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生 物 限 度 检 查 法课件_第1页
微 生 物 限 度 检 查 法课件_第2页
微 生 物 限 度 检 查 法课件_第3页
微 生 物 限 度 检 查 法课件_第4页
微 生 物 限 度 检 查 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1.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概述2.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的发展情况3.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发展情况4.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所需的材料5.微生物限度检查试验用物品的准备6.无菌室技术要求7.细菌、霉菌与酵母菌的检查方法供试品的抽样、保存及检验量试验操作前的准备供试液的制备对照用菌液的制备菌数测定阴性对照试验细菌、霉菌(酵母菌)检验程序供试液的稀释(10倍递增稀释法)注平皿倾注培养基培养菌落计数菌数报告规则注意事项8.细菌、霉菌(酵母菌)的其他检查方法①管稀释法(试管法、MPN法)②滤膜法③计数板法④仪器法⑤平板涂布法1.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意义药品是防病治病、关系用药者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必须保证其质量,用药的安全与有效。微生物污染药品引起的药源性疾病屡见不鲜,在国内外均有报道。为保证药品质量,必须对微生物污染进行必要的控制和检验。其意义在于:已有许多实例表明,药品污染微生物不仅危及病人用药安全,而且也直接影响药品的有效性,所以药品卫生质量是药品质量不可分割的部分。反映药品生产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检验,凡工艺条件、生产管理水平、生产人员的素质差,不注意文明生产的单位和企业,其生产的药品,染菌必然严重,不合格率无疑就高。微生物限度的检验是提供药品卫生质量状况的重要依据,因而保证销售与使用过程中药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是促进与提高生产单位全面质量管理水平与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概述2.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范围根据药品使用的要求,可划分为两大类:规定灭菌的药品:包括注射剂和输液剂,及用于体腔、严重烧伤、溃疡、出血及眼科用药等制剂。非规定灭菌药品:包括常用的口服制剂与一般外用制剂。对这一部分制剂一般不要求绝对无菌,允许一定限量的微生物存在,但同时规定不得有可疑致病的细菌存在。由于致病菌的范围很广,各国药典都规定了几个常见的致病菌或指标菌作为控制菌。在非规定灭菌的制剂中,对每克或每毫升的药品按剂型或品种不同规定:染菌量检查:包括细菌数、霉菌数及酵母菌数测定,以检查这几类微生物对药品的污染程度。控制菌检查:包括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查等。3.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抽样量与检验量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中的困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检验对象本身的特殊性。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对象的特性:不确定性:药品受外来微生物的污染,这种污染是可无可有;在有中又可多可少;其种类可以多样。污染的情况可依生产、设备、原材料、管理、剂型等条件而定,非药品本身所固有。所以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对象是不确定的。药品所规定的检查项目,除无菌检查、热原检查具有上述性质,其他项均无此特征。这一点往往被忽视。污染对药品而言是一个意外事件。污染批号中的不合格品是一个随机变量。分布的不均匀性:不均匀性是不确定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一个批号内产品有的被污染,有的不被污染,分布不匀;在被污染的部分中有的数量极多,有的较少,种类上可以复杂或较单一。这种不均匀性源于污染源的复杂性;原辅料污染、工艺污染、空间污染以上表明抽样方法、抽样数量、抽样次数均影响测定结果。以控制菌检验为例,决定染菌检出与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样品是否是含染菌的样品;(B)检验操作正确无误,其中(A)是前提条件。中国药典2000年版关于抽验方法与抽样数量规定:供试品为随机抽样,一般抽样量为检验用量(两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量。对异常的供试品应针对性的抽样,对外观可疑污染或对有争议复验的样品应抽取可以污染和有争议复验的原样品。对异常的供试品应针对性的抽样,对外观可疑污染或对有争议复验的样品应抽取可以污染和有争议复验的原样品。凡能从药品、瓶(外盖内侧及瓶口周围)外观看出发霉、生虫以及变质的药品不必再继续检验,应直接判为不合格。不能以有时外观有上述情况而检验内容为合格,来判定该药品合格,因为瓶口染菌,对服用者是不安全的,如自瓶口直接服药时,所染菌随之进入人体,同时发现瓶口一旦染菌,瓶内药液最终要受到污染。检验量与抽样量是两种不同范畴的量,后者指从全批产品(或抽样全过程)抽取的单位包装,前者是指检验用量,一般抽样量大于检验量。检验量只是抽样量各包装的混合样品的一部分。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检验量为每次最少应分取两瓶(盒)以上的样品共10克或10毫升,中药蜜丸至少应分取4丸以上共10克。目前我国以1克或1毫升、膜剂以10cm2作为报告单位;英美药典及欧洲药典也是以1克或1毫升作为限量,但控制菌有的是以10克或10毫升作为限量,比我国的限量规定严格。总之,抽样量和检验量大小对检验结果影响较大(尽管目前抽样方案还存在不科学,漏检率高)。由于药品微生物检验是破坏性检验,检验1瓶(盒)会破坏1瓶(盒),检验量愈大,则破坏性愈大,尤其对贵重药品,生产单位、经营单位损失也就越大。因此,如何确定适宜的既能满足抽样检验基本要求,又能使生产、经营者可接受的抽样方案,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目前的规定必须遵循,不能随意变动,尤其不能减少(除对贵重、微量包装的药品可酌情减少检验量除外)。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发展情况

1.1980年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工作正式发行《药品卫生检验方法》。2.1984年出版第二版《药品卫生检验方法》。3.1990.12年中检所出版第三版,主要对原《方法》中各地反映意见较多的问题进行了改写;增加了部分检验方法和供试液的制备方法;为了同国内外检验方法相协调,对某些内容作了相应的更改,此外,还参照国家标准的编写格式作了编排。4.1990年版药典第二增补本收载了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这也是我国首次在药典上收载此方法。5.1995年版药典也收载了此检查法,少数剂型收载了限度规定。(20个化学药品规定限度)。微生物限度标准发展情况

1.1972年开展此项工作2.1978年颁布我国第一个“药品卫生标准”3.1986年颁布修改后的“药品卫生标准”,1987年12月1日起供内部执行4.1989年下达“药品卫生标准补充规定和说明”5.1990年版药典第二增补本收载了20个化学药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规定,与国际惯例一致6.1995年版药典少数几个剂型(滴眼剂等)收载了微生物限度。规定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不得有菌生长7.2000年版药典按剂型、中西药分类规定微生物限度,还对几个生化药品在各论中项下作了具体规定实

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YPD)胆盐乳糖培养基(BL)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蛋白胨培养基(MUG)乳糖培养基5%乳糖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枸橼酸盐培养基曙红亚甲蓝琼脂(EMB)麦康凯琼脂(MacC)营养肉汤微生物限度检查常用检验设备及器材

恒温培养箱30~35℃36±1℃霉菌培养箱25~28℃恒温水浴箱45±1℃净化工作台生物显微镜1500X体视显微镜或放大镜电冰箱电热干燥箱250~300℃高压蒸汽消毒器电子天平或药物天平感量0.1g匀浆仪或研钵锥形瓶100ml,250ml,500ml,1000ml乙醇灯康氏振荡器离心机500~4000/min紫外灯365nm玻璃或搪瓷消毒缸(带盖)大、小橡皮乳头乙醇棉球或碘伏棉球灭菌剪刀、镊子、钢锥灭菌称样纸灭菌不锈钢药匙火柴、记号笔(玻璃铅笔)白瓷盘、洗手盆实验记录纸细菌、霉菌与酵母菌的检查方法

(平皿菌落计数法)

(一)供试品的抽样、保存及检验量1.

供试品应随机抽样。一般抽样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为检验量的3倍量。2.对异常的供试品应针对性的抽样。抽样时,凡发现有异常或可疑的样品,应选取有疑问的样品,但机械损伤、明显破裂的包装不得作为样品。凡能从药品、瓶口(外盖内侧及瓶口周围)、外观看出长螨、发霉、虫蛀及变质的药品,可直接判为不合格,无需在抽样检验。不能以外观有上述情况而检查内容物合格,来判断该药品合格。3.供试品收检后应及时检验,若有困难,应存放在该品种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一般为阴凉干燥处),勿冷藏或冷冻,以防供试品内污染菌因保存条件不妥引起致死、损伤或繁殖。4.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保持原包装状态,严禁开启,包装已开启的样品不得作为供试品。5.供试品的取样必须在净化条件下无菌操作,严防再污染。(原料药、装量大的药)6.有剂型检验量均需取自2个以上包装单位(中药蜜丸、膜剂,除需取自2个以上包装外,还应取4丸、片以上样品)。7.固体及半固体(粘稠性供试品)制剂检验量为10克。8.液体制剂检验量为10毫升。9.膜剂除另有规定外,中药膜剂检验量为30~50cm2,化学膜剂及生化药膜剂检验量为100cm2。10.贵重的或微量包装的供试品检验量可以酌减,除另有规定外,口服固体制剂不低于3克,液体制剂采用原液者不得少于6毫升,采用供试液者不得少于3毫升,外用药品不得少于5克64.操作前先用乙醇棉球擦手,再用碘伏棉球(也可用乙醇棉球)擦拭供试品瓶、盒、袋等的开口处周围,待干后用灭菌的手术镊或剪将供试品启封。(三)供试液的制备(1:10供试液)按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制备供试液。不得改变污染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1.液体供试品取供试品10ml,加入到稀释剂90ml中,混匀,作为供试液。(有的书上讲取10ml,置灭菌锥形瓶中,加入90ml稀释剂,摇匀)。①

油剂可加适量聚山梨酯-80;

②气雾剂、喷雾剂供试品将供试品置冰室内2hr后,取出,用灭菌钢锥小心钻孔,使抛射剂缓慢释放,然后用灭菌注射器加入稀释剂,混匀后吸取相当于10g或10ml供试品,再稀释成1:10供试液。USPXXIV规定是抛射剂导出后,吸取10ml或取10g供试品,加稀释液使成100ml。③合剂(系指含蜂蜜或王浆者)与滴眼剂可用供试品作为供试液。(滴眼剂不得检出霉菌和酵母菌)。含蜂蜜、王浆的制剂2.固体、半固体或粘稠供试品称取供试品10g,置装有0.9%无菌氯化钠100ml的匀浆杯中,用匀浆仪(3000~5000r/2-4min),或其他适宜方法(振荡器或研钵研磨等方法分散混匀,作为供试液。在制备过程中,必要时可加适量聚山梨酯-80,并适当加温,但不应超过45℃。3.非水溶性供试品①软膏剂、乳化剂称取供试品5g(5ml),加入含已灭菌熔化并保温45℃左右的司盘-8050g、单硬脂酸甘油酯3g、聚山梨酯-8010g混合物的烧杯中,用无菌玻棒搅拌成团后,慢慢加入45℃左右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约80ml,(实际测可能是85ml),边加边搅拌,使供试品充分乳化,作为供试液(1:20)。②油剂取供试品10ml,加入无菌聚山梨酯-805~8ml,摇匀,再加入稀释剂至100ml。③栓剂称取供试品10g,置灭菌锥形瓶中,加适量稀释剂,置45℃左右水浴保温10min,使溶,加入无菌聚山梨酯-805~8ml,振摇使之乳化,再加稀释剂(稀释剂和聚山梨酯-80总量为100ml),摇匀4.含抑菌成分供试品(仅限检查控制菌时用)凡含防腐剂或抑菌成分且影响检验(供试品按常规检查法,加入规定量的对照菌,不能检出时)的供试品,可根据供试品的性质,控制菌的特性及检验条件等按以下方法之一或两种以上方法联合应用处理后,依法检查。同时做阳性和阴性对照。药典规定:供试品如干扰控制菌检验,按以下方法处理后,依法检查。实际操作中:先把供试液离心(500r/min5min)这样菌体在上层,吸取上清液过滤,把滤膜直接贴在培养基上培养即可,具体吸取上清液10ml还是100ml按品种要求自己定。取10ml过滤测出来的是个/克,取100ml过滤测出来的是个/10克。(限度检查)①稀释法:将供试品种入较大量的培养基中,使该供试液稀释至不具抑菌作用的浓度(使该供试液稀释至阳性对照菌能生长的浓度)。此法用作控制菌检查和限度检查。本法适用于抑菌作用不强的中药、化学药品的检验。②离心沉淀集菌法:取规定量的供试液于无菌刻度离心管中,离心(每分钟3000转)30分钟,弃去上清液,留底部集菌液约2ml,再稀释成原规定的供试液。如有不溶性药渣,可先离心(每分钟500转)5分钟,取全部上层液,再行集菌处理。本法适用于一些抑菌作用不强的中、西药品,如蜜丸、水丸、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及液体制剂。应用本法需严防操作污染,并注意上层液或上清液和底部残渣的分离,避免沉渣混入其中。③薄膜过滤法:取规定量的供试液,置稀释剂100ml中,摇匀,以无菌操作加入装有直径约50mm、孔径不大于0.45um±0.02um的微孔滤膜过滤器中,减压抽干后,用稀释剂冲洗滤膜3次,每次50~100ml,取出滤膜备检。冲洗时每次最好不少于100ml,可以将培养基加入滤器或取出滤膜,加入增菌培养基中,可以用加入滤器中供试品的量来控制检验量,也可以把滤膜取出来剪成2~4片,使每片相当于供试品1g或1ml,放入增菌培养基中,作控制菌检验。以上两法适用于难溶于水的抗菌制剂。如磺胺类药应用沉降法时,供试品应充分研细,并与稀释剂充分摇匀,使污染菌分散于液相中;沉降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以防菌细胞下沉;取上清液时,避免吸入药渣。(四)对照用阳性菌液控制菌检查均应作相应已知菌的阳性对照试验。对照菌株为大肠杆菌[CMCC(B)44102]、沙门菌CMCC(B)50094]、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及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制备:取相应菌株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内,培养18~20小时后,稀释至1:106。对照菌的加入量为50~100个。CMCC――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国内药品微生物检验所用的菌种主要是CMCC(B)、CMCC(F)菌号,B(bacteria)代表细菌,F(fungi)代表真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这些干燥菌种。(五)平皿菌落计数法取均匀供试液,进一步稀释成1:1021:103等适宜的稀释级。分别取连续三级10倍稀释的供试品液各1ml,置直径约9mm的平皿中,再注入约45℃的培养基约15ml,混匀,待凝固后,倒置培养,每稀释级应作2~3个平皿。营养琼脂培养基用于细菌计数,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用于霉菌计数。在特殊情况下,前者同时点记霉菌、酵母菌菌落数,后者同时点记细菌菌落数。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酵母菌计数。含蜂蜜、王浆的制剂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与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分别测定霉菌、酵母菌菌落数,合并计数。含糖的液体及半固体制剂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同时点计霉菌菌落数及酵母菌菌落数。(六)菌数测定阴性对照试验取供试验用的稀释剂各1ml,置4个无菌平皿中,分别按细菌、霉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制备平板,培养,检查,不得长菌。(七)检验程序细菌、霉菌(酵母菌)检验程序

(八)供试液的稀释(10倍递增稀释法)

取2~3支灭菌试管,分别加入9ml灭菌稀释剂。另取1支1ml灭菌吸管吸取1:10均匀供试液1ml,加入装有9ml灭菌稀释剂的试管中混匀,即得1:100供试液。依此类推,根据供试品的污染程度,可稀释至1:103、1:104等适宜稀释级(至少共三级)。一般取1:101:1021:103三级稀释液检验。每递增一个稀释级,必须另换一支吸管。在作10倍递增稀释时,吸管插入第1级稀释液内不低于液面2.5cm,反复吸吹约10次。吸液时,应先吸至高于吸管上部刻度少许,然后提起吸管,贴于试管内壁调整液量至刻度,再沿第2支稀释管的内壁靠近液面(勿接触液面)缓慢地吹出全部供试液(吸管内应无粘附或残留液体),然后将吸管放入消毒液缸内。(九)注平皿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该稀释级吸管,吸取各级稀释液各1ml至每个平皿中,每一稀释剂注2~3个平皿。(此时,一般为左手执平皿,将盖半开,右手执吸管),注平皿时,将1ml供试液慢慢全部注入平皿中,管内无残留液体,防止反流到吸管尖端部。同时做阴性对照(待各级稀释液注皿完成后,用一支1ml吸管吸取稀释剂各1ml,分别注入4个平皿中。其中两个作细菌阴性对照;另2个作霉菌、酵母菌阴性对照,如另用YPD琼脂测定酵母菌数时,再增加2个平皿作酵母菌数阴性对照)。(十)倾注培养基将预先配制好的培养基(细菌计数用营养琼脂,霉菌、酵母菌计数一般用玫瑰红钠琼脂,含蜂蜜、王浆液体制剂另加用YPD琼脂)溶化,冷至约45℃时,倾注上述各个平皿约15ml,以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快速旋转平皿,使试液与培养基混匀,(注意,混匀时切勿将培养基溅到平皿边及皿盖上),置操作台上待凝。(十一)培养细菌计数平板倒置于30~35℃培养箱中培养48h,霉菌、酵母菌计数平板于25~28℃培养箱中培养72h。(十二)菌落计数1.细菌培养时间为48小时,分别在24小时及48小时点记菌落数,一般以48小时菌落数为准,霉菌、酵母菌培养时间为72小时,分别在48小时及72小时点记菌落数,一般以72小时菌落数为准。菌落如蔓延生长成片,此平板不宜计数。点计后,计算各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2.一般将平皿置菌落计数器或从平皿的背面直接以肉眼点计,以透射光衬以暗色背景,仔细观察。勿漏计细小的琼脂层内和平皿边缘生长的菌落。注意细菌菌落与霉菌菌落和酵母菌菌落以及它们与供试品颗粒、培养基沉淀物、气泡等的区别。必要时用放大镜或用低倍显微镜直接观察或挑取可疑物涂片镜检。如仍难区别,可延长培养时间4~7天,细菌菌落常会生长增大而加以区别。3.供试品如为微生物制剂,应将有效微生物菌落排除,不可点记在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数内。排除的方法须按该制剂微生物品种而定,并须观察菌落特征及染色形态。4.供试品稀释液常含有不溶性原料、辅料,(特别是1:10级别)培养基注皿后亦可能产生沉淀物,经过培养后有时形成数量很多且难与菌落用肉眼相区别的有形物。为了有利于菌落计数,可在操作时将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多增加注皿(1~2个平皿),注皿后不经培养而放置于冰箱(勿结冻)中,在计数菌落时作为对照。或用0.001%TTC营养琼脂注皿,经培养后可将细菌菌落与其他有形物区别开来。[0.001%TTC肉汤琼脂培养基(0.001%2、3、5氯化三苯四氮唑琼脂),在每1000ml营养琼脂内加入灭菌的1%TTC溶液1ml混匀后倾注平皿,防止菌落蔓延]。有些软膏等非水溶性供试品,经营养琼脂注皿后呈乳白色,培养后生长的菌落不易辨认和点计,为防止这种情况,也可用0.001%TTC营养琼脂注皿,经培养后生长的菌落为红色,衬以白色背景上易于点计。5.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菌落重叠,肉眼可辨别时仍以2个菌落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若平板生长有链状菌落,菌落间无明显界限,一条链作为一个菌落计,但若链上出现性状与链状菌落不同的可辨菌落时,仍应分别计数,若生长蔓延较大的片状菌落或花斑样菌落,一般不宜作为计数用。附表:细菌、霉菌、酵母菌形态特征比较(营养琼脂及玫瑰红钠琼脂平板)

6.如同一稀释级2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倍以上,不应计数,菌落蔓延成片不应计数。7.当2个平板菌落数均在15(含15)以下时,按菌落计数的Poisson分布菌数的95%可信限计。二个平板最大差值分别在0~4,1~7,2~9,3~10,4~12,5~14,6~15,以上各数分别为菌落平均值1、2、3、4、5、6、7的上限及下限,超出以上限度,视为操作误差,不得作为计数依据。每个稀释级使用3个平板时,平板菌落数均在10个以下的情况。0~3,1~5,2~7,3~9,4~10,5~12,6~13,7~14。8.对有疑议的供试品以YPD培养基作酵母菌计数时,可培养至1周再点计菌落数。(十三)菌数报告规则1.细菌数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国外近年有选取25~250的趋向)之间的稀释级,霉菌、酵母菌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100之间的稀释级作为报告菌数计算的依据。如只有1个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在30~300(30~100)之间,则将该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2.如有2个相邻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在30~300(30~100)之间时,则按比值计算。当比值≤2时,则以2个稀释级的均值报告。当比值>2时,则以低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比值=(高稀释级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低稀释级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3.如有3个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30~100)之间时,则以后2个稀释级计算级间比值报告。4.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在300(100)以上,则按最高稀释级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在30以下,一般则按最低稀释级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5.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30~100)之间,则以最接近30或300(100)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6.如各稀释剂的平板均无菌落生长或仅最低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小于1时,则报告菌数为小于10个/g或ml。如供试品原液平板均未生长霉菌及酵母菌,则报告未检出霉菌及酵母菌/ml。7.当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时,如高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大于或等于低稀释级平均菌落数时,应以培养基稀释法重新测定,按测定结果报告菌数。

培养基稀释法:取低稀释级供试液(原液或1:10供试液)3份,每份各1ml,分别注入5个或5个以上平皿中(每皿0.2ml或<0.2ml),每1个平皿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混匀,凝固后,倒置培养,计数。5个或5个以上平板点计的菌落数之和,即为每1ml菌落数,共得3组数据。以3份低稀释级供试液菌落数的平均值乘以稀释倍数报告。8.结果报告①

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②

菌落数大于100时,取两位有效数字报告,第三位按数值修约规则处理。③

复试供试品细菌数、霉菌数及酵母菌数其中任一项一次检验不合格,应重新取2倍包装量供试品,依法作单项复试两份,以三次检验结果的平均值报告。(十四)注意事项1.供试品检验全过程必须符合无菌技术要求。使用灭菌用具时,不能接触可能污染的任何器物,灭菌吸管不得用口吹吸。2.从供试品稀释至倾注琼脂培养基操作应在1小时内完成,避免由于时间过长导致菌细胞繁殖或死亡。3.供试液稀释及注皿应取均匀的供试液,以免造成实验误差。4.为避免细菌菌落蔓延生长,宜采取下列方法处理:开盖干燥换陶瓦盖加TTC(0.001%)5.在净化工作台上操作时,应避免双手来回出入工作台;在无菌室操作时,应避免操作者来回出入无菌室。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其他检验方法

(一)

细菌计数其他测定方法细菌计数除平板菌落计数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大体上可分两大类:1.活菌计数包括试管稀释法、滤膜法、毛细血管法等前者是液体培养法,后两者是固体培养法。其特点都是检测具有繁殖能力的细菌数。2.总菌数计数法是以细菌(或其它菌类)的形态特征检测细菌总数,包括无生殖能力的菌细胞在内。试管稀释法(试管法、MPN法)滤膜法(BP、JP已收载此法)计数板法(采用血球计数板或其它计数板进行细菌计数)仪器法(应用仪器测定菌数是现代菌数检测技术的一种发展动向。细菌细胞则属不导电的粒子,可被计数)平板涂布法(二)

霉菌、酵母菌数测定的其他方法1.表面涂抹平板法本法适用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供试品2.滤膜培养法3.酵母菌镜检计数法血球计数板或其它的计数板进行酵母菌计数

大肠杆菌即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为肠杆菌科埃希菌属的模式种。埃希菌属除大肠埃希菌外,新近发现有非脱羧埃希菌等四个种(有的资料说五种)。大肠埃希菌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的栖居菌,随粪便排出体外。在药品中检出大肠杆菌,表明该样品受到了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污染,即可能污染肠道病原体。大肠埃希菌除普通大肠杆菌外尚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婴幼儿、成人爆发性腹泻。为保证人体健康,口服药品必须检查大肠杆菌。用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4-Methylumbelliferyl-β-D-glucuronide,即MUG)和靛基质(Indole)试验检验大肠杆菌是一项新技术,专一性强,试验证明94%大肠埃希菌MUG阳性,且在大肠埃希菌属中,除E.coli以外,其他5种大肠埃希杆菌MUG皆为阴性。其检验步骤为:增菌培养后,转种MUG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从混合菌种分离单个菌,如MUG、Indole试验为阳性或阴性即可报告结果,如MUG、Indole试验不一致时,则需分离培养、革兰染色、镜检及生化试验鉴别。原理:利用目标菌限定酶作用的低物的水解产物,产生颜色或荧光反应作为指标系统来鉴定目标菌。试验证明96%的大肠杆菌含β-葡糖苷酸酶(β-glucuronidase,GUD),约10%的沙门菌属一些菌种也含有此酶。MUG被GUD水解,产生荧光,由于荧光反应的敏感度较颜色反应强千万倍,易于观察,没有主观性,因而用MUG鉴定大肠杆菌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食品、饮水、污水等的检测。单一的MUG鉴别大肠杆菌其漏检率达6%,这不符合药典检查方法的准确度要求,鉴于98%的大肠杆菌靛基质试验为阳性,故将MUG-靛基质试验结合,用EMB琼脂平板分离,辅以IMViC试验,在理论上可使大肠杆菌的检出率达99%。(一)大肠杆菌检验程序(见下页图表)供试液的制备方法:1.液体供试品2.固体、半固体或粘稠液体供试品3.非水溶性供试品4.含抑菌成分的供试品(稀释法、离心沉淀集菌法、薄膜过滤法、中和法、沉降法)(二)增菌培养取胆盐乳糖(BL)培养基3份,每份各100ml,2份分别加入规定量的供试液,其中1份加入对照菌50~100个作阳性对照,第3份加入与供试液等量的稀释剂作阴性对照。37℃培养18~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摇匀上述胆盐乳糖增菌液,以灭菌吸管吸取供试品胆盐乳糖增菌液、供试品阳性对照增菌液、阴性对照培养液各0.2ml,分别加入5mlMUG-蛋白胨培养基管,37℃培养,分别于5小时、24小时,取未接种的MUG培养基管作本底对照,将各管置365nm紫外灯下观察。阳性对照管呈现荧光,MUG阳性,供试液的MUG管呈现荧光,MUG阳性;无荧光,MUG阴性。然后加数滴靛基质试液于MUG管内,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阳性,呈试剂本色为阴性。(三)分离培养如MUG阳性、靛基质阴性或MUG阴性、靛基质阳性时,将上述供试品BL大

增菌液轻轻摇动,以接种环沾取1~2环培养液划线于EMB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当阴性对照呈阴性,阳性对照的平板呈典型菌落生长时,如上述供试液培养物的分离平板无菌落生长,判未检出大肠杆菌。如果有菌落生长,应挑选2~3个可疑菌落作靛基质试验(I)、甲基红试验(M)、乙酰甲基甲醇生成试验(V-P)、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及革兰染色,镜检。按表中规定判断结果:(见下页)大肠杆菌菌落形态特征培养基菌落形态

曙红亚甲蓝琼脂(EMB)典型菌落呈紫黑色,圆形,稍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有金属光泽。非典型菌落呈浅紫色、粉红色,或菌落中心紫色或无明显暗色中心,无金属光泽。麦康凯琼脂

典型菌落呈鲜桃红色,圆形,扁平,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非典型菌落呈微红色,或菌落中心呈红色。

(四)纯培养(复壮)如生长菌落与(大肠杆菌菌落形态特征表)所列特征相符或疑似者,以接种针轻轻接触单个疑似菌落的表面中心,沾取培养物,应挑选2~3个以上疑似菌落,分别接种营养琼脂斜面,培养18~24小时,作以下检查。如平板上无单个可疑菌落,但有可疑菌团(紫黑色,或有金属光泽),应沾取可疑菌团培养物少许,或重新取增菌培养液划线接种于EMB琼脂平板,培养18~24小时,在挑选单个疑似菌落,纯培养,作以下检查。(五)革兰染色、镜检1.以接种环沾取无菌水于洁净载玻片上,取上述疑似菌落的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少许,轻轻研开,制成均匀涂片,自然或微温干燥,再通过火焰2~3次(载玻片不烫手为宜)固定。2.滴加结晶紫染液,染色1分钟,水洗3.滴加碘液,媒染1分钟,水洗,以滤纸吸干余水4.滴加95%乙醇,脱色20~30秒,水洗。或将95%乙醇滴满整个涂片,立即倾去,再用乙醇滴满涂片脱色10秒,水洗、吸干5.滴加沙黄染液,复染1分钟,待干后,镜检染色结果:革兰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阴性菌呈红色。大肠杆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或球杆菌状,亦有杆菌状。注意事项:1.玻片必须洁净,涂片菌量宜少,菌量不可浓,否则,菌细胞成堆或连成片。看不清单个菌体形态。染色反应难于判断,菌细胞形态难于观察。2.待检菌菌龄以16~24小时为宜。革兰阳性菌易受菌龄影响,老化细胞易呈阴性。3.脱色是本法的关键步骤,脱色时间不足菌细胞易染成阳性,脱色时间过长易染成阴性。(六)生化试验1.靛基质试验(I)取上述斜面培养物,接种于蛋白胨水培养基,培养24~48小时,沿管壁加入靛基质试液数滴,轻轻摇动试管,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阳性,呈试剂本色为阴性。98%的大肠杆菌I试验为阳性。一般24小时即可出现阳性结果,以无菌操作先从管中取出1ml或2ml培养液进行检查,如靛基质试验是阴性,余下的蛋白胨水培养物再培养24小时,作靛基质试验。2.甲基红试验(M)取可疑菌落或斜面培养物,接种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2小时,于管内加入甲基红指示液2~3滴(约每1ml培养液加指示液1滴),轻微摇动,立即观察,呈鲜红色或橘红色为阳性,呈黄色为阴性。3.乙酰甲基甲醇生成试验(V-P)取可疑菌落或斜面培养物,接种于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2小时,于每2ml培养液中加入α-萘酚乙醇试液1ml,混匀,再加40%KOH溶液0.4ml,充分振摇,在4小时(通常在30min)内出现红色应判为阳性,无红色反应为阴性。4.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取可疑菌落或斜面培养物,接种于枸橼酸盐培养基的斜面上,一般培养48~72小时,培养基斜面有菌落生长,培养基由绿色变为蓝色时为阳性,培养基颜色无改变为阴性。(七)注意事项1.本法(MUG法)不必从混合菌中分离单个菌落。除大肠埃希菌外,尚有部分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的菌株;亦有极少数革兰阳性球菌、杆菌和芽孢菌,其MUG为阳性。因此在MUG培养基成分中增加了去氧胆酸钠,可排除革兰阳性菌的干扰。至于志贺菌、沙门菌在胆盐乳糖培养基中较难生长,即使有生长,本法能检出。既然药品中不得检出大肠杆菌,更不允许检出志贺菌、沙门菌。2.配制MUG培养基时,务必校正PH值,灭菌后PH不得过7.4,否则PH值偏高,MUG管本身分解则显荧光,分装MUG培养基的试管应挑选,试管本身不得显荧光。3.培养时间供试品培养液接种于MUG培养基中的培养时间,一般在5小时、24小时观察是否产生荧光,如荧光很微弱,不能准确判断时,可延长培养至48小时再观察结果。由于大肠埃希菌各菌株间的GUD(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不完全相同,对低物和低物的浓度反应的差异;培养基中选择因子的影响;培养时间、温度;PH的改变;大量竞争菌和样品本身物质成分的干扰等,对结果的判断亦有影响。4.结果观察取供试品的MUG试验管、阳性对照管、阴性对照管同时在365nm紫外灯下观察,阳性对照管应有较强蓝白色荧光,阴性对照管无荧光。供试品MUG管是否有荧光,应仔细观察比较,或将各管调换位置(阴性管居中间),适当倾斜试管。如阳性对照管荧光强烈,影响供试品管与阴性对照管的观察时,亦可移去阳性对照管。5.药品中污染的大肠杆菌,亦受生产工艺及药物的影响。在曙红亚甲蓝琼脂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特征时有变化,挑取可疑菌落往往凭经验,主观性较大,务必挑选2~3个以上菌落分别做IMViC试验鉴别,挑选菌落越多,检出阳性菌的机率越高,如仅挑选一个菌落做IMViC试验鉴别,则易漏检。6.在IMViC试验中,以灭菌接种针沾取菌苔,首先接种于枸橼酸盐琼脂斜面上,然后接种于蛋白胨水培养基、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中。且勿将培养基带入枸橼酸盐琼脂斜面上,以免产生假阳性结果。枸橼酸盐利用培养时间,原定为2天,根据试验资料,发现培养3天后,枸橼酸盐利用试验产生阳性。仅培养2天是不够的,故实验培养时间改为2~4天(药典规定48~72小时)。7.阳性对照试验是检查供试品是否有抑菌作用及培养条件是否适宜。阳性对照菌液的制备、计数及加入含供试品的培养基中等操作,不能在检测供试品的无菌室或净化台上进行,必须在单独的隔离间或净化台操作,以免污染供试品及操作环境。8.在各类供试品中检测大肠杆菌及其他控制菌,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抽样复验。检出的大肠杆菌及其他控制菌培养物须保留备查。(一般保留1个月)9.大肠埃希杆菌(E.coli)是大肠埃希杆菌属中一种细菌,已知大肠埃希菌属有6种,其中IMViC试验模式为++――或-+――。故中国药典大肠埃希杆菌检查法所指的IMViC试验结果与BP1998的E.coli检查法比较,判断检出或未检出大肠埃希杆菌,均有其局限性。BP1998法中含IMViC试验为++――的菌株但BP1998法中不含IMViC试验为-+――的菌株附:典型大肠杆菌++――非典型大肠杆菌-+――典型中间型大肠杆菌++―+非典型中间型大肠杆菌-+―+典型产气肠杆菌――++非典型产气肠杆菌+―++

沙门菌检查法

(见

页)

铜绿假单胞菌检查法(见

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法(见页)

破伤风梭菌检查法

(见

页)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结果判断

(一)细菌菌落数、霉菌(酵母菌)菌落数、控制菌三项均符合该品种微生物限度项下规定,应判为供试品符合规定;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规定,应判供试品不合格。(二)细菌菌落数、霉菌(酵母菌)菌落数第一次测定结果超过该品种项下规定时,应从同一批号样品中随机抽样,复试2次,以3次结果平均值报告。(三)眼科用药的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数复试报告,须以2次复试结果均不得长菌,方可判供试品合格。(四)如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生长霉菌(酵母菌)菌落数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细菌菌落数超过该品种项下微生物限度规定时,经复试2次,如3次结果平均值仍超过规定,应判供试品不合格。(五)各类制剂检出控制菌或其他致病菌时,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抽样复试,即应判该供试品不符合规定。沙

序铜

绿

序金

序无

求微生物限度及无菌检查实验室条件应满足工作任务的要求,有完善的实验设施和管理制度。在未普遍采用现代化的无菌隔离器技术之前,无菌实验室仍是最常用的无菌环境之一。1.

无菌室的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合理布局,使用方便,操作安全等条件。应设在较洁净的环境内。远离交通干道、厕所及污染区,最好在二楼以上,应选上下水道及其他安装适宜的位置。2.专用无菌室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与抗生素微生物检定用实验室,应严格分开,具危险性的毒菌、毒素如破伤风梭菌、黄曲霉素需单独使用,以便控制、防止传播。3、

无菌室操作间面积不超过10m2、高不超过2.4m4、室内六面应光滑平整、无缝隙,不起灰不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