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切割设备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1页
激光切割设备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2页
激光切割设备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3页
激光切割设备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4页
激光切割设备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激光切割设备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加强与相关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开展智能制造技术、标准、人才等合作。鼓励跨国公司、国外科研机构等在华建设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示范工厂、培训中心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鼓励智能制造装备、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走出去。围绕关键工艺、工业母机、数字孪生、工业智能等重点领域,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载体。鼓励研发机构创新发展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和平台共建,开展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化促进组织建设,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加速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推广应用。激光加工设备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一)激光加工设备行业上游行业发展状况上游行业中,光学部件制造业行业集中度较高。我国激光行业发展初期,光学部件生产的核心技术主要由海外厂商掌握;近十年,我国激光产业上游技术、产品研发能力逐步增强,激光加工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日益提升,使得部分关键零部件采购成本下降,从而降低激光切割设备的生产成本,促进了激光切割设备行业发展。以激光器为例,当前光纤激光器是激光切割设备领域最主要的激光器品种,国产光纤激光器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后,快速抢占国外厂商市场份额,使得中国市场光纤激光器价格得到进一步下降,光纤激光切割设备凭借价格优势加快对下游行业渗透。(二)激光加工设备行业下游行业发展状况激光切割设备下游应用广泛而分散,从3C电子到工业加工,再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都对激光切割设备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下游行业对激光切割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有明显的牵引和驱动作用,因此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激光切割设备行业的市场空间。多年来,国家推出的多项产业政策推动了传统行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下游行业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亦为激光切割设备行业提供了市场扩大的机遇。同时,工业4.0革命在全球兴起,带动制造业升级,进一步促进了激光切割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激光加工设备细分行业情况(一)激光切割已成为激光加工中发展较为成熟且应用较广的技术激光切割是利用经聚焦的高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被加工材料,使被照射的材料迅速熔化、汽化、烧蚀或达到燃点,同时借助与光束同轴的高速气流吹除熔融物质,从而实现将工件割开的效果。相比其他切割方式,激光切割具备切割质量好、切割效率高、切割速度快等多方面的优势,可显著提升加工效率。正是这些优势,使得激光切割成为激光加工中发展较为成熟且应用较广的一种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可加工材料包括金属、塑料、玻璃、陶瓷、半导体、纺织品、木材和纸质等。激光切割设备应用领域广泛,我国激光切割设备下游主要包括工业加工、通信存储、医疗美容等,其中,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在工业零部件、重型机械等行业应用较广。未来随着工业智能化趋势、精密化加工趋势,家用电器、3C产业、机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加工领域对激光切割的需求将迅猛发展,使得激光切割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得到更全面的推广。(二)激光切割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激光加工领域的第一大细分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制造业对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模式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激光切割产业也逐渐驶入高速发展期。受益于各类金属及非金属部件加工的旺盛需求、激光切割技术的进步,国内激光切割设备市场迎来持续稳定的增长。根据《2022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数据,2021年我国激光切割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80亿元,同比增长6.6%;激光切割已成为激光加工领域的第一大应用,2021年中国激光切割设备市场规模占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比例达34%;预计2022年激光切割市场规模为300亿元。随着国内经济复苏、传统制造业技术更新升级、激光技术的发展与成本的降低,各行各业对激光切割设备的需求不断提高,激光切割设备市场将迎来进一步的增长。下游行业应用市场的拓展加速,使得激光切割成为激光加工领域的第一大应用,占比由2018年的35%提升至2020年的41%,增长迅速,并有望持续保持。(三)激光切割设备销量增长快速,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销量占比稳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工业制造技术的更新升级,带动了各个行业对激光切割设备的需求,大幅促进了激光切割设备的销量增长。其中,中低功率激光切割设备市场销售规模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已实现较高的国产化率。同时,随着激光切割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内众多激光切割设备企业陆续推出了万瓦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高功能激光切割设备开始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趋势,销量和占比快速提升,有望成为行业未来主要增长点。根据《2021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数据,2020年中功率(<3kW光纤+YAG)和高功率(≥3kW光纤+CO2)激光切割设备销售数量同比分别增长23.5%、85.7%,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销量增速加快。(四)激光切割产业应用领域广泛激光切割产业应用市场广泛,从3C电子到工业加工,再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都对激光切割设备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以功率段来看,1,000W以下的激光切割设备多用于半导体和3C电子领域的精密切割,1,000-6,000W的激光切割设备多用于五金、家电、机箱机柜等领域的薄板和中厚板切割,而6,000W以上多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石油管道等厚板切割。(五)激光切割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日益成熟的配套产业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激光切割企业的分布来看,激光切割产业集群趋势明显,主要集中在华中、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四个地区,其中以广东、浙江两省和武汉地区集中度最高。根据《2021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数据,以上四大区域激光切割设备厂商约占国内总市场80%的份额。产业区域的不断集中,使得我国华中地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逐步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激光切割产业基地,分布着大量的激光切割企业、激光研究机构和应用工厂,逐步形成激光基础材料、激光光学器件、激光器、激光切割设备、激光应用开发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等环节构成的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为激光切割设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六)下游应用产业迭代快速,持续的技术创新成为激光切割设备行业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技术的更新迭代,激光切割下游应用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精密器械、汽车配件、厨卫五金、电子电气、智能家居等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度。以上产业迭代的快速,对加工方式、加工质量、加工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光切割设备行业是集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产业资本高度聚合的行业,其未来可持续发展基础,核心来源于技术创新,并通过技术创新满足各行各业不断变化的加工要求,尤其是对高速、高精度、大幅面、多功能、高适应性等方向的要求。同时,激光切割也是一个高度开放和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行业内优质企业众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也是企业应对未来竞争的重要方式。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发展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加速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引领带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一)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针对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环节的短板弱项,加强用产学研联合创新,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和装置。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研制一批国际先进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二)聚力研发工业软件产品推动装备制造商、高校、科研院所、用户企业、软件企业强化协同,联合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制造全过程的核心软件,研发嵌入式工业软件及集成开发环境,研制面向细分行业的集成化工业软件平台。推动工业知识软件化和架构开源化,加快推进工业软件云化部署。依托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开展安全可控工业软件应用示范。(三)着力打造系统解决方案鼓励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与用户加强供需互动、联合创新,推进工艺、装备、软件、网络的系统集成和深度融合,开发面向典型场景和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聚焦中小微企业特点和需求,开发轻量化、易维护、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加快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推动规范发展,引导提供专业化、高水平、一站式的集成服务。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利润水平激光切割设备行业利润水平,主要受收入和成本两方面因素影响。具体来看,下游细分市场的供需情况会影响激光切割设备厂商的收入端,受益于工业投资、固定投资的回暖,激光切割设备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的数据,2021年中低功率激光器销售额预计增长3%,高功率激光器销售额预计增长36%。从成本端看,激光器技术不断发展,激光器功率持续提高,成本持续下降,尤其是国产激光器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进口替代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链成本下降,同时,激光切割设备经济性提升亦拉高了应用渗透率。因此,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成熟和宏观经济、固定投资的回暖,激光切割行业利润水平有望在中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发展路径和目标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2025年的主要目标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良品率、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显著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标准体系和网络基础设施,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现状与形势近十年来,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行业企业示范应用、央地联合统筹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0余家。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构建了国际先行的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标准285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28项;培育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80个。推广应用成效明显,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涌现出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智能制造发展仍存在供给适配性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应用深度广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一代信息通信、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不断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日本社会5.0等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均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抓手,力图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但制造业供给与市场需求适配性不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资源环境要素约束趋紧等问题凸显。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交汇点,要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提高质量、效率效益,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深化开放合作加强与相关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开展智能制造技术、标准、人才等合作。鼓励跨国公司、国外科研机构等在华建设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示范工厂、培训中心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鼓励智能制造装备、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走出去。进入激光加工设备行业的壁垒(一)激光加工设备行业技术壁垒激光切割设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科技创新型产业,涉及激光光学、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开发、电力电源、工业控制、机械设计及制造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激光切割设备核心技术的积累和持续创新、关键部件的自制能力是行业内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之一。激光切割设备龙头企业在行业内深耕多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本,积累了众多技术专利,基本可实现关键部件的自制和持续创新,并生产出满足客户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的产品。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期内全面掌握本行业涉及的技术,产品缺乏竞争力,同时若依靠自身研究开发则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较大规模资金的投入。(二)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品牌壁垒在工业设备行业,客户购买设备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对设备的性能、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设备产品的品牌形象是决定客户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对激光切割设备企业而言,品牌形象的建立和提升取决于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以及与客户合作过程中形成的良好口碑。因此,因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市场占有率高而造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