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廊坊市高职单招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逻辑斯蒂方程式中K是
A.种群数量B.环境容纳量C.内禀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
2.锥体基部比较窄,而顶部比较宽的年龄金字塔属于()。
A.增长型种群B.稳定型种群C.下降型种群D.混合型种群
3.泛群系是()群落分类的最大单位。
A.英美学派B.法瑞学派C.北欧学派D.苏联学派
4.苔原的分布区域是()
A.亚热带B.热带C.温带D.寒带
5.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关系。
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原始协作D.负相互作用
6.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
A.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
7.在人类大规模砍伐之前,世界森林面积约为()
A.40亿公顷
B.50亿公顷
C.60亿公顷
D.70亿公顷
8.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的循环是()。A.地球化学循环B.生物循环C.沉积型循环D.气相型循环
9.野生向日葵的根分泌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抑制了其他植物的生长。这种现象是由()。
A.种间竞争引起的B.种内斗争引起的C.他感作用引起的D.进化原则引起的
10.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11.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A.金字塔形B.钟形C.壶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12.下列生物属于第一营养级的是
A.兔B.藻类C.食用菌D.棉铃虫
13.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14.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A.水稻→稻飞虱→青蛙→蛇→老鹰B.田鼠→鼬→植物C.吃草籽的鸟→吃虫的鸟→猫头鹰D.兔→狐狸→鹰
15.根据单元顶极学说,在一个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只会形成一个()。A.偏途顶极B.土壤顶极C.气候顶极D.地形顶级
16.下列选项中,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作用最大的物种是()。A.伴生种B.建群种C.亚优势种D.罕见种
17.大多数情况下,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大部分要进入食物链中的()。
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18.()是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
A.休眠B.冬眠C.夏伏D.日蛰伏
19.北方森林群落乔木层一般属()
A.1个层片B.2个层片C.3个层片D.4个层片
20.鹿群繁殖季节在春季,促使雌鹿排卵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上升B.日照时间加长C.光照强度增强D.食物质量提高
21.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A.干扰竞争B.共生C.利用竞争D.竞争排除
22.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霉菌不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B.草木繁盛、动物大量繁殖C.人类将免于病患D.植物的营养来源发生困难
23.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24.在碳循环中,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相关生理作用是()。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化能合成作用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
25.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A.成群型B.均匀型C.随机型D.聚集型
26.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水稻
B、玉米
C、大豆
D、冬小麦
27.判断下面多样性指数高的群落是()
A.低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B.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C.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28.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A.蓝光B.青光C.紫光D.红光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30.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二、填空题(20题)31.高斯原理(或假说)又称为()原理,意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32.自然界种群进化的主要动力是遗传变异和______。
33.阴性湿生植物海绵组织发达,调节水分平衡的能力__________。
34.不同生活型的组合叫______,它是生态系统内植物群落的总称。
35.从沙丘开始的演替,从基质的性质可称为()。
36.在______土壤中容易引起铁、硼、铜、锰和锌的短缺。
37.两个相似的物种由于竞争的结果不能占有相同的______。
38.一般来说,物种的生态幅越宽,其分布范围越______。
39.土壤结构是()的排列组合方式。
40.热带雨林分布区的土壤是()。
41.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______。
42.东北虎比华南虎个体大,寿命长,这符合______法则。
43.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配偶或家族,常将它们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种现象叫______。
44.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流、物流和______。
45.同一品种小麦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一般比平原地区的千粒重要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46.从生态学的发展史上看,______生态学的发展比较快。
47.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和______。
48.水的主要蓄库是__________。
49.不同类型群落水平的集合体叫______。
50.按形成的主导因素,隐地带冷性土壤可分为水成土壤、盐成土壤和_______。
三、判断题(10题)51.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
52.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随机分布。()
53.小群落形成的原因是垂直因子的成层性。()
A.正确B.错误
54.决定生物的分布范围的因子是生态幅较窄的因子。()
A.正确B.错误
55.生态学在发展过程中,不需要依靠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的帮助,而且不会影响其他科学的发展。()
A.正确B.错误
56.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
57.青藏高原的小麦产量高主要是受日照长度的影响;[]
A.正确B.错误
58.通常死亡率是不会随年龄组不同而变化的,所以种群年龄结构与种群动态有很大的关系。()
A.正确B.错误
59.森林中鸟的数量与森林的周长成正比,是因为服从边缘效应。[]
A.正确B.错误
60.沿海“赤潮”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主要成因是近海海水污染和富营养化。[]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10题)61.简述群落演替的特征。
62.简述生态系统能流的途径。
63.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64.简述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65.简述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66.简述氮循环中的主要化学过程。
67.地形对生物的作用因素有哪些?
68.简述风对植物的作用。
69.水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与光、温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70.简述有毒物质的富集及其危害。
五、论述题(5题)71.论述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72.请叙述细胞内亲核蛋白的合成、加工与分拣过程。
73.试述细胞外被中糖蛋白在细胞内合成、组装和运输的全过程及其对于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74.论述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75.论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途径。
六、单选题(0题)76.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
A.寒温带B.暖温带C.亚热带D.热带
参考答案
1.B
2.C解析:锥体基部窄、顶部宽代表年龄小的数量少、年龄大的数量多,属下降型种群,故选C。
3.C
4.C
5.B
6.A
7.C
8.B生物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循环的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的循环。
9.C
10.A种群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11.A增长型种群:锥体成典型的金字塔,基部宽,顶部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12.B
13.D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逐及升高,属于有毒物质的富集。
14.A
15.C
16.B
17.B解析:生物体的大部分生产量最终以死亡残体进入腐屑链被腐蚀,这一环节的生产量最大,故选B。
18.A
19.A
20.C
21.A竞争可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相互干涉性竞争如动物之间发生格斗。
22.D
23.A
24.B
25.C只有当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随机型。
26.D
27.D
28.A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红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29.D群落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某个地区或物理空间内的许多生物种群所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以及区域内生活着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30.A
31.竞争排斥竞争排斥
32.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33.较差
34.植被植被
35.旱生演替旱生演替
36.碱性
37.生态位生态位
38.宽(或广)
39.土壤颗粒
40.群丛
41.内禀增长率
42.贝格曼贝格曼
43.领域性
44.信息流
45.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差大
46.植物植物
47.分解者分解者
48.海洋
49.景观景观
50.钙成土壤
51.N生态学研究的对象视研究目的而定。
52.N种群的内分布型分为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老虎种群属集群分布,这种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型,是动植物对生理差异产生反应的结果,同时也是受气候和环境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生殖方式和社会行为的影响而形成的。
53.B
54.A
55.B
56.Y
57.B
58.B
59.A
60.A
61.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一些物种侵入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发展的变化称为生物群落演替。基本特征如下:(1)演替是群落有顺序发展的过程群落有规律地向一定的方向发展。(2)演替是生物与物理环境反复作用的结果也是种群之间竞争和共存的结果。(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即以顶级群落所形成的系统为顶点。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一些物种侵入,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发展的变化,称为生物群落演替。基本特征如下:(1)演替是群落有顺序发展的过程,群落有规律地向一定的方向发展。(2)演替是生物与物理环境反复作用的结果,也是种群之间竞争和共存的结果。(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即以顶级群落所形成的系统为顶点。
62.(1)能量以日光能形式进入生态系统;(2)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生物化学潜能,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进入生态系统;(3)以生物化学潜能存在于系统中,或作为产品的形式输出系统之外;(4)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释放的热能从系统消失;(5)作为开放系统,某些有机物会通过动物迁移、水和风携带、人为作用等输入或输出系统。
63.(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不同物种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是简单的物种集合;
(3)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
(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7)具有边界特征。
64.(1)人口数量的急增,数量增长不平衡;(2)人口老龄化,性比不协调;(3)人口城市化;(4)人口健康状况下降。
65.(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扩散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扩散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
66.氮循环中的主要化学过程为:(1)固氮作用:固氮细菌和藻类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为氨的过程;(2)硝化作用:氨和铵氧化成硝酸根以及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状态;(3)脱氮作用:由一些细菌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氧化亚氮和分子态氮,最终使氮元素返回大气;(4)挥发作用:土壤中氮或动、植物的分解排泄物以氨的气态直接散逸到大气层中。
67.地形对生物的作用因素是:①坡向。②坡度。③坡位。④海拔高度。地形对生物的作用因素是:①坡向。②坡度。③坡位。④海拔高度。
68.(1)风具有输送作用;(2)风影响植物生理活动;(3)风影响植物形态;(4)强风对植物具有破坏作用。
69.水因子不仅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是组成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几乎都离不开水都必须以水为介质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水还能维持细胞组织的紧张度保持器官的直立状态夏天通过水分的散发还可以降低体温。更重要的是水是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而光和温度则只是为生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其本身并不能构成生物体本身。水因子不仅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是组成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几乎都离不开水,都必须以水为介质,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水还能维持细胞组织的紧张度,保持器官的直立状态,夏天通过水分的散发还可以降低体温。更重要的是水是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而光和温度则只是为生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其本身并不能构成生物体本身。
70.有毒物质是指对有机体和人本身有毒害的物质,如有机合成农药,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物质等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通过水、土、食物的聚集,对在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生物产生影响,并随食物链而富集,危害人类健康。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其浓度提高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倍,使本来不产生毒害的低浓度,变成危害严重的高浓度,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如著名的日本水俣病(汞中毒)就是这么引起的。食物链富集还可以通过生物将有毒物质扩散到很远的地区,甚至遍及全世界(如DDT),就连南极企鹅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难幸免。
71.(1)食物网实际上是复杂化的食物链它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食物网愈复杂表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愈复杂系统的稳定性越强。(3)当系统中的生物消失一种不会引发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1)食物网实际上是复杂化的食物链,它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食物网愈复杂,表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愈复杂,系统的稳定性越强。(3)当系统中的生物消失一种,不会引发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
72.亲核蛋白在细胞质内合成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需要且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大多数亲核蛋白往往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一次性地被转运到核内,并一直停留在核内行使功能,如组蛋白,核纤层蛋白等,但也有一些蛋白需要穿梭于核质之间进行功能活动,如imponin。亲核蛋白一般都含有一段段核定位信号(NLs),以保证整个蛋白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细胞核内。NLS是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亲核蛋白的入核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和蛋白质如importinα、importinβ、Ran、NTF2等的调控。
73.细胞外被糖蛋白又称糖萼,是细胞膜的正常结构组分,是胞外多糖与蛋白的共价结合物,它不仅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这类蛋白主要有胶原、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纤连蛋白、弹性蛋白等。糖蛋白首先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前体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发生糖基化修饰,最终从内质网的TGN以囊泡的形式排出并运送到细胞膜处,将糖蛋白整合入细胞膜。真核细胞中寡糖链一般结合在肽链的四种氨基酸残基上,由此可分为两大类不同的糖基化修饰,即N-连接(连接到天冬酰胺的酰胺氮原子上)和O-连接(连接到丝氨酸、苏氨酸或在胶原纤维中的羟赖氨酸或羟脯氨酸的羟基上)糖基化。N-连接与O-连接的寡糖在成分和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合成和加工的方式也完全不同。N-连接的糖基化反应起始发生在糙面内质网中,一个14个糖残基的寡糖链从供体磷酸多萜醇上转移至新生肽链的特定三肽序列的天冬酰胺残基上。因此所有的N-连接的寡糖链都有一个共同的前体,在糙面内质网内以及在通过高尔基体各间隔转移过程中寡糖链经过一系列酶的加工,切除和添加特定的单糖,最后形成成熟的糖蛋白。所有成熟的N-连接的寡糖链都含有2个N-乙酰葡糖胺和3个甘露糖残基。O-连接的糖基化是在高尔基体中进行的。随后由于不同的糖基转移酶催化,依次加上一个单糖。同复杂的N-连接的糖基化一样,最后一步是加上唾液酸残基,这一步反应发生在高尔基体反面膜囊和TGN中,至此完成全部糖基的加工和修饰。蛋白质糖基化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比如,糖蛋白是抗体识别位点,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着,糖基化增强了蛋白质的稳定性,影响蛋白质的水溶性及所带电荷的性质等等。
74.(1)改变地面及植被状况而影响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的分配如修筑水库塘堰可扩大自然蓄水量;而围湖造田又使自然蓄水容积减小尤其是大量季节性降水因保蓄能力削弱而流走造成短期洪涝灾害并同时降低了地下水库的补给也引起严重的土壤和养分流失。(2)由于过度开发局部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用于工、农业及城市发展不但使地表、地下水储量下降出现地下漏斗及地上的断流造成次生盐渍化;也使下游水源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沿海出现海水入侵加重了干旱化和盐渍化威胁。(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导致(1)改变地面及植被状况,而影响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的分配,如修筑水库,塘堰可扩大自然蓄水量;而围湖造田又使自然蓄水容积减小,尤其是大量季节性降水因保蓄能力削弱而流走,造成短期洪涝灾害,并同时降低了地下水库的补给,也引起严重的土壤和养分流失。(2)由于过度开发局部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用于工、农业及城市发展,不但使地表、地下水储量下降,出现地下漏斗及地上的断流,造成次生盐渍化;也使下游水源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沿海出现海水入侵,加重了干旱化和盐渍化威胁。(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导致
7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始于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捕获通过光合作用将日光能转化为储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 2025年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Unit 1 A New Start Understanding ideas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8 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Unit 8 Knowing the world Lesson 1 Where are you from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 常见的碱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2024-2025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黑龙江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新媒体营销完整版教学课件最全ppt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新)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口算天天练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完整版
-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教案(4篇)
- 练字常用的稿纸-红色单线稿纸-书写纸张打印即可
- 动物生物化学(全套577PPT课件)
- 个人简历求职竞聘自我介绍PPT模板课件
- Q∕GDW 11612.1-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 活性炭生产工艺流程图
- 重量分析法实验
- ASM铸造缺陷的国际分类7大类(学习版022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