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诗歌复习-山水田园诗课件_第1页
2015届高三诗歌复习-山水田园诗课件_第2页
2015届高三诗歌复习-山水田园诗课件_第3页
2015届高三诗歌复习-山水田园诗课件_第4页
2015届高三诗歌复习-山水田园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高三诗歌复习(fùxí)-山水田园诗课件第一页,共41页。学习(xuéxí)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写作特点。2、明确山水田园诗的鉴赏角度。第二页,共41页。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miáoxiě)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写(miáoxiě)自然风光为主。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主要是描写(miáoxiě)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第三页,共41页。如何(rúhé)鉴赏山水田园诗?1、把握意象,体味意境2、知人论世,理解情感(qínggǎn)3、把握技巧,分析手法4、品味语言,感受特色第四页,共41页。1、把握意象(yìxiàng),体味意境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dútè)的情感活动而创造的艺术形象。意境: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互融合,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山水田园诗的意象多为美丽的自然景物,多个意象共同的特点,就是山水田园诗的意境所在。第五页,共41页。田园诗的典型(diǎnxíng)物象景物、人物、农具(nóngjù)、植物、动物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2、人:邻人(línrén)、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3、农具:耒、耜(sì)、锸、锄头、犁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第六页,共41页。山水诗常见(chánɡjiàn)意象山、河、泉、溪、桥、樵夫、渔翁、山客、隐者、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明月、清风(qīngfēng)、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鸟鸣、猿啼等第七页,共41页。山水(shānshuǐ)田园诗常见意境宁静、静谧、纯朴、自然、美好、平和、和谐(héxié)、恬静、幽雅、空灵、安逸、安详、清幽、明净、飘逸、清新、清淡、旷远、雄奇、迷离、孤寂、凄凉、凄清、萧瑟活用(huóyònɡ)诗中字与词,双音节词写意境。第八页,共41页。解题三部曲一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二体味情景交融(qíngjǐngjiāoróng)之意境三领会写景表现之情感解题思路:什么景——意境——情感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围常见问题: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意象——意境——表达情感〕2、作者是怎样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侧重表现手法:手法--说明---情感〕如何通过意象把握(bǎwò)意境?第九页,共41页。【答题三步骤(bùzhòu)】

第一,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第二,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气氛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恬静优美,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第三,根据这首诗情境气氛的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方(bǐfɑng)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第十页,共41页。答题例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gǎnqíng)?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xīnxiāng),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第十一页,共41页。意象(yìxiàng)意境诗要品景物真气氛,化身作者诗中游。眼耳口鼻手齐用,声形色香加动静。远近上下正侧面,点面虚实析手法。活用诗中字与词,双音节词写意境。如何通过意象(yìxiàng)把握意境?第十二页,共41页。山山水水(shānshānshuǐshuǐ)总关情

诗言志,诗缘情。鉴赏(jiànshǎng)诗歌,我们要诵其诗、绘其景、品其情。2、知人论世,理解(lǐjiě)情感第十三页,共41页。山水(shānshuǐ)田园诗常见的情感类别

1.热爱山水,倾心自然,向往自由2.对官场仕途的厌倦3.对归隐生活、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4.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5.寄托寂寞、感伤的人生感慨或羁旅愁思6.对人生哲理的感悟7.禅意的寄托,寄寓孤高、幽独(yōudú)的情怀

第十四页,共41页。常用(chánɡyònɡ)术语: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向往(xiàngwǎng)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建功生活闲适悠然自得淡泊宁静志趣高远寄情山水渴望归隐……第十五页,共41页。把握山水田园诗思想感情的常用(chánɡyònɡ)方法〔1〕知人论世〔生平经历,社会背景等〕〔2〕因词求情〔标题,关键词,注释〕〔3〕缘景明情〔意象(yìxiàng),意境〕第十六页,共41页。田园乐王维桃红(táohóng)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答:作者写景绘形绘声绘色,通过桃花、柳丝(liǔsī)、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营造了静谧明朗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安闲〔闲适恬静〕的心境。本诗作者(zuòzh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十七页,共41页。1、留意作者观察(guānchá)景物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远、近的变化。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三、四句远眺、近观。3、把握技巧(jìqiǎo),分析手法第十八页,共41页。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yīxíng)白鹭上青天。第十九页,共41页。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jǐngwù)的技巧衬托〔正衬、反衬:乐景写乐情、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手法用典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比照、反复(fǎnfù)、反问等〕

……第二十页,共41页。①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yúhuǒ)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意境凄清萧疏孤寂,表达(biǎodá)了作者的羁旅之愁。衬托(chèntuō)第二十一页,共41页。②乐景衬哀情

绝句杜甫(dùfǔ)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意境清新艳丽(yànlì),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反衬诗人思乡之情的浓厚。第二十二页,共41页。山居(shānjū)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shàngli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明月松间照〞是静景,后三句是写动景,有动有静,动静结合;而后三句所写动态景物,又反衬出山中的宁静,显出动静相谐的意境。第二十三页,共41页。?登鹳雀楼?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中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二句写的是实景,历历如在眼前(yǎnqián);三、四句那么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以想见抱负与气度的远大。人们从这两句诗中还可以悟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第二十四页,共41页。诗歌中的“虚〞常见的有: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2、已逝之景之境。3、想象的设想的或者未来(wèilái)之境4、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诗中,抒情是虚。“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shíxiànɡ)、实事、实境。第二十五页,共41页。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fāngshì)。“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第二十六页,共41页。逢雪宿芙蓉(fúróng)山主人

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首诗用白描手法。用极其凝练的诗笔,描绘出一幅(yīfú)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夜宿图,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寥寥几笔,但形象呼之欲出,诗中有画,画外见情。第二十七页,共41页。⑴评价作品选词炼句(liànjù)的功夫〔炼字〕⑵评价语言的整体风格诗歌语言题一般(yībān)出题的方式:4、品味语言,感受(gǎnshòu)特色第二十八页,共41页。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提问方式(fāngshì):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如果有用到表达技巧(jìqiǎo)的,要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jìqiǎo);第三步,点出该字〔词〕衬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第二十九页,共41页。山水(shānshuǐ)田园诗的语言风格

质朴绚丽洗练浅显明快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hánxù)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简洁淡雅不加雕饰等第三十页,共41页。提问方式(fāngshì):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diǎnmínɡ)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最后点出意境或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yǔyán)风格第三十一页,共41页。例如:?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sōnɡxià)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参考: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第一步〕这首小诗,无华美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píngdàn)之中。〔第二步〕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第三步〕第三十二页,共41页。解题三部曲一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二体味情景交融之意境三领会写景表现之情感解题思路:什么景——意境——情感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biǎodá)效果围常见问题: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意象——意境——表达(biǎodá)情感〕2、作者是怎样表达(biǎodá)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侧重表现手法:手法--说明---情感〕复习(fùxí)大纲第三十三页,共41页。明确鉴赏中常用(chánɡyònɡ)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

生活,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等。2、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等。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A、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白描、点面结合、渲染等B、写景的空间排列次序:由大至小、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等C、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4、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zhìpǔ)自然、清新洗练等第三十四页,共41页。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问:“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zěnyàng)的情感?课外拓展(tuòzhǎn)练习第三十五页,共41页。参考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nǐrén)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第三十六页,共41页。阅读下面(xiàmian)一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