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七版_第1页
心理治疗七版_第2页
心理治疗七版_第3页
心理治疗七版_第4页
心理治疗七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病学心理治疗七版第1页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七版第2页★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一个以助人为目标专业性人际互动(interaction)过程。治疗师经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影响患者或其它求援者,引发心理和躯体功效主动改变,到达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目标。心理治疗七版第3页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二者在本质上有一个相同点,即工作目标是一样:都为消除求援者心理或行为问题。有两个不一样点:其一,一个在操作上是规范化、标准化;另一个是不太规范、不太标准化。其二,一个是“帮助处理”,即在协商和帮助过程中处理问题;另一个则是“矫治”,即带有强制性矫正和按治疗方法进行调治。心理治疗七版第4页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发展现实状况与展望△从“精神病学”到“精神医学”变迁△心理咨询类行业兴起△我国学术界存在主要问题△未来发展趋势与倾向心理治疗七版第5页心理咨询与治疗对象▲强调“助人自助”心理治疗七版第6页心理治疗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健康成熟人格△内在精神动力△优异悟性△丰富人生阅历△良好个人形象和礼仪△细致入微观察能力△缜密思维△较强语言表示能力……心理治疗七版第7页单项选择题:这个家伙正在做什么?备选答案:A.熊猫爬树爬累了,休息一下B.它在向往大自然生活C.这个小伙子很寂寞,正在幻想自己白雪公主出现D.熊猫把脑袋放在胳膊上心理治疗七版第8页《天下无贼》给我们启示心理治疗七版第9页治疗关系建立、维持及相关问题▲强调“角色”问题心理治疗七版第10页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一、关于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前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一部分,其功效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它不允许无意识领域中本能冲动随便进入意识领域。因为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深层无意识对人类心理作用,所以,人们又把它理论称作“深层心理学”。二、关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弗洛伊德把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人格结构部分称为“超我”,“超我”活动遵照“道德标准”。从个体发育来看,“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影响。心理治疗七版第11页三、关于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理论关键内容。关于“力比多”讨论和争议力比多是人性本能,但不是心剪发展唯一动力。本能有二,一是性本能,二是营养本能。作为自我保留本能——营养本能,也是自我发展动力。个体保留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剪发展,这才是弗洛伊德心理动力观点全部。四、关于心剪发展1.口欲期(0-1岁):口、唇、手指头、咬牙2.肛欲期(1-3岁):忍受和排便,肌担心控制3.生殖器期(3-5岁):生殖部位刺激和幻想,恋母或恋父4.潜伏期(5-12岁):兴趣转向外部,发展各种知识和技能5.生殖期(12岁以后):性欲逐步转向异性,贯通于整个成年期心理治疗七版第12页“一个无可置疑地深受母亲溺爱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信念,保持经常造成真正成功成功信念。”——SigmundFreud“弗洛伊德不安全感颇具特色地表现为口腔感受,饥饿恐惧。和饿死恐惧。”——ErichFromm弗洛伊德说服他维也纳同事(大部分是犹太人)接收瑞士精神分析学家(大部分是非犹太人)领导之时,当这些维也纳人不愿接收弗洛伊德提议时,弗洛伊德演戏般地向后撩起他上衣,宣称:“我敌人情愿看着我饿死,他们要撕破我上衣,让我露出脊背”。心理治疗七版第13页《满城尽带黄金甲》——弗洛伊德版俄狄浦斯情结心理治疗七版第14页

首先,精神分析深受其害缺点正是它准备治愈目标:压抑。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对其它人或对他们自己都不认可他们目标超出了科学和治疗学成就。他们压抑了企图以救世主拯救人类理想来征服世界理想。精神分析运动第二个缺点是权威主义和盲目信仰特征,造成了一个牢靠官僚结构设置以继承弗洛伊德衣钵。“了解个体无意识必须以批判地分析他那个社会为前提。”“人们不可能把作为个体人与作为社会参加者人分开——假如分开话,最终哪一个都不能了解。”

——ErichFromm心理治疗七版第15页弗洛伊德企图以救世主拯救人类理想来征服世界。他自比摩西,要给人类指出理性与友好希望之地,而他只能从远处眺望。他是人类领路人,不过他自己必定怀着深深失望死去。——ErichFromm心理治疗七版第16页行为主义理论观点巴甫洛夫不是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即不是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而是经过试验结果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原因,他认为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冲突造成。心理治疗七版第17页行为治疗是使用试验确立行为学习标准和方式,客服不良行为习惯过程。为此,在治疗中,其目标只能是不良行为本身,不应假设也不能探索在这些不良行为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东西。不过,对行为直接治疗,并不拒绝认可求援者内在认知和情感活动。行为治疗普通包含5个步骤:1.靶行为发生情境及其功效分析。2.靶行为量化与标定。3.矫正目标制订。4.制订增加主动行为,降低消极行为干预实施、监测、调整计划。5.结束以及复发处理。行为疗法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模拟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饰演、自信心训练、厌恶疗法、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等。心理治疗七版第18页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瘾戒治中心杨永信使用电击“治疗”网瘾被卫生部叫停经典案例心理治疗七版第19页网瘾少年邓森山被“广州励志青少年成长辅导中心”所谓“辅导教师”活活打死心理治疗七版第20页格式塔疗法由南非弗里滋·帕尔斯创建,其主要观点是:人是经过完形来进行心理活动。人内心存在很多破裂结构,而人也有主动填补破裂结构行为。假如一些破裂一直无法填补,则表现为心理障碍和病态。一旦破裂结构组成有组织格式塔,则心理疾病自然痊愈。心理治疗七版第21页

人类总被过去——尤其是童年时经受精神伤害折磨,这些经历阻挠了他们对满足感基本需求。其中每一次伤害都制造了一个“未完成”情境。这些未完成情境总和便成为每一个个体精神备忘录(psychicagenda)。精神备忘录迫使许多人回头看。他们总是努力把过去放置在眼下事件和人际关系背景下,试图以此处理问题。心理治疗七版第22页

(1)“生活在现在”。不要老是惦念明天事,也不要总是后悔昨天发生事,把你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干什么。

(2)“生活在这里”。对于远方发生事,我们无能为力。杞人忧天,对于事情毫无帮助。

(3)“停顿猜测,面向实际”。很多心理障碍,往往是没有实际依据地“想当然”造成。

(4)“暂停思索,多去感受”。格式塔疗法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作为思索基础“感受”,感受能够调整、丰富你思索。直觉思维是一个非常宝贵心理品质,不过,现在人们过分地强调逻辑思维,几乎变成一台失去情感机器。

(5)“接收不愉快情感”。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对而言,所以,要有接收愉快情绪、也要有接收不愉快情绪思想准备。心理治疗七版第23页

(6)“不要先判断,先发表参考意见”。“格式塔疗法”认为,对他人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正确做法应该是先不要判断,先要谈出你是怎样认为。这么做,就能够预防和防止与他人无须要摩擦和矛盾冲突。

(7)“不要盲目地崇敬偶像和权威”。不要盲目地附和众议,从而丧失独立思索习性;也不要无标准地屈从他人,从而被剥夺自主行动能力。

(8)“我就是我”。应该从自己起点做起,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竭尽全力做好自己能够做事情。

(9)“对自己负责”。“格式塔疗法”一项主要标准,就是要求自己做事自己负担责任。心理治疗七版第24页空椅疗法:患者坐在自己椅子上,自己坐着椅子叫做“头痛椅子”,代表患者当前问题状态。患者面前空椅是一个对象,能够想象在那空椅上坐着一个人,也能够想象在那空椅上投射自己内在自我。患者就在这两个椅子之间来会坐,而一旦坐上特定椅子,就要按那个椅子要求角色说话。

利用空椅疗法能够使人与人关系明朗化,这个做法是你想象某一个人在对面空椅上与你交谈,你告诉他心中真正想法,然后你从那个人角度往返答。在这个过程中,潜在忧虑与问题将出现,对个体整个人格状态也会有所了解,并在最终可望将出现出问题完全处理。心理治疗七版第25页认知心理学观点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认识和看法,包含对过去事件评价,对当前事件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预期。因为全部认知阶段和各阶段联络都与认知原因相关,所以,从理论上说,假如改进认知原因结构、调整认知逻辑、理顺各认知阶段联络,就有可能矫正心理问题,从而到达心理咨询和矫治目标。心理治疗七版第26页认知疗法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中心阿伦·贝克医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叶创建,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叶,认知疗法已成为当代心理疗法中主流疗法之一。当初认知疗法主攻对象是忧郁症。认知疗法关键:“任何情感障碍都是由错误思想引发,只要思想拨正了,情感也就正常了。”心理治疗七版第27页“你沮丧心情能够比作从没有调好频道收音机中播出失真音乐。问题不在于收音机有毛病,也不在于天气不好,电台讯号受到了干扰。其实你只要简单地调整一下收音机上刻度就行了。当你学会使用这个心理调频键时,你心灵音乐将再度清楚地传送,你沮丧心情也将烟消云散。”

——鲍恩斯心理治疗七版第28页常见认知失真:1.非此即彼:分别心“阶级斗争为纲”2.以偏概全:片面观“骑驴觅驴”与“骑驴不愿下”3.否定性:认知歪曲习得性无助心理治疗七版第29页三栏目技术——最经典认知疗法家庭作业式技术随想(自责)认知失真合理反应(自卫)这次考试不及格,说明我是个笨蛋。以偏概全这次考试不及格已经过去了,下次争取考好些。心理治疗七版第30页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咨客中心疗法求援者和咨询师之间,以存在-人本主义人生哲学为准绳,围绕着求援者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经过这种讨论,使求援者接收人本主义哲学理念。心理治疗七版第31页自我实现需要对于理想实现等需要,也称为“成长需要”尊重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想要被他人尊重需要,也叫“被认可需要”本层以上都是社会需要,是与他人交流相关需要躲避对生命组成威胁危险需要本能层次上需要,包含食欲、睡眠欲望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心理治疗七版第32页人本主义心理疗法关注中心问题:1.我到底是什么人?2.我怎样才能接触到隐藏在表面行为下真正我?3.我怎样才能真正变成我自己?心理治疗七版第33页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水浒全传》鲁智深“自我实现”心理治疗七版第34页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无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忘怀一切。作出成长选择而不是畏缩选择就是趋向自我实现运动……自我实现不是一个终了状态,自我实现是一个连续进行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自我都是被隐蔽。我们与自己自我是很疏远,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多数人不了解“我是谁”世界里。自我实现是要人找到那个“我”。在人本主义咨询中,罗杰斯发觉假如与咨询者达成最自由安全关系,咨询者会在咨询家面前完全无拘无束,充分表示自己思想与情感,那么咨询者会在这种气氛下越来越靠近他真正自己。心理治疗七版第35页《狙击电话亭》——找回真实自己心理治疗七版第36页患者中心疗法必须具备条件:1.患者与治疗者必须有心理上沟通。2.治疗者必须给患者无条件关心。心理治疗七版第37页内观疗法○由日本人吉本伊信创建○吉本伊信认为“我执”是造成各种烦恼根源,经过内观能够去掉对自我过分强调,使自私、顽固个性变成和纯朴和直率。“我执”是佛学用语,能够解释为自私、任性、固执、高傲等。吉本认为内观关键是“打坏我执,恢复纯朴”,尽管人类有许多不合理现象,不过每个人又不间断地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和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