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后的复原力初探_第1页
心理创伤后的复原力初探_第2页
心理创伤后的复原力初探_第3页
心理创伤后的复原力初探_第4页
心理创伤后的复原力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创伤后的复原力初探摘要:创伤是由外界因素造成的身体或心理的损害。创伤是不可避免的,它对人造成巨大的危害,创伤后的应激障碍(PTSD)更使个体陷入危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有关复原力的研究,是从危机应对的观点发展而来,探讨当个体处于危机状态时能否有保护因子存在或是否有保护过程发生。复原力的研究和应用是目前国际心理学界热门的话题。中国有关复原力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对复原力理论的介绍可以促进我国关于复原力的研究,有利于把握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复原力特点,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复原力理论体系。心理创伤后复原力的培养有助于个体消除创伤或缓解创伤后的应激障碍(PTSD),增进社会适应功能。本文在介绍复原力理论的基础上,初探创伤后影响个体复原的因素,以及在个体遭受心理创伤后如何培养和增进复原力,使个体不致于毁于创伤。关键词:心理创伤;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复原力;保护因子TheresilienceafterthementalscarAbstract:Thescaristhedamageinbodyormentalitycausedbytheouterfactors.whichisinevitable,PTSDafterthescarmakesthesinglebetrappedintothecrisis.Theresearchonresiliencebeginningfrom1970sdevelopsfromtheviewsofdealingwiththecrisis,whichdiscusseswhetherthereisprotectingfactorstoexistorprotectingprocesstohappenwhenthesinglefacesthecrisis.Theresearchandtheapplicationonresilienceisahottopicintheregionoftheinternationalpsychology.CultivationtotheresilienceafterthementalscarhascontributionforthesingletoeliminatethePTSDafterscarandtopromotetheadaptfunctiontosociety.Onthebasisofintroducingthetheoryofresilience,thearticleexploresprimarilythefactorsofrecoveryofthesingleafterthescarandhowtocultivatetheresilienceaftersufferingthementalscar,inorderthatthesinglecan'tgosofarastoberuinedbythementalscar.Keywords:scar;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resilience;rokfectivefactors目录一、心理创伤及其危害…………(3)(一)创伤、创伤性事件…………………(3)1.自然灾难…………………(3)2.意外灾难…………………(3)3.人为灾难…………………(3)4.其它重要的生活事件……………………(3)(二)创伤对个体的危害…………………(3)1.生理上的危害……………(4)2.心理上的危害……………(4)3.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4)(三)对创伤的心理学解释………………(4)1.心理动力学解释…………(5)2.皮亚杰的解释……………(5)3.施耐德的解释……………(5)4.五大领域解释……………(5)(四)心理创伤的治疗……………………(6)二、复原力概述…………………(7)(一)复原力的内涵………(7)(二)复原力的保护因子…………………(9)1.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9)2.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10)(三)复原力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机制……(10)(四)复原力的研究方向…………………(11)1.开展量的研究……………(11)2.深化研究主题……………(11)3.注重应用研究……………(12)三、创伤后复原力的培养………(12)(一)创伤后影响个体复原的因素………(12)1.对创伤的理解和解释过于宽泛…………(12)2.重复回忆…………………(13)3.创伤性事件的质…………(13)4.发生创伤的年龄…………(13)5.社会态度…………………(13)(二)创伤后复原力的培养………………(14)1.正确理解和解释…………(14)2.回忆上的终结……………(14)3.避免创伤…………………(14)4.培养社会兴趣,建立社会支持系统……(15)5.寻求宣泄…………………(15)参考文献…………(17)谢辞………………(18)创伤是由外界因素造成的身体或心理的损害。由于我们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创伤就是不可避免的。创伤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巨大的损害,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心理创伤后的应激障碍(PTSD)更是重大创伤后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它使个体陷入危机。关于心理创伤的治疗和干预,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帮助受害者恢复了健康。我们要研究的是个体遭遇创伤后,如何迅速复原,缓解或消除创伤带来的伤害,建立创伤防御机制,当再次遭遇创伤时能良好的应对压力和危机。那么,什么是创伤,创伤是怎样发生的,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的。一、

心理创伤及其危害(一)创伤、创伤性事件创伤是由外界因素造成的身体或心理的损害。创伤的发生是由创伤性事件造成的。创伤性事件指那些严重威胁安全或躯体完整性的、引起个体社会地位或社会关系网络发生急骤的威胁性改变的、引起灾难性反应的事件。创伤性事件直接来源于我们的生活:1.自然灾难地震,如唐山大地震、台湾9.21大地震;洪水、飓风、森林火灾、火山爆发、雪崩、山体滑坡等。2.意外灾难火车、地铁、汽车的运输灾难,每年我国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超过十万人。空难(如2004年11月21日包头空难),海难,如烟台特大海难(1999年11月25日,有150多人死亡,100多人失踪,36人获救)。火灾或煤气爆炸

(2005年1月23日透露,伊拉克南部城市纳西里耶总医院发生火灾,造成至少12人死亡,伤员高达100人

)。3.人为灾难(暴力、犯罪和恐怖主义引起的)家庭暴力、抢劫、枪击、爆炸、强奸、被拐卖、性侵犯、性虐待;拷打或关禁闭、人质劫持、战争(如战俘心理创伤)、恐怖活动。4.其它重要的生活事件如重要丧失(政治上的失意、事业上受挫、死亡等);不公正待遇;医疗事故;经历他人死亡过程;人生的重大空白(童年的孤寂、失去双亲、疾病的折磨等)。(二)创伤对个体的危害

创伤对个体造成巨大的损害,会影响和阻碍一个人发展稳定的自我感觉,使个体陷入危机。这些损害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生理创伤和心理创伤有密切的关系:生理创伤使我们产生心理创伤,而心理创伤又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导致生理上的创伤。我们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来认识创伤的危害,尤其是创伤性事件造成的个体心理上的危害:

1.生理上的危害

创伤性事件直接造成个体生理上的疾病和残缺,比如车祸造成截肢,地震、海难造成人的残疾,火灾造成的重度烧伤。对这些躯体上的伤害,我们寄望于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我们重点谈的是心理创伤导致的生理上的再次危害。心理创伤会使个体产生身体上的不适,比如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呼吸急促;头痛;虚弱感、麻木感、手脚感到刺痛或沉重;疲惫;食欲改变。注意力差或记忆力有问题;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改变;睡眠不好(做恶梦,失眠)。2.心理上的危害从情绪层面看,个体会感觉到强烈的焦虑与恐惧,没有安全感,产生无助感;感受到孤立、疏远他人、

经常悲伤、忧郁、心情低落;内疚。遭受创伤的人们以冷漠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甚至是对待自己非常亲近的人,包括家人或者一些好朋友。这些人表现出多疑、猜忌,同时对别人充满了一种批判性,仇视别人。容易愤怒,过度亢奋,不想休息或嗜睡;否认情感、产生麻木感,什么事情都不喜欢,对事情失去兴趣;

失去信心、自尊。从行为层面分析,会发现遭遇心理创伤的个体自我成就感下降,同时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也降低,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好工作,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评价也在下降,觉得工作没意思,工作变的非常机械化。退缩或远离他人、容易受到惊吓、回避说话,与他人沟通困难,不管是口语上或书写上都不顺利,进食习惯也发生改变,没有食欲。巨大心理创伤造成的精神痛苦和压力使个体甚至对肉体的痛苦甚至麻木不仁,很多受害者自我攻击或攻击他人,比如自残,自虐,虐待和打骂他人。3.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创伤对个体造成的破坏性、毁灭性的影响是导致个体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指个人经历了异乎寻常的创伤性应激事件后,出现创伤性事件的“再现”,对有关创伤性情境的回避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迟钝,及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烦躁不安和认知障碍。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烦躁、认知障碍包括了警觉性增高的惊跳反应、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犯罪感和睡眠障碍。是一种由非同寻常的威胁或灾难性事件引发的精神压力综合症①。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个体,除了反应出对一般创伤性事件的适应不良外,在心理上也表现为一种普遍的情绪-行为障碍模式。例如焦虑、恐慌、抑郁、病态的恐惧、反复的侵入性回忆以及产生自杀意念;生理症状包括头痛、疲劳感增加、睡眠障碍等。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精神障碍,它的发生与个体的遗传特征、身体素质、生活经历、人格构成、心态、事件发生时个体身心发育的成熟程度、创伤前后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事件的紧张度与严重程度都有密切关系。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病人经历了几乎可引起所有人都会产生巨大痛苦的灾难性应激事件;第二,创伤性事件的重复再现;第三,对创伤事件相关或相似的情境的回避,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麻木,而在经历应激事件前无此类症状;第四,唤起水平增高和植物神经症状的持续出现。几乎所有PTSD患者都被各种方式的创伤性事件的再现所困扰,反复出现异常恐怖的梦魇常使病人惊醒。部分患者无法摆脱对事件重复出现(闪回)的侵入性回忆。创伤性事件的再现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有时数分钟到数小时,甚至数天表现出对当时事件起反应的行为方式。出现对类似创伤情境的回避行为,并感到失去体验各种活动的乐趣,常有各种过分戒备、过分夸张的惊跳反应、入睡困难、易惊醒、记忆受损、注意力集中困难,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集体经历的创伤事件,比如面对亲友死亡而自己幸存下来的情况,患者会产生一种获罪感。(三)对创伤的心理学解释1.心理动力学解释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创伤是因个体面临紧急可怕的威胁事件而引发的心理失衡状态。突发事件时,人们往往不会客观的面对和解决问题,而是不由自主的运用否认、压抑、投射、转移、分离、升华等一系列防御机制,在认知上对现实进行调整或者重组,达到调控情绪、维护理性、保持身心平衡的目的。但如果突发事件的不良后果超出了心理防御机制的应对能力,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身心失衡的状态。埃里克森则认为创伤摧毁了个体的安全感,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受重新认知和理解创伤性事件所需时间的制约。假如个体能够有效的将创伤在意识中整合、认知和重构,积极回归现实生活,心理危机就得以解决,否则,在事件发生后长达几年的潜伏期之后,仍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状。2.皮亚杰的解释皮亚杰认为随着时间的推延,受害人对创伤的主观解释、行为模式、认知模式等将不断受到创伤体验的“侵蚀”。他由此提出“创伤模式”及其四大特点:创伤是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有组织的感知觉和行为;其实质是一种抗争与逃避脱节的行为结构;创伤引起大量的感知觉和认知上的歪曲;创伤有泛化到其他精神范畴中的倾向。3.施耐德的解释施耐德强调创伤的产生在于丧失感的深度体验,个体只有在意识到丧失及丧失程度的前提下,将丧失转化为新的依恋,才能够消除创伤体验。4.五大领域解释这是近年来一些心理学者基于自我发展理论提出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较新的解释。它整合了自我心理学、客观关系、人际关系和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创伤破坏了人心理需要的五大领域,即安全、信任、控制、尊重、亲密关系领域以及对自身和他人的认知图式,因此,强调认知深层的改变。(四)心理创伤的治疗心理创伤使个体陷入危机,人只有持久不懈的改善危机才能够正常的生活。对心理创伤的治疗和干预,各国的研究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由于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和副作用,不能被多数人接受。目前主要的创伤心理干预措施是认知行为治疗、心理疏泄、严重应激诱因疏泄治疗、想象回忆治疗、以及其他心理治疗技术的综合运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治疗,各国研究者也根据自己国家国民的身心特点,研究出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法。比如,美国Brende的PTSD五阶段恢复法,格式塔疗法,眼动脱敏/再处理技术法。中国对心理创伤的治疗也有着丰富的治疗思想、理论片断和策略方法,强调形神相即、身心健康、重视心治。为促进中国心理创伤治疗和危机干预工作的发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还多次举办有关心理创伤治疗和危机干预学术研讨会,在心理创伤的治疗和干预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心理创伤的治疗意在帮助遭遇心理创伤的个体缓解或者消除创伤性事件带来的压力和困扰,帮助人们获得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生活有所调整,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帮助受害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但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或深或浅的创伤,巨大的生活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使个体没有时间和精力经常采取可操作性的心理创伤治疗方法,人们需要在受到心理创伤后迅速对创伤做出反应,准确定位,用最短的时间摆脱创伤带来的困扰和损害。那么,对复原力的研究,将从一个新的角度和视野,帮助受到心理创伤的个体建立和培养一种习惯,一种思维的习惯,使个体在面对创伤时自觉调整、控制思维过程,改变对创伤的看法,迅速复原。在对创伤有一定认识后,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复原力的有关理论。在学习复原力的基础上去探索创伤后的复原力,探索创伤后影响个体复原的因素以及创伤后复原力的培养。二、复原力概述复原力的研究在西方已经进行了多年,复原力理论是随着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的变迁,在后现代思维影响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心理谘商理论。复原力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目前国际心理学界最为热门的话题。中国有关复原力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对复原力理论的介绍可以促进我国关于复原力的研究,有利于把握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复原力特点,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复原力理论体系。(一)复原力的内涵有关复原力的最早研究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Anthony挑选了二十四个出身于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家庭的孩子进行追踪研究,结果发现24个孩子中只有8个像其父母一样出现精神疾病或相同的困扰,另外16个孩子都在其后的个人发展中健康的成长,成年之后都很正常。Anthony把这些儿童称之为“适应良好的儿童”。这些适应良好的青少年似乎有某种抗压能力(stress-resistant)或拥有某些保护因子,从而得以在压力或者挫折情况下免除身心障碍的危机。其后许多研究者开始注意到,有的人在面临生活中重大压力事件时比较不会出现身心适应不良甚至崩溃的现象,相对的有些人即使在轻微的压力之下则很容易出现情绪困扰。为什么在同样的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情形呢?这个问题促使研究者提出“复原力”的假设,认为:人们拥有某些特殊的,能与不良的环境互动的能力,这些能力使人在遭遇挫折后快速自我调整,迅速复原;而且人与人的复原力是不同的,复原力受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它是人的一种潜能,是可以发掘和培养的。复原力(resilience)在心理学界早期常用不同的术语来代表,例如适应良好,抗压力(stress-resilience),能力、适应行为。因为有些学者将复原力看作一种过程,有些学者又看作一种结果,所以不易给予通用的定义。复原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很难用单一的指标来表示,学术界常以操作性定义来描述复原力。例如,以“存活程度”或“减轻症状”来说明癌症病人的复原力,以“评定社会能力的分数”来表示教育复原力。大多数研究者对复原力的定义有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复原力是抗拒困境而能恢复正常适应的能力,是一种个体在每一发展阶段都能以不同的行为表现出促进或者修补健康的能力。而复原过程可以看作是个人与环境互动中的动态结构,在个体发展受到威胁时,成功适应并且提高的现象。近年来,研究者对复原力的强调重点在于其“动态性”,他们把复原力看作一种个体的能力,潜能或特质,透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产生出良好的适应结果,认为复原力的特性有三项:复原力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潜能。这些能力、潜能或特质均指个体的认知或情感的心理特质,包括人格特质和自我观念。例如有责任感、适应性、幽默感、乐观信念、信仰、社交能力、目标感控制冲动情绪和负向感受的调节能力等能力或特质。复原力是一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调适的过程、能力和结果。复原的结果是克服困境恢复良好适应的功能或行为结果,而且这些结果往往会高于预期。个体在困境或危机中,原先预期的结果是不好的或适应不良,但是个体却表现出良好适应的功能或行为结果来,在经历挫折的历练后,所达到的成就是自己所料想不到的。因此对复原力的定义就应该包括能力、过程和结果等主要内涵:第一,人有自发调适复原的潜在认知、情感或行为的能力倾向。个体的内在需求平衡总是有潜在能力去维持,以促使个体从认知改变、情绪调节或激发行为来达到目的。从个体的层面来看,复原力是个人内在心理能力或人格属性。第二,复原力的运作是一种调适修补历程。调适就是一种维持内在平衡的持续过程。个体遭遇挫折、压力后透过自我解释经验激发潜能来调适,使个体不会因为压力而崩溃。第三,复原的结果是朝向正向、积极追求幸福的目标。个体与情境互动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缓解压力[1]。我国学者穆扬在《恢复力》一书中,将复原力定义为:个体面对内外压力困境时,激发内在潜能认知、能力或心理特质,运用内外资源积极修补、调适,以获取朝向正向目标的能力、历程或结果。笔者比较认同这一定义。(二)复原力的保护因子保护因子是指能调节或缓和危机的影响力,减低危机中错误行为的发生率,增加成功适应危机环境成功率的一些素质。复原力的保护因子包括内在保护因子和外在保护因子,内在保护因子与外在保护因子在互动下形成了复原力。1.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本身具备的具有保护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质。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个体安全、情感支持、沟通、认同、解决问题等保护作用,使个体修正对危机情境的反应。个体在危机中拥有越多的保护因子就越能促进复原。保护因子具有个体差异性,在挫折中复原的人所用的内在保护因子不一定一样,同样的保护因子对于不同时间、环境、事件的复原作用也可能不同[2]。心理学家Konrad整理出以下几种复原力保护因子:与父母维持良好的关系;有自我价值感;能与他人合作;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能信任他人;有内控性人格;有问题解决能力;有思考的能力;具有幽默感。台湾学者萧文教授归纳出七种复原力内在保护因子:具有幽默感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件;虽置身挫折情境,却能将自我与情境做适度分离;能自我认同,并具有独立控制环境的能力;对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来导向的特质;具有向环境或压力挑战的能力;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技巧:较少强调个人的不幸、挫折与无价值感或无力感②。不论各个学者对复原力内在保护因子的归纳有何不同,内在保护因子都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具有正向、积极的性质:例如希望、坚忍、独立、责任心、幽默感等,都属于积极向目标或未来迈进的特质。第二,具有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性质:这些特质或能力要直接或间接的通过外界环境呈现出来。如问题解决、社会适应技巧、信任他人。第三、具有对自我的重视感:如自我动机、自信、自尊、自我价值、自我认同、内省等主观的性质。2.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以外的环境中,能促进个体成功调适,并改善适应不良结果之因素。外在环境包括三级系统:家庭、学校与社区。因此,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就是指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中所拥有能促进个体复原的因素。家庭是影响个人面对困境复原的重要因素。家庭提供的和谐气氛有利于个体复原力的提高。和家庭有关的保护因子有:父母有爱心的家庭观;对孩子足够重视;家庭凝聚力;家人与朋友的非正式和多代间的感情亲密程度;压力较少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具有坚强的信念以及控制生活的能力;对不同活动都建立或维持常规。学校和社区的保护因子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积累成功积极的经验,发展与老师的良好关系,与同学有成功的社会关系,与周围的人相处和睦。在外在保护因子中,情感的连结是重要的,而关怀和支持是情感连结的重要因素。复原力因子的范围相当广泛,是一种多层面的概念,涵盖了行为、智能和情感层面,包含技能、态度和特质在内。研究人员发现,复原力保护因子会通过六种方式增加互动来产生复原作用,这六种方式有:增加连结:个体多参加社交活动,和更多的人互动,这有利于缓和危机压力。设立明确和持续的界线:也就是说要明确自己的期望值和这件事的重要性。教导生活技能:增强各种技巧,包括:合作方式和沟通技巧,适当的冲突解决方法,拒绝和肯定的技巧,解决问题和做决策的技巧,压力管理等技能,这有助于个体与环境的有效互动。提供关注和支持:对正在做的事情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因为人愿意为自己喜爱的事情努力。高度期望的设立和沟通:期望要务实,以免脱离实际。为自己提供有意义参与的机会:让个体参与问题解决,做决定、计划,设立目标,协助他人等有意义的活动,以便增进复原力。一个人从负向生活经验中复原的能力是从儿时就开始发展了,内在和外在保护因子单独存在时不一定有复原效果,必须在交互作用下产成复原作用。已经复原的人通常具有部分复原力保护因子,并非包含所有的保护因子。(三)复原力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机制复原力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机制就是研究复原力是怎样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恢复起作用的。台湾柯永河教授提出一个著名的心理卫生公式:B=P/(E+S.S),其中B表示S.S症状(偏差行为)的出现率;P表示内外压力总和;E表示自我强度;S.S代表社会支持系统。由于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包括社会同伴等因素,因此也与社会支持(S.S)相关。复原力的增强能促进自我强度(E)及社会支持系统(S.S)的提高。Csikszentmihalyi于1990年提出以流动理论来解释复原力对个体的心理复原起作用的过程。流动理论是建立在信息理论基础上的意识现象模式,这个理论重视个体经验到什么以及如何解释这些经验,个人通过注意的历程,去收集、储藏及更正信息,经过个人的意识加以检验,储存在自我里面,自我将会通过个人意识并对所认同的信息加以组织,形成交互关联的目标阶层③。(四)复原力的研究方向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是复原力研究的迅速发展阶段。近十年来,复原力的研究重点已经转到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上来,Rutter在1993年的研究中提出复原力并非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绝对的能力,拥有复原力并不代表个人就能抗拒压力。复原力及其作用的改变或增加与否取决于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认为复原力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了解复原力是什么(What)固然重要,如何促进复原力(How)发挥其积极的效果更是人们亟需了解的。1.开展量的研究目前,有关复原力的研究还停留在质的阶段,的研究方法没有进行到量的研究阶段。作为新颖课题,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复原力的标准化量表出现,还没有对复原力进行测量的客观标准工具。今后的研究会进行复原力及其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复原力测量工具及其评估标准的研究。2.深化研究主题从类别角度,在研究个人复原力、家庭复原力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研究群体复原力、组织复原力、社区复原力;从年龄角度,在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复原力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年人、老年人的复原力;从性别角度,研究男性复原力和女性复原力;从特异性角度,研究受灾人员、残疾人员、重症病人、贫困家庭的复原力;等等。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在不同的压力和危机情景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类型的个体、家庭和团体的复原力在结构、层次、发生机制、影响因素、构建方式以及功能效果等方面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探讨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循,其规律是什么。3.注重应用研究今后复原力的研究应该注重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前提下探索社会现实问题,加强应用研究。比如,在心理辅导和家庭治疗过程中如如何根据其个别差异来发掘其复原力?面对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如何增进离异人员及其子女的复原力?为了社会稳定的大局,应该如何利用复原力帮助下岗人员、挽救犯罪人员?面对地震、“非典型性肺炎”等突发性灾害,如何构建一个团体、一个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复原力[3]?创伤后的心理复原对个体有积极和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复原力理论的学习和总结,我们知道复原力是一种在困境中迅速崛起的能力,它是一种能帮助人们克服压力和挫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求得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且,这一能力并非一成不变,是可以根据后天的训练加以巩固和提高的。复原力是人类的一种潜能,是面对危机或困难的适应力,它能减低克服逆境带来的损伤。当遭遇创伤性事件时,一个拥有复原力的人,不但能缓解压力而且能从压力中学习,使自己更加坚强。复原力可以是情商高低的一个度量指标,复原力的提高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情商。复原力一直存在于人的心底深处,平时我们不大会注意它,但是一旦面临压力和挫折,复原力将帮助人们减轻痛苦。我国对创伤后复原力的研究还处于一个初步阶段,心理创伤后的复原力的培养有助于个体消除创伤和缓解创伤后的应激障碍(PTSD),增进社会适应功能。在学习复原力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将探索创伤后影响个体复原的因素,以及在个体遭受心理创伤后如何培养和增进复原力,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致于毁于创伤。三、创伤后复原力的培养(一)创伤后影响个体复原的因素创伤对人造成巨大的伤害,人的复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但是有的人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复原,恢复心理健康,有些人则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有所缓解,也有人甚至不能复原,在遭受到压力的折磨后,导致精神疾病和选择自杀。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和阻碍人们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复原呢?笔者在认识创伤和学习复原力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影响人创伤后复原的因素主要有:1.对创伤的理解和解释过于宽泛这是说人在遭遇创伤性事件后会对创伤做怎样的解释,过于宽泛是指人把对某一个创伤性事件的情绪、态度和消极体验转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突然残疾,虽然是生理上的残缺,但个体在解释它时,往往解释为:自己身体残疾了,就是一个不健全的人,不健全了也就矮人一等,什么都比不上别人。这种宽泛的解释使个体痛恨自己的过失,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希望了,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也阻碍个体复原。2.重复回忆就是个体在遭遇创伤后,陷入对创伤性事件重复的、不时的回忆中,而且在潜意识里有歪曲或夸张创伤性事件的现象。创伤性事件发生时,是深刻的、破坏性的,而人们对生活中与己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又总是难以忘记,所以自觉不自觉的陷入回忆,刺激物的重复出现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人们的重复回忆更加深了对创伤性事件的印象,深化了消极感受和体验,阻碍心理复原[4]。3.创伤性事件的性质当然,创伤性事件的本质对个体而言都是破坏性的。我们这里谈的是创伤性事件更倾向于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比如一个患病导致失明的人,他的心理复原更多的寄望于眼睛手术的成功。恋爱失败或婚姻失败的人想要尽快复原可能要更长的时间,因为它更倾向于心理方面。4.发生创伤的年龄发生创伤性事件的年龄也会影响个体的复原,当然这要针对具体的创伤性事件来说。比如童年遭受虐待的人比成年遭受虐待的人更难复原,因为童年时遭遇创伤正是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遭受虐待使个体对周围事物的看法早早就出现了偏移,导致个体成年后仍无法摆脱创伤性事件的阴影。而成年时遭受虐待的话可能就对创伤性事件有正确的解释和解决方法,寻求社会帮助,积极复原。5.社会态度社会态度是指家人、周围人对遭遇创伤的个体的态度,是同情还是漠不关心,是积极帮助还是责怪。瑞特等人发现,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父母拒绝的态度会导致个体在成年后更多的采用内向的、针对情绪的应对策略。在这里笔者要提到性别差异造成的社会态度上的差异。社会对不同性别有着不同的要求,而这些要求会影响人的复原。社会往往把女性特征绝对的归纳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热情的、主观的、直觉的;而把男性特征又绝对的归纳为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富于攻击性的、独立的、客观的、长于逻辑思辨的。这导致同一个创伤性事件发生在不同性别身上后,得到的社会支持不同。往往会给与女性更多的同情,帮助她们复原。对男性的要求则高了,认为男性应该自己复原,不能要求更多的社会支持。社会态度是影响人复原的一个主要因素。(二)创伤后复原力的培养创伤后复原力的培养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和长时间的过程。复原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穆扬在《恢复力》一书中,就提出用“程序化”战略培养复原力。也就是说在复原力的培养上,要建立一套克服挫折的特有思维模式,使这一模式程序化。当人遭遇挫折时,这一模式就按照程序工作,帮助个体尽快复原。要建立这一程序,要根据自身状况给大脑编程。穆扬在书中从七大方面帮助人们培养复原力,应对挫折:第一,正确认识失败,抓住复原的契机;第二,摆脱不时袭来的“生命的无意义感”;第三,改变你生活中“非如此不可”的想法;第四,认识到专注的力量;第五,超越自己的意志,要坚持;第六,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在第一时间迎接压力,迅速复原;第七,寻找帮助。有些事我们能控制,有些事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一基本规律并学会区分出自己能控制的事物,才能保持身内心境平和,身外卓有成效。我们能控制的是我们的想法、热望、心愿和我们所厌恶的事情,我们对自己精神生活的质与量是可以选择的。复原力的培养并不能帮个体完全忘记创伤性事件,但是复原力的积极、主动培养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创伤,在大脑中对创伤的解释和理解使自己不至于陷入极度混乱,能够使自己良性运转。对创伤后复原力的培养,首先要借鉴穆扬的“程序化”战略培养复原力。要逐渐增进和提高复原力,找到适合自己复原的方法,不断提高心理水平。不过在大的方向和细节上要注意把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去培养创伤后的复原力,帮助个体尽快复原。1.正确理解和解释创伤性事件发生时,唯一力所能及的是你对此事的态度,要从思想上接受。我们在解释已经发生的事件时不能宽泛,要客观、正确的分析。分析完后就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心理态度,当积极心态与个人的自我意象一致时才会产生健康的个性。2.回忆上的终结创伤是在昨天发生的,个体的复原困难往往是因为不能摆脱创伤性事件的阴影,反复回忆创伤事件造成的,要培养良好复原力就要使个体避免陷入重复回忆的泥潭。不要每天抽出时间进行自我检查,因为这么做会强化人的自我贯注,和谐的人格应该是外向型的。我们需要对创伤做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