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篇)_第1页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篇)_第2页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篇)_第3页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篇)_第4页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篇)一、《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回头看以住教学“四则运算”,一般是直奔主题,告知学生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进展仿照,机械训练,使学生到达计算的精确、娴熟。但练习中遗忘运算挨次的状况常会消失。单纯的机械训练,学生只会觉得数学枯燥无趣,感受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尝试给学生供应探究的时机,让学生经受制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挨次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胜利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注意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2.赐予学生进展思维的空间,交给学生思索的主动权。3.帮忙学生逐步把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好的数学教育应从学习者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背景动身,供应给学生充分进展数学实践和沟通的时机。因此,结合方向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映,本节课我注意培育学生用学问解决问题的意识,上下来这节课之后,我认为本节课根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所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节课的最大特点是:整个方向的熟悉都表现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习得,我只是起了引路人的作用,我为学生供应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让学生在现实中进展观看、实践、猜想、想象、争论、沟通,从而熟悉了方向和物体的空间位置。

2、这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我对学生的评价多一些,但缺少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假如在推断方向这一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展评价,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准时鼓励学生。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是《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它把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放在了一起,学生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后,随后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学问的迁移,学生更简单理解。在简便计算这一局部中,除了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展简便计算以外,还安排了减法和除法的简便计算。可以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在这一册中全部消失了。如何让学生把这些简便运算都把握,并且能融会贯穿的运用,这是我们每位教师所思索的首要问题。在教学中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会查找题目的特点。

(1)看到数字5、25、125想到数字2、4、8。将他们相乘,凑成整数。

例如:25、36,把36写成4×9。变成25×4×9,使计算简便。

(2)把接近整数的写成整数和一个一位数相加减。

例如:202×32,把202写成200+2,变成200×32+2×32,使计算简便。

(3)查找能凑成整数的数,把它们相加减。

例如:126×5+5×74,发觉126+74=200,就可以运用乘法安排律,5×200,使计算简便。

例如:357-64-57,发觉357和57,都有一个57,相减正好是整数,可以运用数字搬家的方法:357-57-64,使计算简便。

二、奇妙运用简便计算。

简便方法的目的是通过用整数来参加计算,到达使计算化难为易的目的。题目的简便计算是千变万化的,主要是要让学生看懂依据题目特点,敏捷选用简便计算。

例如:28×25的计算方法可以是(A)(20+8)×25=20×25+8×25(B)(7×4)×25=7×(4×25)(C)28×(100÷4)=28×100÷4三、注意题目的比照。

有些学生对于简便计算,你出10题,他做下来可能是题题错。学生很难把握简便计算的一个缘由就是将题目混淆,故就不知道该题该用哪种简便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类似题目间的比照。

例如:(25×20)×4与(25+20)×4的比拟,前者是运用乘法结合律,后者是运用乘法安排律

例如:125×88和88×102的比拟,前者是拆88,把88拆成8×11或88拆成80+8,后者是拆102,把102拆成100+2。

总之,教学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供应了多种探究方法,才能激发了学生的自办法识,才能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促使学生对学问进展更新、深化、突破和超越。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进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加,学生能依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学问与力量同步进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做的比拟好的有这几个方面:

一、教学时不能将学问强加给学生。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肯定的思维力量,所以教学时以学生多参加为主。通过画线段图、表格图、实物演示等活动方式,尽力让学生感知小数的意义。与此同时回忆以前学过的小数学问用比照方法来理解小数的意义。在这个根底上在教学小数的性质、小数读写法以及生活中的小数。这样学生不仅增加了学习的信念,而且学得更好玩味

二、对待学生的作业治理要严,练习到位。《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单元学问,以学生理解为主,在充分理解的根底上,再让学生解决一些有关“计数单位”、“单位间进率”、“名数互化”等学问。但是,少数学生心口不一,嘴上说的与写的不一样;还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一看认为好做,谁知待作业完成后漏洞百出,不是小数点位置不对,就是不用“0”站空位。所以在批改作业时要全面、仔细、有急躁,采纳鼓励的措施鼓舞学生正确、精确地完成作业,对于错的作业订正过来,举一反三,多练几遍。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作业质量提高了,把握学问更坚固了,会敏捷运用所学的学问了。实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三角形》教学反思

近日教学了四年级三角形一节的学问,认为有许多学问点位可以进展探究教学,如: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三内角的和等。我在组织学生探究前充分做好预备,预备好师生所需的探究材料和演示材料,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消失的会影响探究结果的不当的,甚至错误的探究或操作方法要能做出充分的预料,并在探究前予以排解,这样才更有利于培育学生严谨的探究态度和把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如在让学生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初上这节时我让学生自己课前预备了三组探究材料6、7、8,4、5、9,3、6、10。课堂上让学生依据这三组材料分别摆成一个三角形,试一试,你有什么发觉?结果有很大一局部学生得出均能摆成三角形,课堂上我通过巡察发觉这局部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操作方法消失了差异,他们在操作时是将每相邻的两根小棒的端点靠在一起,而不是将两个端点重叠在一起,这样由于这些学生操作方法的不当而造成了探究结果的不同,借此时机我适时的教育学生把握和应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育他们要重视对科学的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把握。其次堂在另一个班上这节内容时,在探究活动前,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用小棒摆的过程中应留意些什么?学生思索片刻后我请了一名同学展现自己的想法,让全体学生达成了操作方法上的共识,再分组进展探究,效果较好。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与整数的全都,都是一样的数位上的数对齐。教学中,不仅是要使学生把握这些学问,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详细的事例,让学生自己去发觉并加以归纳,从而去较好地把握学问。

1、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的动身,将抽象的数学学问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的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学生在生动好玩的活动中去完成了对新课内容的建构,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

2、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选取现实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是这节课的最大特点。课前让学生亲身经受购物,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肯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看,提出数学问题。由熟识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学生的探究才可能是积极主动的,发挥学生购物付款的阅历,对小数加减法做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3、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应组织学生进展小组争论,合作沟通。从富有共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根底上被自主发觉,成为学生对学问进展“再制造”的成果。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创设情境,使数学布满生活气息是数学课堂教学前进的方向,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有力表达,它有利于复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有利于培育学生制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中学数学、用数学,从而真正地把握数学学问。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

1、从生活中找数学:

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让数学效劳于生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以人为本,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宗旨。在教授可能性大小这一课,教师始终从生活动身,举生活中的例子,将数学学问奇妙的引入到生活中,使学生感到不生疏,并且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从中明白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增进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是以一种我们看不见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转变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有一些是我们过于习惯了,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里了,它是那样的自然,以至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去把它挖掘出来,更好的效劳我们的生活。

2、嬉戏——学生的至爱

小学生都喜爱玩嬉戏,一提到嬉戏,他们总有说不完的乐趣,并且说得头头是道,由此可见,玩嬉戏是每一个小学生的至爱。片段二中就采纳学生喜爱的嬉戏来进展,既满意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又表达了新课改的理念。摸奖可以说是每一个人都参加过,并且感受颇深。通过此嬉戏使学生从玩中找到要学习的学问,让学生玩得快乐,同时学得自然。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让学生教得轻松,又让学生通过嬉戏喜爱上了数学。

3、创设情景、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学习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详细化,形象化。因此在新知的教学中,教师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识与感兴趣的详细生活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详细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学问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观看生活实际,培育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是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教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凭借生活阅历,积极参加尝摸索究。因此当学生把握了某项数学学问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学问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3

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

教材供应的素材、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帮忙教师传授学问,更重要的的是给学生制造思维的空间,数学课堂学问的传授应当在学生各种思维活动进展的过程中自然的完成,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应以怎样创设适宜的思维情境,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热忱,进展学生的思维力量,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核心目的绽开。

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思维热忱

为了到达以上目的,除了教师的课前预备以外,教师应留意适当的使用鼓励、争论、合作沟通等手段,要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力量和品质为目的来综合使用这些手段,帮忙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不要浅薄的流于形式为了争论而争论和不分对错言过其实的表扬,要用适当的方式帮忙暴露其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其思维力量的提高。另外,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时机促进学生的思维纵深发散。

留意改良的方面

学生的小组争论过程教师要参加,在给学生思维自由和空间的同时,教师应作为积极的参加者和指导者,保持和学生的沟通,准时发觉问题,把握时机促进思维活泼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提升,同时关注困难学生的思维问题答疑解惑,提高其思维效率帮忙其保持学习热忱。

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1、让学生了解第一章的总体学问构造,详细讲,角就是在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性质的根底上,由它们组成新的几何图形,从而使学生熟悉:几何图形是由简洁到简单的组合过程.

2、借讲角的其次定义之机,用运动的观点讨论几何图形,初步培育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加强数学的实践性,养成学生联系实际的好习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4、通过角的不同表示法,使学生看到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的好处,为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下根底.

5、角的”各种表示法的教学肯定要重视,要反复练习,尤其是从一个顶点动身的角有两个以上时,肯定让学生写对,并告知学生在没有特别要求的状况下,最好用数字表示角,这样既简便又清楚.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4

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效劳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识的生活世界动身,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并能学以致用。

新课程标准的消失,正是协作当前落实素养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养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进展、反映将来社会需要、表达素养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体系。要使该教材真正实施到位,必需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进展、融入社会生活、面对学生生活实践、培育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教学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应表达开放式教学。

一、把社会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数学与生活严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教学中,应探究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学问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解诀问题中稳固学到的数学学问;鼓舞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表达,又有利于培育学生初步的创新力量。

二、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培育学生创新意识

1、建立民主、公平、和谐的师主关系,使学主放胆沟通,敢于创新。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进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整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进展的课堂气氛,教师应以公平的态度去喜爱、信任、敬重每位学生,满意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舞学生大胆创新。

2、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主的进展。

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展,因此教师应依据这一理念,细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的确落实充分地敬重、关怀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安康进展。教材通过发觉、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问题,积极学习数学学问,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开心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到达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力量,促进学生的自主进展。

3、组织好玩操作,注意培育学主的语言表述和组织概括力量。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学问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们发觉自己也是一个制造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嬉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气氛,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时机。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究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

在探究学问过程中,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到达较完善的认知状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力量的训练,同时还关注学生对所学学问的组织概括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的进展,这样才能真正表达素养教育的现代教育观。

4、建立多种评价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猎取胜利的体验。

开放式的教学允许学生保存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受敬重的。

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胜利和被别人评价为胜利的过程中满意了奇怪心,获得了探求新学问的鼓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鼓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在课堂中应奇妙运用鼓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

升与毫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拟抽象的概念,虽说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容量大小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升与毫的了解却很少。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较为精确地估量常见容器的容量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渴望上好这节课,上出一节让学生终身有益的数学课!

课堂上要用大量教具、学具进展操作试验,只有经过大量的直观观看与操作体验才能帮忙学生建立容量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为此我作了细心的预备。我向自然教师借来的水槽、500毫升、250毫升的烧杯、10毫升的量筒、滴管等;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同的碗和杯子、汤勺、饮料瓶、1升食用油等。我要求我的学生也做了相应的预备。我让学生到超市做调查;让他们预备:1升或接近1升的容器,几升的容器,几百毫升的容器;几十毫升的容器,几毫升的容器。家中的锅、盆、杯、大小不同的碗等。

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凭借实物,即使是成人也是如此。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我想有了这么充分的预备,我肯定能让我的学生学好这一内容。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里沟通带来的最大的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初步感知容量单位升。然后引导学生感知1升究竟有多少?先熟悉1升的量杯;再出示棱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正方体塑料盒,倒入1升水正好装满,让学生记忆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塑料盒的容量是1升。其次,让学生找出容量正好是1升或接近1升的容器。再次,出示一些容器,让学生推断容量比1升大还是比1升小。选取一些比1升大的容器,倒入1升水看看有多少。最终,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让学生估量它们的容量(可能的进展操作验证)。如,大瓶雪碧2.5升,大桶色拉油容量5升,一桶纯洁水18.5升,一个大的汤碗容量约1升,电水壶容量约5升,一个热水瓶容量约2.5升,学校发牛奶的桶约20升左右,水盆容量10升左右,电热水器的容量要几十升,太阳能热水器的容量还要大一些,浴缸的容量要几百升……

课前的细心预备,课堂上的试验操作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学生学得生动、扎实。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6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熟悉升和毫升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进展规律动身,用实物制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这样的试验中学习数学,能较好地熬炼观看力量。

2.本案例教学思路清楚,条理清楚。教学中,先对容量的概念进展渗透,通过详细操作,让学生体会到“哪个杯子装水多,哪个杯子的容量就大”。然后再学习升与毫升的概念,通过比拟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升、毫升等容量单位。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详细化”。教材设计的一系列活动都承载在这条认知线索上,都是为建立概念效劳的。

升和毫升的进率

本节课的学问点是理解并把握升和毫升的进率,并能正确进展换算。本节课的学问点不多,但升与毫升的进率这一学问比拟抽象,学生对这一学问的认知比拟贫乏,因此,本案例通过操作试验、合作探讨等活动,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详细感知的场景。新课让学生用一个100毫升的量筒装100毫升的水,然后倒入1000毫升的量杯中,看几次能倒满。学生试验的过程也是对升与毫升的关系建立联系的过程。这样就让学生完全参加到新知的建构过程中,有效地避开了学生单一的承受学问,死记硬背的弊端,使学生对升与毫升有了生动的感

知,学生不但学到了学问,更学会了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其次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

反思本案例我认为有以下两点胜利之处:

1.敬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首先放手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解决250÷5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现自己的想法,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时机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再就是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不把教师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最简便?教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正所谓“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2.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师生公平对话,教师对学生富有鼓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胜利的喜悦。课堂气氛活泼,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一处积极的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学习贵在思索,教学贵在反思,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有不断进步和提高。针对本案例我认为主要在到了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究计算方法。

计算学问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进展起来的,原本是非常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经受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原来面目。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把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方本节课就创设了红星小学师生到航天博物馆去参观这一学生乐见的场景,引领学生去学习和经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过程,学生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2.让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方法。

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开死记硬背。本课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笔算方法,在明白算理的根底上,适时组织争论、沟通,提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此外通过计算对估算结果进展了验证,培育了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了其估算力量。

除以两位数(一)

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做适当引导。数学学习过程中布满了观看、试验、推断等探究性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推断的独立思索中。本节课从内容的提出、试商的过程、计算方法的探究等一些环节,都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沟通,去展现,去质疑,最终达成共识,总结出计算方法。教师在这些环节中讲的很少,表达了学生是课堂的仆人这一原则。

除以两位数(二)

教学民主是本课一个亮点。这不但表达在教者和气可亲的教态上,更表达在敬重学生猎取学问的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动身设计教学环节上:如在课堂开头,就通过“轻松闯关”活动,让学生在愉悦而布满激情的竞争气氛中复习所学学问,激起原有学问阅历,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做好预备,避开了以往枯燥乏味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融洽和谐的探究气氛。在学习新知这一环节,通过三个争论方案,让学持探讨解决包书问题,在这三个过程的探讨中,学生经受了新知的建构过程,表达了“做数学”这一理念,而不是被动地学数学,被动地承受学问。教师在整节课中,都处于合、引导者的地位。

除以两位数(四)

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及技能训练,而无视与详细情境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所以我们可利用教材供应的很多教学资源编成好玩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学问阅历,激发学生绽开想象和思索,自觉地构建自己的学问,学会计算方法。学生凭借自己的阅历和学问,在充分发挥潜能的状况下学会新学问,记得牢,形成技能也比拟快,运用起来更自如。在探究736÷32的第一次商写在哪个数位上时,学生大都知道应当写在十位上,但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学生则熟悉很模糊,不能真正理解其道理。为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沟通合作,充分探讨,在反复质疑、争论及教师适时引导根底上使学生明白了产

在十位上的道理。

除以两位数(五)

本节内容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反思本节课,感觉整节课收放自如,学生和谐进展。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情境,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思索、体验与感悟,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专心发觉、专心思索、真诚沟通,时而困惑,时而快乐,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学问的建构。本节学问的最大难点在于商末尾的“0”学生总是忘写,为什么遗忘呢?主要是不理解,学习时只是被动承受,没有从深层次去理解这一学问。本案例的教学跳出了这一圈子,让学生自己去计算,去验证,去发觉,自己去经受探求新知的历程,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理解更透彻,把握更坚固,运用也更自如。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7

四月份,我校为高三学生参与了省第一次质量检测,从质检的命题难度状况及我校学生参政的成绩状况,本人对20xx年的高考动向及其次轮的复习作如下的思索与反思。

一、命题题型的相对稳定性。可以确定的是20xx年的高考的题型构造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保持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总题数和分数比例不会变,在难度上,近年试题在总体难度上是全都的,在题量,各种题型个数上保持不变,因此平常的模拟试卷,我们要尽量使试卷的题型标准化,分数的比例接近高考大纲的分值比例,在根底题上要确保根底题占70%,命题的难度不行太大,在复习过程中始终注意从根底学问,根本的思想方法,根本力量动身,稳固学生的“三基”。

二、注意对考试“考点”学问的复习,抽象函数的试题是近年高考的一个命题的热点,对不等式的考察重点是解不等式,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综合题型为考察目标,侧重于利用导数、单调性学问来求解,突出敏捷转化和分类争论的力量,在数列局部,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为主、以转化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为重点,三角函数局部、关键是在复习中让学生娴熟把握根本公式正用、逆用和变形用,同时关注三角函数与向量,解析几何等交汇性的内容、主体几何、要让学生娴熟把握空间角、空间距离问题的求法及平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的运用,特殊应培育学生运用空间直角坐标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解析几何注意对定义和简洁几何性质的应用,突出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问题的解决。

三、植根于课本、着眼提高和创新、高考试题中、课本例题、习题的影子比比皆是,多不胜数,因此,课此题及其改编题是高考考题的来源。从20xx年高考的解答题我们发觉前三题的解答题集中表达了对课本上重点内容的考察,如数列学问、方程思想、三角函数的运算及变形、立体几何、概率、不等式、这些学问虽然可能有所变动,但又总不能脱离主题,题目的特点为:精致简洁、但又不乏创新,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难度适中等。

基于考纲要求和20xx年高考命题的动向,我们在二轮复习中的策略应是:

(一)循序渐进,逐步由第一大题往后做,把娴熟解答题的前三大题作为我们二轮的复习目标之一。

(二)专题复习训练为主,重视查漏补缺,其中包括学问专题、方法专题,目标是: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加强重点纵横结合,优化思维提升力量,回忆根本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回忆重点、疑点、难点、回忆根本题型、回忆常常出错的,简单搞混的学问,强调不同学问间的迁移和相互作用,优化思维提升力量。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经受探究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展简便运算。教学重点是经受探究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难点是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展简便运算。

上完这节课,我对这节课值得反思的东西还是挺多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根本到达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我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整个课堂气氛比拟好,师生沟通和谐融洽。首先我在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引入课题,让学生从一组算式中发觉乘法交换律,让学生说自己喜爱的符合乘法交换律的式子,再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己总结字母表达式。然后我通过两组算式,采纳男女生竞赛的形式让学生算一算,认真观看,说出自己发觉了什么。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争论,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学习的方式的多样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的发觉规律加以整理归纳得出: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引出乘法结合律。表扬女生使学生发觉女生利用乘法结合律比拟简便,自然引入简便计算。最终练习在运用和稳固已学乘法运算定律的根底上,深化学习内容,为学生供应了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的宽阔空间,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探求精神。最终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课所学学问,便于学问的主动建构。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学问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性,尽量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提醒,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觉,学问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索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时机和胜利的体验,培育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9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我对新课程标准进展了系统的学习,并且依据教学评估细则的要求对本学期地教学工作进展了周密的规划。依据新大纲的教学要求,我力求使教学构造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留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育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更注意在实践活动中,使学四年级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的改革主要表达在课堂及课余时间上,在课堂上我注意加强力量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而课余时间则注意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详细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学生细节的教育,加强了双基的训练,收到了肯定的效果。

一、加强口算的学习。通过课前的3分钟的口算练习,采纳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宠爱的方式来练习,还不定期的进行“速算手”竞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对于笔算也是提高和帮忙。本文由一起去编辑整

二、加强乘、除数的三位数的乘、除法笔算。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乘、除数是二位数的乘、除法笔算,在原有学问及对法则理解的根底上,我让学生多加强稳固练习,防止学生因马虎大意而计算出错。但在实施过程中,发觉学生的计算力量不好,特殊是除法,甚至个别学生的乘法口诀还不会。因此,在教学之外,我让学生每天练几道计算题。计算题中还包括简便计算,学生的渐变计算力量更是差,特殊是乘法安排律。

三、应用题始终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但对于这个班的状况,更是特殊,绝大局部学生的应用题的理解力量都差。针对这一状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力量,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四、增加实践活动,培育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拟严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育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的意识。

五、为了贯彻面对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我还设计了一些带有肯定的难度的练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培育他们数学力量。

总体来说,四年级的数学教学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收获。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0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表达学生语文学习力量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共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朗读一旦进入布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阅历、才智水平、想象力量,形成积极的制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力量进展。

《桂林山水》这一课,用美丽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首先我用图片呈现了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宠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结合看到的图片,说说对桂林山或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即自我体会的情感朗读);接着在品读、评读、诵读、挑战读、引读、配乐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在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中,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展品析与体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积极启发想象,或对比图像认知,在读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进朗读;同时,朗读吸引了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奇妙、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1

【案例】

教学过程:

(一)感知学情

1、提醒课题——分数

2、说分数,介绍分数。

(1)谁来说一个分数?

(2)介绍某个分数的学问。

①意义②各局部名称

3、分数的产生。

(1)从课题中感悟分数的产生。

(2)猜哪个分数最早产生。

(3)介绍分数产生的过程。

(二)、体验分数

1、分实物,动手操作,产生分数

(1)一个苹果(2)1米长的毛线(3)6个苹果(4)10根小棒(5)8颗糖

2、沟通分数

(1)苹果(突出平均分)

(2)毛线产生多个分数

(3)6个苹果片突出一个整体

(4)10根小棒产生多个分数

(5)8颗糖产生多个分数

3、概括分数的意义

(1)概括单位“1”①概括单位“1”②找黑板上的单位“1”③举例单位“1”

(2)概括分数的意义①2人小组内沟通分数的意义②举手答复分数的意义③感悟数学家说的分数的意义④体会分子和分母的意义

(三)解决问题

1、学生自主解答

2、利用媒体反应沟通答案

(四)学习方法的引导

1、本课小结

2、多种学习方式的引导。

①看书,看课本

②看课外书,和同学一起争论

③上网学习

④同学间相互沟通

(五)动脑筋回教室

【评析】

这堂数学课,较好地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数学学习的这一重要方式。

动手实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育学生进展主动探究与合作沟通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学问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两段话,都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堂课,比拟留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例如,在体验“分数的产生”时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苹果、毛线、10根小棒、8颗糖等实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在数学中除了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还可以把10根小棒、8颗糖等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从而进展平均分。

自主探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

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共性的过程。“实施“新课标“,就是要转变以往的学生被动地承受学问的陈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这一堂课,学生自始至终地进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不再是学问的灌输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学生也不再是承受学问的容器,而是学问的探究者、发觉者。例如,在教学单位“1”时并没有把概念直接告知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在动手分苹果、小棒、糖的过程中感受单位“1”的真正含义。从课堂的学习气氛看出,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确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共性的过程。”

合作沟通。《数学课程标准》说: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进展独立思索,鼓舞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展沟通。”要进展有效的学习,合作学习、相互沟通是很有效的方式。由于合作学习、相互沟通优于个体的单独的学习。让学生合作沟通,做得比拟扎实。例如,在“体验分数”时,教师让学生合作分实物产生分数,并沟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沟通中推断其他同学说的分数与所分的实物是否全都,学生在对与错之中把握学问。这一堂课,学生的合作沟通,有自由组合合作沟通,有同桌合作探究,有小组合作争论。在合作沟通中,学生的发言积极主动,争论仔细活泼,沟通颇有成效,而不是走过场,搞花架子,流于形式。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2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已经教完考完,感觉除法竖式计算和四则递等式运算教得比去年好些,大局部的学生已把握,很少消失形式各异的错误,个别学习力量弱的学生试商仍感觉困难,我也感到力不从心了,只能渐渐来。除法这一单元,由于计算都是死算,不像简便运算那么难,相关的解决问题也较为简洁,只是在三年级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问题情境中把数字改为除数是两位数而已,所以大局部学生简单承受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今年教除法的体会是,不再是示范,让学生仿照。而是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因布满怀疑而变得有兴趣。我在教商不变的规律竖式计算时,实行和学生竞赛的形式,学生都输给我了,不服气,进而对我的方法很感兴趣。自行观看发觉简便省时之处,就轻松学会了。我只需要强化下难点:如末尾有O:7800/30=和有余数的状况:7700/300=还有不够商要补0:7560/70=的计算方法即可。另外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展简便方法计算时也可用此种方法,效果不错!另外,充分利用好学生错误的生成资源,把错误全部暴露,让学生多做“森林小医生”找出计算毛病,集体分析订正。这样,学生犯的错误就渐渐少了,印象也比拟深刻。发觉,计算教学的单元简单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他们会发觉只要自己细心计算就能拿A+,这样,让中等生和中下生都找回了一些学习数学的信念,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3

在本学期四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中,依据新大纲的教学要求,并结合自己所在的课题讨论,留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育创新意识,更注意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半学期来,我仔细备课、上课、准时批改作业,形成比拟完整的学问构造,严格要求学生,敬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不同学生学得到不同的进展。积极参与学校、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的各种教研活动及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当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效劳于生活。在教学中我力求从学生熟识的生活世界动身,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并能学以致用。教学中,我努力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进展、融入社会生活、面对学生生活实践、培育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开放式教学,使该教材真正实施到位。大胆探究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学问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解诀问题中稳固学到的数学学问;鼓舞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表达,又有利于培育学生初步的创新力量。

1、建立民主、公平、和谐的师主关系,使学生大胆沟通,敢于创新。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进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整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进展的课堂气氛,教师应以公平的态度去喜爱、信任、敬重每位学生,满意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舞学生大胆创新。

2、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主心理安康及进展。

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展,因此教师应依据这一理念,细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的确落实充分地敬重、关怀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安康进展。教材通过发觉、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问题,积极学习数学学问,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开心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到达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力量,促进学生的自主进展。

3、组织好玩操作,注意培育学主的语言表述和组织概括力量。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学问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们发觉自己也是一个制造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嬉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气氛,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时机。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究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在探究学问过程中,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到达较完善的认知状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力量的训练,同时还关注学生对所学学问的组织概括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的进展,这样才能真正表达素养教育的现代教育观。

4、建立多种评价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猎取胜利的体验。

开放式的教学允许学生保存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受敬重的。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胜利和被别人评价为胜利的过程中满意了奇怪心,获得了探求新学问的鼓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鼓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在课堂中应奇妙运用鼓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

5、积极参加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课堂之余,我常常走近同事的课堂,向有阅历的教师学习,培育多种兴趣爱好,到网上查阅资料,不断扩宽学问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奇血液。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激情不够,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到位,对学生的心理安康关注不够等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奉献自己的力气。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4

本课《平移与平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移又熟悉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根底上进展学习的。教材设计了六个环节,首先通过“看一看”让学生发觉平行线的特征;再通过实际操作“移一移”“折一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通过后面的:“说一说”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在此根底上让学生“画一画”,学会画平行线,到达学问与技能的结合;最终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学问学会在立体图形中如何找平行线,到达对学问的稳固熟悉的提升。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渗透新课程理念,大胆开放自主探究空间,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制造”。主要是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熟悉平行线。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学会用适宜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画平行线。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熟悉平行线、画平行线。而画平行线,更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初步讨论教材后,我设计了课堂教学的根本流程:

(1、创设情境,熟悉平行。2、观看思索,查找平行。3、动手操作,制造平行。4、观看感悟,画出平行。让学生自学课本上画平行线的方法,再通过任意画一组平行线,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一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三个层次,让学生把握画平行线的方法。5、归纳收获,总结平行。)

课堂教学中,总体感觉时间特别紧急,在学习画平行线时显得太仓促了。教学怎样画平行线比拟费时,学生不能很快承受并把握。看似简洁的问题,学生为何不能较快地把握呢?照着书上一模一样地画,怎么也这么难呢?看着一些同学在画平行线时,不知道尺究竟该怎么放,真为他们焦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课后我仔细地反思了这节课的成败。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教学方法的问题。学生虽然会仿照书上的画法,但是并不真正理解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来画,所以只要线条换了个方向,学生就无从下手了。看来问题出在平移,怎样才能让尺平移。只要让物体沿着某条直线移动,就能实现平移。有了以上的铺垫,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