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考一轮生物复习课件:第2、3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liúdòng)和物质循环第一页,共60页。第2、3节生态系统(shēnɡtàixìtǒnɡ)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013届高考一轮生物(shēngwù)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二页,共60页。一、能量流动(liúdòng)的过程第三页,共60页。1.补充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甲: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丁:________;戊:_______。2.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3.据图补充食物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1)通过(tōngguò)自身_________以_____的形式散失。(2)被___________同化。(3)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_______分解。(4)未被利用。生产者初级(chūjí)消费者次级(cìjí)消费者呼吸作用分解者太阳能呼吸作用热能下一营养级分解者第四页,共60页。二、能量流动的特点(tèdiǎn)及意义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__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的比值2.能量流动的特点(tèdiǎn):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______________,使能量得到_______的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_____的局部。【点拨】相邻两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因此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相邻(xiānɡlín)两个营养级同化(tónghuà)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人工生态系统最有效对人类最有益第五页,共60页。三、物质循环1.概念(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如C、H、O、N、P、S。(2)循环范围: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3)循环特点:具有(jùyǒu)_______。2.碳循环(1)循环形式:①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____。②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形式沿________________传递。化学元素(huàxuéyuánsù)生物群落(shēnɡwùqúnluò)无机环境全球性CO2有机物食物链和食物网第六页,共60页。(2)图解(tújiě):植物动物动物摄食大气中的CO2库分解者分解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燃烧)枯枝落叶、尸体、粪便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第七页,共60页。【点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物质是指生物体的根本元素,而非其组成的化合物;在循环过程中伴随(bànsuí)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第八页,共60页。【思维判断(pànduàn)】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食物网由生产者、消费者组成。2.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分析】研究能量流动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利用,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局部,而非全部。××第九页,共60页。3.碳在无机环境中存在形式是CO2。()【分析】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CO2和碳酸盐。4.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分析】物质作为能量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shēnɡwùqúnluò)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第十页,共60页。能量(néngliàng)流动的过程1.能量的输入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能量的传递(1)传递途径(tújìng):食物链和食物网。(2)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第十一页,共60页。3.能量流动(liúdòng)的图解某营养(yíngyǎng)级同化的总能量绝大部分以热能散失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等;储存于生物体内①同化为自身的能量以粪便形式排出(含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吸收②未吸收第一年第一年未利用分解者③④有机残体分解者第二年下一营养级体内遗体残骸被捕食死亡第十二页,共60页。图解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yánjiū),这局部的能量将保存到下一年。第十三页,共60页。【高考警示钟】动物的同化(tónghuà)量不等于摄入量(1)概念差异:①同化(tónghuà)量:指被消费者消化吸收的物质所含有的能量。②摄入量:指消费者摄入的物质所含有的能量。(2)二者关系:真正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应该是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tónghuà)量,该营养级生物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没有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tónghuà),应属于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tónghuà)量,即同化(tónghuà)量=摄入量-粪便量。第十四页,共60页。【典例训练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fēnxī)不正确的选项是〔〕(注: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第十五页,共60页。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c中【解题指南】1.知识储藏(1)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的途径与形式;(2)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的能量的来源与去路。2.解题关键:明确能量锥体(zhuītǐ)图中每段所代表的含义,分析能量流动的传递过程。第十六页,共60页。【解析】选D。结合图形分析知,b+c+d+e为植物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利用的光能(固定的能量),即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1代表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即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b和d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和未利用的能量;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应在b或d中。第十七页,共60页。【互动探究(tànjiū)】(1)如果此生态系统每年的能量锥体图都与B图一样,预测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变化趋势。提示:增加。分析:B图中,每个营养级都有上年剩余的生物量,按照这个趋势,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会增加。(2)这一年,P和Q1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提示:c/(b+c+d+e)。分析:P本年的同化量是b+c+d+e,Q1本年的同化量是c,那么能量传递效率是c/(b+c+d+e)。第十八页,共60页。【变式备选】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qùxiàng),不应包括以下选项中的()A.羊的呼吸消耗量 B.羊的粪便量C.羊的生长量 D.局部死亡羊的重量【解析】选B。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被第二营养级摄入后,一局部被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及通过呼吸作用消耗,还有一局部未被同化,通过粪便等排出体外。因此羊的粪便量不是被羊同化的能量去向(qùxiàng)。第十九页,共60页。能量流动的相关分析1.流动特点的原因分析(1)单向流动: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chángqī)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2)逐级递减: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局部能量;②各营养级的能量有多个流动去向,不可能100%地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中。第二十页,共60页。2.能量(néngliàng)传递效率(1)计算公式:相邻营养级间传递效率=×100%。(2)一般生态系统中能量(néngliàng)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第二十一页,共60页。【技巧点拨台】能量传递效率(xiàolǜ)相关“最值〞计算知低营养(yíngyǎng)级求高营养(yíngyǎng)级获能量(néngliàng)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获能量最少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第二十二页,共60页。【典例训练2】(2011·海南高考)关于生态系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解题(jiětí)指南】1.考查实质: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特点,特别是对能量传递特例的考查。2.解题(jiětí)关键: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过程,同时能够准确利用逆向思维找出能量传递的特例。第二十三页,共60页。【解析】选A。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因此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能量;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不可能都对捕食者有利,有的对于捕食者不利,如乌贼(wūzéi)遇到天敌喷出墨汁,就不利于捕食者捕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动物的体型与营养级的上下关系不大,如大象比狮子体型大,但是它的营养级比狮子低。第二十四页,共60页。【变式备选】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E1、E2、E3、E4分别表示流入牧草、昆虫、鸟、鹰的能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这些生物形成的数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根本一致B.(10%)3≤E4/E1≤(20%)3C.牧草的大局部能量传给了昆虫D.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zhòngyào)作用鹰牧草昆虫鸟第二十五页,共60页。【解析】选C。一般而言,营养级越高,该营养级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shùliàng)也越少;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因此鹰从牧草处获得的最多能量为(20%)3(E1),最少能量为(10%)3(E1);牧草传递给昆虫的能量最多为20%;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和被捕食关系(相互制约),使其数量(shùliàng)不会有明显变化,因此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第二十六页,共60页。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实例——碳循环(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3)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相互(xiānghù)的,其他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第二十七页,共60页。(4)用碳循环过程理解生态系统的发育状态(不考虑人工排放CO2)①假设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CO2量>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CO2量,那么生态系统处于成长阶段(jiēduàn);②假设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CO2量≈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CO2量,那么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阶段(jiēduàn);③假设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CO2量<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CO2量,那么生态系统往往处于衰退阶段(jiēduàn)。第二十八页,共60页。2.温室效应(1)主要成因:大量使用化学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èryǎnghuàtàn)迅速增加。(2)影响:地球气候异常,灾难性气候增加;温度上升,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国家和地区可能被海水淹没。(3)解决方法:①减少化学燃料的使用,开发新的能源,改进能源结构,如利用风能、水能、核能等。②多植树造林,增加CO2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量。第二十九页,共60页。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liúdòng)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形式特点范围联系以有机物为载体(zàitǐ)单向流动(liúdòng)、逐级递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主要是无机物全球性、循环性生物圈(全球性)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第三十页,共60页。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图示第三十一页,共60页。【技巧点拨台】碳循环(xúnhuán)的总结(1)碳的存在形式:①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形式存在;②无机环境中: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2)碳的循环(xúnhuán)形式: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xúnhuán)。(3)与碳循环(xúnhuán)有关的生理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其中分解作用的主要过程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第三十二页,共60页。【典例训练3】201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主要凸显绿色经济,如今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如图是碳循环的局部(júbù)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碳循环的过程①、②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CO2含量C.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第三十三页,共60页。【解题指南】1.考查实质:碳循环的过程与温室效应的形成(xíngchéng)原因和应对措施。2.解题关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①主要表示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②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实现。第三十四页,共60页。【解析】选A。据图可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①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hūxīzuòyòn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③化学燃料的燃烧,但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主要是通过②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来实现的,而③是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故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CO2含量,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CO2不携带能量,因此过程①、②不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故A项错误。第三十五页,共60页。【变式备选】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倡导(chàngdǎo)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如图所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C.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第三十六页,共60页。【解析】选B。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来完成;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是由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引起的,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对大气中CO2的浓度(nóngdù)改变不会有很大影响;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属于自养型,消费者、分解者都为异养型;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不循环的,故题图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第三十七页,共60页。【变式备选】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wùzhì)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第三十八页,共60页。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xúnhuán)往返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xúnhuán)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第三十九页,共60页。【解题指南】1.考查实质:此题结合(jiéhé)图形考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过程和关系,考查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2.解题思路: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入手,正确理解能量流动的起点、物质循环的形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第四十页,共60页。【解析】选C。A项和B项,物质循环(xúnhuán)和能量流动的联系: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xúnhuán)往返;C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包括三局部:生产者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其中能量①和能量④代表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项,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xúnhuán)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第四十一页,共60页。探究实验中的变量分析与控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案例】以下是对土壤微生物开展探究活动(huódòng)的三个案例,请在相应的空白处作答。(1)案例Ⅰ:探究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是否发生腐烂(分解)。第四十二页,共60页。设计思路:对实验组土壤应该进行(jìnxíng)______处理,尽可能排除______的作用。(2)案例Ⅱ: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组别对照组实验组处理情况不做处理的带落叶的土壤进行过处理的带落叶的土壤将等量的带落叶的土壤,用带有编号的相同的塑料袋分别包扎好,并埋在5cm深的土壤中第四十三页,共60页。实验步骤:①将取自农田的土壤制成土壤浸出液,放在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参加等量的淀粉糊。在A烧杯中参加30mL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参加______。③在室温条件下放置7天后,从A烧杯中取20mL溶液,分别参加A1和A2两支试管各10mL;从B烧杯中取20mL溶液,分别参加B1和B2两支试管各10mL;④在A1和B1中参加碘液;在A2和B2中参加____,并进行____处理(chǔlǐ)。⑤观察各试管的______,记录实验结果。第四十四页,共60页。【命题人透析】(1)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处理方法:①案例Ⅰ中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对照组不做处理含有微生物,实验组应不含微生物,应进行灭菌处理。②案例Ⅱ中实验的自变量是分解淀粉的微生物的有无,A组土壤浸出液含有微生物,B组烧杯中参加的液体应不含微生物,因此可参加等量的蒸馏水。(2)验证不同糖类需要的试剂(shìjì):①淀粉遇碘液变蓝;②淀粉分解产生的复原糖遇斐林试剂(shìjì)在水浴加热的情况下产生砖红色沉淀。第四十五页,共60页。【标准答案】(1)灭菌土壤微生物(2)②30mL(等量)蒸馏水(无菌水)④(等量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⑤颜色(yánsè)变化第四十六页,共60页。【阅卷人点评】得分要点此题的所有答案都是惟一的,只有符合标准答案才能得分。失分案例〔1〕第2空错答为“无关变量〞。未能明确实验的自变量。〔2〕②答案不严谨,只答出“蒸馏水〞。答题不够标准、准确。④第2空答案不严谨,答为“加热(jiārè)〞。答题不标准,知识理解不到位。第四十七页,共60页。1.〔2012·安庆模拟〕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表达(biǎodá)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其传递效率是10%~20%【解析】选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并不是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第四十八页,共60页。2.如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局部(júbù)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以下各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能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第四十九页,共60页。【解析】选A。①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的效率)的10%~20%,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能逆转,说明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liúxiànɡ)高营养级,不能逆转,即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第五十页,共60页。3.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碳元素的根本来源是()A.大气(dàqì)中的CO2 B.生产者C.分解者 D.消费者【解析】选A。人体内的碳元素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而有机物来源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碳的来源是大气(dàqì)中的CO2。第五十一页,共60页。4.〔2012·合肥模拟〕碳元素(yuánsù)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及其沿着食物链传递的主要形式分别为〔〕A.二氧化碳有机物B.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有机物有机物D.有机物二氧化碳【解析】选A。碳元素(yuánsù)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形式为二氧化碳,碳元素(yuánsù)沿着食物链传递的主要形式为有机物。第五十二页,共60页。5.请答复:(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的形式进行。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的太阳能。(2)分解者通过______和______的方式将有机物分解成CO2等释放到无机环境中。(3)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那么该物质经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安大学《英语测试与评价》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铁路信号设备招标合同三篇
- 烟台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集锦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汇编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徐州工程学院《美术(Ⅱ):美术创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学期教学课程工作计划
- 主管职能与责任的全面分析计划
- 公关活动策划与实施方案计划
- 萃取操作流程
- 信息技术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烟台职业学院
- 2021年班组民主生活活动记录
- 2023福建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卡word版可编辑
- 天文学导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海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甲酚技改及厂区清洁化升级改造项目环评报告书
- 12K101-3 离心通风机安装
- 《湖南省医疗保险“双通道”管理药品使用申请表》
- 2023年淮南高新区管委会公开招聘1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德语国家发现之旅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天津外国语大学
- 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优秀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