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2022年12月27日-8905)_第1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2022年12月27日-8905)_第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2022年12月27日-8905)_第3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2022年12月27日-8905)_第4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2022年12月27日-890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每日练(2022年12月27日-8905)1:行为塑造法的优点是可使嘉奖的数量与同学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推断题

2:老师实行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方案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学习策略

D、教学方案

3: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著作《灵魂论》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冯特

D、艾宾浩斯

4:在心智活动的讨论上,最早进行心智活动系统讨论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兰达

B、赫钦斯

C、加里培林

D、库恩

5: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单项选择题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6: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依据表象的来源的感觉通道可分为()

多项选择题

A、视觉表象

B、听觉表象

C、动觉表象

D、嗅觉表象

E、味觉表象

7: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转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推断题

8:当前我国老师的主要的、基本的心理特征是()

单项选择题

A、喜爱同学,期望同学健康成长

B、观看敏锐,擅长了解同学

C、思维敏捷,留意客观分析

D、意志坚决,擅长支配感情

9:我们平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记忆

B、间接思维

C、思维的概括性

D、迁移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遗忘产生的缘由是()

单项选择题

A、生理缘由

B、心理缘由

C、记忆痕迹衰退

D、干扰

11:在理解的四种不同水平的进展阶段中,最低层次的理解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字面理解

B、解释的理解

C、制造性理解

D、批判性理解

12:“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单项选择题

A、人格

B、认知方式

C、学习方式

D、学习策略

13:同学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多项选择题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深思型与冲动型

C、内向型与外向型

D、辐合型与发散型。

E、可控与不行控

14:缺乏对他人的怜悯与关怀,同时缺乏耻辱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焦虑症

B、依靠型人格障碍

C、抑郁症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5: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

多项选择题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情感

C、义务感

D、责任感

E、事业感

16: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单项选择题

A、教学过程的规划

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方法的实施

D、教学方法的选择

17: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单项选择题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18: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布鲁纳

D、斯金纳

19: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留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单项选择题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方案策略

D、调整策略

20:()打算个体是否情愿完成某些任务,即打算行为的选择。

单项选择题

A、力量

B、道德

C、态度

D、心情

21:操作技能的仿照必需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推断题

22:关于问题的种类,对某个代数式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单项选择题

A、一般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无结构问题

D、特别问题

23:对心理进展变化的挨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反映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特地化演化。

B、反映活动从不随便性、被动性向随便性、主动性演化。

C、从熟悉客体的内部现象向熟悉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化。

D、对四周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化。

24: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技能目标;二是情感技能目标;三是动作技能目标。()

推断题

25: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足的结果时,联结力气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

单项选择题

A、练习律

B、效果律

C、预备律

D、近因律

26:埃里克森是()国()学派的心理学家。

单项选择题

A、美行为主义

B、法精神分析

C、美精神分析

D、德行为主义

27:在学校学习中,技能的学习以()的把握为前提。

单项选择题

A、感性学问

B、理性学问

C、陈述性学问

D、程序性学问

28:教育心理学可以关心老师依据同学的智力进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别才能的儿童供应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进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这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作用。

单项选择题

A、精确     了解问题

B、供应理论指导

C、猜测并干预同学

D、结合教学进行讨论

29:老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消失的趋势是,随教龄增加而()

单项选择题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浮动

30:颜色的三个基本的特征是()

多项选择题

A、色调

B、波长

C、明度

D、饱和度

E、纯度

31: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

多项选择题

A、系统结构图

B、流程图

C、模式或模型图

D、网络关系图

E、双向图

32: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

A、讲解

B、观看

C、示范

D、练习

33: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川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测验

B、观看

C、访淡

D、试验

34: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

单项选择题

A、精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35:皮亚杰是瑞士闻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月创立了“发生熟悉论”。()

推断题

36:周总理在同学时代,曾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学习动机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37:在中学阶段,个体需要组织自己的动机、力量、信仰及其活动阅历而形成自我的全都性形象,这是指埃里克森人格进展理论中的()

单项选择题

A、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

B、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D、自我整合对无望感阶段

38:松散群体是指同学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单项选择题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情

D、约束力气

39:自我确定行为主要表现在()。

多项选择题

A、恳求

B、认可

C、拒绝

D、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E、自我观赏

40:老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

单项选择题

A、老师权威

B、老师感召力

C、师生关系

D、老师力量

41:依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单项选择题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42:制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

多项选择题

A、独创性

B、发散性

C、敏捷性

D、突发性

E、活跃性

43: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同学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单项选择题

A、极大的影响

B、不大的影响

C、乐观的影响

D、消极的影响

44: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颖性,这反映了制造性的什么特征?()

单项选择题

A、变通性

B、流畅性

C、独创性

D、先进性

45:催眠状态是一种()

多项选择题

A、特别的意识状态

B、意识恍惚状态

C、睡眠状态

D、可掌握的意识状态

E、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46:对学习环境的设置主要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资源管理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47:作为非正式群体的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负面的。()

推断题

48:打篮球属于()。

多项选择题

A、徒手性操作技能

B、开放型操作技能

C、心智技能

D、器械性操作技能

E、粗放型操作技能

49:总是与“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归因风格

B、归因

C、掌握点

D、学习

50: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的学习是()

单项选择题

A、代表性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下位学习

查看答案

1:答案错误

解析题干阐述的是代币嘉奖法的优点。

2:答案A

解析

3:答案B

解析

4:答案C

解析

5:答案D

解析反射最早是由桑代克提出的。

6:答案A,B,C,D,E

解析

7:答案正确

解析略。

8:答案A

解析略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B

解析略

11:答案A

解析A、B、C、D四项是理解水平的四种不同进展阶段,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展过程。

12:答案B

解析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3:答案A,B,D

解析同学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深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14:答案D

解析【解析】这种状况属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类型。

15:答案A,B,C,D,E

解析略。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A

解析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解在意识之外,由于它们太可怕、太苦痛或有损自我的形象。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19:答案B

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留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

20:答案C

解析略。

21:答案正确

解析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仿照、操作整合与操作娴熟四个阶段。定向是第一个阶段,仿照以及后续的阶段必需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22:答案B

解析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特别明确,个体按肯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正确

解析系统暂无解析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D

解析

28:答案C

解析【解析】题干中所说明的是教育心理学的猜测并干预同学的作用。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A,C,D

解析

31:答案A,B,C,D

解析双向图属于表格。

32:答案D

解析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形成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同学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33:答案A

解析

34:答案B

解析

35:答案正确

解析略

36:答案C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A

解析松散群体是指同学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的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39:答案A,C,D

解析确定性训练可进展人的自我确定行为:恳求、拒绝、真实表达自己看法和情感。

40:答案C

解析【解析】老师威信是老师在同学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反映一种师生关系。

41:答案D

解析食物为无条件刺激,诱发的唾液是无条件反应。

42:答案A,B,C

解析制造性思维表现为独创性、发散性、变通性(敏捷性)。

43:答案A

解析讨论表明,群体规范形成的群体压力对同学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时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所以心理和行为简单受到来自同伴群体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