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锦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水稻
B、玉米
C、大豆
D、冬小麦
2.在我国,黑龙江省是种植水稻纬度最北的地方,此现象是()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的表现。
A.日照长度B.日照强度C.常年温度D.有效积温
3.从弃耕地开始发展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逆行演替D.周期性演替
4.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5.印尼爪哇附近岛屿上的克拉卡托火山,于1883年的5月至8月连续喷发,使岛上覆盖了厚达30米的火山回合熔岩,导致所有生物全部毁灭,但半个世纪后岛上重现原有的生机勃勃景象,这种现象属于()。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陆生演替D.内因演替
6.有季相变化的群落是
A.雨林B.北方针叶林C.红树林D.夏绿阔叶林()
7.与r对策物相比,K对策生物一般出生率________,寿命()
A.低,长B.低,短C.高,长D.高,短
8.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9.种群分布的类型是()
A.均匀分布B.随机分布C.集群分布D.以上三种类型都是
10.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问的相互影响
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
C.不同种群的植物问的相互影响
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
11.下列气体中,对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贡献最大的是()
A.N2
B.O2
C.CO2
D.SO2
12.下列生态学分支,不是按研究方法分类的是()。
A.系统生态学B.数学生态学C.农业生态学D.地理生态学
13.北方森林群落乔木层一般属()
A.1个层片B.2个层片C.3个层片D.4个层片
14.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的关系属于()。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捕食关系D.寄生关系
15.在森林公园里有一群灰喜鹊,它们是这个森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是一个()。
A.物种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
16.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关系。
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原始协作D.负相互作用
17.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
A.相对密度等于40%B.频度等于40%C.盖度等于40%D.相对盖度等于40%
18.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B.共生C.捕食D.竞争
19.生物对高温适应的特点是()。A.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
B.降低细胞含水量,减少可溶性糖
C.增加细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
D.增加细胞含水量,减少可溶性糖
20.下列因子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A.乌对筑巢位置的竞争B.动物对食物的竞争C.干旱D.植物对光的竞争
21.下面关于草食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被草食动物的危害程度,因损害部位、植物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B.植物不能移动逃逸,因而只能被动地遭受食草动物的危害
C.牧场过量放牧会破坏草场,而适当地放牧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D.有些植物为阻止食草动物的“捕食”会产生“防卫”反应,以减少自身的伤害
22.反刍动物的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这些细菌与反刍动物的关系是
A.寄生关系B.共生关系C.捕食关系D.附生关系
23.个体数量多、覆盖面积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铰强的植物种是()。A.建群种B.优势种C.伴生种D.亚优势种
24.草原的优势植物以______为主。()
A.禾本科B.豆科C.莎草科D.菊科
25.海洋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B.光照C.空气D.压力
26.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A.海克尔B.坦斯利C.马世骏D.竺可桢
27.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A.蓝光B.青光C.紫光D.红光
28.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
29.在相当匀质的环境中,主要资源分布均匀的条件下,由于种群内个体竞争的结果,种群内个体常呈()。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随机和集群分布
30.一般来说,北方的群落中,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的()。
A.多B.少C.相等D.看具体情况而定
二、填空题(20题)31.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______。
32.制定《京都议定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______的排放,以减轻温室效应。
33.种群增长的基本型有J型增长和______。
34.枝叶稀疏、透光,自然整枝良好,树皮较厚、生长较快,这是______植物的特点。
35.人类生态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生态学______分类中的一员。
36.______土的通气、透水性强,保水和蓄水性能弱,热容小,温度变化剧烈,易受干旱威胁。
37.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两条:改进能源结构和提高_______。
38.陆生植物包括湿生、早生和______三种类型。
39.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的关系,称为______关系。
40.根据对光照强度需要的不同,可把植物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41.群落演替按起始条件分为______。
42.不同地带性森林群落的特征各异,______群落具有物种非常丰富、生态位特化、季相不明显等重要特征。
43.固氮作用的途径有高能固氮、工业固氮和______。
44.种群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数量,称为种群的______出生率。
45.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称为______。
46.根据质地,可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___________。
47.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___________、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方面。
48.淡水生态系统可简单的分为静水生态系统和______生态系统。
49.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多度或密度、频率、盖度______和重要值。
50.水的主要蓄库是__________。
三、判断题(10题)5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52.易患“克山病”的地区是由于氟元素含量过高。()
53.生物群落是由许多动物、植物组成的群体。[]
A.正确B.错误
54.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构成生物的生存环境。()
55.在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三种生态金字塔中,只有数量金字塔总是呈典型的下宽上窄的正金字塔形。()
56.环境变化对成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影响。[]
A.正确B.错误
57.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强。[]
A.正确B.错误
58.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维持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统。()
A.正确B.错误
59.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食物调节都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
60.由于群落交错区存在于两个群落的边缘,其内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的复杂,所以生物的种类比较少。()
四、简答题(5题)61.简述植物密度效应的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并解释最后产量恒值的原因。
62.地形对生物的作用因素有哪些?
63.生态系统及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64.土壤微生物性质的生态作用。
65.从湖泊裸底到森林的水生演替系列大体要经历哪些阶段?
五、论述题(5题)66.说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膜破裂和重装配的调节机制。
67.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证生态系统稳定需要的条件。
68.论述人工选择在种群进化与适应中的作用。
69.试述生态农业的特点。
70.论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途径。
六、单选题(0题)71.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是
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D.有机整体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B解析: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演替被破坏的基础上开始的,因它保留了原有群落的土壤条件等,进程是比较快的。题中所述符合次生演替的特征,故选B。
6.D
7.A
8.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9.D
10.B
11.C
12.C
13.A
14.A
15.B
16.B
17.B
18.B
19.A
20.C解析:非密度制约因子是指种群外部环境因子,故选C。
21.B
22.B
23.B
24.A
25.B
26.B
27.A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红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28.D
29.B
30.B解析:由于北方环境条件的限制,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温热多湿条件下的数目要少,故选B。
31.春化作用
32.二氧化碳
33.S型增长
34.阳性阳性
35.生物类群生物类群
36.沙沙
37.能源效率能源效率
38.中生
39.种内
40.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性植物
41.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42.热带雨林热带雨林
43.生物固氮
44.生理生理
45.生态因子生态因子
46.黏土
47.物质循环
48.流水
49.优势度优势度
50.海洋
51.N
52.Y
53.B
54.N
55.N
56.B
57.A
58.A
59.N
60.N
61.植物的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当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密度继续提高,最后产量基本是不变的。原因: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超过最适密度时,如果密度继续提高,虽然个体数量增加,但植株间的竞争加剧,个体变小,因而总的产量不会再增加。
62.地形对生物的作用因素是:①坡向。②坡度。③坡位。④海拔高度。地形对生物的作用因素是:①坡向。②坡度。③坡位。④海拔高度。
6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有限是一个动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有限,是一个动态系统。
64.(1)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和还原者,它们能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2)微生物的分泌物和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产物对岩石矿物可以直接分解。(3)微生物产生一些生长激素和维生素类物质对植物的生长有具体作用。(4)某些微生物与某些植物形成共生体。
65.(1)沉水植物阶段;(2)浮叶根生植物阶段;(3)挺水植物阶段;(4)湿生草本阶段。(1)沉水植物阶段;(2)浮叶根生植物阶段;(3)挺水植物阶段;(4)湿生草本阶段。
66.细胞分裂,子代细胞的核膜来自于旧核核膜的碎片。细胞分裂末期,到达两极的染色单体开始去浓缩,在每一个染色单体的周围,核膜开始重新组装。首先是核膜前体小泡结合到染色单体的表面,小膜泡相互融合,逐渐形成较大的双层核膜片段,然后再相互融合成完整的核膜,分别形成两个子代细胞核。在核膜形成的过程中,核孔复合体同时在核膜上组装。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一种直径200nm的单层小膜泡直接参与了核膜的形成。它们首先附着到染色体表面,在染色质表面排列并相互融合形成双层膜,同时在膜上的某些部位内、外膜相互融合并形成核孔复合体结构。从处于分裂期的HeLa细胞中分离出两种膜泡成分,一种富含LBR,一种富含gp210。这说明核被膜的去组装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区域特异性。在有丝分裂后期核被膜重新组装时,富含LBR的膜泡首先与染色质结合,而富含gp210的膜泡与染色质结合较晚。近期的研究工作发现,RanGTPase及其结合蛋白参与了核被膜的组装调控。这些蛋白不仅调控膜泡在染色质表面的募集,也参与膜泡的融合和孔复合体组装。此外,核被膜的去组装、重组装变化受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调节,这种调节作用可能通过对核纤层蛋白、核孔复合体蛋白等进行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修饰来完成。
67.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改变的环境条件或人类干扰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内部的调整而保持结构和功能的总稳定即使在上述影响改变后也会回到它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②要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功能完善、信息畅通。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表现在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水平上。③各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
68.人工选择是人为定向地使生物发生遗传变异,即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人为手段(定向培育、杂交选育、基因嫁接、克隆技术等)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或者通过改变和影响环境等环境胁迫的作用来影响生物生长和繁殖等。人工选择已经成为种群进化适应的强大动力之一,因此,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种群的进化与适应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遗传变异的结果。人工选择不可避免地会有有害类型的产生,如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导致农药越用越多,而害虫种群越来越大。
69.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其主要特点是:(1)整体性。生态农业是一种整体性农业它的结构十分复杂具有层次多、目标多、联系多的特点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它按生态规律要求进行调控把农、林、牧、副、渔、工商、运输等各业组成综合经营体系整体发展。(2)层次性。生态农业有多级亚系统各个亚系统在功能上有差别:有的从事粮食生产有的从事蔬菜、水果、林木的生产也有的亚系统是综合性的。所有这些都为人类的食物生产开辟了多条途径可通过横向联系组成一个综合经营体。(3)地域性。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环境决定和影响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其主要特点是:(1)整体性。生态农业是一种整体性农业,它的结构十分复杂,具有层次多、目标多、联系多的特点,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它按生态规律要求进行调控,把农、林、牧、副、渔、工商、运输等各业组成综合经营体系,整体发展。(2)层次性。生态农业有多级亚系统,各个亚系统在功能上有差别:有的从事粮食生产,有的从事蔬菜、水果、林木的生产,也有的亚系统是综合性的。所有这些都为人类的食物生产开辟了多条途径,可通过横向联系,组成一个综合经营体。(3)地域性。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环境决定和影响
70.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现有竞争排斥现象。(4)生态位分离。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多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不同的:每一物种的生态位都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这种现象叫做生态位分离。如在非洲草原的各种食草动物之间似乎并不发生利害冲突就是采取觅食不同种类食物或同一种类的不同部位或出现在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级会计经济法复习试题
- 中医2023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2025海南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广西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2025年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含答案
- 火灾后心理干预与援助的必要性分析
- 科技企业如何构建绿色商业模式
- 演员演戏合同范本
- 销售材料补充合同范本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培训课件
- 俄罗斯进口冻肉合同范例
- 202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建筑技术类)《建设法规》模拟练习试题库(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总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行事历)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5 幼儿的权利与保护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几种藏文输入法的键盘分布图
- 山西公务员录用审批表
-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 零部件检验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