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1页
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2页
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3页
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4页
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页目标和要求1、低温烫伤概念、2、临床表现3、烫伤分级4、了解并掌握预防办法5、惯用低温烫伤用具6、案例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页概念低温烫伤是指即使基础温度不高,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低热物体而造成烫伤。接触70℃温度连续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温度连续五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它和明火引发烧伤和开水等引发烫伤不一样,表面看来烫伤面积不大,表皮也没有开水烫伤看起来那么严重,但创面比较深,往往造成组织坏死,有可深达骨质。打个比喻,低温烫伤就像烤红薯一样,长时间低温烤,表面不黑不焦,而里面已经熟透了。人皮肤有七层,五层表皮层下还有两层真皮层,低温烫伤伤害不但贯通真皮层,甚至能够直达脂肪层、筋膜层,这种损伤程度,远比一杯开水直接浇在皮肤表皮要严重得多。

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页现象随着冷空气来袭,各种新潮

取暖设备又纷纷进入市场,除了前些年流行暖宝宝贴片继续热卖之外,又有燃油金属暖手炉,USB接口取暖设备等陆续推出,受到白领热烈追捧。这些取暖用具携带方便取暖效果好,可许多人也因使用不妥造成烫伤,这就是医学教授所说“低温烫伤”,低温烫伤在冬季高发,约占冬季烫伤三分之一,老年人使用保暖用具也一定要当心。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4页低温烫伤,更钟爱以下人群

婴幼儿:表示能力欠佳,假如监护人照看不周,很轻易造成烫伤;女性:冬季手脚冰凉现象比男性常见,所以会更多地使用取暖工具;糖尿病、脉管炎、中风后遗症等患者以及老年人:因局部皮肤感觉功效减退或障碍,易受到烫伤伤害;麻醉术后患者、醉酒、过分熟睡人:因意识不清也易发生低温烫伤。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5页惯用

低温烫伤

用具一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6页惯用

低温烫伤

用具二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7页患者特征被低温烫伤人,普通是晚上睡觉不易清醒人和感觉迟钝人,以致发生烫伤还不自觉,不少烫伤到了很严重程度才被发觉。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先用凉毛巾或凉水冲一下烫伤处,以到达降温目标,然后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用酱油或是牙膏涂抹烫伤处,轻易引发烫伤处感染。因为低温烫伤会伤及肌肤深部,治疗时间也会加长,治疗上也比较麻烦,尤其是创面深切严重低温烫伤,经过局部换药方法极难治愈,须采取手术方法把坏死组织切除,依烫伤程度而异外科接收治疗。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8页伤害因为这种烫伤常发生在人体下肢。普通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造成真皮浅层水泡型烫伤,但假如低温热源连续作用,就会逐步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低温烫伤和高温引发烫伤不一样,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显著,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假如处理不妥,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9页烫伤分级烫伤程度,普通分为三度。1.一度伤烫伤只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疱、疼痛显著。2.二度伤烫伤是真皮损伤,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水疱。3.三度伤烫伤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损伤,并呈灰或红褐色。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0页案例2018年11月,我院内三科、五病区相继发生使用局部取暖器发生低温烫伤不良事件。24岁戴恩妮·巴克斯特有一天,她趴在手机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从恐惧中惊醒,手机在她胸部灼烧出了一个12.7厘米长伤口。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1页改进一为了防止发生低温烫伤,老人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出体温物品。一些患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长久卧床老人以尤需尤其注意。如果用电热毯,温度不要设得过高,也不要整夜使用,更不要长时间地贴近暖气片等取暖设备。在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水温不易过高,热水袋外面最好用布包裹隔热,或放于两层毯子中间,使热水袋不直接接触使用者皮肤。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2页改进二热水袋不要灌水太满,装70%左右热水即可,水温不要太热,并赶尽袋内空气,不要挤压热水袋,注意把盖拧紧,预防水流出来。使用热水袋取暖时间最好不要过长,最好是睡觉前放在被子里先暖被窝,睡觉时取出来,尽可能防止整夜置于被窝内,假如想睡觉时放在脚下取暖,要用毛巾把热水袋包上,不要使热力表面直接作用在皮肤上。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3页医生提醒往年低温烫伤多为中老年人,而现在“低温烫伤”已经不是中老年专利,年轻人在使用各种取暖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在使用金属和电子取暖器时,有封套要使用封套,而且不要紧贴皮肤,这么就能够防止绝大多数低温烫伤了。低温烫伤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4页具体预防措施1.加强入院护理评定和入院宣传教育工作,将相关防烫伤事项通知患者家眷,以取得他们了解和支持。2.加强对病房各种设施检验,使其处于完好状态热水瓶定点放置,防止不慎打翻热水瓶烫伤患者。3.昏迷、截瘫、麻醉后二十四小时内有感觉功效障碍患者普通情况下不应使用热水袋,新生儿禁用热水袋,小儿、重危患者应慎用热水袋。4.如患者需要使用热水袋时,必须装入套(袋内使用经护士用温水计测温,小儿、老年人、体弱患者水温不超出50℃,使用前应仔细检验有没有漏水。每30min巡视一次,观察热水袋有没有漏水及皮肤情况,并做好交接班工作。5.老年人及感觉减退患者应由护士或家眷帮助调好水温,再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