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练习题附答案_第1页
【历史】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练习题附答案_第2页
【历史】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练习题附答案_第3页
【历史】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练习题附答案_第4页
【历史】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练习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练习题(附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政府投入之大,官员级别之高,出访时间之长,在日本乃至亚洲国家与西方世界交往的历史上,都可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明治政府的这个重要举措,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命运。——摘编自《大国崛起•百年维新》解说词(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改变了日本命运”的历史事件。(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明治维新。(2)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明治天皇于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教育,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改变了日本命运”的历史事件是明治维新。(2)依据以上材料“明治政府的这个重要举措,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命运”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提炼的观点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1853年,美国的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让日本这一个封建国家面临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为了改变困境,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天皇于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教育,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所以我的观点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史料鉴别)材料一就性质而言,史料有原始史料(当时留下的事物、文件、记录、日记、当事人的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撰述史料(根据原始史料撰写的历史著作,如《春秋》、《史记》等);依据载体的不同,史料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声像史料、数字化史料等类型。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阅读下列史料,并依据材料一,进行判断。同t罗马方呼点图2巴悦伦空中花园(里同t罗马方呼点图2巴悦伦空中花园(里飘南J囹:?Z汉漠应化选藻,后转t叁部)图6丘吉尔(第二次世抖大胆回叔录$图4《全球通史》图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照坤)⑴上述史料中,属于原始史料的是;属于撰述史料的是。(史料运用)材料二口述史料,不仅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补充,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例如,口述史提倡创立平民化的历史,让不掌握话语霸权的人们,包括社会底层的百姓、少数裔族群和妇女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能性,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并因此构成历史的一部分。此外,口述史具有特有的“个人性”,重视从个人的角度来体现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认识。但是,口述中往往会有太多或有意,或无意的记忆失误,也会有有意的、无意的谎言。因此,使用史料过程中,需要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摘编自定宜庄《口述史料的独特价值与史料的整理鉴别》⑵某校研学小组搜集了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作品《亚伯拉罕•林肯自述》,其中涉及到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内容。请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其作为研究美国内战的资料,具有哪些局限性?应该如何弥补?【答案】(1)属于原始史料的是①③⑤⑥(答对4项)属于撰述史料的是―④⑵局限性:记忆失误;主观编造;个人认识局限(答任意两点)弥补: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解析】【详解】⑴依据上述史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原始史料的是①③⑤⑥;属于撰述史料的是④。⑵依据材料二“口述中往往会有太多或有意,或无意的记忆失误,也会有有意的、无意的谎言。因此,使用史料过程中,需要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其作为研究美国内战的资料,具有的局限性是记忆失误;主观编造;个人认识局限;应该在使用史料过程中,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弥补不足。.近代日本曾经像中国一样被西方国家欺凌,但当今的日本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由被欺凌到成为强国,日本走出了一条改革自强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材料二30年前(注:1865年),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厥能免于垂危”,可是最终日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原因是清楚的。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今天大清王朝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国家才可相安,否则难免败亡!——摘编自王芸生编《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二册)(1)两则材料都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其中日本“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从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改革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明治维新,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2)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1)依据两则材料“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都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其中日本“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重大举措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2)依据以上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结合材料“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和“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51年,俄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70/0,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4.3%,其中90%是农奴。工厂规模很小,大型企业平均不过40—50个劳动力。——摘编自《俄罗斯帝国浮沉之谜》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企业数增长18.3%,工人数增长66.6010,生产总额增加100%。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材料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材料四欧洲三国人均GDP(单位:元)国家1870年1913年法国187634S5英国31914921俄国M314SB——(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材料五沙皇政府不关心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挣回的外汇,大部分用于军费、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支出,只有小部分投入农业发展。因此,俄国农业落后,农民负担沉重,购买力低下《大国崛起专题学习与研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5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的特点。(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19世纪60—9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有何新变化?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四,分析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材料五,分析俄国出现这种经济发展状况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俄国的工业化进程对你有何启示。【答案】(1)特点:工厂规模小;缺乏必要的自由劳动力。(2)变化:规模增大;劳动力增加。原因:1861年俄国废除了农奴制,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农奴所交的高额的土地赎金,为俄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3)总体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原因:政府不关心农业的发展;农业落后,农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工业的发展。(4)启示:农业的发展可以大大推动工业化进程:工业化进程中,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工农业协调发展)【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4.3%,其中90%是农奴。工厂规模很小,大型企业平均不过40—50个劳动力”,可以概括出19世纪5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是工厂规模小;缺乏必要的自由劳动力。(2)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二和材料一的对比,可知19世纪60—9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的新变化是规模增大;劳动力增加。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中的“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861年俄国废除了农奴制,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农奴所交的高额的土地赎金,为俄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3)材料四的“欧洲三国人均GDP”表明俄国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依然落后于西欧国家。材料五的“沙皇政府不关心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挣回的外汇,大部分用于军费、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支出,只有小部分投入农业发展。”表明俄国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是政府不关心农业的发展;农业落后,农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工业的发展。(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综合题干材料,俄国的工业化进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农业的发展可以大大推动工业化进程:工业化进程中,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指出:“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材料二:列宁诊断这场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两种社会制度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次战争?(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此事件的影响?【答案】(1)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2)美国南北战争。(3)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解析】【分析】【详解】(1)材料一中的两种社会制度分别指: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美国独立战争后,东北部地区的工业资本主义兴起并逐渐获得发展;南部地区是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南方的奴隶制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根据材料二中相关信息“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进行内战……〃可以判定该战争为美国南北战争。由于南方的奴隶制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南北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了内战的爆发。(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宣布“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直接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材料二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摘编自《大国崛起•日本》(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变化?(2)结合材料及所学,说说这次改革的内容里哪些体现了欧洲的“先进文明成果”?(从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三方面各举一例)(3)材料二所述《讨伐清国策案》首先转化成哪次“讨伐”行动?战争之后签订的哪一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据此谈谈该如何发展中日关系。【答案】(1)明治维新。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2)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3)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4)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日本要勇于面对和深刻反省自己的历史,吸取历史教训,纠正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错误行为,用建设性的态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宣布“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直接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这次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欧洲的“先进文明成果”的内容有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3)根据材料二“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讨伐清国策案》首先转化为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后签署了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关系应该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日本要勇于面对和深刻反省自己的历史,吸取历史教训,纠正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错误行为,用建设性的态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探究问题。材料一十九世纪中期,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叩关”,日本与其他亚洲的国家一样遭遇了生存危机。然而日本以此作为弃旧图新的历史机遇,并最终化危为机,成为东方第一个摆脱列强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并以侵略扩张建立起海外殖民地的唯一亚洲国家。——杨伯江《日本两度崛起留给世界深刻启迪》材料二明治维新期间大事年表(部分)忖加18684-加右要育或治前颈性窟义的g五黑等文上公方《敢体书》1871年及出以古大臣蚩仓具初知置的使节比出将更房,考嘉资本主义W冢制度1372华颁布激育双革法一小学制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薮盲18784-由震《美谈回父宾,三以寿安生恁使节比污工敷美的JL国材料三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J 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武士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尤其那些俸禄低微的武士,更是困苦之极。”“不少下级武士为了维持生计,开始从事商业、手工业。一些有文化和政治经验的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希望在社会改革中求得生机。他们成为倒幕运动的中坚力量。”(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十九世纪中期日本遭遇生存的危机直接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归纳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为转化“生存危机”所做的努力。(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探究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因素。【答案】(1)美国等西方列强的侵略。(2)努力:颁布《五条誓文》;派遣使节团赴欧美学习;发展义务教育;出版著作,介绍欧美见闻。(3)原因:明治政府的努力;改革措施全面;各项措施行之有效;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倒幕派力量强大,内忧外患加剧了幕府统治危机【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十九世纪中期,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叩关',日本与其他亚洲的国家一样遭遇了生存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九世纪中期日本遭遇生存的危机直接原因是美国等西方列强的侵略。(2)根据材料二表格“明治维新期间大事年表(部分)”内容可知,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为转化“生存危机”所做的努力有颁布《五条誓文》;派遣使节团赴欧美学习;发展义务教育;出版著作,介绍欧美见闻。(3)根据材料二表格内容,材料三“一些有文化和政治经验的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希望在社会改革中求得生机。他们成为倒幕运动的中坚力量”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因素有:明治政府的努力;改革措施全面;各项措施行之有效;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倒幕派力量强大,内忧外患加剧了幕府统治危机。.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的是哪方面的举措?(2)除上述内容外,这一历史事件还有哪些内容?(举一例)(3)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答案】(1)日本明治维新。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3)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等。【解析】【分析】【详解】(1)要求学生回答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以及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材料的内容“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可知,这是明治维新的政治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2)要求学生回答明治维新经济其它方面的改革内容,经济方面或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任答一个就可以。如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或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3)要求学生回答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