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实验内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粗盐的提纯和验纯、蒸馏和萃取(水、碘)第二节配制NaCl溶液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第二节离子反应实验(CuSO4、NaCl、BaCl2、NaCO3、NaOH溶液)第三节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钠的性质实验、铝和NaOH反应实验第二节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Fe(OH)3生成实验、Al(OH)3两性实验、焰色反应第三节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Na2SiO3性质实验第二节氯气与氢气反应、氯水漂白作用、氯离子检验第三节SO2性质实验第四节浓硫酸与铜反应、氨水喷泉实验第一节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第二节“科学探究:钾、钠、镁活拨性比较”第三节钠与氯气反应第一节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HCl+Al、Ba(OH)2+NH4Cl、HCl+NaOH)第二节铜锌原电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H2O2、FeCl3)、化学反应限度实验(CaCL2、Na2SO4、Na2CO3)第一节“科学探究:甲烷的取代反应”第二节“科学探究:乙烯的制取及性质实验”、苯的性质实验第三节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燃烧、乙醇酯化第四节糖和蛋白质特征反应第一节铝热反应、海带中碘元素检测第二节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实验(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实验1-1】实验内容:步
骤现
象
(1)溶解:称取约4g粗盐加到盛有约12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略显浑浊
(2)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器中的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不溶物留在滤纸上,液体渗过滤纸,沿漏斗颈流入另一个烧杯中
(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思考分析:仅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的固体仍然是不纯的食盐,因为从海水晒制的粗盐中除含有不溶于水的泥沙等杂质外,还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这些杂质也被溶解,且过滤时进入滤液。检验这些离子存在的方法,可从分析它们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得出。大多数硫酸盐都溶于水,而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可用BaCl2溶液来检验硫酸盐。但钡盐除BaSO4外,还有BaCO3等,BaSO4不溶于稀盐酸,BaCO3等溶于稀盐酸。所以,检验硫酸盐时应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的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存在硫酸盐。同理,可用Na2CO3溶液检验CaCl2,用NaOH溶液检验MgCl2。【实验1-2】实验内容:取【实验1-1】得到的盐约0.5克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约2ml水配成溶液,先滴入几滴稀硝酸使溶液酸化,然后向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思考分析:在进行物质检验时,一般先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确定其颜色、状态、气味等,然后准备试样进行检验。当试样是固体时,一般应将固体试样溶解,观察溶解后溶液的颜色、在溶解过程中有无气体产生、有无沉淀生成以及沉淀的颜色等。如需要加鉴别试剂检验时,应从溶液中取出一小部分,再滴加几滴试剂进行检验,观察现象。检验硫酸根离子所用的试剂是BaCl2溶液、稀盐酸(或稀硝酸)。加入顺序可先加酸、再加BaCl2溶液,也可先加BaCl2溶液、再加酸。实验现象:若先加酸、再加BaCl2溶液,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说明有SO42-存在;若先加BaCl2溶液、再加酸,应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加酸后沉淀不溶解证明含有SO42-。【实验1-3】实验内容:实验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AgNO3溶液和几滴稀硝酸。2.在烧杯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按图1-4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3.取少量蒸馏出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和几滴稀硝酸。(得到的液体中有Cl-吗?)图1-4思考分析: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目的是通过蒸馏除去水中的杂质。所以,本实验的设计是,先检验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然后将自来水蒸馏,再检验所得的蒸馏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若蒸馏后的水中检验不出氯离子,则说明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已通过蒸馏除去。由于【实验1-1】、【实验1-2】只介绍了SO42-的检验(讨论了Ca2+、Mg2+的检验),在做此实验前应先讨论实验的目的、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和蒸馏装置特点,再进行实验。实验中各步的现象可参照下表:实
验现
象(1)自来水中氯离子的检验加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2)蒸馏,制蒸馏水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3)检验蒸馏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蒸馏水中无沉淀。【实验1-4】实验内容:(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上倒转过来用力振荡;(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页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思考分析:实验前介绍萃取的原理和萃取、分液的专用仪器──分液漏斗;讲清加萃取剂、用力振荡、分液前打开玻璃塞、分液时控制活塞等操作的目的。实验现象:(1)加四氯化碳时,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大,在下层;(2)用力振荡的目的是使水与四氯化碳充分混合;(3)静置后四氯化碳层变紫色,水层黄色变浅或接近无色。【实验1-5】实验内容: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1)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2)根据计算结果,称量NaCl固体;(3)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4)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5)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思考分析:(1)选用配制NaCl溶液,是因为NaCl价廉。配制100mL,也是考虑所配的NaCl溶液用处不大,减少浪费。目前有的学校条件比较好,配备了分析天平,可用分析天平来称量。若用托盘天平,可向学生简单说明感量问题即可。此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配制溶液的方法和技能。(2)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演示,然后学生再进行实验。(3)学生实验后可进行一些误差分析。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实验2-1】实验内容:实验现象1.向盛有5ml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稀NaCl溶液2..向盛有5ml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BaCl2溶液思考分析:CuSO4溶液、NaCl溶液、BaCl2溶液的浓度选用0.1mol/L。【实验2-2】实验内容:(1)向盛有5mlNa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BaCl2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2)向盛有5mlNa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盐酸,在试管口迅速套上一个气球,观察实验现象;(3)向盛有5mlNaOH稀溶液的试管里加入几滴酚肽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思考分析:BaCl2溶液、Na2SO4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的浓度选用0.1mol/L。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实验3-1】实验内容:取一小块金属纳,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这时可以看到纳的真面目。观察钠的表面的光泽和颜色。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思考分析:切开金属钠前先观察钠的表面,以便与切后进行比较。切割金属钠在玻璃片上进行,切口处可观察到银白色光泽,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变暗。这一实验不仅说明钠具有金属光泽,而且还说明钠质软。放置后钠表面变暗或久置生成一层厚的物质是氧化钠。观察钠的金属光泽还可以用以下方法:(1)取两支口径不同而长短适当的试管,一支试管较小,可以紧密地放到另一支试管里而不留下较多空隙。先在口径较大的试管里注入1mL洁净的煤油,取金属钠一小块(黄豆大小),除去表面已经发生变化的部分,露出金属光泽,放入盛有煤油的试管里。在试管底部缓缓加热,等钠熔化后,插入较小口径的试管,把钠压挤在两个试管之间,成为一个薄层,钠的颜色和光泽就清楚地显现出来。然后在两支试管口间的缝隙涂上石蜡,以隔绝空气。这样可使钠的光泽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致消失。(2)选取一根管壁较薄的玻璃管,用布包裹着玻璃管像使用钻孔器一样,慢慢地钻入大的钠块里,使管中填有一段银白色的金属钠。用玻璃棒把钠推到管的中央,然后用蜡封好玻璃管的两端,样品可以长期保存和使用。实验现象:取出的金属钠表面有一灰黄色层,切开后的切口处露出银白色光泽。切口在空气中露置一会儿,会逐渐变暗。久置表面还会形成溶液,再变成白色粉末。【实验3-2】实验内容:把小块钠放在坩锅上加热,有何现象?思考分析:1.钠的燃烧实验在坩埚里进行比较规范。在石棉网上或蒸发皿里进行也比较安全,而且现象的能见度较大。如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还可以看到烧杯壁上附着的淡黄色的Na2O2。2.做此实验时应注意,钠开始燃烧后立即撤掉酒精灯。实验现象:可观察到钠先熔化后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最后留下的固体呈淡黄色。【实验3-3】实验内容: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几滴酚肽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思考分析:1.钠与水的反应若在烧杯中进行,可让学生完成,但烧杯口上应盖一张塑料片,以防止钠反应时钠块或液体飞溅伤人。应提示学生观察反应时钠所处的部位、形态、钠球的运动和大小变化情况、周围水雾的产生和发出的响声,以及溶液的颜色变化等。如果教师演示,最好用玻璃水槽代替烧杯,用投影仪投影,以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2.可补充钠与水反应收集气体的实验,以验证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迅速游动;钠球周围有水雾,有时可能有火花,或伴有爆鸣声;钠球在反应中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加有酚酞的溶液变成红色。【实验3-4】实验内容: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5ml盐酸和5mlNaOH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2支试管口,你看到什么现象?思考分析:若要检验铝分别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是氢气,盐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应稍偏大,如可用6mol/L的盐酸和30%的NaOH溶液,要保证氢气产生的一定速率和一定数量。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可观察到蓝色火焰,但不明亮,用爆鸣的检验方法成功率比较高。铝片不宜太纯。在反应中可观察到开始反应较慢,后来渐渐加快,这是因为开始时是铝表面的氧化膜先发生作用,氧化膜反应完以后才有H2产生,而且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也加快。实验现象:铝分别放入盐酸、NaOH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可观察到蓝色火焰。【实验3-5】实验内容:图3-12在三支试管里分别装入少量MgO、Fe2O3、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盐酸,振荡。思考分析:结合图3-12,实验前和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金属氧化物和与盐酸反应后生成溶液的颜色,加深对这几种金属氧化物和相应的盐溶液颜色的印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中。金属氧化物与盐酸的反应速率与盐酸浓度有关。一般盐酸浓度约为1mol/L比较适宜,溶解效果较好。实验现象:白色的MgO粉末溶于盐酸生成MgCl2无色溶液,红棕色的Fe2O3粉末溶于盐酸生成黄色的FeCl3溶液,黑色的CuO粉末溶于盐酸生成蓝绿色的CuCl2溶液。【实验3-6】实验内容:在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思考分析:用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垂直从盛有FeCl3、FeSO4溶液的试管口滴入NaOH溶液,可以观察到FeSO4溶液中产生的沉淀迅速变化。分析原因,然后再改进实验:将吸有NaOH溶液的长滴管伸入到FeSO4溶液的液面下,挤出NaOH溶液,观察现象;或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煤油,以隔绝空气,再将吸有NaOH溶液的长滴管伸入到FeSO4溶液的液面下,挤出NaOH溶液,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在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在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状的Fe(OH)2,而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的Fe(OH)3沉淀。【实验3-7】实验内容:在试管里加入10ml0.5mol/LAl2(SO4)3溶液,滴加氨水,生成白色胶状物质。继续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思考分析:可让学生逐滴加入氨水,振荡,观察沉淀的生成、沉淀的胶状和沉淀量的增加,形成胶状沉淀的概念。静置一会儿,观察沉淀沉降的情况,了解胶状沉淀的性质,为解释明矾能吸附色素和净水的原理埋下伏笔。继续加氨水稍过量,沉淀不溶解,说明Al(OH)3不溶于弱碱。在此基础上,可补充Al(OH)3吸附色素的实验。实验现象:在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实验3-8】实验内容:将[实验3-7]制得的Al(OH)3沉淀分装在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盐酸和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观察现象。思考分析:结合教科书分析反应产物,得出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实验现象:Al(OH)3沉淀中加盐酸或NaOH溶液,沉淀都消失。【实验3-9】实验内容: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或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最好用煤气灯)外焰里灼烧,直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用铂丝或铁丝蘸取碳酸钠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直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碳酸钾做相同的实验,此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思考分析:1.火源最好用喷灯、煤气灯,因酒精灯火焰略带黄色,喷灯的火焰温度高,而且无色。2.做焰色反应实验前,铂丝(或无锈铁丝)应灼烧到无色。也可先用盐酸清洗,再灼烧至无色。3.做钾盐的焰色反应实验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进行观察。蓝色玻璃片能吸收黄光,能排除钠盐的干扰。没有蓝色钴玻璃片,可用幻灯片涂上蓝色颜料代替。一些改进实验:(1)用甲醇配制金属盐溶液,装入喷雾器向火焰处喷射,焰色明显。(2)将粉笔先吸足酒精,再点燃,在火焰上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现象很明显。实验现象:焰色反应的颜色为:钠盐呈黄色、钾盐呈紫色、钙盐呈砖红色、锶盐呈洋红色、铜盐呈绿色。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实验4-1】实验内容:在试管中加入3-5ml饱和NaSiO3溶液,滴入1-2滴酚肽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静置。仔细观察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思考分析:控制溶液混合物的酸碱性是制取硅酸凝胶的关键。盐酸的浓度以6mol/L为宜。在饱和Na2Si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逐滴加入稀盐酸,待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有透明的硅酸凝胶产生。【实验4-2】实验内容:取两个小木条或者滤纸条,分别放入蒸馏水和饱和NaSiO3溶液中,使之充分吸湿、浸透,取出稍沥干(不再滴液)后,同时分别在酒精灯外焰点燃。思考分析:若无硅酸钠溶液,可用市售的水玻璃代替。一定要使小木条或滤纸条反复浸透。水浸过的滤纸或小木条,当水分蒸发后就燃烧。硅酸钠溶液浸过的滤纸或小木条,当水分蒸发后不易燃烧(滤纸只起泡)。【实验4-3】实验内容:在空气中点燃H2,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思考分析:盛氯气的集气瓶要干燥。瓶中的氯气要浓,为了防止氯气逸散,可在集气瓶口涂一点凡士林,使玻璃片与瓶口更密合。因为这是第一个关于氯气性质的实验,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氯气的颜色(黄绿色),并注意氢气在空气里燃烧与在氯气里燃烧火焰的颜色是不同的。【实验4-4】实验内容:将有色纸条或布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有1/3容积新制氯水的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思考分析:色布的颜色最好是自行染上的。可取白纱布条,用红墨水染成红色,晾干备用。【实验4-5】实验内容:将有色纸条或布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满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思考分析:实验时所用氯气和有色布条一定要干燥。为此,从气体发生器出来的气体要经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干布条要用临时烘干的。建议增加一个氯气与水反应和氯气与碱反应的对比实验。操作方法如下:取两个装有氯气的集气瓶,先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然后向一个瓶中注入少量水(约5mL),向另一个瓶中注入等体积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振荡。片刻后,对比瓶里氯气的颜色(注入碱液的瓶里黄绿色褪去,而注入水的瓶里的氯气的黄绿色变化不明显)。【实验4-6】实验内容: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自来水、蒸馏水,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思考分析:此实验中,地区不同,自来水中滴入AgNO3溶液的现象可能不同。稀盐酸和NaCl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Na2CO3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溶解,且放出气泡。【实验4-7】实验内容:把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观察试管内水面的上升。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时,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用pH试纸测定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在试管里保留1/3的溶液,滴入1-2滴品红溶液,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加热试管,再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你是否闻到什么气味?思考分析:演示该实验时,应注意:1.收集二氧化硫的试管要干燥,气体要收集满,否则液面上升不多,液体变色不明显。2.可用亚硫酸钠与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硫。3.品红溶液的质量分数不能太大,以0.01%左右为宜,并使溶液显酸性。4.二氧化硫并不能漂白所有的有色物质,它只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因此,应预先试验它的漂白效果。【实验4-8】实验内容:在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用带导管和一个小孔的胶塞塞紧,从孔中插入一根铜丝,加热。把放出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拔出铜丝,冷却后,把试管里的液体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里,观察溶液的颜色。思考分析:该实验只有在持续加热时,才有稳定的SO2气流。反应完毕,冷却后,把试管里的液体慢慢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可观察到溶液呈现蓝色。在做这个实验时,试管底部往往会出现黑色沉淀物,溶液也显得发黑,持续加热的时间长一些,颜色可变浅。由于反应复杂,不宜过多介绍。此实验也可稍作改进(如图4-1)。改进后的实验可证明SO2的产生;证明SO2溶液为酸性;证明SO2不能漂白石蕊溶液;强调尾气处理的方法。现象: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图4-31【实验4-9】实验内容:如图4-31,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肽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并描述现象。思考分析:做此实验时应注意:1.装置要密闭不漏气。2.圆底烧瓶要干燥。3.烧瓶里的氨气要充满。实验中所用的氨气可用以下方法得到:1.用NH4Cl与Ca(OH)2共热制氨气。注意首先要检查Ca(OH)2是否变质〔长期存放的Ca(OH)2可能会部分变成CaCO3〕,最好用新制的Ca(OH)2。为防止生成氨合物,Ca(OH)2要过量,NH4Cl与Ca(OH)2的质量比以5∶8为宜。如果用(NH4)2SO4代替NH4Cl,则二者的质量比以1∶1为宜。如果用粉末状的生石灰代替Ca(OH)2,制得的氨气比较干燥。2.加热浓氨水制氨气。在烧瓶中加入2~4mL浓氨水,加热即可得到氨气。此法也可用于做喷泉实验。3.在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制氨气。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约一小药匙),按图4-2所示安装好装置。将浓氨水慢慢滴入锥形瓶,待冒出较多的气泡时,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实验时要控制好浓氨水的滴入速度,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开得太大,以免产生氨气过多而冲开锥形瓶的塞子。此法的装置和操作都很简便,而且制得的氨气浓度也比较大,做“喷泉”实验效果比较好。图4-2
制取氨气现象: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实验(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实验1-1】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加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2.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思考分析:教材中此实验是分步进行,饱和氯水会挥发出氯气造成污染。可尝试改进设计实验如下,操作方便,对比性强,现象明显,且无有毒气体逸出。(1)实验装置(如图1-1)。(2)实验操作:①向U形管中加入约2g高锰酸钾粉末;取一根5mm×150mm的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在图1-1所示实验装置中的“4、5、6”处贴上滤纸小旗,分别滴3滴淀粉KI溶液、饱和KI溶液、溴化钠溶液(从上到下)。另取一同样的玻璃管,两端各塞入一小团脱脂棉,在1和2处脱脂棉上分别滴入淀粉KI溶液和饱和NaBr溶液,并在两端分别接一橡皮管(带夹子);在3处装入吸有NaOH溶液的脱脂棉。按图1-1的装置连接。②滴加浓盐酸,即可看到有黄绿色的氯气产生,与小旗接触后,由下至上依次出现:蓝色、紫黑色、红棕色。打开1、2处的夹子,当氯气恰好上升到2位置,保持一会儿即夹住2处,不使氯气上升。③取下上节玻璃管,在2处微微加热,即看到红棕色的溴上升到1处,此时有蓝色出现。【实验1-2】实验内容: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思考分析:钠和氯气反应实验的改进建议及说明:1.教材中演示实验的缺点:(1)钠预先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氧化物,影响钠在氯气中燃烧;(2)预先收集的氯气在课堂演示时可能不够;(3)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污染。2.改进的装置(如图1-2)。3.实验步骤:(1)取黄豆大的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玻璃管中,按图示安装好;(2)慢慢滴入浓盐酸,立即剧烈反应产生氯气;(3)先排气至管内有足够氯气时,加热钠,钠熔化并燃烧。4.实验现象: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且有白烟,反应停止后,管壁上可观察到附着的白色固体。5.改进实验的优点:(1)整个实验过程中氯气保持一定浓度和纯度,避免发生副反应。(2)安全可靠,污染少。6.实验条件控制:(1)高锰酸钾要研细;(2)盐酸质量分数为30%~34%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实验2-1】实验内容:在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变化。思考分析:实验要点:铝与稀酸和弱酸反应现象不明显,常常需要加热,所以要选择强酸且浓度不要太低。尽量使用纯度好的铝条,反应前要用砂纸打磨光亮,这样进行实验时,用手触摸才能明显感觉到反应放热,用温度计测量效果会更好。实验目的
1.了解铝与盐酸反应中热量变化的情况;
2.学会观察和测定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方法。实验要求
组内成员共同合作完成下列三个栏目中所要求的学习任务。实验活动时间:
小组成员姓名:
思考与讨论1.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反应过程中你将能看到什么现象?3.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将采取哪些简单易行的办法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4.要明显的感知或测量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记录实验步骤*眼睛看到的现象用手触摸的感觉用温度计测量的数据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溶液
向含有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
结论
【实验2-2】实验内容:将约20g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约10g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气味,用手触摸杯壁下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观察现象。思考分析:实验要点: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在短时间内反应充分进行,使体系温度快速降低,将玻璃片上的水凝固。实验中要注意两点:(1)将Ba(OH)2·8H2O晶体研磨成粉末,以便与NH4Cl晶体充分接触;(2)由于该反应属于固相反应,一定要在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以使它们很快起反应;(3)反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会造成学习环境的污染,所以要注意对氨气的吸收。建议实验探究过程如下:(一)提出研究的题目在常温下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二)收集实验证据1.阅读教材并根据已有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如下:图2-1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有NH3气生成用手触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反应吸热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粘到了烧杯底部反应吸收热量使体系温度降低,使水结成冰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一会儿再拿起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冰融化反应完后移走烧杯上的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有水生成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实验2-3】实验内容: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2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另用量筒量取20ml2mol/L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慢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做好记录。思考分析:建议将教材中的实验改为下列三组对比实验。实验要点:通过三组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对比实验,定性的抽象出“中和热”概念。在实验中要注意:(1)三组实验所处条件要相同,如使用的仪器、外界环境中温度和压强要相同;(2)三组实验酸和碱的用量要相同,以保证生成水的量相同;(3)控制相同的反应时间。三个学生分成一组进行实验,其中每个学生做一个实验并记录现象和数据,供组内交流、比较使用,然后讨论得出结论。最后向全班汇报,进行组间交流。步骤一:三个学生各取一个大小相同的试管,分别做一个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步骤二:汇总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列表比较。
反应物
及用量酸HNO350mL1mol/LHCl50mL1mol/LHCl50mL1mol/L碱
NaOH50mL1mol/LNaOH50mL1mol/LKOH50mL1mol/L
混合前温度室温室温室温混合后温度t1t2t3
结
论HNO3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HCl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HCl与K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对实验进行
归纳和概括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
步骤三:对实验进行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强酸与强碱发生反应时都会放出热量?本质分析──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HNO3+NaOH=NaNO3+H2O,H++OH-=H2O
HCl+NaOH=NaCl+H2O,H++OH-=H2O
HCl+KOH=KCl+H2O,H++OH-=H2O【实验2-4】实验内容: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如图2-9)观察现象。图2-9思考分析:实验要点:1.实验中使用铜片的面积要大一些,便于学生观察。使用的锌片越纯越好,这样可以减少锌片上的气泡。2.如果使用物理示教电流计,应选择好量程,使指针偏转较大同时又不烧毁电流计。用发光二极管代替电流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过程:实验序号①步骤要求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一小粒纯锌粒实验现象
用化学方
程式解释
实验现象
思考问题
寻找答案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电子?哪种物质得电子?
2.Zn是通过什么途径将电子转移给溶液中H+的?
3.想什么办法使Zn与H+分开,不让H+直接在Zn表面得电子?列出你对
问题3的
想
法
实验序号②步骤要求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一小粒纯锌粒,再将一根粗铜丝插入试管,观察一会儿,使铜丝与锌粒接触,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用化学方
程式解
释实验现象
思考问题寻找答案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电子?哪种物质得电子?
2.Zn是通过什么途径将电子转移给溶液中H+的?
3.H+得到的电子是Cu失去的吗?Cu在这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4.想什么办法让这种电子的转移变成电流?列出你对
问题4的
想
法
实验序号③步骤要求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写化学方程
式或解释
实验现象
思考问题
寻找答案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电子?哪种物质得电子?
2.电子从Zn到溶液中H+经历了哪些途径?
3.导线在这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4.你怎样才能知道导线中有电子流过?怎样才能知道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组内交流
列出想法
实验序号④步骤
要求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在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计,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反接电流计再做实验,观察现象实验
现象
解释实
验现象
思考问题
寻找答案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电子?哪种物质得电子?
2.电子从Zn到溶液中H+经历了哪些途径?
3.电流计在这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4.你认为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关系是怎样的?组内交流
列出想法
【实验2-5】【实验2-6】实验内容:(1)在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分别滴入1-2滴1mol/L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另一支试管盛有40(2)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1-2滴1mol/LFeCl3溶液。对比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分析:实验要点:1.实验使用的双氧水浓度不能过大,防止产生气体过多和过快。2.由于是对比实验,所以注意反应物的用量要尽可能的相同,试管规格也要相同。3.为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可以进行实验改进,如:使用气球或盛有红墨水的压力玻璃管等。1.反应原理探究
实验题目双氧水分解反应实验步骤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约5%的H2O2,然后滴加1~2滴1mol/L的FeCl3溶液待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时,用带火星的火柴梗检验产生的气体实验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
思考问题
寻找答案1.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该反应进行得快慢?
2.还有哪些其他办法观察该化学反应速率?列出你对
问题的
想
法
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探究根据所给出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步骤和装置。①按下列装置和实验步骤进行对比实验。②记录现象。③处理分析实验现象。④得出结论。操作方法:在三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约5%的H2O2,然后在每一支试管中滴加2滴1mol/L的FeCl3溶液后立即套上气球(大小相同)。等三支试管上的气球大小差不多相同时,同时置于三个烧杯中观察现象。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探究根据所给出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步骤和装置。①按下列装置和实验步骤进行对比实验。②记录现象。③处理分析实验现象。④得出结论。操作方法:在三个相同的带活塞的漏斗中分别加入2~3mL约5%的H2O2,然后在一支试管中滴加2滴1mol/L的FeCl3溶液,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固体。同时向三支试管中放入漏斗中的全部溶液,观察红墨水上升情况。【实验2-7】实验内容:在盛有3~4mL1mol/L的CaCl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mol/L的Na2SO4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为止。静置。汲取上层清液(或将过滤后的滤液)置试管中,加入适量的1mol/L的Na2CO3溶液。思考分析:活动过程设计
实验步骤向3~4mL1mol/L的CaCl2溶液中滴入1mol/L的Na2SO4溶液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小组讨论
交
流向上述反应后的清液中滴入适量1mol/L的Na2CO3溶液会出现什么现象对于实验现象
提出的假设,
说明理由假设:
理由:
实验证明
你的假设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解
释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实验3-1】实验内容:(1)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振荡后,观察现象。(2)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zao的法律认定
- 合同法第115条内容
-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9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年山东客运从业资格证应用能力考试
- 2024最高额质押反担保合同
- 2024购房合同能否更名以及如何更名
- 专题10.人物描写及其作用-2023年三升四语文暑期阅读专项提升(统编版)
- 四年级读书卡完整版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篇 含答案 部编版
- 2024成品柴油买卖合同
- 2024年地下水监测打井施工合同
- 2023年江门市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岗位招聘考试真题
- 图解《黑神话悟空》微课件
- 期中模拟测试卷3(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福建)
- 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协议
- 矿石交易居间合同模板
- 期中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 LNG(天然气)供气站(气化站)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合同5篇
- 卫生纸购销合同书
- 16G362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详细书签)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