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护理学7000字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评讲(1)问答题:一.简述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8分)(1)黄疸前期:发病较急,有畏寒、发热、显著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胀、右季肋部疼痛等,有时有腹泻或便秘,尿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呈浓茶色。(2)黄疸期:发热消退,自觉症状减轻,但尿色逐渐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1~2周内达高峰。有些病人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脏多肿大,一般肋下1~3cm,有压痛及叩击痛,脾脏也可有轻度肿大。(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缩小,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二.简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8分)1、管理传染源:1)对传染病人:应尽量作到四早(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并应注意彻底治疗病人(包括病原学检查阴性),作好消毒隔离工作。对疑似及确诊的传染病病人应作好疫情报告。2)对密切接触者:可采取检疫措施、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3)对病原携带者:主要是对饮食服务行业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应予以治疗,并应调整工作岗位。4)对动物传染源:如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应尽可能加以治疗,如无经济价值的则应予以杀灭。2、切断传播途径:1)一般卫生措施:①对消化道传染病:三管一灭(管水源、管饮食、管粪便,灭苍蝇、蟑螂),注意个人卫生。②对呼吸道传染病:房间通风;必要时空气消毒;自我保护措施。2)作好消毒、杀虫工作,也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3、保护易感人群:1)提高人群非特异性免疫力的的措施。2)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的措施:通过预防接种。三.简述切断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措施。(8分)(1)针对血液传播途径的措施:①加强血源管理,保证血液、血制品及生物制品的安全生产与供应。②医疗及预防用的注射器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各种医疗器械应进行严格消毒。(2)针对母婴传播途径的措施:HBsAg(+)的母亲所生下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HBsAg(+)同时HBeAg(+)的母亲所娩下的新生儿除接种乙肝疫苗外还需同时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可阻断母婴传播途径。(3)针对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途径的措施:①家庭中有HBsAg(+)者应实行分餐制。②加强托幼单位和服务行业卫生管理,洗漱用具专用;公用茶具、面巾、理发用具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四.简述乙脑病人出现呼吸衰竭时的治疗及护理措施。(8分)(1)因呼吸道分泌物梗阻引起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彻底吸痰,并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人稀释痰液等措施以助痰排出。(2)对脑水肿、脑疝所致的呼吸衰竭常使用脱水剂治疗。护理时应注意静注20%甘露醇时需30分钟内注入,并注意记录出入量。(3)中枢性呼吸衰竭可应用呼吸兴奋剂及血管扩张剂,应用呼吸兴奋剂剂量较大时可诱发惊厥;血管扩张剂可产生口干、腹胀、尿潴留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需注意观察。(4)吸氧。(5)应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器的病人,给以相应护理。五.某病人近1个月来低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近半个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不思饮食,恶心,呕吐,食后即吐,尿呈浓茶色,体重较前减轻3kg。患病后一直在外出差,工作繁忙,无暇休息并经常饮酒。身体评估:T37.8℃,重病容,嗜睡,巩膜及皮肤深度黄染,皮肤可见淤斑,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腹胀明显,腹水征(+),肝脾触诊不满意。实验室检查:WBC23.5×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肝功能:血胆红素331.5μmol/L,ALTl20U/L,PTA35%。免疫学检查:HBsAg(+),田HBeAg(+)。问题:1.写出此病人的医疗诊断及诊断依据。2.写出治疗原则。3.写出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答:1.医疗诊断及诊断依据(1)医疗诊断: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乙型)(2)诊断依据:1)病期1个月,发病初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后症状逐渐加重。2)有重型肝炎临床表现:①全身症状重,如有乏力、明显消化道症状,并有低热;②重度黄疽;③腹胀明显,并有腹水;④有出血表现,皮肤淤斑;⑤有意识障碍,嗜睡。3)实验室检查:WBC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胆红素明显增高,并有酶——胆分离现象;凝血酶原活动度减低。2.治疗原则①一般支持疗法,如输白蛋白等,井注意保证入量,给以静脉输液。②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治疗。③输注促肝细胞生长因子。④对症治疗:给予利尿剂、止血剂等;病人有可能发生肝昏迷,给以适当应用药物预防肝昏迷。3.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护理诊断1)具有传染性:与病毒性肝炎是传染病有关。2)体液过多:腹水:与重型肝炎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体重下降:与撮入减少及呕吐有关。4)潜在并发症:肝昏迷;出血;感染:与重型肝炎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肝炎发病知识。(2)护理措施1)血液隔离。2)严格卧床休息。3)低盐、低蛋白、高糖易消化饮食。保证病人有足够热量,不使体重下降,病人有呕吐,食欲差,可给以输入10%~15%葡萄糖液,总液量1500ml/d。4)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状态、消化道症状变化、黄疸及出血是否有进行性加重、记录出入量、测量腹围及体重等,并注意化验项目的变化。5)腹水的护理:遵医嘱应用利尿剂,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尤其要观察水、电解质紊乱表现;定时翻身;如腹水量较多,需要放水时,作好术前、术后护理。6)并发症的护理:①肝性脑病:密切观察意识障碍进展情况;应用防治肝性脑病药物时,注意药物用法、剂量及不良反应;保持大便通畅,以利于清除肠内含氮物质;避免诱因。②出血:密切观察皮肤出血有无加重及其他部位有无出血;检查血型并配血备用;告之病人避免鼻出血、牙龈出血、注射部位出血的方法;发生消化道出血时给以及时处理。③感染:观察感染的表现;加强对感染的预防,防止发生口腔、肺部、腹腔、肠道感染;发生感染后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7)告知病人此次病情加重的诱因是过劳及饮酒,给病人讲解病毒性肝炎休息、饮食、用药及避免饮酒等方面的知识。《传染病护理学》作业评讲21.简述重型肝炎预防感染的措施。(1)观察感染的表现:(2)加强对感染的预防:①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减少探视;②做好病室环境消毒,每日对地面、家具、空气消毒2—3次,防止交叉感染;③做好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口腔及肺部感染;④注意饮食卫生及餐具的清洁和消毒,防止肠道感染;⑤病人的衣服、被褥保持清洁,防止皮肤感染。2.简述乙脑高热时的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1—2小时测体温1次。(2)采用综合措施降低体温,使体温控制在38℃左右,可采用:①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盐水灌肠或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等方法,特别要注意降低头部温度,如在头部使用冰帽、冰袋等。②药物降温可应用解热药,注意用量不宜过大。③降低室温,可使用空调、床下放冰块等方法,将室温降至28℃。3.狂犬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有哪些?(1)饮食护理:应给予鼻饲高热量流质饮食,如插鼻饲管有困难,插管前可在病人咽部涂可卡因溶液。必要时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减少肌肉痉挛的措施:①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暗淡,避免风、光、声的刺激。②避免水的刺激:③各种检查、治疗与护理尽量集中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巧,以减少对病人的刺激。(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工作。4.结合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说说出预防措施。(1)管理传染源:艾滋病的传染源为病人及病原携带者。针对传染源的预防措施是:①对传染源应加强监测,建立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及国境检疫,及时发现病人及无症状带毒者。②对病人的血液和体液进行严格消毒处理。(2)切断传播途径:1)切断性传播途径:措施为加强性道德教育,严禁卖淫、嫖娼等杂乱性交活动。2)切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途径:措施为①严禁注射毒品;②严格筛选供血人员;③严禁进口各种血制品;④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推广一次性医疗用品;⑤作好理发、浴池等行业的卫生监督。3)切断母婴传播途径:已感染HIV的育龄妇女应避免妊娠,已受孕者应终止妊娠。(3)保护易感人群:对密切接触者和医护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并作定期检查。5.简述流行性腮腺炎病人腮腺肿痛的特点。流行性腮腺炎病人于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腮腺逐渐肿大。一般先单侧腮腺肿大,之后逐渐发展至对侧,双侧腮腺肿大者约占75%。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下、后方向发展,边界不清,触之有弹性并有触痛。局部皮肤发亮,但不红,皮温增高。因腮腺导管阻塞,进食酸性食物等可致疼痛加剧。腮腺肿大于48小时左右达高峰,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传染病护理学》作业评讲31.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少尿期的治疗原则。(1)严格控制入量:原则是量出为人,宁少勿多。每日补液量为前一日排出量+500~700ml。(2)纠正酸中毒:5%的碳酸氢钠静滴。(3)利尿、导泻:给予速尿,从小量开始,逐渐加大用量。同时给予20%甘露醇口服、硫酸镁或大黄导泻。(4)透析疗法:对于明显氮质血症、高血钾及高血容量综合征的病人可进行透析疗法,临床多采用血液透析。2.预防流脑的措施有哪些?(1)管理传染源:隔离病人至症状消失后3日,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日。(2)切断传播途径:应做好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和可能时进行空气消毒;②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流脑流行期间,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3)保护易感人群:①对易感人群采用脑膜炎双球菌A群多糖体菌苗预防接种。②对于密切接触者服用复方磺胺异恶唑(SMZco)。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休克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1)起病急骤,病势凶险,突然高热(可达40℃以上)、反复惊厥、不同程度意识障碍。(2)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出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数、血压正常或偏低。后期微循环瘀血、缺氧阶段出现紫绀、皮肤花纹、血压明显降低、少尿或无尿。(3)肠道症状轻微或缺如,经灌肠或用直肠拭子粪检可见白细胞及红细胞。4.简述艾滋病各期临床表现。(1)急性感染期:HIV感染后2~6周出现类似感冒样症状,因症状轻微,无特异性,易被忽略。(2)无症状感染期:本期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但血清抗—HIV阳性,具有传染性。(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全身淋巴结肿大,并可伴有全身症状,如长期低热、乏力、体重减轻、慢性腹泻及各种感染等。(4)典型艾滋病期: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消瘦和腹泻等症状继续发展,并有以下主要表现:1)机会性感染:由于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而出现多种条件致病性微生物感染,其中以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最为常见,且是引起艾滋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2)肿瘤:最多见为卡氏肉瘤及淋巴瘤。3)神经系统病变:可表现为亚急性脑炎、脊髓炎和神经炎。5.王某某,13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2日前患者突然高热,头痛伴呕吐,就诊当日头痛剧烈,食后呕吐不止、不能进食。身体评估:T39.5℃,BP14.0/8.0kPa(100/60mmHg),P120次/min,R28次/min,患者精神萎靡,神志清,胸部及四肢散在出血点,心脏不大,心率120次/min,两肺(—),腹部(—),颈强直,克氏征(+)。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数20×109/L,中性粒细胞0.92,淋巴细胞0.08。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白细胞0.85×109/L,多核细胞0.96,单核细胞0.04,蛋白质740mg/L,糖0.24mmol/L,氯化物118mmol/L。问题:(1)写出该病人的可能医疗诊断及诊断依据。(2)写出3个主要护理诊断及主要护理措施。主要护理诊断及主要护理措施:答:(1)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有关。2)疼痛:头痛:与脑膜炎症有关。3)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的危险:与发热、不能进食及呕吐有关。(2)主要护理措施:1)呼吸道隔离。2)病情观察:流脑病人有从普通型转为暴发型之可能,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皮疹是否继续增加、记录出入量。3)严格卧床休息。4)病人不能进食可给以静脉输液,保证人量。病人能进食后应鼓励病人进食,给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以不使病人体重下降。5)对症护理①可根据医嘱给以退热药或给以物理降温。②头痛较剧烈时可根据医嘱应用脱水剂,给以脱水剂治疗的相应护理。6)药物治疗的护理:该病人可应用碘胺嘧啶(SD)进行病原治疗,本药可产生肾脏损害,使用时应保证每日人量,观察尿量、尿色及每日查尿常规,尿中如发现磺胺结晶应给以及时处理。如使用青霉素应注意每日给药次数、间隔时间、疗程及青霉素过敏反应。《传染病护理学》作业评讲(4)问答及病例分析题:1.简述肝穿刺抽脓的护理要点。(1)准备好肝穿刺包。术前应向病人说明手术目的、方法及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及减轻其紧张、焦虑。(2)协助医生进行穿刺抽脓,抽脓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并记录脓液性质、颜色、气味及数量。(3)抽取脓液标本后应立即送检。(4)术后8h内应严密观察病人症状及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5)嘱病人术后卧床休息24h。2.简述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病牛,控制传染源是应对病人及病牛进行普查、普治。(2)切断传播途径:血吸虫毛蚴必须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发育及繁殖,故灭螺是预防措施中的关键环节。(3)保护易感人群:人、畜与疫水接触毛蚴才有可能进入体内,故在目前无自动免疫疫苗的情况下,采取避免与疫水接触的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也可起到预防作用。3.使用多效价抗毒血清治疗神经型食物中毒的护理措施有哪些?(1)多效价抗毒血清宜早期尽快应用,以病后24h或肌肉麻痹出现前应用效果最佳。(2)注射前应做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脱敏疗法。(3)多效价杭毒血清静脉注射的速度不宜过快,开始应缓慢注射,以后最快不应超过4ml/min,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若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4)为防止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注射前应备好抢救物品。4.简述暴发型流脑的临床表现。(1)暴发型休克型:①急起寒战、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也可出现惊厥。②全身皮肤、粘膜广泛淤点、淤斑。③循环衰竭为重要特征。④脑膜刺激征多阴性。⑤脑脊液变化不大。⑥血培养多阳性。(2)暴发型脑膜脑炎型:①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障碍迅速加重,反复惊厥等颅压增高表现。②全身皮肤、粘膜淤点、淤斑。③检查可有血压升高、心率减慢、锥体束征阳性。④可出现脑疝(枕骨大孔疝或天幕裂孔疝)引起瞳孔变化及呼吸衰竭。(3)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特点。注意:暴发型流脑一般不会完全出现上述症状,因此需要针对特定情况,详细分析病情,有助于诊断该病。5.男性,25岁,3周前出差至南方某地,该地气候炎热,蚊蝇较多。近2周来间日定时寒战发作,继以高热,4h后热退伴大汗淋漓。发作后自觉乏力,但无其他不适,未经任何药物治疗。既往体健。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不了解,不知如何传染及如何治疗,希望彻底治愈。身体评估:T39.6℃,血压正常,一般情况好,心率124次/min,心律规整,肺(—),肝、脾均于肋下1.0cm,质中等,余(—)。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4.0×l09/L,中性粒细胞0.76,淋巴细胞0.24,血涂片检查发现间日疟疟原虫滋养体。诊断:疟疾(间日疟)。问题:写出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主要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疟原虫感染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贫血:与疟疾发作引起红细胞破坏有关。(3)知识缺乏:缺乏疟疾防治知识。2.主要护理措施(1)虫媒隔离。(2)休息:应卧床休息。(3)饮食:病人应给予高铁质、高维生素和高蛋白质饮食。(4)病情观察:①主要观察体温,随时记录体温的变化;②观察面色及血红蛋白是否增加,注意贫血的变化。(5)对症护理:1)目前病人在发热期应给予物理降温,如温度下降不满意可按医嘱给退热药。2)大汗期后给温水擦浴,及时更换衣服及床单,避免着凉,并应多饮水防止虚脱。3)寒热发作后应保证病人安静休息以恢复体力。(6)疟疾防治知识教育:1)告诉病人本病是由蚊虫叮咬而传播,进行防蚊、灭蚊可有预防发病的作用。进入疟疾高发区时,应服用预防药物。2)讲述疟疾的疾病知识,如主要症状、治疗方法,本病有有效药物治疗,预后良好。控制发作应服用氯喹,服药后24~48h可退热。3)定期复查。
+传染病护理学发表于:2022.10.26来自:字数:7069手机看范文《传染病护理学》作业评讲(1)问答题:一.简述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8分)(1)黄疸前期:发病较急,有畏寒、发热、显著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胀、右季肋部疼痛等,有时有腹泻或便秘,尿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呈浓茶色。(2)黄疸期:发热消退,自觉症状减轻,但尿色逐渐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1~2周内达高峰。有些病人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脏多肿大,一般肋下1~3cm,有压痛及叩击痛,脾脏也可有轻度肿大。(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缩小,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二.简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8分)1、管理传染源:1)对传染病人:应尽量作到四早(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并应注意彻底治疗病人(包括病原学检查阴性),作好消毒隔离工作。对疑似及确诊的传染病病人应作好疫情报告。2)对密切接触者:可采取检疫措施、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3)对病原携带者:主要是对饮食服务行业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应予以治疗,并应调整工作岗位。4)对动物传染源:如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应尽可能加以治疗,如无经济价值的则应予以杀灭。2、切断传播途径:1)一般卫生措施:①对消化道传染病:三管一灭(管水源、管饮食、管粪便,灭苍蝇、蟑螂),注意个人卫生。②对呼吸道传染病:房间通风;必要时空气消毒;自我保护措施。2)作好消毒、杀虫工作,也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3、保护易感人群:1)提高人群非特异性免疫力的的措施。2)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的措施:通过预防接种。三.简述切断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措施。(8分)(1)针对血液传播途径的措施:①加强血源管理,保证血液、血制品及生物制品的安全生产与供应。②医疗及预防用的注射器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各种医疗器械应进行严格消毒。(2)针对母婴传播途径的措施:HBsAg(+)的母亲所生下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HBsAg(+)同时HBeAg(+)的母亲所娩下的新生儿除接种乙肝疫苗外还需同时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可阻断母婴传播途径。(3)针对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途径的措施:①家庭中有HBsAg(+)者应实行分餐制。②加强托幼单位和服务行业卫生管理,洗漱用具专用;公用茶具、面巾、理发用具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四.简述乙脑病人出现呼吸衰竭时的治疗及护理措施。(8分)(1)因呼吸道分泌物梗阻引起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彻底吸痰,并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人稀释痰液等措施以助痰排出。(2)对脑水肿、脑疝所致的呼吸衰竭常使用脱水剂治疗。护理时应注意静注20%甘露醇时需30分钟内注入,并注意记录出入量。(3)中枢性呼吸衰竭可应用呼吸兴奋剂及血管扩张剂,应用呼吸兴奋剂剂量较大时可诱发惊厥;血管扩张剂可产生口干、腹胀、尿潴留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需注意观察。(4)吸氧。(5)应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器的病人,给以相应护理。五.某病人近1个月来低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近半个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不思饮食,恶心,呕吐,食后即吐,尿呈浓茶色,体重较前减轻3kg。患病后一直在外出差,工作繁忙,无暇休息并经常饮酒。身体评估:T37.8℃,重病容,嗜睡,巩膜及皮肤深度黄染,皮肤可见淤斑,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腹胀明显,腹水征(+),肝脾触诊不满意。实验室检查:WBC23.5×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肝功能:血胆红素331.5μmol/L,ALTl20U/L,PTA35%。免疫学检查:HBsAg(+),田HBeAg(+)。问题:1.写出此病人的医疗诊断及诊断依据。2.写出治疗原则。3.写出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答:1.医疗诊断及诊断依据(1)医疗诊断: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乙型)(2)诊断依据:1)病期1个月,发病初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后症状逐渐加重。2)有重型肝炎临床表现:①全身症状重,如有乏力、明显消化道症状,并有低热;②重度黄疽;③腹胀明显,并有腹水;④有出血表现,皮肤淤斑;⑤有意识障碍,嗜睡。3)实验室检查:WBC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胆红素明显增高,并有酶——胆分离现象;凝血酶原活动度减低。2.治疗原则①一般支持疗法,如输白蛋白等,井注意保证入量,给以静脉输液。②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治疗。③输注促肝细胞生长因子。④对症治疗:给予利尿剂、止血剂等;病人有可能发生肝昏迷,给以适当应用药物预防肝昏迷。3.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护理诊断1)具有传染性:与病毒性肝炎是传染病有关。2)体液过多:腹水:与重型肝炎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体重下降:与撮入减少及呕吐有关。4)潜在并发症:肝昏迷;出血;感染:与重型肝炎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肝炎发病知识。(2)护理措施1)血液隔离。2)严格卧床休息。3)低盐、低蛋白、高糖易消化饮食。保证病人有足够热量,不使体重下降,病人有呕吐,食欲差,可给以输入10%~15%葡萄糖液,总液量1500ml/d。4)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状态、消化道症状变化、黄疸及出血是否有进行性加重、记录出入量、测量腹围及体重等,并注意化验项目的变化。5)腹水的护理:遵医嘱应用利尿剂,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尤其要观察水、电解质紊乱表现;定时翻身;如腹水量较多,需要放水时,作好术前、术后护理。6)并发症的护理:①肝性脑病:密切观察意识障碍进展情况;应用防治肝性脑病药物时,注意药物用法、剂量及不良反应;保持大便通畅,以利于清除肠内含氮物质;避免诱因。②出血:密切观察皮肤出血有无加重及其他部位有无出血;检查血型并配血备用;告之病人避免鼻出血、牙龈出血、注射部位出血的方法;发生消化道出血时给以及时处理。③感染:观察感染的表现;加强对感染的预防,防止发生口腔、肺部、腹腔、肠道感染;发生感染后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7)告知病人此次病情加重的诱因是过劳及饮酒,给病人讲解病毒性肝炎休息、饮食、用药及避免饮酒等方面的知识。《传染病护理学》作业评讲21.简述重型肝炎预防感染的措施。(1)观察感染的表现:(2)加强对感染的预防:①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减少探视;②做好病室环境消毒,每日对地面、家具、空气消毒2—3次,防止交叉感染;③做好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口腔及肺部感染;④注意饮食卫生及餐具的清洁和消毒,防止肠道感染;⑤病人的衣服、被褥保持清洁,防止皮肤感染。2.简述乙脑高热时的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1—2小时测体温1次。(2)采用综合措施降低体温,使体温控制在38℃左右,可采用:①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盐水灌肠或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等方法,特别要注意降低头部温度,如在头部使用冰帽、冰袋等。②药物降温可应用解热药,注意用量不宜过大。③降低室温,可使用空调、床下放冰块等方法,将室温降至28℃。3.狂犬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有哪些?(1)饮食护理:应给予鼻饲高热量流质饮食,如插鼻饲管有困难,插管前可在病人咽部涂可卡因溶液。必要时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减少肌肉痉挛的措施:①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暗淡,避免风、光、声的刺激。②避免水的刺激:③各种检查、治疗与护理尽量集中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巧,以减少对病人的刺激。(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工作。4.结合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说说出预防措施。(1)管理传染源:艾滋病的传染源为病人及病原携带者。针对传染源的预防措施是:①对传染源应加强监测,建立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及国境检疫,及时发现病人及无症状带毒者。②对病人的血液和体液进行严格消毒处理。(2)切断传播途径:1)切断性传播途径:措施为加强性道德教育,严禁卖淫、嫖娼等杂乱性交活动。2)切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途径:措施为①严禁注射毒品;②严格筛选供血人员;③严禁进口各种血制品;④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推广一次性医疗用品;⑤作好理发、浴池等行业的卫生监督。3)切断母婴传播途径:已感染HIV的育龄妇女应避免妊娠,已受孕者应终止妊娠。(3)保护易感人群:对密切接触者和医护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并作定期检查。5.简述流行性腮腺炎病人腮腺肿痛的特点。流行性腮腺炎病人于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腮腺逐渐肿大。一般先单侧腮腺肿大,之后逐渐发展至对侧,双侧腮腺肿大者约占75%。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下、后方向发展,边界不清,触之有弹性并有触痛。局部皮肤发亮,但不红,皮温增高。因腮腺导管阻塞,进食酸性食物等可致疼痛加剧。腮腺肿大于48小时左右达高峰,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传染病护理学》作业评讲31.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少尿期的治疗原则。(1)严格控制入量:原则是量出为人,宁少勿多。每日补液量为前一日排出量+500~700ml。(2)纠正酸中毒:5%的碳酸氢钠静滴。(3)利尿、导泻:给予速尿,从小量开始,逐渐加大用量。同时给予20%甘露醇口服、硫酸镁或大黄导泻。(4)透析疗法:对于明显氮质血症、高血钾及高血容量综合征的病人可进行透析疗法,临床多采用血液透析。2.预防流脑的措施有哪些?(1)管理传染源:隔离病人至症状消失后3日,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日。(2)切断传播途径:应做好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和可能时进行空气消毒;②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流脑流行期间,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3)保护易感人群:①对易感人群采用脑膜炎双球菌A群多糖体菌苗预防接种。②对于密切接触者服用复方磺胺异恶唑(SMZco)。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休克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1)起病急骤,病势凶险,突然高热(可达40℃以上)、反复惊厥、不同程度意识障碍。(2)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出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数、血压正常或偏低。后期微循环瘀血、缺氧阶段出现紫绀、皮肤花纹、血压明显降低、少尿或无尿。(3)肠道症状轻微或缺如,经灌肠或用直肠拭子粪检可见白细胞及红细胞。4.简述艾滋病各期临床表现。(1)急性感染期:HIV感染后2~6周出现类似感冒样症状,因症状轻微,无特异性,易被忽略。(2)无症状感染期:本期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但血清抗—HIV阳性,具有传染性。(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全身淋巴结肿大,并可伴有全身症状,如长期低热、乏力、体重减轻、慢性腹泻及各种感染等。(4)典型艾滋病期: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消瘦和腹泻等症状继续发展,并有以下主要表现:1)机会性感染:由于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而出现多种条件致病性微生物感染,其中以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最为常见,且是引起艾滋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2)肿瘤:最多见为卡氏肉瘤及淋巴瘤。3)神经系统病变:可表现为亚急性脑炎、脊髓炎和神经炎。5.王某某,13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2日前患者突然高热,头痛伴呕吐,就诊当日头痛剧烈,食后呕吐不止、不能进食。身体评估:T39.5℃,BP14.0/8.0kPa(100/60mmHg),P120次/min,R28次/min,患者精神萎靡,神志清,胸部及四肢散在出血点,心脏不大,心率120次/min,两肺(—),腹部(—),颈强直,克氏征(+)。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数20×109/L,中性粒细胞0.92,淋巴细胞0.08。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白细胞0.85×109/L,多核细胞0.96,单核细胞0.04,蛋白质740mg/L,糖0.24mmol/L,氯化物118mmol/L。问题:(1)写出该病人的可能医疗诊断及诊断依据。(2)写出3个主要护理诊断及主要护理措施。主要护理诊断及主要护理措施:答:(1)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有关。2)疼痛:头痛:与脑膜炎症有关。3)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的危险:与发热、不能进食及呕吐有关。(2)主要护理措施:1)呼吸道隔离。2)病情观察:流脑病人有从普通型转为暴发型之可能,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皮疹是否继续增加、记录出入量。3)严格卧床休息。4)病人不能进食可给以静脉输液,保证人量。病人能进食后应鼓励病人进食,给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以不使病人体重下降。5)对症护理①可根据医嘱给以退热药或给以物理降温。②头痛较剧烈时可根据医嘱应用脱水剂,给以脱水剂治疗的相应护理。6)药物治疗的护理:该病人可应用碘胺嘧啶(SD)进行病原治疗,本药可产生肾脏损害,使用时应保证每日人量,观察尿量、尿色及每日查尿常规,尿中如发现磺胺结晶应给以及时处理。如使用青霉素应注意每日给药次数、间隔时间、疗程及青霉素过敏反应。《传染病护理学》作业评讲(4)问答及病例分析题:1.简述肝穿刺抽脓的护理要点。(1)准备好肝穿刺包。术前应向病人说明手术目的、方法及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及减轻其紧张、焦虑。(2)协助医生进行穿刺抽脓,抽脓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并记录脓液性质、颜色、气味及数量。(3)抽取脓液标本后应立即送检。(4)术后8h内应严密观察病人症状及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5)嘱病人术后卧床休息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前期策划合同范本
- 养牛设备出售合同范本
- 保障性住房购房合同范本
- 加油卡租车合同范本
- 协议单位优惠合同范例
- 医药物流合同范本
- 修叉车合同范本
- 劳务分包协议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本已填
- 医院耗材合同范本
- Python金融数据挖掘与分析实战课程教案教学教案
- 2024年地铁车站照明系统安装与维护劳务分包协议3篇
- 脱硫自动化控制-洞察分析
-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培训
-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 2024湖北省金口电排站管理处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油井供水合同范例
- 2025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试题及答案(5套)
- 银河证券-科创板认知测评题目及答案
- 产品方案设计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