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要功能及指标1.1.重要功能当您使用RSM—PRT低应变仪时,必需了解该设备具有下述功能:注:(合用于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其它部、委、省、自治区的行业规范或者规程)图1-1-1系统结构示意图1.2.仪器图片(正面)传感器电缆菜单取消充电指示上、下、左、右确认(正面)传感器电缆菜单取消充电指示上、下、左、右确认速度计加速度计转换开关上位机通讯串口接传感器电源插口背带环电源开关速度计加速度计转换开关上位机通讯串口接传感器电源插口背带环电源开关(右侧面)(上侧面)(右侧面)(上侧面)1.3.现场采集示意图及照片1.4.联机通讯上传数据1.5.功能菜单(操作及显示)主菜单二级菜单显示及使用位置(面)设立设桩长预设桩长(m)□□□·□23设波速预设波速(m/s)□□□□23传感器速度计/加速度计、电压型/电荷型低通10Hz……12K可选24放大指数放大系数□□积分不积分/积分加系数加速度计传感器系数速系数速度计传感器系数删工地输入工地名□□□□24设工地输入工地名□□□□24单采等待采样请落锤,按C键退出25连采等待采样请落锤,按C键退出25保存OK保存文献名□□□□25叠加等待采样请落锤,按C键退出25分析定桩头移动光标,拟定桩头位置26定缺陷移动光标,拟定缺陷位置26定桩底移动光标,拟定桩底位置26定桩长预设桩长(m)□□□·□26定波速预设波速(m/s)□□□□27反向实测波形反相显示27放大□□滤波低通滤波截止频率(Hz)□□□□27缩放512点或1024点显示27刷新更新当前显示波形27读入OK读入文献名□□□□24反相OK实测波形反相显示27缩放OK512点/1024点显示28联机OK正在联机,按C键退出271.6.重要指标(1)●触发通道:单通道(速度、加速度可选)●瞬时浮点:24位A/D●采样间隔:10~65536μs(步距1μs)●采样长度:1K●浮点模拟放大器:●电荷放大器:输入信号带宽10Hz-4KHz●标定误差及线性误差:±2%●灵敏度:0.1mv/pc(2)外型美观、低功耗国产精加工注模直流供电:+12v工作时间:8小时(锂电)重量:2.5kg体积:220×145×90(mm)可直接与Windows界面相配合操作(3)工控机:PC104电子硬盘容量:建议存1800个文献
第二章硬件及连线安装2.1.硬件RSM-PRT低应变仪是在RSM—24FD工程动测仪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新器件、新技术、并对原电路进一步优化集成的一种全新的轻便、便携的采集系统,并具有向上的兼容性。图2-1-1仪器硬件组成2.2.连线安装图2-2-2仪器正面示意图图2-2-3仪器后侧示意图2.3.充电示意(绿灯亮需再充4小时以上)图2-2-4充电示意图
第三章测试原理3.1.方法简述小扰动应力波反射法的现场测试工作(如图3-1-1)所示。运用手锤(或力棒)在桩头施加一小冲击扰动力F(t),激发一应力波沿桩身传播,然后运用速度检波器或加速度传感器接受由初始信号和自由桩身缺陷或桩底产生的反射信号组合的时程曲线(或称为波形),最后分析者运用信号采集分析仪对所记录的带有桩身质量信息的波形进行解决和分析,并结合有关地质资料和施工记录作出对桩的完整性的判断。图3-1-1小扰动应力波反射法示意图3.2.基本理论依据与典型波形3.2.1.广义波阻抗及波阻抗界面设桩身某段为一分析单元,其桩身介质密度、弹性波波速、截面面积分析用ρ,C,A表达,则令(3-2-1)并称为广义波阻抗。当桩身介质密度、弹性波波速、截面面积分析用ρ,C,A发生变化,其变化发生处称为波阻抗界面。其比值可表达为(3-2-2)并称为广义波阻抗比。3.2.2.应力波在阻抗界面处的反射与透射设一维平面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致达一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阻抗界面(如图3-2-1所示)。图3-2-1应力波的反射与透射根据应力波理论,由连续性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有(3-2-3)(3-2-4)式中,U,σ分别表达应力波的速度和应力,下标I,R,T分别表达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由波阵面动量守恒条件,由式(3-2-4)得(3-2-5)联立式(3-2-3)、(3-2-5),求解可得(3-2-6a)(3-2-6b)其中称为反射系数(3-2-7a)称为透射系数(3-2-7b)式(3-2-6)就是小扰动应力波反射法中运用的反射波与入射波的速度量的相位关系来作分析的重要关系式。3.2.3.桩身不同情况下应力波速度量的反射、透射与入射的关系(1)桩身完好此时,存在唯一Z界面,x-t曲线(如图3-2-2所示)。由于,所以,代入式(3-2-7)得,(T恒>0)图3-2-2桩身完好图3-2-3完好桩实测波形由式(3-2-6)可知,在桩底处,速度量的反射波与入射波同号,体现在V(t)时程曲线上,则为同相。一个典型的完好桩的实测波形(如图3-2-3所示)。由(图3-2-2)、(图3-2-3)分析可得一次反射时间t、纵波波速C、桩长三者之间的关系为(3-2-8)式(3-2-8)即为该方法中判断桩长或求解波速的简朴关系式。在式(3-2-8)的应用上,应已知C或L之中的一个,当两者未知时,有无穷个解,因此实用中经常运用记录的方法或其他实验的方法来假定C或根据施工记录来假定L,以达成近似求解的目的。(2)桩身截面积变化。(a)L1处桩截面减小。如图3-2-4所示,可知在L1处有可得F<0。可得结论:截面积减小处,VR与VI同号,而VT恒与VI同号。典型的实例V(t)波形(如图3-2-5所示)。若C可以假定已知,则桩长:图3-2-4截面减小图3-2-5V(t)波形(b)L1处截面增大。(如图3-2-6所示),可知在L1处可得结论:截面积增大处,VR与VI反号,VT恒与VI同号。典型V(t)实测波形(如图3-2-7所示)为(3)桩身发生断裂(a)(如图3-2-8所示),桩身在L1处完全断开。Z2相称于空气的波阻抗,有Z2→0,D可得由式(3-2-7)得F=-1,T=0图3-2-6截面增大图3-2-7V(t)波形代入式(3-2-6a),(3-2-6b)可得,即应力波在断开处发生发射,由于透射波为零,故应力波公在上部仅在上部多次反射而到不了桩底。典型实测V(t)曲线(如图3-2-9所示)。(b)(如图3-2-10所示),桩身在L1处局部断裂(裂纹)。典型V(t)典型(如图3-2-11)。L1处反射信号与L处(桩底)反向信号的强弱,随着裂纹的严重限度而不同。(4)桩身缩颈、夹泥、离析。三种情况示意图[见图3-2-12(a.b.c)]。(a)缩颈情况:,,VR与VI同号,VT与VI同号。,,VR与VI反号。图3-2-8桩身断开图3-2-9多次反射,不见桩底信号(b)夹泥情况:,,图3-2-10裂纹图3-2-11V(t)波形(c)离析情况:.以上三种情况VR与VI,VT与VI的关系相似,抱负的实测曲线(如图3-2-13所示)。图3-2-12缩颈、夹泥、离析桩长:缺陷位置:缺陷范围:图3-2-13实际中,由于L2处反射信号返回桩顶时又通过L1处的反射与透射,故能量度较L1处的一次反射弱,一般较难分辩。当缺陷严重时,桩底反射信号也较弱。此外,以上三种缺陷的波形较相似:(a)根据地质报告和施工记录以及桩型区分。(b)根据波形的光滑与毛糙情况区分。(5)桩底嵌岩或坚硬持力层。(如图3-2-14所示)。典型曲线(如图3-2-15所示)。(6)桩底嵌岩或坚硬持力层。(如图3-2-16所示)。图3-2-14桩底扩大头图3-2-15V(t)波形图3-2-16(a),,,VR与VI反号。此时桩底反射与初始信号反向,(如图3-2-17)。(b),,F=0,VR为零,此时桩底不产生反射信号,(如图3-2-17(b)所示)。图3-2-17桩底嵌岩或坚硬持力层3.3.弹性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弹性波在混凝土介质内传播的过程中,其峰值不断衰减,引起弹性波峰值衰减的因素很多,重要是:(1)几何扩散波阵面在混凝土中不管以什么形式(球面波、柱面波或平面波)传播,均将随距离增长而逐渐扩大,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则愈来愈小。若不考虑波在介质中的能量损耗,由波动理论可知:在距振源的近区内,球面波位移、速度与成正比变化,而应变、径向应力则与成正比;柱面波位移、速度成正比,而应变、径向应力则与成正比。在远区()时,球面波波阵面处径向应力、质点速度与成正比,而柱面波相应量随而衰减。(2)吸取衰减由于固体材料的粘滞性及颗粒之间的摩擦以及弥散效应等,使振动的能量化为其它能量,导致弹性波能量衰减。(3)桩的完整性影响由于桩身具有限度不等和大小不一的缺陷:裂隙、空洞、夹层等,导致物性上的不连续、不均一性,导致波能量更大的衰减。3.4.混凝土的强度及其弹性波速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碎石组成。不同的原材料、配合比、制作工艺、养护条件、龄期和混凝土的含水率,其强度和弹性波速均不同样,影响的重要因素有:3.4.1.原材料的影响水泥浆硬化体的弹性波速较低,一般在4km/s下;常用的砂、碎石弹性波速较高,通常都在5km/s以上。混凝土是水泥浆胶结砂和碎石而成,因此它的强度和弹性波速,事实上是组成混凝土的碎石、砂、水泥浆硬化体的强度及弹性波速的综合值,而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一般在10~40MPa,弹性波速在4~5km/s。低标号、早龄期的混凝土,也有在10MPa与4km/s以下的;高标号、含坚硬碎石较多的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波速也有超过40MPa与6km/s的。3.4.2.石子的岩石种类、粒径、用量的影响不同岩石的石子其弹性波速是不同的,即使石子粒径、级配、用量都同样,其混凝土弹性波速也会不同,可相差20%,如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就报道过这方面的实验结果(图3-2-18)。图3-2-18不同品种石子的图3-2-19不同石子粒的混凝土的曲线1.石英砂岩碎石;2.石灰岩碎石1.5~15mm;2.5~30mm3.花岗岩碎石;4.石英岩碎石3.5~40mm;4.25~40mm在石子的岩石品种用量相同情况下,粒径大的混凝土其弹性波速比粒径小的混凝土弹性波速高。某大学曾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图3-2-19)。在石子的岩石品种、粒径相同的情况下,单位体积凝土中的石子用量越多,其弹性波速也越高。3.4.3.养护方式的影响不同养护方式,曲线也明显不同,如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实验结果(图3-2-20)。室内实验结果表白,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波速有较好的相关性。用最小一乘法整理试数据,获得混凝强度与弹性波速(V)的相关关系为(3-2-9)式中,为混凝土准抗压强度(MPa),V为混凝土的纵波波速(km/s)。图3-2-20不同养扩条件下的曲线1.自然养护;2.标准养护;3.水中养护
第四章现场测试技术现场数据采集重要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1)现场勘察及资料收集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之前,应对施工现场的概况,重要内容涉及建筑物的类型、基桩的种类、设计规定、水文地质条件、施工队伍的素质和工作作风以及业主、监理人员的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应对施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现场观测和了解;重要参考资料有基础设计图纸及有关设计资料、有效的地质勘察报告、桩基础的施工记录、业主和监理等现场管理人员的有关技术资料。(2)检测桩的拟定及桩头解决拟定检测桩的数量、部位应由检测技术负责人、质检、监理、设计、业主共同参与决定,重要根据是有关的技术规范、标准,并参考现场施工记录和工作日记、基桩在工程中发挥的重要性。检测基桩必须进行适当的解决,可用人工凿去桩头浮浆,使桩面平整,切忌采用风枪冲击解决桩头,导致桩头破裂或隐性裂缝,导致检测曲线混乱,无法进行判读分析,甚至导致误判;检测时基桩应有一定的强度才干保证检测信号准确、清楚、有效,真实反映基桩的质量状况。混凝土龄期应在14天以上,才干实行检测。但有时由于考虑到施工工期的影响,可根据工地的气候、温度、湿度及混凝土设计强度等因素,也可适当提前,但不应少于7天。(3)传感器的安装与选择为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可信,除要配备高质量的仪器和传感器外,检测时传感器的安装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传感器的安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由于弹性反射波是建立在一维纵向振动的波动理论的基础上,传感器的轴线与桩身的纵轴线是否平行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入射波与反射波产生夹角(相位角),二维效应将难以克服。因此,在传感器安装时,应必须保证传感器的轴线与桩身的纵轴线平行(或保证传感器的轴线与桩头平面垂直)。b)传感器的安装可采用胶粘接、石膏粘接、薄蜡或润滑脂粘接和橡皮泥粘接等方法与桩连接。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式粘接,都必须保证传感器与桩顶之间有一个良好的偶合效应。在保证粘接效果的前提下,尽也许减少传感器和桩顶之间的粘接材料厚度,并在粘接物材料完全固化后进行检测。c)为排除检测过程中面波、直达波及其它干扰对有效反射纵波的干扰,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º,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d)采用PRT采集仪随机所配附件,也可自选。速度型传感器灵敏度应大于300mv/(cm/s),加速度型传感器灵敏度应大于100mv/g。(4)检测现场数据采集现场检测数据采集的重要环节如下:a)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性能正常方可使用。对需充电的仪器,除平时注意保养性的充电外,在进入现场前必须保证充足电源,以供检测时有足够的电源。b)每个检测工地均应进行激振方式和接受条件的选择实验,以拟定最佳激振方式和接受条件。激振方式和接受条件的选择,不同的仪器有所不同,但一般的选择原则是:当基桩较长时,应选择能产生低频的力锤,如尼龙锤;反之,应选择能产生高频的力锤,如铁锤等。但由于基桩自身条件和基桩周边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不管选择什么锤,都必须通过现场实验拟定。c)锤击技术也是一个测试质量优劣的重要环节,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纯熟技术工人操作。锤击时保证做到;落锤到实处,动作干脆利索,锤击方向垂直于桩头平面,达成产生瞬间激发点源,首脉冲脉宽狭窄且符合半正弦规律。d)每一根被检测单桩最少应进行三次以上反复测试,在波形一致性良好的情况下方可存入仪器。测试时如发现异常波形,为保证测试结果真实反映基桩质量状况,应在检测现场及时研究,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因素后再反复测试。为了有助于检测结果的分析判断,检测时可选择不同的频率参数采集数据,得到多条(三条以上)测试曲线,特别是对于初判有缺陷或严重缺陷的基桩更应如此。e)根据激振条件,实验规定及时改变激振频率和能量,满足不同的检查目的,应选择符合材质和重要规定的激振设备。反射波法使用的激振设备形式多种多样,有杆锤(力棒)、手锤、落球,也有电火花方式;材质有铜质的、铝质的、木质的、也有聚四氟乙烯塑料的;重量有的局限性1kg,有的重达5kg。此外,有的在激振时采用不同材质的垫板,用以改变激振的频率。实践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激振方式的选择是否能采集到有效信息的决定性因素。
第五章仪器操作5.1.启动与运营程序在出厂前已固化在仪器内部,用户连接好传感器,接通电源开关,屏幕上直接显示RSM标志,数秒钟后,仪器自动引导进入主工作平台,用户即可进行测试工作。功能菜单见表5-1。表5-1主菜单二级菜单三级菜单四级菜单设立设桩长设波速传感器速度电压型电荷型加速度电压型电荷型低通放大积分加系数速系数删工地设工地单采连采保存叠加分析定桩头定缺陷定桩底定桩长定波速反向放大滤波缩放刷新读入反相缩放联机5.2.屏幕显示说明仪器正常启动后,液晶屏上显示主工作平台(如图5-2-1)。主工作平台由左至右、由上至下涉及三个部分:波形显示区、参数指示区、列表提醒区。图5-2-1仪器主工作平台界面5.2.1.波形显示区:图5-2-2仪器波形显示区界面波形显示区位于屏幕左上方,由上下两块区域分别显示两次采样的波形(如图5-2-2)。在每个波形的右上部显示其最大幅值;波形显示区右上方有一个数字,它指示该区域显示的示本文献中的的几个波形。若该数字被反白了,则说明该波形目前处在“活动状态”。处在“活动状态”的波形可以:(1)下次采样时,采集的波形将在此区域显示。如该区域已有波形,则原有波形将被覆盖。(只覆盖显示,未覆盖文献)(2)选择“分析”功能后,将针对此区域的波形进行分析。5.2.2.参数指示区:参数指示区位于屏幕左下方,用于显示一些重要的参数信息。处在主工作平台时的参数指示区(如图5-2-3)与进入“分析”功能后的参数指示区(如图5-2-4)是不同的。图5-2-3主工作平台时的参数指示区界面图5-2-4进入“分析”子菜单后的参数指示区界面1.主工作平台时的参数指示区:(1)采样周期(T):“采样周期”表达当前波形的采样周期或下次采样的采样周期。该值在每次采样前根据预设桩长和预设波速自动计算得到。在“保存”时,该参数被记录到文献中。例如:“T=28”表达本次采样周期为28。“采样周期”始终显示在参数提醒区的左上方。(2)预设桩长(L):“预设桩长”表达用户在“设立”子菜单中设立的“预设桩长”值。“预设桩长”由用户人为设定,对采样、分析和计算有影响,它距离“实际桩长”的误差越小越好。(3)预设波速(C):“预设波速”表达用户在“设立”子菜单中设立的“预设波速”值。“预设波速”由用户人为设定,对采样、分析和计算有影响,它距离声波在媒质中传播的“实际波速”越接近越好。(4)E指数放大系数(E):“E指数放大系数”表达从视觉上对波形进行指数放大的系数值。该系数只在主工作平台时显示。(5)探头类型(D):“探头类型”表达当前使用的传感器是速度计(Velo),还是加速度计(Acce)。“探头类型”只在主工作平台时显示。(6)工地/文献名(P):“工地/文献名”表达当前所处的工地以及当前显示的文献名称。工地名余文献名用“/”符号分开。前面为工地名称;后面为文献名称。“工地/文献名”只在主工作平台时显示。若未指定当前工地,则“/”前面无显示;若未读入/写入文献,则“/”后面无显示。“读入”、“保存”、“删除”等对文献的操作都是相对当前工地中的文献而言的。2.进入“分析”功能后的参数指示区:(1)采样周期(T):无论在主工作平台,还是在进入“分析”功能后,“采样周期”始终显示在参数提醒区的左上方。(2)计算桩长(L):在进入“分析”子菜单后,本来显示“预设桩长”的地方转而显示“计算桩长”。“计算桩长”表达通过桩头位置、桩底位置、采样周期、预设波速计算出来的桩长值。以上四个参数中,任一参数被改变,都会导致“计算桩长”被重新计算和刷新。(3)计算波速(C):在进入“分析”子菜单后,本来显示“预设波速”的地方转而显示“计算波速”。“计算波速”表达通过桩头位置、桩底位置、采样周期、预设桩长计算出来的波速。以上四个参数中,任一参数被改变,都会导致“计算波速”被重新计算和刷新。(4)游标距桩头处的时间差(t):在进入“分析”子菜单后,本来显示“E指数”的地方转而显示“时间差”。该时间差表达游标位置到桩头位置之间的时间。在计算上,该值等于两个位置之间的采样点数乘以采样周期。(5)游标位置(N):在进入“分析”子菜单后,本来显示“探头类型”的地方转而显示“游标位置”。“游标位置”表达游标目前处在采样数据的第几个点。由于本仪器采样点数固定为1024点,因此“游标位置”的取值只也许为0~1023。游标所在的位置既可以是“桩头位置”,又可以是“桩底位置”,还可以是“缺陷位置”。(见“分析”的有关章节)当程序回到主工作平台后,刚才显示“游标位置”的地方重新显示“探头类型”。(6)当前幅值(A):当进入“分析”子菜单后,本来显示“工地/文献名”的地方转而显示“当前幅值”。“当前幅值”表达游标目前所处点处的幅值。5.2.3.列表提醒区:在屏幕右方从上至下有10条列表选项,每条选项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含义。(1)列表提醒区通常都是“菜单列表”。即每个列表选项都是一个菜单项,表达一个要完毕的操作,如“工地”、“读入”、“采样”、“保存”等。(2)在需要输入数字或字符时,列表提醒区出现“数字列表”、“字符列表”。即每个选项表达一个“0”~“9”的数字或一个“a”~“z”的字母等。(3)当需要在现存的工地或文献中选择出一个时,列表提醒区出现“工地名列表”、“文献名列表”。即每个选项为一个目前已存在的工地名或文献名。各类列表界面如下:菜单列表图例 字符数字列表图例文献列表图例图5-2-5各类列表提醒区界面5.3.输入方法介绍本仪器精减了键盘系统,形成了类似于手机键盘的最简输入方法。归纳起来共存在以下几种输入方式:5.3.1.列表选择方式:需要进行列表选择时,在列表提醒区出现多个列表选项,供用户选择。用户用“上”、“下键”改变列表当前选项的位置;若所需选项未出现在本页面内(一页最多显示10个选项),则按“MENU”键进循环翻页;找到所需选项并使之成为当前选项后,按“OK”键确认,则该选项被成功选中。不同时候,列表选项的含义不同,可以分为两类:(1)菜单:在处在主工作平台或进入“设立”及“分析”子菜单时,列表提醒区的内容为菜单选项。此时选中某一选项将执行该菜单选项所示的功能。(2)工地名或文献名:当需要选出一个已存在的工地或文献时,列表提醒区的内容为所有已存在的工地名或文献名。若一页(可显示10个选项)显示不下所有内容,用户可以通过“左”、”右”键或“MENU”键调出前一页或后一页内容,然后按前述方法键选中所需要的工地或文献。注意:在任意情况下都可以使用“MENU”键对列表显示区中多于一页的选项进行循环翻页(即每按一下向后翻一页,当翻到最后一页时,若再按则翻到第1页);而在选择现有工地名/文献名时,考虑到选项也许会很多,因此允许用户在此时使用“左”、“右”键进行双向翻页(即按“左”键向前翻页;按“右”键向后翻页)。但这2个键不允许循环翻页(即已到到第一页时再按“左”键无效;已翻到最后一页时再按“右”键无效)。运用文献名列表选择一个已存在文献的界面如下:图5-3-1文献名列表界面5.3.2.数字编辑方式:在需要手工输入数字时,弹出一个数字输入窗口,同时列表提醒区列出数字“0”~“9”。首选取用“左”、“右”键将输入焦点移到预改变的数字位,然后按“上”、“下”键改变该处的数字,反复以上环节,直到所有位上的数字都符合规定。这时按“OK”键用刚才输入的数值更新原有数值,若按“C”键则保持原有数值不变。其界面如下:图5-3-3数字编辑界面5.3.3.字符编辑方式在手工输入工地名或文献名时需要进行字符编辑。字符编辑类似于数字编辑。不同的是前者不光要输入“0”~“9”10个数字,还必须能输入“a”~“z”26个字母以及空格(以“_”代替)。为了能遍历所有这37个字符,需要使用“左”、“右”键或“MENU”进行翻页,找到特定字符所在的页,然后选择该字符。注意:在使用“左”、“右”键改变当前输入焦点后,列表显示区自动切换到焦点位置字符所在的页面。若用户需要输入其它页面的字符,可按前述方法使用“MENU”键翻页。其界面如下:图5-3-4字符编辑界面5.3.4.复合输入方式复合输入是字符编辑和列表选择的结合。其最常见的用法是输入工地名或文献名。当需要输入工地名或文献名时,一方面会弹出字符编辑窗口(见5.3.3),供用户直接输入字符。输入完毕后,按“OK”键完毕输入工作;若按“C”键,则调出所有现存的工地名或文献名供用户进行选择。用户按5.3.1.(2)中介绍的方法找到所需的工地名或文献名,然后按“OK”键完毕输入工作,或按“C”键结束整个输入工作。注意:若要创建一个不存在的工地或文献,则只能依靠字符编辑的方式输入一个新的工地名或文献名,不能以列表选择的方式输入(由于在现存的工地或文献中找不到该预创建的新工地名或文献名);若要输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工地名或文献名,则既可使用字符编辑,又可使用列表选择方式,且只有在字符编辑时按“C”键才会调出列表选择方式供用户选择已有工地名或文献名。5.4.菜单选项及其使用:仪器启动后,菜单提醒区显示一级主菜单。其菜单选项为:“设立”、“单采”、“连采”、“保存”、“叠加”、“分析”、“读入”、“反向”、“缩放”、“联机”。按“上”、“下”键改变菜单的当前选项,按“C”键将返回一级主菜单,按“OK”键进入当前选项所示的功能。5.4.1.设立:各种参数的设立在此完毕。选中此项后,将出现“设立”子菜单,其界面如图5-4-1。各选项的功能如下:(1)放大:选中此项后弹出数字编辑窗口,供用户输入“E指数放大系数”。用户通过“上”、“下”、“左”、“右”键直接输入数字后按“OK”键。有效数值为0~80。超过范围将提醒犯错,其中0和1都表达不进行E指数放大。(1)设桩长:选中此项后弹出数字编辑窗口,供用户输入“预设桩长”。用户通过“上”、“下”、“左”、“右”键直接输入数字后按“OK”键。有效数值为0.1m~150.0m,精度为0.1m。超过范围将提醒犯错。图5-4-1进入“设立”子菜单界面(2)设波速:选中此项后弹出数字编辑窗口,供用户输入“预设波速”。用户通过“上”、“下”、“左”、“右”键直接输入数字后按“OK”键。有效数值为1000~9000m/S。超过范围将提醒犯错。(3)传感器:选中此项后,列表提醒区的备选项出现:“速度”,“加速度”。用户按“上”、“下”键改变类型,然后按“OK”键确认,或按“C”键保持原有探头类型。无论是“速度”计,还是“加速度”计都分为电压型和电荷型,因此选择完速度/加速度后,还应选择电压型/电荷型。若选择速度计,应同时将PRT箱壁上的切换开关拨到“v”,否则应拨到“a”。此外若是在家速度计情况下要得到速度信号,还应当选择“积分”(见5.4.1.(6))。(4)低通:选中此项后,弹出数字编辑窗口供用户输入“低通滤波截止频率”。该频率将在以后的采样中被用于对波形进行数字低通滤波。用户可以在“下”、“下”、“左”、“右”键配合下,输入该频率,该值从10Hz到12kHz分为10档。(5)放大:选择该选项可以改变“E指数放大系数”,更好的观测波形尾部的小信号。(6)积分:积分与否对速度计采样无影响,只对加速度计采样有影响。若选择积分,则加速度信号会自动转化为速度信号;否则会保持速度信号。积分与否只对此后的采样有影响,对之前的波形无影响。(7)加系数:选择该选项后,可输入当前的加速度计系数。该参数只对加速度计采样时产生影响。注意使用国际单位。(8)速系数:选择该选项后,可输入当前的速度计系数。该参数只对加速度计采样时产生影响。注意使用国际单位。(9)删工地:选中此项后以复合输入方式供用户输入当前工地名称。一方面弹出字符编辑窗口,可以在“上”、“下”、“左”、“右”、“MENU”键的配合下,输入工地名字符串,然后按“OK”键返回;也可以随时按“C”键”退出字符编辑窗口,此时将调出现有工地名称列表,供用户选择。两种输入方式完全等价。对的输入工地名和确认后,该工地及其中的所有文献将所有被删除,并无法恢复。因此使用此功能应格外慎重。建议使用上位机管理软件先删除无用文献后,再将空工地删除。(10)设工地:选中此项后以复合输入方式供用户输入当前工地名称。一方面弹出字符编辑窗口,可以在“上”、“下”、“左”、“右”、“MENU”键的配合下,输入工地名字符串,然后按“OK”键返回;也可以随时按“C”键”退出字符编辑窗口,此时将调出现有工地名称列表,供用户选择。两种输入方式完全等价。但假如要创建一个并不存在的工地,则只能以第一种方式手工输入。此时按“OK”键后,会提醒“本工地名不存在,是否创建?按“OK”键创建该新工地名。5.4.2.单采:选中此项后,仪器开始以当前通道进行一次采样。采样成功后,波形将显示在当前活动的波形显示区;同时相关参数显示到参数指示区。若采样失败或由于用户按下“C”键半途退出,则会显示“采样失败”的提醒信息。用户可以在看清该提醒后按“OK”或“C”键退出该提醒信息;也可等待其自动退出,返回到主工作平台。5-4-3正在进行单采时的界面5.4.3.连采:类似于单采,但选中此项后,将完毕连续三次采样,依次显示在1~3波形显示区。5.4.4.保存:输入文献名的方法类似于“读入”文献(见5.4.5(7)),不同的是后者只能输入已经存在的文献名;前者若输入已存在的文献名,则覆盖原有文献,若输入不存在的文献名,则创建一个新文献,并将数据存入该新文献。无论是“读入”,还是“保存”,都是对当前工地而言的,读入和保存的文献都处在当前工地名中。因此读入和保存前都要保证已经输入了对的的工地名。5.4.5.叠加:类似于单采,但选中此项后,采样结果并非本次采样后的直接结果,而是从上次单采(或连采)开始到本次采样以来历次采样结果的平均。5.4.6.分析图5-4-4进入“分析”子菜单界面选中此项后,波形显示区变成两部分:上部显示当前活动的波形,下部显示桩基模拟示意图(见图5-4-4)。屏幕右侧的列表提醒区显示“分析”子菜单。注意:此时参数指示区的内容发生改变;且L和V的含义也与主工作平台时不同。(见5.2.2.)上部活动波形中有一竖线,为游标。用户可按“左”、“右”键逐个改变游标的当前位置,也可按“上”、“下”键跳跃式改变游标的当前位置。(1)定桩头:需要改变桩头位置时选择该项。此后可通过“上”、“下”、“左”、“右”键移动游标,以改变桩头的位置。每次移动游标,与桩头位置相关的所有参数也都会重新计算和刷新。(2)定缺陷:需要改变缺陷位置时选择该项。此后可通过“上”、“下”、“左”、“右”键移动游标,以改变缺陷的位置。每次移动游标,与缺陷位置相关的所有参数也都会重新计算和刷新。(3)定桩底:需要改变桩底位置时选择该项。此后可通过“上”、“下”、“左”、“右”键移动游标,以改变桩底的位置。每次移动游标,与桩底位置相关的所有参数也都会重新计算和刷新。需要改变桩底位置时选择该项,此后移动游标将会改变桩底的位置,与桩底位置相关的所有参数也都会重新计算和刷新。(4)定桩长:选择该选项允许用户在分析中临时改变“预设桩长”(要真正改变预设桩长必须在主工作平台的“设立”中完毕)。在此后的计算中,桩长被固定;波速由固定的桩长计算得到。退出“分析”功能后,“预设桩长”被恢复未本来的值,只有在“设立”子菜单中才会真正改变“预设桩长”的值。(5)定波速:选择该选项允许用户在分析中临时改变“预设波速”(要真正改变“预设波速”必须在主工作平台的“设立”中完毕)。在此后的计算中,波速被固定;桩长由固定的波速计算得到。退出“分析”功能后,“预设桩长”被恢复未本来的值,只有在“设立”子菜单中才会真正改变“预设波速”的值。(6)反相:选择该选项后,波形被反相。正值变成负值;负值变成正值。“反相”功能可逆。但只要不“保存”,不会影响到文献中的数据。(7)放大:选择该选项允许用户在“分析”时改变“E指数放大系数”,更好的观测波形尾部的小信号。(8)滤波:选中此项后,可以指定频率对当前波形进行低通滤波。若不刷新,退出分析后,将恢复原始波形。(9)缩放:选择此选项可以在1024点/512点间切换,假如想看完整的波形请用1024点观测;假如只想仔细观测前面的一半波形,请使用512点。(10)刷新:选中此项后,将以分析时滤过波的波形刷新原始波形,同时以分析时指数放大系数刷新主工作平台的放大系数。5.4.7.读入:选中此项前必须先按5.4.1.(10)设立好工地名。选中此项后,先以复合输入方式输入一个文献名,然后打开该文献,将其波形显示到波形显示区,并更新相应的参数指示区。复合输入过程如下:一方面弹出字符编辑窗口,供用户手工输入文献名;若按“OK”键则接受手工输入的文献名并退出字符编辑方式;若按“C”键,则退出字符编辑方式,进入列表选择方式。用户可以从现有文献列表中选择一个。读入文献后,除显示波形外,同时显示该文献的预设桩长、预设波速等参数。(见图5-4-2)。图5-4-2读入文献后界面5.4.8.反相:该功能等同于5.4.6.分析中介绍的(6)反相功能。图5-4-5反向前后的比较图例5.4.9.缩放:该功能等同于5.4.6.分析中介绍的(9)缩放功能。图5-4-6缩放前后的比较图例5.4.10.联机:选中此项后,可以运用上位计算机上传或删除本仪器内的任意文献,以及对本仪器内的工地和文献进行管理(详见第六章)。联机过程完毕后,必须按“C”键重新返回主操作平台才干进行其它操作。其界面如图5-4-5。图5-4-7与上位计算机联机界面5.5.使用过程简述启动仪器进入主工作平台后,一方面要输入工地名称。若要输入的工地名已经存在,则按“C”键,然后用工地名列表选择不失为更好的方法。假如仪器采样参数同开机缺省值不一致,则需要进入“设立”子菜单,在“设立”子菜单中对相关参数进行更改。更改完毕后按“C”键返回主工作平台。之后可以开始采样:若采样失败,会弹出提醒信息,否则波形显示区被刷新。假如对波形不满意可以反复采样直到满意时为止。假如想依次存两个波形,则可以按“左”、“右”键切换当前活动波形后再采样。最后,需要保存文献。调出本来保存的文献前必须先输入对的的工地名,然后在主工作平台输入要读取文献的文献名。要观测某波形是否满意,可以先通过采样或读文献调出该波形,并使该波形处在当前活动状态,然后从主工作平台进入“分析”功能。需要上传文献到上位计算机中,或者需要通过上位计算机管理仪器内部的工地和文献时,一方面从主工作平台进入“联机”状态,然后在上位计算机上进行解决,此时本仪器不响应“C”键之外的其它任何按键,直到按“C”键联机状态,返回主工作平台。通常使用“联机”方式从上位计算机端进行工地和文献的删除;只有在当前手上没有计算机,而又必须现在删除文献(例如在现场存储空间不够)时,才需要从仪器端删除文献。5.6.按键功能总结整个仪器共有7个按键,分别是“上”键、“下”键、“左”键、“右”键;“OK”键、“C”键、“MENU”键。5.6.1.“上”、“下”键的作用有两个:(1)通常“上”、“下”键都用于改变列表里显示区中当前选项的位置。按“上”键当前选项上移一行,若已是第一个选项,则移到最后一行,按“下”键当前选项下移一行,若已是最后一行,则移到第一行。(2)只有在“分析”时,在拟定是要改变桩头或桩底或缺陷的位置后,才可以使用“上”、“下”键跳跃式地移动光标(每次移动10个点)。这种移动可以提高光标移动的效率,但不能提供精确的逐点移动。(3)在选择现有工地名或文献名时,若工地名或文献名的个数超过10个,即一页显示不下所有选项,则通过按“左”、“右”键可以使列表选项前后翻页。注意:只有在选择现在工地名/文献名时才可使用“左”、“右”键进行这种双向的翻页,其它情况下只能用“MENU”键进行循环翻页。5.6.2.“左”、“右”键的作用有三个:(1)当处在主工作平台时,通过“左”、“右”键选择当前活动的波形;(2)在输入字符或数字时,按下“左”、“右”键,可以改变编辑框中当前输入焦点的位置;(3)在进行“分析”时,在拟定是要改变桩头或桩底或缺陷后,可以通过“左”、“右”键逐点移动光标。这种移动可以提供精确的逐点移动,但移动效率较低。5.6.3.“Ok”键与“C”键:“Ok”键的作用是:确认、批准、接受、认可。“C”键的作用是:否认、拒绝、放弃、退出。当执行完某项操作后,需要认可时按“OK”键;而需要否决该操作时可随时按“C”键“C”并返回。5.6.4.“MENU”键: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列表显示区存在多于一页的选项,都可以通过“MENU”键进行翻页。
第六章上位机联机管理6.1.PRT低应变仪与上位计算机的物理连接使用本仪器配带的9芯-9芯RS232连线将PRT低应变仪同上位计算机相连接。也可使用其它标准的RS232连线进行连接(对非9芯的插头要转换成9芯插头)。只有从物理上建立通畅的传输连接,才干保障联机管理的顺利实现。联机过程中,任何时候出现联机故障,都应考虑是否传输连接出现了问题。6.2.PRT低应变仪与上位计算机的联机过程从物理上建立了PRT低应变仪与上位计算机间的连接后,还需要从逻辑上使两者处在联机状态。按操作顺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联机(无论哪一种联机都必须在物理连接完毕之后进行):6.2.1.标准联机过程:图6-2-1启动程序及进行联机刷新时的界面使用本操作的前提是:尚未在上位计算机中运营“PRT低应变仪上位机管理程序”。操作环节如下:(1)一方面,在PRT低应变仪处在主工作平台时,按“6”键选择“联机”,使仪器处在联机状态。(2)然后在上位计算机运营“PRT低应变仪上位机管理程序”。(如图6-2-1)假如一切正常,则上位计算机自动进入联机状态,并将PRT低应变仪中的工地所有读入源文献途径的工地名复选框中(如图6-2-2);否则弹出联机故障对话框(如图6-2-3)。图6-2-2联机成功时的界面图6-2-3联机失败时的界面导致联机故障的因素也许有:(1)PRT低应变仪未处在“联机”状态。(2)PRT低应变仪与上位计算机间未建立可靠的物理连接。在PRT低应变仪和计算机通讯口都未损坏的情况下,可通过6.2.2.介绍的“随机联机过程”重新联机。6.2.2.随机联机操作:在已经运营了“PRT低应变仪上位机管理程序”的情况下,若由于出现联机故障或其它因素而需要重新尝试进行联机,可使用此办法。使用本办法的前提是:已经在上位计算机中启动了“PRT低应变仪上位机管理程序”。操作环节如下:(1)必须保证PRT低应变仪处在“联机”状态。(2)检查RS232连线的一端连在PRT低应变仪的RS232端口上。(3)检查RS232连线的另一端在PRT低应变仪的某一个串口上(串口可选),并在上位机程序界面的串口选择复选框中选中此串标语(见图6-2-4)。图6-2-4串口选择复选框(4)用鼠标左击上位机程序界面中的“联机刷新”按键。此时,程序将再次弹出“正在联机…”对话框,进行联机。假如出现联机故障,可以改换另一个串口,重新执行(3)、(4)步,进行反复尝试。例如本来接在串口1上,则换在串口2上尝试;本来接在串口2上,则换在串口3上尝试。特别注意:在通讯串口选择无误的情况下,若仍然出现联机故障,可以在下位机按“C”键退出“联机状态”,然后按“6”键重新进入“联机状态”。若确信完全按照以上环节多次尝试,始终出现联机故障,请与我们联系。6.2.3.联机状态的退出与重入当PRT低应变仪处在“联机”状态时,无法执行其它任何操作。此时只有按“C”键退出“联机”状态,才会响应其它操作。可以在任何时候按“C”键退出“联机”状态。但是这将导致上位机中正在执行的管理过程失败。当PRT低应变仪退出“联机”状态后,上位机对PRT低应变仪的任何管理动作都会失败,并弹出“联机故障”对话框。此时若需要重新进行联机管理,可按照6.2.2介绍的“随机联机操作”进行(其中的第2、3步可省略)。通常情况下不需要用户人为地点击“联机刷新”键,程序会随时监测仪器的联机状态并自动完毕“联机刷新”。假如仪器未正常联机,联机指示灯中的红灯亮;否则绿灯亮。特别注意:当用户点击窗口右止方的“X”时,程序并没有退出,只是隐藏起来处在待命状态。此时用户可以用分析软件对已经上传的文献进行解决。当需要再次上传时,点击任务栏右下角的红绿灯(即联机指示灯),可重新激活本程序。不可一次运营多个上位机程序,否则也许出现“联机故障”。假如发现任务栏右下角出现多于一个红绿灯(即联机指示灯),则说明您运营了多个本程序,请只留一个本程序,退出其余程序实例。只有点击“退出程序”键才会真正退出本程序。6.3.上位计算机的联机管理:只有PRT低应变仪与上位计算机都处在“联机”状态后,才可以运用上位计算机提供的Windows界面预览、上传PRT低应变中保存的波形文献,以及对PRT低应变仪中的工地、文献进行管理。在进行联机管理的过程中,任何时候出现了联机故障,都可用6.2.2介绍的“随机联机操作”重新联机,通常只需执行其中的第(4)步(即鼠标左击“联机刷新”按键。)通过上位计算机可以对PRT低应变仪完毕以下管理:6.3.1.预览:假如用户希望在上传某个文献前先预览一下文献中的波形,可以使用预览功能(如图6-3-1)。但是预览一个文献时,需要从PRT低应变仪中上传大量该文献的波形数据,这要花费一定期间。因此如无必要,最佳不要使用该功能。图6-3-1预览功能界面使用环节如下:(1)选中“打开预览”选择框,使预览功能有效。(2)此后任何时候,只要选中或改变了源文献途径中的当前文献,都会在波形预览窗口中显示该文献中的波形。在三种情况下不显示波形:未启用预览功能、未选中当前文献、未对的联机。(3)若不使用该功能,则使“打开预览”选择框处在未选中状态即可。6.3.2.上传文献:现场采集的波形文献存放在PRT低应变仪内部的电子硬盘内,用户只有将其上传(如图6-3-2)到计算机中,才干运用现有的RSM-24FD工程动测仪软件进行分析和打印结果报告。因此“上传文献”是PRT低应变仪上位机管理程序的重要功能和核心内容。图6-3-2上传功能界面使用环节如下:(1)在源文献途径的工地复选框中选中需要上传的文献所在的工地。此时,该工地内的所有文献出现在源文献途径的文献列表中。(2)在源文献途径的文献列表中选中要上传的文献;若要一次上传多个文献,则可按住Shift键,同时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鼠标,则可选中一批文献;而按住Ctrl键,并点击鼠标左键,则可选中多个分散的文献。(3)在目的文献途径的磁盘复选框中选中要接受波形文献的目的磁盘。此时,该磁盘中的所有目录出现在目的文献途径的目录树中。(4)假如接受波形文献的目录已经存在,则在目的文献途径的目录树中选定该目的;假如该目录尚未创建,则先选中其父目录,然后在“新建目的子目录”按键左边的编辑框中输入新的目录名,并按一下“新建目的子目录”按键(如图6-3-3)注意,创建一个新目录后,该目录立刻出现在目的文献途径的目录树中,但并没有自动将该目录作为当前目录。若想将文献上传到该新建目录中,必须人为地进入该新建目录——即选中该目录。图6-3-3创建目的子目录界面(5)以上四步已分别选中了要上传的波形文献以及要接受这些文献的子目录。现在只需用鼠标左击“上传文献”按键,所有选中的源文献将一个个复制到指定的目录中。目的目录中已上传的文献名同仪器中的源文献名相同,而其后缀为RSM。目的目录中的文献格式为标准的RSM—24FD工程动测仪文献格式,可以使用任何接受该格式的程序读取。在复制过程中,假如目的目录中已经存在与上传文献同名的文献,则会弹出对话框,由用户决定是覆盖原文献还是跳过该文献。上传完毕后,所有已经上传的文献被置为未选中状态,依旧保持选中状态的文献为因某种因素而未上传的文献,用户可以酌情解决。6.3.3.删除文献:对于已经上传到上位计算机中的文献或其它一些已永久不需要的文献,可以考虑将其从仪器中删除,以便腾出空间保存以后采集的文献。此处的“删除文献”指的是删除PRT低应变仪电子磁盘中的文献,而非删除上位计算机中的文献。“删除文献”即可直接在仪器上手工完毕,也可通过上位计算机管理程序间接完毕。建议使用本节介绍的方法通过上位计算机管理程序间接完毕对仪器中无用文献的删除。由于用本方法更简朴(Windows界面)、更直观(可先预览)、更方便(可一次删除多个文献)。使用环节如下:(1)根据6.3.2.的(1)、(2)中介绍的方法选中要删除的文献(可以一次选中多个)。(2)用鼠标左击“删除文献”按键,或直接按键盘上的Del键,将一次删除刚才选中的所有文献。注意:删除文献必须慎重,一旦删除将无法恢复。6.3.4.删除工地:对于不再有用的工地可以删除。删除工地前必须先删除该工地中所有的波形文献,不允许删除尚有文献存在的工地(如图6-3-4)。图6-3-4删除工地界面删除工地只能通过上位机管理程序完毕,且每次只能删除一个工地。使用环节如下:(1)根据6.3.2的(1)中介绍的方法选中要删除的工地。(2)用鼠标左击“删除工地”按键。6.3.5其它功能由于有些过程要消耗较长时间,由于有一个进度指示条来指示该过程目前进行到了哪一步。在进行过程中,用户可以随时用鼠标左击“终止操作”按键来半途退出一个正在进行的操作过程。当一个操作正在进行时,“状态说明”栏显示当前正在进行的是什么操作;当一个操作进行完后,“状态说明”栏显示该操作完毕的结果如何。图6-3-5显示了正在上传文献时,“状态说明栏”和“进度指示栏”的情况。图6-3-5“状态说明”及“状态说明”界面6.4结果分析用户可以调用任何接受RSM—24FD工程动测仪数据文献的程序对已经上传到上位计算机中的PRT低应变仪波形文献进行后继解决。例如您可以随时调出RSM-PRT低应变反射波法软件(即PRTforwindows)读入上传后的波形文献,进行分析、解决,以至打印结果报告等,对已上传文献的后继解决无需“上位机管理程序”的支持,可以完全独立地进行。特别注意:假如您使用RSM-PRT低应变反射波法软件对已上传的PRT低应变仪波形文献进行后继解决,由于该软件缺省情况下只显示512点,而PRT低应变仪的数据文献一律为1024点,所以只能看到所有波形的一半(如图6-4-1)。图6-4-1RSM-PRT低应变反射波法软件缺省时只显示512点但您可以在该软件中按Ctrl+Z键,观看1024点,这样就可以显示和解决所有波形了(如图6-4-2)。如何使用RSM-PRT低应变反射波法软件,祥见RSM-PRT低应变反射波法软件使用手册(《PRTforWindows》)。6.5退出“联机状态”用户可以随时退出“上位机管理程序”;同时,还可以随时退出PRT低应变仪的联机状态。两者可以不分先后的进行,但必须分别人为地进行。图6-4-2按Ctrl+Z键后RSM-PRT低应变反射波法软件可显示1024点第七章PRTFORWINDOWS(低应变测试)用户手册7.1程序简介7.1.1程序特点PRTFORWINDOWS是为RSM-24FD型工程动测仪中配备的基桩完整性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分析程序,是原DOS操作系统下的PRT程序在WINDOWS平台上的升级换代程序。此程序针对低应变基桩检测规程的一些新规定增长了数据记录长度,增长了多点测试功能,加强了打节功能,在编程上强调了操作更灵活、界面更和谐。根据测桩任务现场工作特点(现场鼠标操作并不方便),并考虑到老PRT用户的操作习惯,设计了一套与原PRT程序基本一致的键盘操作系统以增长现场的灵活性与方便性。同时也可帮助用户完毕从DOS系统的键盘操作到WINDOWS系统的鼠标操作的过渡。PRTFORWINDOWS在功能上给了用户更大的灵活性,重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仪器状态设立:增长了模拟滤波设立与前置点数设立,允许用户选择使用的通道数量。②程序界面设立:考虑到计算机屏幕的分辨率、对比度各有不同,允许用户改变曲线的颜色、背景色以及坐标轴颜色,在输出的结果上添加坐标网络。以及改变时间坐标轴为长度坐标轴。③打印版面设立:可以灵活选择时域波形,频谱、模拟桩等为打印内容,并可选择输出的打印结果是否配以文字的分析信息。同时也可以灵活设立打印的版面:如指定打印纸张四周预留的空白,指定每页输出结果的数量、打印份数,指定每页是否加上工程名称为昂首,是否在页末加上检测单位与人员,是否加入页码等。④打印机设立:直接调用WINDOWS95的打印机设立功能。⑤快读功能设立:考虑到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往往波形存盘数量巨大,设立快读功能可以顺序读出磁盘中保存的波形,而不必通过进入读盘界面,选择文献名称,确认等环节,同时读盘界面具有记忆性。7.1.2程序环境规定PRTFORWINDOWS对计算机的规定为:CPU主频不低于133MHZ、内存不小于16M、工作平台为简体中文版Window95有其以上版本、用户应熟悉WINDOWS平台的基本操作与概念。7.1.3程序基本概念与约定①焦点:一个程序窗体由多个对象(控件)构成,具有接受用户鼠标或键盘输入能力的对象称为具有焦点的对象,对象只有具有焦点才干接受用户的输入。通常,Tab键于用移动焦点,用鼠标直接点控件,也可以使控件获得焦点。②控件:构成程序窗体的基本对象称为控件,图7-1-1为本程序中使用较多的几种控件。a.文本框:用于输入文本,显示文本。本程序中大量使用比控体,用于完毕参数输入和修改。其键盘操作方式与WINDOWS文本操作方式一致。b.组合框:具有文本框的所有功能,同时组合有列表功能,以鼠标点组合框右侧三角标志可以下拉一个选项列表,以备用户选择一项作为输入的文本,本程序中只在选择输入模拟滤波参数时使用了此控件。c.命令按钮:在命令按钮具有焦点时,可以完毕某项操作。本程序中大量使用此控件,以响应用户的操作命令。d.标签框:用于显示文本,不可交互操作。e.选项按钮:通常多个选择项按钮组合使用,在组合的多个选项中只能选择一个选项。本程序中重要用于指定仪器的通讯波特率、通讯端口,以及仪器使用的通道数。f.复选框:用于拟定项目是否被选中的控件,当多个复选框组合使用时,可以选择任意数量的选项。本程序中多用于拟定打印方式。g.图片框:用于显示图形和文本的控件。图7-1-1控件示例③波形:低应变反射波法实测所得到的显示在图片框内的时程曲线,简称波形。④当前波形:当前正在解决的波形,所有不指定对象的操作(如解决,打印、坐标轴转换,键盘分析)都是针对当前波形的,相称于此波形具有焦点。⑤当前图片框:显示着当前波形的图片框称当前图片框。⑥通道:指RSM-24FD仪器的通道。⑦前置点数:为保证记录波形的完整,保存触发前的记录点的数量。该值取负值表达在时间零点之前。在本程序中此值为绝对值大于等于32负数。⑧PRTFORWINDOWS程序以下简称PRT。⑨以下行文中WINDOWS95代表简体中文版WINDOWS95及其以上版本的操作平台。⑩RSM-24FD工程动测仪以下简称仪器。eq\o\ac(○,11)加速度计指压电式电荷型加速度计、速度计指电压型速度计。7.2程序的安装与运营7.2.1程序的安装在WINDOWS95平台上,进入资源管理器,将1#安装盘放入软驱,在相应驱动器符号上点鼠标左键,找到SETUP.EXE安装程序。在SETUP.EXE程序名称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运营安装程序。按照提醒信息,依次插入相应的磁盘,此时出现如图7-2-1所示的安装窗体。图7-2-1安装窗体①鼠标单击“更改目录(C)”命令按钮,可以改变安装过程的目的子目录名。②鼠标单击“退出安装(X)”命令按钮,可以退出安装过程,此时安装程序将自动消除已安装的部分。③鼠标单击左上方的带有图标的方形命令按钮,将开始程序安装过程,直到出现安装已完毕的提醒。7.2.2程序的运营在WINDOWS95资源管理器内找到已安装的目的子目录、鼠标双击其中PRT.EXE程序即可运营本程序。本程序的安装程序也将在开始菜单的程序组内生成一个“PRT”工程组,以鼠标单击此工程组也可使程序运营。程序运营时,首选出现程序提醒窗体。见图7-2-2。图7-2-2程序揭示窗体而后进入程序的主操作窗体见图7-2-3,至此即可开始使用本程序进行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桩完整性检测的实测与分析。图7-2-3主操作窗体7.2.3程序主操作窗体1.“子目录”与“文献名”标签栏:当前显示的三个波形相应的子目录与文献名。在读盘读出数据时拟定的子目录和文献名在此显示。2.“桩长”与“波速”文本框:显示采样时预估的桩长与波速,在分析波形时允许在此改变桩长与波速值。输入桩长(或波速)后,按回车键确认,此时即为认定输入的桩长(或波速)值为定值(标签栏背景色为兰色)、三个波形相应的桩长(或波速)标签栏的值均会自动按此值拟定,除非某个波形已完毕了桩底确认(详见波形分析一节)。由于完毕了桩底确认意味着桩长、波速均已拟定,此时假如要重新拟定谋取该波形的桩长(或波速),应一方面撤消已进行的分析(详见分析过程的撤消)。3.波形图片框:三个图片框位于主窗体中部,为主窗体的主体部分,每个图片框左上角分别标有图片框序号,某图片框标签背景色为红色时,表白此图片框为当前图片框。每个图片框内部有三个标签栏,“Vmax(m/s)”标签栏用以显示波形的最大绝对值。“Exp:”用于显示进行E指数解决时的E值数数值,在此标签栏上单击鼠标左键,E指数递增1,单击左键E指数递减1。“+5”标签栏用以加快E指数的递增,在此标签上单击鼠标左键,E指数递增5,单击右键,E指数递减5。4.信息标签组:位于图片框的右侧、每个图片框相应由5个标签栏组成的信息标签组,用于显示波形图片框内时标位置指示的波形时刻T1,波形速度值V1,时标线1与时标线2的时间差dT,以及分析得到的桩长与波速。鼠标单击桩长(或波速)标签,将取桩长(或波速)为定值(此时标签栏背景为浅兰色),在分析时,确认桩头后,随着时标的移动波速(或桩长)值会变化。5.坐标轴:位于波形图片框组下方,显示当前波形图片框内波形的坐标轴。6.命令按钮组:主操作界面下方的一组命令按钮组。启动命令按钮的方法为鼠标单击按钮,或在键盘上键入命令按钮上标记的字母。a.“设立M”:进入参数设立窗体,设立参数。b.“采样S”:按设立的仪器状态,进行信号采集。c.“存盘W”:进入存盘窗体,执行存盘过程。d.“读盘R”:进入读盘窗体,执行读盘过程。e.“快读Q”:执行快读过程(详见读取数据)。f.“解决H”:进入波形解决窗体、对当前波形执行解决过程。g.“复位X”:对当前主窗体上三个波形的所有操作过程均撤消,恢复到原始采集或读入状态。h.“撤消U”:撤消当前波形的分析过程,波形解决过程不变。i.“打印P”:按参数设立中指定的打印内容与打印版面设立方式,打印当前波动。此功能只在打印结果凑够一张打印纸时才启动打印机开始打印。j.“即打N”:立即启动打印机,将已指定的打印内容打印出来,并走纸。7.简要提醒住处栏:主窗体下端贯窗体的一个标签栏,用于对每个环节给出简要说明。用户随时关注此信息栏内容的改变。7.3参数设立在出现图7-2-3所示的主操作窗体后,鼠标单击“设立M”命令按钮,(或敲击键盘的M键)出现图7-3-1所示的参数设立窗体,即可开始参数设立过程。图7-3-1参数设立参数的拟定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选项按钮:以鼠标直接单击选项按钮,也可用键盘Tab键将焦点移动选项按钮上,按回车键。②复选框:以鼠标单击选定的复选框,也可用键盘操作,操作方式同上。③文本框:鼠标单击选定的文本框,使文本框具有焦点,或以Tab键将焦点移到选定的文本框上,而后以键盘输入文本。④组合框:以鼠标单击组合框,或以Tab键移动焦点的方法使选定的组合框具有焦点,以键盘输入文本。也可以用鼠标单击组合框的列表标记,下拉选项列表,直接选入所需的文本,或用上、下箭头下拉选项列表并选中相应的选项后按回车键。7.3.1设立记录参数①波特率:根据用户仪器RS-232口的通讯波特率,拟定相应的选项按钮。如仪器的通讯波特率为57600bit/S,应选择“57600”选项按钮。②通讯口:根据用户计算机与仪器联接时使用的串行通讯端口,拟定相应的选项按钮。如使用计算机的1号串口,应选择“Comm1”选项按钮。如使用计算机的2号串口,应选择“Comm2”选项按钮。③通道数:只使用仪器的一个通道记录时,选择“一通道”选项按钮,此时记录的单个波形,称为波形,将显示在当前图片框内。当使用仪器的多个通道(二个通道,或三个通道)记录时,选择“三通道”选项按钮,此时将同时记录三个通道的波形,分别称为波形1、波形2、波形3,按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显示在积极操作窗体上的三个图片框内。④通道:指定记录波形相应的仪器通道序号,传感器类型,以及传感器灵敏度标定系数。选择通道数为“一通道”后,只需对波形1进行设立,波形2,波形3的设立文本框将被关闭。选择了通道数为“三通道”后,应对三个波形分别设立。对某个波形设立通道时,a.一方面设立该波形相应的仪器通道序号:以鼠标左键单击“通道”文本框,或在通道文本框具有焦点时按回车键,文本框内将循环显示“CH1”,“CH2”,“CH3”,“CH4”,直到出现用户认定的通道序号。b.另一方面设立此通道传感器类型;以鼠标左键单击“传感器”文本框,或在“传感器”文本框具有焦点时回车,文本框内将循环出现“速度计”、“加速度计”,直到出现用户认定的传感器类型。c.最后输入传感器的灵敏度标定系数;以鼠标单击“灵敏度”文本框,或以Tab键移动焦点,使“灵敏度”文本框具有焦点,键盘输入灵敏度标定系数,加速度计灵敏度标定系数单位应为pC/(m/S2),速度计灵敏度标定系数单位为V/(m/S)。注意事项:a.由于RSM24FD工程动测仪的三、四通道未配置前置的电荷放大器,因此在选择通道序号为“CH3”,“CH4”后,传感器类型只能肯定为“速度计”。b.波形1,波形2,波形3相应的通道可以完全独立选择,允许多个波形相应同一个通道序号,此时多个波形实际为同一个通道采集的波形。⑤触发通道:触发通道应为实际用于记录的一个通道,因此在设立了通道数为“一通道”时触发通道应与波形1相应的仪器通道相同。在设立了通道数为“三通道”时,触发通道应为三个波形相应的三个仪器通道中的一个。⑥低通模拟滤波:设立仪器前置的模拟滤波器。滤波参数的拟定与测试信号频率的高低有关,例如对长桩(>20m)如记录桩底反射为直接目地,滤波参数可以适当取低(≤80Hz),以获取较低频率的信号,相反如以记录桩头附近的缺陷为直接目地,滤波参数可以适当取高(≥2400Hz),以获取较高频率的信号。⑦前置点数:指定波形触发之前应保存的点数,亦称负延迟。一个波形在触发后开始记录,如不能在触发前保存一定的数据点,则波形必然为非完整波形。前置点设立值应为绝对值大于32的负整数,负号表白触发时刻为零时刻时,保存的数据点在触发零时刻之前。⑧指数放大:指定波形进行E指数包络放大时,E指数的值。E指数放大是观测桩底反射的一种有效方式,该值取值范围为1-100。⑨桩参数:根据桩的实际情况分别将桩长,波速,桩径,扩底等参数输入相应的文本框。在实测过程中桩长、波速等桩参数往往并不拟定,此时应预估后输入,预估的原则为桩长尽量长一些,波速尽量低一些,以保证记录时间足够长。桩径与扩底参数,并不参与程序的分析过程,但对打印分析信息时信息排布格式有影响,应如实输入。对非扩底桩,扩底文本框内应为空值(即不输入任何值)。7.3.2设立显示与打印参数①坐标:设定坐标轴为时间轴或长度轴。②打印内容:分别选择打印实测波形,打印按分析结果显示的桩的模拟图,打印波形的频谱图,并指定打印时是否打印出相应的分析信息,附表1为指定打印分析信息时,设立不同打印内容得到的打印结果;附表2为指定不打印分析信息时,设立不同打印内容得到的打印结果。7.3.3显示与打印高级设立在图7-3-1所示的参数设立窗体上以鼠标点“显示与打印高级设立”命令按钮,或交焦点移到该命令按钮上敲回车键,将进入图7-3-2的显示与打印高级设立窗体。图7-3-2显示与打印高级设立窗体①显示设立:a.颜色:以鼠标点“背景色”,“曲线色”,“坐标色”(“网络色”功能已取消)相应的方框,将出现WINDOWS95标准调色板,可以用以指定:1.波形图片框的背景色;2.波形曲线的颜色;3.坐标轴的颜色。b.打印网格:指定在打印结果上是否相应坐标轴的标签,间隔地画上网线。②打印设立:a.打印机:以鼠标点“打印机设立”命令按钮,将调用WINDOWS95打印机设立功能,其窗体根据打印机的类型不同有所不同,详见各打印机的说明书。b.打印版面:“左端空”,“右端空”,“上端空”,“下端空”分别用以指定在打印纸张的左、右、上、下,预空出的空白部分的尺寸。“每页波形”用以指定一个打印页上准备打印几个分析结果。“打印份数”用以指定打印时一个打印页的反复打印次数。特别要强调的是,假如在打印设立中已指定了打印的复制份数,最终实际执行的将是两个数的乘积。“打印工程名称”,“打印测试单位与人员”,“打印页码”,三个复选框分别用以指定每个打印页的上端是否打印一行工程名称、下端是否打印测试单位与测试人员,右下端是否打印页码,如指定打印页码,则应在“起始页码”文本框内输入每一个打印页的页码,在打印过程中此页码将会自动变化。7.3.4自动消除零电平实际测试中,特别是以加速度传感器测试时,测试系统的干扰与零源经积发后,往往使波形失真,选择“自动除零电平”复选框,程序将对原始数据执行自动消除零电平过程。7.4数据存取7.4.1数据存盘取得数据后(例如已完毕波形采集,或已读入磁盘上的波形数据),按W键、或以鼠标单击“存盘W”命令按钮,进入图7-4-1所示的数据存盘窗体,该窗体为Windows95的常规存取窗体,具体操作请参考Windows95资料。图7-4-1数据存盘窗体①一方面拟定存盘子目录,如子目录为已有子目录,应进入此子目录,(使子目录名出现在子目录名组合框内),如需新建子目录,应在适当途径上,按“新建子目录”命令按钮,建立新子目录,并进入此新子目录。②在文献名文献框内输入文献名,特别应注意的是文献名后缀是自动加入的,不需输入。③鼠标单击“保存(S)”命令按钮,或按回车键。至此在积极操作窗体上的三个波形即已按指定的文献名存入磁盘上指定的子目录。需要说明的是在每一次进入图7-4-1,需改变途径时,不易键盘操作,而应以鼠标操作为积极,在拟定了子目录并完毕一次存盘后,随后在同一个子目录中再次进入数据存取窗体存数据时,窗体将将默认原指定的子目录名,用户可以直接输入文献名并回车,完毕存储数据。7.4.2数据读盘在主操作窗体上,鼠标单击“读盘R”命令按钮,或敲击键盘“R”键,进入图7-4-2所示的数据读入窗体。图7-4-2数据读入窗体窗体左侧上方为驱动器选择框,左侧文献列表为子目录名列表,右侧为文献名列表。①拟定驱动器名,鼠标单击驱动器选择框的下拉标记,出现驱动器列表,单击所需选择的驱动器名,即可拟定驱动器名,也可以“Tab”键,使驱动器选择框获得焦点,按键盘“↓”键,使驱动的列表出现,而后以“↑”、“↓”键头选择驱动器名并回车,拟定驱动器名。②拟定子目录名:在选择驱动器名时,子目录列表将自动随驱动器的变化刷新内容,列出选定驱动器的每一组子目录名,以鼠标双击选定的目录名,即可打开此子目录。此时子目录下如有下一级子目录,将会出现在子目录列表中(如有需要仍可以鼠标双击此下一级子目录),子目录中的文献名将会出现在右侧的文献名列表中,也可以“Tab”键使子目录名列表获得焦点,以“↑”、“↓”键头选择子目录名,以回车键拟定子目录名,并进入子目录。③选择文献名:a.以鼠标单击文献名列表中待读入的文献名,而后单击“拟定”命令按钮,即中读入文献,并退出数据读入窗体。b.以鼠标双击文献名直接读入文献并退出。也可以“Tab”键使文献名列表获得焦点,以“↑”、“↓”键选择文献名,而后以“Tab”将焦点移动到“拟定”命令按钮上,按回车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镜框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物质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水泥机井管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2024年科教产业园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房屋地基转让的合同协议
- 2025光伏发电安装合同范本
- 2025关于房地产代理的合同范本
- 2025民用航空货运代理合同样本
- 2025代理工商注册合同范本
- 影视后期制作团队薪酬激励方案
- 2024年有限合伙股权代持
- 广东珠海市驾车冲撞行人案件安全防范专题培训
- 花城版一年级上册音乐 第3课 《国旗国旗真美丽》(教案)
- 2024年四川高校对口招生考试中职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 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培训
- 医疗仪器安装与调试方案
- 陕西省陕西师大附中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2024年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往年真题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30题)
- 2024压铸机安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