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酒犯罪与刑事责任研究目录TOC\o"1-3"\h\u10267引言 i引言近年来,行为人在醉酒状态下犯罪的案件屡有发生,在如何定罪以及如何量刑上争议很大。醉酒状态下的刑事责任一直与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密切相关,但是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尚存在较大的分歧。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该规定,学理上理解为:醉酒人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其犯罪应当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虽然如此,但由于醉酒犯罪行为的特殊性,产生了对醉酒犯罪人归责问题上与传统刑事责任理论的冲突,从而出现由于处罚醉酒犯罪理论依据不足而导致司法实践对同样案件判决结果却不相同的问题。因此,社会生活醉酒状态犯罪的现实性和常发性,急需我们对传统醉酒状态刑事责任认定的刑法规定及理论认识进行反思和澄清。为此,本论文拟通过对醉酒状态下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问题的研究,来为上述理论及实践中存在的分歧争议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思路和途径。一、醉酒犯罪基本涵义(一)醉酒涵义首先必须明确一点,醉酒有两种—生理醉酒和病理醉酒。对于病理醉酒,我国刑法学界一般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来对待,“病理醉酒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酒类只要有轻微的接触,便会产生,幻想,昏睡,攻击他人的倾向。”依照这种观点,病理性醉酒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可以适用我国刑法第18条关于“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当然病理醉酒的人利用自己的精神障碍蓄意进行犯罪行为的另当别论。本文今天着重讨论的是醉酒的另一大类别——生理醉酒。“普通人们在饮酒时,酒精由胃和十二指肠吸收,主要由肝脏代谢为乙醛。此时乙醛随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后,会不均匀地分布于各个器官,其中以脑组织和脊髓含量最高,在醉酒时大脑皮层会受到抑制,使饮酒者对于自身的行为能力与控制能力及分辨能力产生偏差,正是由于这种偏差使得饮酒者相对于正常状态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有所减弱,从而使醉酒者进入了一种极易诱发犯罪的高风险状态。”黄继坤博士认为,“在生理醉酒状态下,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变化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精神亢奋期,这个时期,人变得多言,有强烈的表现欲,情绪有强烈的变化,第二时期为运动障碍期,在该阶段行为人的运动神经与脑的联系发生错位,导致行为人不能自由行动,第三时期为沉睡期,行为人进睡眠状态。”本文所讨论的醉酒,单纯仅指生理性醉酒。(二)醉酒犯罪涵义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条款笼统地规定醉酒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具体是什么样醉酒的人应当负怎样的刑事责任,法条没有明确,这种不明确的情况使得在刑法理论中出现了多种学说。我国关于醉酒状态刑事责任认定的学说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三根据”说。此学说为国内的通说。该学说认为,生理醉酒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主要根据在于:(1)医学证明,生理醉酒人的辨认或控制行为能力只是有所减弱,但并未完全丧失,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2)生理醉酒人在醉酒前对自己醉酒后可能实施危害行为应当预见到,甚至己有所预见,在醉酒状态下实施危害行为时具备故意或过失的犯罪主观要件。(3)醉酒完全是人为的,是可以戒除的。因此,对生理醉酒人犯罪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是从这三方面来阐述的:“第一,这是我国刑事立法维护和强化社会主义道德的需要;第二,醉酒人实施危害行为之所以应负刑事责任,关键还在于其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第三,对醉酒人的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刑罚,也符合我国刑罚目的的要求”。同时,该学说还认为“醉酒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恶习,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理应加以制止”。第二种,“严格责任”说。该学说认为,“醉酒人犯罪时,可能有三种精神状态:其一是虽然醉酒,但尚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其二是这种辨认、控制能力由于酒精的麻醉而减弱;其三是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行为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又排除了病理性醉酒的可能性。对于前两种情况下的犯罪行为,认定其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第三种情况下,行为人在主观上并不具有罪过性,然而法律却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这就与犯罪构成理论产生了冲突。我国刑法规定对这种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实质上就是一种严格责任”。第三种,“例外”说。该学说认为,“实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这是一般原则;而以实行行为的原因自由行为作为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实行行为视为原因行为的自然延续,则是一般原则的例外。因而主张,在醉酒原因上行为人存在过错时,应当根本不顾及实施危害行为时行为人的精神状态,一律追究行为人完全的刑事责任”。二、醉酒者犯罪处刑的理论依据(一)责任原则维持说在责任原则维持理论中,其中主要分为间接正犯类似说、因果关系说和统一行为说。就目前而言,间接正犯类似说相比较其他学说而言其在责任原则维持说中是比较受到学者们的青睐的。这种学说的观点赞成,虽然行为人是真正地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人也不是在其有责任能力状况下实施的,而是在相反情况下利用了自己当时没有了刑事责任这一情况下实施的,这种状况下行为人实施的行为的就应当被认为是间接正犯。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将原因自由行为归纳入间接正犯中去。例如我国台湾学者在结合德国刑法的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时认为:“对于原因自由行为之处罚,从构成要件模式的基础延伸出参与论中间接正犯的解决方式,其论据的主要出发点,仍在于原因自由行为的结构关系的观察,其原因自由行为的结构,系构建在行为人于具有完全意识状态及支配力之时,设定一构成要件行为为目标,而以自陷行为将自己陷入无责任状态,透过该状态实现所设定的计划,跟不上即与间接正犯的形式相当,盖行为人的行为在缺陷状态产生时,并非盲目因果关系的产物,而系先行为所设定的目标,事实上,无责任能力状态下的行为人,对于事实情状的发生,依然保有行为支配。”可以看出此学说运用间接正犯的相关理论来解释原因自由行为,坚持了“实行行为与责任同在”的责任原则。但是,间接正犯类似说还是有他的不足之处,他只是解释了故意的原因自由行为,并没有解释所有的原因自由行为。这是因为,首先,行为人要想使自己成为被利用的工具,必须使自己处于完全无责任能力的状态,只有行为人在完全无责任能力状态中实施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时,也可以运用间接正犯类似说进行解释,因为依据间接正犯的相关理论,被利用的工具只能是无责任能力的人,不能是限制责任能力者;其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过失的原因自由,间接正犯类似说对于这个问题也无法解释。举个例子,如醉酒中的病理性醉酒人,因为其过失饮酒而犯罪,然后又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行为,这也属于原因自由行为的一种类型。毫无疑问,在此种情形下,行为人完全不可能将自己作为一种工具,进而利于此工具来达到犯罪目的。所以,间接正犯类似说显然是不能合理地解释原因自由行为,而只能是一种片面的说法。(二)因果关系说因果关系论在十九世纪中期很受学者欢迎,随着因果关系论的不断发展,学者们针对原因自由行为是否可以受到惩罚这一问题形成了一种观点,那就是不能将实行行为与责任分开,要保持着“实行行为与责任同在”,此后因果关系说不断得到完善。有的学说认为大部分人的行为不是意识的反应,他们所实施的行为并不是不是他们身体的反应。因果关系说坚决反对此学者的观点,其认为,“人民所实施的行为正是大脑意识的反映,如果没有意识,则认的动作将不会产生,引起人们行为动作的原因就是人们大脑中的意识,通过大脑意识的形成来促使人们身体上的变动,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整个历程就是行为。换种方式而言,人们的身体的变动不是平白无故的,而是要通过大脑意识来控制的,有了大脑意识的形成,也有了人们身体的行为。对于人们大脑的意识是怎么形成的,不是我们研究因果关系说应当去解决的。原因自由行为这一理论里,必须要包含了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在某一属于原因自由行为的实施行为中,结果行为发生前所必须实施的行为就是我们所讲的原因行为,而结果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行为)是原因行为的单纯的结果;在一系列的行为发生的全部过程中,都是因为有了意识的驱动而为之的,而这一系列的动作是否需要意识的连续不断来指引呢?答案是否定的。”因果关系说这一理论学说的主要观点认为:在原因行为的前阶段,行为人是有意识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的,假如原因行为的前阶段行为与此后所发生的结果行为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关系,这样的不可分割关系就充分地体现了自由行为中的为什么应当惩罚醉酒行为人的根据,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原因自由行为来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进行探究。(三)责任原则修正说之所以产生责任原则修正说,是因为按照传统的“实行行为与责任同在”的原则来对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无法实行合理的、全面的解释。责任原则修正说同样分为三个基本学说,他们分别为原因行为时支配说、意思决定时支配说和相当原因行为时责任说。这其意思决定时行为说在理论上是独占鳌头,其著名的主要的人物有佐伯认为,“实行行为和责任能力同时存在并不是绝对没有回旋的余地的,责任是对行为的非难可能性,而责任能力、故意、过失只不过是这个非难可能性的推定根据,它们并不是责任本身。就算原因自由行为的实行行为(结果行为)是行为人无责任能力时所实施的,也可以根据行为人在行为以前的意思态度来判断行为是否具有非难可能性。因此,对于原因自由行为还可以从保持构成要件(实行行为)客观性和明确性的角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一点上,原因自由行为和激情犯罪很相似。在激情犯罪中,行为人在段时间内或者瞬间处于一种无法正常理智思考的精神空白状态,原因自由行为也大体如此。”从其所言可以看出,他认为责任原则所要求的同时存在不少实行行为与责任能力的同时存在,而是行为与责任能力的同时存在。这个和责任能力同时存在的行为是作为刑法评价对象的行为。在原因自由行为中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的统一体就是作为刑法评价对象的行为。原因行为是行为的起始端,而结果行为则为实施行为的着手,行为人在实施原因行为时作出实行行为的最终决定意思,那么这个决定意思就贯穿行为的始终直到行为完成。因而,即使醉酒行为人在结果行为时无责任能力或者不具有完全的责任能力,从行为的统一整体来看,行为人也还是具有责任能力的。责任原则修正说的主义论点在于“实行行为与责任同在”的责任原则应该得到修正,不是“实行行为与责任同在”,而是“行为与责任同在”。在原因自由行为上,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是一个统一体,尽管结果行为才是实行行为,但是只要在原因行为时,行为人有责任能力的,处罚原因自由行为同样符合责任原则。正是基于此,可以肯定地说,责任修正说有力地解释了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这一基本问题。三、不同醉酒类型犯罪的刑事责任分析及严格鉴定程序(一)不同醉酒类型犯罪的刑事责任分析1.自愿性醉酒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问题在自愿性醉酒中,我们又可以将其分为事前有犯意的自愿醉酒和事前无犯意的自愿醉酒。(1)事前有犯意的自愿醉酒。事前有犯意的自愿醉酒是指醉酒行为人出于逃避惩罚、减轻罪责的目的或者是想借助酒精对自身神经的兴奋作用,来达到其增强犯罪的勇气而故意醉酒,使自己陷入限制责任能力的状态,从而利用此状态实施犯罪行为。事前有犯意的自愿醉酒者总是企图将自己陷入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中,再实施结果犯罪,企图利用结果犯罪时的限制责任能力,来摆脱结果犯罪前的完全责任能力,从而达到为自己在法律面前开脱的目的。这类醉酒犯罪的醉酒行为人在实施法律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其在意识上的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有所减弱,但是并没有完全丧失,因此,对行为人罪过形式的认定应当依据其实施危害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来认定,即可判定为故意犯罪。可将这种故意犯罪的行为表现方式分成两种:一是作为,二是不作为。在事前有故意的自愿醉酒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形,那就是醉酒行为人使自己陷入无刑事责任能力状态中去。(2)事前无犯意的自愿醉酒。事前无犯意的自愿醉酒可以有二种形态:一种是陷入限制责任能力形态,还有另一种是陷入无责任能力形态。陷入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为事前无犯意的自愿醉酒的常态,而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则为事前无犯意的自愿醉酒的特殊情况。陷入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主要体现在醉酒者在犯罪发生前并没有犯罪的意思,只是在饮酒致醉后,加上醉酒者大脑对意识的控制能力减弱,实施行为时没有能够经过严谨地思索,醉酒的程度越深,其对行为的控制能力就越弱。这时醉酒者常常浮想联翩,情商和智商都会大幅度降低,情绪波动较大,以至于提高了此时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的概率。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醉酒者醉酒后导致大脑对行为的控制能力减弱,此时由于自身之外的原因或者自己生理因素的促使产生强烈的犯意,以至于导致危害社会的行为发生。因为行为人事前无故意犯罪,当饮酒后产生了故意犯罪的意图,符合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故意犯罪特征,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主客观要件相统一这一理论。2.病理性醉酒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问题病理性醉酒完全不同于生理性醉酒,是一种少见的急性酒精中毒,他只会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往往是那些平时不饮酒或很少饮酒的人在饮用对一般人根本不会引起醉酒的小量酒精饮料后,立刻出现严重的醉酒状态。病理性醉酒在发病时常伴有错觉幻觉或妄想并可产生恐惧性激情发作,有较深意识障碍且常有明显运动性兴奋,因而发生盲目冲动性或攻击性暴力行为,导致侵犯他人人身或损害财产等后果。医学研究表明,病理性醉酒无复发倾向,醉酒者一般在一次醉酒后便拒绝再次饮酒,因而这种人一生中一般出现一次病理性醉酒。通说认为病理性醉酒人的危害行为不符合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但本文认为一般情况下通说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也存在例外情况。有病理性醉酒史的人,在明知病理性醉酒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情况下,基于其他犯罪目的仍决意饮酒,尽管其对危害结果的内容认识并不具体明确,但程度严重性是确知的,仍可认定为故意犯罪。至于过失饮酒,由于具有此种体质的人在第一次病理性醉酒后,应对酒类饮料负有充分的注意义务,意识到自己的饮酒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出现几乎是必然的关系。应当遇见而没有遇见该饮料是酒类而饮用,致使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可认定为过失犯罪。3.复杂性醉酒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问题复杂性醉酒是介于生理性醉酒与病理性醉酒的之间的一种复杂现象,发病多以人格障碍为基础,该类醉酒者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有所减弱又没有完全丧失。复杂醉酒作案的特点是:犯罪动机现实,动机尽管可以微不足道,而且与其所引起的严重后果极不相称,但行为能够为人理解,且不带有无区别的盲目性,也就说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着可以理解的关系,案情本身发展有着可以理解的过程。复杂醉酒是否属于精神病,精神医学界尚有争议。对于刑事责任能力认定上,我国法学界的多数学者认为其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状态,所以对复杂性醉酒人无论其出于自愿还是非自愿醉酒,其都应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其罪过形式,应根据醉酒人实施危害行为时的具体心理态度来认定,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本文认为,对于复杂性醉酒人犯罪的,初次出现复杂性醉酒时,可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承担限制刑事责任;对于再次再现的应从严评定,作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处理,承担完全刑事责任。(二)醉酒犯罪处刑严格鉴定程序醉酒犯罪并不是普通的犯罪。最近犯罪者其酗酒后心理状况不同常人,有常人没有的特征。就正对案件本身性质而言,属于暴力犯罪范畴,以性侵犯情况居多;从犯罪的年龄段上讲,往往以青少年居多,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此类犯罪人往往缺乏文化知识,而且此类犯罪往往没有预谋情形。所以,惩罚此类犯罪要对症下药。例如,被判处剥夺自由刑罚的犯罪人应在特殊的场所执行;对有饮酒习癖者要强制治疗等等,以收特殊预防之效。而且建议修改刑法时,在交通肇事最和重大事故罪中增设专款。当司乘人员或在岗人员因饮酒而造成交通事故或重大责任事故时,从重处罚。醉酒状态的确定对醉酒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认定是很重要的,区分普通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和复杂性醉酒是认定醉酒人负刑事责任的关键。并且,对醉酒的鉴定往往都是在时过境迁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鉴定方法、鉴定材料、鉴定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实中,鉴定失误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醉酒状态的确定必须经过严格的司法程序,不能凭借个人的主观意念来认定。一个醉酒行为人到底是属于普通性醉酒或者是病理性醉酒还是复杂性醉酒,以及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减弱到何种程度,都必须要经过法定程序鉴定后也能确认。鉴定时还要注意测量醉酒者体内的酒精含量,注重认定醉酒行为人醉酒时的精神状况,最终才能确定其刑事责任。由于对醉酒状态的鉴定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容易出现虚假鉴定的现象,法条中还应当明确规定对醉酒状态的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当事人不服鉴定结果的,还可以申请重新鉴定,并规定鉴定人有出庭作的义务。四、我国立法对醉酒犯罪处置存在的问题(一)总则的立法模式不利于全面保护法益现行刑法采用总则按常罪处理的立法模式,其规定极为简单,在总则中承认醉酒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按照醉酒后实施的具体危害行为所涉及的罪名作具体认定。尽管这样的设置与我国现行刑法体系较为契合,但常常出现具体罪名适用上的困境。如醉酒驾驶导致的交通肇事行为,以交通肇事罪论处无法体现醉酒行为的主观恶性,与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做相同处理不免有违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若将醉酒驾驶作为危害公共安全的方式之一,却常常没有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因此,在现有分则罪名中,醉酒犯罪的具体罪名认定常常处于不知如何适用的尴尬境地,法益保护存在空白。(二)总则立法规定过于笼统,有失严谨醉酒的人犯罪,这一表述没有表现出醉酒类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醉酒类型产生不同的责任类型,因此,“大”而“全”的概括模式反而不利于醉酒者犯罪刑事责任的分析,给责任认定造成了第一道障碍。首先,没有区分醉酒的不同类型,如前所述,醉酒分为慢性酒精中毒和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和复杂性醉酒,每一种类型的醉酒特点不同,阶段不同,应区别对待;其次,没有区分醉酒的不同原因,根据醉酒的不同的主观心理,可以分为自愿醉酒和非自愿醉酒,自愿醉酒又包含故意醉酒和过失醉酒;再次,它没有区分行为人对于结果行为的不同过错心理,行为人既可以是故意的心理态度,也可能存在过失的心理态度,还可以是既无故意也无过失;最后,它没有区分行为人在醉酒后,实施结果行为时的精神障碍程度,行为人可能陷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状态,也可能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状态。种种因素都会影响到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认定,而现有立法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些因素。这样的规定无疑过于笼统,不够科学严谨。(三)立法内容违背了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对于首次出现病理性醉酒的情况,由于行为人不能预见也无法抗拒其醉酒,并且陷入了无责任能力状态,因此行为人实际上是在病理机制的影响下无意识地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由于缺乏犯罪的主观方面,所以不构成犯罪,不应该受到刑事处罚。但现行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关于醉酒人犯罪的规定不加区别的推定被告人主观上有过错是完全责任能力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的立法内容难免有客观归罪之嫌,违背了犯罪认定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五、明确我国醉酒犯罪刑事责任的立法完善(一)在坚持总则规定模式的基础上完善分则个罪条文关于醉酒者犯罪负刑事责任的规定,总则立法模式能较好地与我国现有立法体例相契合,因此,仍应当坚持总则对醉酒者犯罪刑事责任的基础性规定,为具体分析醉酒者的构罪、对具体条文的适用奠定基础。当前,刑法越来越注重其法益的保护功能,醉酒犯罪的法益侵害也愈发突出。尤其是近年来频发的醉酒交通肇事案件以及危害公共安全案件,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议论。在我国现行分则条文中,对于醉酒驾车导致危害结果的行为似乎处于两难境地,单纯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似乎无法体现醉酒的恶性,有放纵此类行为之嫌,不利于真正打击和遏制醉酒驾驶的行为。而将醉酒驾车作为危害公共安全的方式之一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可醉酒后的驾驶行为却常常仅指向了某一个人,范围较小,远不及危害公共安全之广。为此,越来越多的刑法学者提出,将醉酒驾车、追逐竞驶、吸毒后驾驶等行为统一归类为危险驾驶行为,在刑法中设置危险驾驶罪,这一提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其中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危险驾驶罪”,这无疑是我国在醉酒犯罪负刑事责任的立法上的新突破。这一条款的设置将打破仅在总则中规定的立法模式,开始探索在总则规定的基础上完善分则的方式,既不像从前过于保守,也不过分借鉴德国的分则模式,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更好地体现了法益的保护,为今后醉酒犯罪的立法完善开辟了新的思路。(二)在醉酒者刑事责任认定上贯彻罪过责任原则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笔者认为,这样规定存在着严格责任之嫌,有悖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精神,例如:行为人对自己陷入醉酒状态既无故意,也无过失,并且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处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状态,对此种情况要醉酒人承担刑事责任,我们只能解释说这是法律的特殊规定,事实上也就是严格责任原则的体现,带有客观归罪的特征,有违主客观一致的原则。在醉酒者犯罪刑事责任的认定上,笔者认为应当在严格区分醉酒不同类型的基础上,考察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应以贯彻罪过原则为基础,将醉酒者醉酒前的犯罪意图纳入到刑事责任的认定中,而不能追究没有任何犯罪意图的醉酒犯罪,如病理性醉酒人、非自愿醉酒人的刑事责任。(三)区分醉酒的不同类型,并在刑法中得以体现细化“醉酒的人犯罪”这一大而全的概念,区分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醉酒类型,将醉酒分为慢性酒精中毒和急性酒精中毒,又可以将急性酒精中毒分为生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和复杂性醉酒,以此为基础,设置不同情形下的罪责刑。具体设置如下:对急性酒精中毒,应按照生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以及复杂性醉酒三种情况分别认定。对生理性醉酒,又可分为两种情形,在自愿的生理性醉酒与非自愿引起的生理性醉酒。对前一种情况,我们引入原因自由行为,分析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并以此要求醉酒者负完全的刑事责任。对于非自愿的生理性醉酒,由于醉酒人不知道或不应知道或不能够知道自己在精神障碍的状态下会实施某一特定的犯罪,其主观又不可能存在犯罪意图,因此,不负刑事责任。病理性醉酒由于醉酒后状态属于精神病学的范畴,在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后,依法认定行为人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适用本法中关于精神病人犯罪的规定,但这仅限于行为人初次产生病理性醉酒的情形。对于行为人在第一次病理性醉酒后了解到自己对于醉酒会产生特异质反应,仍利用这种反应故意实施犯罪的,应当根据实施的犯罪负完全的刑事责任,其主观认定可参照生理性醉酒的情形。复杂性醉酒中,醉酒人在醉酒后,应根据法定程序鉴定结论,如辨认和控制能力有所减弱,属于限制责任能力人,负减轻刑事责任;如辨认和控制能力完全丧失,属于无责任能力人,则不负刑事责任。结语醉酒状态下行为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一直是刑事司法领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