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师表》中考试题汇编
2004年四川
三、(12分)1.(3分)(1)C(应为"治")(2)①适宜,恰当;②正义(公正、合宜的
道德、行为或道理)
2.(4分)(1)(2分)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
加以惩办或奖赏
(2)(2分)(银子)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银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3.(2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或: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3分)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目的在引导学生将阅读读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
考,获得一定的认识学生回答的内容必须围绕两段选文的中心;为人做事应处以公心阐述清
楚言之成理即可记3分
2004年辽宁省
4.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15分)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宣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予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芦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弛后值倾覆,受任于败
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
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找出选文第②段中的三个错别字,并改正(3分)
改改改
(2)把选文第②段空白处应填写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3)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悉以咨之今南方已定
AB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是亦不可以己乎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CD
问君何能尔亲贤臣,远小人
(4)把句子“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译成规代汉语(3分)
(5)概括选文第①段作者提出的建议(2分)
(6)从选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人(2分)
4、(1)候改侯芦改庐弛改驰(各1分)(2)奉命于危难之间(3)A(4)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
们(1分),那么汉王室的兴盛(1分),就时间不远了(1分)(5)亲贤远佞或亲贤臣,远小人(6)忠
心耿耿淡泊名利有谋略(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
2004年沈阳市
二、阅读理解(50分)
9、(1)询问(2)早(3)排除,铲除(4)减少
10、提示:(1)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2)于是答
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翻译句子符合提示意义即可)
11、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
12、谨慎、才智过人、忠心
13、报先帝而忠陛下
2004年武汉市
四、课文自主解读(30分)
5、从《出师表》中,你对作者诸葛亮有怎样的了解?请简述(10分)
答:
5、只要围绕诸葛亮作答,且课文内容相关即可6、从闰土和“我”两方面思考作答并
与课文内容相关即可
随州市2004
6.①平民②身份低微,出身鄙野③奔走效劳④不长庄稼(的地方)
7.A
8.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
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
9.D
10.①示例:赤壁之战火烧博望火烧新野七擒孟获空城计等
②示例: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马援马革裹尸;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
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尚
思为国戍轮台”;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甲午海战壮烈殉国等
2004北京市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3.B
14.答案示例:①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②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谈论这事,对桓、灵二帝没有不叹息、痛心和遗憾的
15.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16.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之隆
2004北京市东城区
8.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9.十年春齐师伐我
10.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三、(10分)
11.(3分)秋:时候光:发扬光大义:适宜、恰当
12.(3分)
①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也稍有懈怠
②先帝不介意我的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③后来正遇危亡关头
13.(2分)开张圣听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14.(2分)三顾草庐临危受命
2004北京市丰台区
三、阅读文言文(共8分)
13.低微而鄙陋。2奔走效劳。3苗。4把(4分,各1分)
14.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东吴)(2分,“于”译错扣1分)
15.(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分,多答扣1分)
2004年厦门市课改实验区
16.解释加点词:(4分)
①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或:卑贱低下,见识短浅)②由是(因此,由于这样)③顾
(探望,拜访)④辅(辅助,协助)根据答题的正确程度,酌情给分(每个解释1分)
17.翻译句子:(4分)①只求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扬名显贵或:
只求在乱世间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②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
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根据答题的正确程度,酌情给分(每句2分)
18.(②)(2分)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4分)(1)答: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或: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
臣以大事也(1分)(2)开放题答案略答题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观点,且能结合课内外阅
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加以评说,答题能自圆其说根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3分)自己
的观点1分;能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1分;说理由较清楚,能自圆其说1
分
四省(区)2004年曲沃、海勃湾(实验区)
(-)
(-)5.①受蒙蔽②发扬光大6.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
我,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7.C8.委婉劝说(口头劝说类比、隐喻、婉谏)直
接劝说(书面劝说直谏)后一空略9.邹忌:①有勇气②说话讲究技巧③忠诚④
有自知之明等齐王:①胸怀宽广②虚心纳谏③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2004青岛市实验区
二、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15分)
(一)阅读《隆中对》选文,完成7、8小题(本题满分4分,共2道小题,其中,第7小题3
分,第8小题1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
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7.请在上文中,用“/”给文段断句
8.本段文字所叙的故事出自一个有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是
7.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
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共3分:每错1“/”扣1分,扣
完3分为止)
8.“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1分出现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2004青海省涅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6题
出师表(节选)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
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摆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祎、允之任也
10、利用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任选两小题)
(1)躬耕于南阳(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由是感激(4)遂许先帝以驱驰
11、用“/”给第①段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第①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并在选文中用波浪线划出相应的
句子
13、第③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
文中的四字短语回答
14、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的?(用原文回答)
心
情
行动:
15、请你用白话文写出第②段划线句子的意思
原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6、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10.①亲自,自身②地位低下,身份低微;低微鄙陋或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③感动,感
激④奔走效力(或奔走效劳)11.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2.正反
论证划线句子为“亲贤臣,远小人,……此后汉所以倾颓也”13.北定中原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4.心情:夙夜忧叹行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15.在兵败的时
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只要能表达出原句的大意,语句通顺即可)16.在
当时对(用人等)内政建设方面有进步意义;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只要结合文段,言之
成理即可)
05荷泽
(-)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片段,完成8-10题(6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待卫之臣不懈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8.解释下列词语(2分)
①中道崩殂:
②天下三分:
③危急存亡之秋:
④殊遇:
9.下列句子中“盖”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
A.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珠遇
D.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没有)不有死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二、(一)8.①半路去世②天下分成三部分③危难紧急存续或灭亡之时④特别厚待
9.D10.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德行,发扬扩大有志之
士的精神,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来堵塞忠心进谏的道路(途径)
05河源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
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摆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远:(2)所以:(3)是:
6.翻译段中划横线的两个句子:(4分)
(1)
(2)
7.说出“卑鄙”一词古今意义的不同:(2分)
卑鄙古义:今义:
8,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填四个字)的建议(1分)
9.文段最后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1)(2)
5.3分疏远;的原因;此(这)
6,4分(1)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求得显达
(2)早晚忧愁叹息,担心先帝托付的使命不能完成
7.2分(1)身份低微,出身鄙野(2)恶劣(不道德)
8.1分亲贤远佞
9.2分(1)五月渡泸,平定南方;(2)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05温州
(-)(13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
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摆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
攸之、祎、允之任也
18.第①段中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是(1分)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2)恐托付不效(3)以伤先帝之明
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B.吾欲之南海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永之人争奔走焉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2.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2分)
18.“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
19.(1)地位低温,学识浅陋(2)奏效,实现(3)明见,英明
20.B
21.(1)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亲自耕种田地
(2)这就是我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22.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05龙岩
(-)阅读下面选自《出师表》中的文字,完成文后6—8题(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
之、祎、允之任也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臣本布衣()(2)躬耕于南阳()
(3)遂许先帝以驱驰()(4)至于斟酌损益()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文:(3分)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3分)
8.选文第一段中可以概括出的一个成语是选文第二段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
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什么?(用原文回答)(5分)
6.(4分)(每小题1分)(1)平民、老百姓(2)亲自、亲身(3)答应(4)减少
7.(6分)
(1)先帝不认为(因为)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卑鄙”2分,文句通顺1分)
(2)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了(“故”“崩”各1分,文句通顺1分)
05武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1题(14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
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
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8.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②后值倾覆值: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4分)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
10.第①段文字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应该,不应该,、
(请用原文回答)(4分)
11.笫②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先帝的哪两件事?请分别用4字语回答(4分)
答:
8.①秋:时,时期(时候,时刻)②值:遇,遇至U(恰逢,适逢,碰到)
9.①大概是(因为)追念先帝的特别厚待,想报答给陛下啊
②先帝不认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或出身鄙野)
10.开张圣听、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11.三顾茅庐、临危授(受)命
05济宁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5—8题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
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
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侍
奉)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5.选文(二)具体说明了选文(一)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二)的内
容(4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夙夜忧叹夙夜:
②庶竭弩钝鸳钝:
③属以后事属:
④若嗣子可辅辅: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8.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
只谈一点即可)(3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
5.答案: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受遗诏
评分:本题4分,每一问答对得2分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6.答案:①早晚:②比喻才能平庸③委托,交付④辅助,协助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解释准确得1分
7.答案:①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②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
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译对得2分意思对即可
81答案举例:①忠心耿耿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足智多谋,运筹帷幄
④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等等
评分:本题3分,只答其中一个方面符合要求即可
06慈溪中学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5一—18题(9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
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
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
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个异法也
15、根据上文语段完成下面填空(2分)
有人说:读李密之《陈情表》而不下泪者,非孝子也;读之《》而不下泪者,非忠臣也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陟罚臧否()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17、翻译文中划横线句子(3分)
18、文段中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两条建议,各用四个字概括(2分)
①②
15、诸葛亮《出师表》(各1分)
16、善恶法律条文(各1分)
17、实在应该扩大您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3分)
说明:关键词:开张圣听以光
18、广开言路赏罚分明(各1分)
2006安徽滩溪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兵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
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3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由是先主遂诣亮()
(3)先帝不以臣卑鄙()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7、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18、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甲文段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哪两件事?表明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哪句?
(2)乙文段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15、(1)拜访(2)到……去,这里有“去拜访”之意
(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16、(1)因为(2)总共
17、(1)我原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种,只希望在动乱的年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
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2)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当时一般人没有谁同意他这种比附
18、(1)三顾茅庐、临危受命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正面写诸葛亮隐居时的不平抱负,侧面写徐庶的推
2006福建南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710题(15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
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
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以光先帝遗德()②引喻失义()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④悉以咨之()
8、请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4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叶知秋()
②盖追先帝之殊遇()殊途同归()
9、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权语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②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翻译:
10、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3分)
答:
7、(4分)①发扬光大②适宜、恰当③给予④询问,征求意见
8、(4分)①时候秋天②特别(或特殊)不同
9、(4分)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
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②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
忠诚无二(意思相近即可每句2分,加点字、词各0.5分)
10、(3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三项建议(各1分)
2006福建宁德
(四)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821题(18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
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
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一一诸葛亮《出师表》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②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
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③可”平公曰:“午非
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祁黄羊存贤》
[注释)①祁黄羊:人名②解孤:人名③午:人名(祁黄羊之子)
1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其谁可而为之()
(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
1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
(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译:
20.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
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用原文回答)(4分)
21.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4分)
18.(4分)每小题1分⑴给予(2)痛心遗憾(3)做、担任(4)过了
19.(4分)每小题2分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
(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隆的原因
(2)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
20.(4分)每处2分
(1)亲贤臣,远小人(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21.(4分)本题可从选用人才、举荐人才、结交朋友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完整阐
述即可得满分
2006福建泉州
(二)文言文阅读
A、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
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
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取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
感激
1.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深入不毛一一吹毛求疵B.庶竭驾钝一一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一一东施效颦D.咨敢善道一一道听途说
2.翻译句子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
3.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答:,,,
4.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5.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
卦阵”,,
B、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
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
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多义词
①自南海还()望桓侯而还走()
②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
③西蜀之去南海()去国怀乡()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本文引用的故事,意在阐述的道理
4.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1.B
2.略(应注意“故”“寄”“所以”“职分”等词义的解释及句意翻译的通顺)
3.“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4.报先帝忠陛下
5.例:空城计火烧赤壁六出祁山
(B)
1.①回来掉转(回转)②边境目光短浅③距离离开
2.①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
②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穷)和尚吗?
3.蜀鄙二僧(去南海)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
功(意思对即可)
4.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2006湛江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出师表》(节选),回答18叫2题(14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
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
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取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
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猥自枉屈猥:(2)以咨善道激:
(3)以彰其咎彰:(4)此臣所以报先帝所以: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以伤先帝之明盖亦以精力白致者
B.若无兴德之言何陋之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恐托付不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B.遂许先帝以驱驰
C.夙夜忧叹D.临表涕零
21.请将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答: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22.(1)选文第2段“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2)从作者回忆的
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4分)
答:(1)
(2)
18、(1)降低身份(2)询问(3)表明,显扬(4)……的原因(每小题1分,共4分)
19、D(A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以致”、“凭”;B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可译
为“的”,第二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C中的两个“顾”字的意思分别为“拜访”、“难
道”:D中两个“效”字的意思都是“实现”)
20、C(“夙夜”的古今义都为“朝夕”、“日夜”;“卑鄙”的古义为“地位卑微,目光短浅”,
今义是指品德低劣;“驱驰”的古义为“奔走效劳”,今义是“驱赶,奔走”;“涕”的古义为
“眼泪”,今义是“鼻涕”)
21、我在战事失败(或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受到委任(或奉命出使东
吴)(“于”、“际”翻译错误每个扣0.5分,缺主语扣1分句式不顺不对扣1分)
22、(1)白帝城(刘备)托孤,兴复汉室(各1分)(2)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报答)刘备父子
之情(每层意思占1分用文中的“报先帝而忠陛下”亦可)
2006湛江(课)
(一悯读《出师表》(节选),回答18-21题(14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
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
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
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
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以光先帝遗德光:(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
(3)亲贤臣,远小人远:(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
1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悉以咨之辍耕之垄上
语文试卷(课改区)第5贞(共6页)
B.试用于昔日叹息痛恨于桓、灵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塞忠谏之路
D.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人不知而不愠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滔相同的一项是(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诚宜开张圣听
C、不宜妄自菲薄D、叹息痛恨于桓、灵
21、请将“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译文:
22、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的一条,并就这条建
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3分)
答:
18、(1)发扬光大(2)挑选,选拔(3)远离(4)显示,表明(每小题1分,共4分)
19、D(D中的两个“而”字都表转折;A中两个“之”字分别用作代词和动词;B中两
个“于”字的意思分别是“在”和“对”;C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用来”、“以致”)
20.C(“异同”一一在这里是偏义复词,指“不同”;今义:含“相同”和“不同”;“开
张”一一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门营业:“痛恨”一一古义:痛心遗恨,今义:非常憎
恨)
21、如果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
奖赏(“作奸犯科”、“有司”翻译错误每个扣0.5分句式不顺不对扣1分)
22、(1)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1分对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2)
言之成理即可(2分)“建议”不对应的不能得分)
2006广西贵港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
之、讳、允之任也
12、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1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受任/于败军之际
D、至于斟酌/损益
13、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A、(1)元方入门不顾(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14、“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3分)
(-)
12、C
13.C
14.①三顾茅庐②临危委重任③临崩寄大事
2006武汉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9一11题(14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覆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
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
之信之,则汉室之兴隆,可计日而待也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⑴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悉:
⑵可计日而待也计:
10、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⑴每与臣论此事
⑵愿陛下亲之信之
11、上面语段中,诸葛亮为了“汉室之隆”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什么建议?(4分)
答:
9.(1)都,全(2)汁算(共4分.每个2分.)
10.(1)每次和我评论这些事.(2)希望陛下能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共6分每句3分)
11.亲贤远佞或:亲贤臣,远小人.或:陛下应亲之信之.(4分)
06宁夏
13.下面两句话所强调的共同点是什么?它们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又是什么?说说看(2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13.同:都认为人是战前准备的关键
异:曹刿强调取信于民;诸葛亮则强调在客观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要激励官兵
2006黑河(一)(10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2分)
秋()报()光()塞()
(2)“开张圣听”的意思是,“引喻失义”的意思是(2分)
(3)翻译“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2分)
(4)这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
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2分)
(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崩殂”“菲薄”两词分别读为“”"”
B.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秋”字可看出,诸葛亮写这封信是在秋天
C.文中“先帝”“陛下”是指同一个人
D.“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是个倒装句,即“于内不懈”,“于外忘身”
(一)(1)时报答发扬光大阻塞(2)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说话不恰当
(3)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扩大忠志之士的气节(4)广开言路以塞忠谏之
路(5)D
昆明市2007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3题(共13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
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
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都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岐④,又虎视淮阴⑤矣于是朝议
遣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日:“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见其使才皆
尽,虽履屐之间⑦,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
爱憎匿善
(注释)①鄱(XI)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②苻(fU)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跳水
之战中被东晋打败③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④梁、岐:地名⑤淮阴:地名⑥桓宣武:即
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⑦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
8.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B.必能裨补阙漏(同“缺”,缺点)
C.那超与谢玄不善(善良的)
D.既已狼噬梁、岐(像狼一样)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故不为苟得也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扶苏以数谏故
C.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至则无可用
D.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其如土石何
10.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断句(只断两处)(2分)
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11.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2.【乙】文中鄱超认为谢玄一定能完成北讨苻坚的重任,他的根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
说说(2分)
13.在【甲】【乙】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都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
品质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对两人作简要评价(3分)
诸葛亮:
鄱超:
(二)(8〜13题,共13分)
8.(2分)C
9.(2分)A
10.(2分)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11.(2分)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
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12.(2分)那超曾与谢玄共事,发现谢玄使用人才得当,做事细致,能使各人都发挥出他
们的才干(意思对即可)
13.(3分)评价诸葛亮能扣住“公平严明、知人善任、亲贤远佞”来答即可
评价都超能扣住“发现人才眼光独到、力排众议推荐人才、不计个人恩怨、心胸宽广”来答
即可
高州市2007年
比较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回答20—23题(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
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
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
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时时而间进
)
(3)期年之后()(4)恢弘志士之
气()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
22.①(甲)(乙)两文的共同话题是什么?②(甲)(乙)两文的劝说方式各不相同,请分
别写出来(4分)
23.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哪些启示?(4分)
(四)(16分)
20.(4分,每小题1分)(1)没有谁(2)偶尔(3)满一年(4)发扬,扩大
21.(4分,每小题2分)(1)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我的过失、让我听到的,可得下等
奖赏(2)(陛下)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
道路
22.(4分,每小题2分)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磁性取钉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石英首饰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足疗店劳动合同范本
- 北京市固定电话入网合同范本
- 家具订购合同范本
- 娱乐场所居间合同样本
- 2025年证券公司述廉报告范文
- 鱼塘合作承包合同细则
- 房地产租赁合同模板转让合同
- 进口水果(苹果)采购代理合同
- 二年级阅读导航(下)
- 盐雾试验过程记录表
- 小学校务监督委员会实施方案
- Q∕SY 13006-2016 招标项目标段(包)划分指南
-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词汇表》(1~4级,5~6级)
- DB11-T1630-2019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控评分表
- 27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 金色大气教师节颁奖典礼颁奖盛典PPT模板
- OECD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中英文对照版
- 生化工程,第七章反应器放大与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