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小学语文三年级公开课教案,菁选3篇(2023年)
小学语文三年级公开课教案1
教材分析
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常常发生在学生们中间。“我”不当心,用手中的铅笔把同学陆叶的下巴划破了,教师让“我”向他赔礼,可“我”说不出口;最终,在教师、同学的鼓舞下,“我”克制了心理障碍,大声地向同学说了声“对不起”。课文告知大家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小学生应有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熟悉14个生字及熟悉多音字“挨”;会写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当主动赔礼,成认错误。
3、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懂得知错就改、主动赔礼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美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预备
有关文明礼貌方面的录像、实物投影、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课前沟通:你都收集到了哪些文明用语?这些用语分别在什么状况下使用?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有关文明礼貌的录像,让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同学们朝夕相处,你们之间肯定发生过录像中的事吧!陈刚和陆叶之间就发生过一件不开心的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呢?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不熟悉的字和难读的句子。
2、小组内沟通识字、读书好方法,互帮互学。
3、集体检查生字自学状况。
4、再读课文,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自己读懂的内容与同桌沟通。
三、研读课文,明白事理。
1、学生自由读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组内沟通。
2、再读课文,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3、组内汇总不明白的地方,集体争论解决。
4、班内沟通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教师可有意帮忙学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⑴陈刚开头是什么样的?后来怎样?
⑵争论:由开头“我”说不出口,到后来的“我”大声说“对不起”,是什么力气让他这样做的?(投影出示两个句子:①“陈刚,说吧,大家都没有怪你。”教师说。②“陈刚,说吧,大家都没有怪你。”教师亲切地摩挲着我的头说。引导学生体会这两个句子的不同。)
⑶仔细读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心理感受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当时“我”的心情。
⑷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及心理活动?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出“我”的紧急、可怕的心情来。
6、全班集体争论:“我”为什么应当对陆叶说“对不起”?
7、教师小结: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每一个学生应当具备的品德。
四、拓展延长,加深理解。
1、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文中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在同学们之间发生,假设你遇到这样的状况,你会怎样做?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以前,在你身上肯定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吧!假如有,请你用“对不起了,朋友……”,英勇地向你的朋友说声“对不起”吧!
小学语文三年级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一边读一边绽开想象,能和同学们沟通读后的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感悟秋天的美妙。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能沟通体会,自己创作诗歌。
教学难点:
创作诗歌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预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美丽的轻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嬉戏导入,绽开想象
1、嬉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很多奇妙的声音,你们想观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嬉戏,请大家闭上眼睛悄悄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绽开想象:听着这些奇妙的声音,你脑海里消失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沟通。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很多奇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爱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沟通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节,边读边绽开想象:你眼前仿佛消失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展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妙的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一节。
四、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终一节。
2、沟通: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终一节。
五、续写,述诗文。
1、联系生活说一说,你还听到什么声音?
(教师作一些提示,如蛇的声音“咝咝”;蛙的声音“呱呱”;燕子的声音“喳喳”等等。)
2、写写,秋的声音
师:是啊,秋的声音令人遐想,秋的声音令人沉醉??让我们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好吗?
学生写诗,每人写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组合成一首。
六、小结:
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七、布置作业
1、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收集有关秋的诗歌
板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_______
看看,秋的颜色________
闻闻,秋的味道________
小学语文三年级公开课教案3
一、教案背景
面对学生:小学学科:语文
课时:两课时
课前预备:
1、学生熟读这两首诗,能背诵更好。
2、通过读解释,能大体了解诗意。
3、教师预备春景电子图片。
二、教学课题
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春天的美景,有“诗画交融”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在脑中想象出诗中描绘的风光。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喜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妙。
三、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收录《咏柳》《春日》两首描写赞美春光的古诗,《咏柳》贺知章,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二月初春的嫩柳,充分利用了比方修辞。《春日》朱熹,这是一首春游诗,描绘了一幅万紫千红的春景图。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2、理解并能运用比方修辞,体会比方修辞的生动。
教学难点:以诗句中绚丽的颜色为媒介,在脑中想象出每句诗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争论法、讲授法相结合,以诵读法为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春天是漂亮的,很多诗人都在赞美春天,你们知道哪些描绘春天的诗?找学生答复,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背诵中追问:春天是什么颜色?春天是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红的花、绿的叶、蓝的天、白的.云,浅黄、嫩绿,鹅黄??
今日我们再来学两首描写春天的新诗,大家已经预习了,已经背下来的学生来背诵。感知诗人贺知章、朱熹笔下的春天呈现出的颜色。
(二)、初读感知
1、背诵的同学留意停顿,订正字音。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多找学生反复读,读至抑扬顿挫。在诵读中识字,自己画诞生字,在诵读中识字。
就不熟悉的字和读不准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教师、同学请教。讲解:分析字形重点识记:“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
“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比拟“载”、“栽”;
“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
“妆”,梳妆,女人爱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指导写字时,留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构造,再动笔写。教师重点提示:“裁”是半包围构造,里面“衣”字的最终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精读分析《咏柳》
1、自由读,指名一个一个读,将诗的韵律读到位。
2、请你再看看解释,边读边想象。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装扮。“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似乎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这里运用了比方修辞,想象碧玉一般的树叶。参照百度图片:“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很多似乎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在头脑中想象千万条垂柳的情景。百度搜寻图片地址:
“不知绿叶谁裁出”:“绿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裁剪。“裁剪”原本指向衣服,诗中指的是:裁剪绿叶。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似,似乎。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把春风比作擅长裁剪的剪刀,更加生动。
学生读,心里想象着每一幅图画,有感情的自读、同桌互读、点名读。至能有感情有节奏的背诵。
(四)、精读分析《春日》
我们学习的《咏柳》颜色是是春天柳树的碧绿,下面我们再读一下另一手描绘春天的诗。
1、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巡游、赏玩美妙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滨”,水边。
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
泗水流域去欣赏风景。
“无边光景一时新”:“光景”,风光风光。“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很多新奇秀丽的风光映入眼帘。
(2)、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诗人,在风清日朗的日子里,到河边去看春景,想一想,“无边光景一时新”都会有哪些景物?
依据学生答复点评,如说花草,可问什么样的花草,让学生想诸如“姹紫嫣红”之类的形容词。再齐读诗,心中想象着你看到的春天。
参考百度搜寻图片:
(3)、“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常、任凭。识得,熟悉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全句的意思是:*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
“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风光。“总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
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熟悉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诗人看到的姹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量子计算技术助力金融风控2025年风险模拟应用深度解析
- 咖啡连锁品牌在咖啡文化交流活动中的扩张策略研究报告
- 面向2025年的共享出行平台信用体系建设与信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报告
- 《变形记》读后感4篇
- 2025年聚砜及其合金项目发展计划
- 西藏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经纪人《制度与政策》相关:城镇土地考试试题
- 私人工厂劳务派遣合同范本2025年
- 离婚协议书一方出轨(2025版)
- 6-综合训练循环小数
- 卖车协议书合同2025年
- 银行贷款政策课件
- 宁海县三资管理办法
- 2025版本的房屋征收补偿协议
- 2025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含答案)
- 【真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一中教育集团联考2024-2025学年
- SAVI综合征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 物业资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氧化钨化学计量比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规律
- 口腔诊所污水管理制度
- DZ/T 0275.5-2015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5部分:矿石光片鉴定
- 苹果授权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