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DVD制造企业进入调整期低谷-新品速递_第1页
中国DVD制造企业进入调整期低谷-新品速递_第2页
中国DVD制造企业进入调整期低谷-新品速递_第3页
中国DVD制造企业进入调整期低谷-新品速递_第4页
中国DVD制造企业进入调整期低谷-新品速递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中国DVD制造企业进入调整期低谷-新品速递目前,国产DVD播放机的价格比起前两三个月又下降了许多,以自由落体来形容此次DVD播放机的降价为恰当不过,国产DVD经历了2002年的井喷式高速增长,和2003年的转折阶段,在今年上半年出现DVD整体面临停产的景象。凭借低廉的制造成本优势,国内厂商DVD播放机出货量近年逐年提升,2022年总计在9,135万台DVD播放机的出货当中,有超过70%的比重来自中国大陆。然而,国产DVD播放机产业的繁荣可能在今年划下句号。

DVD产能全面萎缩

据上海海关的统计资料显示,2022年1~5月份,经由上海当地出口,中国厂商制造的DVD播放机仅有19.3万台,相较于去年同期大幅减少78.6%;而在同时间内,进驻中国当地的国际品牌大厂产品出货量却有大幅度的提升。造成此现象的主因,还是在于中国DVD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内DVD生产厂缺乏技术,必须向国外企业交索要的高额费。

在费大棒的打压下,集中在广东地区的OEM贴牌生产工厂已经开始大量倒闭。据报道,今年以来的短短5个月时间,在DVD生产企业云集的深圳宝安区已先后有近40家DVD工厂停产或倒闭,目前整个地区的产业状况正处于艰难时期。

另外,国内某些DVD播放机的大企业也由于降价竞争,感到今年的DVD产品赢利异常困难。单从价格上看,许多型号的产品售价已经逼近生产成本,再加上需要商场销售提成与自身人工费用,多款产品已经不再有利润,更不要说商场搞特价,还要再降一两百元来刺激销售。但现在不少生产厂家似乎也将此作为清库的作法,反正面临着转行或停产,早些收回资金也算是好事,毕竟欠供货商与银行的钱是要还的。

在国际市场上,一些国内品牌DVD也开始悄然隐退。除长虹还能保持一定量的出口外,厦华、金正、创维等国产品牌DVD都开始逐渐从国际市场隐退。扎根于广东东莞多年的金正集团于5月份迁址到珠海。虽然金正高层对外说明迁址有很多理由,且搬迁一事也早在去年就已经落实。但业内人士更愿意相信:今年的碟机的利润越来越薄,金正搬迁至珠海,只是为了寻找一个成本更低廉的地方,以利于节约成本。新科电子集团表示,已停止全部传统家用DVD出口,而主攻移动DVD、EVD和液晶电视等高端产品。万利达、创维、长虹、上广电等国内家电生产巨头也纷纷表示,国产DVD的出口正面临着产品结构变革的关键时刻:停止传统DVD出口,重点转向价格更高、利润空间更大的高端产品。

缺乏技术面临费瓶颈

中国成为世界的DVD影碟机生产国和出口国,但与强大的规模制造能力不相衬的是,国内厂商在DVD播放机的技术发展方面还是无法与国际大厂相提并论。费的支付将使得大陆厂商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尤其是国内DVD企业打价格战后,中国国内得天独厚的生产制造成本优势化为乌有。

事情开端于2022年年初深圳普迪实业运往英国Felixtowe港口的3864台DVD播放机遭到当地海关扣押,惠州德赛视听出口到德国的5,850台DVD播放机被当地海关扣押,再加上6C(松下、JVC、日立、东芝、三菱、时代华纳)向100多家中国DVD厂商下达通牒,费的问题才逐渐浮出水面。由信息产业部与3C联盟(索尼、飞利浦、先锋)在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之后,于2022年8月份,双方对于费的问题才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对于大陆生产DVD厂商,未来仅需缴纳给3C联盟每台3.5美元费,相较于原先规定的每台5美元,3C联盟已给予7折的优惠待遇;但对于先前历年出货的产品,3C联盟亦追及继往,在未来的3至5年出货的DVD光驱产品必须再加上每台0.5美元的补偿。除了3C之外,在DVD的部分还有6C的每台4美元,以及1C(汤姆逊Thomson)的每台1美元的金额尚未进行谈判,据了解,除了6C、3C、1C、杜比、DTS和MPEG-LA外,现在仍不断有国外小厂家和组织声言拥有技术,向国内DVD企业索要费。

自主高清产品是否出路

中国EVD诞生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豪言壮志与爱国热情,难免会让人们直接想起几年前中国碟机产业推出SVCD作为VCD后一代的尴尬结果。EVD解决不了外国的费问题,要让老百姓为“爱民族企业”掏上更多的银子,同时买回来后除了继续看DVD影片,此外很难找到便宜而丰富的EVD片源,好莱坞更不会因为中国出了个EVD而将其影片格式推出个EVD格式,而想靠国内的影片发行来抢中国消费者的口袋,恐怕更是谁都无法做到。所以EVD产业联盟在宣布成立后联盟中多数企业就呈观望势态,可以看出对此前景信心不足,大多数还是不愿意冒此风险。2022年1月中旬,先是北京凯诚高清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阜国的股东之一,曾承担EVD专用芯片设计)推出了款HDV碟机;接着于4月28日,芯片制造商上海晶晨联合长虹、创维、康佳和TCL(均是EVD联盟成员)等19家彩电制造商联手推出HVD。

由创维、长虹、康佳、晶晨、万利达等18家国内整机制造商、内容提供商、半导体芯片厂商以及相关的大学组成的HVD光盘产业联盟推出HVD(High-definitionVideoDisc)也是应中国的高清彩色电视市场的发展而诞生,并且与EVD、HDV不同的是,HVD技术供应商提供芯片和开放的开发平台,整机厂商可以自由地加减功能,定义自己的产品,联盟中的成员无需要支付HVD技术的使用许可费用。但是目前其产品近1300元每台的市场价格目前与国外高端产品价格相当,在目前大多数电影的载体为DVD格式,且中国多数家庭并不是高清彩电的环境下,与低价DVD播放机竞争的市场前景仍然不乐观。

从技术方面来讲,HDV和EVD采用的都是红光技术,而DVD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蓝色激光技术,蓝色激光技术后将成倍提高数据存储量,东芝与NEC宣布推出的下一代使用蓝光技术的DVD标准“HDDVD”,索尼、惠普、戴尔阵营也宣布推出了下一代使用蓝光技术的DVD标准。同时在DVD视频显示技术上这些大厂拥有更多优势的技术,在音频声道处理方面同样也是多数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想在技术上突破外国的封锁,又谈何容易?

中国的影碟机市场发展到今天,主要是国内生产企业全部属于加工生产,绝大多数的增加值集中在组装,主要竞争力在人力成本,通俗地讲是做“搬运工”,所以等市场培育成熟了,为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都只好祭起惯用的“价格战”,重市场、斗渠道、靠外观,拼价格来抢市场份额,此战术无异于在战场上打肉搏仗,只能加速产业的凋零,是同归于尽。国内仍然在维持经营的DVD企业,都在考虑或是已经转向生产其它消费类电子产品,寻求在其它行业产品的销售来支持维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