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教材_第1页
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教材_第2页
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教材_第3页
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教材_第4页
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林斯坦ST.第一页,共七十三页。新课程需要校本研究理念要转化成具体实践,还需要经由教师对这转化的具体环节系列探讨与宏观决策相匹配的操作行为、操作智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课程目标、教材变了,标准新了,但是课堂教学没有变课程改了,但是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指标等等都还没有产生相应的变化第二页,共七十三页。要从事与校本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前提是理解和认识校本研究。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所有的管理行为都要受自身的观念、理念、认识所支配。理解和认识校本研究是从事校本研究组织管理行为的前提,也才能使校本研究真正落到实处。第三页,共七十三页。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全新挑战,也将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高度,面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学生的变化,教师的再学习、培训和教科研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就算专家有三头六臂,又能去几所学校?新课程的理念、素质教育的理念必须经由学校这个环节的转化才能在课堂上展现出来。什么是教师最具实效的发展之路呢?第四页,共七十三页。校本教研的基本认识第五页,共七十三页。什么是校本教研含义: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即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育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校本教研的基本力量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用教师的话:发现自己的问题、开展自己的研究,改进自己的工作第六页,共七十三页。校本教研主要特点以科研的态度方法对待教学问题在理论指导下以适当行为解决教学问题,保证研究工作的实际功用经验反思与借鉴他人触动思想,审视自己经验并借鉴他人经验,升华自我,完善教学不足完善理论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解决问题中检验理论,在行动中提出自己观点假说,完善、推动与实际问题相关的理论发展第七页,共七十三页。校本教研的指向性中小学的校本教研要有清晰的问题意识,明确地认识到借助于校本教研活动想去解决学校的哪些问题,什么样的研究活动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如中考上不去,高考重点大学上线率不高第八页,共七十三页。研究性:和原先的教研的区别,不等于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师培训、工作例会学本性:定位更侧重于学生及其学习,而不是只针对教材教法典型性:教师的问题并不是都需要上升到校本教研,有困惑的、有争议的难解性:这些问题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但又难以解决好的疑难,只有这样的问题才值得研究。第九页,共七十三页。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自我反思。对自身教育行为及其效果的分析,要借助于学生在活动中的反应,来研判确定的目标、选择的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使用的资源以及具体指导策略是否适宜,寻找原因。是基础和前提。同伴互助。教师集体的互助与合作是校本教研文化的标志和灵魂。教师个体的研究,不能实现学校和学科组整体水平的提升专业引领。通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实现理论指导作用,并检验理论。专业的参与,是校本教研具深刻性和持续性的关键第十页,共七十三页。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着眼点催发问题意识填写问题卡,“提问题”会端正研究态度明确专业研究与校本研究异同,克服恐惧心理实现教学即研究,工作即学习“转化”养成反思习惯在教研时带着自己来自于实践的话题经常就困惑和争议问题进行头脑风暴活动提高研讨能力借用工具学会从纵横多方面梳理问题活动话题轮流主持,讨论争鸣各取所需第十一页,共七十三页。校本研讨交流模式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袋想、用自己的话说,自己教育自己。第十二页,共七十三页。专题研讨式以教学改革中遇到的较复杂的问题与内容为研究对象制定分步骤研究计划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反复进行研讨,探寻教学对策集体攻关解决问题第十三页,共七十三页。例:小组专题教研问题展示:每人都将自己对纲要的理解和本周教学困惑拿出来,写在纸上张贴相互了解:通过阅读彼此的看法进行沟通与交流,从中发现相似的内容,合作研究:将同问题的所有教师组成小组,就教学问题开始交流,在相互追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联手教学:交流后,联手开展教学准备,行为实施第十四页,共七十三页。学术论坛式把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所取得的知识、经验、观点等成果进行分类和梳理每次围绕一个主题,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老师集中进行论讲其它教师思考、讨论、质疑,加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佳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途径第十五页,共七十三页。艺术沙龙式确定话题让教师收集有关教育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筛选后确定研讨的话题,以案例形式复印给每位教师,大家先阅读组织研讨集中研讨时,教师畅所欲言,比较相同与不同点,展开针锋相对的争鸣(如何让学生开展课堂活动)第十六页,共七十三页。校本研究互动、仿真实践模式第十七页,共七十三页。选定有一定难度或问题较复杂的某单元课程根据报名、抽签或指定若干教师备课各位教师上课(同学科或不同学科)异同、优劣、长短比较分析评判一课多讲第十八页,共七十三页。课例研究确定教学内容。备课:参考其他教师所上同类的课。授课:观察并录像以便事后分析。评课和反思:听取其他同事的意见和建议。修改教案:尤其针对存在问题。再授课:用修改了的教案在另一个班授课。上次听课的教师再听课。进一步评价和反思,全体教师分享结果。第十九页,共七十三页。课例研究中应注意问题有意识培养良好研讨习惯(问题现象、原因,解决办法、依据)每人明确具体任务,分担责任(重观察习惯与技能培养,商定好分组分工、相应内容、方法)应努力做到精研(充分的时间保证,尽可能深入,防止走过场)做好个人研讨记录(听课记录、有价值的同伴发言、发言提纲,克服随意性)课例结束后,每人都应及时梳理自己思路(已有收获、尚存困惑)第二十页,共七十三页。一课多备选定一个教学内容,所有人都自己独立备课,写出教学设计确定一人上课(自愿报名,或抽签。抽签是一种好的方式,下一次可以是抽到过的不再抽。这是接受任务时心理上的转移。)大家听课,评课,并对比自己的原有设计再请一位教师上这个内容的课,(平行班教学进度不同)再评课(行为跟进)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三页。选定就某一或几个教学难点指定或选定一教师专门就指定内容备课,组织课堂教学其余教师当学生或请部分学生进行上课大家边演示边点评边指导如有必要,学科组长作终评片断教学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三页。视频分析运用视频,先放一段录像(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不要是一节课。)大家一起看,对某一个教学的现象,如“课堂提问”,先写一写各自的看法,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研讨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三页。请专家或优秀教师选定课程备课亲自上课,给学生讲知识,并不时结合实践给教师讲理论听课者研讨(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行为、学生变化)课堂讲座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三页。教研组每位教师选择一个教学单元备课每次教研活动由一位教师讲解、组织教学活动其他教师模仿学生(上中下),预测出现的问题,设置障碍全组教师一起讨论教学要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方法手段等模拟课堂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三页。问题会诊罗列近期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然后提出亟需探讨解决的问题由全体老师围绕问题多角度全方位讨论、交流、分析原因(不同学科的教研组在一起活动可以分文理科,也可以不分。)从不同的角度就解决这个问题共同制定教育方案,设计教育过程,选择教育方法依据设计的教育教学方案解决问题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三页。学科校本教研方案的拟定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三页。活动目的从某个方面传承并创新学科校本教研的内容、过程和成果,走具有实验特色的校本教研之路促进教师对某个教育教学现象的观察、自我反思调控,合作交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掌握应用某种教学方法,使全组教师都能主动参与,整体提高。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三页。改变传统教研或集备活动不足教师自我提高、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强。各年级科组有计划,有方案,但缺少明确的研究主题。年级科组教研比较单一化,以课代研多,因而导致教研活动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未能认真研究,与教学实际脱离。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三页。例:学科教研活动的目标针对我校学校规模小,相同年级、学科教师少学校布局分散的实际情况,学科教研组本学期组织开展两次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转换教师角色,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上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学习,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尽量减少、缩短讲课时间,努力构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自主交流、自主探究,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机制。第三十页,共七十三页。活动要求活动前要学习课标,研究教材,根据专题与实际确定自己的教研侧重点针对专题查找资料及理论依据,分析学情,确定课堂流程,进行独立的教学设计活动必须全员参加。分工安排任务…应按时完成,所交材料……要及时主讲教师先说课,然后讲课课后全体教师评课,要求人人发言,谈感受,针对教研专题对所听课的某个环节谈看法,结合自己今后努力方向总结出本次活动针对问题的共识,以后教学中加以运用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三页。活动主题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某个或几个具体问题为对象,学科组可以根据本级班的实际情况自立小专题进行主题研究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课堂教学提问、课堂教学评价、教学情景创设、课堂练习设计、教学板书设计、课堂中的学生学习的有效组织和实施……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三页。活动形式教研组、年级备课组要针对自己学科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要求,从本组的实际出发,选定一种或采用多种形式,讲求教研实效,富有个性特色,努力提高教研质量和品位。示范模仿式、现场诊断式、交流分享式、案例活动式……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三页。活动过程设计(“六段式”)发现问题,确定主题明确任务,确定目标专题学习,提高认识课堂实践,印证预设主题研讨,反思教学及时总结,生成问题,继续研究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三页。由设想初步制定计划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最起码应安排好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研究进度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三页。行动进度计划安排表阶段起止日期主要任务观察评价完成总体计划第一行动步骤修改总体计划第二行动步骤………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三页。实施行动并不断调整改进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实施教学行为。在行动中,要考虑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行动调整和变革,在变革中促进工作的改进和效果的提升。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三页。活动分析与总结活动背景因素及其制约方式活动过程,包括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行动,使用了哪些材料,安排了哪些主要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干扰,如何排除等等活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三页。活动评价教学问题采集评价教学观察案例评价教学设计评价听课笔记教研记录教案修改记录、试教研究记录(原始的同伴修改意见等)第三十九页,共七十三页。校本教研的成果第四十页,共七十三页。校本教研的文本表达把思考、研究进行加工、整理、提炼,展开创造性思维,是系统化的反思过程提高思维系统性、明确性和分析、归纳、演绎、判断、推理能力使成果更实用,研究回归现实,既使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和批判,也使实践获得理论的启发和提升将研究公诸于世,有利交流和传播,有助于构建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第四十一页,共七十三页。课例研究报告教学设计的背景、思路与意图进行说明(是怎样设计这堂课的)如实描述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这堂课实际上是怎样展开的授课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讨论(这堂课上得如何)课例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第四十二页,共七十三页。对课标、教材理解的实施教法的选择与运用学生的反馈和建议点滴体会需要学习的有关业务材料参考形式:教历研究教学后记第四十三页,共七十三页。教育随笔即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思考笔记,可以针对某一具体现象进行描述和简评。侧重的是思考,找成绩和不足写身边的事,评自己的工作无所谓长短,无所谓形式第四十四页,共七十三页。教育叙事情节性事件发生和结果、解决方法方式、意想不到的事情人物和情感主观的立场介入、蕴含人际互动、感动自己与他人理性的简析获得理论启示或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第四十五页,共七十三页。案例分析背景分析直接(学校教学)背景;间接(社会)背景问题提出产生及原因分析;解决方案或设想问题解决具体过程;初步成效反思与讨论解决利弊与得失分析;有何新问题,后续打算;其他感想、体会第四十六页,共七十三页。学校对校本研究的管理第四十七页,共七十三页。帮助教师确立个性化研究目标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内涵发展是精细化发展,特色化发展,优化发展,内化发展。应该把学校的弱项作为研修活动的主要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些老师可能需要了解新的教育法律法规,有些老师可能需要了解最新基础研究成果,有些老师可能需要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生涯设计)第四十八页,共七十三页。准确把握校本研究的基本要求在学校从事校本研究工作,都会涉及到哪些因素?(内容、资源、方法、表述)校本研究要涉及到哪些工作环节?每一个因素、每一个环节对于管理者来说有着怎样的要求?(需求调研,提供服务,研中指导,研究后跟踪)第四十九页,共七十三页。校本研究的过程跟踪一个校本研究项目后,一定要跟踪调研,了解参加本次校本研究教师的想法与真实感受,是否真正对教师有所帮助,了解教师是否有新的思考,认真地倾听教师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重要的是,应该亲临课堂,结合研究的内容与参与者进行探讨。第五十页,共七十三页。检测效果的手段与方法必须有对各种活动效果检测的手段和方法,如查阅教师的读书笔记、分析教师撰写的教学体会、观摩教师的课堂表现等;可以使用小组评议,对活动进行分析和检查;可以聘请校外专家对活动进行评估。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座谈会,甚至考试等(如果合适)都可以成为检测效果的手段与方法。第五十一页,共七十三页。建立健全激励与评估制度。对研究有成效的老师,如何保障,如何奖励?对那些迟迟不研究,没有通过研修提高自身的老师如何处理?要梳理一下原有制度中有哪些是和校本研究相一致的?有哪些是相悖的?还需要制定哪些新的制度?还需要对原有制度进行哪些补充?评估标准:是否改进实践;是否解决问题;是否提升水平。第五十二页,共七十三页。向在座的诸位老师们学习,你们辛苦了!再见!ST.宝贵意见敬请第五十三页,共七十三页。校本行动研究的循环过程例析发现一个教学问题—学生对听力课感到困惑。开始初步调查—观察记录几周听力课学生状态,及时记录有关情况,收集相关数据。提出假设或设想—内容过难,速度太快。学生注意力放在个别单词上,忽视了全篇的内容调整教学行为—引导学生走出误区的方法是在听力教学中设置听力策略和技巧训练。评价教学效果—把观察和收集的数据加以归纳分析和研究,并比较不同方法,再改进。撰写研究报告—将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第五十四页,共七十三页。[例]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有效利用的策略研究问题:学生犯计算等方面低级错误,作业正确率低假设:不认真;课堂讲解不详尽;题目不妥初步调查:学生比较认真;大多数教师讲解够详细;题目也适宜,但缺乏专门错题讲解初步方案设计:加强专门的错题讲解实施信息反馈:老师对错题详尽的分析、讲解,学生无动于衷,缺乏热情,照样出错修改方案并实施:每周三次课堂实录,记录错例,分析成因精心设计教案,充分预设易产生错误学生商量解决错误,纠错中悟方法,不包办建立错题集,一段时间后重做反馈调节:比较不同方式,不断修正评价:测试表明大多数错误率降低。观摩发现很多学生能自我纠错;教师日志中记载了生动事例。第五十五页,共七十三页。[例]关于解决歌唱走音问题行动研究过程问题:某班儿童唱歌走音,某三首歌特别严重。首次诊断:低年级阶段教歌进度太快,未能真正掌握。提出解决方案:重教三首歌,分句教唱,反复听、模唱施行方案:注意观察记录每次教唱的效果。评价:学唱过的注意力不集中,反复倾听、模唱可以不走音,一旦全曲连贯唱或隔段时间再唱,又错音走音二次诊断:儿童已形成错误定势,难予纠正。不能再唱。再次提出解决方案:改教新歌曲。施行方案:按新方案教唱新歌,请有经验教师旁听。再次评价:仍易走音。学唱方法有问题。无倾听范唱习惯,一开口就大声唱,不注意自己歌声与范唱、伴奏是否一致。三次诊断:未形成正确表象就唱是走音原因;不会用适中音量唱,不会监听歌声,无反馈调节,是难纠原因。再次提出方案:培养好习惯入手,要求先听、听熟再唱;用适中音量,边唱边听范唱、伴奏和他人歌声,力求协调一致。实行方案:请有经验教师旁听,指出没注意问题。评价问题解决情况。总结。第五十六页,共七十三页。[例]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课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阅读课不积极,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假设:学生不兴趣;能力差;教材不适应初步调查:89%学生有兴趣;仅少数认为教材不妥方案设计:改变教师为主为以任务驱动为主合作阅读调动气氛先行组织,读前选类似话题讨论自选阅读,读学生兴趣的,在课上交流共享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阅读方式,交流阅读策略实施:观察、问卷、访谈,教师日志反馈调节:比较不同方式,不断修正评价:问卷表明大多数兴趣。观摩发现很多学生发言;教师日志中记载了生动事例。第五十七页,共七十三页。

实验后2001~2002上2001~2002下2002~2003上2002~2003下2003~2004上2003~2004下实验班98.5898.6298.297.6797.797.87对照班98.5196.8395.3694.89494.25实验前1998~1999上1998~1999下1999~2000上1999~2000下2000~2001上2000~2001下实验班99.299.4198.798.6797.4797.22对照班99.399.598.1398.8397.5297.16数学生活化实验前后的数学成绩跟踪两个班的成绩没有太大的差别,甚至非实验班的成绩还要略好于实验班

非实验班成绩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下降,而实验班成绩没有随年级升高发生太大变化

第五十八页,共七十三页。

12月8日:

曾听过一复习课,一开始老师下发一练习纸,要求学生认真读完全部题后解答,完后举手表示。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表示已经完成了,听课的老师和同学都很纳闷,题目这么多,这些人速度咋那么快?其实,不是这些人的速度快,而是他们能严格按老师要求,认真读题,发现了其中一题是“你读完了上面的题目后就可以举手表示完成了。”老师的做法就是强调读题的重要性。前不久网上也看到一帖子:招生考试笔试部分要求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很多题目,这是本不可能的事却有人从中脱颖而出,他们成功是在于认真地读了考试要求,看完了其中大部分题目发现了一条成功的关键:看完了上面的题目你可以交卷了,恭喜你,你已通过此次考试。认真读题多重要,可学生很多就是拿到题匆匆过目,立马书写,往往顾此失彼。第五十九页,共七十三页。教历研究在教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全面、更真实记录教师教学行踪的研究形式。基本程序包括记录教历、研究教历和得出结论。一般项目(如教师姓名、教历记录时间、科目与专题、班级、学生人数、时间跨度等);课前计划即教案(教学目标、材料与设备、内容与方法等);课堂教学情况(过程记录、时间分配记录、调整记录、课堂管理及辅助教学行为记录等)课后反思(他人的评价信息、自我反思等)。第六十页,共七十三页。解决学生学业水平大面积不合格现象“以《导学稿》为载体先学后教、教学同步、讲练结合”抓“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制度建设。周课时计划均要经历“个体备课→集体备课→个体应用”的流程以《导学稿》为中心教学基本流程。教师依学习目标提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自学文本,完成预习作业(或称尝试性练习)—学生选做与例题类似的《导学稿》上的练习(或称巩固性练习)—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暴露的问题,教师通过《导学稿》上的练习(或称拓展性练习)予以更正、补充和强化-当堂练习,当堂检测、反馈—布置课后作业及下节课预习作业教学常规各环节监控与督察:听课小组听课、评课、议教并确定下周听课计划;《教学常规周报制度》,《常规项目督导反馈表》《课堂情况记载表》以研促教、教研相得:优化《导学稿》的设计与使用效益,调动并提高学生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实现作业的减负与增效第六十一页,共七十三页。例:个人专题研究发现问题

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小组活动,但课堂气氛仍很沉闷,学生的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是为什么?提出假设

1.学生对小组活动不感兴趣2.设计的小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不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第六十二页,共七十三页。

调查研究

仔细观察教学过程和实施调查问卷,并根据问卷情况对部分不参与小组活动的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学生对小组活动有良好的动机和兴趣。问题很可能出在我的小组活动形式和内容的设计上。学生认为在小组活动中,他们与同学的交流并不多。只有30%的学生在课堂的小组活动中得到了实践锻炼。第六十三页,共七十三页。1.你喜欢课堂的小组活动吗?A喜欢;B一般;C不2.小组活动时你和组员交流多吗?A多;B一般;C很少;D无3.在小组活动中你不太愿意交流的原因?

A任务太简单可独立完成;B觉得不能从同学那获得新信息C不明确布置的学习任务,而且也不清楚D没有交流的习惯

4、老师是否有必要每组指定一个主持或监督?

A非常有必要B可有可无C根本没必要

5、你满意或不太满意班里分组方式的原因?

A组内有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可以相互依赖与学习B我与同组组员关系好,愿意与他们交流C组与组之间水平悬殊D应该经常换组,以学到新东西6、下面哪些活动形式更能促进同学交流?

A小组内有明确分工的活动;B具有挑战性,必须共同讨论才能解决的任务;C以开放性的和可争论性的话题为内容的讨论活动;D能基本上发挥组内每个同学特长的活动

第六十四页,共七十三页。重新确认问题

学生不参与课堂小组活动的原因是(1)教师没有清楚地布置小组活动任务,学生不知道交流内容与方式;(2)教师未明确组内角色分配,组员不知道自己该负什么责任;(3)任务缺乏对学生知识、技能,尤其是思维的挑战性。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第六十五页,共七十三页。制定行动计划和方案通过学习和探讨,决定采取以下措施:a)重新分组,尽量让不同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的学生合理组合,明确组内角色分配,让每个组员负起该承担的责任。b)设计每一项学习活动时,尽量提出详细的活动要求与步骤,如有必要提供演示和讲解。活动设计要尽量使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动脑、动嘴和动手。第六十六页,共七十三页。观察收集数据

请同行观摩,用录音机录下部分课堂活动。请学生写学习日记,记下他们的真实感受。分析、反思与评价效果把观察结果和收集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和研究。与实施这两项措施前后对比,发现学生的小组活动参与意识积极性增强,实践的平均机会和人次增加,课堂气氛大大活跃。反思这一过程,认识到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习者积极实践的过程,交际的过程。能按学生特点分组并设计出有意义、有趣味挑战性小组活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第六十七页,共七十三页。发现新问题在总结这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设计出更新、更好、更多的小组活动来。这时,我又发现各组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不平均,这应该是我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在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在推行措施的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

撰写研究报告把研究过程与结果写成报告交流或发表。第六十八页,共七十三页。举例: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问题: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