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小说-12 荷花淀【省一等奖】_第1页
粤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小说-12 荷花淀【省一等奖】_第2页
粤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小说-12 荷花淀【省一等奖】_第3页
粤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小说-12 荷花淀【省一等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花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2.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本文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作的特点。3.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学习他们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2.难点:通过景物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三、教学过程(一)导入2002年7月,正是荷花摇曳荷叶飘香的季节,我国当代文学大师孙犁在绵绵细雨声中静静地离去了,享年90岁。巨星虽然陨落了,但白洋淀里的荷花依然开得姹紫嫣红,他的代表作《白洋淀》也象那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静静地绽放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幽幽地散发着那怡人的清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白洋淀,感受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发生在白洋淀里感人故事,学习白洋淀人民优秀的品质,品味孙犁小说的独特魅力。(二)作者介绍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他一生笔耕不辍,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歌》,短篇小说《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等。他一贯追求真善美,其作品闪耀着真善美的艺术光辉。他的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三)荷花淀派是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现代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荷花淀派”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四)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的人民积极投入到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之中。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荷花淀》就是以此为基础写成的。(五)合作探究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说前3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提示:(1)景物:高升的月亮、干净凉爽的院子、柔顺修长的苇眉子、像雪地和云彩一样洁白的苇席、一片银白的荷花淀、水面的薄雾、徐徐的清风、清新的荷香。(2)作用: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引出了主要人物水生嫂;营造了一种清新欢愉的宁静气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善良温顺的形象;充分展示了荷花淀的美丽富饶和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为后文水生嫂毅然送夫参军、组织队伍、参加战斗等情节的展开作铺垫。2.第6段中“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对描写人物、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提示:(1)它承接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了”。(2)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同时又暗写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3)这句话又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3.品味第15段中细节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放在嘴里吮了一下)的表达效果。提示:水生嫂的手指被苇眉子划破是心灵震动的外在表现。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微妙的,日日相处的丈夫就要离开自己了,而且丈夫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毕竟战场上刀枪无眼。但水生嫂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女性,她很快将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想借这一动作平息自己起伏的心绪。她不希望丈夫看到自己软弱的表现,对丈夫的积极行为给予了支持,显示了其坚强的性格。4.“夫妻话别”这部分对话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对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提示:一是刻画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顾大局、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二是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热爱家庭,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的革命战士形象。为后来写水生伏击敌人及水生嫂等人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从“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5.小说中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写得个性鲜明、生动有趣,分别展示了她们不同的个性,试加以分析。提示:“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显示了水生嫂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短短几句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她们忸怩羞涩之态,缠绵悱恻之情,充分表现了中国女性特有的含蓄美。6.结合上下文,体会第40段景物描写(现在已经快晌午了……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的特点。提示:这一段以景写人,情景相生。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7.第61段(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这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提示:作者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像“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像“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阅读课文第三部分(从“她们向荷花淀里摇”到“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8.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接着女人们将掉在水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