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课堂: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解析_第1页
2016届课堂: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解析_第2页
2016届课堂: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解析_第3页
2016届课堂: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解析_第4页
2016届课堂: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届课堂: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jìqiǎo)解析第一页,共77页。专题讲解:诗歌鉴赏(jiànshǎng)之“表达技巧〞要求:牢记术语,理解(lǐjiě)含义;审清题目,标准答题。第二页,共77页。古诗词表达(biǎodá)技巧3.表达方式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zhíjiē)抒情托物言志(yánzhì)比喻、比较、借代、排比、夸张、对偶、反问、设问、顶针、叠词、双关、互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类抒情类间接抒情2.修辞方法渲染、衬托〔正衬反衬〕、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抑扬结合、远近结合、不同感觉的结合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第三页,共77页。根底(gēndǐ):整合·点拨拟人(nǐrén)拟物、夸张(kuāzhāng)借代

比喻

比喻、夸张设问对偶、双关

互文

第四页,共77页。标准(biāozhǔn):审题·答题虚写(想象(xiǎngxiàng))、夸张设问(shèwèn)、借代比照拟人象征反语虚写(想象)象征、比喻

对写法侧面描写环境衬托第五页,共77页。标准(biāozhǔn):审题·答题反衬(fǎnchèn)衬托(chèntuō)比照、借代反问、用典互文用典

用典、虚实比照动静结合、反衬借古讽今

反衬第六页,共77页。明确: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2、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方法。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4、诗人是怎样抒发(shūfā)自己的情感的?5、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手法?熟知关于“表达技巧〞的各种不同(bùtónɡ)提问形式。特别提醒:虽然提问形式(xíngshì)不同,但其本质却是一样的,即都是问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因此,答题的内容、步骤也都一样。第七页,共77页。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那么大同小异(dàtóngxiǎoyì)。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第八页,共77页。熟练掌握“表达(biǎodá)技巧〞类问题答的“三步骤〞。三步骤:(1)说手法。即说出是用的是什么手法。(2)说例子。即结合诗句阐释怎样(zěnyàng)用了这种手法。(3)说效果。即说出这种手法有怎样(zěnyàng)的效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zěnyàng)的感情第九页,共77页。(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fāngfǎ)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高考(ɡāokǎo)真题1:?核?P50答案(dáàn):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第一步〕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似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第二步〕含蓄地抒写了思家乡、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第三步〕特别提醒:〔1〕即使没有第二问,也要答出“表达效果〞。〔2〕第三步要注意有定语。第十页,共77页。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juāndī),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问:前六句与后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具体说说前六句的抒情特点。答:①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接抒情。②前六句是借景抒情。〔第一步〕通过(tōngguò)“竹凉〞“野月〞“重露〞“稀星〞“飞萤〞“宿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凄清、幽冷的秋夜图,〔第二步〕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时、报国无门悲凉心情。〔第三步〕仿真(fǎnɡzhēn)测试1:特别提醒:此题如果问“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还应答出①多角度写景:触觉,视觉;静景,动景。②拟人等。第十一页,共77页。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1〕①请各举一例(yīlì)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仿真(fǎnɡzhēn)测试4〔上〕:答案(dáàn)〔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②对偶,如一、二“长江〞对“淮山〞,“万里〞对“数点〞,“白如练〞对“青如靛〞。③比较,如将新月人格化,“学〞扇子的模样。第十二页,共77页。阅读(yuèdú)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仿真(fǎnɡzhēn)测试4〔下〕:答案(dáàn)〔2〕:写景的顺序:①由远及近:一、二句远景,写长江和远山;三、四句近景,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②由白天到黄昏:前四句写白天景后三句写黄昏景动静的角度:一、二句写江、山雄伟,是静景;三、四句写江帆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景。第十三页,共77页。表达(biǎodá)技巧鉴赏之修辞手法第十四页,共77页。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nǐrén)、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用典、比照衬托、反语等阅读(yuèdú)?核按钮?P44--46第十五页,共77页。二、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比较、借代、比照、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通感(tōnɡɡǎn)、反语、用典等1、比喻(bǐyù):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到达形象生动、化虚为实、把抽象事物具体形象化的艺术效果。例如: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十六页,共77页。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表达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táohuā)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如眉〞:以眉喻月,描绘了当时月亮的形状并表达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第十七页,共77页。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思考:第二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马策〞和“刀环〞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前者指战马,后者指武器,合起来(qǐlái)指代战争,一、二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怨恨之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用颜色“绿〞代替绿叶,用颜色“红〞代替红花。语言简洁而意味无穷。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那么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2、借代(jièdài):第十八页,共77页。山园小梅(北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duànhún)。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诗中颔联最为著名,颈联也常为人称道,试从修辞方法上分析其妙处。颈联纯属虚写,“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duànhún)〞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3、比较(bǐjiào)〔拟人、拟物〕第十九页,共77页。4、夸张(kuāzhāng):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kuāzhāng)的手法随处可见。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8岁所作〕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fènnù)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十页,共77页。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zìshù)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第二十一页,共77页。6、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zìjǐ)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也即自问自答〕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表达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第二十二页,共77页。7、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lěnɡjùn),强调了历史之必然。第二十三页,共77页。2013年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yèbàn)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招兵问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第二十四页,共77页。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答案】“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yuèliang)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yuèliang)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第二十五页,共77页。课堂演练:阅读下面一首清歌,然后答复(dáfù)以下问题。望罗浮翁方纲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①。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四百②层泉落,三千丈翠飞。与谁参画理?半面③尽斜晖。【注】①钓矶:钓鱼台。②四百:罗浮山有大小峰峦四百多座。这里用“四百〞,是称峰峰有飞泉。③半面:山的西面。“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被称作是描写瀑布的“神来之笔〞,请就所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进行赏析第二十六页,共77页。答案诗句从远望的角度写罗浮山飞瀑,“四百层〞“三千丈〞,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飞泉之多、之高;“翠飞〞那么是用比喻形容瀑布倾泻如翠玉飞溅,写出了瀑布的色彩之美。两句绘形绘色,多角度表现(biǎoxiàn)了罗浮瀑布的美丽与壮观。第二十七页,共77页。表达技巧(jìqiǎo)鉴赏之表现手法第二十八页,共77页。鉴赏(jiànshǎng)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shīgē)常见的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衬托衬托、渲染、白描、象征、比照、用典、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不同感觉的结合第二十九页,共77页。1、衬托(chèntuō)或衬托(chèntuō)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luóqún)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shǒufǎ)?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这首诗歌运用了衬托〔衬托〕手法。将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罗裙和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衬,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少女形象在画中假设隐假设现,假设有假设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第三十页,共77页。2、比照(bǐzhào)对照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jiǎnyào)赏析。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比照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qíyǔ)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比照,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锋利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第三十一页,共77页。比照(bǐzhào)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zhànshì)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中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荒凉形成强烈的比照,使读者感受到特别深切,蕴含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第三十二页,共77页。衬托衬托与比照对照的区别:A、比照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tóngyī)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背景,加以衬托。被衬托的事物叫主体,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和反衬。第三十三页,共77页。3、动静结合(jiéhé)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前一首写黄昏时候,山林不见人影,寂寥、空阔。偶尔听到几点人说话的声音,非但没有(méiyǒu)打破山之空,反而更显得山之静。后一首以动衬静,通过落花、月出、鸟鸣把山的幽静突现出来,以动衬静。第三十四页,共77页。即时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答复以下问题。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①张先龙头舴艋②吴儿竞,笋柱③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④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注】①寒食节:清明前两天,古人有禁烟、插柳、踏青、扫墓等风俗,宋时还有赛龙舟的活动。②舴艋:龙舟。③笋柱:竹制的秋千架。④放:停止。整首词主要使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试简要(jiǎnyào)分析。第三十五页,共77页。主要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上阕着重写人事(rénshì),描写春光的美好,游人的欢乐,展现了一种热闹繁盛的动态美;下阕那么侧重写景物,展现了一种空幽澄明的静态美。一动一静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也表达了词人的澄明愉悦的心境。第三十六页,共77页。4、虚实(xūshí)结合〔虚实(xūshí)相生〕虚与实是相辅相成(xiāngfǔxiāngchéng)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xiǎngxiàng)虚构之景为虚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4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第三十七页,共77页。问君能有几多(jǐduō)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蚱蜢(zhàměng)舟,载不动许多愁化虚为实,以实写虚第三十八页,共77页。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yuèmínɡ)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黄昏,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sìjù)写虚,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土的梅花〔因为胡地没有梅花〕,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第三十九页,共77页。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jiùshí)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答: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fánhuá)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眼前(yǎnqián)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第四十页,共77页。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líchóu)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xiěshí),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虚实结合。通过设想“行人〞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第四十一页,共77页。

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shíhou),为了使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缺乏,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5.抑扬(yìyáng)[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第四十二页,共77页。6.白描(báimiáo)

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衬托(chèntuō)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清楚,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通过“夜归人〞刹那间的感触,来写主人的美好心灵,透出主人的好客之情。第四十三页,共77页。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王昌龄?参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形势(xíngshì)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7.侧面(cèmiàn)描写

第四十四页,共77页。8、用典用典有用典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典是借用(jièyòng)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讽今〕。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第四十五页,共77页。“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jīnɡkǒu)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除了回忆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典。“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zànyáng)刘裕,挖苦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第四十六页,共77页。“过春风(chūnfēng)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jǐngkuàng),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比照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第四十七页,共77页。高考(ɡāokǎo)例如:2014〔新课标卷II〕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liúlí)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liúlí)吴越等地。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第四十八页,共77页。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mèngjìng),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参加,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第四十九页,共77页。问题:这首诗用哪些(nǎxiē)手法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dōngfēng)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作业(zuòyè)第五十页,共77页。参考答案1.a比喻,b水面好似轻轻磨过的镜面一样,c形象生动地d表现水面的清澈平静。e表达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2.a动静结合,以动衬静。b“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是静态,“垂杨舞〞“万点声〞等是动态。本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c突出了d雨后(yǔhòu)池塘的平静。e表现作者雨后(yǔhòu)观自然的怡然心态。第五十一页,共77页。试题:08年诗歌(shīgē)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jiǔshǒu)〔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第五十二页,共77页。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1: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luòbǐ),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的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参考答案2: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似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根据答案及评分标准,你能总结出诗歌表现手法鉴赏的评分要点即具体的解题步骤(bùzhòu)是什么吗?第五十三页,共77页。 分析: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诗人此时的孤寂,是实。后两句写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人,是虚。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xiǎnɡxiàn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邯郸(hándān)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hándān)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问:作者是怎样(zěnyàng)写“思家〞的?〔全国卷〕高考题例:2005全国卷第五十四页,共77页。表达(biǎodá)技巧鉴赏之表达方式鉴赏(jiànshǎng)第五十五页,共77页。记叙、议论(yìlùn)、描写、抒情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hérú)〞。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一、表达方式第五十六页,共77页。记叙、议论、描写(miáoxiě)、抒情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bīngjiā)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第五十七页,共77页。记叙、议论、抒情(shūqíng)、描写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shìwèn)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五十八页,共77页。思考:王维的山水诗有个性突出的特点,就是“寓动于静〞或“动中显静〞,请以第三联为例,对此做简要(jiǎnyào)的分析。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chūnfānɡ)歇,王孙自可留。记叙(jìxù)、议论、抒情、描写第五十九页,共77页。指出(zhǐchū)下面这首诗所用的表达方式。例: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帆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yījiù)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叙事(xùshì)〕〔议论〕〔抒情〕第六十页,共77页。鉴赏(jiànshǎng)诗歌的表达方式〔一〕、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a、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b、描写内容(nèiróng):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c、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虚实结合3、动静结合4、点面结合5、白描工笔第六十一页,共77页。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1〕正面描写: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侧面描写: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陌上桑?头上(tóushànɡ)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借“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的反响来衬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第六十二页,共77页。3、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是“以个别表现一般〞艺术规律在文学描写中的具体表现,是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

什么是点面结合呢?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表达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表达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kěyǐ)突出重点,表达深度;“面〞,可以(kěyǐ)顾及全局,表达广度。点面结合,可以(kěyǐ)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第六十三页,共77页。〔2014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sūdī),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第六十四页,共77页。【例如】“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解析】此题考查对古诗词中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容“暮春之景〞。因此,考生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人的写景之句。“面〞即是对晚春季节西湖(xīhú)景色的整体描绘,“点〞又是词人从万千西湖(xīhú)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第六十五页,共77页。4、白描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

用线条(xiàntiáo)勾勒,不加渲染衬托的表现手法。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jǐngxiàng),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jǐngxiàng),通过景象(jǐngxiàng)有力地衬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第六十六页,共77页。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xìnì)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cōngcōng)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第六十七页,共77页。鉴赏诗歌的抒情(shūqíng)方式: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jièyòng)典故、借古喻今等。1、直接(zhíjiē)抒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析】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第六十八页,共77页。「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参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