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023学年上海嘉定区教育系统招考聘用370名储备教师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ad54fe2d82e89f603601fb6fc58cf5/6fad54fe2d82e89f603601fb6fc58cf51.gif)
![2023年04月2023学年上海嘉定区教育系统招考聘用370名储备教师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ad54fe2d82e89f603601fb6fc58cf5/6fad54fe2d82e89f603601fb6fc58cf52.gif)
![2023年04月2023学年上海嘉定区教育系统招考聘用370名储备教师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ad54fe2d82e89f603601fb6fc58cf5/6fad54fe2d82e89f603601fb6fc58cf53.gif)
![2023年04月2023学年上海嘉定区教育系统招考聘用370名储备教师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ad54fe2d82e89f603601fb6fc58cf5/6fad54fe2d82e89f603601fb6fc58cf54.gif)
![2023年04月2023学年上海嘉定区教育系统招考聘用370名储备教师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ad54fe2d82e89f603601fb6fc58cf5/6fad54fe2d82e89f603601fb6fc58cf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04月2023学年上海嘉定区教育系统招考聘用370名储备教师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壹卷一.参考题库(共275题)1.社区工作的目标分为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过程目标旨在解决一些特定的社区问题,比较具体而实在,能直接满足社区需要。而任务目标旨在促进社区居民的能力、团结、信心,是达成目标过程的关键所在。(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区目标。第二步,根据美国学者罗斯曼的两分法,社区目标分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任务目标是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件具体任务、实现一些社会福利的目标、满足社区需要,以及修桥、铺路、安置无家可归者。这些改善是具体而落实的,因此这一目标也被称为“结果目标”。过程目标最终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一般能力的提高,如加强社区居民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增强居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发现和培育社区居民骨干参与社区事务,以及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等。过程目标是达成目标过程的关键所在。因此,本题错误。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是:(1)郭靖宇曾执导过铁梨花、红娘子、我的娜塔莎等多部重磅女性题材作品收货广泛好评儿女情长和英雄狭义,在他的江湖梦里应接不暇。(2)近些年来由于含义佛典研究升温,依托佛教文献研究汉语的人日益增多,春兰秋菊各有一时之美。(3)在云南地震灾区采访碰到县安监局职工刘世明,他正脚裹纱布未能在民分发救援物资他向笔者说与灾民的利益相比,这点伤痛不屑一顾。(4)万亩桃林终于连接成片,春季极桃花绽放,漫山遍野云蒸霞蔚,久违的美景得以再回到从前。A.(1)(2)B.(2)(3)C.(1)(4)D.(2)(4)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成语使用正确的选项。第二步,辨析成语。(1)句主要表达的是作品中关于“儿女情长和英雄侠义”的内容很多,“应接不暇”指形容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应接不暇”虽有“多”之意,但不能与“儿女情长和英雄侠义”搭配,故(1)句成语使用错误,排除A项、C项,保留B项、D项。第二步,辨析(3)句、(4)句。(3)句主要表达的是刘世明不在乎伤痛的意思,“不屑一顾”指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不符合文意,可改为“不值一提”,故排除B项,答案锁定D选项。第三步,验证D选项。“春兰秋菊”比喻各有专长,和“各有一时之美”形成对应关系,使用正确。(4)“云蒸霞蔚”指像云雾彩霞升腾聚集起来一样,形容繁盛艳丽,对应“桃林连接成片,桃花绽放,漫山遍野”,体现美好集聚之意,使用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3.“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有稳定不变的看法。它能对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立刻得出结论,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但在被给予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普遍性的结论时,会使人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刻板印象”的是:A.物以类聚,人以群分B.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善人有善相,恶人有恶相C.这次考试又没考好,是不是又没有用功读书D.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有稳定不变的看法。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意思是志同道合的人会相聚成群,同类的东西经常聚在一起,那么往往就会根据某个人的特征判断这一群人也具有类似的特征,或者根据某群人的特征,认为群体中的某个人也有这样的特征,体现了“对某些人或事持有稳定不变的看法”,符合定义;B项:善人有善相,恶人有恶相,是指往往人们会根据相貌判断一个人的内心,这种判断标准是一种看法,善相的往往有善心,恶相的往往有恶心,体现了会按照这种标准进行判断,符合“对某些人或事持有稳定不变的看法”,符合定义;C项:过去没有用功读书导致考试没考好,所以这次考试没考好还认为问题在于没有用功读书,体现了对某些事持有“稳定不变的看法”,符合定义;D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指说话办事过程中应变能力强,能够做到见风使舵,不符合“对某些人或事持有稳定不变的看法”,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4.诱导运动是一种视错觉,即观察者知觉到某个物体在运动,而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移动,只是由于其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的物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诱导运动的是:A.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仰望天空,觉得星星好像在动B.电影院里播放的精彩电影C.月亮在云彩后面穿行D.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反方向运动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知觉到某个物体在运动,而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移动;②由于其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的物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只涉及星星,不涉及“其他物体运动”,不符合定义;B项:电影的播放实际上是一帧帧的画面在变动,不属于“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移动”,不符合定义;C项:月亮是相对静止的,属于“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移动”,只是因为云彩的运动使月亮看起来好像在动,符合定义;D项: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后,会觉得树木向反方向运动,表明不是同时观察火车和树木,所以树木的运动并不是因为同时观察的火车在运动导致的,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由于其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物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一关键点分析选项。诱导运动的定义要点:由于其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物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移动。A项,只是觉得星星好像在动,并没有涉及其他物体的运动,不符合定义。B项,电影画面确实是在动的,并非视错觉,不符合定义。C项,由于云彩在动,使得月亮看起来好像在运动,符合定义。D项,是先看运动的火车,再看静止的树木,觉得树木在动,而题干定义中并不涉及先后性,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关键词。①视错觉;②实际上物体未发生空间移动;③由于其他物体使得被观察物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只提及“星星”,没有提及其他物体,不存在“其他物体使得观察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的情况,不符合定义;B项,电影里面的画面是动态的,本身发生了空间移动,不符合定义;C项,月亮未发生空间移动,由于彩云的运动使得月亮看起来好像在运动,符合定义;D项,火车开过后,此时不存在正在移动的物体,只有树,移动物体与静止物体是先后出现,不存在“其他物体使得观察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感觉树在动是运动后效,不是诱导运动,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C。5.①由达成共识到制订计划,________欧盟在军事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②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领导既然这样要求,我们也只能________而为之了。③实践证明,人的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则会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表明勉励蜕化B.说明勉力蜕化C.说明勉励退化D.表明勉力退化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各句内容,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①句中两个词语根据句意较难排除,可选择从其他句入手。②句,根据词语含义及其句意,排除A、C。第三步,③句,根据两个近义词的含义及句中的提示信息,继续排除,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先看第②句,“勉励”指鼓励,鼓舞;“勉力”指尽力,努力。分析可知,此处意为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只能尽力而为。故选“勉力”合适,排除A、C。再看第③句,“蜕化”比喻变质、变坏,腐化堕落;“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与句中的“发达”相对,“退化”更恰当,排除B。且“表明”填入第①句亦恰当。故选D。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②句主要表达“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按照领导要求尽力而为之”,故所填词语需体现“尽力”之意。“勉力”是指努力去做、尽力去做,符合文意,B、D二项可选;“勉励”是指鼓励别人,与文意无关,故排除A、C二项。第三空,“则”连接前后表示转折,根据转折前的“愈用愈发达”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人的大脑不用”的后果,体现“越来越不好用”之意。D项“退化”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器官变小,结构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符合文意,当选;B项“蜕化”比喻事物发生本质的变化,人脑即使不用也不会发生质变,排除B项。第一空代入验证,“表明”指表示清楚、表达明白,置于①句中语义合适。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高中语文练习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时间紧,任务重”“只能……而为之”可知,该空应体现“尽力”这一含义。A项和C项“勉励”指劝人努力、鼓励,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C项。B项和D项“勉力”指努力、尽力,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愈用愈发达,不用则……”可知,用的多大脑会“进步”,不用的话就要“退步”。横线处应体现“大脑退步”这一含义。B项“蜕化”侧重于质的改变,不用大脑并不会改变其本质,排除B项。D项“退化”泛指生物体的一部分器官变小,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或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符合语境。锁定答案D项。第三步,验证第一空。“表明”指表示清楚,“达成共识到制订计划”清楚地体现了“欧盟军事一体化”的进步,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6.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由直线相交构成,且存在空白区域,优先考虑图形的封闭区域数。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依次是4、5、6,因此问号处图形的封闭区域数应是7,此时C、D两项均符合要求。再次观察发现,图形的外部直线数依次是3、4、5,因此问号处图形的外部直线数应是6。故本题选D。7.2014年4月1日,北约成员国外长聚首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这是克里米亚“公投”(
)局势紧张以来,北约外长召开的首次正式会议。A.俄罗斯B.乌克兰C.希腊D.白俄罗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第二步,2014年4月1日北约成员国外长聚首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这是克里米亚“公投”乌克兰局势高度紧张以来,北约外长召开的首次正式会议。北约成员国一致同意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抗俄罗斯,包括可能向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提供军事方面的援助。此外各国外长商讨的方案还包括在波罗的海国家建立永久性的军事基地,确保东欧成员国的安全。因此,选择B选项。8.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东部平原上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下列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成为大运河最早一部分B.隋炀帝杨广为了到扬州观赏琼花,下令疏浚大运河C.隋唐时期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D.元朝为了节约运输成本重修大运河,从北京直达杭州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项正确,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B项错误,隋炀帝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大业四年(608年)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C项正确,隋唐时期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D项正确,元朝在十三世纪末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9.各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历史,观察他以往的行动的性质,便可以近似于猜测地预断他此后的变化,那变化的萌芽虽然尚未显露,却已经潜伏在它的胚胎之中。这段话的意思可以概括为:A.观其言、察其行,方识其人B.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C.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D.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应首先浏览文段,明确文意为观察已有的信息可推测今后发展变化,然后逐一分析选项,选择与此意相符的一项。文意为观察各人过往的行为性质,可以大致推测出其此后的变化,变化虽然还没有出现,但已经潜藏在以前的种种行迹中了。A项意为审视他的言谈,考察他的行为,才能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强调的是识人的方法。B项意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C项强调简单有序地活在当下,不去过高预期未来,不去一味沉溺过往。D项的意思是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挽回;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分析可知,只有B项与文意相符。A、C、D三项均与文段无关。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指出观察一个人以往的行动,可以猜测他今后的变化,接着以转折关联词“却”引出文段重点,即变化的萌芽尚未显露之时,已潜伏在胚胎中。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意为见到事物刚露出一点苗头就知道其本质和发展趋势,观察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A项“观其言、察其行,方识其人”意为观察他的言谈,考察他的行为,知晓他的底细,才能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C项“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意为简单有序的活在当下,不去过高预期未来,不去一味沉溺过往;D项“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为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三者均与文意不符,排除A项、C项和D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根据“却”引导文段重点即根据一个人言行的苗头就可以预测判断他以后的发展变化,B项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强调见到事物刚露出一点苗头就知道其本质和发展趋势,观察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与文段重点构成同义替换,当选;A项出自《说苑卷八·尊贤》,强调考察和鉴别人才的方法是观察他的言行;C项出自《战天京》,强调简单有序的活在当下,不去过高预期未来,不去意为沉溺过往;D项出自《论语》,强调过去的事情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提了,已经完结的事不用再去匡正,挽回,三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忏悔录》10.科学家发现关闭实验鼠肌肉组织中的两个基因会严重限制它们跑动的能力,两个基因控制老鼠骨骼肌(身体中能够控制运动的肌肉)中名为AMPK的蛋白质的合成。这些基因让肌肉能够从糖中制造能量,如果这一过程受到干扰,肌肉中制造能量的线粒体水平较低,肌肉就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科学家认为整天窝在沙发上的人和奥运选手之间的差别可能全都源自基因。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科学家观点的是:A.有研究表明,经过基因改良的老鼠跑动能力提高了
B.整天窝在沙发上的人在科技帮助下能成为奥运选手
C.关闭构成AMPK蛋白质的基因会限限制老鼠跑动能力D.部分奥运选手含有常人所没有的合成AMPK蛋白质的基因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可知,论据是关闭该基因会严重限制老鼠的运动能力,可得出结论整天窝在沙发上的人和奥运选手之间的差别可能全部源自基因。D项中说明,部分奥运选手体内确实含有这种基因,是在论据和论点之间搭桥建立了联系,支持了题干观点;A项是进一步论证基因能够提高老鼠的运动能力,加强力度弱于D项;B项与题中结论无关;C项仅仅是对题干中论据的复述,不能起到加强作用。故答案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整天窝在沙发上的人和奥运选手之间的差别可能全部源自基因。论据:小鼠实验——关闭基因会严重限制老鼠的运动能力。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进一步论证基因能够提高老鼠的运动能力,但是否这个基因是窝在沙发的人和奥运选手之间的差别不明确,不具有加强作用。B项:无关选项。在科技帮助下窝在沙发的人能成为奥运选手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不明确项。关闭基因限制老鼠的跑动能力是对题干中论据的同义复述,但是否这个基因是窝在沙发的人和奥运选手之间的差别不明确,不具有加强作用。D项:建立联系。部分奥运选手体内确实含有常人没有的这种基因,建立了论据和论点的联系,说明这种差别来源于合成AMPK蛋白的基因,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11.汞是液体金属。(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汞是化学元素,俗称水银,亦可写作銾,化学符号Hg,原子序数80,是种密度大、银白色、室温下为液态的过渡金属,为d区元素。常用来制作温度计。故表述正确。12.你买了电影票,就算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就是你的沉没成本。看电影时发觉不好看,但你怕浪费钱还是忍着看完,结果既浪费时间还弄得心情沮丧,这就是“沉没成本谬误”的典型表现。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企业经营者克服“沉没成本谬误”应该:①提高技术水平形成竞争新优势②制定正确的企业经营发展策略③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的盈利空间④放弃没有市场前景的经营项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第二步,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我国有一句谚语“回头是岸”说的就是沉没成本的问题,被沉没成本影响决策,不仅不利于做出适时的改变,还可能进一步使沉没成本进一步扩大形成恶性循环。题目中①③两条,不涉及对以往成本的取舍,因此不符合题意。而调整发展策略与放弃现有业务,都要舍弃一定的沉没成本,但却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②④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当选。AB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1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飞跃。(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第二步,认识发展的规律,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的第二次认识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运动的无限性: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因此,本题错误。14.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有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他主要强调管理应该注重:A.沟通B.分权C.组织D.控制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相关知识。第二步,杰克・韦尔奇的这句名言中,“管得少”并非说明自己的权力被下属弱化,而是细分权力给下属,相当于效益管理,会创造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权就是按照一定规则把权力分派给不同机关,上级核心机关只对关于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下级机关和一般机关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有权自主地决定问题,上级核心机关不加干涉。因此,选择B选项。15.正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以接受间接知识为内容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学习活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正式学习的是:A.公司为了新员工能顺利上岗,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渠道供员工自由选择学习B.小王给儿子播放了《动物世界》等节目,无形中儿子学习到了很多生物、地理知识C.小宝对学校课堂学习提不起兴趣,后来被父母送到少林寺武侠学习武术D.保安小牛利用免费网络公开课,系统学习了法律知识并通过了司法考试,如愿成为了一名律师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②接受间接知识为内容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学习活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提供多种渠道供员工自主选择是自我学习方式,不属于“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不符合定义;B项:小王儿子无形中学习到很多知识,是通过看《动物世界》无形中掌握的,不属于“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不符合定义;C项:小宝因为对课堂学习提不起兴趣而被送到少林寺学习武术,但在少林寺学武,属于父母的安排,是否符合小宝的目的不确定,不符合定义;D项:小牛利用网络公开课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属于“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有计划地开展”和“接受间接知识为内容的学历”,如愿成为了一名律师,属于“有目的地学习”,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16.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很明显,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有的分子拥有别的结构,也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并拥有很强的导热性B.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它的分子中包含了大量的原子C.有的物质导热性很强,但是其分子不具备Y结构D.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其分子具备类似的结构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论据: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如果将论点看成条件关系,可以翻译成:极强导热性→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要想削弱,最强的方式无疑是有些物质具有极强的导热性,但分子内不具有大量原子。可惜,选项中没有这样的表述,那么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去理解论点。论点中的“使得”可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因此论点可以看成因果关系。“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为原因,“拥有极强导热性”为结果。预设的削弱方式可以是:(1)该原因无法导致该结果(有因无果);(2)不是该原因导致该结果(无因有果);(3)其他原因导致该结果(他因)。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选项:有别的结构的大量原子的物质有很强的导热性,说明无论结构如何,只要有大量原子就有好的导热性,支持了论点,排除;B项:指出在包含大量原子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能够导热性强,即有因无果,可以削弱,当选;C选项:导热性强但不具备Y结构,讨论的是导热性与Y结构之间的关系,而Y结构只是论据例子中X分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刚好包含大量原子,但是论据并没有说除Y结构以外的其它结构不能串联大量原子,所以Y结构并不是题干的重点,题干只关注原子和导热性之间的关系,而非结构与导热性之间的关系,所以该选项并不能削弱,排除;D选项:说的是导热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而题干讨论的是导热性与原子之间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论点可翻译为:“导热性强→分子内含有大量原子”。根据鲁宾逊定律:“A→B”等价于“¬A或B”,所以本题论点等价于:或者不具有极强导热性,或者包含大量原子。论据: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这句话可翻译为:“X分子→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并且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论据。该选项可以翻译为:大量原子且导热性强,论点为“或关系”,根据其性质“一真则真”,可知论点成立,具有加强作用。B项:增加论据。该选项可以翻译为:导热性不强且包含大量原子,论点为“或关系”,根据其性质“一真则真”,可知论点成立,具有加强作用。C项:削弱论点。该选项可以翻译为:导热性强且不具备Y结构,论点的矛盾:导热性强且分子没内含有大量原子,是对论点最大的削弱,但没有这个选项,根据: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没有大量原子也就没有Y结构,因此导热性强且分子不具备Y结构,也是论点的矛盾,具有削弱作用。D项:增加论据。该选项可以翻译为:导热性不强且具备Y结构,论点为“或关系”,根据其性质“一真则真”可知论点成立,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论点为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的必要条件。可以将题干结论转化为假言命题,要削弱该结论,只需使这一假言命题为假即可。题干结论: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物质具有导热性的必要条件。将其转化为假言命题:物质具有导热性→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该命题在前件为真、后件为假时为假。A项,认可了“包含原子”与“导热性”之间的联系,对题干结论有一定加强作用。B项,指出存在前件为假、后件为真的情况,此时题干命题仍为真,无法削弱结论。C项,题干论据中指出X分子具备Y结构,可以串联起大量原子,则分子不具有Y结构就无法串联起大量原子,因此该项肯定了题干命题的前件,否定了题干命题的后件,此时题干命题为假,能够削弱题干结论。D项,指出存在前件为假、后件为真的情况,此时题干命题仍为真,无法削弱结论。故本题选C。17.有些具有优良性能的智能手机是苹果公司生产的。所有的苹果公司生产的智能手机都价格昂贵,而价格昂贵的智能手机无一例外地受到人们的信任。
下列各项都能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除了:(
)
A.有些价格昂贵的智能手机是性能优良的
B.有些性能优良的智能手机受到人们的信任
C.所有被人们不信任的智能手机价格都不昂贵
D.受到人们信任的智能手机中,有些实际性能并不优良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将题干翻译为:有的性能优良智能手机→苹果公司生产;所有苹果智能手机→价格昂贵;价格昂贵的智能手机→受到信任。
整理后可得:有的性能优良智能手机→苹果公司生产的智能手机→价格昂贵的智能手机→受到信任的智能手机。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根据“有的A是B”等价于“有的B是A”,所以“有的性能优良智能手机是价格昂贵的的智能手机”等价于“有些价格昂贵的智能手机是性能优良的的智能手机”。故A正确;
B项,根据“A→B,B→C,可得:A→C”,所以:有的性能优良智能手机→受到信任的智能手机。故B项正确;
C项,根据逆否定理,“价格昂贵的智能手机→受到信任”,可得:不受到信任→价格不昂贵的智能手机。故C项正确;
D项,根据可知:有的性能优良智能手机→受到信任的智能手机。而D项的逻辑关系是:受到信任→有些手机不优良。明显属于“肯后“的错误,得不出肯定结论。故D项错误。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8.基多夫定理:是指最好的想法如果提出的时机选择不当,也会招致失败,即一个决策正确与否不能离开具体的地点、时间、条件,如果脱离这些基本前提条件,真理就有可能成为谬误。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基多夫定理的是:A.甲公司原总裁对其继任者说:在没有获得全部事实根据前,你不应做出任何决策B.许多厂商纷纷报名参加在某市举办的机床博览会,而乙机床厂经理在收到邀请函时,就明确表示拒绝参加C.20世纪80年代,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石油危机,丙汽车公司的董事长抓住这一时机,作出了汽车转型决策D.近年,众多热水器厂在广告投入过大,导致价涨量滞,处于行业领先的丁公司立刻采取了降价政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最好的想法提出的时机选择不当,也会招致失败。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未获得全部事实根据就做出决策,可能会因为决策脱离实际而招致失败,属于“最好的想法提出的时机选择不当,也会招致失败”,符合定义;B项:乙厂经理拒绝参加博览会,题目没有交代是出于什么考虑,且未明确拒绝后结果的好坏,不能确定所做的选择的好坏,未体现“想法提出的时机选择是否恰当”,不符合定义;C项:董事长抓住这一时机做出转型决策,体现了选择适当的时机,如果该决策并非以爆发石油危机为背景下,就有可能招致失败,属于“最好的想法提出的时机选择不当,也会招致失败”,符合定义;D项:丁公司立刻做出降价政策,体现了选择适当的时机,如果该决策并非以价涨量滞的市场背景下,就有可能招致利润受损,属于“最好的想法提出的时机选择不当,也会招致失败”,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19.骡子:耕畜:犁地A.基因:生命:遗传B.衙役:衙门:当差C.鸬鹚:水鸟:捕鱼D.恒星:宇宙:发光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骡子是一种耕畜,二者为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骡子能犁地,二者为功能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基因储存孕育生命的信息,二者为对应关系,“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二者为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衙役指在衙门中当差的人,二者为对应关系,当差是衙役的工作内容,二者为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鸬鹚是一种水鸟,二者为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鸬鹚能捕鱼,二者为功能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恒星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二者为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恒星会发光,二者为属性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扑灭,并迅速熄灭炉火B.电路保险丝(片)熔断,用铜线代替以保护电器C.身上着火,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D.停电的夜晚发现煤气泄漏后,点燃蜡烛查找泄露原因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阻断燃烧,主要方式有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C选项是用隔绝空气方法灭火,做法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A项错误,油锅一旦起火,严禁用水往锅里浇,因为冷水遇到高温热油会形成“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很容易造成火灾和人员伤亡;B项错误,保险丝的作用是为了让其在超过一定电流的情况下熔断,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和电器的作用,它的材料必须熔点低、电阻大,这样才能在过载的情况下熔断,如果换成铁丝或铜丝,铁铜丝熔点相当高,可能电线皮烧着了但铁铜丝仍然不会断电,线中仍有电,电线温度会持续升高,后果不堪设想;C项正确,身上着火时,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是正确的做法;D项错误,煤气泄漏后遇明火会引发火灾甚至爆炸,应先关闭煤气,打开窗户通风。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识法和排除法解题。做过饭的人都知道,油锅里不小心倒入一点水都会有油溅起将人灼伤,显然A项的做法不合适,排除。煤气泄漏最怕遇明火,容易将泄漏的煤气点燃,显然D项的做法并不合适,排除。而C项,身上着火,就地打滚及盖厚衣服都能将火压灭,其做法合理。在B项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我们仍可由此确定答案。A项说法错误。遇油锅起火,要立即关闭燃气开关,用锅盖或大块湿抹布盖住起火油锅,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油比水轻,给起火油锅浇上水后,油会浮在水面上,仍然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起不到灭火的效果,且水遇到热油会形成“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容易引发火灾。B项说法错误。铜丝或铁丝的电阻小、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不容易达到熔点,因此不会熔断,起不到保护电器的作用。C项说法正确。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应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D项说法错误。使用明火检查漏气,如果真有泄漏问题出现,明火就会点燃泄漏的燃气,发生危险。故本题选C。21.负责事业单位聘用、考核、奖励、处分、人事争议处理等职责的人员,应回避情形不包括(
)A.当事人与本人有利害关系B.当事人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C.当事人与本人同一单位D.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负有事业单位聘用、考核、奖励、处分、人事争议处理等职责的人员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一)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二)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因此A、B、D选项正确。C项错误,当事人与本人同一单位,如果没有上述中所规定的关系,不用进行回避。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2.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文,必须使用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文,可以并用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而非必须使用。故表述错误。23.只有雌蚊才吸血,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雄蚊触角呈丝状,触角毛一般比雌蚊浓密,口器退化,它们的食物都是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因繁殖需要,在繁殖前雌蚊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促进内卵发育成熟,繁衍后代。蚊子每次叮咬吸吮大约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鲜血,每次饱餐一顿之后,通常是在2公里范围内活动。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介绍了雌性蚊子和雄性蚊子的不同习性B.介绍了雄蚊触角呈丝状C.雄蚊吸食植物汁液的原因D.雌蚊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促进内卵发育成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雄蚊和雌蚊不同的习性,后文具体介绍了雄蚊和雌蚊的习性不同的原因。故文段为总分结构,主要讲述了雌性蚊子和雄性蚊子的不同习性,对应A项。B、C两项,均只提到了“雄蚊”,表述片面,排除;D项,只提到了“雌蚊”,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蚊子的特点》24.某司机在驾车行驶过程中,故意闯红灯,对于该行为,司机应受到:A.纪律制裁B.刑事制裁C.行政制裁D.民事制裁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的效力知识。第二步,行政制裁,是指国家对行政违法者依其所应负的行政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措施。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类:①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留用察看、开除。②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依照行政法规或内部规章对违法乱纪,但尚未构成犯罪的法人或公民的处罚或处分。本题中某司机不属于行政机关内部人员,不适用行政处分,但驾车闯红灯属于违反行政管理法规,属于行政处罚。因此应给予行政制裁。C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A项:此项为干扰项,不当选。B项:刑事制裁,是指国家对违反刑事法律的人依其所负的刑事责任而实施的刑罚制裁。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等。主刑只能独立使用,不能附加使用。附加刑既能独立适用也可附加使用。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民事制裁是国家对于违反民事法规的违法当事人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措施。民事制裁的形式具有多种:如恢复财产原状;返还原物;排除妨碍;损害赔偿;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罚款;支付违约金;责令排除侵害、恢复名誉、赔偿损失;责令具结悔过;告诫;责令停业、停产或搬迁等。民事制裁的执行机关只能是司法机关;民事制裁的对象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民事制裁不得因追究民事责任而使负有义务的当事人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即不得以对人身的惩罚代替经济制裁。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25.市场区隔是指先将消费者依不同的需求、特征区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群体,引导消费者认知并使用相关产品或服务,进而获得消费者的回馈信息,旨在确定目标群体并制定营销策略。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不涉及市场区隔的是:A.某公司对天津地区的企业办公市场调研,发现在写字楼办公、居家办公、酒店办公三类市场中消费者对酒店办公的需求在逐年上升B.某方便面生产厂家对不同年龄段消费者进行分析,发现20—30岁年龄的人是消费主体,他们大多数人更中意“大块面饼、双料包”的方便面C.某日用品公司针对欧美和亚洲人群的肤质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润肤霜,数据显示不管在欧美地区,还是在亚洲,适合中性肤质的润肤霜最受欢迎D.某手机制造商每2年推出一款新手机,并限量发售2万部,因此产品一上市就很快被抢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依不同的需求、特征区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群体;②引导消费者认知并使用相关产品或服务,进而获得消费者的回馈信息;③旨在确定目标群体并制定营销策略。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写字楼办公、居家办公、酒店办公属于依不同的需求“区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群体”,消费者对酒店办公的需求在逐年上升,属于“获得消费者的回馈信息”,符合定义;B项:不同年龄段消费者,属于依不同的特征“区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群体”,进行分析后得出中意的方便面类型,说明“获得消费者的回馈信息”,符合定义;C项:欧美和亚洲是不同的地区,是依地区在区分群体,依据他们的肤质特点设计不同的润肤霜,是依肤质特点在区分群体,属于“依不同的需求、特征区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群体”,数据显示中性肤质的润肤霜最受欢迎,说明“获得消费者的回馈信息”,符合定义;D项:只是限量销售,并未涉及“将消费者依不同的需求、特征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群体”,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26.当前的大学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是失败的。有调查机构对若干大公司的调查显示,新上岗的工作人员都没有体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上述论证是以下列哪项为前提的:A.现在的大学里没有开设职业素养提升方面的课程B.新上岗人员中大学生只占少数C.新上岗员工的职业素养对胜任工作很重要D.大公司新上岗人员职业素养水平基本上代表了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水平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当前的大学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是失败的。论据:若干大公司新上岗的工作人员都没有体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学校没有开设职业素养提升方面的课程,不能解释为什么可以通过新上岗的工作人员的情况来断定大学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是失败的,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否定论据。新上岗人员中大学生只占少数,那么少数人存在的问题,无法代表整个大学生群体,也就无法推知当前大学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情况如何,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说的是职业素养对胜任工作的重要性,与论点讨论的大学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是否是失败的,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补充前提。大公司新上岗人员的职业素养水平可以代表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水平,那么由大公司新上员工的职业素养水平低,推定当前大学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方面是失败的,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27.人脸识别系统深度学习的数据越多,人脸识别的效果就会越精确。只要给予足够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机器就能够自主地学习到伪造图像或合成视频中的________,最终就能得到对于这些攻击的分辨能力。并且,随着学习数据的不断增多,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各种各样的“换脸”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弊端无计可施B.瑕疵无所遁形C.错误插翅难逃D.缺陷束手无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文意为深度学习系统掌握到更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后,将会很容易识破各种“换脸”,让其无法隐藏。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A、C、D。第三步,验证第一空。先看第二空,由“随着学习数据的不断增多,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可知,文意为深度学习系统掌握了更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后,将会很容易识破各种“换脸”,让其无法隐藏。“无计可施”指想不出对策,没有任何办法。“束手无策”形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两词均适用于人,排除A、D。“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其填入符合文意,当选。“插翅难逃”形容被围或受困而难以逃脱。文段并非指“换脸”等行为不能逃脱,其填入与文意不符,排除C。验证第一空,“瑕疵”指微小的缺点,填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本题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各种各样的‘换脸’________”可知,机器通过学习,伪造图像或合成视频即使是“换脸”也会被识别。A项“无计可施”意为没有办法可用,文意不符,排除。B项“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符合题意;C项“插翅难逃”指插上翅膀也难逃走,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锁定B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瑕疵”指事物的缺点,放在第一空也合适。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人脸识别系统深度学习的数据越多,人脸识别的效果就会越精确”以及“只要给予足够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可知,在数据足够多的前提下,人脸识别系统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即便“伪造图像”“合成视频”中存在特别小的问题,也能被发现,故横线所填词语应表达微小问题之意。B项“瑕疵”指微小的缺点,符合文意,保留。A项“弊端”指由于工作上有漏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C项“错误”指不正确的事物、行为,D项“缺陷”指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均程度过重,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B项“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可以体现随着深度学习系统的强大,“伪造图像”“合成视频”等“换脸”行为会被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暴露在人们的面前,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28.雷雨过后空气会变得格外新鲜的原因是:A.空气中的成分没有任何变化,只是人的一种感觉B.空气中的灰尘被雨水冲走了C.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D.雨水冲走了地面上的污物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了解相关物理化学知识。雷雨过后空气清新是大家熟知的,但是其原因却未必都知晓。这也提醒考生,对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一定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这些都可能在考试中出现。雷雨天,氧气在放电条件下会转化为臭氧。臭氧在低浓度下,具有一种特殊新鲜气味,吸了它使人神清气爽,而浓度稍高则具有特殊臭味。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闪电会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变成臭氧,臭氧能净化空气杀死细菌,使空气清新。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雷雨过后,闪电的瞬间高温将空气中的氧气经化学变化转变为了臭氧,而臭氧具有净化空气,杀死细菌的作用,人们感到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臭氧分子增多的原因,所以空气变得新鲜了。故正确答案为C。29.我国法律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立法法知识。第二步,根据《立法法》第四十五条,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一)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因此,本题错误。30.勋章∶奖励A.动物∶美食B.钢琴∶演奏C.剪刀∶工具D.衣服∶美貌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奖励是勋章的主要功能,二者为功能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动物与美食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演奏是钢琴的主要功能,二者为功能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剪刀是一种工具,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衣服的功能为保暖、装扮,与美貌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1.与其他文章的写作一样,公文写作也讲究修辞。“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A.对比B.比喻C.借代D.拟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第二步,A项:对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本题并没有出现两个对立事物相互比较。A项错误。B项: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本题将人民军队比喻成坚强柱石,明确说明人民军队在实现人民民主专政时所扮演的基础地位。B项正确。C项: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如巾帼不让须眉,其中以“巾帼”借代女人、以“须眉”借代男人。本题并未隐去人民军队,而用其他名称指代。C项错误。D项: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本题并未将人民军队拟化成人。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32.某超超市举行清仓促销活动,规定每4个空啤酒瓶即可兑换1瓶啤酒,小宇有14个酒瓶,则最多可以兑换
瓶啤酒。A.3B.4C.5D.6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4个空瓶换1瓶酒,,等价于,,故最多可以兑换4瓶啤酒。故正确答案为B。33.下列选项中对“一带一路”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只适用于周边内陆国家B.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C.加速了边境地区的互联互通D.深化和扩大了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所以,“一带一路”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B项正确,因此不当选),可以加速边境地区的互联互通(C项正确,因此不当选),深化和扩大了我国对外开放程度(D项正确,因此不当选),但并不是只适用于周边内陆国家。A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因此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凉州、酒泉、瓜州、敦煌、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最早开辟也始于秦汉时期。从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34.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其作用的传导过程是(
)。A.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国内商品价格水平下降B.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居民储蓄愿望增加——国内消费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下降C.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货币流通量增大——国家财政支出减少――物价水平下降D.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货币流通量减少——社会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水平下降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存款准备金率对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有影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相应的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利率就会有上升,这样人们的CPI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就会下降,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通货膨胀率。故正确答案为D。35.如图所示,下列物体均由纯黑色和纯白色的小立方体组成。则物体①与物体②中,(
)由5块物体③堆积而成。A.只有物体①可能B.只有物体②可能C.物体①与②均可能D.物体①与②均不可能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的物体③由1个黑块和1个白块组成。分析物体①,前侧的6个小方块,可以由3个物体③组成,即左侧为横着的2个物体③,右侧为1个竖着的物体③;后侧可以看到左上角1个白块和右下角1个白块,则可能是1个竖着的物体③和1个横着的物体③,所以物体①可以由物体③堆积而成,如下图所示。分析物体②,最上面是1个横着放的物体③,中层是2个黑块朝外的物体③,最下层是1个黑块朝外和1个黑块朝内的物体③,所以物体②可以由物体③堆积而成。即物体①和②均有可能。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立体拼合。第二步,辨析立体图形。①中猜测隐藏在后面的小方块均为黑色,可能由③构成;②中与左侧中间小黑方块相连的两个方块为黑色,但隐藏在后面与之相连的小方块,可能为白色,可能由③构成。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立体组合问题,可以先判断符合题干要求的立体图形黑色方块的个数,再结合立体图形的俯视图和左视图进行分析。若要使物体①由5块物体③组成,则物体①应有5个黑色方块,物体①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如下图所示。这种情况下,物体①可由5块物体③组成。若要使物体②由5块物体③组成,则物体②应有5个黑色方块,物体②的左视图如下图所示。这种情况下,物体②可由5块物体③组成。所以物体①和物体②都可由5块物体③堆积而成。故本题选C。36.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执行效果的手段之一。而政策执行效果才是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故表述错误。37.“超级网银”全称是“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通过构建“一点接入、多点对接”的系统架构,实现“一站式”网上跨银行财务管理,是2009年研发的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务产品,2010年8月30日正式上线。“超级网银”不仅能使用当前的网上银行服务,还可以跨行查询别的银行账户,甚至能跨行将其他银行账户内的钱汇入当前账户。根据这段文字,“超级网银”的作用主要是:A.跨行转账和跨行账户实行管理B.统一身份验证和跨行账户管理C.跨行资金汇划和跨行资金归集D.统一直联平台和跨行资金汇划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最后一句话说明了“超级网银”的作用,从关联词“不仅……还……甚至······”可知,其主要作用是后两个——“跨行查询别的银行账户”和“跨行将其他银行账户内的钱汇入当前账户”,即跨行账户实行管理和跨行转账,A项正确。B项“统一身份验证”无中生有;C项“跨行资金汇划和跨行资金归集”无中生有;D项“统一直联平台”无中生有,均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8.下列划横线的成语用法错误的是:A.人总是认为“钱能买到一切”是颠扑不破的真理。B.人去楼空空的图书馆万籁俱寂。C.热带雨林的树木可谓是万古长青。D.月亮银盘似的悬挂在半天,万象澄澈。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成语用法错误的句子。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颠扑不破”比喻言论或学说正确,经得起检验,成语使用正确,排除A项。B项“万籁俱寂”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成语使用正确,排除B项。C项“万古长青”形容精神、友谊等永远存在下去,无法形容树木,成语使用错误。D项“万象澄澈”形容月夜所有的景物澄静而清澈,成语使用正确,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39.根据所绘图形的既有规律,选择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都可以看做圈层结构,且由内到外共3层,只有C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40.1958年,IBM错过了收购一家新企业的机会,这家公司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叫做复印。两年后,施乐公司诞生,从此以后IBM每天都追悔莫及。10年后,DEC公司发明了小型机,IBM认为太小的家伙不足以进行像样的运算,可当IBM最终进入小型机市场时,DEC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市值几亿美元的公司。又过了10年,苹果公司发明了appleⅡ,IBM认为个人电脑算不上什么发明,对自己的事业无足轻重。5年后,IBM凭借IBMPC机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时,已经需要和50多家争夺市场份额的对手展开惨烈的竞争。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IBM屡次错过了创新发展的良机B.IBM是一家决策缓慢、屡次失败的公司C.IBM有50多家公司错过了个人电脑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D.如果IBM抓住文中所说的三次机会,它将成为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应理清文段结构,抓住“错过了”“认为……不足以……”“认为……算不上……”等暗示IBM公司错失创新时机的句子。文段为并列结构,分别讲述了IBM错过发明复印技术的施乐公司、错过发明小型机的DEC公司,错过发明个人电脑的苹果公司的三次失败决策。总结来看,IBM错失了进入复印市场、小型机市场、个人电脑市场的创新良机,对应A。B项,IBM错失创新良机并不一定是“决策缓慢”所致,且“屡次失败”表述不恰当,排除;文段中“50多家”是IBM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时所面对的竞争对手,而C项却理解为“IBM有50多家公司……”,错误,可排除;D项是对文段内容的过度推断,且是否“最强大”也无从考证,说法过于绝对。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分别用三个分句说明IBM公司三次决策失误导致的后果——追悔莫及、看不上眼的小公司发展成市值几亿美元的公司、与50多家企业展开惨烈的竞争。这都是为了说明同一个意思——IBM公司多次错过了发展、创新的机会。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B项的“决策缓慢”、“屡次失败”是对文意的错误理解,扩大了范围;C项的“有50多家公司”与文段的主体不一致;D项的“将成为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在文段中没有提及,且说法过于绝对,高估了三次机会的重要性。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分别讲述了IBM未重视“复印技术”“小型机”和“个人电脑”这三种发明,以至于失去发展先机。文段为并列结构,通过归纳概括可知,文段主旨为IBM不重视创新,失去发展先机。第二步,对比选项。A选项“IBM多次错过了创新发展的良机”是对文段的准确归纳概括。因此,选择A项。41.某工会男女会员的人数比是3∶2,分为甲、乙、丙三组,已知甲、乙、丙三组人数之比是10∶8∶7,甲组中男女比是3∶1,乙组中男女比是5∶3。丙组男女人数之比:A.5∶9B.9∶5C.5∶4D.4∶5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赋值法解题。第二步,根据“男女会员的人数比是3∶2,甲、乙、丙三组人数之比是10∶8∶7”,并结合倍数特性可直接赋值总人数为50,则男会员为30人,女会员为20人;甲、乙、丙三组会员人数分别为:20人,16人,14人。根据“甲组男女比是3∶1”,可知甲组男女会员分别为:15人,5人;根据“乙组中男女比是5∶3”,可知乙组男女会员分别为:10人,6人。第三步,可得丙组男会员为:30-15-10=5(人),丙组女会员为:20-5-6=9(人),则丙组男女会员人数比为5∶9。因此,选择A选项。4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第一段第2、3个图形是常考的一笔画图形,考虑笔画数。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图形都是连通图,奇点数都是0,所以都能一笔画成。第二段,前2个图形都是连通图,奇点数也都是0,所以问号处图形也应该选择能够一笔画成的,选项A、B、D均为两笔画图形,只有C选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43.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A.行政行为的权限合法B.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C.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D.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行为知识。第二步,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包括:①主体合法。主体合法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②内容合法。内容合法要求:行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根据。行为有明确的依据,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③程序合法。程序是实施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等。任何行政行为均须通过一定的程序表现出来,没有脱离程序的行政行为。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影响着行政行为实体的合法性。④职权合法。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必须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实施。⑤形式合法。行政行为的意思表示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为相对人所知晓,这种载体就是行政行为的形式。因此,选择ABCD选项。行政行为是行政管理法律关系的客体,即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双方当事人围绕行政行为形成法律关系。行政主体有权依法实施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则负有服从的义务。行政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组织实施的所有“生效行政法律效力的行为”。狭义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法律行为。行政行为一般取狭义理解。44.韩愈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里说的伯乐,就是千里马的“贵人”,如果没有伯乐出现,千里马也会淹没于芸芸众“马”之中虚耗宝贵年华。古往今来,很多功成名就者都是在关键时刻遇上________的“贵人”,加之自身的实力和努力没有辜负“贵人”所赐予的机遇,终得以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火眼金睛脱颖而出B.明察秋毫出人头地C.独具慧眼崭露头角D.慧眼识珠有所作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分析可知,第一空填入的成语用来形容伯乐的眼光独到,然后辨析选项成语含义侧重点,排除不合句意的A、B。第三步,再看第二空,句意说的是在伯乐赐予机遇的基础上,千里马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努力,终会取得一定的成绩。由此辨析剩余两个成语含义的侧重点,选出契合句意的一项。第一空,意在表述遇上像伯乐一样能发现自己优势的“贵人”。A项“火眼金睛”形容人的眼光锐利,侧重于识别真伪。B项“明察秋毫”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侧重于洞察事理。这两个成语均不能形容伯乐识人,排除A、B。第二空,对应前文“功成名就者”,意在表述有所成就。C项“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侧重于才能刚刚显露;D项“有所作为”指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成绩。与“崭露头角”相比,“有所作为”更契合文段有所成就之意。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体现“千里马”能被“贵人”在关键时刻识别出来的意思。D项“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侧重看得细微,没有识别的意思,排除D项。A项“独具慧眼”指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B项“慧眼识珠”指敏锐的眼力,称赞人善于识别人才;C项“火眼金睛”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三者都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体现“千里马”加之自身的实力和努力,没有辜负“贵人”赐予的机遇,最终有所成就。A项“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C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二者都侧重于本来有本领或才能,只是更加突出了,而文段强调,在“贵人”的帮助下,“千里马”有所成就,排除A、C项。B项“有所作为”指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符合文意。第二空利用“排同”也可以排除A、C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由前文“如果没有伯乐出现,千里马也会淹没于芸芸众‘马’之中虚耗宝贵年华”可知,横线处表达“贵人”能够在众多马之中找出千里马,体现其眼光敏锐之意。B项“慧眼识珠”指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C项“独具慧眼”指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B、C两项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火眼金睛”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现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由前文“功成名就者”可知,横线处表达其最终取得了成功,B项“有所作为”指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符合文意,当选。C项“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无法体现成功之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你生命中的那些“贵人”》45.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其成因也多种多样。下列不属于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的是(
)。A.货币供应过多B.需求拉动C.成本推动D.结构失调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A项错误,货币供应过多,是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B项正确,需求拉动,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属于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我国1979年至1980年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即是由财政赤字而导致的需求拉上。C项正确,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致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属于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其中,由于提高工资而引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又称工资推动,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垄断而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又称利润推动。D项正确,结构失调,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属于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我国由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调问题,因而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在我国也时有发生。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6.文字概率相对于数字概率具有模糊性、非概率运算性和语义特性等特征。数字概率是一种更精确的风险表达方式,在风险沟通时人们对其能比较客观地传递、解释和利用。文字概率和数字概率在进化历史上出现时间不同,隶属的发展领域(语言和数学)也不同,所以其特征上的差异可能不止于以上所述。例如文字概率的非概率运算性表明,人们传达或接受文字概率表征的信息时不会按照概率规则进行审慎地运算,文字概率更多地引发直觉式思考,数字概率更多地引发分析式思考。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字概率与数字概率分属不同领域B.数字概率其实优于文字概率C.文字概率与数字概率不同D.数字概率与文字概率的思考方式不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了文字概率和数字概率的特征,说明文字概率是模糊的,而数字概率更精确,表明两者特征的不同。接着说明文字概率和数字概率的出现时间不同、发展领域不同,随后通过“所以”得出结论,说明其特征上的差异可能还有更多,并举例详细说明。故文段意在表明文字概率和数字概率的特征是不同的,对应选项为C项。A项中的“分属不同领域”、D项中的“思考方式”均为文字概率与数字概率之间差异的一个方面,无法完全概括文意,排除。B项,文段仅仅是对比两者间的差异,而并未说明两者的好与坏,故“优于”表述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用文字概率衡量不确定性:特征和问题》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割灌机合作协议书
- 强化合规经营管理规避经营风险隐患
- 构建智能物流系统优化配送效率
- 2025年离合器主缸合作协议书
- 西安机械加工生产服务合同
- 化妆品行业产品品质追溯系统建设方案
- Perfluoro-2-5-dimethyl-3-6-dioxanonanoic-acid-生命科学试剂-MCE
- Fumonisin-B1-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D-Psicos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电镀培训资料
- GB/T 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 GB/T 5915-2020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
- 五十二个中医护理方案
- GB/T 2678.1-1993纸浆筛分测定方法
- 科创板知识测评20个题目的答案
- GA 1206-2014注氮控氧防火装置
- 2023年湖北成人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2023年包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NY∕T 4001-2021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