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地理下册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c4e2c97bc494907c450f7b28f4d5ed/0dc4e2c97bc494907c450f7b28f4d5ed1.gif)
![8年级地理下册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c4e2c97bc494907c450f7b28f4d5ed/0dc4e2c97bc494907c450f7b28f4d5ed2.gif)
![8年级地理下册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c4e2c97bc494907c450f7b28f4d5ed/0dc4e2c97bc494907c450f7b28f4d5ed3.gif)
![8年级地理下册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c4e2c97bc494907c450f7b28f4d5ed/0dc4e2c97bc494907c450f7b28f4d5ed4.gif)
![8年级地理下册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c4e2c97bc494907c450f7b28f4d5ed/0dc4e2c97bc494907c450f7b28f4d5e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能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学习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学习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学习方法】
读图、识图、记图相结合
【学习过程】
自学
一、阅读课本P2—3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学法指导:采用对比学习法。)
1、为什么我国地理差异显著?你了解秦岭一淮河一线的意义吗?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指什么?
二、阅读课本P3的内容,说出地理区域是按什么划分的?
(学法指导:在课本上用红笔勾画出。)
三、阅读P4的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学法指导:采用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
四、完成P5的“活动”,(两人一组完成,并展示)
(学法指导:在课本上完成。)
五、分组讨论P6的“活动1—2”并展示。
(学法指导:结合课本内容及上学期所学知识完成。)
研学
1、微小组对学,交流学习情况,提出疑难为组内交流做准备。
2、组内交流队学的疑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3、组长安排展示分工及方式,为示学做准备。
示学
两人或小组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检学
一、单选题。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那一条年降水量线最接近?()
A.200mmB.400mmC.800mm
D.1600mm
2、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差异B.地区差异C.河流差异D.植被
差异
3、从区域的角度看,既是行政区域又是经济区域的是()
A.青藏高原B.山西C.深圳
D.山东半岛
4、我国四大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
5、北方地区不包括哪一个省()
A.山东省B.山西省C.河北省
D.浙江省
6、云南省位于的温度带是()
A.亚热带B.温带C.寒带
D.热带
二、完成课本P6的活动3。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显著特征。
2、了解北方地区的人们,受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
方面存在的明显特征。
3、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以及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学习难点】
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方法】
阅读地图,结合所学,联系实际。
【学习过程】
自学:自信让我主动!
学法指导:结合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
-、阅读P9图6.3,说说我国北方地区的范围。
二、观察并说出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温度带,干湿地区及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三、认真阅读课本P10图6.5中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三个城市的年内各月气温
和降水量图,完成活动。
城市所属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年降水量
名称地理区(较多或较
域少)
齐齐哈尔7月—℃左右1月—℃以下
石家庄7月接近—℃1月—℃以下
延安7月—℃左右1月—℃以下
四、概括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五,比较三个城市的气候差异,结合图6.3,说明导致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六,阅读教材PU,说说北方地区的农业类型,主要农作物等。
七,联系所学,完成P12的活动。
研学
1、微小组对学,交流学习情况,提出疑难为组内交流做准备。
2、组内交流队学的疑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3、组长安排展示分工及方式,为示学做准备。
不学
两人或小组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检学:收获让我自豪!
一、判断题。
1、下雪天不可能在南方出现。()
2、北方地区最冷月的气温都低于0℃。()
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由气温这一要素决定的。()
4、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差异性较大,区域内部特征完全相同。()
5、东北林海雪原森林景观与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相同。()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地形区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A.黄土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内蒙古高原D.四川盆地
2、下列语句中,描写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3、关于北方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四季如春
C.终年干燥少雨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4、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
B.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C.年平均气温0℃以上和以下的界线
D.年平均降水量800mm以上和800mm以下的界线
5、走进北方地区,游客将看到的一组景观是()
①苹果园②柑橘园③杨树林④橡胶林⑤针叶林⑥椰林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6、在我国北方冬季无法从事的活动是()
A.滑雪B.溜冰C.划船D.观冰灯
7、影响南北方作物熟制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降水C.气温D.土壤
三、综合分析题。
1、小明说他爬过一座很奇特的山脉,在这座山脉的北坡到处生长着苹果树.,一幅
暖温带的景象;在南坡却生长着大量的柑橘树,一幅亚热带的景象。你认为小明说
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请说出是哪一座山脉并解释其原因。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二节“白山黑水”一东北三省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1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北三省的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理解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条件和变化,记住其主要农作物。
3、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
【学习重难点】
东北三省的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农作物。
【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谈话法。
【学习过程】
自学
一、阅读课本P13-15说出东三省的范围、地形、气候及降水情况。
二、观察P16图6.14完成活动1-3题。
三、阅读课本P17回答下列问题。
1、东三省主要农作物有什么?
2、说说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农业发展变化。
四、读图6.18和6.19完成18页活动。
研学
1、微小组对学,交流学习情况,提出疑难为组内交流做准备。
2、组内交流队学的疑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3、组长安排展示分工及方式,为示学做准备。
示学
两人或小组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检学
1.东北三省包括、和,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形
以和为主。东部为山,东南方有和
流过,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是小兴安岭,西倚,两山的
北部有流过,人们常用“”来形容这里的山河分布。
2.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在气候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A.光泽、热量、水分可满足作物一年两熟
B冬季漫长严寒
c.汇泽:热量、、水分可满足作物两年三熟
D.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3.我国以“黑土地”著称的平原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D.宁夏平原
4.下列不是东北平原组成部分的是()
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
C.三江平原D.江汉平原
5.下列气候特点为我国东北三省的是()
A.冬季漫长严寒B.夏季高温少雨
C.冬季降水多于夏季D.终年炎热干燥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二节“白山黑水”一东北三省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2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东北三省工业的发展条件没工业部门的分布与资源分布。
2、学会分析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工业整治的原因和措施。
3、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
【重难点】
【重难点】东北三省工业部门的分布与资源分布
【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自学
学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20,完成下列问题。
一、为什么说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它都创造过哪些工业之最?试举几例。
二、东三省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优势是什么?存在过哪些危机,现状如何?
三、阅读图6.21,6.22,完成P21活动。
研学
1、微小组对学,交流学习情况,提出疑难为组内交流做准备。
2、组内交流队学的疑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3、组长安排展示分工及方式,为示学做准备。
中学
两人或小组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检学
1.下列关于保护北大荒的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去,对“北大荒”的开发是为了多产粮食
B.对重点地区尽快还林,还草,还湿地
C.北大荒,北大荒,该荒就让它荒
D.应尽快加大开发力度,让其成为我国主要的耕作区
2.下列关于东三省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A.水资源贫乏B.人多地少
B.交通不便D.热量不足
3.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A.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水资源丰富
D.工业历史悠久,消费市场广阔
4.哈大高铁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D.内蒙古高原
5.在东北三省的黑土地上,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D.两年三熟
6.东北三省的主要农作物有()
A.春小麦、大豆、甜菜
B.春小麦、水稻、棉花
C.冬小麦、玉米、大豆
D.冬小麦、大豆、甜菜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1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以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
2、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
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重难点】
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学习,观察、讨论
【学习过程】
自学
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23—25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一、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以及所垮的省级行政区。
二、说说黄土高原的主要景观及文化形式。为什么说黄土高原是文明的摇篮?
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26—27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三、黄土是从哪里来的?
四、黄土“风成说”是怎么回事?
请阅读课文P27,完成课本P27的“活动”。
研学
1、微小组对学,交流学习情况,提出疑难为组内交流做准备。
2、组内交流队学的疑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3、组长安排展示分工及方式,为示学做准备。
示学
两人或小组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检学
单选题。
1、关于黄土高原叙述错误的是()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C.黄土高原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D.黄土高原隔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相邻
2、下列叙述不属于黄土高原的地貌是()
A.黄土坡B.黄土城C.黄土卵D.黄土梁
3、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A.地表崎岖,典型的喀斯特地貌B.雪山连绵,冰山广布
C.一望无际,地表平坦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居民形式是()
A.帐篷B.窑洞C.竹楼D.厚
墙加小窗
5、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
6、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水成说B.风成说C.冰川作用D.风水雨相说
7、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毁林开荒B.修筑梯田C.降雨集中D.黄土结构疏松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一黄土高原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2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能够说出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掌握黄土高原人地关
系恶性循环图。
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黄土高原现阶段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及采取的水土保持
具体措施,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习重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水土保持措施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自学
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27—29内容,回答问题。
一、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原因?
(温馨提示:分析水土流失原因注意区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二、水土流失带来哪些危害?
三、阅读P28的图6.33,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并从地形、降水、植被等方面分
析原因。
四、完成P29的“活动”(学法指导:读图6.34、6.35、)
五,阅读P28内容,谈谈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
六、完成P30的“活动”(学法指导:结合四位同学的讨论及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看
法。)
研学
1、微小组对学,交流学习情况,提出疑难为组内交流做准备。
2、组内交流队学的疑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3、组长安排展示分工及方式,为示学做准备。
示学
两人或小组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检学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中国的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
道路,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
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
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
行动:
第一,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提高o
第二,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建立移民新村。
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
号召,积极进行建设。
第四,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
展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地的问题。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四节祖国的首都一北京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1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2、学习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
3、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
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
【学习难点】
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分析法、读图法。
【学习过程】
自学
阅读课文P32-36内容,回答问题。(学法指导: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
根据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分析说明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体
现在哪些方面?
学法指导:在学习本部分时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
通过P35活动1,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描述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分组完成)。
二、从地形,地势,河流等方面,讨论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
三,根据图中的文字提示,说一说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
么优越性。
研学
1、微小组对学,交流学习情况,提出疑难为组内交流做准备。
2、组内交流队学的疑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3、组长安排展示分工及方式,为示学做准备。
示学
两人或小组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检学
一、填空题。
1、北京位于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
2、北京的经纬位置大致是—、—;北京的地势—,属气候。
3、北京是新中国的,是全国的、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二、单选题。
1、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说明北京是我
国的()
A.文化中心B.政治中心C.交通中心D.
国际交往中心
2、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3、位于北京北面的山脉是()
A.燕山B.阴山C.太行山D.巫山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四节祖国的首都一北京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2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感受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
2、了解北京的发展规划,关注北京的未来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学习重点】
北京的历屋文化传统和北京未来发展方向。
【学习难点】
北京城市港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对比法、小组讨论等。
【学习过程】
自学
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36-38,解决下列问题。
一、北京最早的城镇叫什么?先后有哪些朝代在北京建都?
二、作为古都,北京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又知道哪些呢?
学法指导:采取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小组讨论完成P38的“活动”。(分组展示)
四、阅读课本P39-42,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建,新建了哪些地面建筑?
2、为增强北京的国际竞争力,采取了哪些措施?
五、讨论完成P42的“活动
研学
1、微小组对学,交流学习情况,提出疑难为组内交流做准备。
2、组内交流队学的疑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3、组长安排展示分工及方式,为示学做准备。
中学
两人或小组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检学
一、填空题。
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状,皇宫居于城市
的,通过有一条延伸并使城市的中轴线,形成“—
字轴线形的城市格局。
2、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周口店北京猿人
遗址、、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名录。
3、北京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廷建筑群。
二、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的是()
A.颐和园B.故宫C.天坛D.秦始皇陵
2、北京交通格局的特点是()
A.“井”字的格局B.由圆环路和“井”字路组成
C.棋盘的格局D.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
3、北京典型的传统民居是()
A.竹楼B.四合院C.高脚楼D.土楼
4、北京作为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京都,最早的朝代是()
A.周B.金C.元D.明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1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记住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
3、记住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4、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
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学习难点】
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学习方法】
阅读地图,结合所学,联系实际。
【学习过程】
自学:自信让我主动!
学法指导:结合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
一、阅读P44,说说我国南方地区的范围。
,二、阅读P46,观察并说出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温度带,干湿地区及降水量的分
布情况。
三、讨论并完成P46“活动”。
四、阅读P47,完成P48”活动二
研学
1、微小组对学,交流学习情况,提出疑难为组内交流做准备。
2、组内交流队学的疑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3、组长安排展示分工及方式,为示学做准备。
小学
两人或小组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检学:收获让我自豪!
对比写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各自的主要地形区。
局原:-
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1平原:
山地:-
高原:r
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平原:
盆地:
丘陵:
1、南方地区的主要植被是()
A.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
2、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A.水稻B.小麦C.小米D.高粱
3、影响南北方作物熟制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降水C.气温D.土壤
4、我国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
A.400毫米以上的地区B.2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800毫米以上的地区D.600毫米以上的地区
5、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耕地以旱田为主的是()
6、有关我国南北方旧式民居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多用砖瓦、竹木建屋,南方多用土坯垒墙
B.北方注意防寒、保温,南方注意通风、散热
C.北方屋顶坡度小,南方屋顶坡度较大
D.北方室内砌有火炕,南方屋内备有竹床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1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
2、试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
1、对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
2、了解长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自学
一、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49-51文字和P50图7.13,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位置:
1.长江三角洲<
I地理优越性:
地形地势:
2.长江三角洲自然环境1河湖:
、气候:
二、学法指导:阅读P51的“活动1”。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
示:在课本上完成。)
三、学法指导:阅读P52的“活动2”。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提
示:在课本上完成。)
三、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研学
1.对子解决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2.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内交流讨论对子解决不了的疑惑。
示学
自学部分由各小组C口头展示,研学部分由各小组C黑板展示,每组B检查本
组答案并补充。
检学
一、单选题。
1、下面对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①沿江地带的工业等产业可沿着南北向的支流向南北方转移、扩张
②沿江地带的技术可借助南北向的支流向南北方传递、转移
③沿江地带的信息可借助南北向的交通干线向南北方传递、转移
④沿江地带的人才可借助南北向的支流和交通干线向南北方传递、转移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途径武汉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A.京哈线B.焦柳线C.京广线
D.京沪线
阅读课本P75的图8.18,回答第3—4小题。
3、上海、武汉、重庆三地年降水量均与下列哪个数值最接近()
A.200毫米以上B.400毫米以上C.800毫米以上D.1000毫米
以上
4、上海、武汉、重庆三地降水主要集中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二、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四条穿过长江干流,且依次经过宜昌、武汉、南昌、上海的南北向铁路
线名称:、、、
2、长江航线与铁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o
3、位于重庆直辖市境内的两大长江支流分别是()
A.大渡河B.嘉陵江C.乌江D.汉江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2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群。
2、试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核心及作用。
3、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学习重难点】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
2、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自学
一、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52—P55文字和P53图7.19,完成下列知识结构图。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入口,是我国—的城市,
也是我国最重要的o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对长江三角州的发展有何作用?
3.你知道我国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有哪些?请在P53图中7.19中圈出。
二、阅读课本P55,完成活动1、活动2和活动3。
三、阅读课本P56-P57,读P56图7.2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点的分布有何特
点?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是什么?
研学
1.对子解决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对子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
小字
自学部分由各小组C口头展示,研学部分由各小组C黑板展示,每组B检查本
组答案并补充。
检学
一、单选题。
1、下面对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①沿江地带的工业等产业可沿着南北向的支流向南北方转移、扩张
②沿江地带的技术可借助南北向的支流向南北方传递、转移
③沿江地带的信息可借助南北向的交通干线向南北方传递、转移
④沿江地带的人才可借助南北向的支流和交通干线向南北方传递、转移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途径武汉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A.京哈线B.焦柳线C.京广线
D.京沪线
阅读课本P75的图8.18,回答第3—4小题。
3、上海、武汉、重庆三地年降水量均与下列哪个数值最接近()
A.200毫米以上B.400毫米以上C.800毫米以上D.1000毫米
以上
4、上海、武汉、重庆三地降水主要集中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二、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四条穿过长江干流,且依次经过宜昌、武汉、南昌、上海的南北向铁路
线名称:_、_、_、
2、长江航线与铁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o
3、位于重庆直辖市境内的两大长江支流分别是()
A.大渡河B.嘉陵江C.乌江D.汉江
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学会了,体会到,在
以后学习中应注意o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三节“东方之珠”-香港和澳门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1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理解“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以及长期高速
发展的基本保证。
3、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模式及其意义。
【学习重点]
1、香港而澳门的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学习难点】
香港经济评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学习方法】
对比法、读图法、小组讨论法等
【学习过程】
自学
一、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27-28采取对比的方法完成表格。
回归祖国时间位置面积范围人口人口密度
香港
澳门
二、学法指导:完成P60的“活动1”,阅读图7.31,对照图7.28说说香港城市建
设用地的分不特点。
三、看P30图6.19讨论“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针对这种现
象,说说你的看法(提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才会有好的社会效益,香港才可
以持续发展下去。)
四、阅读课本P61-63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完成)
1、在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中,祖国内地有何优势?香港有何优势?
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对双方有何好处?
研学
1.对子交流解决在自学中个人存在的疑惑,当场纠错。
2.小组为单位,组长分工,就对子交流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好展示
的准备。
示学
香港与澳门的概况采取对比学习的方法。
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采取小组讨论并展示的方法。
检学
一、填空题。
1、香港是由、九龙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
半岛、和组成。
2、香港为了扩展城市建设用地,主要采取两种重要的方式:
“上天”——,"下海”——O
二、单选题。
1、香港和澳门地处祖国大陆的()
A.北端B.东南端C.西端D.祖国内地
2、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祖国内地
3、被称为“购物者的天堂”的城市是()
A.上海B.杭州C.香港D.澳门
4、香港经济的支柱是()
A.加工工业B.对外贸易C.钢铁工业D.多种轻工业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四节祖国的圣神领土-台湾省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1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密切关系,明确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神圣不
可分割的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的范围、位置、面积、自然环境特征等。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1、学习目标1
2、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学习方法】
搜集材料了解并认识台湾;从地图上提取信息;互动交流对信息归纳整理。
【学习过程】
自学:自信让我主动!
一、认真阅读并分析课本P32-33的文字内容和图6.22“台湾省”,完成下列知识
框架图。(注意:有困难的部分可以在研学时和同伴探讨.!)
(学法指导:用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台湾省的范围:
台湾省的面积:
祖国神圣々
台湾岛的位置:
r地形:以_______、________为主
(自然环境1最高峰:
〔气候类型:
二、“台湾之最”大盘点!
1、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日月潭是台湾面积最大的湖泊。
3、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流。
4、火烧寮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三、读P67图7.42完成P67活动1.
1、台湾纬度位置属于低纬度、中纬度还是高纬度?并说明原因。
2、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3、应用比例尺知识,量算出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
4、完成P67“活动2”。说出台湾岛人口分布特点。
研学
1.对子解决在自学中个人存在的疑惑,进行纠错。
2.组内交流对子解决不了的问题。
示学:展示让我充实!
一、通过自学部分的知识框架图让学生理清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分析图6.22来解决研学部分的问题。
检学:收获让我自豪!
一、填空题。
1、台湾省包括岛,以及附近的、等许多小岛,
面积共约平方千米。
2、台湾岛北临海,东临洋,南临海,西隔海峡
与省相望。
3、居民中以族为主,主要是、两省的移民后代;少数民族
中人口最多的是族。
4、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的“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
那头”一节诗,表达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二、单选题。
1、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钓鱼岛B.崇明岛C.海南岛D.台湾岛
2、我国东部最高峰是()
A.黄岗山B.玉山C.长白山D.阿里山
3、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其简称是()
A.粤B.闽C.浙D.苏
4、1661年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B.戚继光C.刘铭传D.郑成功
5、关于台湾自然环境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台湾岛是我国第二大岛B.台湾岛地势平坦,山地很少
C.台湾地跨南回归线D.日月潭为台湾最大的天然湖
收获之窗:反思让我进步!
一、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知识、学习方法等);今后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四节祖国的圣神领土一台湾省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2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尝试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与物产的关系。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读
图能力。
3、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新知。
【学习重难点】
台湾的自必环境与物产的关系。
【学习方法】
结合所学,阅读地图,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自学:自信让我主动!
一、学法指导:结合上节所学,阅读课本P67-P68,读图7.43,解决下列问题。
1.岛气温分的规律是原因是
2.岛降水的布规律是为什么
3.岛的气候类型有那些?
二、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68及图7.46,
1.P69活动1(提示:在课本上完成)。
2.台湾岛的农产品分布有何特点?主要农产品有哪些?
3.说出台湾岛矿产品的分布概况。
三、阅读课本P69完成P70活动1、活动2和活动3.
研学
1.对子交流解决在自学中个人存在的疑惑,当场纠错。
2.小组为单位,组长分工,将对子交流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讨论并做好展示的准
备。
示学:展示让我充实!
一、通过自学部分台湾省的美誉,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宝岛台湾。
二、通过解决研学部分的问题,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检学:收获让我自豪!
一、单选题。
1、下列风景名胜属于台湾的是()
A.阿里山的日月潭B.西湖的苏堤春晓
C.鼓山的摩崖石刻D.白头山天池
2、下列关于台湾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少数民族为维吾尔族B.地形以高原为主
C.森林资源贫乏D.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3、台湾有“海上粮仓”之称,盛产稻米,主要产地是()
A.台湾东部B.台湾西部C.台湾中部D.台湾北部
4、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之称,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种植()
A.甜菜B.甘蔗C.哈密瓜D.葡萄
海峡:B岛屿:C
平原:D山峰:E大洋:F
2、字母C表示的岛屿地形以为主,森林资源丰富,尤以
(树种)最为著名,其中(林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平原地
区土壤肥沃,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糖料作物是。
3、台湾的盐场主要分布在(填字母)所在地形区。
收获之窗:反思让我进步!
一、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知识、学习方法等);今后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二、学生点评课堂展示情况。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1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草场和灌溉农业的成因及其分布状况。
3、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草原和荒漠的位置和地形,气候和景观。
2、西北地区主要的牧区和溉农业区,农业发展与水资源。
【学习方法】
阅读地图进行分析;反映地理事物分布。
【学习过程】
自学:自信让我主动!
一、课本P72-P73文字内容,看P73图8.3回答下列问题。(温馨提示:有困
难的部分可以在研学时和同伴探讨!)
1.草原和荒漠位置和范围以西,以北,主要位于
阶梯。
2.西北地区地形以为主,东部是辽阔坦荡的,
西部是,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3、气候:
特点:气候―、降水—,年降水量在一毫米以下,是我国—面积
广的地区。
原因:—较远,且被—重重阻隔,—气流难以达到。
类型:o
4、河流:
河流特点:由于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河流—,且多为—性河流,是我国—
的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河流:—o
5.完成P73-74活动题。(提示:在课本上完成。)
二、阅读课本P74-P76文字内容,读P74图8.5(答1-2题),读P75图8.7
(回答3-4问题.)
(温馨提示:有困难的部分可以在研学时和同伴探讨!)
1.主要牧区中在西北地区的有哪些?
2.西北地区的牧区主要有哪些优良的畜种?
3.西北地区农业区的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4.西北地区发展农业主要利用了那些自然条件?
研学
1.对子解决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2.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内交流讨论对子解决不了的疑惑。
示学:展示让我充实!
一、通过自学部分的知识框架图让学生理清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分析图6.40来解决研学部分的问题。
检学:收获让我自豪!
一、填空题。
1、特点:西北地区一,—,是我国重要的—业基地。
2、草场分布:贺兰山以东有—、—等优质草场。以西分布有—草场
如:天山山麓地带。
3、畜种:_、_、_=
4、民居:o该民居的特点O
5、西北地区在有—、—、—灌溉的地区,形成—农业区。
6、夏季—,光照强,一温差大。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周备课
课题: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课型:新
任课教师:冯彩萍备课日期:
课时:第1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以及成为我国干旱地区的原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了解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及其开发状况,西气东输工程及其对东西部地区的
意义。
【学习重难点】
1、学习目标1-22、发挥西部地区的自然优势。
【学习方法】
分析材料,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自学:自信让我主动!
一、学法指导:认真阅读并分析课本P78-P79,读P79图8.16完成下列问题。
(温馨提示:有困难的部分可以在研学时和同伴探讨!)
1、位置和范围: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山脉和—山脉之间,是我国
面积最大的盆地。
2、塔里木盆地气候特征?干旱的原因?
3、植被:._、一—广布。最大的沙漠—
4、读P80图&18完成课本P80活动1、2、3.
二、学法指导:认真阅读并分析课本P80-P81,读P82图8.21完成下列问
题。。
1.西气东输的意义是什么?线路起止点是什么?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省级行政区?
3.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
研学
1.对子交流解决在自学中个人存在的疑惑,当场纠错。
2.小组为单位,组长分工,将对子交流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讨论并做好展示的准
备。
示学:展示让我充实!
一、通过自学部分的知识框架图让学生理清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研学部分的问题。
检学:收获让我自豪!
判断题。一、判断题。
1、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品种优良。)
2、为了促进新疆农业的发展,应大力修建坎儿井这种古老而先进的引水过程。
()
二、单选题。
1、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土地资源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料学习》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美发造型工作室员工聘用协议
- 《影院服务礼仪》课件
- 重难点专题 1-1 函数的对称性与周期性问题【18类题型】(原卷版)-2025届高考数学热点题型归纳与重难点突(新高考专用)
- 《租赁和信托》课件
- 《GL总账模块培训》课件
- 《轮式机械行走系》课件
- 汽车销售代理经销商合作协议
- DB37-T4822-2025燃煤机组掺烧生物质在线监测技术规范
- 幼儿成长故事教育价值征文
- 高中体育与健康-足球-脚内侧传球射门技术(第二课时)教学课件设计
- 中国传统文化 英文
- 2022年咖啡师资格证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活动手册参考答案(word可编辑)
- 2023年P10户外全彩LED显示屏预算方案报价预算
- 《淄博张店区停车问题治理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开题报告+正文】15000字 》
- 常用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演示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四章 政府消费支出
- GB/T 32918.4-2016信息安全技术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第4部分:公钥加密算法
- 2023年药事法规教学案例库及案例分析
- 拉挤树脂及其成型工艺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