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1
一班级《第一节上下和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测让同学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培育同学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3结合教学内容对同学进行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难点、重点】:
1会辩认和区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同学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同学的文具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今日是什么日子?开学的第一天,你一进到班级里看到了什么呢?现在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同学说出一些与方位有关的话〕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刚才说的这些话中就蕴含了一些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方位的知识。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上下。出示挂图。
老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同学观测:
〔1〕自由观测这幅图,你发觉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这幅图吗?〔自由发言〕
〔3〕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能独立存在吗?卡车在上面,火车在下面,行吗?〔引发思索,并说出理由〕
〔4〕卡车在轮船的面。轮船在火车的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同桌相互说一说。你还能提出问题吗?培育同学发觉问题的技能。
〔5〕假如把你的书、文具等物品摆一摆,你能说出它们的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吗?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2前后。(利用教材资源,培育同学自学技能)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列图上画了什么?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并回答书上的问题。
〔3〕强调前面和后面也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不能孤立存在。
〔4〕独立解决做一做第2题。
三实践应用
拍手游戏。老师说方位,同学拍手表示。
四全课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自己回家画一幅图,把自己喜爱的东西画出来,并对家长说出它们的方位。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同学能在详细的生活实践中,让同学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育同学按肯定的顺次进行观测的习惯,让同学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依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过程与方法
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情感立场
与价值观
在熟识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敏锐地发觉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胜利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次,前与后的位置与顺次,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
同学前后空间观念的培育,让同学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预备
教学课件等有关内容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雄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2、让同学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同学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精确的描述。
3、同学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4、联系生活实际,同学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5、老师请5名同学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同学排成队列,其余同学描述其中一位同学的位置〕
6、在老师的口令下,同学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末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同学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次,具有肯定的相对性。
引导同学说一说:“〔〕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末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觉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3、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出示课件的图片,让同学观测后说一说
2、出示第11页的第1题。让同学自由的说谁在谁的前面面谁在谁的后面
3、确定位置,培育简约的推理技能。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四、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二
第1、2题
五、课堂小结
一起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次备课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3
一、游戏引入
1、谈话:小伙伴喜爱游戏吗?今日,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比一比,谁最机智,做的动作最精确,我们就评他“小机智奖”。
2、老师喊口令,同学做动作。
小脚向上跳一跳,
小脚向下蹲一蹲,
小脚向前走一步,
小脚向后退一步。
3、评出“小机智奖”。提问:我们口令中的上下、前后表示什么?
〔以同学喜爱的“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导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二、猎取新知
1、〔课件〕出例如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些什么?
〔2〕认真看图:你能说说汽车、卡车、轮船分别在什么地方吗?
〔3〕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火车在汽车的下面,在轮船的〔〕,卡车在汽车的〔〕,汽车在卡车的〔〕,完成以下空格和问题。
〔4〕质疑:为什么说火车一会在下面,一会在上面?
小组争论,汇报。
小结: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上面还是下面就要看它和谁比,和不同的人或物比,它的上下位置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物体的空间位置是相对的,关键要看它和谁比。
2、〔课件〕出例如图:
〔1〕星期天,二〔1〕班的小伙伴想去展览馆参观。你看,他们正排队上车呢!共有几个小伙伴去?
李林排在谁的前面?王英的后面是谁?
张宁排在李林的哪儿?王英在张宁的哪儿?
从图书馆上车,依据站牌推想小伙伴经过几站路就可以到达展览馆?下一站是什么站?
图书馆后第四站是哪一站?公园的前一站是哪一站?〔课件出示〕
〔2〕路过体育馆的时候,小狗们正进行着激烈的游泳竞赛:〔课件〕
你们看到了什么?并完成相关问题
假如继续游泳,它们的前后顺次可能有什么改变?
〔3〕小组争论。
〔4〕小结: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前面还是后面要看它在什么时间。时间不同,前后位置也就不同,这是位置在时间上的相对性。
〔新知教学围绕教材的情境图开展探究,让同学观测图,让同学了解同一个物体和不同的物体比,就有不同的.位置,体会参照物不同,物体的上下位置就发生了改变,初步感知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三、实践运用
1、说一说:课桌的上面有什么?课桌的下面有什么?指名说、同桌互说。
2、摆一摆: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3、找“前后”的活动。
〔1〕老师请3位小伙伴上台〔面朝北〕。谁在前面,谁在后面。中间那位同学和谁比在前,和谁比在后。
〔2〕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末面?〔向后转〕
〔3〕4名同学排成队,按要求改变方向。你发觉了什么?和原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
〔面朝北时,1号在最前面,3号在最末面;面朝南时,1号在最末面,3号在最前面。〕
〔4〕质疑:为什么1号一会儿在最前面,一会儿在最末面?小组开展争论。
4、小结: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前面还是后面也要看它和谁比,和不同的人或物体比,前后位置也就不同了。方向不同,所指的位置关系也不同。
5、让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前面有哪些同学,后面又有哪些同学。
6、找几位同学让他们分别说说自己的上面有什么,再找几位同学让他们举几个例子,什么和什么比在上面,又和什么比在下面。
〔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让同学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找“前后”的游戏活动,观测同学的变换站立方向,一下抓住学校生的留意力,引起同学的思索,让同学去体验,去感悟其中的神秘,真正明白方向发生改变,前后位置也就发生了改变,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联系实际
回家后,观测一下自己的卧房〔如右图〕,把你卧房内物体的位置说给爸爸妈妈听。第二天回到学校,向同桌介绍一下自己的卧房。
〔课后,让同学以自己最熟识的卧房为素材,让他们用所学知识介绍自己的卧房,把学习融入生活和实践中,加深认识和体验。〕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在详细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精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约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进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育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具预备:
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测:小伙伴们观测自己宽敞、美丽的教室,说一说你到了什么
〔黑板、讲台、课桌、小伙伴等〕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揭题: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争论沟通,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测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举一名同学说一说〕
告知同学图中四个小伙伴的姓名。
2、争论沟通。
〔1〕组内争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
〔3〕争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争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争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同学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指出:两物体之间有肯定的位置关系,假如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假如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先让同学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伙伴是——,坐在后面的小伙伴是——。
再让同学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伙伴是——,坐在你后面的小伙伴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根据指定的要求,同学独立摆一摆。
〔2〕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用互帮活动,把小伙伴摆得不对的地方订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景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伙伴能相互援助、相互学习,也兴奋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伙伴,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争论后汇报。
情景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伙伴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伙伴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伙伴上来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伙伴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景3:〔投影演示冰霜〕
小伙伴,你能依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情景4:最末,小动物们还邀请小伙伴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日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沟通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事?
先让同学相互说一说,再告知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
1同学对于前后、上下的区分较易掌控,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2同学对于左右就比较难掌控。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在详细活动中,让同学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次,初步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育同学按肯定顺次进行观测的习惯。
4.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试验教科书第二册第5~9页。
教具、学具预备:
各种动物图片〔猴、大象、公鸡、狮子、小兔〕,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特别有序,司机和小伙伴都很遵守交通规章,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①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②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认真观测,理解位置
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伙伴们认真观测,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伙伴轻声说一说。〕
同学沟通。〔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灯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
2.前、后。
下面,请小伙伴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
同学沟通。
师:你喜爱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在这个同学的,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3.左、右
师:刚才小伙伴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足,建议小伙伴鼓鼓掌为自己加加油。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师:请小伙伴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左手、右手是对好伙伴,团结起来能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伙伴,同桌同学相互看看,还有这样的好伙伴吗?找找看。
要求同学摸着说,其他小伙伴也跟着摸一摸。
师:认识这些好伙伴,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来活动活动,好吗?
课间活动。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学呢?
4.相向左、右。
师:现在请同学举起右手。〔老师面对同学也举起右手〕老师举的是哪一只手呢?〔留肯定时间让同学争吵〕有说左手的,有说右手的,究竟是哪只手呢?没关系,请同桌同学争论一下老师举起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同学沟通,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同学看屏幕〔楼梯图〕,这是什么?学校要求同学上、下楼梯要靠哪一边?〔右边〕。这时有两上小伙伴,一个要上楼梯,一个要下楼梯,上楼梯要靠右行,应是靠哪边?你能帮他找找吗?这个小伙伴要下楼梯,他靠右行了吗?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靠右行呢?又应靠哪边呢?两个同学要同时上、下楼梯,你们看他们都靠右行了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平常,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师:小伙伴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
师:看到你们学得那么好,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也想来参与我们的活动,请利用今日所学知识来给它们排排队〔猴、大象、公鸡、狮子、小兔〕。
按要求摆在桌上。先放猴,在猴右边摆上大象,在猴左边摆上公鸡,在猴上边摆上狮子,在猴下边摆上小兔。
师:一共来了几种动物?从左往右数,公鸡排在第几个?从右往左呢?
师小结:同一种动物,从不同方向去数,顺次也就不同。要说清晰是从左数,还是从右数。
师:小伙伴看看桌面上有哪些学具?〔让1名同学说〕。你能利用今日所学上、下、前、后、左、右来整理吗?怎么摆就怎么说。
展示摆的结果。〔请3位同学介绍〕
师:文具摆放有肯定位置,有助于学习,平常,小伙伴整理过房间吗?你能援助图上的这位小伙伴整理吗?整理之前我们来认识这些生活用具,它是……请你运用今日所学的上、下、前、后、左、右把它摆在合适的位置,同桌商量,看哪一小组摆放最妙。〔沟通〕
小结:老师认为各个小组都有特色,你们回家后能不能也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整理呢?
四、小结
师:今日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板书〕上、下、前、后、左、右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例如,坐在汽车上,汽车是向左拐,还是向右拐呢,你要懂得判断,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个例子说说吗?学会了上、下、前、后、左、右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在详细活动中,让同学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次,初步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育同学按肯定顺次进行观测的习惯。
4.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
教具、学具预备
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特别有序,司机和小伙伴都很遵守交通规章,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认真观测,理解位置
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伙伴认真观测,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伙伴轻声说一说。〕
同学沟通。〔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
2.前、后。
下面,请小伙伴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
同学沟通。〔摩托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摩托车;摩托车后面是公交车,公交车前面摩托车。〕同学沟通中出示板书:“前”“后”。
师:你喜爱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______,在这个同学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3.左、右。
师:刚才小伙伴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足,建议小伙伴鼓鼓掌为自己鼓舞鼓舞。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师:请小伙伴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左手、右手是对好伙伴,团结起来能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伙伴,同桌同学相互看看,还有这样的好伙伴吗?找找看。
要求同学摸着说,其他小伙伴也跟着摸一摸。
师:认识这些好伙伴,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来活动活动,好吗?
先请同学看屏幕上小伙伴是怎么做的,再让同学学着做。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学呢?
4.相向左、右。
师:现在请同学举起右手。〔老师面对同学也举右手〕老师举的是哪一只手呢?〔留肯定时间让同学争吵〕有说左手的',有说右手的,究竟是哪只手呢?没关系,请同桌同学争论一下老师举起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同学沟通,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同学看屏幕〔楼梯图〕,这是什么?学校要求同学上、下楼梯要靠哪一边?〔右边〕。这里有两个小伙伴,一个要上楼梯,一个要下楼梯,上楼梯要靠右行,应是靠哪边?你能帮他找找吗?〔出示箭头〕这个小伙伴要下楼梯,他靠右行了吗?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靠右行呢?又应靠哪边呢?两个同学要同时上、下楼梯,你们看他们都靠右行了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避开相撞。〕平常,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
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师:小伙伴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出示课题〕
师:老师带来一些水果,想利用今日所学知识来摆一摆〔苹果、梨、香蕉、草莓、葡萄〕。
按要求摆在桌上。先放苹果,在苹果右边摆上葡萄,在苹果左边摆上香蕉,在香蕉左边摆上梨子,在葡萄右边摆上草莓。
师:一共摆上几种水果?从左往右数,香蕉排在第几个?从右往左呢?
师小结:同一种水果,从不同方向去数,顺次也就不同。要说清晰是从左数,还是从右数。
师:葡萄摆在苹果的上面,香蕉摆在苹果的下面,草莓摆在梨子的右边。
师:小伙伴看看桌面上有哪些学具?〔让1名同学说〕。你能利用今日所学上、下、前、后、左、右来整理吗?怎么摆就怎么说。
展示摆的结果。〔请3位同学介绍。〕
师:文具摆放有肯定位置,有助于学习,平常,小伙伴整理过房间吗?你能援助图上这位小伙伴整理吗?整理之前我们来认识这些生活用具,它是……请你运用今日所学的上、下、前、后、左、右把它摆在合适的位置,同桌商量,看哪一小组摆放最妙。〔沟通。〕
小结:老师认为各个小组都有特色,你们回家后能不能也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整理呢?
小结
师:今日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下、前、后、左、右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例如,坐在汽车上,汽车是向左拐,还是向右拐呢,你要懂得判断,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个例子说说吗?学会了上、下、前、后、左、右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教学设计说明
1.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课教学目标的确立如下:
a.着重从同学最熟识的现实生活中引入,让同学在详细的生活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比较精确的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b.让同学亲自经受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约问题,培育同学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习惯,培育同学基本的空间观念。
c.通过学习使同学知道数学来自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培育同学擅长观测生活,了解生活,喜爱生活的良好情感。
d.利用课堂的学习资源,对同学进行交通安全及讲文明、懂礼貌的教育。
2.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建立在同学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阅历基础之上。老师向同学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同学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感悟数学、学习数学,并在感悟和学习的基础上真正理解和掌控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利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约的实际问题。
3.教学过程设计的总体思路
对于“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阅历,因此教学时老师对这两组位置关系的处理只要求同学会认、会说、会用,不再过多的进行强化性训练。而“左右”位置的空间观念是同学最为薄弱的,也是同学学习的难点,因此老师以此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同学经受知识的发生、进展及形成的全过程。教学时老师把让同学认识自己肢体的“左右”位置关系做为知识的引发点,引导同学通过观测、动口、动手、动脑、沟通、争论、应用等几个环节,让同学初步掌控并建立起“左右”位置的空间观念。
专家评析
这节数学课,老师依据新课标“以同学的进展为本”的思想,细心设计了大量的让同学动手操作、用眼观测、动口表达、上心思索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同学始终在老师创设的详细场景中轻松、开心地学习,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位置关系。本课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亲密联系生活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食品产业园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随车起重机市场前景趋势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防火门行业发展策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钻机电控系统市场十三五规划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组合电器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武汉体育学院《机制设计理论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功能表面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性学习指导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企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教育:创造无限可能
- 风电场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
-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 剪窗花丨赣美版
- 人保理赔员试题车险查勘定损
- 罗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 发展经济学 马工程课件 1.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 GB/T 25775-2010焊接材料供货技术条件产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
- 房屋建筑学-01概论
- 2023年大唐集团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新编
- 班前安全活动记录(防水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