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城技师学院
教案首页
编号:YJQD-0506-11版本:A/O流水号:
编制:审核:批准:
授课日期
班级
课题:《任务1制动踏板的拆装与调整》
教学目的、要求:1、知道汽车制动系的功用、组成。2、掌握赛拉图轿车制动踏板的
结构、基本概念3、掌握制动踏板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掌握制动踏板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制动踏板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授课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操作演示法、巡回指导法、讨论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桑塔纳2000ABS台架、转
速传感器演示台架、多媒体课件等。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授课环节完整,学生总体掌握情况良好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任务1制动踏板的拆装与调整
一、入门指导(2)制动系统的组成1、学生分组学习
(一)安全文明教育(3)赛拉图轿车制动踏板的2、教师巡回指导
二、导入任务结构五、任务总结
制动踏板过大或过小对制动效(4)制动踏板基本概念(一)任务评价
能的影响四、实施任务(二)内容回顾
三、相关知识(一)示范操作步骤六、布置作业
(1)汽车制动系的功用(二)分组学习
任务1制动踏板的拆装与调整
一、入门指导
(一)安全文明教育
1、检查学生工作服和标志牌的穿戴。
2、安全文明教育。
二、任务导入与分析
制动踏板行程过大,制动效果不好,汽车制动距离长。制动踏板行程过小,摩擦片与制
动盘(鼓)分离不彻底,导致制动器损坏。正确的踏板行程和高度,对于行车安全而言,显
得尤其重要。
三、相关知识
1.汽车制动系的功用
汽车制动系的功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以
及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
2.制动系统的组成
图1-1制动系组成示意图
1—前轮盘式制动器2—制动主缸3—真空助力器
4—制动踏板机构5—后轮鼓式制动器6—制动组合阀7—制动警告灯
(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其中产生
制动能量的部分称为制动能源。人的肌体也可作为制动能源。
(2)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如制动踏板、制动阀。
(3)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如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等。
(4)制动器:产生制动摩擦力矩的部件。
制动系统还具有制动力调节装置、报警装置、压力保护装置等附加装置。
3.赛拉图轿车制动踏板的结构
1、构架总成支架2、制动灯开关3、垫圈4、回位弹簧
5、轴套6、轴套7、制动踏板
4.基本概念
(1)制动踏板高度
踏板高度指制动踏板与地板之间的距离。
起亚赛拉图制动踏板高度的标准值为:
189mm。
(2)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
起亚赛拉图轿车采用液压制动,其踏板自由行程是指踏板踏下时推杆接触到主缸活塞时
的踏板移动量(如图所示A),其值应小于3-8mm。若检查不符合规定,可松开制动主缸真
空助力器推力杆上的螺母,通过旋动叉头来调整推力杆长度,使踏板自由行程改变。
四、实施任务
(一)小组示范操作流程
1、制动踏板的拆装和检查
(1)将脚垫放在驾驶员座位下方地毯上。
注意:工作时保持车内的清洁,不得损坏任何元件。
(2)拆下仪表台左侧护盖。
注意:不要使用蛮力,先撬开护盖,再将其整体取下。
(3)拧下仪表台下方防撞板的螺钉。
提示:螺钉共有3个。
(4)拆下保险丝盒的护盖。
(5)拧下防撞板正面的固定螺钉。
提示:防撞板正面的固定螺钉共3个。
(6)拔下雾灯和警告灯连接器。
注意:不要弄断连接器上的卡子。
(7)拆下自诊断接口。
(8)取下防撞板。
(9)拔下制动灯开关连接器。
(10)拆下制动灯开关。
(11)拆下制动踏板上的扣销。
(12)取出制动踏板的锁销。
(13)拆卸制动踏板构架总成固定螺母。
(14)取下制动踏板总成。
(15)检查轴套是否磨损。
(16)检查制动踏板是否弯曲或扭曲。
(17)检查所有部件是否裂纹及磨损。
(18)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安装。
注意:插入销之前,在连接销上涂抹指定的润滑脂。
2.制动踏板高度的检查与调整
(1)检查各连接杆件是否松旷。
(2)将直尺支撑在驾驶室地板上,检查制动踏板与地板之间的距离。
注意:直尺与驾驶室地板必须垂直。
(3)制动踏板高度不符合标准,分离制动灯开关连接器。
注意:不要损坏制动灯开关连接器。
(4)拧松制动灯开关螺母,把制动灯开关移到不与制动踏板臂接触的位置。
提示:制动灯开关螺母有两个,应拧松最下方的螺母。
(5)旋转推杆上的调整螺母调整踏板的高度。
提示:顺时针方向踏板高度升高,反之降低。
(6)转动制动灯开关直到与制动踏板止动块接触。
(7)继续转动制动灯开关1/2到1圈,然后拧紧锁紧螺母。
提示:锁紧螺母为制动灯开关下方的第一个螺母。
(8)连接制动灯开关连接器。
(9)检查制动灯,在踏板放松的状态下,制动灯应不亮。
3.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
(1)在发动机停止状态下踏制动踏板2-3次,放空真空助力器的真空。
(2)用手向下推动制动踏板至刚好遇到阻力。
(3)检查制动踏板移动量是否在标准值内。提示:标准值:3-8mm。
(4)如果间隙小于标准值,检查制动灯开关外壳与制动踏板之间的间隙是否在标准值内。
提示:如果此间隙超过标准值,说明U形夹销与制动踏板臂之间的间隙超过规定。检查间隙
是否过大,并按需更换故障零件。
(5)起动发动机。
(6)踩下制动踏板。
(7)检查制动总泵、制动管路和各连接部位是否漏油。
提示:漏油时,按需维修故障部位。
(二)分组学习
1、学生分组学习
(1)制定计划
分组讨论、制定具体操作步骤
(2)实施计划
根据小组所制定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检测。
(3)小组总结。
对数据进行讨论,得到结论。
2、教师巡回指导
(1)巡回检查学生是否安全文明操作。
(2)巡回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3)巡回指导学生正确使用ABS台架和数字式万用表。
(4)巡回检查学生检测的结果。
五、任务总结
(一)任务评价
1、指出学生不安全文明的操作。
2、指出学生操作方法和步骤中存在的问题。
3、指出学生没有正确使用ABS台架和数字式万用表的操作。
4、评价学生检测的结果。
(二)内容回顾
1、知识点:
(1)汽车制动系的功用
(2)制动系统的组成
(3)赛拉图轿车制动踏板的结构
(4)制动踏板基本概念
2、技能点:
(1)制动踏板的拆装和检查
(2)制动踏板高度的检查与调整
(3)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
(三)布置作业
1、完成工作页。
2、预习下一个工作页上的任务。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应用
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
授课班级:16中专汽修班
授课教师:王禄春
组别:汽修组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教学部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教学部教案
授课姓名王禄春职称中一
教师
信息授课老师所在组汽修组
授课总学时理论课30学时;实操课0学时
课程
信息周学时4考核方式期末统考
中专部
授课授课对象所在部
对象
信息授课对象班级
16中专汽修班
教研组检查情况:教务处检查情况: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教学部首页
教研组:汽修组授课教师:
授课
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课次1审批签字(组长)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任务与案例)
授课时数4
授课时间
16中忖汽修班
1.汽车生产工艺过程的定义授课班级
参考教材:英语基础模块1
章节页次
第一章312
教知识1、汽车生产工艺过程的定义
目标
学
能力1.汽车毛坯零部件的获得方法
目标零部件精度的获得方法
目2.
素质
了解铸造、锻造、焊接、压制等车辆生产方法
标目标
教学重点
(突破方法)了解铸造、锻造、焊接、压制
教学难点通过讲解、类比、观看视频
(处理方法)
教具、资源、PPTPPT
(资源链接)
拟留作业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教学部提纲
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编号0302004
总学时数总学时72理论学时68实践学时4学分数
必修课()校级公共课(√)专业课()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
课程类型
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授课年级专业班级××级汽车装配与制造技术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汽车制造工艺基础》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
是研究汽车零(部)件如何有效地进行机械加工的技术学科。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汽车制造过程中汽车零件毛坯的成形、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加
教学目标及工工艺、汽车装配工艺、汽车轻量化等基本知识;熟悉汽车生产过程及汽车零(部)
基本要求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加工方法和保证汽车装配质量的工艺方法;学会应用这些知识
去分析处理汽车生产中如何改善汽车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
工艺途径等问题;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汽车制造奠定一定的工艺基础,以适应现代
汽车工业高速发展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基础
作者王永伦
教材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作者兰建设
1.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机械工业出版社,___
作者赵桂范,杨娜
参2.汽车制造工艺
考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北京大学出版社,___
书作者王宝玺,贾庆祥
3.汽车制造工艺学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授课教师职称系部车辆(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第三或第四学期
注:表中()选项请打“√”。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教学部
章次及
第一章汽车制造工艺过程基本知识学时数6
名称
授课周数第1-2周授课方式(√)理论课()试验课()实习
了解汽车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概念,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和获得加工精度
教学目的
(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方法,熟悉汽车制造的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并对
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
教学重点:汽车生产过程及工业过程的组成;工序、工步、工位的概念;汽车生产类型;
教学重点
汽车零件常用毛坯形状获得的工艺方法;零件机械加工尺寸和形状的获得方法。
与难点
教学难点:工序、工步的概念;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启发式为主,穿插案例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
与手段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其中穿插图示、视频、实物展示,配合适当板书。
内容提要学时辅助手段
一、课程引入
课程的主要任务、主要内容、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及要求、课程
的特点及学习方法等。
《汽车制造工艺基础》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
业课程。它是研究汽车零部件如何有效地进行机械加工的技术学科。其
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汽车制造过程中汽车零件毛坯的
成形、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加工工艺、汽车装配工艺、汽车轻量化等基
本知识;熟悉汽车生产过程及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加工方
法和保证汽车装配质量的工艺方法;学会应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处理汽车
生产中如何改善汽车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
途径等问题;初步学会从工艺观点分析和评价汽车零、部件的结构工艺
(√)板书
性。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汽车制造奠定一定的工艺基础,以适应现代汽
车工业高速发展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实物
教学内容二、汽车生产过程及工艺过程
展示
提要与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
6
学时分配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装配工艺过程是把零
(√)视频
件装配成机器并达到装配要求的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
程是本课程研究的两项主要内容。
(√)电子
2.机加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是工序,工序以下的安装、工位、工步、
教案
走刀的层级关系是:工序→工位→安装→工步→走刀。各部分加工过
程的划分都有明确的定义。
三、汽车生产的组织形式
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进度计划称生产纲领,包括
备品和废品在内。根据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生产类型有大量、大
批、中批、小批、单件五种,不同的生产类型有不同的工艺特征。
四、汽车零件毛坯形状的获得方法
汽车上的许多零件是由铸造、模锻和冲压制成的。
1.铸造工艺的分类、工艺过程、优点。
2.模锻工艺的分类、工艺过程、优点。
五、毛坯精化近净成形工艺简介
1.精密铸造:压力铸造、熔模铸造。可获得少无切屑加件工零件
毛坯。
2.精密模锻:可获得少无切屑加件工零件毛坯。
六、汽车零件机械加工尺寸和形状的获得方法
加工精度指零件加工后的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
想几何参数相符合程度。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称为
加工误差。
某种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指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包括完好
的机床设备、必要的工艺装备、标准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耗用时间
和生产费用)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1.零件机械加工尺寸的获得方法: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
法、主动测量法、自动控制法
2.零件机械加工形状的获得方法:轨迹法、仿形法、成形法、展
成法。
3.零件表面相互位置精度的获得方法:一次装夹法、多次装夹法
七、小结
课堂讨论:
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什么?本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讨论、练2.工序、工步、走刀、安装、工位的定义是什么?
习、作业作业:
思考与练习题:选择布置
通过课堂讲授,同学们初步了解了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学习本课程的方
法,初步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相关概念。讲解时,突出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
果:
1.强调不论制造业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本课程涉及的工艺理论的基本内容,从
备注
而突出本课程的基础性、必要性、重要性。
2.在对“工序、工步、走刀、安装、工位”进行讲解时,做到逐字逐句理解概念,并
辅以多个案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层级关系用一个树形图阐明,最后举一个综合实例加以巩固。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教学部
章次及
第二章机床夹具学时数5
名称
授课周数第2-3周授课方式(√)理论课()试验课()实习
了解机床夹具的分类、组成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掌握机床专用夹具的组成、类型、
教学目的特点及应用。熟悉车床、钻床、铣床类夹具的基本结构及设计要求。熟悉专用夹具的设计要
与要求求和步骤。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正确使用和设计机床专用夹具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夹具的概念、分类及组成;钻床、铣床、车床专用夹具的基本结构。
与难点教学难点:钻床、铣床、车床专用夹具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启发式为主,穿插案例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
与手段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其中穿插图示,配合适当板书。
内容提要学时辅助手段
一、机床夹具的作用及分类
1.夹具的概念:机床夹具是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和引导刀具)
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将工件定位,以使工件获得相对于机床和刀具的
正确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夹紧。
2.夹具的作用: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缩短辅助时间,提
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机床的加工范围。
3.夹具的分类: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组合夹具;随
行夹具。
1)通用夹具是指结构、尺寸已规格化,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
以用来装夹一定形状和一定尺寸范围内的各种工件,而不需进行特殊调(√)板书
整的夹具。如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单动卡盘、万能分度头、回转工作
台、机用平口钳等。(√)实物
教学内容2)专用夹具为满足某一工件的某道工序加工而专门设计的夹具。展示
提要与这
5
学时分配类夹具能提高零件加工的生产率,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但设计与制(√)投影
造周期长,费用较高,生产对象变化后无法再用,故适用于加工对象固片
定的成批生产。
3)可调整夹具是指加工完一种工件后,通过调整或更换原夹具上(√)电子
个别元件就可加工形状相似,尺寸相近工件的夹具。一般分为通用可调教案
夹具和成组夹具。
4)组合夹具是指按某种工序的加工要求,将一套专门设计、制造
的标准元件组装而构成的夹具。其灵活多变、功能强、制造周期短、元
件可重复使用。因此,特别适用于新产品的试制和单件小批生产,在数
控加工中应用较多,是夹具发展的方向。
4.夹具的组成:各类机床夹具的结构不同,但一般是由定位元件、
夹紧装置、夹具体和其它装置或元件组成。
二、典型机床夹具
1.钻床夹具:钻床上进行孔加工所用的夹具称钻床夹具。钻床夹
具因大都具有刀具导向装置,习惯上又称为钻模。钻套和钻模板是钻床
夹具的特殊元件。
钻模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固定式钻模、回转式钻模、翻转式钻模、
盖板式钻模和滑柱式钻模等。
2.铣床夹具:铣床夹具主要用于加工零件上的平面、键槽、缺口
及成形表面等。定向键和对刀装置是铣床夹具的特殊元件。
按不同的进给方式将铣床夹具分为直线进给式,圆周进给式和仿形
进给式三种类型。
3.车床夹具:车床夹具主要用于加工零件的内外圆柱面、圆锥面、
回转成形面、螺纹及端平面等。
车床夹具的类型:通用夹具: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单动卡盘、花
盘、前后顶尖、拨盘与鸡心夹头等。专用夹具可分为以下三类:心轴类
车床夹具、角铁式车床夹具、卡盘式车床夹具、花盘式车床夹具。
三、专用机床夹具设计的要求和步骤
四、小结
课堂讨论:
为何在大批量零件机械加工中需采用专用机床夹具?
讨论、练
作业:
习、作业
思考与练习题:选择布置
通过课堂讲授,学生初步了解钻床、铣床、车床夹具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初步掌握钻
床、铣床、车床夹具的设计要点,能对夹具进行分析。案例教学是本章的主要教学手段,
学生只有通过讲读一个个具体的夹具图才能对类型、使用场合、设计要点有所了解。因此,
备注
选择的夹具应该典型、组成部分完整,但结构不宜太复杂,便于学生在听课较短的时间内就
能读懂夹具的设计要领。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教学部
章次及
第三章工件的定位与装夹学时数10
名称
授课周数第3-5周授课方式(√)理论课()试验课()实习
掌握基准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熟悉各种定位方法及定位元件。
教学目的
了解机械加工对夹紧装置的要求;学会确定夹紧力三要素。熟悉各种典型的夹紧机构、机动
与要求
夹紧装置、定心夹紧装置。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六点定位原理;工件定位中的几种情况;常用定位元件及夹紧装置。
与难点教学难点:六点定位原理。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启发式为主,穿插案例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
与手段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其中穿插图示,配合适当板书。
内容提要学时辅助手段
一、基准的概念及分类
1.基准的概念:用以确定工件加工时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2.基准的分类:
根据功用不同,可分为:
1)设计基准:零件图上的基准。
2)工艺基准:在加工和装配工艺过程中使用的基准。按用途不同又
可分为:
工序基准:工序图上的基准。
定位基准: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一正确位置的基准。
测量基准: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
(√)板书
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部)件在产品中的位置的基准。
二、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定位
()实物
定位: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某一正确位置的过程。
教学内容展示
1.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
提要与
六点定位原理:任何一个未被约束的刚体,在空间可以向任何方向
学时分配10(√)投影
移动和转动,要使工件在空间处于相对固定不变的位置,必须限定其x、
片
y、z三个方向上的六个自由度(三个移动,三个转动)。限制方法是:
用相当于六个支承点的定位元件与工件的定位基面相“接触”来限制。
(√)电子
2.工件定位中的几种情况
教案
1)完全定位:限制了工件的全部自由度。
2)不完全定位:根据加工要求,限制少于六个自由度的方法。如三
爪卡盘、平面电磁吸盘等。
3)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未能满足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举例。
4)过定位:重复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定位,举例。
欠定位不允许,过定位一般是不允许的,因为它可能产生破坏定位、
工件不能装入、工件变形或夹具变形等后果。但如果工件与夹具定位面
的精度都较高,过定位不仅是允许的,而且能增加定位的稳定性。
三、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方式及其定位元件
1.工件以平面定位:支承钉、支承板、可调支承、自位支承、辅助
支承。
2.工件以圆孔定位:圆柱定位销、圆柱定位心轴、小锥度心轴、圆
锥定位销。
3.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V形块、定位套、半圆套。
4.工件组合表面定位:前后顶尖孔、一孔一端面、一长孔一外圆、
一面两孔等。
四、工件的装夹:
1.工件装夹的基本要求:正确定位;合理夹紧。
2.工件的装夹方法: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夹具装夹法。
五、工件的夹紧及夹紧装置。
1.夹紧装置的组成:
1)力源装置2)中间传动机构3)夹紧元件
2.夹紧力的确定
夹紧力方向的确定:
1)夹紧力的方向应垂直于主要定位基准面。
2)夹紧力的方向应尽量与切削力、工件重力方向相同。
3)夹紧力的方向应尽量与工件刚度最大的方向相一致。
夹紧力作用点的确定:
1)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落在定位元件的支承范围内。
2)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落在工件刚性最好的部位。
3)夹紧力作用点应尽量靠近被加工表面,以减小对工件造成的翻转
力矩。
3.常用典型夹紧机构
斜楔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圆偏心夹紧机构、铰链夹紧机构、
定心夹紧机构、联动夹紧机构等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和应用。
气动、液压、气液联合等夹紧动力装置。
六、小结
课堂讨论:
讨论、练如何正确选择零件机加工的定位工艺基准?
习、作业作业:
思考与练习题:选择布置
通过课堂讲授,同学们初步理解六点定位原理,了解一些常用定位元件、工件如何正确
夹紧、典型夹紧装置结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在本章教学中以下问题要作强调:
关于定位元件的定位特性,注意可调支承、自位支承与辅助支承之间的区分。可调支承
仅是支承点位置可以调整,其它特性与固定支承相同;自位支承是增加与工件的接触点数,
备注提高工件的装夹刚度和稳定性,但其作用相当于1个固定支承;而辅助支承也是提高工件的
装夹稳定性和刚性,但不起定位作用。
以了解夹紧装置的结构、特点为主,重在能借鉴应用,对其中涉及的自锁计算过程不作
掌握性要求。夹紧力的计算实际中应用得少,也不作介绍。本节的讲课方式是多举例,多看
典型结构。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教学部
章次及
第四章机械加工质量学时数6
名称
授课周数第6-7周授课方式(√)理论课()试验课()实习
了解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内容及评定指标。了解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主要
教学目的
影响因素,掌握保证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的工艺措施。了解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
与要求
用性能、寿命、可靠性的影响。
教学重点: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内容及评定指标,保证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
教学重点
求的工艺措施。
与难点
教学难点: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寿命、可靠性的影响。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启发式为主,穿插案例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
与手段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其中穿插图示,配合适当板书。
内容提要学时辅助手段
一、机械加工精度及其内容
1.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
加工精度指零件加工后的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
想几何参数相符合程度。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称为
加工误差。
2.加工精度的具体内容:尺寸精度、几何精度
二、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1.机床误差
1)主轴的回转运动误差:指主轴实际回转轴线相对理论回转轴线的
“漂移”。有三种基本情况:轴向窜动、径向跳动和角度摆动。
(√)板书
2)导轨导向误差:导轨在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的影响;导轨在垂直
面内直线度误差的影响;导轨面间平行度误差的影响;导轨对主轴轴心
()实物
线平行度误差的影响。
教学内容展示
3)机床的传动误差
提要与
所谓传动链的传动误差,是指内联系的传动链中首末两端传动元件6
学时分配(√)投影
之间相对运动的误差。
片
2.刀具误差
一般刀具的磨损会影响加工误差;定尺寸刀具的制造误差、磨损、
(√)电子
安装使用不当影响加工尺寸精度;成形刀具的制造误差及磨损影响形状
教案
精度。
3.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机床刚度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机床部件由许多零件组成,机床部件刚度迄今尚无合适的简易计算
方法,目前主要还是用实验方法来测定机床部件刚度。
2)工件刚度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3)夹紧力引起的加工误差。
4)刀具刚度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5)复映误差。是指毛坯加工余量不均,材料硬度变化导致切削力大
小变化而引起的加工误差。
6)控制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主要措施:减小切削力,补偿工艺系统
有关部件的受力变形,提高工艺系统刚度等。
4.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5.工件内应力引起的变形。
6.其他原因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
试切法调整、按定程机构调整、用样板或样件调整产生的误差。
三、表面质量的形成及主要影响因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内容:表面质量是零件加工后表面层状态完整
性的表征,表面质量的含义包括表面的几何特征和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
两个方面。
表面的几何特征:表面粗糙度(L/H<50)、表面波度(50<L/H<1000)、
纹理方向。
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加工硬化、金相组织变化、表面层残余应力。
四、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五、小结
课堂讨论:
讨论、练
作业:
习、作业
思考与练习题:选择布置
本章提到的“误差”名词很多,首先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框架不要搞混,在讲解时,突出
以下教点:
误差敏感方向是个重要概念,在进入误差分析前需提出、讲明,使学生要明确并不是所
有原始误差都对加工精度有影响。
备注以机床几何误差为重点分析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规律,注意说明该原
始误差仅对某些表面的加工产生影响,在不同的场合影响的程度又有所不同。掌握分析的方
法,如何采取措施便不难理解。
本节讲解用大量图例说明,学生也在课后通过误差诊断练习达到教学要求。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教学部
章次及
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学时数8
名称
授课周数第7-9周授课方式(√)理论课()试验课()实习
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中的作用。掌握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主要工艺文件
(工艺过程卡片、工序卡片)等的格式及内容。
教学目的了解工艺规程制定步骤和内容。掌握工艺路线制定:定位基准、表面加工方法的合理选
与要求择,加工阶段的划分,工序的组成和安排。
初步掌握工序设计中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择。
了解提高机械加工生产效率的工艺途径和成组技术的应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定位基准、表面加工方法的合理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工序的组成和安排。
与难点教学难点:定位基准的合理选择,工序的组成和安排;工艺规程的制订。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启发式为主,穿插案例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
与手段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其中穿插图示,配合适当板书。
内容提要学时辅助手段
一、概述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概念、作用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技术
文件。
2.工艺规程的内容、格式
内容:工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各工序的具体内容及所用的设备和
工艺装备、工件的检验项目用检验方法、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等。
格式: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机械加工工艺卡、机械加工工序卡
等。
(√)板书
二、工艺路线的制定
1.定位基准的选择
()实物
粗基准:在加工的起始工序中,只能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
教学内容展示
定位基准,则该表面称为粗基准。
提要与
精基准:利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8
学时分配(√)投影
粗基准的选择考虑两个问题:
片
一是合理分配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
二是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电子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自为基准原
教案
则;互为基准原则;便于装夹原则
2.表面加工经济精度和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方法要结合以下几方面要求选择:①加工精度②表面粗糙度
③零件结构形状、尺寸大小④材料⑤要考虑生产纲领⑥应考虑本厂的
现有设备和生产条件
3.加工阶段的划分
粗加工阶段:切除各加工表面大部分加工余量,主要考虑生产率。
半精加工阶段: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终加工(钻孔、攻丝、铣键
槽等),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
精加工阶段: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主要任务是保证加
工质量。
光整加工阶段:提高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4.加工工序的安排
1)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
先主后次:先安排主要表面化的加工顺序,次要表面的加工适当
穿插在主要表面之间。
先粗后精:即粗加工在前,精加工在后,粗精分开。
先基准后其它:先把基准面加工出来,再以基准面定位来加工其
它表面,以保证加工质量(包括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3)辅助工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三、工序设计的内容
1.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从加工表面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分为工序余量和加工总余量。
工序尺寸公差一般按“入体原则”标注。
2.机床和工艺装备的选择
夹具的选择:单件小批:通用夹具、组合夹具;大批大量:高效
气、液专用夹具。夹具的精度应与加工精度相适应。
刀具的选择:先选用通用刀具,必要时可采用专用和复合刀具,
刀具的类型、规格、精度应符合加工要求。
量具的选择:单件小批:通用量具;大批大量:量规、专用检具。
量具的精度必须与加工精度相适应。
3.切削用量的确定
4.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完成某一工序所规定的时间。分为基
本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
终结时间。
四、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五、小结
课堂讨论
讨论、练:
作业:
习、作业
思考与练习题:选择布置
讲解时,突出以下教点:
原则方面的理解并不难,难在如何应用。留15~20分钟时间举例讲解一个简单的加工过
备注
程如何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编排工艺路线,学生的理解就不只停留在概念化,当然,更全面
的应用还是要在《典型零件加工》一章中。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教学部
章次及
第六章汽车典型零件制造工艺学时数10
名称
授课周数第10-12周授课方式(√)理论课()试验课()实习
使学生了解齿轮、曲轴、连杆、箱体零件的结构特点,能基本合理制定其机械加工工艺
教学目的
过程及其工艺路线。
与要求
基本掌握齿轮、曲轴、连杆、箱体零件机械加工方法与检测。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齿轮、曲轴、连杆、箱体零件的结构特点及机加工工艺过程和加工方法。
与难点教学难点:齿轮、曲轴、连杆、箱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启发式为主,穿插案例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
与手段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其中穿插图示,配合适当板书。
内容提要学时辅助手段
一、齿轮制造工艺
1.齿轮结构特点及结构工艺性
分类:单联齿轮和多联齿轮;盘形齿轮;齿圈;轴齿轮
结构工艺性:双联齿轮之间的距离应足够大;锥齿轮的锥度应合理;
盘形齿轮多采用多件顺序加工。
2.齿轮的主要技术要求
齿轮的精度和齿面粗糙度;齿轮孔或齿轮轴颈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
度;端面圆跳动;齿轮外圆尺寸公差;齿轮热处理要求。
3.齿轮材料及毛坯
材料:传动齿轮多采用低碳合金钢,少量使用低合金中碳钢;非传
力齿轮可用不淬火碳钢、铸铁、胶木、尼龙、工程塑料等。(√)板书
毛坯:碳钢齿轮通常采用锻造。对小尺寸、形状复杂的齿轮可采用
精密铸造、压力铸造、精密锻造、粉末冶金锻造、塑性镦锻工艺成形(热()实物
教学内容轧、冷轧)等精化工艺制造出具有轮齿的齿坯。展示
提要与热处理:齿轮毛坯需进行预备热处理(正火、退火、或调质);齿
10
学时分配面热处理。低碳合金钢齿轮的齿面需进行表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热(√)投影
处理;低合金中碳钢齿轮的齿面需进行高频淬火和低温回火热处理。片
4.齿轮的机械加工工艺
定位基准的选择:尽量遵循“基准重合”原则,以避免产生基准不(√)电子
重合误差。教案
齿轮主要表面加工工序的安排:齿坯加工--齿形加工--齿面热处理
—热处理后的精加工。
5.典型汽车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示例:倒车齿轮、后桥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的加工工艺过程。
二、曲轴制造工艺
1.曲轴工作特点:高温、高速、交变复杂载荷、腐蚀环境下工作。
2.曲轴结构特点:主轴颈、连杆轴颈、连接主轴颈和连杆轴颈之
间的曲柄组成,结构细长多曲拐,刚性较差,要求精度高。
3.曲轴的主要技术要求
主轴颈、连杆轴颈本身精度;轴颈长度公差、形状公差;位置精度,
表面粗糙度以及热处理、动平衡、表面强化、缺陷检查等。
4.曲轴材料与毛坯:汽油机多用碳素钢锻造或球墨铸铁,重型汽
车发动机曲轴用合金钢锻造或球铁。
5.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
定位基准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曲轴机械加工的顺序安排;大
量生产汽车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示例。
6.曲轴主要表面的机械加工方法
曲轴中心孔的加工;曲轴主轴颈的粗、精加工;曲轴连杆轴颈的组、
精加工
7.曲轴加工新技术
轴颈质量中心孔加工技术;轴颈车-拉削加工技术;圆角深滚压技
术。
三、连杆制造工艺
1.连杆结构特点及其结构工艺性
连杆主要由大头、小头和杆身等部分组成。受拉、压、弯等交变载
荷作用。
连杆盖和连杆体的连接定位方式;连杆大、小头厚度;连杆杆身油
孔的大小和深度。
2.连杆的主要技术要求
3.连杆材料及毛坯:一般采用45、45Cr、35CrMo钢模锻毛坯经
调质处理或非调质钢或球墨铸铁制造。
4.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定位基准的选择;连杆主要表面加工的
工序安排;大量生产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示例。
5.连杆主要表面的机械加工方法:连杆大、小头端面的加工;连
杆辅助基准及其他平面的加工;连杆大、小头孔的加工。
6.连杆体和连杆盖整体精锻、撑断工艺(也称裂解工艺):撑断连
杆所用的材料;撑断加工连杆的主要工艺过程。
四、箱体零件制造工艺
1.箱体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其结构工艺性:结构复杂、尺寸较大、
壁厚较薄、刚度较低、需加工多个精度要求较高的平面和平行或相互垂
直交叉的孔系。
2.箱体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3.箱体零件的材料和毛坯:多采用铸铁铸造或铝合金压铸成形。
4.箱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1)定位基准的选择:先利用前后两端面两同轴座孔和另一座孔为
粗基准加工顶面,再利用相同内壁作粗基准(以加工后的顶面作精基准)
加工顶面的两个工艺孔;利用已加工的平面和该平面上的两孔作精基准
加工其他平面和座孔。
2)箱体主要表面机加工工序安排: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粗精分
开、工序集中安排、工序间适当安排时效处理。
3)箱体零件机加工工艺过程示例。
5.箱体零件主要表面的机械加工方法
箱体零件的平面加工;箱体零件的孔及孔系的加工。
五、小结
课堂讨论:
讨论、练
作业:
习、作业
思考与练习题:选择布置
本章是汽车制造工艺知识的重点章节之一,内容较多,实践性强,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学生应在平时和汽车实训过程中,多观察、了解、分析汽车主要零件的结构特点、工作环境。
把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理解汽车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及加工方法。
教师可结合一些视频配合讲解。
该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团队协作能力培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非交换留数和示性式的反常消去公式
- 乡镇街道正职管理办法
- 胁腹宁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抗炎活性初步研究
- 保险托管管理暂行办法
- 用于密封中子管的高质子比冷阴极潘宁离子源电磁场设计
- 乡镇社区矫正管理办法
- 双孢蘑菇1-辛烯-3-醇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信宜托管文件管理办法
- 企业授权服务管理办法
- 产能规划报告范本
- 安徽省工伤职停工留薪分类目录
- 环保设施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医院项目EPC示范标杆打造交流汇报
- 体育设备采购投标方案
- 2022年莱芜技师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从事工程咨询业务工作年限证明
- 《北京市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BF-2023-0603)
- 呼吸科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
- GB/T 11693-1994船用法兰焊接单面座板
- 提高手术室垃圾分类正确率PDC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