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货物集中问题_第1页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货物集中问题_第2页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货物集中问题_第3页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货物集中问题_第4页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货物集中问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货物集中问题在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部分里很多考生会碰到这么一种题目:已知一些货物分别存放在几个仓库中,让我们计算将货物集中到一个仓库时的运费最少的问题,叫做货物集中问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货物集中问题,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货物集中问题

母题展示例:某个公司在甲、乙、丙三个地方各有一个仓库,三个地方在一条直线上,之间距离分别相距6km,10km,甲仓库有5吨货,乙仓库有8吨货,丙仓库有12吨货,如果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到一个仓库,每吨货物每千米运费是100元,请问把货物放在哪个仓库最省钱

解题方法支点法:确定一点,判断该点两端货物的重量,把轻的一端往重的一端移动集中,与仓库之间的距离无关。

那么支点法该怎么去操作呢以母题为例,根据我们的支点法,在甲、乙之间选一个支点,支点左侧5吨,小于支点右侧8+12=20吨,因此甲往乙运;在乙、丙之间选一个支点,支点左侧5+8=13吨,大于支点右侧12吨,因此丙往乙运。故把所有的货物放在乙仓库最省钱。

例1.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千米有一座仓库,共有5座分别为A、B、C、D、E,各仓库货物重量分别为10吨、20吨、30吨、40吨、50吨。现在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里,那么集中到哪个仓库运费最少

A.A仓B.C仓C.D仓D.E仓

【答案】C。解析:先在A、B之间选一个支点,对比这一点两端的总重量,A端共重10吨,B端共重20+30+40+50=140吨,所以B端重,应将A端货物往B端移动;接着在B、C之间选一个支点,对比B、C两端总重量,B端10+20=30吨,C端30+40+50=120吨,C端重,将B端货物往C端移动。依次类推,直到货物集中到一个仓库为止。如D、E之间选一个支点,对比D、E两端总重量,D端10+20+30+40=100吨,E端50吨,D端重于E端,所以将E往D集中。综上所述最终移到D仓库运费最省。因此选C。

例2.6个仓库A、B、C、D、E、F,相邻两个仓库之间距离均为10公里,各号仓库存货量依次分别为20、25、0、35、0、15吨。每吨货物每公里运费为2元。现计划把货物全部集中在一个仓库,则运费最少为多少元

A.2800B.2900C.3000D.3100

【答案】A。解析:先在A、B之间选择一个支点,对比这一点两端的总重量,A端共重20吨,B端共重25+0+35+0+15=75吨,所以B端重,应将A端货物往B端移动;接着在B、C之间确定一支点,对比B、C两端总重量,B端25+20=45吨,C端0+35+0+15=50吨,C端重,将B端货物往C端移动。依次类推,直到货物集中到一个仓库为止。如D、E之间确定一点,对比D、E两端总重量,D端20+25+0+35=80吨,E端0+15=15吨,D端重于E端,所以将E往D集中。综上所述最终移到D站运费最省。费用为(20×30+25×20+15×20)×2=2800元,选A。

各位同学,通过上述题目的练习,相信大家对于货物集中问题的解题方法已经比较熟悉了,大家还是要多做些题去练一练,把支点法熟练掌握,上考场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去解题。

拓展:省考行测复习哲学考点

一.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属于社会物质关系。要理解这个,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生产关系。那什么是生产关系呢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不是所有的生产关系都适应生产的发展呢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们可以把生产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部分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而经济基础就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那部分的生产关系,当然也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生产关系。由此看来,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二.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及设施。上层建筑系统可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又包括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政治部门等设施;思想上层建筑即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观点体系。简单来说,上层建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就是所以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包括物质层面和意识层面的。

三.做题技巧

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注意把题目中的话转换成哲学的理论,题目里一旦出现了对上层建筑的任何一项的改变,就要联想到改变的是上层建筑,那为什么要改变上层建筑呢——为了使之更好地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比如:简政放权的哲学依据是什么简政放权,“简”的是政治部门,也就是对政治部门的精简,所以联想到改变的是上层建筑,为的是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四.例题

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主要工作中心,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政策,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为社会,经济生活等提供了法律保障,政治逐渐民主化。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物质决定意识

D.实践决定认识

【答案】A。解析:上层建筑系统可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又包括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政治部门等设施;思想上层建筑即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观点体系。题干里的变化都是属于上层建筑的变化,表明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拓展: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

例题1.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女》。”在法国人眼里,喜欢大仲马还算有些品味,毕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法国文学是法国人的骄傲,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法国文学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着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B.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

C.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

D.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学审美观存在区别

【解析】整段话一共有六句话,有四句话都很明显的提到过《茶花女》。只有第二句和第三句话没有明确提出,但是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所写的内容也是在说《茶花女》不过是写了一个交际花,同样也是在写《茶花女》。我们会发现《茶花女》在文段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整个文段也是围绕《茶花女》展开说明的,所以选项中也应该有《茶花女》,只有A选项符合。

例题2.天下太平的时候,朝廷是要推崇文化和学术的,考量文官的标准,不但要看他的政绩,也要关注他的文化修养如何。因为按照正常的逻辑,做官要有“经略之才”,那么“知识就是力量”,文化修养就自然成了政绩的铺垫和补充,从上到下,恐怕都难以相信,一个“大老粗”会成为一个“治世能臣”。所以,在官场的圈子中,官员们的出身、门第、谈吐、书法、辞章、风度、名望、口碑等等,都是评价的标准。那么既然这样的比较成为了一种“风气”,古代官员的“读书热”也自然是水到渠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古代官员“读书热”的原因

B.古代文官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C.古代太平时期对文官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

D.古代很多官员读书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解析】整段话有四句话构成,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