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伤仲永》教学设计_第1页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伤仲永》教学设计_第2页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伤仲永》教学设计_第3页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伤仲永》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仲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2)体会语言简洁、洗炼的特点,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3)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2、过程与方法(1)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2)反复朗读,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写作意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方仲永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更多地获取知识。【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2)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教学方法】1、朗读法。文章语言精美,含蓄蕴藉,只有在不断的朗读中,才能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以学生独立探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点拨引导,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什么是天才?怎样才能成为天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古往今来有许多激励人们成材的格言,如:天才来自勤奋,聪明来自积累等。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它从另一个角度告诫我们:人才决不是天生的。2、板书课题二、制定目标1、学生回顾第一学期学古文的方法,自定本节课学习目标。2、师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目标,出示目标。(1)了解作者,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准文言语句中的停顿。(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课文。(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3、学生按目标自学课文。三、展示自学情况1、介绍作者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2、指明朗读,师生点评、纠错。3、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朗读时的停顿。4、学生齐读课文。5、展示字词及课文理解情况。(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2)理解几个词语1、“养父母”养:赡养。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4、邑人:同县的人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9、“且为众人”且:尚且。10、“固众人”固:本来。(3)理解下列句式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四、探究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学生读文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其中的疑问。(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2)方仲永的才能有何变化?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什么?(3)课题中“伤”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为什么而“伤”?(4)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2、学生展示读文思考情况,师归纳整理。(1)课文结构层次。第一部分:第l、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的发展变化。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2)伤仲永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渴于邑人,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3)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爱怜的意思。①因仲永的悲剧而“伤”,幼时天资过人,最终却“泯然众人”;②“伤”“伤”仲永之父:为名利所困,“不使学”③“伤”邑人闻听盛名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这也正是文中感慨“授予人者不至也”的深远意味。)(4)即使天资再好,不认真学习也不能成才,说明后天学习非常重要。(或: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3、齐读(或)背诵课文。五、拓展延伸讨论: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或儿子,会怎么样做?

六、课堂小结本文采用借事说理的方法,叙写了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