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三门峡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强光照的植物属于()

A.阳性植物B.阴性植物C.中性植物D.耐阴植物

2.()气体不是温室气体。A.COB.CO2

C.CH4

D.N2O

3.我国解放后新增的荒漠面积中,有95%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A.过度放牧B.破坏森林C.过度农垦D.工矿开发

4.下面关于动物婚配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单配偶制B.群婚制C.一雌多雄制D.一雄多雌制

5.全球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景观B.生物圈C.种群D.群落

6.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的循环是()。A.地球化学循环B.生物循环C.沉积型循环D.气相型循环

7.泛群系是()群落分类的最大单位。

A.英美学派B.法瑞学派C.北欧学派D.苏联学派

8.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会超过()。A.1~2B.2~3C.3~4D.5~6

9.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

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下降型

10.最耐旱,且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的地上不郁闭的生物群落是()

A.稀树草原B.草原C.荒漠D.苔原

11.在种群指数增长模型Nt=N0·ert中,N0为()

A.种群初始数量B.环境容量C.种群增长率D.增长时间

12.下列植物属于耐阴植物的是()。

A.槐B.红豆杉C.侧柏D.松

13.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14.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A.单元顶极理论B.顶极格局假说C.多元顶极理论D.以上都是

15.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

A.蒙古标

B、长白落叶松

C、红松

D、兴安落叶松

16.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水能D.煤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是()。A.个体生态B.种群生态C.群落生态D.分子生态

18.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

19.人工栽种西瓜、果树等,常呈()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

20.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病,其主要污染物是()

A.汞B.铅C.砷D.镉

21.浮萍属于()。

A.浮水植物B.沉水植物C.挺水植物D.多浆植物

22.种群中的某些个体身体表面的颜色可以随着环境的颜色而改变,以避免被天敌发现捕杀,又不易被猎物察觉,使之获得的食物充足,这样的个体在种群中的竞争能力强,会有更高的存活率并能繁殖更多的后代。这个过程就是()。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C.种群调节D.自动调节

23.引起种群数量非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水因子B.光因子C.气候因子D.土壤因子

24.植物的自疏现象是种群的一种()。

A.行为调节B.生理调节C.遗传调节D.食物调节

25.蛇、蜥蜴进入冬眠,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D.土壤的理化特性

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一个动态系统B.食物链营养级数目无限C.能量单向流动D.具有自我调控能力

28.按环境的主体对环境分类,可分为()。

A.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

B.宇宙环境(或称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C.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D.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

29.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A.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30.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单一,在人的作用消失后会很快消失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二、填空题(20题)31.以______为研究对象是现代生态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32.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分生态学的萌芽、生态学的建立、生态学的巩固、__________四个时期。

33.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构成生物的__________。

34.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面形成降水,而在背风面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35.群落中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所以常称为________。

36.一些有毒物质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其浓度逐级升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______。

37.酸雨是指pH值低于______的降水。

38.生物生产经历了两个过程即______和动物性生产。

39.由于竞争,使森林群落随年龄的增加单位面积上林木株数不断减少,即谓森林群落的

40.土壤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______。

41.华北的农谚“枣发芽,种棉花”,“杏花开,快种麦”中的枣和杏在此被指为______生物。

42.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该群落为______。

43.水稻在开花期间在38℃的恒温条件下几乎不结实,这是由于______使受精过程受到严重伤害的结果。

44.最后产量恒值法则Y=W·d中,d的含义是______。

45.白唇鹿在低密度条件下生活时,雌鹿怀孕率为93%;在高密度条件下,雌鹿怀孕率为78%。这是生态系统中______作用的反映。

46.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之间的竞争就越。

47.大多数情况下,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大部分要进入食物链中的______链。

48.热带雨林分布区的土壤是()。

49.能量流以______作为主线,将绿色植物与消费者之间进行能量代谢的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50.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个体数量关系可用______金字塔来表示。

三、判断题(10题)51.风力、水力和生物资源等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A.正确B.错误

52.森林生态系统中如果某种鸟类减少,某些昆虫因失去其消费者而爆发性增加,树木的枝叶因昆虫吃食而受到危害,鸟类就会更加减少。()

A.正确B.错误

53.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A.否B.是

54.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随机分布。()

A.否B.是

55.初级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56.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生态入侵。()

5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循环进行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A.正确B.错误

58.仙人掌的叶片呈针刺状,这是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

59.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向微观和宏观发展。()

60.森林中鸟的数量与森林的周长成正比,是因为服从边缘效应。()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61.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有哪些?

62.简述种群水平稳态机制和反馈调节。

63.简述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

64.简述人类活动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65.根据植物开花过程对日照长度反应的不同,可以将植物分为几个类型?

五、论述题(5题)66.比较r对策和K对策的特点。

67.为什么说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68.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69.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70.论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途径。

六、单选题(0题)71.下列属于群落交错区的是()。

A.森林和草原之间的灌丛地带B.湖泊到山地的森林地带C.山地到农村的农田带D.海陆交界的潮间带

参考答案

1.B

2.A解析:温室气体首先应是温室植物释放出来的,由此排队CO,故选A。

3.A

4.B动物的婚配制度存在单配偶制、一雌多雄制、一雄多雌制。

5.B

6.B生物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循环的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的循环。

7.C

8.D

9.B

10.C

11.A

12.C

13.A种群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14.B顶级格局假说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

15.D

16.C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电(能)、风能、太阳能等。

17.D

18.B

19.B

20.A

21.A

22.A

23.C

24.A解析:自疏现象是指植物生长一般会限制在一定密度下,超过此限制就会自动死亡,这是行为调节,故选A。

25.B

26.D

27.B

28.B

29.C

30.A

31.生态系统

32.现代生态学

33.生态环境

34.焚风效应

35.建群种

36.富集(或放大、或浓缩)富集(或放大、或浓缩)

37.5.6

38.植物性生产

39.自然稀疏自然稀疏

40.土壤肥力

41.指示

42.单建种群落单建种群落

43.高温

44.密度密度

45.负反馈

46.生活型生活型

47.腐屑

48.群丛

49.食物链

50.数量数量

51.B

52.B

53.Y

54.N

55.N

56.N

57.A

58.Y

59.Y

60.A

61.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光。海洋浮游植物、根生沉水植物等的净初级生产力决定于太阳的日辐射量水中可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含量与光的强度随水深度而减弱密切相关。除光强以外水中营养物质主要是N和P有时还有Fe其多寡是限制浮游植物叶绿素和生物量多少的重要资源。淡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限制因素主要是营养物质、光的强度和草食动物的采食。营养物质中重要的是N、P。有研究数据表明世界湖泊的初生产量与P的浓度关系密切。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光。海洋浮游植物、根生沉水植物等的净初级生产力决定于太阳的日辐射量,水中可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含量与光的强度随水深度而减弱,密切相关。除光强以外,水中营养物质,主要是N和P,有时还有Fe,其多寡是限制浮游植物叶绿素和生物量多少的重要资源。淡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限制因素,主要是营养物质、光的强度和草食动物的采食。营养物质中,重要的是N、P。有研究数据表明,世界湖泊的初生产量与P的浓度关系密切。

62.(1)种群数量变动是由矛盾着的两组过程(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相互作用决定的。因此所有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的物理和生物因子都对种群的数量起着调节作用。

(2)种群调节机制系列理论,如气候学说、捕食和食物作用学说、社会性交互作用学说、病理效应学说、遗传调节学说等。

(3)种群数量的反馈调节。种群数量动态的平衡是指种群的数量常围绕某一定值作小范围内的波动,它是与种群Logistic模型联系在一起的。种群开始时增长缓慢,然后加快,但不久之后,由于环境阻力增加,速度逐渐降低,直至达到容纳量K的平衡水平并维持下去。种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往往导致增殖率和个体生长率下降,形成反馈调节。

63.(1)生物量强调的是一定时间、空间内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重量(kg·m2)。(2)生产力强调的是单位时间、单位空间生产量的多少(kg·m2·a-1)。前者表示测定时为多年积累的量,后者表示单位时间(通常一年)生产的量。(3)生物量随时间而逐渐积累,可表现为生物量的增长。而生产力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而表现为有规律的变化。生态系统发展初期可能生产力较高,而生物量不大;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时生物量可达到最大值,而生产力却极低。由此可见,生物量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生物量的大小对生产力有某种影响。当生物量很小时。如树木稀少的林地、鱼量不多的池塘,是没有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的。这时,生产力就不会高。反之,树木密、鱼太多,则限制了每个个体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生物量很大,但不意味着生产力高。

64.(1)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2)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等都可使生物群落改变面貌。(3)人还可以抚育森林、治理沙漠使生物群落向复杂化进展。(1)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2)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等,都可使生物群落改变面貌。(3)人还可以抚育森林、治理沙漠,使生物群落向复杂化进展。

65.①长日照植物。②短日照植物。③中日照植物。④日中性植物。

66.具有一对策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迁入新的生境。其出生率高个体的寿命短形体较小亲代没有对后代的照顾和保护能力防御能力较弱死亡率极高通过大量和快速的繁殖后代及不断扩散提高生存过程中的竞争力。具有r对策的种群经常受到生态因素的影响数量变动很大。但是高的r值能使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强的扩散能力可以使r对策者迅速离开恶劣的生境扩散到其他地方建立新种群。具有K对策的生物扩散能力较弱其出生率低个体的寿命长形体较大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胜。具有亲代关怀行为具有,一对策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迁入新的生境。其出生率高,个体的寿命短,形体较小,亲代没有对后代的照顾和保护能力,防御能力较弱,死亡率极高,通过大量和快速的繁殖后代及不断扩散提高生存过程中的竞争力。具有r对策的种群经常受到生态因素的影响,数量变动很大。但是高的r值能使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强的扩散能力可以使r对策者迅速离开恶劣的生境,扩散到其他地方建立新种群。具有K对策的生物扩散能力较弱,其出生率低,个体的寿命长,形体较大,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胜。具有亲代关怀行为,

67.①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因子。水是生物主要的组成部分生物体一般含60%~80%的水分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土壤中所有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出、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所有物质也都必须以溶解状态才能出入细胞。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生物器官保持正常状态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质参加生物体内很多化学反应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水解过程。更重要的是水还是生命物质——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②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原生质的生命活动。此外水有较大的比热容当环境中温度剧烈变化时它可以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以保护原生质免受伤害。①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因子。水是生物主要的组成部分,生物体一般含60%~80%的水分,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土壤中所有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出、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所有物质也都必须以溶解状态才能出入细胞。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生物器官保持正常状态,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质参加生物体内很多化学反应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水解过程。更重要的是水还是生命物质——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②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原生质的生命活动。此外,水有较大的比热容,当环境中温度剧烈变化时,它可以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以保护原生质免受伤害。

68.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由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转变为能够任意改变自然的主宰者。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危害到了人类的自身生存。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学观点指导生产,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控制人口数量,可为其他生物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并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在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的时候,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避免生态失衡带来的危害。在取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并使可再生资源能持续利用,使不可再生资源能长久利用。要彻底摒弃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点。

69.(1)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植物及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的微生物等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光合生产即初级生产,提供第一性产品。太阳能和无机营养物质只有依靠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成为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主要源头。(3)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产物为食物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消费者的功能:①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②调节物种间的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70.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现有竞争排斥现象。(4)生态位分离。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多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不同的: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