失去民众,国家就无法保住。所以古时的君王
不欺骗天下人,建立霸业的人不敢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敢骗人民,勤于治
家的人不敢骗亲人。不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则相反。上极不信任下级,下极不信任上级,上
下之间离心离德,只到失败为止。获得的一点利益医治不了致命的创伤,得到的不能弥补
失去的,这难直不令人痛心吗?
5.(2022•福建厦门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十四年春正月,陕西她震。兵部尚书马文升上言:“祇畏变异,痛加修省。”劝上:“积
金帛以备缓急。罢市•尊以省浪费。将陕西织造绒褐内臣,早取回京,以纾军民之困。''上嘉
纳之。孔帮尚书傅瀚率九卿疏弭灾、时政三十一事,不报。瀚复言:“民心易感,在结之以
恩。属者所陈,当如拯救,犹恐不及。而侧听弥月,未赐宸断,何以为理?强入,从之。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答案】
可我在旁边等待您的裁决满一个月r,您还没有下达决断,这是什么道理呢?
【解析】
“弥”,满;“宸断”,下达决断;“何以为理”,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何为理”,用什
么做道理呢。
参考译文:
十四年(1501年)春正月,陕西发生地震。兵部尚书马文升上疏说:“神祇最怕灾异之
事,陛下应痛加修省。”他劝皇帝说:“积储金帛以备缓急之需,罢止斋戒供奉以避免浪
费。将去陕西监督织造羊绒粗衣的内宫官员早日召回京师,以缓解军民生活困扰。”皇帝
赞许采纳了这个意见。礼部尚书傅瀚率领九卿大臣,就消弭灾祸和时政提出三十一件事,
皇帝不予答复。傅瀚再次提出说:“民心最容易感化,在于要对他们施以恩泽。陛下所属
众臣提出的三十一件事,都是拯救时弊的当务之急,现在提出就办还怕来不及,可我在旁
边等待您的裁决满一个月了,您还没有下达决断,这是什么道理呢?”傅瀚笫二次提出奏
章之后,皇帝才采纳了九卿大臣们的意见。
6.(2022•江苏连云港模拟预测)愧嚣矜己饰智,每自比西伯,与诸将议欲称王。郑兴日:
“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服事殷;武王八百诸侯不谋同会,犹还兵待时。南年征伐累
年,犹以沛公行师。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
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舅乃止。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陇蜀》)
【答案】
(您)却想干那不能干的事,(这正)表明要招致祸患,恐怕不行吧?
【解析】
“举”,干、做:“昭”,表明;“速”,招致;"无乃……乎”,恐怕……吧。
参考译文:
隗嚣夸耀自己,矫饰弄巧,常常自比周文王。他和将领们商议,想要称王。郑兴说:
“过去周文王占有天下的三分之二,还向商朝称臣。周武王和八百个诸侯事先没有商量而
一同集结起来,还要退兵等待时机。高帝连年征战,还用‘沛公'的名义指挥军队。如今
您的恩德虽然显明,但是没有周朝世代相承的王位;您的威望才略虽然高,但没有高帝的
战功。想要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显然会加速祸患的降临,恐怕不能这样做吧!”隗嚣于是
放弃自己的打算。
7.(2022•江苏连云港模拟预测)郑兴因恂求归葬父母,嚣不听,而徒兴舍,益其秩礼。兴
入见目:“今为父母未葬,&整年;若以增秩徒舍,中更停留,是以亲为饵也,无礼甚
矣,将军焉用之?愿留妻子独归葬,将军又何猜‘焉!“嚣乃令与妻子俱东。马援亦将家属
随恂归洛阳,以所将宾客猥多,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许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陇蜀》)
【答案】
这是用父母作钓饵,太无礼了。将军怎么能这样?
【解析】
“是”,这;"以……为”,用……作;”无礼甚矣”,太无礼了;“焉”,怎么。
参考译文:
郑兴趁愧恂之行,请求返回故乡安葬父母,隗嚣不同意,却让郑兴迁居舍,增加俸禄
和礼遇。郑兴来见陇嚣,说:“我如今因为父母没有安葬,请求返回家乡。如果以增加俸
禄,迁移住所,就改变主意留下来,是用双亲做诱饵,太无礼了!将军怎么能够任用这样
的人呢?我情愿留下妻子儿女,只身返回故乡安葬双亲,将军还猜疑什么呢?"隗嚣于是
允许郑兴和妻子儿女一起东行。
8.(2022•浙江♦模拟预测)古之圣人,将欲以礼治天下之民,故先自为其身,使天下皆信
言,日:“此人也,其言如是,是必不可不如是也。”故圣人日:“天下有不拜其君父兄
者,吾不与之酉。”而天下之人亦曰:“彼将不与我齿也!”于是相率以拜其君父兄,以
求齿于圣人。虽然,彼圣人者,必欲天下之拜其君父兄,何也?其微权也。彼为吾君,彼
为吾父,彼为吾兄,圣人之拜不用于世,吾与之皆坐于此,皆立于此,比肩而行于此,无
以异也。吾一旦而怒,奋手举梃而搏逐之可也。何则?彼其心常以为吾侪也,不见其异于
吾也。
(选自《嘉佑集卷六》,有改动)
【答案】
这是为什么呢?他们的心常常把他们看成是我的同辈,没有看出他们跟我有什么差异。
【解析】
“何则”,为什么;“以为",把……作为;"侪”,同类,同辈。
参考译文:
古时候的圣人将要用礼去治理天下,所以一定会先修养好自己的身心,让天下人都信
服他的言论,说道:“这个人,既然他说的话是这样,那么事实就一定会是这样。”因此
圣人说:“天下人中那些对自己的君王父兄不拜的,我将不会和他们同列。”而且也让全
天下人也都说:“他将不能和我同列。”于是人们便争相率领着去拜见他们的君王父兄,
以求得能够和圣人同列。虽然这样,那些圣人必定要让天下人去拜见他们的君王父兄的原
因,是什么呢?是他们小小的权术吧。他是我的君王,他是我的父亲,他是我的兄长,圣
人的拜见之礼不应用在世上的话,我便和他全都坐在这里,全都站立在这里,一同并肩在
这里行走,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一旦我发怒了,用手举着大木棒去追赶击打他们也是
可以的。这是为什么呢?他们的心常常把他们看成是我的同辈,没有看出他们跟我有什么
差异。
9.(2022•河北沧州模拟预测)十二年。初,上遣使者冯德遐抚慰吐蕃,吐蕃闻突厥、吐谷
浑皆尚公主,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上未之许。使者还.言于赞普弃宗
弄赞目:“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
不许婚。”弄赞遂发兵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遁于青海之北,民畜多为吐蕃所掠。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吐蕃请和》)
【答案】
(吐蕃)就派使者跟随冯德遐入朝,携带了很多金银财宝,上表请求通婚,唐太宗没有答
应他。
【解析】
参考译文: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当初,唐太宗派使者冯德遐安抚慰问吐蕃,吐蕃听说突厥、吐谷
浑都娶唐公主为妻,就派使者跟随冯德遐入朝,携带了很多金银财宝,上表请求通婚,唐
太宗没有答应他。使者返回吐蕃,对赘普弃宗弄赞说:“臣刚到唐朝时,唐朝对我热情优
待,并答应把公主嫁给我们。正碰上吐谷浑王也去了,从中挑拨离间,唐朝的礼节就疏远
了,也不答应通婚了。”于是弃宗弄赞出兵进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招架,逃到青海北
部,百姓和牲畜多半被吐蕃抢掠。
10.(2022•河北沧州模拟预测)十二年。初,上遣使者冯德遐抚慰吐蕃,吐蕃闻突厥、吐
谷浑皆尚公主,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上未之许。使者还,言于赞普弃
宗弄赞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
亦不许婚。“弄赘遂发兵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遁于青海之北,民畜多为吐蕃所掠。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吐蕃请和》)
【答案】
吐谷浑不能招架,逃到青海北部。百姓和牲畜多半被吐蕃抢掠。
【解析】
参考译文: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当初,唐太宗派使者冯德遐安抚慰问吐蕃,吐蕃听说突厥、吐谷
浑都娶唐公主为妻,就派使者跟随冯德遐入朝,携带了很多金银财宝,上表请求通婚,唐
太宗没有答应他。使者返回吐蕃,对赞普弃宗弄赞说:“臣刚到唐朝时,唐朝对我热情优
待,并答应把公主嫁给我们。正碰上吐谷浑王也去了,从中挑拨离间,唐朝的礼节就疏远
了,也不答应通婚了。”于是弃宗弄赞出兵进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招架,逃到青海北
部,百姓和牲畜多半被吐蕃抢掠。
词类活用
【典例引领】
(2020•新高考I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帝屡欲召用瑞,多单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
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摘,欲先
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
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赢,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
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
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
云。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
(2)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答案】
(1)众多官吏一向偷安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动加以纠正。有御史偶尔演戏奏乐,海瑞将
要遵照太祖法规对他杖责。
(2)市民停业悼念。灵柩经过江面,民众穿戴白衣帽两岸送行,洒酒祭奠而哭人百里不
绝。
【解析】
(1)中“素”,一向;“矫”,矫正,纠正;“杖”,名词用作动词,杖责。
(2)中“罢市”,停业;“丧”,灵柩;“白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酹”,洒酒祭奠。
参考译文:
神宗数次想召用海瑞,但被执政的大臣暗地里阻止了,只当了南京右都御史。众多官
吏一向偷安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动加以纠正。有御史偶尔演戏奏乐,海瑞将要遵照太祖
法规对他杖责。官员们惶恐不安,多对此叫苦不迭。提学御史房寰,担心被检举揭露,想
先下手发难,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便二次上疏诬蔑海瑞。海瑞也屡次上疏要求
告老回家,皇上劝慰他,不让他辞官。万历十五年,海端死于南京任上。海瑞没有儿子。
去世之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前来探视,见他房中只有葛布做的帐子和空箱笼,过着一般寒
士都不能忍受的生活。因而感动得流了泪,出面凑钱作为致棺之用。市民停业悼念。灵柩
经过江面,民众穿戴白衣帽两岸送行,洒酒祭奠而哭的人百里不绝。海瑞平生治学,以刚
为主,因此自号为刚峰,天下人称他为刚峰先生。所以所到之处均致力于清丈土地,颁行
一条鞭法。他的思想主要在于利民,而行事很难避免会出现一些偏差。
【通关训练】
翻译划线的句子。
1.(2022•河南•模拟预测)南唐主遭其子纪公李从善与钟读俱入贡,上问漠目:“江南亦治
兵,修守备乎?”对日:“既臣事大国,不敢复尔。"上曰:“不然。向时则为仇敌,今
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归语
汝主:可及吾时完城郭,缮甲兵,据守要害,为子孙计。”谟归,以告南唐主。南唐主乃
城金陵,凡诸州城之不完者葺之,戍兵少者益之。
(选自《资治通鉴•后周纪五》,有删改)
【答案】
南唐君主于是整修金陵城墙,凡是各州城池有不完整坚固的便整治修理,守卫士兵少的便
补充增加。
【解析】
“城”,整修城墙;“葺”,修葺,修理;“益”,增加。
参考译文:
南唐君主派遣他的儿子纪公李从善与钟谟一道入朝进贡,世宗问钟谟说:“江南也在
操练军队进行战备吗?"(钟谟)回答说:“既已臣事大国,不敢再这样了。”世宗说:
“不对。昔日是仇敌,今日已成一家,我朝同你们国家的名分大义已经确定,保证没有其
他变故:然而人生难以预料,至于后世,则事情更不可知晓。回去对你家君主说:可以趁
着我在的时候加固城郭,修缮武器,据守要塞,为子孙后代着想。”钟谟回国,将世宗的
话禀告南唐君主。南唐君主于是整修金陵城墙,凡是各州城池有不完整坚固的便整治修
理,守卫士兵少的便补充增加。
2.(2022•陕西省南模拟预测)孙峻因民之多怨,构恪于吴主,云欲为变。与吴主谋置酒请
恪。峻已伏兵于帷中,恐恪不时入事泄,乃自出见恪目:“使君若尊体不安,自可须后,
峻当具白主上。”欲以尝知恪意。恪曰:“当自力入。”恪入,剑履上殿,进谢,还坐。
设酒,恪疑未饮。孙峻曰:“使君病未善平,有常服药酒,可取之。”恪意乃安,别饮所
赏酒。数行,吴主还内,峻起如厕,解长衣,著短服,出曰:“有诏收诸葛恪。”恪惊
起,拔剑未得,而峻刀交下。以苇席裹恪尸,蔑束腰,投之石子冈。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葛恪寇淮南》,有删改)
【答案】
诸葛恪说:“我应该尽力进宫。“诸葛恪进入宫内,带着剑穿着鞋走上殿堂,上前谢过主
上,回来坐在座位上。
【解析】
“自力”,尽力;“剑”,带着剑;“履”,穿着鞋。
参考译文:
孙峻因为百姓大都怨恨诸葛恪,在吴主面前诬陷诸葛恪,说他想要发动变乱。孙峻与
吴主(孙亮)谋划设下酒席宴请诸葛恪。当时孙峻已经在帷帐中埋伏下士兵,担心诸葛恪不
按时进来使事情泄露,于是就亲自出来见诸葛恪说:“您如果贵体不舒服,可以等以后再
说,我会详细禀告主上的。”(孙峻)想以此来探知诸葛恪的想法。诸葛恪说:“我应该尽力
进宫。”诸葛恪进入宫内,带着剑穿着鞋走上殿堂,上前谢过主上,回来坐在座位上。摆
上酒,诸葛恪心中怀疑,没有饮酒。孙峻说:“如果您的病尚未康复,有经常服用的药酒,
可以取来。”诸葛恪这才安心,诸葛恪喝着自己带来的酒。喝了几杯之后,吴主(孙亮)回
到内室,孙峻起来上厕所,脱下长衣,换上短衣服,出来说:“主上有诏命拘捕诸葛恪。”
诸葛恪慌忙站起,剑还没有拔出,而孙峻的刀已经接连砍了下来。用芦席裹住诸葛恪的尸
体,用竹篥绑住他的腰,扔到了石子冈。
3.(2022•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嘻!吾操镂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往过
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
也。”或日:“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
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者邪?非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
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抑富贵难守,雄宝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
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
我岂异于人哉?”
(节选自《昌黎先生集》)
【答案】(我也)把富贵当做快乐而把贫贱当做悲伤,我难道与别人不一样吗?
【解析】
得分点:“乐”,意动用法,把……当做快乐;“悲”,意动用法,把……当做悲伤;'‘岂",
难道;“我岂异于人哉”,介词结构后置。
参考译文:
“唉!我拿着傻仔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
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
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
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
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
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
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
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
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4.(2022・湖南•长郡中学二模)谦遭时艰屯,忧国忘家,计安宗社,其忠心义烈固已昭著史
<o而所上奏疏,明白洞达,切中事机,尤足觇其经世之略。至其平日不以韵语见长,而
所作诗篇,类多风格遒上,兴象深远,转出一时文士之右,亦足见其才之无施不可矣。
(节选自《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六•于忠肃集•提要》)
【答案】
于谦身处艰难的时局,因忧虑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来不及顾念家事,他的计策使国家安定,
他的忠义节烈本来就已经彪炳史册。
【解析】
“忧国忘家”,因忧虑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来不及顾念家事;“安”,使……安定;“固”,本
来。
参考译文:
于谦身处艰难的时局,因忧虑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来不及顾念家事,他的计策使国家安
定,他的忠义节烈本来就已经彪炳史册。而他所上陈的奏疏,明白通透,切中要害,尤其
能看出他治国的谋略。至于他平日写文章不凭借押韵的语言见长,而他所写的诗歌,大多
风格道劲,意境深远,反而胜于一般的文士,(由此)也足以见出他才华用在任何地方均甚
得当。
5.(2022•浙江省杭州模拟预测)会吐蕃乞和,其大将论钦陵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
以元振充使,用觇虏情。还,上疏日:“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
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
不能,斯离间之渐也。”帝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携,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等
来降,因诏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往迎。授主客郎中。
(节选自《新唐书•郭震传》)
【答案】
如果陛下每年都向吐蕃派去和亲使团,钦陵一定会屡屡拒绝。这样,他的部下自然无不怨
恨。
【解析】
“诚”,如果,假如,果真;“岁”,每年;“常”,屡屡;“其下”,他的部下。
参考译文:
恰逢吐蕃请和,首领钦陵要求朝廷回撤西域四镇的守兵,并赐十姓突厥之地给他。朝
廷派郭元振充任使者前去谈判,趁机察看敌情。郭元振回来后,上疏道:“长期以来的徭
役让吐蕃人困苦不堪。他们都希望大唐和吐蕃之间能够实现和平。首领钦陵打算分裂四镇
归为己有,专制其国,因此才没有归顺的念头。假如陛下每年都向吐蕃派去和亲使团,钦
陵一定会屡屡拒绝。这样,他的部下自然无不怨恨。即使钦陵想寇犯唐境,也会受到部下
的牵制。君臣之间有了矛盾,吐蕃内部就会发生变故。”这些谋划得到了朝廷的赞同。几
年之后,吐蕃君臣相互猜忌,部属果然诛杀了钦陵。他的弟弟赞婆等前来投降,于是武后
下诏派郭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领人骑前往迎接。授予他主客郎中一职。
6.(2022•贵州•贵阳模拟预测)冲日:“任城王可谓忠于社稷。”帝曰:“任城以从朕者为
佞,不从朕者岂必皆忠。夫小忠者大忠之贼.无乃似诸。”澄目:“臣愚暗,虽涉小忠,
要是竭诚谋国,不知大忠者竟何所据。”帝不从。后曹虎果不降。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一》)
【答案】
任城王把听从我的人当作谄媚之臣,不听从我的人难道一定都是忠臣?
【解析】
得分点:“以……为”,把……当作;“佞”,谄媚之臣;"岂”,难道:"忠”,忠臣。
参考译文:
李冲说:“任城王可以称得上忠于国家。”孝文帝说:“任城王把听从我的人当作谄
媚之臣,不听从我的人难道一定都是忠臣?所谓小忠诚是大忠诚的敌人,岂不是与诸位的
情况相似吗?”拓跋澄说:“我愚昧不聪明,虽然属于小忠,但重要的是竭尽诚心为国家
谋划,不知道所谓大忠究竟以什么为依据。”孝文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后来曹虎果然不
降北魏。
7.(2022・湖南•模拟预测)三年八月,上御文华殿,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日:“户口
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
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做戒乎?汉武末年乃悔
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
【答案】
户数人口增长源于减轻百姓负担,安定人民生活:户数人口衰减则定是大兴土木、大肆征
伐所致。
【解析】
“其”,指户数人口:"本”,本自,源于,源自;“土木兵戈”,作动词,指兴建土木工程、
大肆征发动战争。
参考译文:
三年八月,皇帝驾临文华殿,和侍臣谈论历代户数人丁的盛衰。皇帝说:“户数人丁
的增长衰减,足可以观察国家的治乱。户数人口增长源于减轻百姓负担,安定人民生活;
户数人口衰减则定是大兴土木、大肆征伐所致。汉武帝承文景之治,隋炀帝续文帝之政,
开元盛世之后有安史之乱,难道不是自恃天下富庶而不懂得警戒吗?汉武帝晚年下《轮台
罪已诏》表示悔悟,隋炀帝最终亡国,唐玄宗落得迁徙流离,都值得后世大加戒惧。”
8.(2022•新疆克拉玛依•三模)魏主访群臣以安民之术。秘书丞李彪上封事,以为:“豪贵
之家,奢僭过度,第宅车服,宜为之等制。又,国之兴亡,在冢嗣之善恶;冢嗣之善恶,
在教谕之得失。高宗文成皇帝尝谓群臣曰:'朕始学之日,年尚幼冲,情未能专;既临万
机,不遑温习。今日思之,岂唯予咎,抑亦师傅之不勤。'尚书李昕也写谢。此近事之可
鉴者也。臣谓宜准古立师傅之官,以训导太子。
(选自《资治通鉴•齐纪》,有删节)
【答案】一个国家是走向兴盛还是走向衰亡,关键在于帝王承继人是善良还是酷恶,而继
任者的善恶,又在于教育训导的得失。
【解析】
“冢嗣”,嫡长子,此处指帝王承继人;“谕”,使……明白,训导。
参考译文:
孝文帝向文武百官们询问安定人民的办法。秘书丞李彪呈上密奏,认为:“豪门富贵
人家,奢侈挥霍没有限度。所以,对他们的住宅、车马和衣服,都应该制定一个标准进行
管理。另外,一个国家是走向兴盛还是走向衰亡,关键在于帝王承继人是善良还是酷恶,
而继任者的善恶,又在于教育训导的得失。文成皇帝曾经对文武百官们说:,朕从前刚刚
开始学习的时候,年龄还小,心还不能专一;等到后来登上帝位,亲自日理万机了,又没
有多余的时间温习以前的功课了。今天想起来,岂能说只是我个人的过错,也是师傅管教
得不严,不勤勉努力的结果。'当时,尚书李祈立刻脱下帽子,请求处分。这是不久前发
生的事,值得借鉴。我认为,应该以古代方法为准绳,也设立师傅这一官职,让他们专门
引导太子。
9.(2022•广东•模拟预测)光谓:”国家当戎夷附顺时,好与之计较末节,及其桀鹫,又从
而姑息之。近者西祸生于高宜,北祸起于赵滋;时方贤此二人,故边臣皆以生事为能,渐
不可长。宜敕边吏,强场细故辄以矢刃相加者,罪之。”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答案】
当时正认为这二人为贤能,所以边地官吏都以生惹是非为能事。
【解析】
“方”,正;"贤”,意动用法,认为贤能;“生事”,滋生事端,生惹是非。
参考译文:
司马光认为:“国家在少数民族归附时,喜欢同他们计较细微之事,等他们桀警不驯
时,却又放纵姑息他们。近来的西部祸害起于高宜.北边的祸害起于赵滋;当时正认为这
二人为贤能,所以边地官吏都以生惹是非为能事,对此宜加疏导不可助长。(国君)应当勒
令边地官吏,如果因为疆界琐事动不动就用武力惩处的,按罪论处他。”
10.(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诸宰相侍宴,上谓王珪日:“卿年拳精通,复善谈论,玄
龄以下,卿宜悉加品藻,且自谓与数子何如?”对日:“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
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治
剧,众务毕举,臣不如戴胄。耻君不及考、华,以谏争为己任,臣不如魏征。至于激浊扬
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微长。“上深以为然,众亦服其确论。
(节选自《通鉴经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答案】
至于清除坏的,发扬好的;憎恨坏人坏事,鼓励好人好事,我和这几位相比略有长处。
【解析】
“激浊扬清”,清除坏的,发扬好的,其中“浊、清”为形容词作名词;“嫉恶好善”,憎恨坏
人坏事,鼓励好人好事,其中“恶、善”为形容词作名词;''于……",和……比;”微长”,
略微的长处。
参考译文:
各位宰相陪侍宴会,唐太宗对王珪说:“您见识高明,辨别能力强,又善于言谈议
论,玄龄以下的各位大臣,您都品评一下,说说您和他们几位相比怎么样。”王珪回答
说:“勤勤恳恳为国奉献,尽心竭力无所保留,臣不如房玄龄。文武双全,出将入相,臣
比不上李靖。陈述奏章详尽明确,意见上传下达中肯允当,臣不如温彦博。处理繁琐艰难
的事务,各项事情都做得井井有条,臣不如戴胄。以君主赶不上尧、禹为耻,专以苦言进
行劝谏,臣不如魏征。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与这几位相比倒是略有所长。”太宗
认为王珪说得很好,各位宰相也佩服他精确的评论。
一、(2022・湖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太祖即位,马殷遣使修本,太祖拜殷侍中兼中书令,封楚王。
荆南高季昌以兵断汉口,邀殷贡使,殷遣许德勋攻其沙头,李昌求和,乃止。杨行密
袁州刺史吕师周来奔。师周勇健豪侠颇通纬候兵书自言五世将家惧不能免常与酒徒聚饮醉
则起舞悲歌慷慨泣下行密闻之疑其有异志使人察其动静。师周益惧,谓其停涉恭毋章日:
“吾与楚人为敌境,吾常望其营上云气甚佳,未易败也。吾闻马公仁者,待士有礼,吾欲
逃死于楚可乎?”章日:“公自图之,章舌可断,语不泄也。”师周以兵猎境上,乃奔于
楚,恭毋章纵其家属随之。殷闻师周至,大喜日:“吾方南图岭表而得此人,足矣。”以
为马步军都指挥使,率兵攻岭南,取昭、贺、梧、蒙、龚、富等州。殷表师周昭州刺史。
朗州雷彦恭召吴人攻平江,许德勋击败之。殷遣秦彦晖攻朗州,彦恭奔于吴,执其弟
彦雄等七人送于梁。于是澧州向瑰、辰州宋邺、淑州昌师益等率溪洞诸蛮皆附于殷。殷请
升朗州为永顺军,表张佶节度使。殷乃请依唐太宗故事,开天册府,置官属。太祖拜殷天
册上将军,殷以其弟置为左相,存为右相,廖光图等十八人为学士。末帝时,加殷武昌、
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洪、鄂四面行营都统。
唐庄宗灭梁,殷遣其子希范修贡京师,上梁所授都统印。庄宗问洞庭广狭,希范对
日:“车驾南巡,才堪饮马尔。”庄宗嘉之。庄宗平蜀,殷大惧,表求致仕,庄宗下玺书
慰劳之。明宗即位,遣使修贡,并贺明年正月,荆南高季昌执其贡使史光宪。殷遣袁诠、
王环等攻之,至其城下,季昌求和,乃止。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楚世家第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师周/勇健豪侠/颇通纬候兵书/自言五世将家/惧不能免/常与酒徒聚饮/醉则起舞/悲歌慷
慨泣下/行密闻之/疑其有异志/使人察其动静
B.师周/勇健豪侠/颇通纬候兵书/自言五世将/家惧不能免/常与酒徒聚饮/醉则起舞/悲歌慷
慨泣下/行密闻之/疑其有异志/使人察其动静
C.师周/勇健豪侠/颇通纬候/兵书自言五世将家/惧不能免/常与酒徒聚饮醉/则起舞悲歌/慷
慨泣下/行密闻之/疑其有异志/使人察其动静
D.师周/勇健豪侠/颇通纬候兵书/自言五世将/家惧不能免/常与酒徒聚饮/醉则起舞/悲歌慷
慨泣下/行密闻之/疑其有异志/使人察其动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贡,献纳贡品。原始社会,被征服的部落必须向征服者进献本地土特产品。
B.纬候,亦为“经纬之术”,即谶纬之学,多指预测天象符瑞、占验灾异之术。
C.裨将,副将。裨,读pi时,本指古代祭祀时穿的次等礼服,引申为“副将
D.致仕,表示辞去官职,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可以提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师周精通谶纬之学,观察到马殷营寨上的云气,有王侯将相之美。在面对杨行密的
怀疑时,吕师周果断投奔马殷。
B.藜毋章身为吕师周的谋士,在吕师周易主的过程中为其保密,表示宁可割断舌头,也
不泄密,并任其家属跟随。
C.马殷请求设立天册府,任命官员,梁太祖还封他为天册上将军。马殷于是开府设官,
将他的楚地系统地管理起来。
D.唐庄宗灭梁后,作为前臣,马殷派儿子马希范到京师进贡,并献上梁授予的都统印,
向唐庄宗表示自己的一片忠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日:“公自图之,章舌可断,语不泄也。”
(2)庄宗问洞庭广狭,希范对曰:“车驾南巡,才堪饮马尔。”
5.《三楚新录》中评价马殷:“殷宽厚大度,得士死力。''从文中看,马殷做了哪些事情赢
得“宽厚大度,得土死力”的美誉?
【答案】1.A2.B3.A
4.(1)藜毋章说:“你自己考虑,我禁毋章的舌头宁可割断,也不会泄露你的话。”
(2)唐庄宗询问洞庭湖的宽广,马希范回答说:“您的车驾向南巡视,洞庭水只够喂马罢
了。”
5.①接纳贤士。马殷对于吕周师的投奔感到非常高兴。②有功必奖。向皇帝表奏有功者,
上表吕师周的功绩,提拔他为昭州刺史;表奏张佶为节度使。③宽待求和。对于高季昌的
两次求和,马殷收兵宽容以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吕师周,勇健豪侠,精通纬候、兵书,自称是五代将相名家子弟,怕不能在战场上
幸免,常常和酒徒聚众狂饮,喝醉了就起身跳舞,慷慨悲歌哭泣起来。杨行密听说,怕他
有二心,派人侦察他的动静。
“通''的宾语为"纬候兵书”,不需要断开,且后面“自言”的主语是“吕师周”,不是“兵书”,
“兵书”后面需要断开,排除C。
“言''的宾语为“五世将家”,后面"惧'’的主语为“吕师周","家’’后面需要断开,排除BD。
故选Ao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纬候,亦为,经纬之术’”错误。“纬候”和“经纬之术”不是同一个意思,“纬候”多指预测
天象符瑞、占验灾异之术。“经纬之术”,即经纬复原之术,指的是丝绸织造技术。丝绸的
织造是用经线和纬线交叠织造的,可以用经纬网(地球仪)来理解,经纬复原之术就是把
同款的几块丝绸连成一块,且看不出痕迹。
故选Bo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有王侯将相之美”错误。“吾常望其营上云气甚佳,未易败也”,“云气”,云雾,雾气,
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如《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
五采,此天子气也“,而本文中“云气甚佳,未易败也”,此处的“云气”,显示马殷不容易被
打败,不是成为王侯将相。
故选Ao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图”,谋划,考虑;“断”,割断;"泄”,泄露。
(2)“广狭”,宽广和狭窄;“南”,向南(名词作状语);“堪”,可以,能够。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杨行密袁州刺史吕师周来奔'“'殷闻师周至,大喜日:‘吾方南图岭表而得此人,足矣
分析,杨行密的袁州刺史吕师周前来投奔。马殷听说吕师周到来,大喜说:“我正向南谋取
岭南,得到这人就够了善于接纳人才。
结合“以为马步军都指挥使,率兵攻岭南,取昭、贺、梧、蒙、龚、富等州。殷表师周昭州
刺史”“殷请升朗州为永顺军,表张佶节度使”分析,马殷任命吕师周为马步军都指挥使,率
兵攻打岭南,攻取昭、贺、梧、蒙、龚、富等州。马殷表奏吕师周为昭州刺史。马殷请求
升朗州为永顺军,表奏张佶为节度使。多次表奏有功者,说明他有功必赏。
结合“荆南高季昌以兵断汉口,邀殷贡使,殷遣许德勋攻其沙头,季昌求和,乃止”“殷遣袁
诠、王环等攻之,至其城下,季昌求和,乃止”分析,荆南高季昌率兵截断汉口,拦截马殷
进贡的使臣,马殷派许德勋攻打他们的沙头,高季昌求和,才作罢。马殷派袁诠、王环等
人攻打他,到达城下,高季昌求和,才作罢。他两次答应求和,款待求和。
参考译文:
梁太祖即位,马殷派使臣进贡,梁太祖封马殷为侍中兼中书令,封为楚王。
荆南高季昌率兵截断汉口,拦截马殷进贡的使臣,马殷派许德勋攻打他们的沙头,高
季昌求和,才作罢。杨行密的袁州刺史吕师周前来投奔。吕师周,勇健豪侠,精通纬候、
兵书,自称是五代将相名家子弟,怕不能在战场上幸免,常常和酒徒聚众狂饮,喝醉了就
起身跳舞,慷慨悲歌哭泣起来。杨行密听说,怕他有二心,派人侦察他的动静。吕师周更
加害怕,对他的副将黎毋章说:“我和楚人是相邻的敌手,我常常望见他们营寨上的云气
很美,(这昭示他们)不容易打败。我听说马公是仁人,对士人有礼节,我想逃命到楚,行
吗?”黎毋章说:“你自己考虑,我泰毋章的舌头宁可割断,也不会泄露你的话。”吕师
周率兵到楚境上打猎,于是投奔楚,蔡毋章放任其家属跟随。马殷听说吕师周到来,大喜
说:“我正向南谋取岭南,得到这人就够了。”马殷任命吕师周为马步军都指挥使,率兵
攻打岭南,攻取昭、贺、梧、蒙、龚、富等州。马殷表奏吕师周为昭州刺史。
朗州雷彦恭召吴人攻打平江,许德勋打败了他们。马殷派秦彦晖攻打朗州,雷彦恭投
奔到吴,秦彦晖抓获他的弟弟彦雄等七人送到梁。于是澧州向瑰、辰州宋邺、淑州昌师益
等人率领溪洞各部族都归附马殷。马殷请求升朗州为永顺军,表奏张佶为节度使。马殷于
是请求依照唐太宗旧例,开设天册府,设置属官。梁太祖封马殷为天册上将军,马殷任命
他的弟弟马^为左相,马存为右相,廖光图等十八人为学士。梁末帝时,加授马殷为武
昌、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洪、鄂四面行营都统。
唐庄宗灭掉梁,马殷派他的儿子马希范到京师进贡,献上梁授给的都统印。唐庄宗询
问洞庭湖的宽广,马希范回答说:“您的车驾去那里巡视,洞庭水只够喂马而已。”唐庄
宗赞赏他。唐庄宗平定蜀,马殷十分害怕,上表请求辞官,唐庄宗下诏书慰劳他。唐明宗
即位,马殷派使臣进贡,同时祝贺第二年的正月节,荆南高季昌抓获他的进贡使臣史光
宪。马殷派袁诠、王环等人攻打他,到达城下,高季昌求和,才作罢。
二、(2022•辽宁大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安帝义熙五年三月,刘裕抗表伐南燕,朝议皆以为不可,惟左(卜”孟昶、车骑司马
谢裕以为必克,劝裕行。
夏四月己巳,刘裕发建康,师舟师自淮入汨。五月,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进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品混凝土购买合同书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高温高压冷喷涂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微藻虾青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3年-24年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完整答案【易错题】
- 23-24年项目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2023-2024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答案综合题
- 2025版投资经理借贷合同终止及清算协议范本3篇
- 23年-24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2024年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带答案(达标题)
- 2025版性格不合离婚协议样本:标准范文解读与应用2篇
- 2025年度车辆抵押借款合同模板(专业二手车交易平台)
- 202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复习题及答案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2024年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1000题)
- GMP-基础知识培训
-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第2版
- 202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附答案)
- Python绘图库Turtle详解(含丰富示例)
-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完整版
- 榆林200MWp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