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同步练习1.拉美独立运动爆发后,欧洲神圣同盟决定派兵镇压。但是,英美反对欧洲大陆国家干涉美洲事务,而英国又掌握着制海权。这A.有利于拉美独立运动 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C.造成了美国独霸美洲 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瓦解2.据表可知,拉美独立战争(

)著名领导人物地位及经历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委内瑞拉独立运动的先驱。曾亲自参加了法国大革命西蒙·玻利瓦尔“拉美解放者”。目睹了法国大革命,他于1799年和1803年两度赴欧,他深受欧洲政治生活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民主自由情绪的感染何塞·德·圣马丁拉美独立战争的领袖。常读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注意从拿破仑身上吸取教训A.受到法国大革命精神的影响 B.兼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C.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 D.以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的3.马克思说:“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他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在此强调了A.英国主观推动了亚洲的革命运动 B.亚洲社会自身不会产生革命进步C.亚洲需要英国式的革命 D.英国殖民活动的客观作用4.19世纪晚期,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是A.具有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B.无产阶级成为反帝运动的主体力量C.利用宗教号召各阶层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D.以武装斗争或武装起义为主要形式5.下表为20世纪上半期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情况。这说明拉J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国家年份事件阿根廷1919一月革命风暴巴西1924一1927普列斯特斯纵队长征尼加拉瓜1926一1933桑地诺抗美斗争古巴1933推翻马查多独裁统治墨西哥1934一1940卡德纳斯改革A.促进了拉美地区各国的发展B.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C.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D.摧毁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6.拉丁美洲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于19世纪20年代基本获得独立。但国家独立以后,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而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这反应拉丁美洲A.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旧殖民体系的未能触动C.民族国家没能实现 D.民族民主革命仍未完成7.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这被列宁称为“亚洲觉醒”。这一时期,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的决定因素是A.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 B.亚洲经济结构的变化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8.1913年10月,墨西哥革命领导者卡朗萨在一次演说中说,革命的目的“不仅是分配土地、有效选举、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人人平等,而是更伟大、更神圣的事业,这就是确立实现正义、谋求平等、消灭强权的民族意识。”这说明革命(

)A.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 B.兼具民族民主主义性质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D.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压迫9.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些事件可以用来说明(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 B.非洲国家的英勇抗争C.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 D.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10.20世纪初,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亚洲。列宁于1913年5月7日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对这场新的革命风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称之为“亚洲的觉醒”,他认为是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这一觉醒的根本前提是:A.封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B.封建王公势力得到一定发展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D.欧洲探险者进一步深入亚洲腹地探险11.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的政治文化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生白人成为海地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者B.一定程度上学习西方法制原则,颁布宪法C.试图消除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D.民主政治发展不完善,依然存在独裁专制12.1907年,英俄两国缔结的协约强行将伊朗瓜分成三部分,从而引发伊朗广大人民举行游行示威等抗议活动,议会也随即通过《基本法补充条款》等限制王权的文件。可见,伊朗立宪革命A.具有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B.践行资产阶级的共和要求C.与资产阶级改良方式相同 D.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13.1804年海地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统治获得独立,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拉丁美洲(

)A.殖民体系已经被摧毁 B.成为多极化格局中重要一极C.兴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D.实现了经济政治独立14.1881年,苏丹人民反英起义领导人在发动群众时,把自己说成是“上帝定的神圣的领袖、众所期待的马赫迪”他谴责富人、官吏和外国统治者的贪婪和残暴,宣布要在世上重建真正的宗教和正义,号召人民进行摆脱外国奴役的圣战。这反映出马赫迪反英起义(

)A.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B.促进了苏丹民族意识的觉醒C.旨在摆脱天主教束缚 D.领导人物的思想具有先进性15.《共产党宣言》指出:“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材料旨在强调A.殖民地人民反侵略革命兴起 B.社会主义运动高涨C.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势在必行 D.东西方矛盾日益突出16.如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地区发生的部分革命斗争简表。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时间发生国家/地区革命斗争名称1881一1882年埃及阿拉比领导的反英起义1881一1898年苏丹马赫迪领导的反抗英埃统治的斗争1898—1902年菲律宾摩洛反美起义1899—1900年中国义和团运动A.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阶段 B.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亚非地区侵略C.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高涨 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欧美国家矛盾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06年8月,一位英国人在信中写道:“我认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较好的政体。看来东方正从睡梦中觉醒。……在埃及和北非,觉醒突出地表现为狂热行为的明显增加……或许东方确实正从其长久的睡眠中觉醒……”材料二

列宁高度评价了亚洲被压迫民族革命斗争的意义,他认为亚洲的觉醒是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泉。“当机会主义者还在拼命赞美‘社会和平’,拼命鼓吹在‘民主制度’下可以避免风暴的时候,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源泉已经在亚洲涌现出来了。继俄国革命之后,发生了土耳其、波斯和中国的革命。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盛行及其‘反转来’影响欧洲的时代”。材料三

亚洲觉醒是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是世界意识的形成。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发展顶点,它同整个亚洲革命运动有密切联系。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表过伊朗、土耳其革命的评论文章,从中吸取经验。《民报》还大量转载印度自主自产运动中的许多报刊的文章,它的主编章太炎还同印度革命者钵逻罕和保什有交往,该报还提出了“亚洲和亲”的联合命题。辛亥革命直接影响到1912年越南独立党的成立和印度尼西亚民主运动的发展。亚洲觉醒标志着亚洲国家向现代化迈出了第一步,标志着20世纪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请回答:(1)材料一对东方的预见是否正确?对“东方觉醒”的原因分析是否全面?为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所说的“极大的世界风暴”“反转来”对欧洲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为什么是“亚洲觉醒的发展顶点”。(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亚洲觉醒的本质特征。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今天的世界史与以往的传统是有明显区别的,它十分强调要避免以“欧洲中心主义”作为观察视角。如何从若干其他观点中抽离,仅从世界史的观点来刻画这样一个漫长且无头无尾的19世纪的特征呢?在此谨慎地提出两个角度供参考。角度一:19世纪是一个流动性增大的时代。角度二:19世纪是一个解放的世纪。——摘编自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1)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明确列出所选角度,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考量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A2.A3.D4.D5.C6.D7.B8.B9.D10.C11.A12.A13.C14.A15.C16.B17.(1)预见:正确。认识:这种说法不全面。理由:东方觉醒最主要的原因并非日本和俄国革命的影响,而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东方各国的民族危机,东方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民主意识增强。(2)影响:沉重打击了欧洲殖民主义;配合和支援了欧洲无产阶级革命;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3)原因: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成果最大的一场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同整个亚洲革命运动有密切联系;辛亥革命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4)本质特征: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18.(1)19世纪是个流动性增大的时代:19世纪以来,两次工业革命极大提升了生产力,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加剧,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区间人口迁移规模增大,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扩大,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控制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命脉,世界各地区间的信息传递加快,思想文化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