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十三最大泡压法测表面张力第1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2.通过对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加深对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吸附量关系的理解。第2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实验原理在液体的内部任何分子周围的吸引力是平衡的。可是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却不相同。因为表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层的邻近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液面外部气体分子的吸引,而且前者的作用要比后者大。因此在液体表面层中,每个分子都受到垂直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的不平衡力(如图l所示)。图1分子间作用力示意图
第3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这种吸引力使表面上的分子向内挤促成液体的最小面积。要使液体的表面积增大就必须要反抗分子的内向力而作功增加分子的位能。所以说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通常把增大一平方米表面所需的最大功A或增大一平方米所引起的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值ΔG称为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其单位为J.m-3。而把液体限制其表面及力图使它收缩的单位直线长度上所作用的力,称为表面张力,其单位是N.m-1。实验原理第4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液体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和它的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欲使液体表面积增加△S时,所消耗的可逆功A为: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不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液体的表面张力也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实验原理第5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当加入溶质后,溶剂的表面张力要发生变化。根据能量最低原理,若溶液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则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应比溶液内部的浓度大;如果所加溶质能使溶剂的表面张力增加,那么,表面层溶液质的浓度应比内部低。这种现象为溶液的表面吸附。用吉布斯公式(Gibbs)表示:
式中:为表面吸附量(mol.m-2),σ为表面张力(J.m-2)。
实验原理第6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0,Г>0,溶质能增加溶剂的表面张力,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大于内部的浓度,称为正吸附作用。(1)(2)>0,Г<0,溶质能增加溶剂的表面张力,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小于内部的浓度,称为负吸附作用。根据式(3-126),通过测定溶液的浓度随表面张力的变化关系可以求得不同浓度下溶液的表面吸附量。实验原理第7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如图3-77是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装置。待测液体置于支管试管中,使毛细管端面与液面相切,液面随时毛细管上升。打开滴液漏斗缓慢抽气。此时,由于毛细管液面所受压力大于支管试管液图3-77最大气泡法表面张力测定装置1-滴液漏斗,2-支管试管,3-毛细管,4-恒温槽,5-压差计实验原理第8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如图3-78所示。在气泡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凹液面产生一个指向液面外的附加压力△P,因此有以下关系: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的曲率半径R成反比。
(3-128)图3-78气泡形成过程P大气=P系统+△P(3-127)实验原理第9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若毛细管管径较小,则形成的气泡可视为球形。气泡刚形成时,由于表面几乎是平的,所以曲率半径R极大;当气泡形成半球形时,曲率半径R等于毛细管半径r,此时R值最小。随着气泡的进一步增大,R又趋增大,直至逸出液面。R=r时,附加压力最大:
(3-129)实验原理第10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气泡由毛细管口溢出的总作用力为等于气泡在管口受到的表面张力如将表面张力为σ1,σ2的两种液体采用同一种毛细管测量,则有:由已知表面张力的水为标准,可求出其他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原理第11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实验中测出不同浓度正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以表面张力对浓度作图得到一条曲线,从曲线中可以求出不同浓度时的代入Gibbs吸附公式可计算出吸附量实验原理第12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吸附量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表示:(3-133)式中,Γ∞为饱和吸附量,k为经验常数。将上式整理得:
(3-134)以c/Г对c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其斜率的倒数为Г∞。实验原理第13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如果以N代表1m2表面层的分子数,则:(3-135)式中,NA为Avogadro常数,则每个分子的截面积A∞为:(3-136)实验原理第14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仪器与试剂最大气泡表面张力测定仪;数字微压差计;蒸馏水;正丁醇(AR);第15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连接好测定装置,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水,测定出最大压差,查出相应温度时的水的表面张力值,计算出仪器常数K的值。分别测定浓度为0.02/0.05/0.10/0.15/0.20mol/l的正丁醇水溶液的最大压差,根据仪器常数计算出表面张力值。做正丁醇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曲线由关系曲线分别求出浓度为0.05/0.10/0.15/0.20/0.25mo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R 61850-7-6:2024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for power utility automation - Part 7-6: Guideline for definition of Basic Application Profiles (BAPs) using IEC
- 2025-2030年中国镀锌层钝化剂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针织服装市场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酮洛芬肠溶胶囊行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艾灸养生仪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美甲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时间序列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财经大学《商务智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看图填数
- 酒店项目精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小学生研学旅行展示ppt模板
-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一章
- 新概念英语第2册课文word版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微信小程序开发实战(第2版)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重庆自然博物馆
- 收养人抚养教育被收养人能力的证明
- 施工升降机的安装步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