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仿真报告_第1页
数字电路仿真报告_第2页
数字电路仿真报告_第3页
数字电路仿真报告_第4页
数字电路仿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局部、数字电路局部四、组合规律电路的设计与测试一、试验目的1、把握组合规律电路的设计的设计与测试方法。2、生疏EWB二、试验内容设计要求:有A、B、CABBC必需工作,否者就报警。用组合规律电路实现。三、操作表中。2、写出其规律表达式和最简表达式:3、由最简表达式分别得出用与非门连接的电路,用三个电平开关作为ABC五、触发器及其应用一、试验目的1JK、D等触发器的规律功能的测试方法。2、生疏EWB中规律的使用方法。二、试验内容1、测试D触发器的规律功能。2、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3、用JK触发器组成双向时钟脉冲电路,并测试其波形。三、操作1、D触发器在输入信号为单端的状况下,D触发器用起来最为便利,其状态方程为Qn1Dn其输出状态的更发生在CP脉冲的上升沿,故又称为上升沿触发的边沿触发器。2.5.1为双D74LS74的引脚排列及规律符号。图2.5.1 74LS74的引脚排列及规律符号在EWB中连接电路如图2.5.2所示,记录表2.5.1的功能表。2.5.2SRCPDQDD01××10××11↓011↓1输入输出n输入输出n1Qn在集成触发器的产品中,每一种触发器都有自己固定的规律功能。但可以利用转换的方法获得具有其它功能的触发器。T′触发器的CP端每来一个CP脉冲信号,触发器的状态就翻转一次,故称之为反转触发器,广泛用于计数电路中,其状态方程为:Qn1Qn。同样,假设将D触发器Q端与D端相连,便转成T2.5.3所示。QDQDQQCP图2.5.3 D转成T′EWB2.5.4所示,测试其功能。图2.5.4 D转成T′触发器3、双向时钟脉冲电路的测试。2.5.5用JK触发器和与非门组成双向时钟脉冲电路。2.5.5②、CP10Hz时钟源,将CP、Q、Q、CPA、CPB接入规律的输入端,把设计好的电路复制到下表中:③、在规律面板中设置内时钟频率为100Hz,把规律显示波形复制到下表中:六 计数器和译码显示电路的应用一、试验验目的1、把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其功能测试方法。2、把握计数器的扩展使用及其测试方法。3、把握用置位法和复位法实现任意进制计数器及其测试方法。4、生疏EWB中字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二、试验内容17447BCD274192同步双向十进制计数器的规律功能。374192三、操作17447BCD7447BCDF1”键了解该集成电路的功能。7447的功能输入端LTRBIBI/RBO直接接高电平字信ABCD输入端〔面板,依据真值表中输入的要求,编辑字信号并进展其它参数的设置〔其中频率设置为1H。③从指示元件库中选择数码管,接至电路输出端。Ste〔单步〕F1”查看到的真值表比较。记录测试结果。⑤将电路图复制到下表:2、用74192〔同步双向十进制计数器带译码功能的数码管显示电路。将电路图复制到下表:3274192〔同步双向十进制计数器、带译码功能的数码管100进制计数器。将电路图复制到下表:4274192〔同步双向十进制计数器、根本门电路、带译码功能的数码管和时钟60~1的计数器。将电路图复制到下表:七555多谐振荡器一、试验目的1555型集成时基电路构造、工作原理及其特点。2555型集成时基电路的根本应用。二、试验内容二、试验原理集成时基电路又称为集成定时器或555电路,是一种数字、模拟混合型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应用格外广泛。它是一种产生时间延迟和多种脉冲信号的电路,由于内部电压标准5K555电路。其电路类型有双极型和CMOS型两大类,二者的555或556;全部的CMOS75557556于互换。555和7555是单定时器。556和7556是双定时器。双极型的电源电压V =+5~CC+15V200mA,CMOS型的电源电压为+3V~+18V。1、555电路的工作原理5552.7.1所示。它含有两个电压比较器,一个根本RST5K的电阻器构成的分压器供给A的同相输入端和低电平比较器A的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平1 22V3

1VCC 3 CC

。AA1

的输出端掌握RS触发器状态和放电管开关状态。当输入信号自62V3 CC

时,触发器复位,5553脚输出低电平,同时放电开关管导通;当输入信号自2脚输入并低于1V3 CC

时,触发器置位,5553脚输出高电平,同时放电开关管截止。RD是复位端4脚,当RD=0555输出低电平。寻常RD端开路或接VC。THTH<2/3Vcc>2/3VccTL>1/3Vcc<1/3VccRSQT010导通101截至>2/3Vc>2/3Vcc>1/3Vcc11保持保持图2.7.1 555定时器内部框图及引脚排列和功能表V是掌握电压端5脚,寻常输出2VC 3

作为比较器A

的参考电平,当5脚外接一个1输入电压,即转变了比较器的参考电平,从而实现对输出的另一种掌握,在不接外加电压时,通常接一个0.01f的电容器到地,起滤波作用,以消退外来的干扰,确保参考电平的稳定。1T为放电管,当T7的电容器供给低阻放电通路。555以确定输出电平的凹凸和放电开关管的通断。这就很便利地构成从微秒到数格外钟延时电路,可便利地构成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或波形变换电路。2、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1 如图2.7.〔,由555定时器和外接元RRC构成多谐振荡器,脚2与脚61 1R,11 2221R向CC通过R221

向放电端C

C3

VCC3VCC之间充电和放电,其波形如图2.7.2〔b〕所示。输出信号的时间参数是, 〔 〕,T=t +t t =0.7 R+R C t =0.7R, 〔 〕,w1 w2 w1 1 2 w2 2555电路要求R1R21K,但R1+R23.3M。555高精度的振荡频率和具有较强的功率输出力量。因此这种形式的多谐振荡器应用很广。三、操作

图2.7.2 多谐振荡器EWB2.7.2连接电路,用示波器观看电容两端的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波形,将电路图及测试的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电电路图Vc和Vo的波形数据测量值理论值1/3Vcc(V)2/3Vcc(V)Tw1(ms)Tw2(ms)T(ms)F(KHz)试验题目交通灯掌握电路的设计一.试验目的:学习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及计数、译码显示、掌握电路等单元电路的综合应用。进一步生疏进展大中型电路的设计方法,把握根本的原理及设计过程。二.学问点及预习要求:本试验的学问点为任意进制数加减计数器,D触发器,555定时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规律电路的设计等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参数计算、检测、调试。复习数字电路中D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及计数器、译码显示器等局部内容。分析交通灯掌握电路的组成、各局部功能及工作原理。列出交通灯掌握电路的测试表格和调试步骤。标出所用芯片引脚号。用EWB设计电路并进展仿真。三.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十字路口交通灯掌握电路,要求主干道与支干道交替通行。主干道通行时,主干道绿灯亮,支干道红灯亮,时间为60秒。支干道通行时,主干道绿灯亮,主干道红30秒。每次绿灯变红时,要求黄灯先闪耀3秒〔频率为5Hz。此时另一路口红灯也不变。在绿灯亮〔通行时间内〕和红灯亮〔制止通行时间内〕均有倒计时显示。四.试验原理:1为交通灯掌握电路的规律图。按功能分成5个单元电路进展分析。译码显示译码显示1Hz时钟振荡电路计数器电路主掌握电路信号灯译码驱5Hz时钟1设计提示:11Hz5Hz5V的时钟脉冲,0.1S555100Hz100分频〔100进制计数器〕1Hz的时钟脉205Hz的时钟脉冲。260秒倒计时〔60~1减计数器、30秒倒计〔30~1减计数器32片十进制计数器组成,再通过主掌握电路实现转换。32BCD25所示。

个数码管。4、主掌握电路和信号灯译码驱动用各种门电路和D触发器组成,应能实现计时电路的转换、各方向信号灯的掌握。5、用EWB5.0C2所示,其中局部单元子电路如图3、4、2整体电路3100Hz时钟产生电路410020分频电路5计数器电路6主掌握电路五.试验设备及器件:数电试验箱、数字万用表、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计算机〔带EWB电路仿真软件〕1台3.元件:74LS192 同步双向十进制计数器4片74LS248 七段式数码显示译码器2片LC5011 七段数码管2个74LS74 双D触发器1片74LS32 四-2输入或门4片74LS08 四-2输入与门2片74LS04 非门1片NE555定时器1片红、黄、绿发光二极管2个电阻:10KΩ1个电容:0.01μF、0.1μF1个电位器:100KΩ1个面包板1块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